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陷世(远洋)-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个妖艳的女子,遇到余哥、尹懋和德志这样的男人,女子没了男人,这三位男人的女人都不在身边,孤男寡女,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就有些问题,这里的问题,可能会突破男女之间的界限,往更深的地方发展。
德志想,如果三人都在宿舍,那可以相互监督,如果都不在,就有问题,这么一个花枝招展的单身女人,随便一个眼神,一个举手,一个投足,甚至一个很正常的说笑,都会为男女之事埋下伏笔,将来,那情节一定会进一步地展开,到底谁能把握得住,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余哥说:“那以后,假如我的家人来,会不会影响居住质量?”
那女人说:“只管来好了,欢迎欢迎!这里有三间卧室,你们的妻子都来,都住得下,只是小心,别把床给弄坏了。”
三人相视一笑,真没想到,这样的女人!德志隐隐感觉到,如果硬要住在这里,说不定,三人中会有其中一个会遭受到这女人的侵犯的。她正当年,各方面的需求特别旺盛的时期,偏偏没了男人,心里肯定空落落的,就希望找个寄托,哪怕是说说话就很满足了。
德志说:“谢谢你,我们还想到别处看看,如果租的话,会给你联系的。”
那女人说:“没关系,没关系,我把电话号码给你,有需要只管打电话。”
三人离开那里,边走边聊,德志说:“这个地方不能住。你们无所谓,我害怕我妻子,她来看到了那个年轻貌美的丧偶女人,肯定会不放心了。没事也要怀疑出事来,为了不影响家庭团结和安定,我觉得不能住这。”
余哥说:“我看那女人很温柔,不是想勾引人的。”
尹懋说:“我觉得姚老弟说得对,为了避嫌,还是另外在找房子。万一弄出事来,怕谁都不好交差。”
尹懋这么一说,余哥就没话说了,如果让德志来劝说,恐怕要到明年还解决不了。
走了几步,没发现房屋出租,走了十几步,还是没有。三峡移民,老县城将要被升起来的江水淹没,许多人要搬走,县城还在建设中,不能解决所有移民的住房问题。只有在外租房了,造成现在的房子紧张。
再走了几步,发现门口贴了小广告,房屋出租,留了电话,德志拨通了电话,尹懋和余哥用电话跟家里人联系得较多,找房子、办公事和项目沟通都是德志负担。德志并没有拿到额外的通讯津贴,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其他人报了电话费,自己用,给家人、办私事,都用得心安理得,毫无愧疚之心。
接电话的是一位中学老师,他说:“马上过来。”
这位中学男老师,小个子,戴眼镜,看起来已经过了半百的年纪,他问:“是你刚才跟我打电话吗?”
德志说:“是的。”
男老师说:“我是信陵中学的老师,姓贾。”
德志说:“您好!贾老师。”
贾老师说:“你们是干什么的?”
德志说:“我们是一家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小城做了两年多项目了,以前在西坡住,现在的房东的儿子要结婚,需要用房,就不出租了,我们才问您的。”
贾老师说:“哦,原来是这样,你们是做好事的啊。你们在那里实施项目呢?”
德志说:“在虎坡村。”
贾老师说:“是丘湾乡下边的虎坡村吗?”
德志说:“嗯,就是那里了。”
贾老师说:“我老家在沿渡河,离虎坡村不远。什么时候把项目做到我的老家呢?”
德志说:“这个不太清楚。争取吧。”
尹懋和余哥见德志和贾老师聊得火热,他俩站在那里无所事事,特别是余哥,急的走来走去,他终于忍不住,说:“贾老师,你要出租什么房?”
贾老师说:“我差点忘了,你们要先看看房子吧。”
德志说:“好的。”
接着,他们一起进了屋,还有地下室,那算是一层,一层之下还有一层。因为是沿着山坡建房,立体的房屋构造。中间是一方天井,可以有充分的采光。
一楼可以说是地下室,加上上面的四层,共有六层。贾老师说:“这房子是请专家设计的。你们看怎么样?”
德志说:“很好啊,水平很高,住起来肯定很舒服。”
贾老师说:“这房子才建好,还没来得及出租,你们是第一批房客。”
德志说:“那房租怎么算?”
贾老师说:“按照现在的市价,楼上楼下,租的话一年4500元,先付钱,再住房。”
德志算了一下,比刚才看的那一家要省钱多了,幸亏没有决定在她家租房。那一家只一层,三室一厅,一年是6000元,很不划算。
德志点点头,说:“这房子不错,到处都是新的,连楼梯上都铺了瓷砖,我们先商量一下,如果租,我就跟你联系。”
贾老师说:“不错。我还有课,你们商量好后跟我联系。我在每天12钟关机,早晨7点开机。”
德志说:“那你去上课吧。”
离开这里,尹懋和余哥都觉得这房子不错,价格也合理,德志和他俩一商量,都同意了,于是决定租这房子。
在门口,有一位老人坐在那里晒太阳,他说:“我是贾老师的岳父,你们先看的那一家,是个寡妇。”
尹懋说:“我们知道,她说她死了丈夫。”
老人说:“我是人民教师,也退休十来年了。我不爱说谎话。你们先前找的那家房子,我也看到了。你们不是最先来看她的房子的,也不是最后来的人。她作风很不好,又贪财,许多房客住了不到一个月,就退了房。我家的这房子是不想出租,考虑到我和我老伴住这里太孤单,没有人气,才想热闹一下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我家,让人们进来增添人气,至于赚钱不赚钱,那不是主要的。”
德志问:“你们的退休工资很高吧?”
老人说:“不多,养活我老伴没问题。”
德志问:“我想知道隔壁女人的先生是怎么死的。”
老人说:“她和她丈夫因小事生气,她想不开,要跳长江,他去追,去拦,说:‘我爱你!’她就说:‘如果你爱我,就去死!’那男的说:‘死就死。’结果男的就跳了长江,再也没有打捞到。那女人没有跳长江,也没有停止寻找新欢,我经常看到,女人死了男人之后,得到了房子和存款,另外,她常带着男朋友回家,三天两头换一个,真是个伤风败俗的女人,幸亏你们没租她的房子。”
德志知道老人话多,没有时间听他说得更详细,就说:“我们还有事,那边的房子要退,还要收东西。以后再和你聊天吧。”
老人说:“好的。你们去忙吧。”
德志他们辞别了老人,步行到原住处,因为是下山,不用沿着公路走,直接走下去,省掉了很多盘山公路,倒还近得多。
行李不多,家具没几个,收拾起来不费什么力气。弄完这一切,德志想给县民委打电话通知一下搬家的事。尹懋说:“算了吧,人家对我们根本都不感兴趣了。说了,又有什么用。弄完这最后一个项目,我们肯定要搬到别处。”
余哥说:“对,不用对他们说。他们没把我们当人,我们干嘛要热恋对冷屁股呢?”
德志只好打消了念头,想想现在的人多么势利和现实,有钱赚就理,没有油水可捞,就干脆放弃,不用自找麻烦。万局长的逻辑就是,拿了政府的钱,就替政府卖命,有钱赚就成,拿了基金会的钱,可以为基金会办点事,吃吃饭,是比较适宜的。不能赚着面粉的钱,出着贩卖毒品的力,如果那样,岂不亏死?
第141章 搬家前后
回到西坡的宿舍,三人开始埋头捡拾东西,在搬家方面,尹懋和余哥都比德志内行,经历过几次搬家后,人往往会变得精明和富有经验,对于分门别类地封装物资,尹懋和余哥轻车熟路,没过多久,他俩都装好了,德志还在慢慢地装。
尹懋说:“你跟圆脸联系一下,看有没有搬家公司。”德志说:“我们要请搬家公司吗?”
尹懋说:“不请搬家公司怎么能行?”
德志说:“东西不多,请了搬家公司的来了,不划算。”
尹懋说:“你这人真笨!又不是你私人出钱,诺,是它出钱。”
德志顺着尹懋所指的方向一看,是一家银行的自动柜员机,有些人花钱不大方,凭啥不大方,花自己的钱就不大方,花别人的钱就无所谓了。这柜员机,还是有人往里面存钱,才会凭人的指令,再吐出钱来。
德志弄明白了,原来,尹懋比德志早来三年,早已经明白公款在尹懋看来,哪怕是爱心人士的捐赠得来的,只要到了尹懋手里,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巧立名目来使用之。当然,这搬家的费用,明知道行李很少,不必要请搬家公司,但是,为了少出力气,不费力气,关键是懒惰,就可以用公款来搬家。
德志算是明白了尹懋的阴谋,不知道他利用手里的权力做了多少坑害公家的事,怪不得现在不让他染指经手账款了。原来领导早就有所防备。领导的领导能力确实很高,利用同事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相互举报,相互揭发,总之,能达到治理管理好一个机构的目的就成,至于人格健全和不被重用问题,都暂且留在一边,无关紧要。每个人好比机器的一个零件,缺少一个还能够运转一段时间,不缺,也就无所谓,不重要也重要。
领导想利用某人,就说某人很重要,不利用了,就冷淡对方,甚至重用另外一个人,来淡化、剥夺这个人的权力,让其慢慢自我折磨,直至自杀。这个自杀,已经超出了的消灭,而是灵魂的消散,活着时候,精神的荡然无存,看起来,如同行尸走肉。
大家把钱捐进来,目的是集中大家的爱心款,用来做一些好事善事,让有需要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如果被关怀的人有感动,就会再捐款,把爱心钱用来帮助更困难更有需要的人们。如果没有感动,也就算了,没有人强求,不会去强迫人家去捐款。如果是真的有人这么做,就一定出自那恶者。
德志随大流,在这个问题上,不想做过多的纠结,如果尹懋和余哥愿意请搬家公司,那就请吧。人家请来了工人,自己又不用出钱,不用出力,有什么不可。在浪费方面,大家都主张的话,自己就孤掌难鸣。这个问题,只能采取顺服。
搬家公司联系好了,不一会儿车就到了楼下。德志本想明天搬家的,看到尹懋和余哥迫不及待的样子,对今天搬家反对也没用。好事做到底,就搬吧。
工人们把东西都搬上了车。
最近,作为新生事物的搬家公司在小城很是火爆,甚至以搬家家族公司的鄂西人联盟,也开进了小城移民新城的搬家队伍。鄂西团队很快就占领了小城搬家公司的半壁江山。鄂西团队在江城很是活跃,对江城的搬家业务,非常熟练,但是,江城人比sh人要对外地人友善些,即便这样,鄂西团队也没有归属感,觉得江城还不是自己的家乡。鄂西团队挺进了小城,感到就是在自己家,为自己家做事,哪里没有不舒服的?
鄂西团队在江城打拼,背着东西上楼梯,不在话下,吃苦耐劳,远近闻名。城里人怕苦怕脏怕累,在鄂西团队眼里,什么都不值得怕。年轻人,有的是力气,今天没劲儿了,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又有了。鄂西团队在江城很受当地人的欢迎。到了小城,鄂西团队的工人就不必要操着鄂西味儿的普通话跟江城人交流了。有时候,说鄂西普通话,比肩挑背磨地扛重物更累。
搬家公司来了三个人(含司机),均是小伙子,他们做事速度很快。看起来有些鲁莽,可能是要赶下一单生意,天气晴好的时候,就特别忙。三峡水库移民,忙坏了搬家公司。能吃苦的除了鄂西团队,还有sc奉节的搬家团队。他们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早完成一家,就多赚一份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东西搬上车,和房东结算了水电费,在城里住的时间不多,水电费也就用的不多,房东收了钱,打了收据。房东原来是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在职的时候不知道弄了多少空白的正规发票,当余哥找他要发票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开了发票。
德志跟信陵中学的贾老师联系,请他去开房间的门,贾老师说:“我正在上课,走不开,我岳父那里有钥匙,我给他打个电话,你去他那里,让他给你们开门吧。”
德志想起来,门口确实有一位老头,贾老师既然走不开,这家具行李都已经上车,不可能再搬回去,只好往前走了。
到了目的地,令人想不到的是,门口的老头不见了,尹懋埋怨德志不会办事,余哥说风凉话,正在手足无措的时候,门从里面开了,走出来一位老太太,她问:“是租房子的吗?”
德志说:“是的。”
老太太说:“刚才女婿打电话来了,找我老头,老头去跟邻居下棋去了,他又没有带手机,女婿就让我把门打开,你们好搬东西进去。”
德志说:“那谢谢了。不好意思,我们来得太快了。”
老太太没听到后面德志说的话,她只管下楼去开房门,然后,搬家公司的工人七手八脚地将东西搬了进去,至于怎样摆放他们就不管了,尹懋和余哥住德志的楼上,他们先管自己,把自己的东西摆放好了,搬家公司的工头问:“老板,已经搬完了,找谁结账呢?”
余哥朝尹懋那里努了努嘴,工头走到尹懋跟前,将刚才的问题又重复了一遍,尹懋说:“按道理说,找我结账时对的,但是,我不管钱,领导不信任我。”
余哥说:“不管就不管,不用说那么多,领导也有领导的苦衷。”
尹懋说:“你还不咋地,就充当起领导来了,竟然为领导说话!”
余哥说:“没有,没有,谁都当不了领导,惟有你才能胜任。”
工头不耐烦了,他嚷嚷道:“你们俩就别讲虚套了,有什么用?不如快点给我们结账,还有下一个顾客在等我们呢。”
听了这话,尹懋就对德志喊:“德志,德志,快点给搬家公司结账,人家要赶路了。”
德志听到尹懋的命令,心里很不舒服,尹懋算老几,竟然发号司令了!这不是明显地欺负德志的老实嘛?!
德志管钱,没权的人才喜欢瞎嚷嚷,胆小的小狗才喜欢狂吠不止,工头看出来,只有德志手里才有公款,余哥也有,他在监管魏家村,手里有可支配资金,对于在小城县城里的公共开支,他也可以垫付资金,以解燃眉之急,没想到余哥偏偏不出钱。
不出钱的原因可能就是无钱可出,或者他有钱,就是想看看德志如何摆脱眼前的窘境和尴尬,万一解决不好,可以成为别人的笑柄,或者辜负了领导的期望,这点小事都干不好,领导在第一时间就能明白德志的能力,尹懋和余哥的告状能力非常强大,这和他们在特殊时期中学到的战术,有很大的关系。
搬家公司的工头拿了钱,签了收据,驾车离开,在给钱的时候,尹懋和余哥都在场,请尹懋在收据上签字,尹懋说:“让余哥签吧。”
当德志把收据给余哥的时候,余哥说:“我的字写的不好,还是请尹懋签吧。”
德志说:“真搞不懂你们是什么意思!签个字还推来推去的,这搬家费又不是我贪污了。给出去多少钱,就认多少帐,有什么难的,要担什么风险?”
尹懋说:“我签,这余哥也是的。签个字还不肯,字写得不好,把手打一打,谁让你写不好呢?签字只是证明一下,又不是拿出去展览的书法作品。拿来吧,我签。”
德志把收据递给尹懋,尹懋用中性笔飞快地在收据上签了字,然后把收据交还给德志。德志没说什么话,把收据收好,转到房间里开始整理东西。
这座小屋很大,里面有两室一厅,一个卫生间,穿过一个天井,又是两室一厅,其中,这边的厨房、卫生间、一间主卧室都有窗户,面朝山下,看得到长江,以及江上即将竣工的大桥,还有白坡上楼房,远远地看得见有一座大的运动场,可能就是贾老师所在的信陵中学了。
正在忙碌的时候,德志的电话响了,接听,是贾老师,他说:“姚先生,你们搬家搬完了吗?”
德志说:“搬完了。我们给你房租,另外,还要准备一式两份的租房合同书,请过来签约拿钥匙交钱。”
贾老师说:“好的。但是,今天不行,我比较忙,有课,还有帮其他请假的老师代课,明天好吗?”
德志弄不清楚明天什么时候,马上追问道:“请告诉我是上午还是下午好吗?”
贾老师说:“上午吧,我下午又有课。”
德志说:“好吧。明天上午,我们在家等您。”
德志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尹懋和余哥,他们都没意见。
这两个家伙,一般来说,不是省油灯,小事都告诉他们,他们才不会怀疑什么,生来就有婆婆心,啰嗦嘴,生怕好了别人。德志很清楚,如果这事不告诉他们,他们肯定要背后说三道四,说起来是基督徒,其实,挂名的也不在少数,谁敢保证他们不是呢?
晚上,三人到外面吃饭,才安顿好,搬家又累,厨房还没弄好,还需要添置一些东西。晚餐无法在家开伙。
余哥不说什么,尹懋说:“今天情况特殊,搬家总不能不吃饭吧。我们吃饭的钱,也算在搬家费里,要不然,我们吃亏。”
余哥听了,还没说话,看着德志,德志心想,这个提议既然由尹懋提出,附议就可以了,不用担什么责任。
德志说:“尹大哥想得周到。”
德志懂得保护自己,在机构里一天,就是机构的人,还要跟这些人或兽打交道,不能天天惆怅,忧虑,总要想法面对和解决,干嘛把自己弄得那么凄惨呢?
余哥说:“好吧。我觉得不从搬家费里出饭钱,就从魏家村的项目里想办法吧。”
尹懋说:“那怎么行,魏家村的项目款一分钱都不能动用,专款专用,这样才对得起捐款人。我们搬家吃饭属于行政开支,已经做了预算的,不同于项目款。”
德志想,这个尹懋真的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人?难道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贞洁牌坊?先听听再说。
余哥说:“搬家费已经付了,打了收据,人家签名了的。如果列在搬家费里,那不好加,而且也没办法向香港那边交代,需要解释很长时间。一般来说,搬家公司做事,不吃客户的,如果吃了,在搬家费计算方面就要注意一下了,也就是要减少。”
尹懋问:“魏家村的预算里有没有吃饭一项?”
余哥说:“没有,但我可以想办法多报一户农户,不都有了吗?”
尹懋说:“那需要做得天衣无缝才行。你做了,我签字。领导不了解前线的情况,有时候需要变通一下,如果解释,需要很长时间,领导不见得明白,女人嘛,和男人是有差别的。”
德志明白了,尹懋为何不能插手经济事务。余哥毫无原则,但在领导面前,伪装得很好,不经过长期观察,极不容易发现。
晚餐就这样定下来。
德志不出钱。尹懋和余哥他们也不担心德志会举报,这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和德志在一起,很有安全感,不用担心遭到伤害。
晚餐过后,各自回宿舍休息。
贾老师的岳父回来了,正在看电视新闻,老爷子很操心国家大事,中央的政策走向,以及法治类的节目。电视声音很大,虽在五楼,声音通过天井传到室内,嗡嗡作响,加上德志稍微有点择床,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等睡着之后,才发现睡觉是如此美妙。早已忘掉身上的不快,进入了梦乡,一进去,就比较留恋,不愿意醒来看到现实。
早晨有人敲门,德志被急促的声音惊醒,好梦往往是这样,不会长久的。德志惺忪这双眼,起来开门,是贾老师,他说:“我准备去上课的,想起来昨天约好了的,特地来拜访。诺,这是一份合同书,你先看一看吧。”
德志说:“好的。我们一起有三人,需要都看一看。请稍候。”
贾老师说:“好的。”
德志迅速穿好衣服,将合同书拿到楼上,去找尹懋和余哥,将合同送给他们看。敲门后,余哥开了门,接过合同,德志向他交代了几句,说:“贾老师在我那等,你们看完后,下来谈一谈好吗?”
余哥说:“好的,我们马上下来。”
德志下楼,对贾老师说:“尹先生和余先生,他俩住楼上,正看合同,等一会儿下来,贾老师,你忙吗?”
贾老师说:“不忙,我是上午三节课,先要去学校备课。”
德志说:“不忙的话,您先坐着喝茶,我去一下卫生间。”
贾老师说:“你去忙吧。我等一等没关系。”
德志在洗手间进行早晨三部曲。上厕所、刷牙、洗脸刮脸,德志的胡须长势威猛,每天都需要刮脸,要不脸上立马露出不少胡须茬子,亲儿子儿子都嫌扎,儿子皮嫩,有情可原,连德志的妻子都嫌扎,看来是德志的问题了。
余哥和尹懋下来了,刚才,德志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