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唐浩泽当然没有多少时间休息,更不要说是看书什么的。他每天都是偷空睡一会,调好闹钟然后就起床亲自看着投喂饲料等等。
  不过辛苦的也不止他一个。
  卢方果然将几个育苗的场长和技术员都塞到到这育苗场了。他知道哪些人是场长,是因为有一个曾经就是他给卢方打工时的领导。
  这些场长也都全程跟着。
  唐浩泽做了什么他们都会记录起来,不明白的当场就开口问。当虾变成糠虾时,这些场长已经没人敢因唐浩泽年纪小就小看他了。
  唐浩泽在过去十来天里,不管是处理亲虾的产卵还是孵化,从无节幼体到糠虾,处置都有条不紊。
  他们之前做的虾苗,一口育苗池到这个时候,能有两百万幼体已经是能大书特书的事。而现在这些水池里依然有不少于五百万的糠虾幼体,而且他们在显微镜下看到池中的幼体发育整齐。他们还怎么敢不服气?
  他们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工人。
  他们培育过那多虾苗,当然知道培育这密度这么高还能保持水体水质稳定,保证幼体健康有多了不起,仅仅是这个就值得他们给唐浩泽这个小年轻认真学的。
  虾苗孵化第十二天后,唐浩泽用烧杯舀了一些虾苗,放到显微镜下看了十多条虾苗,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虾苗总算是变成真正的幼虾了。虾苗变成仔虾至少还要十几天才能出苗,平均每天都要脱壳一次。其过程虽然还是有不小的风险,但是接下来都比较简单了。
  唐浩泽对站在身后的几个场长笑着说:“好了,接下来大家都可以轻松一些了。不过轮虫的强化,还需要花一些精力。还有注意纤毛虫。”
  全场长他们都看过显微镜,每个人都观察了几只虾苗,看过之后,脸上都是一阵轻松,全场长看过更加是面露笑容,说:“这里这么多的虾苗,看来我们可以计划卖苗了。”
  唐浩泽摇头说:“这批苗是给卢老板的养殖场留着的。”他这次只是培育了一个车间的虾苗,糠虾变仔虾后,到仔虾十四期,一个池子能留下三百万虾苗就算厉害了。而他是要高密度养殖的。
  卢方在路唐村的那个养殖场,算着应该能有三百亩的水面。如果他高密度养殖,一亩要放二十万苗这些虾苗也就刚好够。运气差一点,这批苗成功培育出来后,说不定还不够他用的。
  全场长想了一下,又问:“那我们现在继续弄B车间?”
  唐浩泽看着他和其他几个场长,说:“要不你们自己来!”
  全场长他们马上点头。全场长笑着说:“不过你可要指点一下我们。”
  唐浩泽笑着说:“说什么指点,就是一起摸索吧!”
  全场长和其他几个场长当然不会不相信他是在摸索。要真是摸索,敢一个池子放七八百万的幼体?那不是摸索,而是疯了。
  唐浩泽让全场长他们去做B车间,是因为他最近实在是太累了。而且东风螺苗也还要照料。他分身乏术。同时,全场长他们也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用新的办法来育苗。卢方让他将人带出来,他可没有太多的时间一直留在这里。有机会有条件,他当然希望这些人能尽快学会高密度育苗的方法。
  全场长他们不知道搞了多少虾苗了,这时当然不会畏首畏脚。他们第二天就带着工人清洗B车间的育苗池,一边继续跟着唐浩泽做苗,一边自己开始实践。
  唐浩泽也终于有了休息的时间。
  全场长他们每一个环节在做之前,都会跟唐浩泽确认一下。不过他们没敢和唐浩泽那疯狂,每个育苗池只放了五百万的幼体。如果他们能成功,这些幼体最后应能有两百万虾苗。而现在,正常的是放两百万幼体而已。
  而唐浩泽也在到仔虾三期后,就给卢方给打了电话让他准备开始养虾。
  不过卢方来到看过之后,却跟唐浩泽说:“浩泽,养殖场那边刚修好,看这时间,这一次只能先养殖一百三十百亩左右。你算一下,你这批虾苗大概能有多少多出来的。我这就找人。”
  唐浩泽一听,也没办法了。虾塘就算弄好了也要浸泡一段时间,等水泥的化学成分完全为稳定下来后才能养殖。
  他想了一阵,觉得将密度养得更高一些。他这批虾苗算着大概能有六千万以上,一百三十亩肯定用不完。他觉得一亩放三十万苗还是没问题的。
  那大概就有两千多万的苗用不上。
  听唐浩泽说大概还有两千多万的苗多出来的。卢方想了一会,说:“要不这样,我另外的养殖场先要一千二百万,剩下的我找人来看看。”
  卢方现在拥有的养殖场很多都是水泥护坡的泥塘,一亩放六万苗就差不多了。不过他就算想要养在短时间内也不能将所有池塘都放苗,时间上来不及。
  他也没想到唐浩泽能一次弄出那么多的虾苗来。
  到了仔虾十期,卢方果然带着人来。
  卢方让人来C车间叫了正在看书的唐浩泽。唐浩泽放下书本就来到办公区。
  看那人穿着不想是普通的养殖户,更像是有大养殖场的老板。卢方介绍他给那个老板:“老张,这就是培育出虾苗的师傅,他姓唐。你别看他年纪小,不过做水产可是一把好手。浩泽,这时张老板,他在乐江镇就有一大片虾塘。他今天来看看你培育出来的虾苗。”
  通常来说,育苗场的招牌有两个,一个是技术员,一个是育苗场的牌子。
  特别是在虾病频发的年份里。如果一个育苗场的虾苗有人养着很好,广告相应是非常强的。虾农更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声誉好的虾苗。而这个声誉在这个念头,有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技术员身上的。这与后来有些不一样。
  所以那张老板看唐浩泽年纪轻轻的,心里就有点不看好了。
  去年这个张老板的养殖场没有一口塘能养成功的。所以听卢方说现在有新的虾,而且这种虾欧美国家也能销售,他才答应来看看的。
  只是,看到唐浩泽后,这张老板心里就多了几分轻视。只是和唐浩泽说了一句‘年轻有为’然后就只和卢方说话。
  唐浩泽能感受到这张老板对自己的不在意。在对方和卢方说话的时候,他也没有插嘴。
  卢方和张老板说了几句后,说:“老张,我说再多也不如你自己看一看。我们还是先去看看虾苗吧!”
  唐浩泽在前面带路,他们一路A车间。
  三人钻进闷热的车间内。唐浩泽也没有开灯,而是拿了放在车间门口的一个手电。他在最近的一个育苗池固定的位置,取了一个用裹着软管钢丝扎住的烧杯,在育苗池角落舀起一杯水。
  唐浩泽开了手电将射在烧杯上,说:“张老板,你看这虾苗,均匀,透明,条条都有吃食。活力绝对没有问题。”
  唐浩泽说的那些,张老板都看到了。虾苗的大小确实相当均因,那说明这些虾苗都是同一个育苗池培育的。而且虾苗身上透明,说明没有附着物。身上有黑色物质,说明虾有吃到了东西。再看虾也没有拖便,这基本能证明这些虾苗是健康的。
  但,让张老板惊讶的,是小小的烧杯中,虾苗的数量太多。
  张老板看了一会烧杯,对唐浩泽也多了一份客气。他要过手电,在水池里各处照了,发现水里的虾苗密度却是很大。
  他有看过其他几口育苗池,发现虾苗的密度都非常大。他就开始显得非常严肃了。


第五十九章 但,仅仅是第一步

  卢方看张老板的表情就知道这生意有戏。
  他让唐浩泽抽取了几个池子的虾苗,全部放在同一个小盆里。
  三人将盆子拿出车间,然后在阳光地下观察。
  张老板伸手拨动盆里的水流,观察了一下虾苗的活动情况,抬头问:“老卢,这虾苗什么价?”
  这价格问题,卢方也还没和唐浩泽说好,而且这个时候,虾苗的价格,技术员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因为技术员有分成。
  他看了一眼唐浩泽。
  唐浩泽说:“张老板,这虾苗每万一百八。”
  “一百八?唐师傅,这比进口苗都贵了啊。”
  唐浩泽说:“张老板,这是新品种,老品种的虾苗,进口苗的种源都是带病毒的,别人买多少都不一定能养得出来。”
  “但你保证这种一定能养出来?”
  “这当然没办法保证,但是老品种的虾现在养不成,再便宜的虾苗养了也是浪费饲料。”
  唐浩泽当然知道虾苗对这段时间养虾的重要性,所以他绝不会降低价格。
  要知道在零六到零八年,进口南美白对虾的子一代苗还需要每万一百五。这会南美白对虾虾刚出来,而且也算是引进来的第一代仔虾,每万一百八根本就不贵。
  张老板担心有风险,希望价格能低一些。但唐浩泽寸步不让。
  两人说了一阵,卢方最后说:“老张,你看这样好不好。这苗价格按照一百八算。你先按照八十给苗钱。如果没养成,就总价就是八十。如果养成了,你的虾,我来收,之后从虾钱扣去苗钱。”
  卢方也是没办法,现在这凡纳对虾还没得到过验证,想要卖出高价确实不容易。
  张老板听他这话,犹豫了一阵,说:“既然老卢你这样说了,我再说就是不识好歹了。不过这其中的风险太大,我先要一池子苗。”
  虾苗不可能是说要多少就多少,只能是估算,然后整个池子的都买下,然后在清点。
  听说张老板只要一个池子,卢方和唐浩泽都非常失望。这张老板在乐江的养殖场都有两百多亩的水面。听张老板的意思是,在能证明这虾能养之前,不会再要更多虾苗了。
  他也能理解张老板的想法,就算是八十块钱一万苗价格不算贵。但是养殖失败依然会耗费饲料和时间。
  只是,现在看来他们一个池子的虾苗,最多只是能放养六十亩而已。那实在有些少了。
  不过人家已经说明是给面子卢方才买的,卢方也不好再说什么。
  张老板还要回去清洗池塘,签订了协议约好了在一周之内拉苗。
  卢方送走了那个张老板,回来后对唐浩泽说:“这个老张。我再找别人吧。”
  结果卢方又连接带了两拨人来,结果看到虾苗都是满意的,但听说一万苗要一百八,就都退缩了。去年这些老板买到的虾苗也非常漂亮,但是都亏本了,现在看到虾苗再好,他们也不敢轻易入手。而且唐浩泽还将价格开得那么高。
  看实在是没人愿意买虾苗,而虾苗马上就到了该出苗的时候了。卢方不由对唐浩泽说:“浩泽,不如先将价格降一点下来!等打出了名头后,我们再将价格提起来。”
  现在外面已经有人说他的育苗场想钱想疯了。一种新品种的虾苗就敢喊假一百八。
  那说明有人是看中他们的虾苗的,只要价格降下来,大概也会有人买。而且现在价格降下来,等多人来买了,价格再提起来也不难。
  唐浩泽犹豫了一阵,没有正面回答卢方,而是为他:“卢叔,现在欧美那边对这种凡纳对虾的规格要求是多大?”
  “四十支到六十支一斤。如果是斑节对虾,就要求三十到四十支之间。”卢方不明白他问这个是什么意思。“这凡纳对虾据说去年卖的很不错。”
  那当然是不错的,东亚是对虾主要出口地,去年东亚的虾遭遇爆发性虾病,欧美国家的对虾供应不足,只能是另外找货源。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卢叔,如果你相信我。我打算一亩放四十万苗。我们养到五十支的规格就卖。”
  “一亩四十万?”纵然卢方见多识广,但一听这个数字也是微微吃惊。“浩泽,不是我不相信你,只是这一亩放四十万苗,中后期不容易控制。”
  唐浩泽当然知道那样养虾很难控制水质。不过卢方的虾塘是新虾塘,而且是中央排污的高位池。未来对虾种质下降,水污染更严重的情况下放那么多苗都有人能养殖成功,他就不信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养不了。最多他就是辛苦一些。
  “卢叔,相信我。而且这苗,也就不足一万苗二十的成本,前期饲料用量也不会很高。如果后期不行,排糖就提前排糖。但是如果我们成功了,你想想,我们的虾苗能赚多少钱?”他可不是通过杀虾取卵的方法育苗的,那些亲虾在产卵之后大部分依然都还活着,还能在强化之后继续产卵。
  卢方犹豫了一阵。也想到如果高密度养殖真的成功了,肯定会刺激那些养殖户追求高产量。想要高产量,就必须放养更多的虾苗。而他有四家虾苗场。一万虾苗就卖一百八的话……
  他还想到另外一个潜在的好处。现在养虾的人还相当的迷信。不只是迷信神仙风水,还迷信比人养好虾用的东西,比如一种虾药能治好一次虾病,虾农听说了都会去购买。
  而唐浩泽养虾,肯定只会用他那个饲料厂的饲料。那些虾农为了成功肯定也会倾向于用他的虾料。
  卢方想到这里,觉得那确实可以搏一下。他点头说:“好,就放四十万。过两天,那边的虾塘就能放苗了,你这边能过去了吗?”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应该没有问题。”再过两天,全场长他们自己做的虾苗也就能变态成仔虾了。“卢叔,这高密度养殖的池塘,最好一口池塘安装六台水车时增氧机。四个角呈四十五度各安装一个,在池塘长边中间各安装一个。”
  “好。我回去就让人弄。”卢方点头说。“那东风螺苗这边!”
  “第一批苗再过几天就能出了。”唐浩泽想起唐浩明他们。“卢叔,之前我和你说过的那几个兄弟要苗的事!”
  “那就先卖部分给他们好了。”卢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不过这批螺苗肯定不够。接下来小全能应付吗?”
  唐浩泽笑着说:“全场长应该没问题。这东风螺苗主要就是开口饵料和幼虫期间的饵料配比,这些全场长都掌握了。”
  “那就好。现在既然没人愿意养这种虾苗,等B车间的育成之后,就先不育虾苗了。等有人要我们在开始,等B车间弄完,方面数量少一些,也足够我自己的养殖场用的。”
  如果放苗密度少一些确实是足够的。但对于路唐村的高位池来说,却不够。唐浩泽建议说:“卢叔,等A车间清空后,让全场场长他们再育一次,也巩固一下技术。”
  卢方想了一下,觉得那却是也很必要,就点头:“好!就这么办。”
  这些事,当然是又卢方和全场长他们说。
  全场长听说这些虾苗培育出来竟然没人愿意要,这难免让他们有些气馁。不过听了卢方的说法之后,他们也不想放弃了。一种新的对虾没有官方的推广,那确实会有一些难度。但是湾州是对虾养殖非常密集的产区,只要有一次养成了,而且产量足够高,再保证销路的话,总会有人愿意养殖的。


第六十章 做最不想做的事(求推荐)

  唐浩泽又跟着卢方回了路唐村,看过那些要放苗的池塘,看那些水色已经培养好了,就同意放苗。
  他在家中过一夜就又赶回了乐江镇的育苗场。
  全场长接下来就找来之前相熟的临时工,准备出苗。
  这苗从育苗池收集当然要熟练的人来操作。不过这次要出的苗太多。卢方打算一次出十口池子的苗。这就需要忙活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虽然是该给卢方自己的养殖场出苗,但是也要大概估算苗的数量。
  虾苗的估算首先是用特用的小漏勺,舀满一勺的虾苗,然后放到一个盆子里,然后将这一勺的虾苗清点完毕,在那之后就用同一个勺子作为标准,计算虾苗的总数。
  用是特制的塑料袋装上过滤水,然后一袋放上几万虾苗,充纯氧后拧紧袋口再用橡皮筋扎紧。等待送去养殖场。
  因为虾苗不能等待太久。唐浩泽等第一批要运走的苗准备好,跟着运苗的车子一起回到了路唐村。
  唐浩泽观察了一下风向,只会着工人将装虾苗的袋子搬到上风口的池塘边上,将袋子放在池塘中浸泡。
  然后他有亲自测试了各口池塘的水质,包括pH、溶氧等指标。如果这些指标不合适就要先进行处理才能放苗。特别是pH如果和苗袋中相差太大,这苗一旦放下去就相当是倒进了大海里。
  等袋子中的水温慢慢和池塘水一样,唐浩泽才开始只会工人将苗小心放入池塘中。这些工人都是卢方从其他养殖场调来的熟手,这样的工作,唐浩泽倒是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差池。
  卢方那两个亲戚已经不在这个养殖场了,而且卢方明确跟他说过,养殖场的工人都是和卢方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也让他在管理上更容易一些。
  唐浩泽不是担心管不好,而是他没有那个精力去调节那些东西。
  这些池塘要高密度养殖,而池塘那么多,他根本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做。那就需要所有工人都要一丝不苟第按照他的要求做事。
  卢方大概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才特地选了这些工人来帮他。而且在放苗之前,卢方召集了所有工人,很明白地说:“这个养殖场归唐场长管。如果都做好了,这茬虾卖了,每人至少三千奖金,如果有人偷奸使滑。”他说这话时,转向唐浩泽。“唐场长,你觉得谁不认真的,直接炒了再跟我说,我再给你补合适的人。”
  有卢方这番话,工人们就算觉得唐浩泽年轻不靠谱,也不会明着违逆他的命令了。
  说实在的,唐浩泽早已经厌烦了养虾的生活。
  在分成三批将已经弄好的一百三十亩虾塘都放苗后,工作就真的很枯燥。唐浩泽每天就是巡塘、喂虾、监测水质。
  还好,这会有十几个工人帮他做那些琐碎的事。
  不过即便是那样,他还是一时都不得空。因为东风螺养殖场部分池子也已经建好,而且计划要放苗养殖了。他需要看着工人将他安排的工作做好。
  而在这段时间里,只能是在晚上完成自己拟定的学习计划。到了四月中,塘尾村做例。这例对于湾州人来说,是最隆重的节日。他作为唐家的顶梁柱,不能不出现。他只能是安排了工作,让工人去做。然后和卢方说一声,然后先回村一天。
  唐浩泽吃过晚饭后赶回养殖场,巡塘时发现有一口池塘的虾料都两个小时了,池塘边上还有不少。
  这就让他相当的不满了。他沿着这口池塘转了一圈,用手电看过池塘边,发现一边有虾料,另外一边没发现。
  他返回工人宿舍区,找到负责那口池塘的工人,脸上带着微笑说:“诚哥,你能出来一下吗?我有点事情想问你一下。”
  诚哥正和人打扑克,不过唐浩泽的语气不错就将牌交给旁边的人打,跟着唐浩泽走了出来。
  他才出到门口就问:“唐场长,是什么事?”
  唐浩泽笑着说:“我们到外面说。”
  两人走到宿舍外面,诚哥又问:“唐场长,这么神秘,到底是什么事?”
  唐浩泽回身看了他一眼,抿嘴说:“我们去塘边说!”他说着就跟了上去。
  诚哥看到他的神色,心理一个咯噔,以为是虾塘出了什么事,连忙跟上他。
  唐浩泽来到塘边,用手电照着发现有虾料的地方,良久才说:“诚哥,我特地将每口塘都分派给专人负责。是想通过各人多做多得让所有人都做好自己负责的事。这口塘是你负责的,面积有十一亩。如果按照我说的去做,能收五万斤虾左右。我和卢老板说好了,如果这批虾赚大钱,每个人至少分三千。然后再按各口池塘的产量适量给点奖励。”
  他说到这里,回身看着诚哥:“我听卢老板说,你们都是跟着他三年以上的老员工了,肯定知道卢老板不是小气的人。”
  诚哥看到那些塘边的虾料也明白唐浩泽想和自己说什么了。他以为唐浩泽会开口就训斥的。不料听到的却是这番话。这中间的落差倒是让他能接受唐浩泽这些话。
  又听唐浩泽说三千奖金只是保底,如果这虾养成了另外有奖金,诚哥心热了。而且唐浩泽没有在其他人面前说他,在这里也没有训斥他,没让他觉得丢面子。他点头说:“唐场长,以后我都会认真按照你说的去做!”
  唐浩泽点头说:“诚哥,我不是揪着鸡毛蒜皮的事不放。这虾料吃不完浪费不说,还会堆在水底发臭。虾就容易发病。你也知道这口塘里面放了多少的虾苗,如果不能严格控制,水质一坏整塘虾都会完蛋。这次,我就当作没发生过。但是下次还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就没情面可讲了。”
  被一个十六七大的孩子教训,诚哥脸色有些不自然。不过他也做了几年养虾工,也知道虾料确实是最好能让虾吃完。只不过现在唐浩泽要求他们每天投喂五六次,比以往他们做的要多两三次。这让他们这写工人有些不满了。
  这次他就是偷懒,虾料没有全塘撒均匀。这肯定会让一些虾吃不饱,一些却吃不完。剩下的肯定会堆在池塘里。
  不过听说如果养得好了,还能有更多的奖金,虽然那还虚无。但也有了个盼头,让诚哥觉得辛苦点也没问题。
  唐浩泽看他点头保证了,也不再多说。他笑着说:“诚哥,卢老板会给奖金的事,你可以和其他工友说说。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