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产这样一架飞机要多少钱?”
  “按照石飞的估算,如果少量生产,一架要五百五十万左右。如果超过两百架订单,价格可以下降到四百八十万。”
  就算是四百八十万,价格也是运五的两倍以上。不过唐浩泽觉得也挺合算。这样的螺旋桨飞机在维护成本肯定也会比运五高,但是人工成本会下降不少。一年至少能降低十五万技师成本。
  现在已经全部投入使用的二十架运五飞机,隶属于唐浩泽成立空中物流公司。它们的续航能力是1560公里,最大载重是一千五百公斤。两名机组成员,目前主要是为圈子网的配送中心执行沪市发往华南、华北和华中地区主要城市的小体积高价值的网购产品物流运输任务。
  在过去两年,投入使用运五基本达到了唐浩泽的预期。
  也给空中物流公司积累一定的经验。
  目前圈子网已经在在全国的主要交通枢纽城市都建立配送中心。唐浩泽打算让空中物流公司成为中国物流的一个重要纽带。
  但是飞机运输的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现在的运五在执行最大航程的运输任务时,仅仅是燃油成本就达到一万元以上。一吨半的货物,只能是运送小件的邮件,要不然成本还真的收不回来。
  而现在新飞机,最大航程飞行只需要一万两千左右的燃油成本。
  之前他想象中空中巴士计划,也因为这个成本问题而不得不搁置。
  空中物流公司如何盈利是他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五五一章 小心骗子

  飞机试验场还特地为唐浩泽申请了一次飞行,给他展示了一下新飞机飞行性能。
  唐浩泽用望远镜看着高空中的飞机在上空盘旋了一阵。等飞机安全降落后,他又看着飞行试验场不远处的三个信号塔。
  那是飞机自主飞行的航标,也是地面对飞机进行跟踪和干预的信号基站。那些基站一个成本就需要三十万元。而一个基站信号只能辐射五十公里的距离。
  也就是说,为了让飞机能一直在地面的监控之下,那么在航线之下的地面每五十公里以内就要安装一个地面信号基站。
  如果无人物流飞机飞行得到许可,他要专门为地面的信号基站至少要投资十几亿。以后每年还要大量的维护和成本,那也是飞行的成本之一。
  现在算下来,这个空中物流系统想赚钱也不是易事。
  而电动力飞机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点动力飞机的生产成本更高。而且技术方面恐怕还要十几年才能成熟。现在考虑这些还为时太早。
  看过飞行表演后,唐浩泽没有马上离开。在午饭时,他和那些工程师们谈了一会。知道这飞机的研制已经基本定型,要改也只是做一些微调。还有就是现在的ai还不算太好。
  唐浩泽知道那也是一个关键的技术。不过那需要圈子网继续努力。
  他回到天方酒店时已经是是下午三点半。因为昨晚睡得晚,早上又醒得早,就睡了一个午觉。
  等醒来没多久,宁翔鹄就给他打电话来了。
  六点半,他准时来到准备好包厢。其时宁翔鹄和他的客人都已经到。
  宁翔鹄的客人有两个看着像中国三四十岁的中国人,宁翔鹄介绍是从美国回国的企业管理人。一个姓张,一个姓陈。
  另外两个一男一女的外国人,男人看起来四五十岁,宁翔鹄介绍说是汽车用固体电池的方面的专家,叫做詹姆斯。女人身材火爆,但衣着保守,二三十岁之间,说是詹姆斯的助手。
  唐浩泽和他们相互介绍之后,就让人上菜了。
  那个张先生自我介绍是丰田在美国总部的设计师,在饭桌上最是活跃。话题大多都是他挑起的。
  等吃得差不多了,宁翔鹄介绍唐浩泽说:“张先生,唐先生我想你们都不陌生。这次介绍唐先生给你们认识,是想和你们谈谈电动汽车的项目。你们大概也了解过,唐先生麒麟电子在三元锂电子方面的研究。在这方面他们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张先生笑着说:“我们确实很清楚麒麟电子的电池性能。麒麟手机的内置电池就是明证。我们之前没想到会这么早就出现能让智能手机待机三到四天时间的手机电池。那样的续航能力完全可以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的电池包。詹姆斯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在在这个领域申请了十六个的专利。他还专门买了十个麒麟手机,只为测试电池性能。”
  他说着转头和詹姆斯说几句英语。大意是说麒麟手机的电池的品质很好。
  詹姆斯似乎兴奋起来,他的英语地方口音相当重。唐浩泽能听懂大部分,但其中似乎有很多的专业名词。唐浩泽不是听得很懂。
  陈先生则为专门为詹姆斯翻译:“詹姆斯说,他测试过麒麟手机的电池。在测试中发现那样的电池完全可以作为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但他担心电池的价格太高。也许还要将成本降下来。”
  在他的翻译中的,提到什么电容量,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还有什么降解比率等等。唐浩泽听着不是很懂。
  但他不说自己听懂了,也没有说自己听不懂。只是他也听出陈先生的翻译似乎有点误差。比如他明明听到詹姆斯说的是“电池容量的大小,与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活性有关”。而陈先生却翻译成“电池容量的大小,与正、负极上活性物质的数量和活性有关”。
  类似的谬误他听出了三四处。
  他心里有一些疑问,但也没多想。只想着他们是找过不少人拉投资,陈先生翻译多了,所以也就自动补全。
  宁翔鹄等詹姆斯说完之后,说:“张先生,照詹姆斯先生说,这电动汽车中电池占整车成本的30%到40%。也就是说,电池才是电动汽车的关键。但你们似乎还没有全部电池专利吧。”
  “我们拥有十六项专利,而且电池的不少基础专利已经过了保护期。其余必须的专利,我们也可以通过支付专利费获得使用权。”
  “那需要购买多少项专利?一个车用电池组需要支付多少的专利费?”
  张先生没有马上回答这两个问题,而是用英语问詹姆斯。等詹姆斯说了之后,他才回答说:“詹姆斯说要为二十二项基础专利支付专利费。每个电池包的专利费应当五百美元左右。”
  “那么高的专利成本?”
  “宁先生,现在各个行业都存在专利壁垒。目前电池专利主要的日美德三国。前几年因为油价上升,让美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资热情提高了不少。但美国石油行业推动生物燃料方案,又马上让电动汽车的投资热情大幅度下降。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都不如日【2】本和德国。”
  唐浩泽一直只听着,但听到这里,心里却产生一个怀疑。双眼不由细细打量了一阵那几个人。
  宁翔鹄将话题打开后,将唐浩泽拉了进去。和张先生他们探讨如果合作,可以用什么样的合作方式。
  唐浩泽应付了一阵,就开始看手表的。
  宁翔鹄注意到了,心里奇怪。唐浩泽早上和他说是和古三约了八点半的,现在还不到八点。
  不过唐浩泽来吃这顿饭是给他面子,既然唐浩泽有事,他也不能拖着对方。他也就提前结束了这顿饭。
  他在送人走离开酒店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手机震动了一下。那是他的私人号码,只有朋友和亲人知道。所以他拿出来看了一眼,是唐浩泽给他发来的短信:【送走了人,我们再谈谈。我感觉那几个人有些可疑!】
  他一眼看完短信,双眉一挑。
  不过他还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将张先生他们送到酒店大门之外,自己借口想和唐浩泽在谈谈投资的事,让张先生他们先坐出租车离开。
  看着出租车离开后,宁翔鹄返身走进酒店,拿出电话拨通电话,问唐浩泽:“在房间?”
  得到确定的回答后,直接去了唐浩泽那里。见到唐浩泽第一眼就问:“你发现了什么不对?”
  唐浩泽不答反问:“他们是你邀请来的,还是他们主动找上你的?”
  “他们找上门来的。我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进入电动汽车行业,在圈子里不少人都知道。我也派人么美国找过合作伙伴。他们说是通过之前我们找的人知道我有这方面的计划才联系我的。”
  唐浩泽又问:“他们有说是谁吗?”
  “有说过,而且我派去的人确实找过那个人。”
  唐浩泽对自己的怀疑也有点的不确定了。他想了一下,说:“如果还能联系那个人,你最好联系一下对方,看对方是不是真的向他们介绍来找你。”
  宁翔鹄皱眉说:“你到底发现了什么不对?”
  “第一个,那个陈先生似乎对车用电池的了解比詹姆斯更了解。”他将陈先生翻译中的谬误说了出来。
  宁翔鹄一听,回想起刚才詹姆斯说的话,他也记不得了:“你确定有那些谬误?会不会是那陈先生因为多次为詹姆斯翻译,所以知道詹姆斯口误了?”
  唐浩泽点头说:“确实有那个可能。我一开始也认为是那样。他们很专业,看起来为拉投资做了的不少的准备。但是你后来问那个姓张的要用到多少的专利,专利费要多少成本。那样基础的问题,他们之前不可能不考虑。但那个姓张的要问詹姆斯。”
  他这话让宁翔鹄想到的一个可能。那就是姓张他们是在表演。
  心里起了这个怀疑,他也有点拿不准那几个人是不是真的拿着项目拉投资了。
  他眉头皱得根深,说:“那个詹姆斯我让人在美国查过资料,还看过照片,照片没错。人的资料也没错。”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我怀疑詹姆斯是化妆了。他额头上已经有了皱纹,显示他应当有五十岁以上,但是他的眼角却没有下垂。他的眼角看着更像是三十岁的样子。”
  宁翔鹄回忆了一下,发现还真是那样。他嘿嘿笑了两声,站起来说:“还真有那个可能了。我回去让人在查查!”
  那么说来那个陈先生翻译上的谬误不,确实有可能只是在背台词了。


第五五二章 又要合作?

  宁翔鹄走后没多久,古三就到了。
  古三同样是找到他的房间里来。
  在酒店套间的会客厅,古三坐在沙发上喝着茶,唐浩泽坐在他对面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看。
  好半晌,唐浩泽才合上文件,说:“古司长,这虽然是一个实验性的计划,但覆盖一个省,一亿元做不来!”
  古三放下放下茶杯,说:“这是利国利民的事!”
  唐浩泽点头说:“所以我很认同这个方面的大部分设想。但认为对整个计划的预算非常不认可。要监控整个滇南省的数据,一亿元仅仅设备的成本都不够,更不要说后续还需要大量的维护和人工成本。”
  “这是一个实验性的计划,如果卓有成效,这个计划将会推广到的全国,可以交给圈子网集团做。这对圈子网来说也是有利的。我认为圈子网集团在这个方面的也值得投资。”
  唐浩泽笑着着摇头说:“古司长,你这话我不敢苟同。这个计划,是国家为人民做出的保障工作。国家既然要收税,就应该做好那些工作。圈子网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它作为中国的企业,理应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不应当承担国家责任。”
  大饼谁都会画,但能不能吃到却毫无保障。
  “唐董,你当年能为川西地震捐出一百多亿,承担的是社会责任,但实际上也是一种国家责任。我想那是相通的。”
  古三这话是若有所指。意思是两种责任其实是同一种责任,同时也是在暗示唐浩泽当年捐了那一百亿最后也得到了不少好处。这次如果圈子网能拿出钱帮着做好这个计划,日后也能有好处。
  但是唐浩泽装作没听懂。
  他说:“不,那不一样。当年,受灾的人失去生活着落,也没有办法自力更生,帮助他们理所当然。那是我在尽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圈子网集团也捐了一笔钱,但那同样是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现在这个计划是国家要保护一群正在安居乐业的百姓,和那些交税的企业。那是国家应尽的责任。不管是圈子网集团还是我,都已经依法纳税了。”
  他言下之意,圈子网交税的同时,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现阶段应尽的责任。
  古三听他这话,笑了笑,说:“好吧!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们就只有这么多的资金。这个计划我们依然希望能做下去。不知道你觉得这笔资金能做多大的规模。”
  他拿来的项目实施方案,是一份关于建立地震预防地质大数据模型的计划。
  在去年年初,圈子网集团接收了一台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同时还购买了几台运算十亿次次级别巨型计算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商业大数据分析中心,并投入商业运行。
  圈子网的大数据中心目前已经开始针对一些省份提供精确镇的天气预报。并将大数据应用到网络广告行业。同时已经开始为商业用户建立的数据模型,为用户提供及时解析故障、问题和缺陷的根源等等服务。
  那让互联网行业一下子关注到大数据的应用前景。
  古三在两年前开始从政。
  他的起点很高,第一年就在科技部担任处长。今年更加是担任了副司长。
  这个建立地震大数据模型的计划是他提议的,也由他来具体实施。
  目前中国的大数据的技术,只有圈子网真正成型并投入商业运营。圈子网集团的大数据中心一共拥有六百多名工程师,其中有一百多名是算法工程师,技术力量雄厚。所以圈子网是古三在实施这个计划的最好的合作伙伴。
  如果选择其它企业,也许还要等上一两年才能做这个计划。而古三的已经三十多了,需要尽快进步。换一句话说,就是他等不起。
  他也知道一亿的经费对这个计划来说很不够。但大数据在中国官方,还并不深入人心。他提出的这个计划在很多领导眼里不一定有用。
  可以说,要到一亿的经费是他的极限。想要更多,他背景再大,也没有太大可能
  而地方也不可能有配套经费。这方面他是不用想的。
  他跟唐浩泽谈这个计划,一个是看到圈子网集团是最合适的合作对象。另外一个是唐浩泽之前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非常重视。所以他愿意来试试。
  只是他没想到,唐浩泽根本没有做赔本生意打算,断口拒绝了。
  而唐浩泽拒绝的理由也很正当。
  他提出的计划,是国家收税后应当做的事。作为纳税人,圈子网集团确实没有理由还要再拿钱出来帮国家做事。
  “那么一亿资金能做多少事?”
  唐浩泽反问:“这方案还没定?”
  “因为没有可以借鉴数据,这个方案在预算方面没办法做准确。”
  所以说,这个方案还是初稿。还要咨询专业的机构对预算进行核算?
  唐浩泽笑着说:“这方面,我也不太懂。古司长可以和圈子网集团联系,他们应该能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
  古三有些无奈。他知道如果是圈子网集团来制定预算,圈子网集团肯定要将自己的利润算进去,那会让他这个的计划事实的的难度加大。但他没有其它办法。
  他只好将那个方案收回公文袋中,说:“好,是要我去沪市,还是圈子网派人来京城。”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我建议古司长最好亲自去圈子网集团一趟,实地考察一下圈子网集团在大数据方面技术能力。那对未来的合作更有利。”
  听他这话,古三也笑了,说:“我也很期待能合作。”唐浩泽提出那样的建议,也是在暗示他也希望圈子网能做这个项目。
  古三收起文件后,并没有马上告辞。刚才他只是谈完了“公事”。他今天来找唐浩泽,同时还带着私事来。
  “唐董,这两年天方集团在各省都拿到了不少的土地。不过天方似乎不仅仅是拿地那么简单。”
  虽然古三从政后明面上将之前所有的民企股份转移到一些企业名下,但他依然在幕后掌握着那些企业。
  他之前的企业主要就是房地产行业,并且与天方集团有很大竞争。
  天方集团同样是一家民营房地产企业,而且是国内唯一没有裙带关系房地产巨头。古三的公司和天方集团同时瞄准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双方虽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但因为市场覆盖面重叠比较大,所以双方都将对方视作主要竞争对手。
  古三的公司发现,在过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天方集团的的一家子公司在自己很多楼盘都购买了不少的房源。
  那让古三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不明白天方集团为什么将弥足珍贵的流动资金压在炒房上面。不过他也知道天方集团并不是针对他那几家公司的项目。天方集团同时也针对其它公司的项目,也有那样的囤房行动。所以他并不认为唐浩泽是针对他。
  他只是好奇而已。
  唐浩泽当然不会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他只是笑着说:“那是一家独立核算子公司自主经营。他们也是想着赚取一些中介费。”
  古三对他这个回答只能“呵呵”。
  “你要做什么,其实我也不想多问。天方那样做,那些开放项目的公司的资金回收速度也快了不少。说起来,那也是好事。”
  对古三来说,那确实好事,但是对唐浩泽来说也是好事来着。特别是在京城。一些楼盘现在还比较便宜。但日后将会很高。
  比如京城中心地带的价格大概是两三万左右,但在几年后会升到十万以上。
  目前天方集团虽然被视作房地产巨头企业,但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实际上拿不到多少的地皮。唐浩泽只好曲线救国。
  只要是能买到的房源,就先买下。虽然是二手,但没人入住过,等精装后再出售,等几年能赚上不少。这是唐浩泽为天方集团在楼市高峰末期准备转型的一个缓冲。
  那是唐浩泽在为天方集团的以后做打算。
  那家子公司确实就是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天方集团和源鑫集团开放的项目,留下来的房源,有一部分实际上是捏在这家中介公司手里。
  而这家房地产中介公司是天方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不仅收购住宅,还收购的商铺和商厦。天方集团,同时也在经营酒店行业、文化行业和写字楼租赁行业,甚至已经开始筹备进军零售行业。需要更多的商铺和商厦。
  但那些是不能跟古三说的。
  古三提起这个,也不是想要对唐浩泽的目的追根究底。他只是想和唐浩泽说另外一件事。


第五五三章 有古怪

  其实唐浩泽和古三之间存在着一个的合作关系。
  古三说:“说起来,你的维安物业现在也很出风头。”
  “那只是小生意而已。没想到也入古司长的眼。”
  古三呵呵笑着说:“这样的小生意,谁都想做。只不过大概没有人能比你做得好。”
  维安物业是唐浩泽夫妇共同的产业。这家公司因为直接和军方合作安排转业军人就业,在全国各地都吃的很开,比那些靠着黑势力抢生意的物业公司更正规、服务更好,也更有保障。
  一些大地产公司也许能会自己的物业公司,但是一些规模比较小企业在这方面却做不到面面俱到。更愿意和维安合作。
  目前维安物业已经进驻上两千六百多个大小居民小区和商场。是全国最大最享有盛名的物业管理集团。
  古三的那些公司本来也有和自己关系密切的物业公司,但是在西南市场方面,天方集团做出了让步,他那些公司开发的项目,都选择维安物业。
  而宁翔鹄的地产公司也直接选择维安物业。另外经他的建筑公司开发的人楼盘也推荐了维安物业。
  当维安物业快速闯出名头后,被越来越多的楼盘选择。这家当初被唐浩泽夫妇笑谈做为卢梦赚家用的公司,现在每个月都能为他们夫妻赚到一亿数千万元私房钱。
  只是唐浩泽不知道古三提起维安物业是什么意思。
  只听古三又说:“之前我还觉得你在一些事情上做得有点无厘头,甚至有点傻。但现在看起来是步步为营。我自愧不如!”
  唐浩泽笑了笑,说:“这话,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接了。我自认是没有什么心机的人。很多时候都是随心而为。”
  “也许是我想太多了。”古三也笑着将茶杯了的冷茶倒了,重新泡了一壶。“不过你放心,我对维安物业没有不轨之心,那谁也抢不走。”
  “那,你想说什么?”
  “保全公司。你有没有考虑过?”
  唐浩泽想了想,说:“之前有想过,不过觉得没什么必要。”
  “哈哈,我知道因为维安物业能安排不少人,还有你转业军人技能培训计划,也可以让大部分转业人员得到比较好的安置。但既然有这个资源为什么不做?”
  唐浩泽知道那也是一条路子。保全公司不是保安公司。它可以为个人提供保镖业务,也可以为一些活动、集会、展览等等提供的安全解决方案,甚至可以承接一些古代一样走镖任务。
  那和物业管理的保安是完全不一样的工作性质。不过,它也能让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