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实力。”
  “我也更喜欢第二条路。”邓小权笑着说。“实际上,我也在考虑在东北建一个养殖机基地。打算养殖紫貂和狐狸。不过这个生意要做起来不容易。”
  邓小权确实更喜欢将一个市场从小倒有的生意做起来的过程。比如之前心心念念地将黄花雀人工养殖给弄成功了。再后来,积累到资金了,又去养殖蜗牛,还有将人工养殖竹鼠推广到整个中国南方,如今已经形成一个不小的产业。
  唐浩泽没想到他将主意打到了紫貂身上。
  紫貂这种动物的价值很高。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苏联已经解决了人工养殖问题,九十年代实现企业化养殖,所以它在世界上属于无危动物。不过国内的紫貂已经濒临灭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紫貂养殖,种源就是一个问题吧。”唐浩泽听说恒远打算养殖紫貂,那也不是什么大产业来着。“中国的紫貂应该不多了。”
  邓小权点头说:“中国野外紫貂确实不多了。在我们国家属于濒危物种。我查过资料,虽然我们国内已经有紫貂笼养的经验,但这个技术主要是用于种源。人工养殖的规模不大,我们国家一年出产的紫貂皮大概是五千到六千张左右。而俄罗斯每年的产量大概是十五万张,垄断了整个市场。中国人对皮草一向情有独钟,而紫貂是最优质的皮草之一。中国人越来也越有钱,奢侈品消费也逐年走高。如果国内大规模养殖,市场肯定还是有的。”
  王维在他们谈养殖这个他不懂的行业时,只一边喝着啤酒,一边静静听着。这时他提到一件事:“现在世界上反对使用动物皮草的声音不小啊。如果大规模养殖会不会对恒远的名声造成影响。”
  “所谓的动物保护主义,不过是没事找事。那些素食者更加是道德捆绑。如果人类不吃肉,也许人类现在还和猴子一样在爬树过日子呢。”邓小权嗤笑说。“也没看他们抗议养牛和养猪的。那些人要求动物在北屠宰之前应当保护动物的权益,让动物在死亡之前快乐?由此增加的成本还不是由消费者承担?有些人更加是双重标准,就好比我们国家的爱狗者一样,在他们眼里外国狗才是狗,中国土狗不算狗。”
  唐浩泽知道皮草用动物养殖这个行业在北半球国家,主要是俄罗斯和加拿大。而加拿大出产的皮草,更加是包括猎杀大量的野生海豹。
  但西方国家更愿意抗议的是俄罗斯的人工养殖行业。说到底还是有很浓重的政治因素在其中。
  他对邓小权的想法还是认同的。他说:“那你做过调研了?”
  “做过一些。其实紫貂皮草这个行业的市场并不算很大。一年大概也也就是几亿,还是人民币。但是皮草生意整个产业链却不小。一件好的皮草,甚至能卖到十来万。如果我要做这个生意,我肯定不仅仅是做养殖。还要做加工,比如皮草的制作。另外狐狸皮虽然紫貂皮之前,但狐狸皮草市场针对人群更广。可以针对中产阶层。”
  邓小权看起来是将整个产业都进行过深入考虑:“紫貂皮、狐狸皮和竹鼠皮,可以涵盖整个高中低档市场。如果再加上牛羊猪等动物皮,市场会更加大。”
  唐浩泽笑着说:“既然你都考虑得那么深入了,上市不是正好啊?”
  “主要紫貂和狐狸养殖想要形成规模,需要的周期会很长。那和养鸽子不一样。”
  邓小权的意思是,恒远生物在短期内其实不需要大笔的资金。
  唐浩泽也不打算直接干涉恒远的经营,说:“那也可以做其它的。”
  “你说的也没错。恒远也不能只盯着动物养殖。”邓小权说。“而且可以做的生意还有很多。我再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可以做的项目。”
  这话题谈到这里,三人都默契地不再说了。
  王维给两人倒了酒,对唐浩泽说:“你不会打算一直多躲在湾州吧?”
  “我在湾州是因为那里住的舒服。我躲什么我?”
  “躲懒!”王维十分不给面子,举杯明言说。“我想不出你除了躲懒之外还有什么原因非要回湾州。”
  唐浩泽和他们碰杯说,说:“这话冤枉了。我什么时候成躲懒的人了了?”
  他笑着和邓小权说:“这家伙,我刚来沪市没多久就认识他了。没想到还是不了解我。”
  三人认识的时间也不少了,而唐浩泽虽然都不摆什么架势,但他们三人之间的核心就是唐浩泽。王维和邓小权都没忘记他们能发家从根本上就是唐浩泽支持的。
  唐浩泽确实不是躲懒的人,就是很多时候都会放权。
  王维说那话也是在开玩笑而已:“那你说,你什么时候会回沪市?总不会真不赖了吧。”
  “当然不会不来,以后孩子还是要在更大的环境才能成长得起来。”
  唐浩泽喝了一大口啤酒,说:“我和卢梦都已经说好了。等孩子差不多该上幼儿园了,提前大半年带着孩子回来。以后孩子放假就带他们回湾州。”
  邓小权奇了,说:“你是真的要放手?”
  “现在甄德率做的很好。我为什么不能放手?”
  唐浩泽笑着说:“感觉自己之前是揠苗助长,现在已经很难跟上时代了。”
  “装!”王维笑着和他碰杯,笑着说。“喝酒。”
  唐浩泽笑吟吟和他走了一个。不过他真的没装。他是真的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继续掌管圈子网了。不是因为没有信心,而是他信心太足。
  他是重生的,圈子网能发展到现在是靠着他对互联网发展大势,而不是他对这个行业有多深的专研。所以他那些信心都是因为前些年太顺利建立起来的。
  那样的信心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偏偏他在圈子网的话语权太高。如果他做出了决策,圈子网有可能因为他在集团内部的威信而盲从。
  他现在可以参考上一辈子互联网发展大势在大方向上做一些牵引,但是在具体经营方面,他已经不适合插手了。
  当初公司有好几个适合担任集团网的总裁的人,他一直在观察,并且培养他们在公司内部大的威信。
  文杰克、袁捷和甄德率,都是考虑的人选。其实袁捷是他最开始考虑的人,但是袁捷更适合美洲市场的开拓,所以他最终让对方担任美洲大区总裁。而文杰克对欧洲的比较熟悉,让他担任欧洲总部的总裁。
  那三个人当中,最后担任集团网总部总裁的甄德率,反而是在管理方面经验最浅的人。但他也是三人中和唐浩泽最合拍的。
  要说圈子网集团的高层中最支持唐浩泽的,应当是沈亦。但沈亦没有掌控圈子网的雄心。他更喜欢做研究方面的工作。
  其实唐浩泽觉得沈亦这个人有点可惜了。至少是现在的情况有点可惜。如果他的野心更大一些,就算对圈子网没有野心现在也已经自己创业了。
  沈亦是圈子网决策层中最懂互联网的,在圈子网集团成立之初就一直担任高层管理工作,要说他没有管理经验是不可能的。
  而圈子网集团到现在,不少其它操作,就算是圈子网分红,沈亦现在至少也一共拿到了两百亿的分红。真要创业,他资金上还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他的性格让他对权力并不太热衷。
  唐浩泽之所以离开圈子网,是为给甄德率充分发挥的空间,同时也是避免自己留在沪市总是忍不住插手公司的工作——他真的不懒。
  王维对唐浩泽的做法不是很理解,但也没再多说什么。
  他们三人一边喝酒一边说着沪市最近一些新闻和一些趣谈。其它各地一些传闻在酒桌上也很容易成为话题。
  一桶五升的生啤快喝完了,莫宇才赶到。
  “十点二十四份,没迟到。”王维站起来拉着他坐下,说。“不过,莫总你让我们等了一个小时,要不要先干一杯培养一下兴致吧。”
  莫宇看桌上的菜都吃的差不多了,笑着说:“你们今晚喝的挺高兴的呢。我来晚了,是该罚。”
  邓小权摆手说:“不罚。喝酒就是一个高兴,没什么罚不罚的。我和莫总也好久没一起喝酒,我们干一杯。”
  莫宇哈哈笑了两声,接过王维递过来的啤酒几个人一起干一杯。
  王维又去叫人来,重新点菜。
  莫宇和王维和邓小权早已经认识,过去也有过来往,喝过一杯酒之后,气氛也没有冷下来。他自己从酒桶中给四人都倒了酒。
  他重新坐下后,说:“刚才我来的时候,聊什么那么高兴?”
  唐浩泽说:“就是说了些股票行情。”
  “说到股票。”莫宇随便吃了两口菜,说。“弟妹堪称股神啊。我还想求她指点一下,看能不能买点股票帮补家用呢。”
  唐浩泽笑骂说:“莫总你百亿身家还不够你家家用,你家吃钻石的?”
  “赚得多,花得也多。”莫宇哈哈笑着说。“我家里那败家娘们,今天刷了条钻石项链,六十多万,我心里现在还滴血呢。”
  “我忘录音了。刚才那话,莫少你再说一遍?”王维走进帐篷,笑着说。“刷六十万就能败你的家?嫂子听了明儿肯定给你刷六千万,要不然就是瞧你不起你赚钱的能耐。”
  “千万别。能让女人一天刷六千万不心疼的,全世界大概就我们的唐董。”
  莫宇压低声音说:“通说现在浩泽在黄金期货上压不少筹码。到底有没有什么内幕?你在美国吃透,说出来也让我们跟着在国内喝点汤。”
  国内在零八年就放开黄金期货交易。最近几年,因为金价上升,国内黄金期货的交易也比较活跃。不管是做期货还是做现货都是挺不错的。
  唐浩泽确实知道国际金价还有上身的空间。但是做期货风险很大。就算知道远景是升的,但过程有不小的波动。一个不小心,其中一个波动就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所以他在朋友面前都没透露过这个消息。
  当然,也没有人问。
  现在莫宇当着王维和邓小权的面问了。不管是开玩笑还是真的想涉足黄金期货投机。他都不好敷衍。
  到目前为止,他们几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称得上的朋友。但这种朋友关系,并不牢固。也许一次敷衍就会让这种关系变成商业合作伙伴。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卢梦说她很看好金价超过一千八百美元。但是中间的波动风险很大的,谁也说不准!”
  莫宇听了,说:“我相信弟妹的眼光,明天我就让人帮我开个户。投几亿进去,我也不贪心,赚一两亿做家用就好。”


第五六五章 不想当业务员的董事长不是好的唐浩泽

  直接开口问投机方面的内幕,被问的人给出一个笼统但又明确的答案,发问一方如果再问就是不懂事了。
  莫宇是个懂事的,所以他没有再深问。
  接个男人一边喝酒,一边哈拉了一阵。莫宇又挑起关于最近开始兴起的ai概念话题:“圈子网集团在这方面一直都研究,听说还是你大力支持下研发的。你对这个行业概念有什么看法?”
  唐浩泽听了,笑着发问说:“你打算投资这个?”
  莫宇点头说:“我现在不是成立了一个投资基金?有人带着项目找上门了。但我这对这个方面不是太懂。”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ai这个领域,未来会是一个的热门投资方向。但现在还有很多的不足,现在投资肯定要长期投入,一旦发展起来,溢价很厉害。所以前期投资风险相当大,但后期投资则需要雄厚的资本。并且在创业过程中,优胜劣汰的竞争也肯定非常残酷。可以说,一百个考虑做ai的人,最多只有十个能理出有价值的思路;有思路的人中一百个大概有五个能做出来。而做出来的人当中,一百个中应该有一个能坚持到真正商业化。”
  莫宇点头说:“我也是知道在这个领域重要的是看人。这个行业的淘汰率也很高,而成功的关键是人。”
  “确实需要看人。不仅是看人的能力,更看人的品性。成功不难,但是能一直成功不容易。在it行业,五百强企业都只有半年的领先期。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在短时间内如果不能将自己本来领先的思路实现。等他做出来了,本来的领先就已经落后于人。所以做it的,只有愿意一直拼命的才能做成功,而成功之后如何看待成功也很关键。在这个行业当你成功了,其实你就已经开始进入失败倒计时。如果不能在倒计时结束之前实现下一个成功,迎接你的就只能是失败。”
  唐浩泽说到这里,突然笑了,说:“刚才王维问我为什么要将圈子网放手。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维持圈子网的继续成功,压力太大。我担心自己承受不来。也不想在五十岁就这个癌那个癌的。也不想连陪孩子玩的时间都没有。”
  唐浩泽后面那段自白的真假,王维也不想考究,他只笑着说:“it行业的小型企业的生存期比较长,但有大部分也就是在苦苦挣扎。我也遇到过一个看起来很很不错的项目。但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我看着一开始网站是免费的。也就会说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会一直亏损。在亏损周期内,项目宣告失败的风险太大。”
  他喝了一口酒,又说:“你们刚才说到ai,现在我看到不少是讨论应用到机器人,还有应用到工业。对于重工业来说有没有前景?”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这个东西,说也说不清楚。你有兴趣的话,找个时间到圈子网参观一下。圈子网集团内部有一个智能试验工厂。”
  “那我明天去看看。”
  “带上我。”邓小权马上说。“恒远的仓库进出仓的工作量太大,效率低。看能不能用无人化解决这个问题。”
  “我最近挺闲,也想去看看。”
  唐浩泽说:“明天什么时候,我让人安排一下。”
  “上午十点怎么样?”
  做一个负责任的老板其实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
  比如王维每天都需要提早一个小时上班,利用这个时间提前理顺当天的主要工作,然后要在半个小时内处理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所以再加上路上的时间,他最早也只能在十点钟抵达圈子网产业园。
  王维对智能在生产方面的应用似乎很感兴趣。在喝酒时提到了不少关于这个方面的话题。
  第二天,王维在九点五十分就到了圈子网大厦。
  因为知道他们会来,唐浩泽今天也来上班了。看他来了,就说:“先坐会喝杯茶,莫宇和权哥在十点钟之前就能到。等他们到了,我们再下去也不晚。”
  王维也不急,坐下喝了一口唐浩泽的秘书秦盼送来的咖啡,说:“听说圈子网在ai机器人方面的研究也很不错?”
  唐浩泽放下文件,说:“已经研究了三年多,要说领先世界有点夸大。但在国内,还是相当不错的。”
  “现在能不能生产保证实用的家政机器人。”
  唐浩泽笑了,也不看文件了,走到沙发坐下,说:“你对这个有兴趣?”
  “维佳自称高科技企业,但有点名不副实。而且我觉得家政机器人以后肯定会有市场。”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我只知道这个方面一直有进步,但到底到那个地步了我也不太清楚了。等会有时间,可以和沈亦谈谈。”
  虽然他不知道圈子网在王维说的方面研究到什么程度了。但实用性肯定还不能让人满意,或者说性价比还达不到市场的需要。
  研制生产那样的机器人,圈子网也需要和其他企业合作。维佳机电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
  维佳机电和圈子网集团的合作已经有好几年。双方在五轴联动机床生产方面的合作就一直很默契。
  另外维佳机电很多产品的应用程序大多是圈子网集团提供的,是圈子网集团的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在ai应用方面和维佳机电合作,唐浩泽相信集团董事会是不会反对的。
  他们也没等太久,莫宇和邓小权前后脚到了。唐浩泽让他们在二十三楼汇合。
  在圈子网大厦大二十三楼,是一个模拟工厂。他们在模拟工厂换上白色的工作服他,然后在模拟工厂的技术总监带领下走进了厂房。
  厂房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噪音,也看不到任何人的身影。这是一个无人化工厂,只看到各种机械手在生产线上来回转动。
  技术总监带着他们来到生产线的第一个区域说:“董事长,莫先生、王先生、邓先生。这里是一个零件储存区。在生产线第一部分操作区需要的零件都要先送到这里然后又生产线上的自动传送系统送到各个工位,由机械人取用。”
  他们进来时,工厂就一直在运转。他说话的时候,一个小车形状机器人将一车的零件运到一个地面红色的框框内。上面一个小型的龙门吊,转过来将小车上的一个看着有三四百斤重的箱子吊起来。
  龙门吊将箱子转移到一个区域,然后将箱子放下的,将箱子翻侧。箱子里面的零件全部倒了出来。
  他们四人看五分钟,就一共来了三架次的机器人小车,每次送来的零件都不一样。龙门吊也准确地将零件转移到正确位置。
  王维看了一会,问技术总监说:“赵工,这里的零件很多都是不规则的。通过传送带送到工位上,需要进行调整吗?会不会因为抵达是方位出现错误,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甚至导致生产线的停机?”
  “确实有那个可能。”赵工推了一下眼镜说。“特别是一些趋向规则的零部件,很容易发生王先生你刚才说的问题。但这可以通过精密的扫描系统控制。在传送过程中进行调整。各位请随我来。”
  说着他带着人来到零件储存区的后面,那里有一些出口,每个出口都有一条的传送带源源不断地送出零件,然后在模拟工厂上方送到的各个工位。传送带上每个位置都有零件,没有一个是空置的。
  赵工说:“生产线对零件方位的调整系统就在这个‘房间’里,这是一个关键的控制点。主要就是通过特殊的扫描方式将零件的方向进行调整,以便工位上可以正确地将零件安装到正确的位置。”
  王维又问:“这个调整系统的效率如何?”
  赵工点头说:“这是决定整个生产线生产效率的其中一个关键。”
  他的回到其实相当于是没有回答。不过王维也不以为意,毕竟他并不是圈子网的高层。对方要保密,谁说不出什么不好的话来。


第五六六章 人工智能商业化的可能

  唐浩泽他们继续沿着生产线参观。
  王维是最关心这个生产线的。一路上他问了不少问题,比如生产线的良品率、生产效率,还有生产中能耗和生产线损耗的成本。
  赵工介绍,这条生产线一共一百七十八个不同的工位,每个工位有两到是个机械手臂。生产线最后出来的是一个完整产品。
  这个实验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没用的东西,而是一艘其实半米高机器人模型。
  赵工带着骄傲说:“这机器人模型是全铝合金的,一共由一百三十六个部件组成,一百七十八个工序。其中不少拼装工序比较复杂,如果是用人工生产,熟练工的耗费总工时也需要一小时三十八分。通过这条生产线,只需要一小时零四份就能出来第一个产品。而且这条生产线只需要七名技术人员监控,就能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每四十八秒就能出来一个产品。”
  也就是说这条生产线相当于将近两百个熟练工的生产效率。
  唐浩泽这时问:“那这生产线还有什么不成熟的地方?”既然要比熟练工效率高,为什么不商业化?
  “成本太高。”赵工脸上并没有气馁的神色。“这生产线本身是高精度设备,还需要高精度的传感的系统。一套设备的成本需要九千万。这是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都无法承担的。”
  他顿了一下,说:“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调试整套系统,希望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希望能简化系统的零部件以节省整条生产线的制造成本。”
  王维看着上产线上的安装机器人一只手大的工位。这个工位上操作正如赵工说的那样相当的复杂。如果是人手操作大,要非一番功夫。而这个工位上的机械手,直接将四个零件同时拼装并固定。
  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办法降低安装的难度。但那样做了,整个产品外观就会收到影响。而这条生产线生产出来模型看着就完全是一个缩小了的变形金刚。高精度的工艺,让人看出有突兀的拍拼接处,非常自然。
  “这样的一个模型售价是多少?”
  “这个产品主要是针对海外市场,网购的价格好像是两百二十八美元,包邮。”
  虽然价格很高,但投入确实也很大。
  别说小公司,就算是维佳也要掂量一下。至少也要找到了客户之后才敢买这样的生产线吧。
  唐浩泽并没有说什么,现在很多工厂虽然已经实行智能化,但只是某些环节不需要人工而已,多少还是需要工人在生产线旁边操作的。而且生产线的规模庞大。占地和耗能都很比这个试验工厂内的生产线要差上不少。
  他们不仅参观了生产线还参观了工厂的控制系统。参观过后,唐浩泽又带着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