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网络,他就能和两个孩子视频通话了。
  两个孩子,一个静一个闹,可能是因为父母经常和他们说话,两个小东西说话已经很流利。
  在和孩子通话时,出门送人回家的几个保镖陆续回来。
  唐浩泽也就挂断了电话,让保镖们自行去休息。他也要准备休息了。明天一早他就要出门呢。
  唐浩泽这次来京城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无人飞机来。
  不是那种微型的无人机,而是无人货机。
  古三的助理打听到的消息没错。明天就是他、北航和石飞三合作研制的无人飞机要进行到现在为止最重要的一次试飞。
  明天的飞机试飞,严格上说并不是要拿适航证,而是要拿到国内的型号合格证书、生产许可证书及维修许可证书。
  因为他没打算将这款以运五为蓝本的无人飞机在全球范围内投放,只会在国内飞行。所以只需要取得国内各种许可。只要拿到许可,生产出来飞机就可以申请国内适航证。
  在此之前,原型机已经提供给有关部门。其它各种的程序都已经过了。还需要进行一次长途飞行,检验这种飞机的的安全性。
  他之所以亲自来京城,是因为这不是普通的飞行器。而是一款相对大型无人机。而且是要申请商业运营的飞机,是要进行长距离长航程的无人飞机。
  按照飞机研发团队总工程师的话说,明天试飞成功的可能性很高。但最后能否获得适航证,谁也不能打保票。毕竟,大型无人飞机的安全性,恐怕不是一次试飞就能证明的。
  那是第一款商业运营无人飞机,就算试飞很多次都安全了,恐怕也要经过多次论证。
  第二天一早,唐浩泽赶到在山里头的私人机场。
  他的私人机场比之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已经有一幢大楼。在大楼里,是飞机飞行的总控室。
  唐浩泽在试飞开始之前半个小时抵达机场,他进入总控室。整个研发团队都在。闵教授给他介绍,控制中心系统有一台大型电脑控制着。一共十多名工程师进行监控。
  听完闵教授的介绍,唐浩泽问:“总控室和飞机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沿途信号器呢?”
  “沿途一共有四十个信号器。现在已经有三十一组完成了试飞前的测试。剩下九组,也正在调试。”
  唐浩泽点了点头,说:“我们为这一天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不能有半点疏忽。”
  “您放心。除非是各个点的数据100%吻合,否则我们宁愿放弃这次飞行。”
  按照计划,这次试飞是要进行一次距离为两千一百公里的飞行,而且是最大载货量的飞行。最后在西南山区的一个废弃机场降落。那个机场也已经被唐浩泽承包下来,而且进行了改造。
  今天试飞的飞机将会从这边的机场起飞,然后在那边机场降落。沿途的控制是通过每隔五十公里不知一个信号塔进行控制。
  飞机将会沿着预先设定的航线进行飞行,中间无需人为控制。信号塔会接受飞机发出的信号,并将飞机飞行的数据反馈给主控电脑。主控电脑随时监控飞机的状态,如果发现超过预设范围之外的偏差,主控电脑将会命令飞机的ai进行调整。


第六零八章 好老板

  要说遥感长途无人飞机的位置,最适合的方法还是通过微波卫星。但国内外的卫星都没有这个功能。或者说现在的卫星即使有这个功能也无法让唐浩泽满意。
  现在的卫星也许可以很清晰地观察飞机的位置和飞行状态,但是延时要比地面信号塔还要长。那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卫星没有和无人飞机搭载大信号发射器完成对接。哪怕能接收信号,也需要一定时间对信号进行解码。
  而无人飞机需要即使进行调整,延时过长,安全方面隐患会比较大。
  而地面的控制塔却不一样,可以直接将飞机传感器收集到数据直接传送到主控室。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所有的信号塔的建设地点都是经过精密测算的。
  每一个控制塔发出的信号,都可以沿着其它控制塔直接转发回主控室。就算是飞机距离主控室距离超过两千公里,整个过程也只需要零点一秒。
  其实那些控制塔在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调试。但为了让这次试飞万无一失,闵教授还是建议唐浩泽派出了工作组在试飞之前,在现场进行最后一次调试。
  在秦岭一个山峰上,因为信号塔建设地点比较崎岖,工作组抵达的时间比较晚,调试工作也开始得比较晚。
  “队长,调试结果出来了。与主控室数据吻合度为100%。”
  他被称作队长的汉子一听,马上拿出卫星电话向远在京城的主控室汇报:“主控室,这里是第二十八号基站,调试结果显示,数据吻合度为100%。”
  电话是免提的,话筒传出一个声音:“很好。飞机将在五分钟起飞,在飞机降落之前,你们按照要求随时汇报信号基站情况。”
  “是,保证完成任务。”
  按照试飞的要求,他们这些控制塔如果没有发生数据一场,需要每十分钟汇报一次,如果发生异常,则需要马上汇报。
  而无人飞机将会以每小时两百公里的速度沿预定的航线飞行。两千公里的航程需要十个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在这十个小时中,为控制塔做调试工作的工作组不能离开现场。
  唐浩泽也不会离开主控室。
  这时主控室又多了四个人,领队的是一位丁主任。那是有关部门派来工作人员,要监督试飞的数据真实度。
  可以说,这几个人职位不高,但他们可以决定着这款无人机的命运。唐浩泽对他们相当客气。
  第二十八号控制塔是最后一个调试结束的。他们完成了,这次试飞沿途设置的控制塔调试工作也就完成了。
  而要试飞的两架飞机早已经在跑道上完成最后检修工作,随时可以起飞。
  从窗口看出去,两架飞机一前一后在跑道上等待起飞的命令。不过这个命令不是下达给飞行员。因为飞机上没有飞行员。
  闵教授征得唐浩泽和丁主任的同意后,转身对控制台说:“一号机准备起飞。”
  “是,一号机准备起飞。发动机启动成功,一分钟热机。”
  一分钟后,唐浩泽在窗口看到跑道上前面的飞机开始滑行。飞机滑行三百多米后就开始慢慢抬升。飞机飞离地面爬升到几百米的高度后肉眼就基本看不到了。
  而这时第二架飞机也开始滑行、起飞。同样很快消失在空中。
  主控台不停大声汇报着两架飞机的飞行姿态,直到飞机都开始进入平飞才稍稍停了下来。
  十多分钟后,主控室的扩音器响起一个声音:“一号飞机经过一号控制塔,飞行高度四千三百二十米,飞行速度二百零三点八公里。风速……”
  一连串的数据被一号控制塔工作工作小组传送回来。这些数据都是飞机上搭载的设备直接反馈的。
  主控台的工作人员也汇报了一系列的数据,这个数据和一号工作组汇报的数据完全一致。
  这时一号飞机已经进入第二号控制塔的监控范围,主控室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塔对飞机进行主动的监控。两个控制塔的监控数据比对飞机反馈的数据,如果三者没有出现误差,那证明控制塔和飞机上的仪器都工作正常。
  十个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他们吃一顿晚饭回来等最后结果。
  这次试飞两架飞机的表现都相当不错。摄像头和传感器数据都会在大屏幕上上显示。中控室的电脑计算后也证明那些数据出错。在飞机飞行时,大屏幕能看到飞机一个外置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就像是航空拍摄。另外一个画面是监控飞机驾驶舱仪表的摄像头,可以让人直观地观察飞机的飞行姿态。
  在飞行了十个小时后,在终点机场安全着陆。
  主控室得到另外一个机场的通报后响起一片掌声,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民用无人运输机进行这么长距离的飞行。
  丁主任在接到一个电话,确定两架飞机都安全着陆了。
  他笑着和唐洪泽还有闵教授握手说:“唐先生、闵总,从结果上看这次试飞是成功的。我们会如实向上级进行汇报。”
  “谢谢丁主任对我们工作支持。”闵教授作为总工程师,这次试飞带来的激动还没能完全平抑下来。不过这次试飞报告该如何写他也要参与,并且在报告中签字确认。
  唐浩泽由他带着丁主任去了办公室。
  没二十分钟,丁主任就出来告辞带着人离开。闵教授这才对他说:“表格已经填好,试飞结果报告将会根据表格编撰。正式的报告也需要我们签字确认。”他顿了一下,说。“按照你交待。我刚才给了丁主任辛苦费。”
  唐浩泽点头说:“这次试飞的成功,可以让我们距离生产许可证更近一步。不过您也知道,我们的飞机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款这种类别的飞机。在申请许可证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各种变数。所以后续的工作不能马虎。另外我们还需要更好的飞机。”
  “您请放心。我们保证做好后续的工作。另外,我们也会继续加深研究,力争研制出更好商用无人货机。”
  唐浩泽笑着点头。然后他又着急总控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并且让他们打开野外工作所有工作组的通讯,当众宣布:“所有人都将获得半年薪水将近。本次外勤人员额外奖励两千元津贴。”
  他大方的奖励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欢呼起来。那虽然让唐浩泽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但他对这款已经研制成功的飞机其实并不算满意。
  至少部分不满意。
  这款设计古旧的轻型运输机用于运输快递是足够的,但满足不了他之前的野心。
  他曾经想着利用无人机用作客运飞机。也许现在条件还不允许那样做,但他觉得总有一天会解决安全问题,让乘客接受无人客运飞机。
  毕竟越是设计古老的飞机结构越简单,后勤和维修就越简单。在现代技术条件下,那样的飞机反而更安全。
  但唯一的问题是它的速度太慢了。它的经济航速甚至比不上高铁,而未来几年,中国的高铁几乎遍布东部的地级市。中国的人口也集中在东部。这样飞机根本无法高铁抢夺市场。
  除非,飞机的速度能达到六百公里以上,而且能搭载三十人以上。那样才能保证在平时也能和高铁抢占一定的市场,同时也可以推动中国支线航线的大发展。
  有数据显示,中国的机场数只有美国十分之一不到。美国一些小乡镇都有机场。虽然主要是供私人飞机或者农业飞机使用,但小型的客运飞机也能降落。
  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三倍以上,其实一个县建一个机场都不成问题。
  唐浩泽现在觉得可以利用运五无人飞机用于县际或者市际空中客运,也必须研制一种新的中小型飞机用于省级客运。
  他有这种野心也算是迫不得已。
  因为他在这个项目已经投入太多,除非放弃,不然做得越大,亏的越多。
  如果仅仅将这种飞机用于货运,根本无法收回成本。
  在这个无人飞机计划中,不管是使用卫星导航还是地面控制投入的成本都太大。不说机场的建设成本,仅仅说飞机监控系统。如果是卫星导航,至少要发射五颗卫星,成本至少要六亿美元,加上发射成本,可能需要七亿美元。地面控制基站投资也非常高昂。
  而货运一个县,也许一天就一班飞机就能满足运输需求。班次太少,飞机运输产生的利润未必能支撑地面控制基站的维护费或者卫星损耗费。


第六零九章 先拉一个盟友

  这时,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总控室的员工还要留在机场针对飞机数据进行分析,而唐浩泽则是很快就离开机场,准备返回后海。
  唐浩泽在车上琢磨了半路,最后他拨打秦盼的电话:“帮我联系古司长。看他明天有没空,帮我预约一下。”
  “好。”
  虽然已经是下班时间,但秦盼是唐浩泽助理,二十四小时都要处于待命状态。别说唐浩泽只是让她和别人预约一个时间,就算是唐浩泽凌晨打电话让她帮他买套套,她也得用最短的时间买了送到唐浩泽手上。
  秦盼其实很庆幸,唐浩泽不是那种极品的老板。她在工作时间之外,经常有时间和男朋友约会。
  秦盼和古三的特助预约了后天大中午的时间。唐浩泽得知后,也就先抽时间将其它事情先去办了。
  这次来京唐浩泽还要和有关部门谈电子商标这个事情。
  他在白天去工商、质检等等有关部门,还去了国委办,给相关的领导和专家介绍电子商标的概念和好处。
  电子商标的存在,可以让产品拥有更方便的追溯途径,另外还能强强化社会对产品质量的监督。这个好处是他上门找支持的借口。
  而他一个世界首富找上那些领导,还不至于见不到人。而且那些领导也都认真听取了他介绍。但这样的大事,当然要研究研究。
  唐浩泽也知道推广电子商标这样的工作对有关部门没有什么好处。想让他们支持,还需要给他们一些甜头。不过他不能主动提出来。他在等他们提出条件。
  不过他也不是干等着。他去找了京城的包装行业协会。
  找那个协会,是因为电子商标实际上是要商品贴上更多的标签,一旦全面推广,会让大部分的商品都必须贴上那样的标签。那对于被称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来说,每年可以为包装行业带来数十亿的产值也说不定。
  那对他们来说好处极大,绝对可以让他们动心。
  对方也确实同意在这个事情上出一把力。这也让他不算白费工夫。
  在京城跑了一天,唐浩泽在回后海大的路上接到赵阳的电话,说是如果他有空就带了昨前天说的那个厨师到后海面试。
  唐浩泽正好回家,就让他过来一起吃饭。
  回到后海没多会,赵阳就带着一个五十来岁男人进门。赵阳介绍说中年男人是他的宗亲,名字叫赵武。唐浩泽和对方谈了一会,看这人虽然瘦了点,但言谈不卑不亢,人收拾得也精神。
  如果不是对方亲口是说手有点残疾,他还真看不出这是残疾人能有的精神状态。
  赵武是赵阳介绍来的,而且唐浩泽也觉得对方还不错,就应下了。又开口留两人吃晚饭。
  赵武笑着说:“今天我来面试。这厨师的面试最终讲究的还是手艺。要不今晚我就给您做一席菜,看适不适合您口味。”
  赵阳看唐好饿似乎要拒绝,就说:“浩泽,你不用客套。我们对厨师这行不熟,武叔说的大概是行规。”
  虽说如此。但今天上门是客,唐浩泽不能让客人做饭:“武叔做私房菜。我听说私房菜对食材要求挺高,我家里一点准备都没有呢。”
  赵阳笑着说:“这个武叔早有准备。我车上还有两箱食材,都是用冰镇着的。”那是赵武准备,说既然是上门应聘,那肯定露一手。
  唐浩泽只好说:“那就劳烦武叔了。”
  武叔笑了笑去取食材了。
  客厅留下赵阳和唐浩泽。唐浩泽看赵阳今天精神了不少,虽然眼底还有一些发青,但眼里的血丝少许多。
  他就问:“事情都解决了?”
  “都解决了。费了老鼻子钱。那些吸血蚂蟥见血就粘着不放了。”赵阳面露愤然说。“那两船油就是给他们弄回来的,我还要花钱求他们吃下。”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唐浩泽说:“人没事就好。”
  “如果不是事情有点凶险,我还真的就将油倒海里算了。”看得出赵阳很憋屈。“这次算是破财消灾了。”
  这次赵阳的事确实有些凶险。其中并不仅像他之前说的那样轻松。
  因为他那条线的人被捉了,这个事情就闹得比较大了。如果处理不好,他有可能会被定性为走私。
  一旦有了那样的定性,他就算能身免,也要脱一层皮。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要在牢里呆上几年。就算家里帮忙搞定了这一摊事,以后他再想从家里获得资源就难了。
  “那现在你是暂时闲下来了?”
  赵阳苦笑说:“哪能闲下来?那些账总要收回来,还有那些生意也要脱手。”还有一些没什么风险的单子,他也想做完了再收手。
  “那你有考虑过以后做什么没有?”
  赵阳笑着给他到了一杯茶,说:“你有什么提携?听说你提携了不少朋友,有什么好路子,也带我一个。”
  唐浩泽提起这个话头,自然是有事要找他商量。他说:“我这里确实有一个计划。”
  他将电子商标的计划说了,然后又说:“这个事情想要做好,京城这边总是要跑的。而我和圈子网都没这个精力往这边跑。如果你有兴趣,就试试加入我们这个计划。”
  赵阳皱眉说:“你倒是给我说说该怎么做。我得想明白了才能将这个事情做出前景来。”
  唐浩泽听出他这话的意思,是想知道这个计划对他有什么好处。
  “圈子网集正在做相应的系统。如果做成了,二维码可以由有关部门下发,但下发生产厂家他们也要打印出来。比如说厂家申请二维,管理方面不可能由私人企业做。维佳电子已经研制出相应的打印机了。如果你能跑下来,让有关部门规定固定的样式,授权关联那个数据库打印。你可以做打印。”
  赵阳一听,觉得这个生意如果能垄断确实挺好做的,但是这个生意他一个人肯定吃不下:“这样的生意大概不少人会去抢吧。”
  唐浩泽点头说:“那是肯定的。”他顿了一下,说。“你不要小看这个小小标签贴纸。如果商品都要有专属代码,也就是说这个二维码标签是没办法印刷的。至少现在不行。打印的话,一个标签的材料成本最多只需要三厘,打印出来了一分钱一个那些生产厂家都是能接受的。最重要的是,做这个不需要什么专业的技术人员,只要会用电脑,培训一下就能操作。你想想中国有多少商品?现在我们暂时只打算做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大,而其它的产品能不能做开,就看阳哥你们的了。”
  赵阳琢磨了好一会,才笑着说:“我明白了。”
  唐浩泽是希望借他的力推动这个计划。他自己肯定做不下来,但是他也可以找人。这块肉不是他一个人能吃得下。不过只要能啃上一口,未必比他提着脑袋踩钢丝赚得少。


第六一零章 另辟蹊径

  赵阳琢磨了一会,觉得唐浩泽说的电子商标可以做。不过唐浩泽也说了,那行当开始只能谋求让官方同意电商产品试行。
  也就是说唐浩泽刚才话里提到的好日子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来。
  赵阳觉得他也不能干等着,还可以做其它的生意。
  他又在平日听宁翔鹄说唐浩泽这个人想法多,而且愿意帮朋友。他就说:“浩泽,这事我干了。不过听你的意思,这件事想要做大,还需要费不少时间和心力。我也不能坐吃山空,得做点其它事。如果你有什么生意需要出力的人,算我一份。”
  唐浩泽听这话,是想和自己合作了?
  他现在手上一堆事,暂时真没想过要再做什么新的生意。而之前的生意他也不可能去让赵阳再插一脚进来。
  但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生意都可以做。而且他对一些事的未来发展方向还是了解的。
  他想了一会,说:“阳哥,你对农业有什么想法?”
  “农业?”赵阳之前还真没想过做行业。不过他也不是嫌弃农业,反正也不用亲自去种,只要能赚钱就行。他坐直了说。“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不过我不懂农业,就怕收益率低。你有什么好点子?”
  唐浩泽笑着说:“用一句新闻联播式的话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水平提高,也代表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从物质的数量到质量都会相应提高。”
  赵阳对这话倒是不会反对。
  不管普通人怎么说,他都是要支持现在执政党的。第一,他是既得利益者;第二,中国经过这么多次危机都能平稳度过,而且发展一直保持相当快的速度。那已经相当了不起。他怎么可能不支持?
  而唐浩泽说百姓对物质需求的增加,他也是可以预见的。但他不明白唐浩泽这话是什么意思。
  看到露出疑惑的神色。唐浩泽继续说:“中国现在不是正在捉紧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的工业和商业都没办法和东部比,但是西部,特别是大西北,地广人稀土地多得是。而我们国家每年消耗五亿吨以上的蔬菜,还有两亿吨的水果。两者过去十年里平均年增长率都在2到3%之间。我觉得这个产业大有可为。”
  赵阳沉默了一会说:“但是这个量是中国四五亿农民生产出来。我们插足进去,其中的收益率恐怕也不会很高吧。”
  唐浩泽笑着说:“这么说吧,阳哥。你现在能拿出多少钱?”
  “半年后我应该能收回十亿左右,如果贷款,应该能拿二十五到三十亿之间。”
  “所以你比普通农民有钱,可以做的是比他们多,怎么可能也和他们那样种菜种果?”
  “你还是直说吧。也别再吊我胃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