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浩泽一听,说:“是湾州送来海产品。都收库房吧。”
  “门口还有几箱,那些好像是菌子。”
  唐浩泽奇怪了,说:“搬过来看看。”
  他之前没有接到电话说有人要给自己送菌类。但真有人送来,也只有恒源生物和天方生物的基地。如果恒远送来的,邓小权也会提前给他打电话。
  佣人将东西搬过来将箱子都拆开了,唐浩泽才看到里面是口蘑、羊肚菌、牛肝菌。箱子里的东西都用密封袋装着,分成好几袋。只有牛肝菌是鲜品,其它都是干品。这东西看着一大箱,但干蘑菇也没多重?
  看到东西唐浩泽就知道是柴达木基地送来的东西。
  前段时间他才收到消息说那里已经可以利用人工培养基立体种植口蘑了。现在送来的这些口蘑一朵朵都是半包着的,个也相当大,一个一个都差不多大小。肯定是挑选出来。
  “正好一起送来了?真巧!”万州的海产品是唐浩泽要来的,原因就是她怀孕了,需要有些有营养的东西。什么鲍鱼干,带子螺干,海马干等等都送了不少来。“这些口蘑是青【2】海那边出产的吧。”
  唐浩泽点头说:“是他们送来的。”他说说着让用人将东西收回库房去。这些东西如果不外送,他们一家子能吃上很长时间了。“牛肝菌放久了不好,拿出一半来。”等下他拿去送人。
  口蘑他也没想着都留着自己吃大。
  唐浩泽将口蘑分了一些出来。不过这次送来的口蘑也不是很多,他就只是给唐浩康和唐小云,还有沈崇云送了一些过去。其中唐浩康因为岳父也在沪市,他就多送了一份。
  至于在湾州的父母,唐浩泽这次并没有特地准备。毕竟东西不会很多。
  吃过午饭,午睡过后唐浩泽就悄悄起床。没吵醒最近比较嗜睡的卢梦。
  他出门后让司机送他去天方资产。
  回到办公室,他让秘书将柴达木基地送来的文件都给他找出来。他已经有一年多没怎么关注那里的情况了。
  他拿到的秘书送来的文件盒,首先找到去年损益表。
  他看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柴达木基地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实现了盈利。虽然利润率很低,但正常情况下,已经不需要天方资产再向基地注资了。
  文件中显示,柴达木基地已经完成不少槽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电发电装置并且联网发电。虽然那里现在还在继续投入,但产出已经被投入高,基地的收入已经基本满足自身后续投资。
  所以他说的盈利是指基地已经可拿出闲钱来了,虽然数额并不是很大,但能自给自足就足以。
  除非他加快发电装置的建设进度,不然以后他是无需在为那里的资金问题烦恼了。
  唐浩泽一目十行地将那些文件过了一遍,发现基地的营业额竟然已经相当不小了,去年的营业额竟然已经达到四十亿人民币。主要是花卉、菌类和发电生产带来的收入。
  而且今年第一个季度的营业额竟然是同期两倍多。就算是比去年最好第四季度都要好都多。
  看来,他是小看那里的赚钱能力了。
  他想了一下,决定近期去基地看看。如果这样模式能成功,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同样的模式开发利用。他也许该考虑扩大这个产业。
  晚上,卢梦就从唐浩泽口中知道要去柴达木基地。
  第二天一早,她腆着微凸的肚子看唐浩泽收拾行李,说:“虽然马上就是夏天了,但高原地区早晚温差还是很大的。你注意身体,还有抗高原反应的药别忘了带!”
  唐浩泽需要收拾的行李并不多,很快就收拾好了。
  卢梦要去送他,他没让,说:“被累着自己。我不在家,你照顾好自己。我最多三天就回来。”
  当唐浩泽的飞机时隔一年多再度飞抵柴达木基地机场时,他透过舷窗看到外面的大棚占据的范围到了好几倍。林立的垂直发电机组望不到边,聚光槽的反光也明显多了不少。
  看得出来,这基地的开发要比他想象中快得多。
  另外,他还在机场外侧很意外地看到有零星分布的蒙古包。
  他下飞机后问来接他的基地负责人:“那些蒙古包是怎么回事?”
  “那是蒙古族牧民留在这里定居了,他们之前都是游牧民。但是,去年他们我们这里种植了牧草出售,他们就来到这里过冬。原本来了有三十多户,不过春天之后不少人都都去放牧,只有这些人留了下来。”
  “他们留在在这里做什么?”唐浩泽奇怪了。“他们以什么为生?”游牧民通常都是一家人才能将家里的牲畜管的过来。现在一些人留下来,一些人出去放牧,这未免不合常理。
  基地负责人笑着说:“是这样的。自从我们在网络上放送广告后,我们基地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的游览。这里已经成活的绿化面积已经达到一百多平方公里,一到春夏季节这里一片野花。另外还有风力发电机组,这些机组的外形美观,而且安静,能吸引不少游客来游玩。再有就是我们这里出产蘑菇和干花瓣也能吸引不少人特地前来购买。”
  唐浩泽更加奇怪了说:“我昨天还在网上看到这里的蘑菇都有出售?还有人特地来这里的买?”
  “我们对来购买蘑菇的游客给予一些优惠。我们扣除了运费,再打八五折。他们来买,一斤蘑菇能节省上百块钱。虽然我们每一种蘑菇的都限购。但他们买上十斤干蘑菇就能抵他们来回机票了。至于买干花瓣,只是他们顺带的。”
  唐浩泽走到车门前停下问:“我们的花卉产能过剩了?”要不然怎么就有那么多的干花瓣?
  “也不能说是过剩。不错我们的花卉种植出来,也没办法每天都能全部出货,总有要留下来的。等那些花开了,那就没有什么价值。我们想着也不能浪费,就让人将那些鲜花都采摘了晾晒干。主要是玫瑰花和茉莉花。据说消费者买回去后是要用来制作面膜或者制作花茶之类的。”
  唐浩泽点了点头,说:“不浪费好。”他顿了一下,又问。“所以那些蒙古包,是为了接待游客的?”
  “是的。基地机场现在每天就有一趟抵达的客运班机。分别是从阳城、沪市、成【3】都、京城、兰城和武汉等地来的。其中沪市是每周两班,分别是周三和周日,其它几个城市都是每周一班。”
  唐浩泽听他说完就上了车。
  车子进入基地内,直接开去生产区。
  基地的生产区占地广大。大量的温鹏间杂着风电机组和蓄水塔,可谓是将本地的天然资源尽可能地开发出来了。


第六五九章 还可以更好

  柴达木基地的温棚有两种。一种带黑色遮光网的,一种透明塑料膜的。前者大多是用来培育蘑菇,后者则是主要用来种植花卉的。
  唐浩泽先是参观了花卉温棚。
  从基地负责人口中,他得知现在种植的主要是观赏类花卉。比如玫瑰、兰花等等。
  “我们国内的花卉市场很大,而且每年都有2%以上的增幅。不过相对比之下,我们的成本更高,和从非洲进口的花卉相比,没有价格优势。所以我们现在主要的销售对象是天方鲜花连锁。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产能已经足够了。所以我建议在没有打开新的市场或者培育出新的品种之前暂时停止搭建新花卉温棚。”
  唐浩泽看着满眼的红玫瑰,说:“鲜花可以提炼天然香精,比如这玫瑰能提炼玫瑰油。我们能不能考虑加工?”
  负责人想了一下,说:“唐先生您的意思是,要在基地建一个加工厂?”
  唐浩泽点头,说:“没错。刚才你也说不少的游客来买干花瓣。如果加工的产品的市场应该也能接受。我回去会找人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花卉温棚还是按照原计划搭建。”
  随后他们又驱车去了蘑菇培育实验室。基地里的那些温棚现在主要生产几种高附加值的蘑菇的。而种植的蘑菇种源都是这里提供的。
  “我们的菌类培育实验室,目前有六十九名专职的研究人员。现在主要的工作是研究已经大规模培育的几种菌类的良种,另外也在研究另外一些附加值高的菌类的培育技术,比如松茸。”
  唐浩泽在进入实验室前,穿上大白褂、戴着罩帽,口鼻被口罩遮挡住,说出来的话也闷闷的:“我听说松茸的培育非常困难。最主要是松茸需要某些植物的活体根系才能生存,而且菌丝需要发育多年才能结出子实体。”
  “松茸确实需要特殊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的研究方向也是具有针对性的。现在我们主要是研究松茸所需要所有的元素,以便我们调配出合适的培养液和培养基。”
  唐浩泽想了一下,问:“那已经确定它不是寄生的?”
  “基本确定,因为松茸菌丝的生活史任何一个阶段都不需要在任何生物体内发育。所以就算它需要从生物体内吸收养分,只要我们能满足它们的需要的养分,它们也就能培育出来。”
  唐浩泽看着眼前的培养皿,可以看到上面凝胶状的培养基里有一些浑浊的线,陪同的研究人员说那就是松茸的菌丝。
  “能培养出菌丝这么说这里已经找到松茸的营养液配方了?”
  “我们需要观察它的整个生活史,看能否培育出子实体。另外也要核实培育出来的子实体的营养组分是否和野生子实体大体一致。”
  唐浩泽将培养皿放下,说:“那么说想要的人工培育这松茸,还要等好些年。”
  “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但那是一个前景非常好培育品种。”
  “前天我收到基地给我寄去的口蘑了,味道很好。你们有心了!”唐浩泽一边走着一边笑着说。“我从文件上看到口蘑的立体人工培育成功,产量看着也不低。不过那具体怎么样,文字描述总觉得有些浅了。”
  负责人马上说:“这个口蘑的立体人工培育确实已经取得成功,现在的产量也比较乐观。不过因为培养基配置比较麻烦。既要保持培养基的营养组分,又要防止腐败,需要的工序不少。另外更要保证结出来的子实体含有足够的活性钙和磷。所以成本比较高。当然,我们认为单位产量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唐浩泽听他说完,点点头。又提议去蘑菇培育温棚看看。
  在车子上,负责人又向他介绍了其它品种的蘑菇的生产情况。
  “目前我们基地产业化培育的蘑菇种类有鸡枞、口蘑、羊肚菌、牛肝菌、虎掌菌和良种蘑菇。其中鸡枞有四种,黑大鸡枞,白大鸡枞,小窝黑鸡枞和小窝白鸡枞。牛肝菌有三种,白牛肝菌、黑牛肝菌和黄牛肝菌。本来还有一种红牛肝菌也培育出来了。但它具有比较强的毒性,如果烹饪不得当,很容易引发中毒事件。所以我们决定放弃这个品种。”
  唐浩泽恰到好处地插口说:“这个决定很理性!如果发生中毒事件,我们肯定背负一定的压力。可以种植的高价值蘑菇种类很多,我们没必要非要执着某个品种。”
  负责人笑着说:“我们就是那样考虑才放弃它的。”
  如果是因为野生菌中毒了,可能根本不会为人所知。但是如果是吃了人工培育的菌类中毒,那问题就大了。
  负责人又说:“鸡枞是我们最早培育的,市场也已经完全打开。羊肚菌目前还在推广,但销量也相当不错。牛肝菌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用菌,部分已鲜品方式销售,同时也有干品。它是基地目前出口的主要菌类品种。主要市场是欧洲,北美洲也有一定量。日韩也有少量出口。出口的通常是鲜品。虎掌菌和良种蘑菇主要是在大中华区的销售。另外在东南亚华人群体中也很受欢迎。”
  唐浩泽了解过基地的菌类销售价格。各种菌的价格要比市场价低一些。但价格还是相当不错的。
  比如羊肚菌干品的售价按等级,每公斤的售价两千两百元到三千元之间。当然,是剪脚之后的。
  可是基地的蘑菇培育也面临着花卉类似的问题。
  基地负责人跟唐浩泽反映:“我们生产菌类品种和恒远生物相似度极高,而且都是工厂化培育,针对的市场也几乎完全重合。我们彼此之间已经成为主要竞争者。目前我们现有的设施,产能还有深挖的潜力。而我们之前还规划了大量生产设施。如果按照计划落实,我们的产能将严重过剩。”
  唐浩泽知道恒远生物在高级菌类培育方面也下了狠功夫。现在双方竞争对唐浩泽来说,两虎相争的局面是最不想看到的。恒远大概也是那么想的,所以现在双方并没有因为竞争采取什么手段。
  他琢磨好一会,说:“还是按照原计划扩大生产空间。至于市场,我们一个可以通过与恒远协商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培养市场。另外,我们也可以将这些菌类开发成保健品。”
  “开发成保健品?”基地负责人听到这想法到也不是觉得有些不切实际。“那需要长时间的研究。”
  “时间不是问题。”唐浩泽是觉得什么螺旋藻能成为保健品,这些菌类为什么就不能?“研究方面的事,我会来处理。另外和恒远公司沟通的问题,我也会处理。”
  他顿了一下,又说:“草药的种植可以适当扩大一些。最好是种植那些具有保健功能的草药。”
  这时,他对保健品这个东西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
  很多人都说,这个世界孩子和女人的钱是最好赚,但唐浩泽却要说,其实所有人的钱都挺好赚。男人不管承不承认,用在壮阳方面的消费,他们都是愿意花费。很多女人用来美容方面钱不必用在吃方面的少。至于孩子,就更加是消费的焦点。男人女人都舍得为孩子花钱。
  而保健品就属于男女老幼都愿意花钱的东西。
  现在不管是柴达木基地还是恒远公司的生产基地,双方都不希望打价格战。协商降价,虽然可以将更多收入层次的人群纳入消费者行列,但扩容终究有限。产品最终还是必须要找一个新的出路。
  唐浩泽觉得保健品就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且价格可以根据市场定位进行调整,非常灵活。可以生产出适合大部分阶层人群的产品。当然,仅仅是菌类保健品,市场不一定打得开,但如果加上其它草药呢?
  一盒十支口服液,三四十块钱都是小钱。卖到一百块钱也不算高档。
  那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不过其中的关键还是要研究出着真正的菌类保健品配方。基地可以种植一些合适的草药,用作保健品的原料。
  如果保健品卖得好,他还可以在基地周边谋求新基地。另外还能加深天方农业和恒远公司合作,而不是加剧竞争。
  唐浩泽参观了几个蘑菇种植大棚,心中对基地的产能有了一定了解。
  他对基地负责人说:“基地的基础建设还是要按照计划进行。我会处理产能过剩的问题。至于蘑菇的价格可以适当降低,这需要和恒远集团协商,而且我认为降价幅度不能太大,你们先自己做一个评估。”
  基地负责人连连点头,说:“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大继续建造生产设施。销售价格的变动也会参照成本和市场最大接受程度制定出来。”
  唐浩泽笑着说:“另外,现有设施的产能潜力也深挖。研究方面投入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
  增加研究经费对基地大有好处。基地再赚钱也是做农业的,而农业技术真正的技术含量不会很高,很容易被人掌握。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少不得不断研究出新的培育技术。
  接下来两天,唐浩泽不仅参观了基地的生产设施,还视察了基地的绿化工程的进度。这个绿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对他日后再大片租用荒漠有很大关系。
  他要求基地务必保证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基地每年保持一定数额大的资金专项用于大这项工作。资金要设立专用账户,今年用不完可以来年再用。在总公司的批准之前,绝对不能挪用!”
  在中国租用荒漠不难,但是想要长时间租用数以千平方公里计的荒漠,就要有让政府无法拒绝的好处。其中针对荒漠的绿化就是其中一个让政府无法拒绝的好处。
  唐浩泽现在更需要柴达木基地的绿化做得出色。


第六六零章 他要的是垄断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都必须投入很多。资金和精力,都是必不可少。
  而唐浩泽经过这次考察,心里已经决定将柴达木基地模式继续做大。
  这种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有弊端,比如资本回收慢——需要不断投入,还要负责绿化——但如果做好。这家公司做的农业只是一整条产业链中最基础的一环。他可以依托这个基础发展出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以后的收益不可估量。
  而且,柴达木基地的盈利能力已经相当让人满意。他没有理由的不做大。
  在基地参观了两天,又听取了基地高层职员的回报,唐浩泽大体了解了基地的情况。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回到沪市后,他也没马上去找邓小权。
  他心里对柴达木基地模式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底。但他这是要合作,虽然恒远有他的一部分。但在谈合作之前还是得拿出一份能让恒远集团其他董事同意的合作方案来。
  恒远农业科技集团是上市公司,为了成功上市,集团在上市前进行了一次战略性融资。如今二级市场上流通的的股票大概只占所有股票的35%。而公司的三名创始人手中一共拥有大的36%的股票。剩余的股票被七名其它股东拿着。
  唐浩泽可以确定说服邓小权和王维,但如果其他几位董事不同意,合作方案就过不了恒远董事会。
  恒远集团董事会一共十名持股董事,三名独立董事。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还要另外说服四个董事会成员才能有可能达成恒远和天方农业的深度合作。
  于是他简单做了一个方案的框架,然后将框架稍稍充实一下内容。做好了方案之后,选了一个三个人都有空的时间将人约到一起谈谈。
  这天是周日,邓小权和王维先后来到天方一号广场。唐浩泽带领着他们到小会客室坐。
  喝了两壶功夫茶后,王维笑着说:“你不会就只是请我们来喝茶的吧!”
  唐浩泽也笑着说:“怎么,你忙得连喝茶时间都没了?”
  “就算忙也是瞎忙!”维佳机电这两年的营业额停滞不前了。“各行各业都不景气,我们做重工的,当然也拿不到订单。”王维也在考虑维佳机电的出路。
  唐浩泽也没废话。他拿出两份文件,分别交给他们:“这是我想到的一个合作方案,是关于天方农业和恒远集团之间的。”
  “合作框架?”王维看到文件的标题就笑了。“现在的天方农业和恒远不是合作得挺好的?技术基本互通。”
  邓小权却是仔细看着文件。档他看到文件中描述的两家企业竞争可能引发的后果时,心里很是认同。
  王维看他面上沉重,知道这个合作可能对恒远非常关键,也就不再多话,仔细看了起来。
  唐浩泽写的只是一个框架,里面没有多少实际内容。两千多字的文件,邓小权看了十几分钟。
  他看完并没有放下文件,而是翻到一个地方对唐浩泽说:“你提到的竞争,其实恒远早已经已经感觉到了。而且恒远已经准备不再扩大产量。我还想着等恒远那边稳定之后,再和你谈谈的。”
  “我们没必要竞争!”唐浩泽笑着说,“像那样的高档菌类,市场也相对狭窄。最大的市场还是在海外市场。我们两家如今已经基本垄断国内牛肝菌欧美国家的出口。你想要限产也情有可原。但限产其实也相当于是放弃了这个产业的前景。我不认为那是好主意。”
  王维看完他给的文件,说:“按照你这个计划,那些菌类生产出来直接销售的份额也不会很高。这是为了保证价格稳定?”
  唐浩泽点头,说:“我们可以降价,但是我们的成本和品质都摆在那里。降价幅度也不能太大,至少不可能从金领阶层才能吃得起降低到普通工薪阶层也吃得起。”
  那样他们是卖越多亏得越多。
  王维笑着说:“如果如你想的那样做保健品或者化妆品,那些菌子确实不能降价太凶。不然生产出来保健品和化妆品也不值钱了。”
  邓小权却在沉吟,似乎是在考虑唐浩泽给出的整个方案的可行性。
  唐浩泽看他不开口也没有催他。王维也小口吃着茶,笑而不语。
  良久,邓小权才放下文件说:“整个计划我觉得可行!不过其中细节还需要讨论。”
  “这本就只是一个大致的方案。真要做这个事,双方肯定都要先深入探讨。我希望这计划能让双方都获利。”
  不过邓小权其实也早有自己的计划:“其实我是考虑着,让恒远先集中资金将高层立体工厂化无土培育蔬菜的项目扩大。如果现在做这个项目,恒远的资金可能会有些紧张。”
  恒远也种植花卉和培育蘑菇,大多也是在西北部荒漠或者半荒漠地带。要建成一个生产基地,连同所有配套设施,投入也确实很巨大。恒远集团可没有像天方地产那样的现金奶牛。
  唐浩泽听出他的意思了,说:“如果恒远的资金有困难,就以天方农业为主组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