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浩泽也觉得问题不大,但又觉得这样的事必须要杜绝:“现在是我们发展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因为任何外部的因素被打断。美国是麒麟的主要市场之一,而且我们在元件器供应能完全摆脱美国企业垄断之前,我们都不得不缩着尾巴做事。因为一旦被他们制裁,我们就得完蛋。”
  他放下信函,又问:“现在查到什么问题了没?”
  “我们通过海运公司的记录并没有查到什么问题。不过,那批货送货的流程,在香江出了一些纰漏。负责监控货物去向业务经理没有落实到位。本来按照我们的规定要必须跟踪完成报关手续的。但他只带了一份给报关行的手写报关单。”
  “报关单有问题?”
  “没有。不过这是一条线索,我已经派人去香江找那家代理公司继续查这条线索。”
  唐浩泽手指点着办公桌,想了会说:“这件事必须查清楚。而且必须要给美国一个合理的交代。”
  他说的合理交代,言下之意是必须将麒麟电子在这事中摘出来。
  鲍仲喜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厉害。他沉声说:“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而且看到这样一封信让人憋气得想吐血。”
  “我们技不如人还有求于人,这气就得憋着。”唐浩泽也憋气。“技术研发方面,我们做的不错。只要再熬两年,大概也就差不多可以不用这么受气了。”
  中国在技术方面已经落后西方两百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落后着。现在靠着体制的力量及全国之力在快速追赶。
  但中国的追赶速度越快,美国人就不能心安。
  麒麟电子的自主研发能力在中国企业中也算得上是顶尖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肯定是美国用来扰乱和阻止中国在技术研发进度的重要候选目标之一。
  也就是说,麒麟电子很容易被美国人找茬,甚至随便找个借口进行制裁。
  虽然现在麒麟电子的许多电子元零件都可以自产。但是依然有一些需要进口,而且自己研发出来的新产品也用到了美国人的专利。
  一旦被制裁,麒麟电子就只能停工。整个集团都要闲陷于停顿。
  虽然有可能交了罚款后就能免除制裁,但交了罚金也要处于对方的监控之下。那是唐浩泽没办法接受的耻辱。
  而且有那个钱,干嘛要给美国政府?
  所以唐浩泽在这个时候宁愿做一个忍着神龟,先将龟波气功练好了再出来跟美国佬横!
  鲍仲喜要忙着追查那批货的事,唐浩泽也没继续在麒麟电子多留,只要求鲍仲喜:“有什么变化,随时通知我!”
  离开麒麟电子后,唐浩泽的心情有些抑郁。他一直小心翼翼的,没想临了还是出了这样的事。
  在现在这个时期,那样的敏感产品出现在被制裁国家手上,对麒麟电子的伤害远比平常要大。而且这事要是被落实了,就会成为麒麟电子在美国手里把柄。
  麒麟电子刚和圈子网还有阿里集团合作布局自己产业帝国,这个过程肯定会触动现在处于领跑者的美国企业的神经。这样把柄随时有可能成为美国佬丢给他手上炸【2】弹。
  可见今天不是个好日子!
  唐浩泽拧了一下眼角。最近他为了圈子网集团的未来布局,已经忙得出了黑眼圈。卢梦都差点以为他肾透支给他买汇源肾宝了。
  结果麒麟电子又出了这事,他头都有些大了。
  他拿下对讲机对司机说:“去天方!”
  他话音刚落,手机响了。他现在对手机铃声有些敏感,事情太多了。这电话,是好事还是坏事也没个准。
  当他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王维的名字,心头松懈,笑着说:“王总!今天我需要好消息刺激一下。”
  王维在电话那头呵呵笑着说:“算是一个好消息。你来维佳,给你看个好东西!”
  “你得了什么宝贝?”
  “你来了就知道了!”王维笑着说。“肯定能给你刺激!”
  唐浩泽听语气中的兴奋,也相信那是一个宝贝了。他马上朝令夕改,对司机说:“改路去维佳。”希望维佳的好消息能冲散麒麟电子带来的还消息。


第六七六章 维佳的高光时刻

  维佳机电的主业是机械生产属于高端机械,主要方向是工厂生产线、机床和电动机械。
  它生产机床在全国范围市场占有率很高。尤其是在中国普及五轴联动机床方面,维佳机电起了作用。
  别看王维之前说什么业务停滞不前,实际上维佳机电在中国的销售量高达百亿。其中各种数码机床、订制生产线等等业务在全国至少也是三足鼎立中单独的一条腿——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30%。各种电机的销售额也非常可观。
  所以维佳机电的停滞不前,是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拓展。
  市场的拓展是受客观因素限制。
  海外市场就那么大,维佳又从来不用低价促销。而且中国机床的主要市场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中低端机床的需求量才是最大的。
  而这方面的海外市场,维佳基本是主动放弃了。高端的机床,却要和欧美国家竞争,维佳还颇具压力的。在国内,维佳正在开拓数字化生产线系统的市场。在这方面目前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维佳另外一个主业是电机。维佳目前主要是针对小型垂直发电机组的电机生产,而这个市场比较稳定。而且在这条产业链上,维佳属于的上游企业,风电市场的开拓并不是属于它的任务。
  至于新产品的开发,维佳在过去两年确实比较低迷,最多就是现有产品的升级。可以作为未来拳头产品的新产品,却是一个都没。
  这次王维的兴奋正是因为维佳在这方面终于取得了突破。
  在维佳总部研究所的加工场,王维带着唐浩泽,两人头上都戴着黄色的安全帽站在一个被固定螺旋桨面前。
  两人距离告诉旋转的螺旋桨不过两米远,但身上一片安宁,因为那是反向螺旋桨,风是朝后吹的。
  那样的螺旋桨通常被用与动力,比如飞机。
  唐浩泽虽然听到嗡嗡的响声。但对于而内燃机带动的螺旋桨,这噪音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静音了。
  王维要他来看的,就是这个看起来很大的家伙。
  而这个大家伙有什么用,他自然明白。只是他不知道这东西有多大的用处:“功率多少?多重?”
  “最大输出功率87。5千瓦,重一百六十公斤。”
  “那么重?”重量和功率的比稍稍大了些。
  “其实还可以更轻一些。”王维身边设计师代为回答。“唐先生,这台电动发动机我们采用的是无刷电机技术,其中已经节省了不少的重量。但是外壳、转子缠绕体的材料可以选用耐磨高强度的新材料。我们估计在功率提高一百千瓦的输出功率时,重量依然可以保持不变。如果保持现有的功率,质量应该能降低到一百公斤。”
  工程师的话很聪明。这是飞机发动机。功率输出对飞机来说非常重要。而八十七千瓦的功率输出,对唐浩泽来说很鸡肋。
  当然一百千瓦依然很鸡肋。
  唐浩泽想都没想,说:“但采用新材料,成本肯定会很高。”
  “那是肯定的。”王维笑着说。“不过对于飞机来说,成本高点也能接受。”
  唐浩泽点头,说:“那确实是。不过功率还是嫌少了些,如果功率能在重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达到两百千瓦就好了。我可以让石飞利用这东西研制一款新小型运输飞机。”功率虽然关键,但重量指标对飞机也非常重要。
  电动飞机对于现在的技术还无法普及。但是唐浩泽正在筹备建一个全国空中运输网络,需要大量的小型飞机。而电动飞机对于他的计划更有利。一个是运营成本低,二来噪音对小型飞机来说,是乘客最难以忍受的问题之一。
  如果能有可以商用电动的飞机,他是肯定会涉足这个领域的。而电动发动机,是降低小飞机内部噪音好办法,而且对客运飞机来说,飞行成本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尤其是支线短途航行,如果机票太高,根本没办法和日后要遍布全国的高铁竞争。
  王维之前让维佳研究这个飞机电动力发动机,其实也是盯上了未来小型飞机市场。而电动飞机现在看起来还比较科幻,他相信未来的私人飞机很可能会以电动飞机为主。
  “对我来说,还没有太大实用性。”唐浩泽扭头看了一眼还在兴奋的王维。“如果功率能达到一百五十,我就能勉强接受。如果能达到的两百,我会大量采购。”
  王维现在也还没想着这产品一出来就能拿到订单。这对维佳来说,目前只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储备。不过他对这东西的应用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你说如果维佳投资一家飞机厂怎么样?”
  “你打算玩飞机?”唐浩泽并不是认为维佳做不出来,而是市场太小。“只要国内没有放开空中管制,国内的私人飞机市场就起不来。”
  “国内没是市场,海外却很大。”王维对那些当然也考虑到了。“而且国内的市场也需要有人推动才有可能放开。”
  他说着,看着唐浩泽笑说:“现在不是针对你南丰航空特许放开了?”
  “那是针对企业的!”而且能取得这个许可,唐浩泽可是为军方的转业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的。“对私人飞机放开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他顿了一下,又说:“如果你要用这样发动机造飞机。飞机的速度不会很快,续航力也不会很长。中国现在也不是没有那样的飞机。”
  中国在五年前就出现了电动力商用飞机了,只不过是对市场并不算迎合。
  王维点头,说:“这个确实!”不过他对这个发动机非常看好。“但中国市场还一片空白,我打算先做起来。一旦放开,中国人还是有钱买得起飞机的。”
  现在中国人有钱的多了去了,一架小型私人飞机,就算和一辆跑车的价格差不多,也大把人能买得起。人对飞行一直都是梦想。哪怕造出来的飞机比不上跑车飙车快,但自己开着飞机上天,那感觉绝对不会差。
  他觉得就算不是用来出行,只能用来休闲都会有许多人买。
  唐浩泽看他对造飞机似乎挺执着,就说:“既然你要搞,我也没意见。不过你想过要造什么样的飞机?太阳能的还是蓄电池的,又或者是燃料电池的?这发动机太重,配上电池,重量可不少。”
  “重量难题确实是最现实也是最亟待解决的。”王维心头的热火被他这话浇熄了一点。
  但他也是不信邪的:“不过造飞机,外形设计和材料选用都至少都得弄两年吧。我就不信两年时间在这方面一点进展都没。”
  唐浩泽笑着说:“那就做!我支持你!”总不能担心研发没有成果就不去做。如果都那么想,技术还怎么积累和提高?
  “你支持当然最好了。你不支持,我自己也会干起来。”王维笑着说。“我已经好久没这样有一个东西想着一定要做出来的了。要不做出来,怕是到死都得惦着!”
  唐浩泽笑了笑。王维现在也是有钱得很,不说百亿美元,三十亿美元是一下子就能拿得出来的。有三十亿美元,还有什么做不了?
  他又听王维说:“另外,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我们的研究进展也有了突破。”
  “哪方面的?”
  “功率输出方面。”王维正是因为这个系统有了进展和眼前的电动飞机发动机才产生了造飞机的雄心。“利用麒麟电子的芯片,我们研制的电能动力总成系统在节能方面有了不少进步,在对能量的管理方面有一定突破。”
  听他提到麒麟电子,唐浩泽本来轻松的心情又掩上一层尘,说:“我们走吧!如果维佳的电动力总成系统能成功,说不定我很快也能造电动飞机了。”
  “反正我是打算加大对这两个项目的投入了。”王维笑着转身,说。“我们到办公室先喝杯茶。”
  唐浩泽临走之前还转身看了一眼依然工作的螺旋桨。
  其实他对这电动飞机发动机也是非常感兴趣。
  电动力对对飞机来说,好处太大了。一个是大幅度节省飞行成本。小型飞机支线航线对乘客的吸引力会大幅度提高。他已经琢磨好久并且运作了好些年的空中公交车设想,大概能能迈进一大步。
  不过现在还需要解决电动力系统的重量问题。以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商营电动飞机是必须要搭载足够电池的。
  为了有效利用太阳能,飞机个头就要造的很大才能满足能量输出需求。而且航速快不到那里去。再有就是太阳能飞机需要良好天气才能使用。
  现在做电动飞机最大的问题是,需要的动力比汽车要大得多,稍大型的飞机想要达到航速和续航力,电池和发动机的重量会占去飞机自重很大一部分。那样的电动飞机的商营价值也就不高了。


第六七七章 私人飞机的野望

  将电动飞机发动机炫耀给唐浩泽看过后,王维没两天时间就飞去了京城找到宁翔鹄。
  宁翔鹄的天宇汽车也是维佳非常重要的客户之一,不仅给维佳机电提供了大量电动力汽车发动机的订单,还订购了大量机床和两条智能化组装生产线。
  如今,天宇集团的业务已经集电动力汽车整车组装、零部件生产和研发于一体。不过在主要的零部件自身产能还是不足。在发动机传动系统方面还需要给维佳一些订单。
  有那些商业往来,不说宁、王两人早因为唐浩泽而结识,就是双方的合作时间也不短了。宁翔鹄对王维的来访赶到很是突然,甚至特地调整了这两天的行程来接待了他。
  手下汇报说已经安顿好了王维。宁翔鹄看自己正好有一些时间空余,就想着先和对方谈谈。
  他在协和酒店的总统套房见到了王维。
  他时间比较紧,两人寒暄两句就进入了正题。
  王维说出了这次来京找他的目的:“宁总,这次拜访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和您探讨维佳与天宇结成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
  宁翔鹄听着这话太有外交范儿了,笑着说:“不知道王总具体是什么意思?”
  王维既然提出了那样的建议,自然是有备而来:“宁总在几年前就将天宇集团的未来放在电动力汽车上,想来是看好清洁动力交通工具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个人交通主流。而维佳也是那么认为的。虽然天宇汽车和维佳机电看起来双方更应该是上下游合作企业。但据我所知,天宇汽车和维佳一样,都在投入巨款研究电动汽车总成系统。”
  天宇汽车虽然没对外公布,但也没遮掩着。所以宁翔鹄对他能知道这事并不奇怪:“电动力总成系统是电动汽车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我们自然希望能实现自主产权。”
  王维笑着说:“没错。动力总成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这一点现在几乎所有大型汽车生产商都明白。而且那些传统的汽车巨头在这方面的投入会比我们更大,而且在关键时,他们甚至可以投入更多。而我们却做不到这一点。一个是我们没有那个底气,也没有那个基础。”
  宁翔鹄知道这话一点没错。
  天宇汽车现在正在满世界推销电动公交车,效果有了,成效却还没看到。而电动小汽车市场现在也是发育缓慢,天宇汽车营收堪堪能维持平衡。
  天宇汽车在研发方面投入已经是不遗余力,但是心有而力不足。
  “那王总的意思是,我们联合研究电动力总成系统?”
  王维笑着说:“宁总,其实我更看好的是属于未来通勤工具。”
  他顿了一下,说:“电动力总成系统当然对新动力汽车行业非常关键。完全值得我们投资。但这个电动力总成系统同样可以应用在飞行器上。实不相瞒,我们维佳有生产实用型电动力商用飞机的计划,却没有做汽车的想法。而天宇目前的焦点还在汽车上,双方的目标并不冲突。”
  实用型电动力商用飞机?还有属于未来的通勤工具?
  宁翔鹄也不能说那完全不切实际。但他觉得在短时间很难实现。毕竟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至少后者,现在还是有点超现实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王维提出合作,他肯定是欢迎的:“天宇也愿意和维佳合作。只是这个合作,又该怎么合作?另外,维佳要研发电动力飞机,在资源方面能保证用在我们之间合作吗?”
  “这个您可以放心!”王维肯定地说。“其实如果您有这个意向,我更倾向于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子公司,共同研究电动力技术。当然,我更希望维佳能与天宇一同组建一个飞机制造公司。”
  “恕我直言,王维。”宁翔鹄直接叫了名字,意思这不是纯商业的会谈了。“我们天宇集团没有那多的资源去做太大的计划。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天宇可能没有余力去做飞机。”
  王维考虑的却不是资金问题:“宁哥,我明白也了解你的顾虑。飞机项目的研究,主要依然会由维佳负责。我也不瞒你说。我们维佳已经研制出可以商用的电动飞机发动机,只是现在还需要改进。”
  “那你的意思是?”
  “市场!”王维找人合作,目的不是为了拉资金。而是为了推广。“做飞机,维佳肯定能生产出来。但能不能卖出去还需要看整个大环境。在改变国内大环境方面,我们维佳的能力不足。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加入。”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的目标是做小型私人飞机,但现在中国在这一块管得很死。不管生产还是销售,甚至是使用方面都是如此。而政策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壁垒。我们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让政府愿意收起这个壁垒。这才是我寻求合作的最主要的动因。”
  国外市场确实很大,但竞争者也多。而且外国企业在竞争时面对本土企业从来都是要吃亏的。所以没有任何一家真正想要做大的企业不是将国内市场视作生命线的。
  王维当然不可能犯那样的错。他眼看着国内私人飞机几乎没有市场,却还非要去做,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唐浩泽已经在做这个事了。
  虽然唐洪泽做还是商业运营。但他的计划同样是想让中国的低空变得更加充实。
  中国一直不放开低空,安全考虑可能是重中之重。而且之前中国几乎不可能出现私人飞机,没有放开低空飞行管制的必要。
  但现在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中国的领空安全已经基本能得到保证,二来中国其实已经蕴含着庞大私人飞机市场。中国正在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消费性导向经济。而私人飞机市场可以带动一整条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链。
  所以王维认定,中国的低空将在不久的未来会慢慢放开。而现在他做飞机,正有时间提前做布局。
  听王维说飞机的主要研发由维佳投资。宁翔鹄觉得如果是那样倒是可以接受。
  他又听王维说:“浩泽和石飞合作的飞机制造公司就一直在研发小型飞机。特别是小型飞机的设计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积累。如果他也愿意既然加入这个计划,技术不成问题。甚至资金都没问题。”
  宁翔鹄思考了一会,说:“如果以这个框架作为前提,我原则上同意合作。不过现在时间不允许,我等会还有要见一个合作伙伴。晚上我们再详谈。”
  王维笑着伸手说:“那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这样的大计划涉及到东西太多,双方合作的条件肯定不是一两天就能确定的。他们两个老板能谈,最多就是确定一个框架。细节性的东西肯定还要时间才能谈妥。


第六七八章 供不应求

  京城的交通堵塞在国内是闻名。
  就算现在并非交通高峰期间,宁翔鹄的车子从协和酒店出来依然感受到了拥堵。幸好司机技术极为娴熟。即便是车子速度经常变换也不会影响宁翔鹄思考。
  可是这样的交通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非常糟心的。尤其是赶时间时,在交通拥堵得更加厉害的路段。
  京城市中心虽然密布地铁站和公交站,极大缓解了各个社区交通压力。还有BRT通道,让私家车不用公交车占空间。但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总是能将不断改善的道路塞满,很多路段经常很长一段时间寸步难移。
  司机在遇到那样的路况时,第一选择绝对是绕路。但如果是必经之路,那就只好受着。
  在车子排起的长龙中,有一辆绿色的小货车挤在一溜的宝马奔驰保时捷之间,显得尤为突出。
  车子上,司机对着电话说着,很是烦躁:“我知道要快些。可前面有车祸,我能怎么办?自己能飞也没办法搬着莫那么东西飞到你那里去!”
  “……”
  “我尽量!”司机被堵在这里已经有二十分钟没能动弹了,而且今天他还有三个地方的货还没送。这被一催心里更是烦躁。
  司机是一名转业人员,现在是社区终端配送连锁的员工,专门负责将蔬菜配送到各个社区或者小区的终端网点。
  对这份工作他本人还是相当满意的。白天里的送货工作,正常的话五六个小时就能完成。而晚上他还会去一个小区的配送终端给消费者送货上门。每天大概要做两个小时左右。在京城,司机的月薪是五千,加上晚上终端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