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方想了一下,觉得唐浩泽那样养虾也用不了多少饲料,就说:“这样吧。我厂里的饲料赊给你一些。等你卖了虾再结算。虾苗如果弄不到,你给我电话。我大概也能帮你想个办法。”
  他顿了一下又说:“还有,那片地,我会挖壕沟和建围墙。也许那就不会有人干扰到你了。”那片地既然租下,租金也全部结清,他还是要慢慢开始施工的。池塘可以慢慢挖,但围墙壕沟还是可以先弄好的。
  他这也是想看看唐浩泽是不是真的有这能力养虾。如果不是,损失几万块的饲料成本,就当是还人情。
  有这等好事,唐浩泽当然是连声道谢。
  他在离开卢家之前,跟卢方说了一句:“卢老板,我刚才说的那种对虾,在高位池养殖亩产两三千斤没有问题。”
  卢方将他送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
  回到家中之后,唐浩泽第一时间就是去看了那个鱼塭。鱼塭的闸门还在,不过大开着,任由海水自由进出。这时正是涨潮,水位正高,而且鱼还没完全进入鱼塭,自然不会有人来电鱼。
  他坐在堤坝上发了半天的呆。等潮水涨到最高水位他就回家。
  拿到了鱼塭,他又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钱。
  那么大的水体,他先要获得“高产”就必须投放虾苗。虾苗要钱。
  而且他还考虑是否要将鱼塭进行消毒。不过那么大的面积,而且就算是退潮到最低潮。鱼塭中也有不少的积水。想要消毒,就算是用最经济的方法也要两三千块钱的成本。这对他家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但不消毒又不行。这些天,鱼塭被电鱼的人弄得翻底了,底层的有机物暴露了出来,细菌什么的肯定比较多。如果不消毒,对虾的危害也很大。
  之前鱼塭的没有完全放干水。他对鱼塭的底质也不是很了解。还需要等明天退潮,鱼塭的水排干后才能查看一下。不过他记得鱼塭的底质是泥沙底,不过泥的比重比较高。
  第二天,潮水退了之后,鱼塭也基本排干了水。剩下的水是排不掉的。
  而这时,已经有人在鱼塭内穿着水靠电鱼了。电鱼的人有两三个,都是同村的同辈人。
  他看对方还在忙着,就回家拖了自行车去村上的小卖部买了四包“经典1906”。然后返回鱼塭的小屋子那里等着。
  他等了大概半个小时,电鱼的人也拖着东西上来了。
  等人上到岸,他笑着走过去,说:“明哥、坤哥、阿强,今天收获怎样?”
  那三个人也看到他了,他们上到岸边就脱下水靠。其中一个黝黑高个子,沙哑着声音问:“浩泽?今天放假啊?”
  唐浩泽拿出一包烟开了发给他们说:“明哥,我不是放假,是专门请了假。”
  三人接过了烟,又各自点上,年纪最小的那个抽了一口,说:“浩泽,你也抽烟了?”
  “我抽着玩。这是刚买的!”唐浩泽看了一下他们的收获,没太多东西。“今天的收获好像不是很多啊。”
  那明哥笑着说:“电了快一个月了,也没什么鱼。”
  唐浩泽笑了笑,说:“明哥,平常都是你和坤哥和阿强来这里电鱼?”
  “开始的时候还有其他人,但东西少了,就没人来了。我们来也是想弄点菜吃。”那明哥说。“你怎么请假了?是家里有事?有什么事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唐浩泽是村里这些年第一个考上市里念书的,也是这几年村里最有可能考上好大学的。村里的人也不会因为他家现在穷就看不起他。
  唐浩泽笑着说:“明哥,我正想和你们说这事呢。”
  那一直没开口的坤哥开口说:“有什么事就快说。”
  唐浩泽将那三包烟拿出来给他们,说:“我这不是请假了吗?我请假是回来养虾的。”
  “养虾?”明哥愣了。他将烟头丢了,说。“你是傻了啊。你好好的书不念,回来养虾?”
  那坤哥手里拿着烟,却是问:“你要去外地?”他看唐浩泽自己根本没点烟,而现在又给自己三个每人一包烟,以为是想托自己三个照顾一下他家。
  唐浩泽笑着指了一下鱼塭,说:“我和那个卢老板说好了,这个鱼塭我家可以再养一年。明天我打算就弄起来。”
  明哥一听这话,笑骂说:“原来是要自己做老板了。”不过他皱眉说。“不过你没养过虾,在这里养有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帮人养虾还能一个月赚几百,去给人打工还比在这里养赚得多呢。
  坤哥却是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是要我们帮忙?”
  唐浩泽点头说:“坤哥,我是打算在这塭里撒上生石灰。但这塭不小,我家人少人一天半天的也撒不完。想请你们帮个忙,找几个人。大概有十来个人就差不多了。明哥和坤哥家里有人愿意来的,我一天给六十。”
  明哥一听,说:“什么时候?”
  “过两天,买到石灰了,我在和你们说。”
  “我这些天都在家,到时候我和我老婆都来。”
  坤哥和阿强也表示他们会来帮忙。那么包括唐浩泽就有六个人了。
  唐浩泽又说:“那还少四个人。我再去找几个。”
  坤哥说:“我去帮你叫吧。阿祥两兄弟和权养两公婆,他们大概有空。”
  有他们这些话,唐浩泽也放心了。他不仅可以找到人手帮忙,他们以后也不会再来这里电鱼,其他人也不再来。
  至于外村的人?也不敢来。


第十八章 赚钱的旁门手段

  买石灰、联系虾苗,消毒鱼塭。这些时忙活了将近一周时间,直到清明前,唐浩泽才买到足够的虾苗。
  不过为那些,他也掏出了七千多块钱。
  他看着孔凤荃小心翼翼数钱的样子就觉得心酸。七千块钱对于孔凤荃来说,有可能是备用的救命钱。他看得出来母亲的担忧,但她还是拿出来了让他“挥霍”。
  培好水之后,虾苗就已经陆续投放到鱼塭。他就白天呆在鱼塭的小屋,每天在鱼塭转了几圈,闲暇的日子就在鱼塭旁的小屋看书自习。
  有了鱼塭,闸门每天进水,也能捉到一些杂鱼。这些鱼每天倒也能赚点菜钱吃。不过那远远不能满足唐浩泽。
  这天,他一早吃过早餐就来到鱼塭的小屋。这时太阳还没出来,天气还带着点微寒。
  他正坐在门外光线充足的地方看书。一群鸟飞过惊动了他。
  他抬头看着这一大群鸟掠过鱼塭。他眨了眨眼睛,突然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亿。
  他收拾了书,跑回家。孔凤荃正在喂兔子。看到他急匆匆回来,连忙问:“是忘了什么没带?”
  唐浩泽跑过去对她说:“妈。家里还有钱没?”
  “还有几百。你要用钱?”
  “妈。我去买一些网,大概要一千来块钱。”
  孔凤荃吃了一惊,问:“买渔网?怎么要买那么多?”
  唐浩泽笑着说:“妈,我不是要捉鱼。我打算在鱼塭边上捉鸟。现在那些鸟能卖几块钱一斤。”
  虽然知道捉候鸟不好,但谁让他穷啊?
  现在还是好的,捉鸟的人不多。要是过几年,人有钱了一些,水田边、池塘边,春天和秋天,两次拦截,不知道多少候鸟会葬身人肚。那个时候镇上随便一个大排档都至少能卖上百斤的鸟。
  现在的候鸟还很多,容易捉。而且镇上卖不掉,他可以弄到市里去卖。
  听儿子说能捉鸟卖到市里,孔凤荃也没有怀疑。在她看来,现在儿子能和市里大老板打交道,去和那些饭店打交道也是没问题的。
  她忙去取存折。
  唐浩泽又去父亲的房间里跟他爸说了这件事。
  这样的事,他做决定就没问题。但是他有什么事都会和唐郑敏商量。目的只是想让自己父亲不会自觉是废人。
  他上辈子见识不算广,但也见过一些人事。一些人受伤了会消沉绝望。那是因为那人觉得自己没用了。
  他不想让自己父亲有那样的想法,很多事他都有自己的主意。他和唐郑敏商量,就是想让父亲觉得自己对家里还是很有帮助的,对人生不至于悲观。
  这时的人对环保什么的根本没有概念,唐郑敏当然不会反对儿子想办法赚钱,只是提醒他不要招惹别人眼红。
  唐浩泽当然明白这点。其实只要有人开始那么做了,整个镇都有可能开始张网捉鸟。但那对他的影响不会很大。
  他只需要在未来几个月里尽可能维持家里开支不会紧张。
  拿着存折去银行去了钱,然后他在镇上的渔网店买了最大网孔的流刺网。这样的网,不管是在水里遇到大鱼还是在空中遇到鸟,绝对网到擒来。
  他买了网回家已经是中午,一个人下午就在鱼塭周围张网。
  唐浩泽回家养虾早已经引起村里乡亲的关注,虽然不至于流言蜚语,但是也是议论不少。
  有人甚至说他是没钱交学费被学校退学了。只是好面子说请假了。
  这会他在池塘边捣弄,也让人留意了。
  他正忙着。之前在鱼塭电鱼的明哥寻了来,一边帮忙一边问:“浩泽,你这是要捉鸟?有什么路数?
  唐浩泽说:“只是碰运气。其实在海边能捉到的鸟还是比较少的,那些水田边更容易捉。鸟喜欢在浅水捉小鱼吃。”
  明哥笑着说:“读书多的脑子就是灵活。不过这捉到的鸟,你有地方卖?”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镇上卖不起价,我打算到市里瞧瞧。”
  明哥停住手看着他,说:“浩泽,老实说,我也想弄点钱花,你有门路,能不能带上我?”
  唐浩泽笑着说:“我这门路,你一看就明白了啊!如果你捉到了鸟,我们可以一起到市里碰碰运气。”
  明哥知道就算是饭店。没有关系想要将东西卖进去,也不容易。而他也不是很相信唐浩泽在市里有什么关系。
  不过,这捉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要花钱买渔网。后面渔网也能用一两年。如果市里价格稍好一些,倒也是可以赚钱的。
  明哥家里没有租鱼塘,不过有水田和一小片滩涂。水田边上的水利渠是公家的,谁占谁得。
  他想了一下就打定主意说:“浩泽,你得带带我。我晚上回去就和阿坤他们谈谈,和他们凑点钱买网。”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我暂时也没销售门路,不过我大概可以联系一下人。如果他们愿意收,那我们一起卖。不过如果捉到的太多,价格可能就会便宜。”
  明哥连连点头说:“嗯。我知道,我们抢先喝头啖汤。”
  唐浩泽看他明白,也就没再说其他。
  明哥说的没错,他们就是要抢先一步。现在也有人捉鸟,只是没有销路只在镇上卖,卖不起价
  其他人看到他们赚钱了,可能也会有样学样,捉的人多了,候鸟的价格会跌下来。
  不过他也不在意。捉候鸟,只是很短暂的营生,而且赚钱也不会很多。
  至于他会不会令更多人加入捉鸟的行列,那就不管了。反正有没有他,候鸟迟早是要遭殃的。想“当年”附近村子的水田鱼塘边上,都是里外三圈的渔网。只要是在附近落地的候鸟,能逃过一劫的,恐怕不足十一。他还参加过一次几乎是全鸟宴的婚宴。那五六百斤的候鸟,好几个一米二直径的大洗衣盆都堆成了山。
  在傍晚之前,唐浩泽的网张好了。他和明哥才离开堤坝还没多久,一群鸟从的海上飞来,看到陆地就落了下来鱼塭内停留觅食。
  虽然还没捉到鸟,但这些鸟只要起飞,就有可能会撞到渔网被缠住。
  看到那么多鸟,明哥也心动了。就算只是镇上三块钱一斤的价,每天怎么也能赚百来块吧。这候鸟过境,也有一两个月。这钱能赚回来!
  明哥匆匆走了,唐浩泽也没再管。那些鸟在明天天亮时才会再起飞。现在他只需要等。


第十九章 有门路

  因为鱼塭张了网,这天唐浩泽起得比较早。吃过早饭后,他就去了鱼塭。
  这时露水还没干,但他看到晃动的渔网上那一团团黑灰色的东西,也没去检查,直接回家取鸡笼。
  候鸟活着的更值钱。孔凤荃听说捉到鸟了也去帮忙。两母子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将渔网上缠住的鸟都解了下来。足有七八十只。
  这鸟的脚长了蹼,又不是鸭子样子,唐浩泽也不知道叫什么,总之以往吃过。一只能有七八两重。
  这鸟还活着,他也不用急着马上拿到镇上卖。他先是去镇上找了个公共电话给卢方打电话。
  “卢老板,我捉了一些候鸟,有不少。镇上没什么人买。我想到市里卖掉多赚点。但我对市里的行情不懂。你能给我点建议吗?”
  卢方听他说“给点建议”,不由笑了:“我也没什么好的建议。不过我有个朋友饭店的,他那里可能要。你等我一会。我问一下他,我再给你打回这个号码。”
  唐浩泽目的就是问他有没有门路。求“建议”,不过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卢方笑,肯定也是看出他的意思,这才直接说看能不能帮他联系一下朋友。
  他等了几分钟,卢方就打了回来,跟他说了一个地址,让他将东西送去:“我那朋友人不错,不会坑了你。”接着他又给了朋友的联系方式。
  唐浩泽有赶回家,正打算想个办法将东西送到市里去。这时明哥和坤哥找来了。
  原来明哥连夜找了坤哥和阿强,他们昨晚连夜去水田边上张了网,竟然也网到一些鸟。虽然没有唐浩泽捉到的多。但他们的网更长,也捉到了五六十只。
  这会他们来,就是想问唐浩泽怎么卖。
  唐浩泽正愁怎么将东西送到市里去呢。他对他们说:“我正想将鸟送到市里卖。”这话就是说要一起去了。他一个人扛着几十斤的鸡笼有难,但是三个人抬一百来斤却没有问题。
  他们没有运输工具,只能是踩了自行车将鸟送到车站,然后将鸟放到车上的行李箱。两个小时,大概也不会闷死。
  到了市里,他们有花点钱,坐摩托车去到卢方给他的地址。
  那是一个在市郊的宵夜档,就用竹子围着,里面全部是帐篷,但面积很大。这样的地方,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
  唐浩泽带着明哥两人来到这个地方。明哥依然有点不放心:“浩泽,这里的老板收鸟?他们给什么价?”
  他们这一整天的来回,时间和交通用也要好几十。如果卖的价格不高的话,那倒不如直接在镇上卖给那些来收购的人呢。
  唐浩泽一开始还有点不放心,担心会遇到越熟越骗的人。卢方打了招呼,但肯定没问价格。如果这家宵夜店的老板压价,他不好不卖。要不然卢方的面子不好过。他在自己能独立之前,也不好在再找卢方。
  而且,如果他不卖,是他的错。如果对方低价收,是他受了委屈,卢方知道了也会觉得欠他一分。
  所以不管他和这老板谈成什么价。他只能卖。
  他们三个抬着两个鸡笼走进宵夜档。现在还是下午,这里基本没有生意,也没有几个干活的人。一个正在洗车的人看到他们进来,就丢下水管关了水迎头走过来。
  “你们是送鸟来的。”
  这个老板有点早年秃,加上脸庞,脑袋看起来像个鸡蛋。
  唐浩泽将鸡笼放下,说:“是的。请问你是宋老板?”
  宋老板看到三人,本来也觉得他就是卢方在电话里说的那个年轻人。听他这么问,就知道自己没想错。
  宋笑着说:“我就是。你就是唐浩泽?老卢跟我说了。”他有看了一下鸡笼,说。“这是黑水鸡。先抬进来吧!”
  宋老板带带着他们去到一个用竹子搭建的房舍内,里面有他的办公室。他在泡茶的时候似乎是不经意地大量了一下三人,两个年纪大的,看着镇定,但看得出来多少有些拘谨。倒是年纪最小的唐浩泽,也就是卢方让他关照一下的年轻人显得很沉稳。
  他泡好茶后,笑着说:“唐老弟,喝茶!”
  等唐浩泽他们拿起茶杯后又问:“你们的黑水鸡数量有多少?每天的量稳定吗?”
  唐浩泽拿着茶杯说:“宋老板你也知道,这些都是候鸟,我们只是靠运气捉。每天能有多少鸟飞过,我们也不能保证。所以数量真的很难确定。”
  这话倒是很实在。宋老板又问:“老卢给我打了电话,他的面子我当然要给。这样吧。这些黑水鸡我收了,以后你们有的,也给这里送来。我这里每天估计能消耗两百五十只左右。不过我们这里只收活的。”
  “谢谢宋老板。”唐浩泽笑着说。“我们保证送来的都是活鸟。”
  宋老板看到明哥嘴巴动了动,好像是想说什么。他也没在意,只看着唐浩泽,等了一会,也没有等到对方提出价格问题。他笑了笑,说:“我这里收黑水鸡,价格都是每斤七块钱。你觉得这个价格合不合适?”
  唐浩泽也没有调查过现在的价格是多少。他想了一下,说:“宋老板,老实说,我昨天才突然兴起张网捕鸟的想法。之前没有了解过这个价格。我想着卢老板在湾州是大人物,肯定有很多大人物朋友。就请他给个建议。他让我将鸟送到宋老板这里来,宋老板肯定不会亏了我们。”
  宋老板哈哈笑着说:“怪不得老卢说你年纪轻轻的就心思不少。”
  唐浩泽刚才的话听着当然是好话。不仅说了卢方的好话,还说了宋老板的好话。但也未必没有挤兑的意思在里面。
  “我就是做小生意的,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你说得没错,你是老卢介绍来的。我也不能亏了你。”
  “这样吧。一斤七块半。”
  唐浩泽又笑着说:“宋老板,七块半,不如八块八好听。八八,发发。宋老板做生意自然也就一发不可收拾。”
  宋老板倒没觉得他贪心。做生意当然是要谈最利于自己的价格。不谈才是蠢蛋让人看不起。
  他笑着说:“你和我儿子差不多年纪,嘴巴却比他会说话多了。八块八的入货价太高了,我最多只能给你七快八!”
  唐浩泽依然不满足,依然笑着说:“宋老板,现在猪肉都七八块钱一斤呢。这鸟是个新鲜野味,价格比猪肉还便宜,食客知道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价值。”
  “猪肉买一斤我就能做一斤的菜,这黑水鸡杀掉后能剩下半斤就算好的。这能一样算吗?”宋老板想了一下,又让了一步,说。“这样吧,八块。这已经比我从别人处收的价格高一块了。”
  唐浩泽听他这么说,也知道见好就收,说:“谢谢宋老板!”
  “说这些就不必了。虽然你是老卢介绍来的,但生意是我们之间做的。大家是合作,没什么谢不谢的。”
  他们喝过两盏茶,然后就去称重。
  明哥和坤哥整个过程都没有多说一句话。本来他们还担心唐浩泽年纪小,但这一路看着他和宋老板谈价,之后又谈笑风生的,说着做宵夜生意的事。他们一句话也插不上。
  至少,唐浩泽在他们眼里的大老板面前能大大方方的,而他们比唐浩泽大了不少,却多少都有点畏首畏脚。
  这时他们才惊觉自己之前只是看重唐浩泽日后的大学生身份,但实际上唐浩泽现在已经比他们超出了许多。
  这让他们对唐浩泽的认知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第二十章 此处应有“但是”

  称重,去皮。
  两笼鸟的一共是九十三斤多一些。唐浩泽捉到的,是五十五斤左右。
  唐浩泽笑着说:“宋老板,我心算不好,也懒得麻烦算。要不我们就按九十斤算。”
  宋老板听他这话,不由哈哈大笑,说:“既然唐老弟给我好处,老哥就却之不恭。那就按九十斤算。一共是七百二十。我们回去喝茶。”
  唐浩泽他们又和宋老板喝了一会茶就提出了告辞。宋老板也没有再留他,直接将钱给了他们,并且将他们送到档口外。
  唐浩泽他们回到了村里才开始分钱。他自己得了四百四十块。而明哥和坤哥他们则一共分了两百八十。不过他们还要和阿强分。
  不过他们也没有妒忌唐浩泽分得多。他们是张网太晚了,在半夜张网的时候惊走了一些鸟。他们的网大,而且范围,广明天能捉到的鸟肯定会比唐浩泽多。
  再说,这样轻轻松松的一天就能得近百块钱,他们已经非常惊喜了。
  在接下来大半个月里,鱼塭每天都能捉到六十到一百只黑水鸡,后来出现了不同的候鸟,而宋老板也收。
  明哥他们捉到的更多,一天能捉到一百只以上。
  唐浩泽也不再跟着去市里,只是将鸟捉了,让明哥他们一起送给宋老板。每天回来分钱。他自己则能多出大量的时间自习和管理鱼塭。
  他那一千多块的渔网成本早就已经收了回来,还赚了几千块钱。
  他将钱交给母亲,看到她脸上的惊喜,他心中竟比上辈子养虾成功赚几万还要满足。
  他就这样每天捉鸟,看着鱼塭,空余时间就看书。
  他们每天捉到那么多鸟,而且明哥和坤哥也阔气了不少。得知他们是买鸟赚钱了,村里的人果然如唐浩泽想的那样,在村子所有有水的地方都张起了网。镇上的大排档和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鸟。
  一些人也嫌镇上的价格便宜,想到市里卖。却又找不到门路。因为市里的那些饭店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