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不重来-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浩泽发现初二就辍学的唐浩强其实不笨,很多东西说一次他就能记住。这可能也是因为兴趣。如今养殖这门手艺大概就是被唐浩强当作谋生手段了,所以学起来特别认真。
“没错。虾和鱼不一样,没人有时间将大小不同的虾分出来。所以最好能将一塘虾都养成一样大小。”
“那怎么才能养成一样大小?”这个问题,唐浩泽还没跟他说过。
唐浩泽摇头说:“如果你想要将虾养成一样大小,就要在池塘养。水面最好不要超过五亩,正方形。小水体更容易保证虾都能吃到饲料,管理也方便。现在这鱼塭面积太大。不可能投喂太多的饲料。这也让一些吓吃的涨了,一些吃不到。只要有一些虾比其他的大,那么小的那些就永远吃不饱,跟不上大的那些虾。”
“虾是直肠动物,永远吃不饱的。肠胃塞满了,但动物的本能会让它们不断进食。吃多少,就直接就排多少,不禁浪费,而且污染水质。”
“哦。”
唐浩泽将两只虾丢回网里,又说:“你要记住,就算是池塘养殖,也很容易出现虾长的不均匀的情况。那就需要一定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
“就是投喂饲料的时候,要养成习惯,定时定点定量,让所有的虾都在同时饿。如何定量,我已经跟你说过了。”
“正常天气每天投喂量占虾的总体重的5%到6%。白天少,晚上多。天气不好少喂或者不喂,虾蜕壳时不喂。”
“你记得没错。”
唐浩泽一边想着能让唐浩强听得明白的言辞,一边说:“这养虾呢,不能让每次虾吃得太饱。最多只能让虾吃到八分饱左右。这我也跟你说过原因了。但虾要吃饱了才能长得快。这里就有一个矛盾了。那怎么才能让饲料不被浪费,又能让虾长得快?”
唐浩强对养虾这个事情,也愿意开动脑筋。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说:“它饿了就喂!”
唐浩泽笑着点头说:“对,你说得没错。所以,别人都每天只喂三餐,我这里每天喂六餐。”
“嗯嗯,那是少量多餐。”
“对,那就是为了让虾饿了就有东西吃。通常是看到虾的肠子空了一半以上,就可以考虑投料了。说到投料,也许要一定的原则。刚才提到的虾可能会出现规格不均匀的情况,而且是养得越久,差异会越大。一些吃不饱的虾不是饿死了就是被大的虾吃掉了。那会导致成活率不高。”
“那又要怎么处理?”成活率,唐浩强几乎天天听唐浩泽谈到。他也潜移默化认定那是一个养虾非常重要的指标。“我听说有些人养虾会先暂养一段时间,可以让虾更均匀。”
唐浩泽笑着说:“那确实也是一个办法。暂养一段时间,能让虾苗集中在很小的水体内,能更好控制虾的投喂量,让虾苗都长到差不多的大小,同时淘汰掉那些体质不好的虾。再放到大池塘里,虾都是差不多大小的,规格也容易长得均匀一些。但暂养虽好,耗时太长。”
“那你有什么办法?”
“还是在饲料投喂上想办法。你注意到我让喂虾时的饲料搭配了吗?”
“什么搭配!”
唐浩泽笑着摇摇头说:“阿强,我是不是在一开始都一种饲料?后来是几种饲料混合起来喂?”
“对啊。”
“这就是先精后粗。一开始虾苗都是差多大小的,所以都用同一号数的饲料。但是有些能吃饱,一些吃不饱,就会出现大小差异。虾是用前面的脚抱着饲料啃的。不同大小的虾,都有不同的最合适的饲料。大的虾吃大颗粒的饲料,小的虾吃小颗粒的。虽然那也不能保证所有的虾能吃饱,但是总比只喂一种能让更多的虾吃饱。我这么说,你能不能明白?”
“我明白了。是不是和你养东风螺苗时说的适口性一样?”
“差不多。反正你要想办法让不同大小的虾都吃到东西。要不然你按照虾的体重投喂饲料,不仅会浪费饲料,还会让水底缺氧。虾死得更多。”
唐浩泽顿了一下,问:“你都记下了?”
“记下了一些。”
“那以后你在做的时候,多想一下,结合我说的。你会慢慢总结出你自己的经验。”
唐浩强连连点头:“嗯嗯!”他妈告诉他:老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没有几个人教徒弟是不留一手的。还说现在唐浩泽既然愿意什么都教给他,他不好好学,不仅对不住唐浩泽,也对不住他自己。所以他一直都学得很认真。
唐浩泽不知道他能学到多少,不过他自己的东西,能教的都教了,唐浩强能不能学会他也强求不得:“你去巡塘,多留意总结虾在水边的情况!”
“我这就去!”
他们还没站起来,就听到后面有人笑着说:“唐小哥!”
唐浩泽猛然回头,发现身后不远处竟然站着卢方,他身边还有卢梦。
他连忙站起来,说:“卢老板,没想到你今天来了。是来视察工地?”
卢方笑着走过来,笑着说:“我去外家回来,顺路过来看看。没想到听到一席精彩的养虾之谈。”
唐浩强不认识卢方,但看到卢梦眼睛扫过自己的脸,脸就红了,只跟唐浩泽说了一声去巡塘就急急脚走开了。
第二十四章 卢方服了(求推荐)
(新书试水推荐,求推荐票求收藏)
鱼塭没什么地方能招待人,但这是海边养殖户的的客观条件。
唐浩泽带着卢方父女来到小屋前,搬出了小圆桌沏茶招待。卢方和唐浩泽各自在小凳子坐着,卢梦却是坐在吊床上。
她看到吊床上有一本翻到一半的高二课本,书有些旧。她不由看了一眼唐浩泽,她记得这唐浩泽好像才上高一。
唐浩泽这里的茶当然不是什么好茶。只是唐浩明几兄弟经常会来坐坐,他在这里备了点茶。水也是从家里提来的井水。
卢方拿着茶杯喝了两口茶,开口问的却不是唐浩泽以为的养虾的事。
卢方笑着问他说:“唐小哥,你鱼塭那些遮了遮阳网的棚子养虾的新技术?”
唐浩泽笑着说:“不是,只是我试着养了点东风螺。”
“东风螺,就是南风螺?”
唐浩泽点头,说:“是。”
“能带我能去看看吗?”
唐浩泽自无不可。他们棚子走过去,卢梦想了一下,也跟着过去了。
他们去到走下堤坝,来到棚子边上的木板上。这些棚子是唐浩泽特地设计打造的。
它们用木桩支撑,用木板钉成,木板有两三公分的间距,然后筛绢网在内部裹住,然后在底部铺上十五公分厚的细沙。下面距离水底有二十公分左右的高度。
唐浩泽掀开一个棚子的遮阳网。卢方看到里面的水深不算很高,只有半米左右。但什么也看不到。
他不由问:“唐小哥,这个棚子能养多少的螺?养的是什么品种的东风螺?”
唐浩泽也不怕他将技术学了去。
想搞东风螺的养殖,第一个必须要解决的是苗种问题。而这个螺的苗种,是无法采捕天然苗的。
东风螺的育苗,还要等到明年南海所才会开始研究。为的是用来替代对虾养殖。
只是东风螺出来的太晚了一些,一直到了零一年才成功将苗种生产商业化,然后又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试验,等整套技术弄下来,南美白对虾就已经重新将虾塘占据了。
“养的是方斑东风螺,一个平方我大概放了三百个螺苗。一个棚子长六米,宽四米半。”
卢方刚才粗略数了一下,鱼塭南北两边的堤坝边上,一共有二十来个棚子。那么多的棚子那就需要二十万左右的螺苗:“种苗是那里买的?”
唐浩泽毫不在意地说:“我自己培育的。”
卢方失声说:“你培育的?”
看到唐浩泽点头,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真不是卢方大惊小怪!
一种新的品种想要将育苗技术拿下来,没有两三年还真做不到。在这之前,还要有不少的技术支撑,比如该生物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适宜环境、繁育条件和营养学等等,都要有参考技术。比如对虾的培育能很快就搞出来,就是因为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大量的技术积累。而且不同的对虾之间,参考价值也很大,一种新的对虾比较容易将技术弄出来。
而全世界对贝类人工繁殖的研究都很少,种类差异也相对比较大。所以贝类的育苗技术积累周期相对比较长。而唐浩泽刚养了不到半年虾,这会竟然将一种从未有人培育过的贝类育苗技术拿下了,而且还达到了商业化的程度。
卢方无法相信唐浩泽这么轻易就搞出了东风螺苗,但事实好像就摆在眼前。
“我看到水里有鱼骨头,你是用杂鱼做饲料?”
“对。”唐浩泽知道他是想看看下面的东风螺。他说。“我去那些杂鱼来。”
他去了小屋,卢梦才小声问卢方:“爸,这什么东风螺的育苗很难做出来吗?”
卢方摇头,说:“如果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带着几个研究生,花上几十百来万,大概用两三年也能做出来。”
卢梦虽然年纪小,但也不是什么不懂。听卢方这么说,就知道这东风螺苗不是做不出来。但唐浩泽的条件和那些研究院的条件相比之下,这东风螺苗被唐浩泽轻易做出来就变成了奇迹。
她又问:“这东风螺,很好卖?”
“酒店三十个一斤的大小,要一百二三十块钱一斤。市场卖也要七八十。还有,宝岛那边也有一种东风螺,不过那边也都是天然捕捞的,价格更高。香江那边也有市场。”
“那不是比养虾更好?”
“那不一定,养虾技术成熟了。而且养虾投入少一些,而且产量高,市场广,利润率很高。东风螺现在卖得贵,主要是供不应求。如果大量养殖,价格肯定会降下来。”
卢梦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因为这时她看到唐浩泽提着一个小桶快到了。
唐浩泽将鱼块抛落水里,没用一分钟,沙底就钻出大量的比拇指稍大的螺。
卢方看了,果然都是东风螺。看着它们一爬到鱼块上,多得能让人有密集恐惧症。看到这些,他也完全相信唐浩泽真的是掌握了东风螺的育苗和养殖技术。
虽然那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摆在眼前。
他们又回到小屋前坐下喝茶。卢方喝了一口,感慨说:“唐小哥,其实我这次不仅是来看这边的鱼塘施工的情况。更加是想来亲口和你说一声谢谢!”
唐浩泽连忙说:“卢老板你可不能说这话,该说谢谢的是我!”
卢方笑着说:“这个鱼塭对我来说,不值什么。但你给的建议,相当让我赚了一亿七千万。”
唐浩泽听到这个数字也惊住了。这个年头,一亿七千万是几个意思?
卢方看到瞠目的样子,笑着说:“哈哈,我不是养虾赚了那么多。而是因为,如果我不知道今年可能会爆发虾病,我会签下一个销售合同。那合同要五千吨的虾。以今年的情况来看,收那么多虾几乎没可能。这一路看来,所有虾塘都排了,慘啊!如果我真签下那合同,违约金就能赔死我。”
唐浩泽也没说话。这个虾病在二十年后依然还没办法解决,只能是预防。现在连预防的心理都没。一旦爆发,能不慘吗?
卢方笑了笑,继续说:“我听了你的建议,提前一些时间放苗。又一直留意着养虾的情况。听说有地方大面积排塘,我就让我那些的养殖场都尽量不要进水,并且严格要求他们各口塘的用具分开使用。虽然还是排了一些虾塘,不过大部分都保住了。再过几天这一茬的虾就能收完了。”
他小声说:“虽然虾的规格不算最合适,但现在虾少,价格不错。我还能赚两千来万。”
他说着这些的时候,卢梦不时撇过唐浩泽的脸,似乎是想看他的表情。
唐浩泽听卢方说完,只是笑了笑,说:“卢老板,我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如果不是你大度,换了别人,我还说完就将我赶走了。而且说到底,还是你处置得妥当。”
卢方笑着说:“那我也不说那些虚话。”他顿了一下,说。“不过,你还是叫我叔吧。照年龄,这声叔叔,我也当得起!”
唐浩泽笑着叫了一声“卢叔”。
卢方听他真叫了,大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那我就叫你浩泽。浩泽,你既然养这东风螺,肯定是看中了它的经济效益。有没有推广的计划?”
唐浩泽带卢方去看东风螺,也有借他势推广的意思。只是他对东风螺的推广并不怎么看好。至少不认为东风螺会成为主要的养殖品种。
他笑着说:“卢叔,这东风螺现在好像买得很贵,但那只是因为供远远跟不上求。如果大量推广,单位面积的效益根本没办法和养虾比较。”
卢方明知故问:“这怎么说?”
唐浩泽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说:“卢叔,高位池养虾,现在一个平方大概能有两斤虾的产出。一斤虾的养殖成本大概是五六块,正常年景也能赚七八块一斤。但我认为对虾养殖,一个平方米有可能养出五六斤虾。而这东风螺呢,因为是生活习性,它的单位面积产量不可能提高太多。现在它的养殖成本一斤大概是十五块钱,主要是饲料成本。一斤螺要五六斤的鱼才能养得出来。如果大量养殖,东风螺的价格会下降,下降到二三十块钱都有可能。再有,杂鱼价格会飞涨。两相相抵,就算一个平方米能产五六斤东风螺,单位面积的效益和养虾可能还能一比。但是养殖东风螺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就算是想用池塘养殖,也要在池塘底部铺沙的成本。而且池塘养殖密度不能和水池相比,产出会低很多,风险也会更大。所以我觉得东风螺的推广,很难普及。”
未来东风螺养殖确实推广开了,但到二零二零年,全国的东风螺的年产量也不过四千吨,市场也打开了,但价格已经降到四十左右,一斤的利润大概也就是十来块。和对虾的产量相比完全是同一个档次的。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仅仅是湾州地区,对虾的总产量就高达五十万吨,而一平米池塘的虾产量,最高的能达到七八斤,塘边收购的价格依然能有十四到十七块一斤,利润率至少也有50%。
其中的差异,可想而知。
卢方虽然不知道未来的事,但唐浩泽说的这些和他想的一样。这也证明他没有看错人。唐浩泽很清醒,而且懂的比他想象中的要多。
第二十五章 击掌为盟
(求推荐求收藏,推荐期不求票的不是好作者!不投票的当然也不是好读者(′;︵;‘)。)
东风螺,只不过是卢方临时起兴谈到的东西,他来找唐浩泽的主要目的是因为看到现在的对虾养殖状况,确实如唐浩泽几个月之前判断的那样——崩溃了。
其他养殖户也许还在想着只是运气问题,或者是一时的。但卢方却已经预见今年那些养殖户肯定会不断投苗、排塘。
他是有钱,这次也运气好,赚到不少钱。但是他却不想将钱排到大海里去。他这次来就是想和唐浩泽谈谈之前他们说到的凡纳对虾的事。
卢方沉吟了一会,说:“浩泽,现在养虾肯定是不行了。你上次说的那种南美洲的虾,就算引进回来了,想要培育出来也不是容易事啊。其它不说,单是育苗怎么也要整一两年才能有钱赚。我只是做小生意的,投太多钱进去,风险不小。你想,我自己投钱进去,别人可能也在做了,我们就算早上半年,也未必能比人家更快弄出虾苗来。”
卢方的担心很实在。水产养殖这个行业不算很大,但是也有一些大企业,主要业务是苗种、饲料销售、对虾回收加工出口结合。这些企业不管是在硬件还是资源上都比卢方要强很多。
不过,唐浩泽之前敢提出那样的建议当然是有所恃。
他想了一下,说:“卢叔,如果能弄到那种虾的亲本,你愿意拿多少钱来研究?”
“百来万我还是拿得出来的。我正在考虑是找南海所还是在海洋大学。投资一百万,他们能立项研究,又能从学校拿到项目资金,那我也能减少一些风险。”
唐浩泽低着头想了一会,抬头看着卢方,双眼目光熠熠,说:“卢叔,我能在半年内搞出那种虾苗。如果你相信我,我只要八十万。”
卢方也是看到他不动声色就搞出了东风螺苗,知道他对水产养殖育苗有一套,才和他说那些计划,想看他有什么好的建议。但绝对没想到他竟然说半年之内搞出虾苗这样的话。他也不敢相信。
是以,他也很认真地看着唐浩泽的眼睛,说:“浩泽,不是卢叔不相信你。你能整出东风螺,就证明你在水产育苗这块有研究有天分。但虾和螺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变态发育的方式,需要的营养也完全不一样。”
唐浩泽面带自信,说:“卢叔,你现在开始弄亲本,那还需要时间。如果弄回来了,今年也不可能开始搞虾苗。明年我可以开始和你一起做这个事,四十天时间就能培育一次虾苗,给我试一次,你只会浪费四十天时间,亲本我最多只用三对。如果不行,剩下的,你可以让人继续研究。算下人工水电和其它各种费用,你最多投入五万。如果失败了,我可以承担一半。”
听他说要承担一半的费用,这种自信让卢方心下一动。他看着唐浩泽的眼睛,说:“好,我比你大差不多两轮,也不能让你看不起。至于平摊损失这样的话就不要说了。如果明年上半年就能搞出虾苗,我不仅给你八十万,你帮我培育出来的虾苗的利润,我给你30%的提成。但你要教会我的技术员怎么整。”
通常而言,现在虾苗场和养殖场的技术员都会有一定的技术提成。按利润计算,通常是20%,按销售额算一般是8%。卢方开口给唐浩泽30%的提成,是考虑到唐浩泽还一心想着上大学,最多只会在虾苗场待上一年。只要教会了他的技术员,这笔帐算下来,他不算亏。
唐浩泽笑着举起手,说:“那就这么说定了!”
卢方看他这样,失笑着和他击掌:“说定了!”
这个年轻人啊,虽然单纯,但见惯了人心的卢方觉得这很不错!
唐浩泽知道经过这次病毒病泛滥之后,也就是前两三年虾苗价格会高一些。开始两年,南美白对虾虾苗出来,供不应求,能卖到一百五十块钱一万虾苗。
上辈子南美白对虾是在零一年开始全面普及的,而去实习育苗的时候是零四年,那时虾苗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一万虾苗四十块出头。在育苗场工作的师兄跟他们说,价格最好的时候,虾苗场烧锅炉都是用重油的,为的只是让水池水温能快半个小时达到指定的温度。
如果卢方真的要弄到亲本搞南美白虾苗,再将虾养出来给人看,怎么也要将近一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足以让养殖户知道现有的虾苗场的虾不成了。只要南美白对虾养殖出来,让人看到他们的虾能养,一百五十块的虾苗只怕不够卖。
至于不签合同怕卢方毁约?
且不说卢方的人品他能相信。他相信卢方不是傻瓜,卢方能弄到亲本,宝岛人更容易弄来。如果毁约,唐浩泽只要去找宝岛人,在四十天后就能让新虾苗大量面世。
卢方摇头笑了一会,说:“听你说得这么有信心,我的让施工队尽快建好这里的虾塘了。对了,你这个鱼塭等你养了第二茬之后,也要推了。你这这边闲着了,明年有时间就给你帮我养虾吧,顺便帮我培养几个技术员。你刚才教那个小哥的,我听了都差点以为你是养了一辈子虾的技术员。当然,我也不会亏了你,养虾的利润同样给你30%。”
唐浩泽知道水产行业未来的走向,到后来,搞养殖其实赚不到太多的钱。他这辈子本就没想过再靠水产养活自己,他也有打算在明年和后年上半年加紧时间赚点钱。他的时间不多,没时间去租地开塘或者改造池塘。
卢方现在这个提议,正合他的心意。
看到他点头了。
卢方又说:“你现在养的这些东风螺,有什么打算?我是说,你是打算买到酒店?”
“我暂时还没有想那些东西。我养这些东风螺……”唐浩泽苦笑着说。“是因为我觉得这么大的水面不能浪费了。
”其实他是担心这茬虾养殖出来后,他赚到了钱不还债就是他的错了。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钱,他也肯定会选择暂时不还债。
他可以承受那些风言风语,但他要为一辈子在村里生活的父母考虑。赚到钱后,最好能将那笔债务尽快还清。
但是还了钱,他就没钱给父亲治病。
现在就搞这个东风螺,其实他也是很冒险的。就算是上辈子,也没人在水面上搭棚搞养殖,更不要说成功经验了。
也幸亏他这次是成功了,否则加上育苗成功之后的投入,他怎么也要亏损上万。
如果这些东风螺一切顺利,大概能给他带来十几万的收入。加上鱼塭的虾,还清家里的债务后,他还能趁着父亲的伤还没完全定型送到大城市检查,看有没有机会再做第二次手术,让愈后更好一些。
这也能两全其美一点。
至于明年,明年就算能搞出虾苗。也不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