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媒体的报道确实影响了一些用户。
  接下里的一天里,圈子网的访问量减少了一小半,而新增用户数量更加是低到了极点,一整天的时间里,竟然只有不到三千个新增注册用户。这甚至比圈子网初创时还要少很多。
  唐浩泽这时就算再傻,也知道是有人在针对圈子网。不管那次攻击是不是那些人做的,但他们至少利用了圈子网的网络崩溃在做文章。
  圈子网刚上线了两个应用。但对网民的新引力,好像只存在于之前几天。
  于此同时,竞争对手那的个人空间业务也开展得相当不顺利。虽然他们本身就有不少的用户,但用他们的个人空间创作自己的个人网页的却不多。
  在几天时间里,新增的帖子加起来也不足两万条。倒是熊掌空间因为容量是最大的,虽然功能不算很强,但这时的U盘很贵,而且拥有电脑的人不多。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将一些在网络上下载的资料保存到网络空间,方便以后在什么地方上网都可以取用。
  按道理来说,那些竞争对手的嫌疑很大。
  但是圈子网的崩溃,虽然实名制被唱衰。但是媒体说圈子网的用户信心有可能被窃取,同样也影响到了这些网站。
  虽然其他企业纷纷声称自己的信息安全是有保障,但市场上已经产生了一种信息被窃取的担忧。
  那几家网站的空间业务同样受到了打击。
  他们开放那样的业务,肯定是想着进行实名制的。否则很难控制那些用户不会在网络上胡言乱语。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继续实名制?
  没有实名制,这样的业务实际上很难推开。
  所以唐浩泽在想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


第二二八章 黑客·蓝人(补昨天的)

  圈子网遭到黑客攻击事件之后三天里,再没有发生任何的同类事件。
  这让唐浩泽他们都认为上次只是盲目的攻击。圈子网虽然依然在戒备,但也不再提心吊胆。
  不想,又是在半夜,唐浩泽再次被沈亦的电话吵醒。这次依然是在零时四点左右。同样是DDOS攻击,圈子网开通了所有备用服务器。
  结果同样是全面崩溃!
  事情虽然最终解决了,但依然没捉到对方的尾巴。
  媒体也再次针对圈子网被黑做出大量的报道。虽然不至于幸灾乐祸,但也不免有看好戏的意思在其中。
  中国的网站数量怎么也有一千以上,这段时间唯独圈子网连续遭到攻击。媒体抓住这一点大肆报道。尤其是圈子网在同一个市场有竞争的网站。
  虽然没有明说,但其中意思也不过是圈子网忽略信息安全问题。重视安全问题的网站,黑客没有信心攻击,所以才有黑客重点攻击圈子网。
  只要对黑客攻击手法了解的人都知道,那自然是无稽之谈。
  但,无论在什么时候,大部分的网民其实都是电脑小白。那样的报道难免会引起网民的担忧。
  圈子网刚经过公关有些回暖的流量再次下挫。而另外几个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流量增加,活跃度提升之快和圈子网的“式败”形成鲜明对比。
  这次,唐浩泽知道那几个竞争对是在顺势打击圈子网的名誉。但那样的手段,也算不上卑劣。换他,也会那么做!
  说到底,还是圈子网没能解决安全问题。黑客的攻击,不是理由。
  唐浩泽和沈亦谈过后,觉得在自身的安全部门难有作为的情况下,圈子网不得不另想办法。
  他和沈亦商量了大半天,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
  当天下午,圈子网挂出一则公告。
  “圈子网专门开设电脑技术交流板块。用户在该板块的所有行为,不受实名制限制。同时,圈子网注资一千万人民币作为安全软件开发基金,专门用于收购在电脑技术交流板块发布的有商业潜力的安全软件。并成立一个圈子网民间安全防护小组,暂定成员一百人。”
  在公告中,同时声明成立这个安全防护小组的目的:“在圈子网需要时,民间安全防护小组成员需帮助防御黑客攻击,并追查攻击黑客的来源。每名注册成员,每月可以得到价值五百元的现金或者等同价值的的圈子网虚拟货币。参与防御攻击的成员,当天可以获得一千元的报酬。”
  那是唐浩泽和沈亦商量后得到的结果。
  电脑技术交流板块的制作很快就完成,在当天十一点就上线。
  仅仅是在一个小时内,该板块新注册的用户就多达七百六十多个。全部是匿名注册。
  虽然已经零时,但唐浩泽和沈亦并没有离开公司。
  沈亦查看了一会新开板块的用户,和一些新发的帖子。
  他看到一条后,说:“这里面至少有三个曾经参加过去年中美黑客大战的著名黑客。”
  “不是说大部分隐退了吗?”
  2001年因为南海装机事件引发的中美黑客大战,是第一次黑客世界大战,而且是提前发布了宣战宣言的。
  在那次大战中,卷入大战的有十几个国家的黑客,双方分成两个阵营相互攻击。
  那次中国黑客人靠人海战术,让美国白宫官网关闭两个小时。虽然最终战果是中国黑客远远落后,但也打出了年轻的中国黑客的名堂——红客。
  只是那次黑客大战后,当时国内主要的黑客纷纷消失或者隐退。
  “他们很多转行做了安全工作,但是有一些应该是暂时隐退。不过从他们的ID看,应当就是当年的那些人。在他们的圈子里,没人敢乱用别人的ID。”
  沈亦说着,点开一个ID叫蓝人发的一个签到贴。
  这帖子的内容很简单:“我来看看!”下面的评论也被发帖人锁帖。
  沈亦说:“从这口气,也没看到有其他帖子骂他用这个ID。他应当就是当年发起大战的其中一个省带头大哥。他精通所有的入侵手法,而且对WEB安全非常有研究。而且在黑客圈子中风评很好。”
  “能将他们引来就好!”
  圈子网开设那样的一个板块,目的就是引来民间的黑客,在有些需要的时候来帮助圈子网低于外部的攻击。
  那几百一千的报酬也许对于黑客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别忘了还有一千万的安全软件开发基金。一千万对于现阶段来说,是很大的一笔钱。而且这是可以合法获得酬劳。
  能安全躲到现在的黑客,脑子肯定是极为清醒的。自然能想到如果是圈子网的合作方,做出来的软件只要是有商业价值的,那自然更容易和圈子网交易。
  对于黑客来说,摆在台面上,至少也是很牛B的存在。在这样的群体中,技术是圈子中实力排行的重要指标,有名的黑客的号召力很强。
  既然那个蓝人能曾经做过带头大哥,在号召力方面自然不差。
  唐浩泽抿嘴想了一会,说:“这个板块必须经营好,可以尽可能接受他们的意见进行改版。我们圈子网对此不要做过多干涉。只要他们不乱来,也不要进行过多监控。”
  来这个板块的用户,很有可能都是黑客。开设这样的一个板块,有可能会给圈子网带来麻烦,但现在圈子网的安全运营是最重要的。
  在没有找到攻击圈子网的幕后黑手,圈子网自身又没有足够能力之前。唐浩泽需要这些黑客帮忙。
  沈亦点头说:“等我确认他的身份后,我会试着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的安全小组。不过他们那样的人,未必愿意接受那样的约束。”
  “没必要约束他们。而且,我们只聘请他们做安全顾问。平日他们的活动,我们不干涉。”黑客也是人,对于一个成熟的黑客来说,安定的生活是大多人的选择。他相信在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工作,还能拿到丰厚的薪酬,足够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了。
  沈亦沉默了一下,说:“我和他谈谈。他认识不少有名的黑客,如果能邀请到他,我们的安全团队也就成型了。”
  “你认识他?”
  沈亦摇头,说:“去年我参加过黑客大战,当时按省编队,我随便找了一个省加入,恰好就是加入了他领头的分队。不过,我也没和他接触过,但看过他对网络完全方面的的一些帖子。”
  黑客在普通人眼里是很牛的,但毕竟那是一种违法的事。沈亦当时也没打算让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所以他没有和任何一个黑客打过招呼。
  “既然你觉得他可以胜任我们的安全顾问,那最高可以给他五十万的年薪,在沪市配一套房,给一辆二十万的车。可以给他组建团队的权力。”这个待遇在这时已经相当好了。
  而唐浩泽是觉得一年花上三四百万做好网站的安全都不限贵。
  “好,有这样的条件,他应该会考虑。就是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已经有工作了。”沈亦在那次黑客大战之后,就再没有在网络上见到过蓝人。“希望能联系上他。”
  沈亦在电脑上打开自己的圈子通讯器。他的号码是11,能让人一下就知道这是他专属帐号。
  他在上面输入一行字:“我是圈子网的沈亦,请问是去年五月大战的蓝人?如果是,我代表圈子网诚邀你担任高级安全顾问!年薪面议,送沪市一套三室两厅房子,和一辆代步轿车!可带团队加盟。盼回复!”然后发送。
  “现在就看他是不是回复了。”
  唐浩泽点头,然后看了一下手表,说:“十二点半了,下班吧!”
  他昨晚睡到四点就因为网站再次被攻击赶来公司,又因为烦恼担心没有补眠,如今已经相当困了。
  两人先后驾车离开公司。
  黑客,其实也是一个很普通的网民。只不过他们对电脑的熟悉远超普通人。
  就中国第一代黑客来说,他们之中大多数对中国的网络发展起到过很大的促进作用。无数的破解版和汉化版软件,其实都是这些人做出来的。如果没有那些工具,中国的电脑用户想用那些工具,代价不菲。
  中国人接触电脑的时间要比欧美晚将近十年,但几乎是从普通人能接触到电脑开始,中国的第一代黑客就开始萌芽了。
  蓝人作为第一代黑客中的佼佼者,从不认为自己懂得入侵电脑有多了不起。他最初学会入侵,第一次学着入侵其他人的电脑,主要是因为网费太贵——发邮件的1K流量,需要一毛钱
  后来他渐渐成长为中国第一代黑客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制作过不少的入侵软件,但也提出过不少关于电脑系统安全的建议。
  作为一个黑客,熬夜是经常的事。而且蓝人此时实际上才二十六岁,还没结婚,个人的时间安排相对自由。
  这时已经是深夜,但他依然在上网。
  而且他在入侵圈子网!
  他不是想套取圈子网的信息,而是想看看圈子网是不是像沈亦他们说的那样,实名制用户的信息不会泄漏。
  他想通过找到的新的一个LINUX漏洞进入圈子网。不过他发现这个漏洞已经被修补起来了。那个漏洞,他也是几个月之前才找到的。
  看起来,圈子网的安全部门还是有点水平的!他正想着,圈子网客户端在电脑右下方闪着。
  他愣了一下,他知道这时圈子通讯有新消息时的表现。
  而他的朋友都不会用公开的软件联系。他们通常用黑客群体自己开发的通讯软件。
  蓝人点开了看到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但是看到上面代码是11的通讯号,心中一突。
  圈子通讯器的号码其实只是一个代号。真正的帐号是注册号。
  代号是五位数和五位数以下的,都是圈子网自己员工的代号。而两位数的,据说是圈子网的高层的号码。
  他点开开到里面的信息。
  年薪面议,送房送车。还可以带一个团队过去?
  不得不说,这待遇让蓝人相当心动。既然愿意送房送车,那年薪自然也不会吝啬。他现在也从事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但收入并不算高,一个月六千左右。那和在沪市也算是非常不错了。但相比圈子网给出的条件,那明显还不够好。
  蓝人半眯着眼睛抽了一根烟,没马上回复,而是继续入侵圈子网。


第二二九章 山寨是必由之路

  第二天上班,沈亦没有等到蓝人的回复。而唐浩泽终于找到了他计划中电子公司的管理人。
  唐浩泽在相当简陋的电子研究所见到了这个叫做鲍仲喜的中年人。
  鲍仲喜四十出头,猎头公司给唐浩泽的资料中显示。这个中年人是三个月之前以为老父亲重病而辞职的。
  他见到唐浩泽后第一句话就是:“唐总,我之前和华为签有竞业协议,在离职后两年内如果在其它电子企业工作,需要赔偿华为五十万。我现在从华为离职不过半年。”
  “能让华为签订那样协议的人,我想就是我需要的人。”这一点,猎头公司给出的资料有明确点明。对于竞业协议的法律规定是,通常是能接触到相关核心产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才需要签的。
  “还有,我同时签订了保密协议!”
  唐浩泽笑着说:“我没想过要窃取华为的商业机密,我需要的只是你的管理经验!鲍先生,你能谈谈自己国内手机行业有什么看法。”
  “一个字,乱!”既然唐浩泽说不在意那些协议,鲍仲喜知道要开始面试了。他打醒精神,说。“这源于中国移动通讯市场的突然开放和壮大。在此之前中国任何基础,大量国外厂商进入国内。而国内也突然出现大量的手机制造商。国产手机实际上是国外技术,国产手机处于低端。但在长远来说,中国手机市场,肯定会以国产为主,而且必然是一大数强的局面。包括中国品牌在内,大量手机品牌将会被排挤出市场之外。”
  唐浩泽紧接着问:“那你觉得未来谁会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老大?波导?”
  “波导不行。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行。”鲍仲喜摇头,说。“波导虽然占据中国手机销售市场的最大份额,但它有先天的缺陷。没有自己的技术体系,而且过度注重开发市场而忽略的自主研发。或者说,他们是自己的研发进度跟不上,不得不放弃自己开发的研究。现在是手机销售的暴利时期,它还能维持现在的好日子。一旦利润下降,它依靠引进技术和零件的路子,注定它再无法研发自己的高端机。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唐浩泽虽然只是问了两个问题,但心中已经决定聘用这个中年人。
  他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如果鲍先生管理一家手机制造企业,你觉得应当如何运作?”
  “我认为应当以三个方面着手:强有力的领导层,坚持不懈的技术开发体系,执行力强的中层管理者。”
  领导层和管理者,鲍仲喜说得四平八稳,唐浩泽没有太大的惊喜。
  但是在技术开发方面,鲍仲喜的说法却迎合了唐浩泽的心思:“我们中国在手机软件和硬件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外国。所以我们的研究不能跟随国外的研究方向,必须要有前瞻性。哪怕付出成本再大,也要在不断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尽快吃透并且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追上国外企业的步子,和他们进行竞争。如果总是亦步亦趋,我们没有技术基础,在代级升级时,企业就会出现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有目的性地引进技术生产手机,同时补全企业的技术基础。并且将所得利润投入到以引进技术为基础研究自己的技术的战略。最好是坚持不懈投资研究下一个代级的产品。只有那样才有可能在手机技术升级后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具备和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
  唐浩泽听到这个回答,当即伸出手说:“鲍先生,欢迎你加入麒麟电子科技公司。”
  “谢谢!”
  “请问你对待遇方面有什么要求?”
  “我想听听唐总的给出什么条件。”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年薪三十万,你可以自行组建管理团队。我可以给你公司8%的期权,可以在合同上注明,当如果公司自主研发出自己的新一代手机品牌时,你可以用一元的代价获得那些股票。”
  期权在中国还是比较新鲜的事务。这让鲍仲喜体会到唐浩泽诚意和看重。但唐浩泽的条件,也让他知道,需要做出成绩才能算是成功。而他没可能做无米之炊:“唐总,谢谢!你给出的待遇,我非常满意。不过我还想知道唐总对我们麒麟科技,有什么投资计划。”
  “你入职后,我会投资八千万。”
  其实鲍仲喜不知道的是,唐浩泽确实很看重他。因为他将未来几年中国国产手机品牌的起伏说了一个通透。
  所以唐浩泽给了一个条件式奖励,只要鲍仲喜不是只说不练的。等真正意义上的麒麟手机出现,8%的股份,他给得心甘情愿。
  至于他所指的新一代手机,自然是智能手机。
  双方谈好之后,唐浩泽就带着鲍仲喜,将他介绍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认识,并且宣布研究所并入麒麟公司,改名为麒麟电子研究中心。
  鲍仲喜还需要处理一些事务才能正式担任麒麟科技的总裁。暂时还没办法签订合同。
  唐浩泽只是要求电子研究所先山寨出一款手机:“管所长,之前你说过研究所已经将大部分现有的手机零部件生产技术都吃透了。我现在需要一款能和现有国产手机相比的手机。我们无法生产的零件,可以通过引进,要求整机成本在五百以下。有没有问题?”
  “如果部需要彩屏,那就没有问题。现在国产手机的芯片大多是国外淘汰型号的。我们也研究得差不多了。前期可以要求买进和得到授权。我们有信心最终吃透芯片的生产工艺。”管所长敢吹这样的大气,是因为唐浩泽舍得投入。
  彩屏手机,要在一年之后才会开始流行,不过那样的手机价格很高,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无法承担的价格。唐浩泽现在只需要一款黑白屏的手机。
  不过彩屏手机他也不会放弃:“可以同时尝试组装彩屏手机,但工艺质量方面必须要有保证,不然不能生产。”
  如果质量不好,就算是生产了也没人买。现在的彩屏手机很贵,买得起的人大概也不会选择国产品牌。
  对于山寨手机,唐浩泽没有太大的抵触。在早期,中国的国产手机,几乎全部都是山寨。他也参与其中,甚至做山寨的山寨都没关系。只要质量能有一定保证,能赚到钱。
  至于山寨的名头,只是浮云。以后麒麟手机做好了,山寨的名头一阵风就能吹散!
  智能手机的出现,会替代电脑的一些功能。比如互联网,手机必然占据一个重要地位。圈子网想要研发一个手机智能系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步来。
  在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版本,不能研发出来丢在一边不用。
  而智能系统,外国似乎已经在研发,中国人早已经开始落后了。
  在这种情况下,圈子网和别的手机合作,难度太大。国产手机在早期都是山寨的,自然是要用别人的系统。所以,唐浩泽希望能尽快研发一款能试用圈子网的手机系统的手机。
  在日后,自主研发是一个很好的噱头。如果能坚持下去,开发出一个可用的,功能没有明显代差的手机系统,获得国产手机的认可不难。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他都只能从山寨开始。但他的山寨不仅仅是为了山寨。他将自己绝大部分的现金都投进去,也绝对不是为了山寨。
  和鲍仲喜谈好之后,唐浩泽就赶回圈子网公司。
  他刚到办公室,秘书就跟他说:“总裁,沈总刚才来过。”
  “我知道了。”唐浩泽想了一下,转身去找沈亦。
  “你找我有事?”唐浩泽进入沈亦办公室就问。“是那个蓝人?”
  沈亦起身说:“你来看看!”
  唐浩泽转过办公桌,坐在沈亦的椅子上看到沈亦的圈子通讯对话框中蓝人说道:“感谢沈总的邀请,这是我的面试。”下面还有一串又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字符,和一个连接。
  他没有点那个连接,抬头沈亦:“这是什么?”
  “他用八个小时入侵了我们圈子网,并且找到了三个系统漏洞,这些漏洞的风险都很大。”沈亦说着点开连接。“这是他在圈子网申请的个人空间。需要密码才能打开。我刚才看过,里面有他提到的个漏洞代买段和修补方式。”
  唐浩泽将作为还给沈亦:“他说面试,事实什么意思?”
  “我觉得他是在问我们觉得他值多少待遇!我将你昨晚说的五十万年年薪发过去了。但已经两个小时,他没有回复。”
  唐浩泽又问:“那三个漏洞如果部修补好会有什么风险?”
  “盗取或者篡改数据、拿到网站的最高管理权限。”
  “如果找别人查找这些漏洞需要多少钱?”
  “那样的漏洞对每一家公司的意义都不一样。像我们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如果一旦被人利用,甚至可能损失上亿。”
  “你跟他说。他帮我们找出了漏洞,我们先行支付他一百万。”
  “不怕他拿着钱自己创业?”
  “不怕!如果他要创业,就算来我们公司以后也会很快离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而且黑客创业的也不少。“他来不了,也可以介绍其他人。”
  唐浩泽停了一下,又问:“那三个漏洞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