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是这样……”
  陆子安手指抚过这长案,这木几。
  他眼前仿佛看到坎老先生是如何拉紧竹条,绷伞面的场景。
  竹条薄厚均匀,竹蔑细而纤薄,有些细致的地方甚至有些透,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功夫有多深。
  如果这一切,出自一位正当盛年的工匠手中,不足为奇。
  但是如果这些精细到如同天裁的作品,出自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手中呢?
  不管别人怎么想,陆子安只觉得肃然起敬。
  无关年龄,只是信仰。
  这种精益求精的感觉,他比任何人都懂得,也因此而更加感受深刻。
  看到陆子安忽然上前把各种材料都抱下来,老人家连烟都忘了抽了:“你这是……”
  “您不是说坎老有未了的心愿吗?”陆子安微微一笑,心中竟无比宁静:“我想,我能完成他剩下的作品。”
  油纸伞。
  他曾经也做过,如果以坎老独特的工艺制作,虽然只看过几遍视频,但陆子安觉得,他应该能够将其重现。


第548章 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做油纸伞,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工序。
  民间有谚语言: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说,搬进来搬出去的环节不用算在内,做一把伞出来粗算也有七十二道工序。
  仅此一句,油纸伞制作的繁琐程度,可见一斑。
  陆子安走了几趟,才把所有材料都抱到墙角。
  这里,是曾经的坎老先生坐得最久的地方。
  他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大半人生,坐到身形佝偻,直到离世。
  做得好的油纸伞,经得住三千多次的聚合散开。
  陆子安不紧不慢地拿着削制得非常好的竹条,仔细看了看。
  这是经过了水浸、日光晾晒后的竹条,他满意地将其钻好孔,才开始拼架。
  “陆生这手艺挺熟练啊。”隔壁的老人家看得微微有些惊讶,目光顿在他利落的手指上:“我瞧着,倒和老坎的手艺有些相似。”
  “嗯,我曾经看过坎老的作品。”陆子安微微垂着头,细致地进行穿线,然后便是串联伞柄伞头,制成骨架:“这种宁静古老的工作,其实我一直很向往。”
  油纸伞是纯手工的艺术。
  嘴上是轻轻巧巧的一百来道工序,换到陆子安的手上和眼里,就是在时间浸润中的一点一滴的精心雕琢。
  他绷线的时候,动作轻巧而灵活。
  曾经坎老先生绷了几次都失败的动作,在他做来游刃有余。
  但陆子安却并没有什么得意的色彩,甚至眼中还含了一丝淡淡的怅惘。
  屋外,起风了。
  过堂风微微掀起竹条,吹得众材料簌簌作响。
  老人家拎了条小杌子在旁边坐了下来,巴哒巴哒看着他做。
  他回头望了眼屋外逐渐阴沉下来的天空,若有所思地抽了口烟,神情凝重:“陆生,你莫不是……老坎在外头收的徒弟?”
  “不是。”陆子安弯唇笑了笑:“不过天下技艺皆成大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可以算是坎老的徒弟吧。”
  至少,这一手技艺,确实沿自坎老先生的手笔。
  谈笑间,陆子安开始制作伞面。
  他把坎老先生留下来的纸,缓缓铺开,一张一张裁好。
  然后将它们慢慢地一张张粘上骨架,修边、定型。
  “怎么不继续了?”见陆子安掉头去做伞骨,老人有些惊讶。
  “做完了啊。”陆子安扬起手里的竹条,往屋外一指:“应该要经过曝晒的,但是现在外头怕是要下雨了。”
  “么得事么得事。”老人眯起眼睛,缓缓地笑了:“这六月的天啊,就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但下不了多长的,一会儿就晴。”
  手指拿起一把竹条切好,并排陈列着。
  数了数确定没问题了,陆子安才点点头:“那就最好了,刚好我趁着这会儿把这些剩下的做完,到时可以一起拿出去晒。”
  这天儿的太阳,辣得很,想必很快就能行了。
  “那成。”老人扶着膝盖慢慢站起来:“你搁这做着,我回头瞅瞅去,等会叫你家妮儿叫你吃饭。”
  这句妮儿当真是叫得接地气得很,不知道曼曼听了是何感想,陆子安忍不住笑了笑。
  此时沈曼歌正一个头两个大地做着饭,热得不行,这屋里通风也不怎么样,尤其又是在火边。
  好在老人家刚好回来了,直接把她推了出来:“你这样不成的,我来做饭,你赶紧去歇歇,瞧你这一头一脸的汗。”
  沈曼歌脸通红,纯粹是热的,见老人家一接手,刚才她做得手忙脚乱的事情很快就变得井井有条,她也大概明白自己在这儿挺碍事的,讪讪地说出去喝口水。
  出来之后她直接喝了一大杯水,被外头阴凉的风一吹,整个人仿佛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舒服!”
  她正准备去隔壁看看陆子安在干啥,结果陆子安放在她这儿的手机忽然响了。
  见是卓鹏打过来的,沈曼歌便停下了步伐,在屋檐底下接了起来。
  卓鹏没有想到会是沈曼歌接的,顿了顿才道:“曼歌,子安呢?”
  “子安哥在做东西呢,我现在准备过去,你有事和他说吗?要不你稍等一下……”
  “没事,他在做事的话还是别打扰吧,我这事和你说也一样的。”卓鹏难得的犹豫了几秒,才比较慎重地道:“你最近,是不是没有看新闻?”
  新闻?
  沈曼歌怔住了,最近事情好多,他们一路除了手工艺就是各种拍摄,然后她还得负责整理照片传给邹凯。
  ——每天省下来的时候恨不能都用来睡觉,哪有时间关注什么新闻?
  “确实没有。”沈曼歌皱着眉头,颇为疑惑:“怎么了?”
  “这事,其实算是好事……吧……”卓鹏抓了抓头发:“就邹凯做了些小视频和一些海报,是用的你们传给他的资料整理的,挂在网站上面卖,目前销量挺好,我也根据你们给的联系方式和对方有沟通,签定了合同。”
  这确实是大好事啊,双赢的局面!
  “你一次说完吧,我能承受的,我知道你一般铺垫这么长一段,后边肯定有个但是。”沈曼歌早已看透!
  “嗯,确实有但是。”卓鹏被她轻松的语调,也带动得放松了些:“就子安粉丝后援团自发组织了一次活动,叫《千山万水》,他们跟随着你们的脚步,在逐渐往你们的方向赶来。”
  “……”
  “另外,初时只是五个人参与了这次的活动,因为都是自费,但是他们也全程直播,因为过程闹了不少笑话,还挺有意思的,所以目前不仅观看量大幅增加,甚至还有不少人自发自主地参与其中。”卓鹏翻了一下面前的报告,给了一个肯定的数字:“已经有七十九个人了。”
  七十九。
  看着不是很多,但是要知道这一路他们跨越了整个华夏,其中周折自是无需言说。
  他们之所以能说走就走,是因为他们都有强大的财力支撑。
  但是那些粉丝,有的甚至还是学生,他们的经费从何而来?
  沈曼歌如今见识得多了,想得也就更加深远一些,不禁微微色变:“他们哪来的钱?不是,这些人都成年了吗?”
  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事儿,他们只有两个人,轻车简行所以速度能快一点。
  粉丝们人越多事就越多,万一这拖成三五月……
  “对,你说到点子上了。”卓鹏头疼的也是这一点:“其中高中生有三个,两个未成年,大学生五十五个。”
  现在是暑假,还勉强能撑得住,暑假结束之后呢?
  更麻烦的是,他们可是打着追随陆子安的脚步来的,万一途中出点什么事……
  “简直胡闹!”沈曼歌心里不禁有些焦躁,在屋檐下来回走了几步:“我们当时还有去几个山区找老手艺人,还高薪聘请了熟悉路段的老乡带的路,他们如果经费不足,想省这些钱怎么办?”
  在不熟悉路段的深山老林里迷路,尤其是如今这种说下雨就下雨的天气,还是一群什么防护措施都没有的生手,简直是找死!
  过去沈曼歌就看过一些驴友迷路求救无门的新闻,讲真,她完全不同情。
  明明有些地方是明令禁止进入的,但有些人为了“挑战自我”,偏偏要跑去送死,最让人愤怒的是,他们确定遇险了,就会拨打求救电话。
  曾经有一次,有群驴友在深夜里,大雨倾盆的山上求救。
  遇到这种情况能怎么办?不救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动用各种资源前往营救。
  最可恨的是,那群驴友最后安然无恙,却害死了前去救援他们的战士!
  这些事情历历在目,直到现在沈曼歌都记得那种愤怒的心情。
  子安后援团是在她眼皮子底下建立起来的,前期倾注了她大量心血。
  虽然后面因为实在忙不过来,她几乎全部放权了,此时听到这种消息,听着她喜欢的人们变成了她曾经憎恨的那种,她真的无法接受。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也有安排人私下观察和跟进,但是收效不大,而且这事我没法阻止。”卓鹏有些头疼:“目前的问题是,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万一……”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别看眼下乐滋滋的万事大吉,大家都在吹捧陆子安如何如何好,但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众人的责难便会如暴雨倾盆,陆子安首当其冲。
  “必须得阻止他们。”沈曼歌当机立断:“让邹凯把视频图片什么的都编辑掉,别再发布我们去过的地方,我们也会注意隐蔽行踪,等下我再和子安哥好好商量一下。”
  “行。”
  挂了电话,沈曼歌没有立即去隔壁看陆子安。
  她深吸了几口气,平息了一下情绪,才转过身。
  却看到握着一柄油纸伞的陆子安就站在屋檐下,神情黯然地看着她。
  哗啦一声,暴雨,终于下来了。
  两人静静对视,都在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无奈。
  “你……”
  “我都听到了。”陆子安眉眼中有着淡淡的愁绪,缓步走进来,将伞撑开。
  却是一柄大红的油纸伞,伞面以极细腻的笔画,绘了一支雅静的红梅。
  沈曼歌怔怔看着他,想安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倒是陆子安看似洒脱地笑了笑,伸手将那油纸伞递到她面前:“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我觉得,仿佛又恰是时候——送你的。”
  “送我的?”沈曼歌有些疑惑地看向这油纸伞,却是越看越喜欢。
  伸手接过来,她惊喜交加地道:“怎么会突然送我一把伞?真好看!咦?这上面有字……”


第549章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油纸伞上的字,看似是以毫笔挥就,但仔细看时,便能看出其微微凹陷的痕迹。
  沈曼歌忍不住微微侧过身,借着光亮让自己看得更清晰。
  这字笔法纵逸遒放,竟与陆子安从前写的任何一种都不同。
  如果说陆子安的行草是奔放奇逸,他的草书是纵横恣肆,那么他此时写的行书,便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
  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如今沈曼歌也偶有练字,当即忍不住在心里喝了声彩。
  子安哥的字,又有进步了呢!
  不过欣赏完字迹后,她把注意力放到了内容上面。
  字非常小,但凑近些还是能看清的。
  【野有蔓草,零露潯狻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每当写到蔓字时,笔锋略缓,仿佛带着一丝淡淡柔情。
  不明显,却因此而更加动人心弦。
  “喜欢吗?”陆子安略带一丝紧张地看着她。
  “喜欢!”沈曼歌感觉眼前有点朦胧的雾气,眨了眨眼睛才抬起头笑着看向他:“怎么,突然想起送我东西了?”
  陆子安微微松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神情自然一些,伸手将她鬓边垂下的发丝撩至耳后,定了定神,才慢慢地道:“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说话间,他的手指缓缓向下,直到将她的手包在掌中,才轻声道:“曼曼,你……愿意吗?”
  听着他的话,沈曼歌忍不住微微低下头去。
  她的手完全被包裹在他的掌心,手里握着的伞柄在掌心轻微地转动摩擦,温而凉的感觉。
  屋外大雨倾盆,屋内却春意盎然。
  十指相扣,共许白头吗……
  沈曼歌感觉自己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来了,她很想笑,但事实上,却是眼泪先溢出眼眶。
  直到此时此刻,她依然有种身在虚妄的空虚感。
  这一切会是真的吗?
  那些美好的光环,都是她幻想出来的吧?
  也许下一秒,啪,灯光消失,她又回到了那个黑暗的房子里。
  很多人在笑啊……
  扫把星……赔钱货……
  这世间,美好总是缺憾,温暖总是短暂。
  那盏萤火照亮了她眼前的一小段路程,却又很快就熄灭。
  会不会,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又只剩她一个人……
  她下意识握紧了伞柄,嘴唇微微颤抖,想勾出一抹笑,但声音却颤得不像话:“你,在说什么……”
  “我说,请你与我共度余生。”陆子安将下巴搁在她的肩上,看向两人相握的手的目光温柔而怜惜:“曼曼,我知道你心有所惧,但请你相信,那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这句话他很早就想说,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太早的时候难免有点交浅言深,后来相爱相知,他却舍不得再说。
  沈曼歌闭上眼,借着他的力道,她微微往后一退,倚靠在他怀里,终于痛痛快快地哭了出来。
  眼睛被人温柔地抚住,陆子安用轻柔的声音,在她耳边慢慢地说着:“你的怯懦、你的软弱、你的自卑、你的敏感、你的杞人忧天、你的消极阴郁,这些都不是你的错。我知道童年的痛苦会伴随着你很长的时间,但是,我希望你能正视自己,原谅自己,接纳自己,善待自己,那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他们重男轻女……”
  “那不是你的错。”
  “爸爸妈妈死了……”
  “那也不是你的错。”
  沈曼歌微微挣扎了一下:“可是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
  她不想成为累赘……
  “你永远不会是我的负累。”陆子安握着她的手微微用力,制止了她的离开:“等我松开手,你将迎来新的人生,我们订婚吧,曼曼,我想更名正言顺地照顾你。”
  有的人追求功名,有的人寻求利禄。
  但那些都只是人生的幻光。
  在陆子安心里,人生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是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然后与爱的人共度余生。
  他说完之后,手指也逐渐移开,沈曼歌缓缓睁开眼睛。
  眼前一片清亮,屋外烟雨朦朦,朦胧中仿佛看到了她爸妈那温柔的笑颜。
  沈曼歌低头,仓皇地擦干眼泪,却没有把握着伞柄的手抽回来,就这样睁着泪眼回头望:“好。”
  这个好字,自然是回复他之前的问题的。
  “傻姑娘。”陆子安将她揽得更紧,轻声低语:“你知道我为什么要送你这把油纸伞吗?”
  万般思绪都被搁浅,沈曼歌笑着看向手中的油纸伞,柔声问:“为什么?”
  “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在华夏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媒婆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陆子安轻笑:“但是婚礼的话,得等到你满二十岁呀,但是我会把所有的都捧到你面前,在婚礼来临之前,该有的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他素来不会说太甜蜜的情话,但是曼曼坚强的外表内是一颗柔软的心,他舍不得让她因为他态度不确定而心生疑虑。
  两人说了一小会儿话,雨也渐渐停了。
  “吃饭了。”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的老人家倚着门框抽着烟,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目光在油纸伞上顿了顿,他把烟斗在门框上磕了磕:“燕儿成双对,好事哟!”
  沈曼歌含羞带怯地垂下眼,唇角终于扬了起来。
  这雨果然来得急,去得也快,他们吃完饭,太阳又重新出来了。
  陆子安抱了做好的半成品出来晒,整个院子里顿时摆满了油纸伞。
  有路过的村民扬声问着:“哎哟啷个晒的伞哟,莫不是老坎做的吧?还卖不噻!”
  “就是噻,我想给孙子买一把咧,哎哟还是这老坎做的伞啊,好用!”
  老人家出去解释了几句,众人听说是一个年轻后生来村里儿做的,大感好奇,纷纷探头进来看。
  陆子安任他们瞧,走过去落落大方地打了个招呼:“大家好。”
  “哎哟你好你好哇,这小伙子长得真精神,哎这妮儿长得真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热情洋溢,听老人说他俩是情侣,准备订婚的,众人顿时纷纷祝贺。
  收获了一箩筐的祝福语,沈曼歌被他们逗得面泛红云。
  最后还是老人家说他们要上山看看老坎,众人才散了开去。
  前往祭拜的路上,陆子安的心情空前的宁静。
  他做了些油纸伞的小纸样,在坎老的坟前一一烧了。
  精致玲珑的小伞,绘着精美的各色图样。
  一一撑开,再投入火中。
  如果有人见过坎老的手札,那么就会发现,这些图样,都是坎老生前所绘。
  他所有做过的、未做的、抑或只是描出了一个大概图形没有来得及补充的所有的梦,陆子安都为他填充圆满。
  有凉风吹过,卷起残渣,打着旋儿升上半空。
  众人抬头仰望,情不自禁发出一声感叹:今儿的天空,真蓝啊……
  “回吧,晚边天黑了得看不见路了。”
  陆子安应了一声,拿竹枝儿拨动着纸钱,等它们全都燃尽了熄灭了,确定没有火星儿了才折返。
  这一晚自是歇在了村子里,只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沈曼歌在枕头底下,放了一笔钱。
  不多,但足以让老人能够过得稍微轻松一点。
  随着车子逐渐驶离那个烟雨氤氲的村庄,沈曼歌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接下来我们去哪儿呢?”
  “你回长偃。”陆子安笃定而从容:“我继续我的行程。”
  如果在昨天之前,陆子安说这种话的话,沈曼歌一定会否定。
  但是此时她心情很好,忍不住想问一句为什么。
  活腻歪了吗?这种送命题也敢随便答!
  “你的公司得走上正途了,卓鹏只能帮你到这里,而且你马上要开学了。”陆子安微笑着,有条不紊地解释:“另外,关于那些粉丝后援团闹出的事情,你也得出面帮我张罗一下,我此去不是游山玩水,是为了寻找我心中的答案,有你在我很高兴,但是接下来的旅程,我可能得一个人完成。”
  其实仔细一想,沈曼歌还是能够理解的。
  但是理智是一回事,她心里完全无法接受!
  就是因为他说的有道理,所以她才更不高兴,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没有再说话。
  陆子安轻笑了一声,踩了脚刹车,伸手抚了一下她的头发:“听话,你能陪我到这里,我已经很开心了。不仅是高兴,更是满满的感动感激。”
  “我……”沈曼歌正准备回话,手却摸到了那柄大红的油纸伞。
  触手生凉的竹伞骨,齐整繁复的穿线,雅致精巧的伞面绘图,无一不在向她深情诉说着他对她的在乎。
  如果不是因为在意,向来洒脱的子安又何需做到如此地步。
  她的指腹轻轻摩挲着伞面,后面的话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半晌,她没有抬头:“好。”
  就像他求婚,她说好一样,现在他要去追求他的梦想,她也只有一个简单的好字。


第550章 一语双关
  听到她的回答,虽然在预料中,但陆子安眼神还是微微一黯,随即便轻轻地笑了起来:“进了大学好好读书,遇事不要慌张,有事找我找卓鹏都可以的。”
  “呵呵。”沈曼歌压下心底的一丝不舍,挑眉斜睨着他,一撩长发:“你确定,有人敢惹我?”
  她从来都不是可爱的小兔子好吗?隐藏在她乖巧如猫咪的外表下的,是闪闪发亮,一挠一个准儿的爪子!
  回到猛遮县城,两人稍作休整,便买好了回长偃的机票。
  沈曼歌回到长偃市的消息,迅速在各渠道网络扩散开来。
  不少媒体闻风而动,恨不能堵住陆家取得第一个采访沈曼歌的机会。
  此时的粉丝后援团的《千山万水》行动,已经离开了北亰,听说沈曼歌出现了,纷纷找渠道和沈曼歌联系。
  尤其是子安后援团的群里,更是炸开了锅。
  【曼曼小姐姐!求问陆大师的具体位置!我想截胡哈哈哈哈!】
  【对,我在昆明旅游呢,听说你们去了云南?真的假的呀?陆大师还在云南吗?我这边过去很快呀!】
  【近水楼台先得月!求具体位置!我要抱大腿哈哈哈哈叉腰!】
  无论真情假意,大家对陆子安的具体所在都无比在意。
  沈曼歌回到长偃后,真是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