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去百工门学习,不只是有陆子安徒弟的指点!
  陆子安竟然会亲自到场,手把手地教?
  【一对一?突然蠢蠢欲动!】
  【想太多好吧,陆大师多忙,他们这简直是走大运了。】
  【倒也是哦,而且感觉陆大师不会手把手地教吧。】
  对于这些议论,最后是由陆阿惠出面做了一个简单的结语:【手把手?抱歉,百工门没这规矩,还是那句话,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话说的当真不客气,但却因为略有距离感,反而更让人容易接受。
  不过陆子安亲自指点解说,这已经是一个足够好的噱头,确实不需要再画蛇添足了。
  媒体纷纷转载,于是陆子安万万没想到,自己随便走走,居然莫名其妙又上了次热搜。
  接到冯小荀的电话,知道很多记者都在赶来的路上后,陆子安迅速离开了博物馆。
  他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这热搜不要钱的吗?怎么感觉我动不动就上了热搜。”
  “哈哈,那是你名气大嘛没办法的。”冯小荀如今春风得意,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愉快地笑了:“热搜可没这么容易上,只是因为是你,才感觉好像很容易一样。”
  “这样么……”
  “那必须的。”冯小荀压低声音:“对了,【馥兰】需要我给你做一波专访吗?我联系了清橖,他说得问一下你的意思。”
  陆子安这才想起,【馥兰】整个项目自从开工以后,他好像就把它抛在脑后了,也是他实在太忙了,加上他很相信清橖,所以倒也没什么大碍。
  不过专访嘛……
  他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暂时不用了,现在正在施工,你采访也采访不了什么,图纸又不能外泄,你做出来也没效果。”
  “那倒也是。”冯小荀还是很听他的话的,当即点了点头:“我主要是想着,清橖现在做事感觉挺有压力的,【馥兰】的话,我们都知道它很好,但就是建筑界褒贬不一,在没有建成之前,清橖怕是得承受不小的压力。”
  “压力就是动力,我相信他能挺住的。”
  两人寒喧片刻,陆子安便收了线。
  虽然冯小荀建议他了解一下建筑界对【馥兰】整个项目的评价,但陆子安还是不作考虑。
  知道了有什么意义呢?
  他并不会为了他们的意见而对【馥兰】进行修改。
  正在他陷入沉思的时候,忽然听到门里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
  看来是奇奇放学回来了,陆子安唇角扬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推门走了进去。
  曼曼去了北亰以后,他妈心慌得很,偏偏曼曼在军训无法视频,好在奇奇刚好回来了,他妈脸上才总算重新又有了笑容。
  “奶奶,老师今天表扬我了呢,她夸我字写得特别好看,还表扬我作文写得好!”奇奇跟在陆妈身边叽叽呱呱,各种分享自己在学校的所见所闻。
  陆妈听得眉开眼笑的:“哎呀,我家奇奇就是棒!作文写了什么呀?”
  “写的我最爱的人!我写的我爷爷呢!”奇奇说着,从书包里取出了作文本。
  “那我得好好看一看,我家奇奇的作文,哎呀,这字确实写得好,很工整啊!”连陆爸都忍不住夸了一句。
  只是,当他们往下边看了作文以后,他们脸上的笑容便慢慢收敛了。
  奇奇是个苦命的孩子,她的作文和同龄人相比,少了一分稚嫩,多了一份沧桑。
  字里行间,她并没有写她和爷爷过得多苦,甚至没有去写曾经经受过的悲伤。
  她纯粹的只是在回忆,爷爷对她有多好。
  在文章的最后,她发自内心地写下了一句感慨:【我好想爷爷啊,要是爷爷一辈子都陪着我就好了。】
  看了这句话,感性的陆妈眼眶都红了。
  “……写得好,爷爷有奖励!”陆爸担心她说出什么话,引起奇奇的伤心事,连忙拉着奇奇走开了:“爷爷带你去买冰淇淋!随你挑!”
  “好耶好耶!”任奇奇欢喜地抓着陆爸的大手,一蹦一跳地出去了。
  陆妈拿着作文本,看了又看,到底是没忍住,偷偷抹了把泪。
  “妈。”陆子安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肩。
  “我在想,任老爷子确实太可怜了,你看这后天就中元节了,任家肯定是没人给他烧包的,隔得这山长水远,叫奇奇回去也不现实,要不我就给他在这边弄块牌位,给他也烧些钱……”陆妈深深地叹了口气:“苦了一辈子,死了也好歹过得好一点。”
  陆子安虽然不信这些,但也没反对:“你看着办吧,我没意见。”
  虽然灵魂一说,他个人觉得只是心理安慰,但是有时候,人确实是需要这种精神慰藉的。
  因为心里挂念着还在书房里的三人,所以陆子安等他妈情绪缓和了就上了楼。
  陆妈一边收拾着,一边还在念叨:“还有白老爷子,唉,公爹的灵位也得重新弄一弄了……”
  陆子安上楼的脚步顿了顿,他脑海中回忆了一下,竟然想不起他爷爷的脸了。
  明明好像也没几年,怎么感觉,有些记忆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呢?
  如今回忆起从前,他对他爷爷好像也没了曾经那些憎恶。
  世人皆苦,谁都有无法言说的苦衷,逝者已矣,就让那些过往都随风去吧。
  “陆大师!您回来啦!”一道欢喜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陆子安抬眸看了一眼,发现是执行主编正欢喜地看着他。
  “抱歉,我出去了一趟。”陆子安不动声色地走了进去:“看完了吗?”
  总编捧着书稿,犹自有些舍不得放下:“我看了一遍,正在看第二遍,还没看完,陆大师,您这些内容,都是您的亲身经历吗?”
  怎么会这么问?陆子安有些奇怪,但还是点点头:“是啊。”
  “实在是……”总编沉吟着,仿佛不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种感觉。
  他拧着眉,神情慎重,法令纹都仿佛比平日深刻几分:“实在是……惊才绝艳,但每种工艺偏偏又非常质朴,很接地气,这种感觉糅合在一起,我实在是……”
  出版社社长爱不释卷,眼睛都舍不得抬,想也没想地道:“我反正是已经三刷了,要不是这书是原稿,我真想直接带回去收藏。”
  面对诸多夸奖赞叹,陆子安面不改色,只淡淡地笑说过奖。
  执行主编在一旁默默观察,心里忍不住轻轻吸了口冷气。
  很显然,陆子安对他的书稿好坏,心里是有底的。
  也是,陆大师这般身份,如果真随便拿本东西出来充数,那才是真正不合常理的。
  确实这一点后,执行主编没再犹豫,将看到书稿后一直在内心思量的想法说了出来:“陆大师,关于这次的印刷,我有个想法。”
  “嗯?”陆子安疑惑地看向他:“愿闻其详。”
  “我手中这本书,我看了一遍以后,很多内容我甚至都记得很清楚。”执行主编与陆子安对视,目光澄澈,一字一句地道:“我觉得,您的字已经很好了,有些地方,您的笔划也能透出三分心意,如果能以现在的书稿进行印刷,其实反而是最还原的。”
  平时他们印刷,都是作者给文字,再配插图,经过排版后直接印刷。
  但是那是其他人。
  见没有人反对,执行主编目光如炬,声音越来越清晰,语气也愈加肯定:“我认为,陆大师的书,不该用千篇一律的印刷体,就该是这样的字才对!”
  这很独特,他知道。
  这个想法也非常奇怪,他也知道。
  但是当他看到这本书稿之后,这个念头就一直盘踞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世间或许有千万种字体,但唯有陆子安的亲笔,方才配得上他的文字,他的画!
  陆子安没有说话。
  总编也久久不能言语。
  一直低着头的社长慢慢抬起头来,眼底精光一闪而逝,忽地阖书而赞:“好主意!”
  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已经看过了最合适的,在脑海里用任何字体来进行更替,也无法达到眼前这般效果。
  三人一拍即合:“虽然有些难度,但我们会努力印刷出最好的效果的!”
  陆子安对印刷并不太了解,自然是无可无不可:“都行,可以,没关系。”
  于是这事就算是这么敲定下来,加上有官方的支持,印刷马上便能提上日程。
  但是陆子安万万没想到的是,什么都准备好了,序言却遇到了些许阻碍。
  很多文学大佬都联系他,想要帮他写序。
  同时官方自然也听到了消息,安排工作人员和他接洽商议是否要安排人给他写序的事宜。


第569章 四时有明法而不仪
  这还只是表面的,私底下找陆爸,想约陆子安出来谈序言的人不知有多少。
  陆爸顶着陆妈谴责的眼神,理直气壮:“虽然他们找了我,但是我都没答应的。”
  毕竟,他太极打的贼六!
  “但是子安你也得好好想一下。”陆妈神色凝重:“人怕出名猪怕壮,你这事处理得好就好,不好的话怕是会招闲话的。”
  僧多粥少,应了谁都会得罪其他人。
  陆子安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他略一沉吟,倒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如果真是要写序的话,我不会选任何人。”
  “为什么?”陆爸陆妈都有些惊讶。
  陆子安的想法非常直接:“因为序言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初步了解到关于我的一些想法以及写这本书的初衷,没有谁,比我自己更清楚我是在写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么说的话,倒也有点道理……”陆爸微微皱着眉思索着:“但是你现在写的话,来得及么?”
  “来得及的。”
  事实上,当确定要写自序以后,陆子安已经在心里勾勒出了序言的大概内容。
  他想把关于这套书的初衷写出来,当然,也包括他即将做的事情。
  而在此之前,他需要做一件已经搁浅很久的事情。
  时隔多日之后,陆子安终于再一次打开了直播。
  他提前三个小时在微博说了一声,大概准备了些材料后,按时打开了直播间。
  直播间里一片欢腾,人数实打实的有近三万。
  “大家好,好久不见。”陆子安打开后,刚问了声好,弹幕瞬间占满了屏幕。
  【老公看我看我!我好想你啊!】
  【爱你一万年!求翻牌!】
  【你个男的翻啥牌,反正我是第一个说的!你们都在我下面排队吧!哼叽!】
  【哟,你第一啊,好了不起哦,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哈哈哈神经病啊你们,那还有诸葛亮舌战群儒呢!】
  【……突然无法直视我的语文书了。】
  陆子安笑了笑,等弹幕渐渐少了些,才继续道:“当然,这么久没见,我也不能让大家失望,今天我准备的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作品……”
  所有弹幕突然停了下来。
  大师出品,必属精品。
  陆子安的作品,每一件都不会重复,如今他又会给他们什么惊喜呢?
  并没有什么卖关子,也没有太多无意义的动作。
  陆子安在工作台前坐了下来,拖过来一箱子。
  听着那动静,就知道箱子很沉。
  陆子安取了几块材料上来,一边拿刻刀进行初步的处理,一边慢慢地道:“在制作之前,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周礼》中有记载: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这,就是我们二十四节气最初的轮廓。”
  二十四节气……
  众人陷入了沉思。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写了一篇申请,经上级批准,我国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二十四节气的申遗。”陆子安轻描淡写,说出了这番让人惊讶至极的话,他却依然神色淡然:“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这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
  他声音平静而和缓,手上动作却没有停顿半分。
  刻刀流畅而自然地从玉料上轻轻划过,清刀无痕,指腹轻轻一抚,便能感受到玉质温润。
  不过寥寥几刀,一颗圆润的玉球便已经在他掌心轻轻滚动。
  看到这一幕,电脑前的卓老爷子都不禁轻轻地吸了口气:“我怎么感觉,这子安的技艺,又增进了……”
  曾经以为金银错,便是陆子安玉雕技艺的巅峰,却不料他从来都不会停下脚步。
  经过了游艺悟道的洗礼,陆子安技艺更见精进。
  他挑选的玉料,不全是羊脂玉,有些甚至有杂色,但更多的是纯净的玉料。
  各种颜色都有,有些甚至外表粗砺,只在裂处隐约可见其中的耀眼光芒。
  陆子安对众人的惊讶并不知情,他轻轻在玉料上刮了一下,眼底带着一丝宠溺:“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时间框架的一部分,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再细分出七十二物候,使生产生活与自然结合得非常紧密,而这对于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国家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很多人对二十四节气,只停留在大概知道一些比较重要的节气名字上。
  对于它的具体划分和代表意义,并不是特别了解。
  因此,除了一些赞美和无意义的水弹幕内容,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异议。
  【恕我直言,我可能记不住这个,毕竟,这对我来说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是啊,陆大师也说了,这节气是有益于生产生活的,但我们一般都是用阳历。】
  【我倒是过阴历生日,但节气好像也不是阴历吧?】
  每做出一个玉球,然后拿材料的当口,陆子安都会看一看屏幕上的内容。
  看了这些话,他倒也不生气。
  他暂缓了手上的事情,微微沉吟着道:“庄子在《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枯荣,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个华夏古代极具价值的天文历法体系,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社会价值。”
  二十四节气,始于战国时期,后面经历无数朝代,一步步细化,最终才有了如今的二十四节气。
  陆子安边做边解说的时候,许多人都开始了疯狂的查资料典籍。
  原来,看似简单的一个节气,里面竟蕴含了这么多的神奇知识。
  就像有些人提出的问题一样:为什么节气作为农历,却又跟公历对应得那么好,比如清明总在4月5日?
  为什么有时看新闻报节气不止有日期,还精确到分秒?
  为什么有时觉得24节气挺准有时又不准?
  一切疑问,都随着慢慢的了解而逐渐被解答。
  阳历就是太阳历,而阴历则是月亮历,两者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变化而修订。
  而节气,则是阴阳合历。
  它既是阳历,也有阴历的一部分,取二者之长,弃二者之短。
  它是华夏古人数千年智慧的结晶!
  了解得越多,也就越感慨。
  在当年,没有任何辅助工具,只能用无比粗陋的圭表测影来记载时间,古人竟然也能琢磨出节气划分,当真是,太奇妙了!
  当然,在感慨的同时,人们也依然非常关注陆子安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桌上的玉球越来越多。
  他们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这些玉球,有大有小,有圆有扁,甚至有的还只是薄薄一片。
  这究竟是些什么呀?
  无数弹幕都发出了疑惑,陆子安却始终只是浅笑着:“剧透的话,就没有意思了,往下看吧!”
  直播间人数越来越多,后来的并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陆子安削了一桌的玉球很是奇怪。
  正在很多人都充满好奇的时候,陆子安搬上来一块完整的玉料。


第570章 沧海一粟
  如果是平时,人们的注意力都会放在这玉料的质感上。
  但在此时此刻,在陆子安的刻刀落于玉料表面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于刀尖,恍惚竟忘了身在何处。
  如果你有幸见过这样的刀法,如果你能够亲眼看到这般精美而细致的创作。
  你不会注意到刻刀有多么锋利,也会将这玉料的价值不菲抛在脑后——就像此时直播间里直逼三十万的观众,心神完全被执刀的手所吸引。
  被那双手挥下的那一刀刀,刻下的一条条线。
  整整十三根玉柱,彼此间隙都非常一致。
  没有人发出感叹,弹幕也完全消失了。
  三十万人,都在怔怔地看着陆子安的创作。
  而陆子安却早已忘却了周身的一切,仿佛有一种流波缓缓包裹了他,工作台上的玉球,纷纷反射着柔和而美丽的光芒。
  他微微抿着唇,目光专注,昆吾刀切玉如泥,他甚至不需要费神去思考打磨,全副身心都投入在了创作之中。
  无数画面在脑海中掠过,有轻声长吟自远空而来:“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那种声音,是人与神祈祷的韵律,撩拨心弦,让人感觉浑身炽热的同时,忍不住带着浑身澎湃的热血,五体投地,眼含热泪头抵大地:“尧……”
  【我感觉很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啊,这是我家乡那边的啊!陶寺古观象台?哇,好还原啊,不过感觉陆大师这个更精细!】
  是的,此时陆子安制作的,正是观象台的模型。
  《尚书·尧典》记载,在举行禅让典礼时,尧帝要把天文观测仪器亲自授给舜帝,有什么作品,能比能够清晰地表现十二个节气的观象台更有说服力?
  只是,在制作的时候,陆子安的制作手法又让许多人感到奇怪。
  因为他多制作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意义的零件,看上去,有些像画蛇添足。
  很多人也有去过陶寺古观象台,虽然站在那巨大的观象台上目睹日出的时候,也颇为动容,但……也仅此而已。
  有人已经迅速找出了陶寺古观象台的实景图,开始拿着和陆子安正在制作的半成品进行对比。
  可是,在他们看来,这仅仅只是轮廓相似,一些多余的零件,是陶寺古观象台的实景图上没有的。
  陆子安却没有解释的意思,他的刀法干净而利落,刀锋到处,玉料分离。
  一根根均匀细致的玉柱竖立起来,以榫卯的形式与整个观象台相连接,而那些线条,却组成了四道同心圆。
  等到所有玉柱都雕刻完毕,陆子安终于深吸一口气,放下了刻刀。
  【咦咦,做完了?还挺快的嘛!】
  【这位夜猫子同学,你看一下时间好不好?】
  【哇,已经一点多啦,时间过得好快啊!】
  只是,哪怕此时夜已经深了,直播间人数却并不见少,反而有种越来越多的趋势。
  陆子安轻轻吸了一口气,站起来伸展了一下手臂,关节啪哒啪哒响了几下。
  他喝了口茶,眼睛竟然无比清澈。
  根本毫无睡意!
  “抱歉,我低估了这件作品的难度。”陆子安很干脆地放下杯子:“我今晚可能需要熬个夜,大家早点休息吧,等明天再来看也一样的。”
  【不不不不,求别关直播啊啊啊啊!】
  【同求别关直播!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命你拿去,别关我的直播!】
  陆子安有些迟疑:“但是,确实挺晚了……”
  他伸出的罪恶的右手,最终还是因为全屏幕都是恳求而停住了。
  与此同时,他的所有联系方式都被打爆了,陆子安看了一眼,连邮箱都全被塞满了求别关直播的邮件。
  “那,行吧……”陆子安抬眼看了一下窗外,唇角忽然浮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能与大家共赏这月色,我深感荣幸。”
  皎洁的月光从窗台跳进来,洒了他一身。
  眉眼清峻,真正的丰神朗月,温润如玉。
  尤其陆子安周身的气度,更是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突然觉得,我弯了。】
  一句玩笑,竟引起无数应和。
  陆子安却已经重新在桌前落座,舒展了一下手指,手指按在了那十三根玉柱上。
  在所有人惊讶、惊恐、不敢置信的眼神里,他慢慢地把这些玉柱按了下去。
  有人腾地地一声站了起来:“怎么做到的?”
  这不会是他们太想睡觉、产生幻觉了吧?
  但是,陆子安给他们的惊喜,显然远远不止这一点点。
  所有人瞪大眼睛,看着他慢慢将四周的玉柱立起来,然后慢慢反过来,扣在了整座星象台上。
  这还是玉料吗?这确定不是橡皮泥?
  当陆子安把整件作品立起来的时候,人们已经没脾气了。
  不过这半成品侧立着,正面正好对着摄像头,人们也就能够看得更加清晰。
  他们这才发现,那些玉柱,原来不是随便排列的,当陆子安这样反扣之后,所有玉柱竟然都暗呈榫卯的形态,彼此相依相嵌,无比紧密。
  正在所有人看得起劲的时候,陆子安又把它倒扣着放桌上了。
  眼看着非常平整的玉料表面,当陆子安在左侧抵住后,竟然缓缓从右侧抽出了一块方正的玉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