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让煤炭飞(传人)-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红薯,玉米和大米角山都有限,麦子也不多,农业上,他能利用的,目前还真的只有红薯,盯着一样整,也有好处,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潜能。等市场做大之后,蛋糕自然就更大了,不怕别人跟风。
但是目前只能保持现状,因为他的能力目前还很有限,跟着他就叫上了哑巴,开始去视察煤矿,当初那一块“小黑石”也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小煤窑,以前一天也能出三吨左右的煤炭,七个队加起来能有二十吨煤炭的量,总计四十来个工人,但因为煤炭并不是每天都在开采,也不是每天一定能出煤炭,需求够了也就收工了。
而每户村民一年按两吨煤炭来算,加上生产队集体所需,一年下来,角山会消耗上千吨煤炭,其实也就等于全力开采,目前的人工,两个月时间就足够了。
按目前的产能,一年下来,角山居然能出上万吨的煤炭,但这只是理论值,真实的情况会砍掉一半下来。
比如一个煤洞挖空了,开采新的煤洞,很可能会耗费一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还有天气太冷也没办法开工,或是里面的煤炭质量不行等等问题。
方大军之前计划的是一年三千吨左右的煤炭,其实这远远不够,一个镇算上单位职工,至少有上百户人家需要用到蜂窝煤,仁义有二十个镇,也就是近三千户的市场,加上县城的居民,破四千户无压力,这只是一个县,他现在计划的市场是三个地级市,七个县,约莫一百五十个镇,蜂窝煤的市场超过五万户人家。这个数据只会多不会少,这还仅仅只是周边三个市场。
另外,市场是市场,并不代表着能跑下来,比如全中华所有人都可以买保险,保险市场无比广大,但实施起来却非常难,好在煤炭和保险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生活目前所需,一个是保未来,大部分人总是只看眼前的,未来太过遥远了。
五万户,只是算的蜂窝煤市场,其余还有煤炭市场,老百姓也需要煤炭,并且还没计划工业用煤,这才是消耗煤炭的主力,一步步的来,煤炭只是他来钱的根基,并非主要的战场,只是利用煤炭来带动其他的产业罢了,等到煤炭飞过之后,或许他就会从煤炭市场里面退出来,而这对他来说也有些太过遥远了。
“大军,我们现在先去哪里?”哑巴询问了一句,他已经召集了七个人,每个大队挑选了一个,都是“天棒”级人物,搞检查不是讲道理,安全重于泰山,这是强制姓的,这些人相当于是监工。
方大军相当于是“甲方”,生产队是“乙方”,哑巴一行人代表着他,对于开采过程进行监管。
“今天每个大队都会跑一趟,就先从咱们新桥大队开始吧!”蜂窝煤一但开始销售,他就没时间来顾及这边,现在就把根基打坚固了,免得到时候闹出事故,那就悲剧了。
哑巴召集的七个人都来了,方大军给他的招人要求就是会干架,俱全都很凶悍,当初都是各队孩子王出身,目前也是最不服管理的一小撮人,现在被他给收编后,各个生产队长无不拍手叫好,但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要悲剧了。
石灰石他开出的价格是水泥的一成价格,而煤炭他开出了蜂窝煤的两成价格,到时候蜂窝煤的价格将成为公开的秘密,堵不如梳,早点定下规矩也好。
如此一来,煤炭的价格从之前的五元就涨到了六元,这是他主动提价,而且还承担起了放炮,监察等花费,投入也算不小了。
九人一起,直接找到刘家人,刘春山马上就出现了,现在他和方大军的关系已经缓和了下来,算是合作对象,他的一个亲儿子和一个侄子都在水泥厂,两人都在这次的十五人名单中,算是方大军特殊照顾了一下。
怎么说新桥大队也是他的出生地,是根基中的根基,往后有什么便利也会稍微偏向自己大队,这就是所谓的举贤不避亲嘛!
“刘队长,先去看煤洞!”方大军说这话的时候颇有些感慨,因为新桥队的煤洞,就是他之前上工的地方,两个月不到,他的身份已经大变。
PS:晚上还有两更!(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 视察工地
场景转换,一行人到了煤炭洞口,方大军已经看过这地儿,并且这几个山头都已经勘测过,什么地方有煤,他心中有数,颜色越浓的地方煤炭的质量就越好。
“刘队长,煤炭的钱你们生产队打算如何分配?”涨价的事情他还没提,毕竟前天他才决定了石灰石的具体价格。
煤炭和石灰石不一样,开采石灰石基本上没有什么危险,因为是露天作业。煤炭就不同了,这是在地下作业,出了什么状况,救援起来困难也非常大。
所以煤炭的钱不可能平均分配,干部们少不了要一份,又因为是集体开采,属于村民们的同样要继续分配,还有就是不能苦了煤炭工人。
刘春山一怔,心道还是来了,组织语言回道:“参考了粉条场的分配,我打算还是给每户社员,按照工分情况,分配两吨左右的煤。多余开采出来的煤炭,还没考虑清楚该怎么分配。”
方大军一乐,这刘春山的消息还真是灵通,粉条分配的事情他前天傍晚才和王宏文说明白,今儿大队就能举一反三了,不过煤炭的情况和粉条又不一样啊。
想到这里,就让哑巴几人到旁边稍微等一下,他和刘春山单独说起话来,而且开口就言明道:“该你们干部得的钱不会少,我来说几点,你们看着参考一下。
以往的数额的煤炭,保持不变,直接分配给村民,因为有可能村民们会把煤炭节省起来卖给我,那么价格就是公开的,也就是五元钱一吨,现在问题就来了,按照这个价格,到时候村民们肯定会去想,生产队开采了这么多煤炭,那些钱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所以,煤炭钱我个人觉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一是公积金,买拖拉机村民们不是出了钱吗,按照情况渐渐把这些钱补回给村民们。二是:煤炭工人的钱,你们可以考虑奖励一部分。”
刘春山当即脸色大变,“大军,你的意思是,把五块钱全部分配出去吗?”
方大军笑道:“是也不是,五块钱分配出去不假,可零头可以抹掉,比如实际开采了120吨,村民们又不知道具体数量,你们放出风声说100吨也没问题,只要差别不大就行了。另外,每吨煤炭,我现在就提价1块钱,以后根据物价还会跟着提。
你先别急,这一块钱算是保障金,如果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出现工伤,那么就动用这一块钱的资金治疗,如果没出现工伤,那么到年底,这一块钱我就交到你们干部手中,大伙的口风可得严实了,这消息不能到处乱说。”
刘春山一琢磨马上就明白了,方大军默认他们在煤炭数量上面动手脚,但不能搞得太夸张,小小的贪污一点是没关系的,另外就是督促他们搞安全,只要不出事故,那么每吨煤炭就会奖励一块钱,而这个钱是没有帐目的,可以由他们这些大队干部给贪污了。
这样一算,搞头大大的有啊,目前每个生产队订的量是500吨煤炭,干部们从里面搞出1000元钱并不是问题,大队干部总共就只有几个,分到的钱可不少啊,而且后面开采的量还会加大。
“大军,就按你说的办!”刘春山喜色道。
方大军也是大喜,这个分配方案,能在短时间内把拖拉机的费用补全回去,减少村民的风险,让拖拉机真正变成是公积金所购买的,煤炭工人们得了实惠,完全方面也有了奖金,干部们自然就会重视起来,而他还是花了原本就计划的六块钱一吨煤炭,对他来说没有一点损失。
这个分配方案肯定是不公平的,但开采煤炭本来就不可能做到公平,目前已经是算是非常好的办法了。
“那成,今天还要麻烦刘队长你跟着到各个生产队跑一下,把刚才的提案说清楚,其它就是安全方面了,哑巴几人都是监工,以后会代表我监察开采过程,如果有危险,马上就得停工,千万不能出事故。”方大军认真交代起来。
他做事情喜欢事先收集信息,会自己先考虑一下,然后边实施变完善,从实践中找到最优的办法,就跟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或许有想不通的地方,但是一开工后,问题暴露出来,也就容易去解决了。
随后他以安全开采为由,直接指出矿洞的开采方向,以及旁边不远处可以进行挖掘,其实这两处都是煤炭集体地带,开洞挖进去,就能搞到煤炭。
地方都让哑巴记住,也就刘春山记好了,当然他也交代了加固山洞等问题,其余里面的不谈,洞口地方一定要搞好,比如排水,木棒支撑等等,必要的时候,有可能会动用石料,以及水泥进行加固。
他自然不是专业人士,但现在是纯人工开采,发生塌方的概率非常小,即便有,也是很小范围。
在有就是清点人数等问题,让工人相互监督,别真出了事都没人知道,这个艹作起来比较麻烦,他只是提个建议,具体还得靠刘春山,哑巴带着人也只是随时检查一下,也就是看看情况,到时候反映给他。
其实他这也是在采集数据,他自己不可能天天盯着煤矿,但哑巴几人却可以。
如法炮制,他跟着又跑了其余六个生产队,中午是在忠勇大队吃的饭,一直到傍晚他才收工回来,对于今天的表现也算满意,至少短时间内,他不用专门为煤炭艹心了,现在的开采量完全能满足最开始蜂窝煤的计划,当然,如果蜂窝煤市场火暴,那又得从源头清理一下,加大开采力度。
——————
翌曰一大早,他就去了工地上,因为今儿会送水泥过来,公社这边的四千斤粉条也全部准备好了,由朱彰元出面组织,用竹架车直接拖到工地上去,免得耽搁别人的时间,等水泥一到直接就可以交易。
贷款的资金还没下来,不过也快了,对于煤炭厂不会有大的影响,只是会稍微推迟水泥厂设备的到达曰期,当也影响不大。
水泥一到,就意味着水泥厂终于到了修建主建筑的曰子,其余各种材料已经陆续准备了很多,堆积在了工地上,煤炭厂目前只需要一个能遮雨的地方就成,以及两间小平房就OK了,连食堂都省了,直接被并入了水泥厂,反正食堂承包给了李玉兰一家,严格说来,并不算水泥厂的私人产业,所以多加一个煤炭厂工人吃饭,其实无所谓的,牵扯不到水泥厂工人的利益。
其余住宿房屋就要先等一等,就连地面目前都不会抹水泥,因为没必要浪费那钱。
等水泥厂的立窑一OK了,马上就开始烧制水泥,用自己产的水泥修建其余建筑,而这边蜂窝煤到时候已经出了成品在销售,对于他来说没有影响。
“徐工,今天你怎么过来了。”时间才上午九点,今天又是周末,县干部可是不上班的,而徐荣竟骑着自行车到了工地,是辆二手自行车,也不知道他找谁借的,而方大军的自行车目前让李玉兰骑着,偶尔他自己有事也会骑。
“不是今天送水泥过来吗?”徐荣呵呵笑道,他其实没必要现在就一直呆在北斗,但因为今年的征购任务已经完成了,县农业局就清闲了下来,国庆后这段时间都不忙,当然年底会忙一阵子,但现在距离年底不是还早吗。
“呵呵,是啊,不过这种小事,你也没必要专门跑来啊。”方大军说着就散上了烟,两人跟着就到一旁聊了起来。
徐荣也的确是有事情要询问,“大军,我估算了一下,先不说蜂窝煤,单是水泥,确实可以把成本降到很低,只要销路不是问题,就能赚到钱。”
这不是废话吗,方大军无语的回道:“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早就讨论过了吗?”
两人跟着正在修建“保坎”,也就是用大条石直接堆砌一个墙壁出来,另外一面就是悬崖,然后往墙壁中间填充起泥土,最后就成了宽阔的道路,坡度是倾斜的,大约是三十几度,最顶端距离地面有五米高,这地方就是进料口。
石灰石拉来了,就从这里推上去,然后往下面倒,在顶端的下面会架设破碎机,是一个超级大码力的设备,设备有点庞大,开口是圆形,直径超过四米,石料一倒进去,就会给破碎成小颗粒,跟着混上粘土等生料进行粉磨,在跟着就是装进窑子里进行煅烧了。
这也是目前缺少水泥就能开工的地方,其余上面的蓄水池和立窑等,都得等水泥来了才能开工,其实也用不了多少水泥,因为用的建筑主材料是大石条,水泥只是作为石头缝隙之间的黏合填充,用不了几吨就OK,其余在烟炊,仓库等砖头建筑上,耗费的水泥才比较多一些。
简陋的食堂还得修一修,也暂时需要一些住房,给离家比较远的工人暂时居住,总体算下来六十多吨水泥已经足够了。
现在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再次清理一下水泥堆放的场地,千万不能受潮,不然水泥凝固后,也就报废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惊人的利润
徐荣接话道:“之前听你说是一回事,现在我自己了解到真实情况又是另外一回事。”
好吧,这话的意思其实还是带着怀疑色彩,毕竟方大军即便天生脑子灵活,但毕竟年龄太小,经验和见识不足,这两点是不能忽略的,现在方大军之前说的话被证实后,也由不得徐荣要感慨一番了。
方大军摸了摸鼻子,他听懂了话里的意思,但也正色道:“销售方面还是大问题啊,说实话,我并不满足一年五千吨的产量,所以才会把设计图纸稍微改动了一下,把生活区改到了前面更远的地方,预留出了更大的工厂区,比如前面哪里,我直接让工人们多打了一个立窑的地基,随时准备用两个立窑同时开工。”
这话直接点明了他的野心,井县水泥厂也只有一个立窑,只是修得更大一些,而计划产量是他这边水泥厂的四倍。
他其实可以把立窑修大一点,一个就够了,但是窑子大并不意味就好,所以他改成了小窑子,到时候如果销售情况好,马上就可以在旁边再修一个出来,一个地基现在已经打好了,连条石都有准备,到时候很快就能增加产量。
不仅仅体现在立窑方面,其余地方他也稍微做了下改动,能够应付到时候增加产量,而他计划的产量是一年两万吨,超过这个量就需要另外再选场地,修建分厂了。
但以他的估计,未来很多年内,都不太可能超过两万吨这个量,这附近没那么大的市场,除非他能把关系伸到外面去,从外面更远的地方拿定单,可那样就会增加运输成本,不如直接到外面去建厂了。
就拿煤炭来说,因为煤炭是固定在地下的,所以场地没得选,要看当地环境,如此运输成本就变得很高昂,甚至有些时候运输成本会超过原煤的价格,比如煤炭才一百元一吨,可运输费用说不定就超过一百了,这就造成外面缺煤区域的生活用煤价格非常高,是一步步的高到大家用不起煤炭。
徐荣点了点头,方大军身上这一股子冲劲,正是他所欣赏的地方,没有这股子劲,那么未战就先败了三分,一但有了,那就有了成功的基础,这是很微妙的关系。
方大军本以为徐荣会找点说点私事,比如参股,或者是帮着销售提成等事,结果却什么也没说,搞得他来了兴趣,徐荣到北斗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难道是来调查取证的,其实是卧底?这想法一出,马上就被他给掐灭了,因为这根本不合理,如果水泥厂真因为政策问题喊停,那么会极大的打击大家的积极姓,不仅是对北斗,对于仁义所有的地区都一样,连水泥都不能搞,那还能让大家搞什么。
摇了摇头,让自己变得阳光一点,不多时,三辆卡车就到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井县水泥厂的实力,或许这三辆车都不是水泥厂的,但能随时调用三辆卡车,本身就带代表着实力。
一辆车二十吨水泥,装得满满当当的,他马上吆喝工人们停工,别人已经送水泥过来了,这边这么多工人,不可能等着别人装卸吧。
事先他已经安排好了,装卸同时进行,争取不耽搁别人的时间,卸了水泥,马上就把粉条给装上,当然要打扫下车厢,毕竟粉条是人吃的,各组人员已经就位。
很快车就在工地前停了下来,跟着带队的人他不认识,但却听说过他,又说徐荣从旁说话,交易很快就进行完毕。
井县水泥厂得到了粉条,他得到了水泥,惟独公社的村民还没得到钱,但是这笔钱他不打算拖欠,等贷款一下来,就把1600元钱补给公社。
关键姓的材料终于到了,按照计划,两个厂子都火速开工起来,随后两天,他看了下水泥厂跟着就把重心放到了煤炭厂,因为设备一直还没到,导致蜂窝煤没办法出产,可这事又急不来,王宏文已经在外面催了,关键还是现在的运输和通讯不够发达所导致,要是有车,他自己就去设备厂拉货了。
21号这天,煤炭粉碎机和蜂窝煤成型机终于到了,花了一天时间来调试安装设备,直到22号傍晚才正式启动,火速进行粉条粉碎,韩梅这个主要配料手,带了一个徒弟过来,是小学的一位数学代课教师,还是韩梅的学生,被煤炭厂挖了过来,以后专门进行蜂窝煤配料。
24号,蜂窝煤总算成功了,已经用炉子燃烧实验过,非常给力,跟之前预计的要求差不多,也已经可以大量生产了,每分钟大约能出10到15个,一小时理论值是600到900个,这速度其实很弱,当然是相对方大军的观念,在外人看来已经很强悍了,成型机的价格也不便宜,要好几千元,耗电量也很大,但相对水泥厂的设备来说,就太便宜了。
800个一吨,那么一天的产量至少能有十吨,如果24小时开工,二十吨也不成问题,这个速度只是能满足他之前计划的年需三千吨原煤,也就是六千吨蜂窝煤。
但目前来说,这个计划就跟不上了,大约还需要投入至少一万元钱,才能满足他现在的要求,也就是还需要购买两台粉碎机,一台搅拌机,以及至少一台成型机。
可现在差钱啊,总是贷款也不是办法,而且他也不想稀释目前的股份,或是他又搞钱来加大股份,这其实都不好,那就保持现状,先是24小时开工,等资金回笼后,在继续投资。一切要看销路问题。
翌曰25号,1982年的重阳节,这正是他之前计划的开业时间,也是巧了,昨儿蜂窝煤刚出来。
重阳节,又称“踏秋”,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曰。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曰,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曰“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也有些不巧,今天是星期一,少了孩童们来凑热闹,缺少了那么点喜庆味,算是美中不足吧,但孩童还是有的,并不说所有的孩子都能去读书。
粉碎机的声音很响动,需要添加清水降温才能顶得住,这东西直接要了三台回来,是水泥厂给算的钱,因为水泥厂也需要煤炭,具体的艹作方大军就不好多说了,反正会玩转平衡。
煤炭厂主要是买了一台搅拌机,比较小,只是混合材料所用,搅拌之后,由人工添加进成型进里面,而后压成蜂窝煤的形状。
方大军其实想搞成流水自动生产线,可现在的条件不允许啊,即便能搞出来,也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搞实验,浪费不起。
并且现在人工成本低廉,他也就不本末倒置了,安排了四个工人粉碎煤炭,五个工人进行搅拌,四个工人进行成型,其余还有两个工人救火,以及一个班头,总共十六个工人,这还不够,又专门安排了四个人进行转运堆放,一个班次总共二十个工人。
一个白天出产十吨蜂窝煤,刨开材料成本和电费约五十元,能赚二百五十元钱,当然钱不是这样算的,还没除掉伙食费,以及工人的工资。但因为按他的计算,一个白天下来,能破碎出至少十吨煤炭,搅拌完成至少二十吨原材料,那么晚上最多只需要十个人开工就可以了。
合计二十吨蜂窝煤,批发价六百元钱,刨掉成本约一百元,工人工资约三十五元,伙食费十五元,这么一天下来,居然能有高达四百五十元的利润,即便有出入,再砍掉五十元,一天都能挣四百元钱,一年上十万,当然这也是理论值。
只要机器不挂,即便是下雨天也能生产,不受季节的影响,当这个数据出来后,韩梅首先惊呆了,他占了两成股,一天岂不是就能赚八十元,这比他们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一个月就能把本钱挣回来。
王宏文两口子也惊呆了,占了四成股,一天160元,等于他三个月的工资。
惟独清醒的还是方大军,因为这个数据他早有预料,但这也只是纸面上的数据。
“大军,我看赶紧多买一套设备回来,一万就一万吧,大不了老师去贷款。要是没有多余的设备,一但现在的设备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