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仙师(曾经)-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人体体温充电?黄景耀还想说什么时,孙明辉又再次笑道,“其实这种概念很早就有了,最早源于200多年一个物理学家提出的一个原理,两种不同材料组合后,两端的冷热差异会产生电流,我也是依据那个原理,利用人体体温和周边温度差来发电。”
“而且国外也有很多成熟的技术,以及已经开发出来的产品,当初我会对这个感兴趣,就是源于几个月前安林拿到学校一个利用体温发电的手电筒,晚上宿舍熄灯后还能用,那一次才算吊起了我的兴趣。”
“不过就算是国外,不管体温发电的手电筒,还是连接给手机充电之类,都还有很大的不足,这个原理发电,往往需要极大的温度差才能产生较大电能,比如几十度数值,否则效率就糟糕的吓人,给一个没电的手机充电,说不定要七八十个小时才能充满,实用性太差。”
“我就是参考安林他们搞来的一些成品,自己又想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做了些改进,现在最好的试验,用体温发电给没电的手机充电,只需要七八个小时就能充满。”
一通通话语讲出,黄景耀表情也变得古怪起来。
不是这个学生解说,他还真不知道外面已经有这么多高科技产品了,不是这小子拿着成品过来,他都还不知道体温发电这个概念。可结果,竟然有人在200多年前就提出了类似概念原理?
神色古怪中,黄景耀又心下一动,“物理学家?”
“是啊,我做这个小东西时,倒是牵扯到不少物理知识,那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好像报错科了,当初应该选理科才对,这也算电子工程的一种,当初也是在你鼓励下,我在思索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时,一点点接触发现,才确信自己其实对这些电子电器方面的东西很有兴趣……”
孙明辉尴尬的挠挠头,说出来的话更让人无语。
当初文理分科好像选错了?这个不值得太大惊小怪,文理分科时他们才多大年纪?自己到底是对理科刚兴趣,有天份,还是在文科上更擅长,估计这些学生没几个能清晰分辨出来。
不少学生选科,估计就是参考下身边人意见,或者自己随意乱选。
先抛开这个问题,只说孙明辉这个小发明,或者准确的说,这里面只有一部分是他发明,更多是他根据外面已经成熟的产品,在这基础上改造改进。
但不管是发明还是改造,他搞出来这个体温充电器,似乎真的很不错啊,主要就是其实用性太强了。
第295章 现在这么做合适么?
黄景耀觉得这个小发明或改进实用,主要就是在听了这东西的功效后,连他自己都想买一个了。
就像一块手表一样带在手腕上,平时用手玩手机时,只要也改一改手机充电器电源,另一端插在手腕上,就能让续航能力多出四分之一?这简直不要太帅了。
不过在随后,他还是打算亲身尝试一下。
从孙明辉这里拿来了一个体温充电器,包括拿走了唐浩的手机,一上午时间,他就是在试验,第一次充满格电后,只用这手机玩游戏,接近两个小时就耗光了电量,第二次重新充满电再连上体温充电器,还真多出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真切体会到了这小东西的便利,他才感叹不已的把孙明辉又叫到了办公室,“你小子看来还真是选错科了。”
说这话时他也在观察孙明辉的天赋,其物理一科天赋赫然是8!
只有化学比较差,天赋是4而已。
“我当时也挺喜欢物理的,就是化学太差,偏科严重,反倒文科比较平均,后来身边几个好朋友也都是选的文科,就那么选了。”孙明辉再次尴尬的挠头,“制作这个体温充电器时,里面运用到不少物理知识,我也是自己去理科班借书,自学,后来还买了一些外面的书,另外还有黄老师你帮我买的那些电子工程书籍,感觉自学起来也没那么难。”
这话在黄景耀耳中都觉得是废话,8的天赋值,全球所有人类中的第二等。只要他愿意去学。自己也有兴趣。靠自学,未必比认真接受老师传授的大部分理科生差多少。
电子工程方面,黄景耀也发现其总天赋只有4,不算高,可电子工程也是一个大分类,细分一下,观察其和这小发明有关的天赋时,其实也不差。达到了7的高度。
七八的数值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这样的基础天赋都是很不错的。
一直往这方面发展,成不了国际最顶尖的工程师,至少一省权威什么的是有很大希望的,高端人才本来就是越高端越稀少。
“你把这个小发明给我看,是打算怎么样?”
观察感慨后,黄景耀又笑着发问,孙明辉也笑道,“我就是想像王亮那样,能提前多学习些东西。说不定还能把这充电器改造的更好,更实用。也别说太多,只要性能在提升一倍,就是推出市场恐怕也有很大的前景。”
“比如用这个充电器,若是四五个小时就能充满电,续航也能多加一半,那估计真会有不少人购买,而我之前的改造成本也不算贵,这个小充电器就是花了一二百块的材料费。”
“如果要继续改造,我自己的学识就不够了,不管是物理学还是电子工程等专业学问,都还有很多不足。”
“黄老师,要不我也像王亮那样,咱们一起合伙搞吧,你支持我研究,万一哪天有了成果,咱们一起开公司,嘿嘿,……”
孙明辉又是摸着后脑勺,还带着尴尬讲出一大串话,这些话让黄景耀都笑骂起来。
当初他同意王亮说什么三七分账,只是觉得对方想达到哪一步不知道还有多久,说不定是几年,也可能更久,为了让他安心做自己的事才答应他。
这小子也想学那一套?
“你想让我帮你找老师,这个简单?咱们学校找几个物理老师帮你,或者再去东华大学请几个相关老师都可以,但我可不能占你那么大便宜,你也清楚这东西的意义,成本不算贵的话,别说普通人为了好玩实用都会买一个,很多特殊场合,更极为需要购买的,你小子说不定还能靠他成为一个富豪呢。”
还是那句话,孙明辉这发明,猛一看去没有王亮那个来的震撼,惊艳,而且国际上类似的体温充电技术还比较多,关键是这小子某方面的改变,意义重大啊。
尝试去体验的半天里,黄景耀也在网上查了很多相关的东西,就像对方说的,国外那种体温充电的手电筒,因为效率太低,照明度昏暗的惊人。
给手机充电什么的,也是效率夸张,七八十个小时充满电,不是极为特殊的环境,谁会用这慢吞吞吓死人的方式。
但他的改进创新,一下子让时间缩短了十倍,充满电从七八十小时变成七八小时,效率暴增后,这种方式也明显更节能,算是新能源上的一种创举。
现在这是给手机充电,其实按照效率,它还能扩展到更多更好的方面的。这东西的意义也绝对不只是多了一块充电器那么简单。
深思起来,它的意义并不比王亮那种思维控制电脑差太多,新能源啊!
黄景耀都有些好奇,这小子是怎么解决那个大难题的,体温发电,最困难的难题就是人体体温和周边环境温度差异太小,因为温度差小,发电量就小,效率也就慢了。
这小子明显攻克了某个困扰国外不少工程师科学家都被拦住的难题,才能做出眼前两个成品的,这估计也是天才的灵感突然闪现,才会有了一定方向,毕竟对方天赋值基础摆在那里。
就算他好奇,却也知道孙明辉即便和他解释,他都未必能明白,所以黄景耀也没深究的打算,只是在说笑中给他提升了一下相应天赋,都提升到了9的圆满数值后,他才让孙明辉离开了办公室。
接下去,给这小子找相应的物理学教授或电子工程学教授,只要再去找吴援朝商量一下,应该也能解决。
不过等黄景耀拿出手机准备拨号时,才突然愣在了那里。
“我擦,差点忘了,现在这么做合适么?孙明辉和王亮可不一样,王亮的程度,再努力半个学期也最多是一本,这就不是他天赋不够,是时间不够,新增加的天赋也需要不少时间才能爆发出来,所以高考前这几个月,不管他学不学文化课都是差不多的。”
“但孙明辉这小子,努力一下是有希望上北大的,要是从现在开始就去继续他那个研究,未免有些浪费了吧?”
想到这些,黄景耀不止微微发愣,更觉得有些荒谬凌乱起来,孙明辉文化课基础很好,真有希望进北大不说,这样的天赋以后继续努力,未必不能在文科上有极大建树,然后这样的文科生,偏偏在和物理、电子工程有关的事情上做出了很惊人的创举?
第296章 新的高度
孙明辉的事,黄景耀最后还是按照类似王亮的方式处理,给这小子从东华大学请来了几个教授提前培养。
哪怕他若全力扑在文化课上,高考时都有很大机会上北大,现在分心的话,文化课分数肯定会没了那种提升前景,好一些就是维持六百三四的样子上个次一档名校,差些的话甚至可能让分数下降,只能读普通一本。
但问题是,就算学生考上北大,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让未来过的更好一些,人生道路更平坦,进北大只是更好环境氛围更好,不是说一进去就能无忧无虑,这样的目的下,孙明辉自身研究出的体温充电器,只要研究的更深入些,本就具有让他人生道路充满光明的底气,他这个研究要有更多成果,那还真是北大一纸文凭远远无法比拟的。
就算他的研究没办法更深入,不能变的更好了,冲他之前做出来的两个体温充电器,能让手机多续航四分之一时间,造价也不贵,一二百人民币的材料费,这样的充电器若批量生产推出市场,一样会有可为之处的。
所以黄景耀才做了这样的决定。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新一批东大教授抵达一高,刚和孙明辉聊了半天,就有人拍着脑门提出一个很关键问题,专利。
孙明辉这个创新改造,里面用到了国外不少成熟技术,但这里也有他自我创造的新技术方案,就是这种方案才让体温充电器从七八十个小时才能为一台手机充满电,变成了七八个小时。这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创新。
既然是最关键的新技术。那么申请专利就是必须。千万不能出现这里辛辛苦苦继续改进,然后一泄露被其他人抢先申请专利,到最后则是孙明辉白忙一场的情况。
这问题也让另外几个教授恍然大悟,包括孙明辉自己都有些小狼狈,因为他忽视了这个问题。
等几个教授参谋着帮他构想如何在全球范围全部拿下这专利权时,消息一传开,连正在教导王亮的刘教授等人都也急了起来。
王亮那边,也有一些技术是自己创新完成的。和外面不少科技公司的技术还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就是他的新思路,新方案,这都是要好好保护的。
黄景耀在得知这事情后都也有些尴尬,他也忽略了,好在有人现在提出,那就不晚。
申请专利方面,他自己是门外汉,但架不住黄景耀人脉广,随便一个电话打出去。一个学生家长直接给他找来了好几个专业人士,外加几个教授托自己的人脉关系找人帮忙。这件事还是以最快速度解决,而且这种专利申请不只是国内。
解决这件事,黄景耀才投入到了对手下其他学生们的辅导中,剩下那些也在没有谁像孙明辉两个如此抢眼。这些学生的主要任务才是好好学习,争取在一百多天后能拿到一个最漂亮的成绩。
就是到了这时,他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五班六十多人,各个都像是憋了一口闷气似的,不用他怎么去激励,就有不少个主动勤奋到了让他不得不出声制止,劝解他们放松的程度。
相反六班的氛围则多少有些松懈,别说比起五班差了不少,比起他们前半学期时,都还有些放松。
“看来孙明辉两个,给五班那群家伙刺激性真是不小啊,说的也是,他们平时还有一定时间在教室,各种事自然会传开,传开后只要脑子清醒的,认真思索一下或者查一些资料,就能明白那两个小子的研究,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往小了说,那是能引起小范围轰动,让人惊叹敬佩不已的事,往大了说,一旦他们真有最好的成果,就可能会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引路人,两个这样的天才全出在六班,五六班之间以往都是在学习上比拼,五班屡屡更胜一筹,这一次这方面却被碾压了……”
这种班级氛围的变化并不难理解,很轻松就想了个明白,黄景耀也发现这算是好事。
除了在五班里劝解一些学生不要太拼,以免身体出问题之外,六班那种小松懈氛围他反倒没去提醒制止。
那种松懈并不过分,只是比起五班和以前的六班有不如,比起一高其他班级努力程度还是远在之上,这种程度的松懈若持续,或许会让六班的提升势头没以前迅猛,但至少不会退步。
让他们先松懈一阵子,等下一次考试后,若六班和五班整体比起来相差太远,不用黄景耀再说,那些家伙就能受到深刻的教训,以后也会加倍努力。
这种教训也用不了多久,二月底开学,三月中旬就是第一次校内月考,三周而已,他安排好王亮、孙明辉两个学生的事后,这也已经开学近一周了。
事实也如黄景耀预料的那样,平稳过去两周,等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来临时,五班依旧是那种憋着一口气,随时都会爆发的状态,六班氛围依旧有着一点点松懈懒散,因为月考只是校内小考,一高内自己组织安排一切。
两天考试按部就班,等成绩出炉那一刻,黄景耀才笑了,笑的灿烂无比。
这一次考试,五班那群学生真给了他一个惊喜。
二联时,五班六班加起来三人破七百分,五班占了两个名额,690至700分还有四人,五班占了三个名额。
以前的成绩,五班已经力压六班不少,然而这一次,五班的爆发才更惊人,总共四名学生破了七百分,还有七个抵达690以上。
六班那里,依旧是李萌萌一个拿了703高分,690至700区间,也只有一个。
尖子生对比,五班成倍的爆发,六班还在原地踏步,就是谈到平均分,两个班级一样差距巨大,前半学期多次考试,五六班每次平均分都只差几分,然而这一次,五班平均直接破了600;603分的高度,简直让他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平均分啊。
五班甚至比上次期末还差了一些,总平均分只有589。
第297章 成功了?
接近三月下旬的天气已经有些转暖,校长办公室,杨学坤敞开着衣衫,袖子都高高卷在手肘,只是拿着一张统计结果的纸张不断发笑,笑一阵子再看看手中数据,而后继续笑。
新的学期里,梁成也如去年说的那样,晋升到了教育局成为一哥,杨学坤顺势接手一高,原以为这已是大喜事,可杨学坤还是没想到,刚开学就又出现这么多喜事,王亮、孙明辉的事他也知道,同样是很支持的。
那几个东华大学的教授食宿问题,都是他一力安排后勤处去解决的,省状元出在一高,出在他的学校已经是做梦都会笑醒的事,如果以后这里还会出现几个引领先时代潮流的科学家,那绝对更加辉煌。
不过王亮孙明辉那里,到底会不会成功,最终又能走到哪一步,谁都说不准,他只能默默支持,然后期待关注。
比较起来这次月考成绩,五班的爆发才让他欣喜的不知所措。
平均分603分的高度,绝对是冠绝全省所有高中校园,五班六十多个学生,更是全部都考到了一本线之上的分数,区别是还有一批为数不少的学生,刚刚从一本线下跨上来,分值都在五百六十多,数量多了后才拉低了那一批尖子生的分值。
可就算是这样,六十多个全破一本,依旧堪称奇迹。
“虽然如今咱们出的题目都向去年的高考看齐,题目容易,分数也容易更高。若是对比前年高考难度。这分数也会拉低几十分。可这帮小子太争气了啊,平均破六百,我以前都没想过,以前一个班级能有十个左右这样的学生,我就满足了的。”
在一次对着统计结果大笑几声,杨学坤才踏步走到黄景耀身侧坐下,脸色也还是红润而布满异样光泽。
“就算不说这平均分,孙志强他们这些家伙。也太厉害了,他们一个班就要独霸全省前十么?一个班里,590以上的11个啊。据我所知这次月考,安城一高和同外等学校里,依旧没有谁总分破七百,最高也只是590多,而且就那么两三个。”
年前二联时,罗权一高的成绩已经独霸全省,还是在无可挑剔的考试改卷模式下,拿到了独霸的成绩。安城一高第一名放在这里只是第八,同外。中阳一中等也差不多。
然而这才过了一个多月,期间还有两周的寒假长假,这差距又被快速扩大了不少,他都不知道,也想象不出那几个名校领导们得知这次考试结果后,会是什么反应了。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七八十天,一高这里加上六班,尖子生们拿下全省文科前十已经有很大把握了,那再努力努力,最后会成什么样子?
从这里开始,杨学坤就开始了各种赞扬夸奖,夸的黄景耀有些扛不住,才主动告辞离去。
这次他过来,本就没什么大事,就是考试后一个小总结什么的,演变成对他的表扬会,只能说杨校长太满意这成绩了。
等黄景耀拿着成绩单回了教学楼,成绩公布后五班到处都是欢呼,还有不少学生都带着明显的扬眉吐气色彩,至于六班,却被这成绩打击到了,一群少男少女看起来都有些接受不了,不过六班的状态反倒更利于黄景耀做思想工作。
而月考后,距离期中考试也不远了,这次期中按照去年约定也是多市联考,黄景耀在用了一定时间让六班学生状态也进入爆发状态后,对于即将到来的三联反倒满心平静,只要不是学生们考场上集体生病之类,三联结果几乎是没什么悬念的。
别说他态度平静,杨学坤等校领导都早没了一联二联时的紧张,有的只是放松。
外校的具体情况他们不知道,但对自己校内有信心,他们也只需要等待下一次辉煌就可以了。
时间步入四月份,天气更加温暖明媚时,黄景耀于早自习后刚刚走出教学楼,就突然被一阵手机铃声惊动,抓出电话一看,他才发现是那位软件学院的刘教授打来的。
“景耀,你在哪?赶快过来,赶快过来一趟!我们都在宿舍,在王亮的宿舍里。”
刘教授声线充满了激动,话音都是颤抖着的,只听语气,黄景耀就隐约猜出了什么,可是若真是他猜测的那样,这也太……
太快了吧?
王亮接受几个教授的单独培训,也只是过去了一个多月,在他原本的预期里,王亮若想有什么质的进展变化,可能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
哪怕之前他已经把王亮的各种相应天赋都从七八提升到了九,对那小子意义是很重大的,刘教授等人也是省内各方面的权威,但现在就有进展也还是太快了吧?
带着一些疑惑又有期待,等黄景耀以最快速度抵达王亮宿舍,刚一到地方就发现几个穿着秋衣秋裤的家伙聚在宿舍里抽烟,满屋子烟气下,是一张张眼珠子泛着血丝,明显都是长久没睡正处于疲倦煎熬众的面孔。
“黄老师。”
王亮也在这时发现了黄景耀,激动的从座位上站起,快速取下了脑袋上贴着的一个个金属贴片,大步就跑了过来,“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终于研究出了一种思维式技术,虽然只是刚起步,但的确是探测思维式的技术,不再是之前的那种探测周波数的波段式。”
大步跑到近前,王亮一把就抱住黄景耀,试图要举起黄景耀欢呼似的,结果这小子却在发力中身子一趔趄,差点让自己跌倒。
“成了,这种技术和国外是有明显区别的新技术,也绝对更成熟,老刘,我们可是亲身见证了一个新时代开端啊。”
“哈哈,景耀,王亮这孩子太强了,太天才了,各种大学知识一教就会,一点就透,几乎是过目不忘,还是全才,知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快就突破,就因为他是全才,国外那些研究所或科技公司,不管单方面某个专家实力多强,只要他对另外一种知识技术了解不多,不深入,去和其他人交流合作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疏忽错漏发生,科研这种事,有时候一点小错误,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会让人白忙几年或者更久,而当集结生物学、医学、计算机学各门类的全才出现时,只要灵感一来,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啊。”
…………
王亮此刻的态度就像一个得到最渴望的玩具的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