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就是大牌-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担心种族歧视了?”
“我就是华人,我能自己歧视自己吗?”
“那…那要是当地华人团体抗议呢?”
“让他们抗议去吧,他们还能翻天不成?”
呵呵,再等几个月,你就知道他们会不会翻天了…
……
酒会一直进行到凌晨三点,大家才散去。
张俊生回了房间,第二天上午十一点才出现在酒店大厅。
“你来啦,赶紧帮我看看这上面写的啥!”
博哥抱着本《意大利新闻报》看的出神,见到张俊生,赶忙求助…
“…你看不懂,还跟真事似的?”
接过报纸,只看了一眼,张俊生就把报纸还给博哥:“这上面是意大利文,我也看不懂…你不能买本英文报纸吗?”
“…这不是我买的,是酒店赠送的!”
“你想看什么?”
“找找影评啊!《触不可及》不是昨天公映的嘛!”
“…行!”
喊过服务员,让他买一份《综艺》还有《好莱坞报道》,顺便买一份英文版的《意大利新闻报》…
“评价再高也没有用,咱们压根没有入围主竞赛单元!”
“…我知道!”
“今年的金马奖,别去参加了,11月之后,《触不可及》会在北美上映,你过去,全力配合冲奥,我们给你报的是最佳男配角,有很大机会拿到提名,拿到提名,你就是奥斯卡级别的演员了!有没有想法闯一闯好莱坞?”
王博摆了摆手:“别别别,我还是先把国内的观众照顾好了再说…”
“也别太抗拒,讯哥现在这样的就挺好,有好剧本就接,没有好剧本就接一些国内的戏,做做慈善。”
“嗯,我知道。”
塞了一叉子面条,张俊生夸了一句:“…这面条挺劲道!”
“意大利面嘛…”
三下五除二解决碗里的面条,张俊生换了个话题:“《泰囧》…你真不准备拍?”
“…先不导了,我还没准备好。”顿了顿,博哥解释了一下:“主要我对喜剧没有什么把握!”
张俊生更无所谓摆了摆手:“行,那我就找宋小飞了…”
宋小飞也是《人在囧途》的摄影指导,之前已经执导过《倩女幽魂2》,导演能力有目共睹,《泰囧》的本子搁这呢,他绝对能做到延续笑料…
“那你准备拍一部什么?”
博哥看了眼张俊生:“我其实一直想拍一个关于荒岛题材的电影…”
“荒岛题材?《鲁宾逊漂流记》?”
“不是,是关于世界末日的荒岛生存题材…”
“具体说说!”
“公司员工团建出游遭遇了世界末日,众人流落在荒岛之上,为了生存他们共同生活,然后引发出一些列故事!”
好熟悉啊…这个是《一出好戏》吗?
被很多人盛赞也别很多人骂烂片的《一出好戏》?
“题材不错,不过,别太过火,很容易碰线!”
荒岛题材,最适合拍什么?
当然是揭露人性的禁忌片!
“我知道!”
“你打算叫什么?”
“《2012》怎么样?”
你敢叫《2012》,信不信立刻有人喷你不要脸?
“…碰瓷啊?”
博哥赶紧改口:“…那…那就叫《狂想曲》!”
《狂想曲》…那就不是《一出好戏》…
无所谓了,反正演员转行当导演是大势,有这个《狂想曲》打底,《一出好戏》应该也能更完善一点…
“随便吧,第一部 戏公司出资,你负责拍好就行!”
“嗯,谢谢张总…哟,报纸来了!”
张俊生笑了笑,接过《意大利新闻报》,翻开看了一下,标题是:“《请不要把他们的精神推进轮椅》…”
“啧啧…都在夸咱们拍的好!”
“你翻译一下!”
“…太长了,有水字数的嫌疑,你只要知道他们在夸咱们就行了,对了,他还说你演得好,不愧是戛纳影帝…”
“哪呢?哪呢?”
指给他看了一下,顺便感慨了一句:“…小李子今年的奥斯卡影帝又悬了!”
“不至于吧…”
博哥掏出手机,按照张俊生手指的地方,拍好截图,然后发给了国内的团队…
如果没有记错,明年的奥斯卡影帝应该是科林·费斯…
“报纸上一句话没提他…得看他的公关能力了。”
看了眼博哥的操作,张俊生没说什么。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国内团队收到消息后,会围绕着消息炒作一番,立刻,你就是全世界知名的电影人了!
连意大利知名影评人都盛赞博哥的演技…
“咱们什么时候回国?”
“我?我下午就走!”
“那么急?”
“嗯,wto第一阶段的时间已经过了,马上,新的《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就要签署了,我得去开个会!”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卖房子就是有钱!
建国初期,我们采用的是前苏联电影业的经营体制,从制片、发行、放映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计划经济的经营形式。
到90年代初,一直沿袭着这种“统购统销”+“层级发行”的发行模式。
具体来说,各省、市建立发行机构,制订了发行放映经营管理的各种制度。
电影产品一经完成,即交由中影公司按规定价格一次性买断电影,然后再由中影公司分别按照省、市、县这样的行政层级的发行公司发行到各家电影院…
这种模式特别呆板,有点像后世的奈飞,只追求数量,不太重视质量…
造成的结果就是票房逐年下跌!
有一串数据:1990年全国的总票房是22亿,1991年是23亿,1992年是20亿,1993年是13亿…
与此同时,在电影产量上,每年依然拍摄150部左右的片子…
明摆着的——观众对电影没兴趣了。
为了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看电影,总局下发了一份文件:允许影院每年以分账的形式进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基本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也就是好莱坞大片。
其实,在这之前,咱们也进口过国外的电影,不过是用买断的方式,每部电影的买断价最高2万美元。
这样的价格根本吸引不了国外片商的兴趣,买回来的都是一些品质不高的老电影,也没几个人愿意看…
新的文件采用的分账比例:外方片商和中影拿总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六,省市级的电影公司拿到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之间,剩下的为影院所有…
如此一来,一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越高,外国的片商分到的钱就越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会把国外高质量的商业大片拿到中国上映。
第一部 以分账形式走进中国电影市场的电影叫《亡命天涯》,制片成本4400万美元,当时这部电影已经在北美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北美本土票房1。8亿美元!
出品方是华纳兄弟,好莱坞认为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口超过十亿的庞大市场,肯定有搞头!
然后,这部《亡命天涯》上映一周,直接在京城一地拿下了400万的票房成绩,当时全国六座城市上映这部电影,松江和羊城都是经济发达地区,虽然没有详细统计,但是,《亡命天涯》一周的票房可能突破了3000万…
当然,真实情况是,《亡命天涯》上映六天然后被下档了——电影行业的人联合起来要求《亡命天涯》立即撤出影院…
票房定格在了2400万…
为什么要抗议?
害怕呀!
这尼玛太吓人了!
一周3000万,一个月岂不是就得破亿?
有记录可查,当时国产电影票房冠军是《七七事变》,在上峰的要求下,做到了3300万人民币…
从那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原来观众不是不想看电影,只是不愿意看咱们自己生产的破电影!
那个年代的国内导演,大都拍的是艺术片,他们总以艺术家自居,觉得自己的片子要给观众带来心灵的触动,看完后观众会获得启迪和升华。
他们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观众,就好像是上帝布道一样。
一些导演甚至埋怨观众的素质低,看不懂他拍的电影…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国内畸形的电影环境。
当然,这也和计划经济时期上层对电影行业的瞎指挥有很大关系
然后,中影开启了每年引进十部大片的计划,本来嘛,中影每年引进十部大片,刺激一下市场,让国内电影人也知道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影,加速国产电影工业的建设,蛮好的…
再然后,2001年中国加入wto,享有一个15年的保护期,按规定,对国产电影的保护,该在2015年就得结束了。
也就是说2015年好莱坞电影就可以直接进驻中国了,不用再按照中影的要求…
还好,总局不是吃素的!
果断追加谈判——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谁都怕好莱坞,谁也不敌好莱坞。
呃,也不对,印度电影就不怕好莱坞,他们的本土票房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好莱坞至今攻占不了宝莱坞…
于是,就有了‘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
唐宁宇给他播了一通电话,让他赶紧回国,这玩意关系到悦华之后的路怎么走!
做电影的最怕什么?
政策不明啊!
为毛2017年,高速增长的国产电影迎来了下坡路?
除了观众成长、影视行业乱象拨乱反正外,最主要的是因为2012年签署的备忘录到期了,再厉害的电影厂商也得收缩阵线,就怕自己成了出头鸟,成了被大举入侵的好莱坞用枪打的那一只。
如果早在2016年,总局就告诉大家有好项目直接上,别担心,老子帮您们顶着雷!
然后呢?始终没有后文,政策不明朗也是造成2017年电影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下了飞机,张俊生直接去了公司,然后跟唐宁宇聊了起来,必须要先交流意见。
唐宁宇开口:“首先,分账会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五,还有,每年引进的片子会提升到三十四部…”
“…说点跟咱们有关的!”
“合拍片不在配额范围内,但是规定必须要有中国演员担任主演之一,中方投资至少要在三分之一以上…”
等了半天,唐宁宇依然没有接着往下说,张俊生急了:“这就没了?没有规定中方工作人员的人数起步吗?至少得占三分之一啊!”
“…没有…”
“那…那这么做对中国电影工业有什么用?”
“这个待会我们要跟总局相关人员商谈,还有一个事,我收到消息,电影局可能要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国家可能会发放引进外国电影的第三张牌照!”
张俊生摇了摇头:“没可能的!”
“…怎么没可能?”
“中影现在就指望进口片份额赚点钱发工资,牌照一旦下发,中影那么多员工怎么办?你养?”
唐宁宇想了想,倒也对。
从前年开始,中影压根没出品过大卖的国产电影,只能通过参与出品的方式分一杯羹,它们最大优势就是拥有进口片垄断权!
“那…那咱们不争取了?”
“…不争取了,”接过秘书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张俊生随口问了一句:“…还有什么别的事吗?”
“旺达收购了amc!”
“…电视台?”
“不是,是院线,北美第二大院线!”
“哟,老王挺有魄力嘛,花了多少钱?”
“26亿美元!同时承诺,并购后投入运营资金不低于5亿美元!”
“…卧槽!31亿美元?卖房子就是有钱啊…”
第二百三十七章 会议
旺达确实开启了转型之路,就像当年的堤义明就是想转型走文娱路线,可惜,时间来不及,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经济陷入低迷,堤义明很快垮台了…
老王在地产行业做得风声水起,利润很好,为什么要开始转型呢?
因为旺达在分析十来个国家的房地产发展史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房地产市场到2020年左右差不多就到顶了,房地产市场规模会下来,整个产业会大幅衰减,而文化旅游产业是长寿行业,是可以长久的生意,因此旺达决定转型,向文化和旅游行业进军。
旺达的想法是把购物中心、创意休闲街区、影视主题公园、酒店集群、以及写字楼整合在一起,打造成集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巨型商业消费王国,而这种模式他们称之为旺达城。
这几年旺达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旺达广场投资巨大,能够迅速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使得地方政府争相与旺达建立业务关系,在谈判中旺达就占据了主动,具有议价权,这么一来,旺达获得土地的成本往往比其他公司至少便宜一半。
由此,旺达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以极低的价格拿下土地,迅速建成旺达广场,通过电影院、购物中心吸引人流,从而拉升地价,靠卖公寓和办公楼快速回笼资金,然后他们在下一个城市,用同样的手法兴建新的旺达广场。
靠着这种模式旺达在短短几年间,在全国就建了几十座旺达广场,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头羊。
最近他们想搞的旺达城,其实也是这种模式,只不过是以文化为名拉升地价,然后卖房子。
以南昌旺达城为例,总投资400亿元,主题公园建设其实只花了200亿元,另一半则用于修建住宅,可销售面积达475万平方米。
如果按当地目前9800元每平米的售价计算,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达465亿,只要把住宅卖掉,旺达就轻松回本了…
但这还是地产项目,想要做文化,当然要做电影!
更何况旺达院线已经是全国第一的水平。
遵循火车头理念,他们肯定得拥有优质的ip,为了打开北美局面,他决定从下游端入手,先买院线,然后再买电影公司…
这种模式如果在中国,就算打开了上下游端面,可是呢,北美跟中国情况不太一样,人家的收益主要依靠窗口期。
就算老王知道,他也无所谓,他现在已经是首富了,小目标都能是一个亿,大不了拿钱砸呗!
……
第二天上午,中南海怀仁堂的一间会议室。
今天这个会以关系到未来几年的电影产业布局,主持会议的是未来的一号首长,《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也将由他率队开启!
张俊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会议室,人差不多到齐了。
总局副局长张洪森;
电影局局长佟刚;
中影董事长韩山坪,总之圈子里能说上话的诸侯们都来了!
张俊生跟韩山坪坐在一块,他身后就是旺达电影的负责人曾茂君…
坐下之后,张俊生先是跟韩山坪寒暄了几句,然后扭头主动跟曾茂君打招呼:“最近旺达很火啊,你们王总真是大手笔!”
曾茂君笑了笑:“…这也是没办法,想要进入美国电影圈,就得从下游端掌控局面!”
“那也很厉害啊,31亿美元,啧啧,这要是投资在国内,能拉动多少当地人就业啊!”
“…您不也大手笔投资了嘛!”
“我是做内容,又不是单纯的买东西…”
“我们买院线,也是想着盈利啊!而且,我们肯定也会做内容的!”
“…呵呵,加油!”
话不投机半句多…
做房地产的进军电影业,隔行如隔山,多半是个死…
韩山坪小声询问:“怎么?你跟旺达有矛盾?”
“…没有,我就看不惯不懂行的瞎指挥,对了,《唐山大地震》明年6月上线可以吗?”
韩山坪想了想,然后摇头:“不行,明年六月,我们要发行《建党伟业》…给你七月档吧!”
“七月…七月有《变形金刚3》,算了,你把五月给我吧!”
“…到时候再说吧,反正我保证,至少30天空挡。”
“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聊了几句后,韩山坪压低声音提醒道:“一会发言的时候,你稍微注意点。”
“…嗯。”
张俊生点头…
这里是中南海,不是悦华传媒…
……
9点半,未来的一号首长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办公厅的几个人。
朝在座的人挥了挥手,坐下之后,没废话,直接进入主题:“今天我们开这个座谈会,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电影经过十几年打拼,已经大有起色,连续三年飞速发展,今年也不会例外,截止到目前,票房收入已经达到90亿,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说明了电影产业已经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证明了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强大动力,不过我们依然只是电影大国,还不是电影强国,接下来,我们需要把电影大国转变为电影强国;第二,大家都知道,wto仲裁失败的消息,从明年开始,国家可能会放宽对好莱坞电影的限制,中国电影将要直面好莱坞这个庞然大物的挑战!”
“这里是企划的《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你们先看看,然后谈谈看法!”
秘书起身,把手上的文件分发给在座的诸位,张俊生看了一眼,果然跟唐宁宇说的差不多…
大概过了五分钟,众人放下了手中文件,未来的一号首长微笑道:“文件大家都看过了,现在谈谈自己的看法吧,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都可以提!”
一般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抢先发言,轮到你了,你再说话。
张俊生又不是傻子,他才不会做出头鸟,总局副局长、电影局局长、中影董事长,哪个不比他有份量?
在场众人都没有吭声,毕竟面对的是未来的一号首长,说的太浅,没有水准,说的太深,很容易触犯条例…
沉默是金!
这种情况很常见,开会经常碰到,未来的一号首长干脆点名:“张洪森,你先说!”
张洪森站了起来:“…那我先发表一点浅见,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化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电影的总体形势有了较大改观,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滔滔不绝说了整整十分钟…
张俊生强忍着没有翻白眼,全是官话,说了一大堆,总计起来就一句话:我国电影行业之所以能有快速增长全要归功于领导高瞻远瞩…
第二百三十八章 提议和批片
副局长开头了,其他人只能踊跃发言。
差不多都是相同的套路,表忠心外,顺便把领导的高瞻远瞩夸了一遍,同时还隐晦的把自己取得成绩说了一通。
的确,中国电影之所以能长足发展,除了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外,最主要的还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红利!
尤其是《电影促进法》颁布之后,诞生了一批上市的文娱公司。
热钱为什么流入电影产业?
还不是因为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张俊生做传媒行业,也是因为电影产业的红利效应啊…
不过现在在讨论的是‘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
主要针对的当然是好莱坞的进口片份额,批片呢?
增加到多少部?
合拍片有什么新规定?
还有,电影人赴美学习计划,国家是不是应该重视科幻电影,让一批有情怀的青年导演前往好莱坞参观一下,了解一下他们的电影工业?
正想着呢,未来的一号首长目光落在了张俊生身上:“小张,谈谈你的看法!”
张俊生清了清嗓子:“那我就说点不同意见…”
“没事,大家畅所欲言!”
“…第一,我觉得咱们对合拍片的规定是不是有点不太妥当?我们的合拍片其实就相当于国外的电影退税制度,百分之二十五的分账跟百分之四十五的分账差了百分之二十,据我所知,欧洲的一些国家,他们规定的退税制度是要求雇佣当地工作人员至少占到三分之一,并没有要求一定要有演员或者资金进入,我觉得出于培养电影人的角度,咱们是不是稍微修改一下这个规定?”
“第二,除了好莱坞,其他一些国家的电影,比方说印度、西班牙、泰国、韩国、日本,他们的电影可不可以引进国内?如何引进?占不占进口片名额?”
“第三,国产电影保护月…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到8月)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那么这个时间段可不可以拉长一点?有个明确的规定?韩国电影配额制度要求每个放映厅必须上映146天的本土电影,日本直接把80%以上的好莱坞大片延迟1~3个月…我觉得我们都可以学习一下!”
“第四,关于电影类型审查…”
说到这,张俊生看了眼张洪森,后者面无表情,张俊生一咬牙接着道:“我觉得国家应该在科幻、魔幻、动作大片几种类型上稍微放宽审核标准,至少应该享受进口片同样的待遇,进口片可以放《生化危机》,我们却不能拍,两个月前,我们写了几个末日题材的剧本,全都被打了回来…好莱坞比咱们金贵吗?这个…说不过去!”
“有这种事?”
未来的一号首长皱眉看了看张洪森还有佟刚…
张洪森慌忙解释:“首长,不是我们不让电影过,其实我个人也很喜欢衙门提交的那个《松江行》,觉得要是能够拍出来,那我们也拓宽了丧尸电影类型,而且那个故事很感人…但那个故事涉及到军人,按规定要总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