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就是大牌-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洋媚外也不能这么干吧!
美国来的就是天龙人了?
主持人咽了口口水:“那各位说一下,如何才能让中国电影打入美国市场呢?刚才邓文迪女士说了…”
张俊生想也没想:“…为什么要打入?中国电影市场不够大吗?应该是他们考虑怎么打入我们的市场才对吧!怎么问的问题这么业余?”
场下一片哗然…
第三百四十七章 鸡同鸭讲
电影节,嘉宾当然很重要。
来的人地位越高,越能代表电影节的逼格!
上影节这几年发展真的蛮不错的!
主办方把定位改了,不再是之前的‘华语电影走向世界’而是‘“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
这个定位很精准。
全亚洲,公认的一共三个a类电影节,上*海、新德里、东京;
东京电影节目前依然是老大,但是上影节的发展势头很好,中国市场太诱人了,上影节每年都能邀请不少好莱坞大佬或者国际大导演坐镇。
新德里电影节有点奇葩,还分奇偶年,实在没啥含金量,而且印度电影市场很难进入!
好莱坞都各种碰壁,更别说亚洲其他国家了。
说个数据,好莱坞电影在印度市场的比重少得可怜,占据整个市场的10%不到…
人家有宝莱坞,每年上映一千多部电影,自产自销,很满意。
按照上影节的发展势头看,很有机会由a类3档变成a类2档,向莫斯科、圣塞巴斯蒂安、洛加诺看齐!
不过它的天花板也就这样了,因为主竞赛单元形同鸡肋,你就算拿了金爵奖,也没法在内地公映,还得交给审查部门先看一眼,还有,交易市场形同虚设,片商带了片子过来,摆个摊位,想要出售,然后主办方说了:对不起,我们这里不能上映你的电影,只能是你买中国电影回去放…
买卖,至少得是有买有卖,只能买,不能卖,长此以往,谁还愿意过来?
一个外国新导演或者名气平平的导演,来上影节的观感就是:我带我的片子来,放了两场,然后吃了个小笼包,我就滚蛋了…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没有任何商业上的交流,甚至连艺术的交流都泛善可陈。
那我来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虽然每年上影节都办的热火朝天,但是其实整个电影节行业大拿,新导演,市场,观众都是完全断裂的。
红地毯走得风风火火,下面参加金爵奖的新导演不仅仅没获得任何好处,还要忍受自己的影片放映的时候字幕不给力,观众走来走去大声说话。
看到自己的作品如此被糟蹋,是个人都会感到难受!
一个年轻的电影节恰恰需要的是新导演,因为你始终抢不过三大的,只有你这个电影节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了大师,别人才会渐渐认可个电影节的水平。
……
“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吗?”
“《长城》首映的影票居然出现了票务紊乱,拢共就八千张票,你们还能弄错?刚才主持人说话的时候,下面的观众、记者没有一个用心听的!可见主持人有多不专业,你们请一个专业一点的主持人就这么难吗?”
“上影节诶,国际a类电影节,能不能稍微正规一点?”
“你请我们来,然后我们成了陪衬,怎么?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是吗?”
“这么喜欢舔他们,干脆上影节改名吧,改成上海美国电影节!”
张俊生连着说了几句话,一点情面也没留…
被晾了半小时!
憋了一肚子气!
他在戛纳、柏林,都是中心人物,即便是参加文化部门的会议,也是前几个发言的,你上影节有多了不起?
“…对不起,我代表上影节向您道歉…”
主持人吓得直哆嗦,赶紧道歉,都快跪下了…
“不用了,这也不是你的问题,你刚才问什么?”
松江整个城市的精神气就这样!
没有北平原创的文化氛围,也没有深市的创业与求新求变精神,更没有纽约巴黎那种多元化的包容环境!
中国互联网这么多年了,整个松江连一个知名网站都没有,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没有…
很多本地人的理想就是进老外的世界500强大公司当个白领,在亲戚朋友中冒充一下“高级华人”,这几年,除了金融、地产业务,松江其实什么都没做成。
主持人看了眼主办方方向,然后继续说流程:“…中国电影如何打入北美市场?”
“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市场,你这个问题完全是本末倒置,好莱坞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才能抢占国内市场…”
上影集团的任仲伦插话:“可是,文化始终是要走出的!”
面对任仲伦,张俊生的语气好了不少:“…是,我也赞成走出去,但是坦白讲,东亚文化完全隔绝整个西方,东亚文化圈属于独立文明,这个是历史因素影响,即便是电影大师黑泽明,他的电影在北美也卖不出去!”
“那你的电影?”
“我就是运气好,《倩女幽魂》正好满足了北美观众对东方式唯美的需求,但是《疯狂的石头》卖的就很差劲,全美没卖到2000万美元,还是在花了八百万美元推广的前提下!”
“…《大地震》卖的就很好嘛…”
“那是灾难片,属于场面、大制作,全世界范围内,对灾难片感兴趣的观众很多!”看了眼任仲伦,张俊生接着道:“其实这几年我们在北美的分公司帮着发行了不少华语电影,黄总应该知道,《私人订制》就是我们帮着发行的,全美票房没到60万美元,连内地票房的零头都没到!”
“所以,我觉得咱们还是扎根内地吧,走出去当然好,可是,北美观众真的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一点兴趣也没有…”
任仲伦:“越是困难,我们才越要做!这次上影跟邓文迪女士合作了《雪花秘扇》,就是想把中华文化介绍进入北美…”
邓文迪接过话题:“《雪花秘扇》题材在全世界最好的小说,全世界都可以分享,所以我们请到了发行商发行,另外像演员也很优秀,所以会看他们。中国文化那么古老…”
张俊生翻了翻白眼,美国人是非常自大、傲慢的,在他们看来美国的影视作品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视作品根本就不感兴趣。
张俊生在美国的名气很大,是一堆青年的偶像,《疯狂的石头》评论界都吹上天了,票房也才两千万没到…
是,中国文化古老,难道非洲文化就不古老了吗?
西亚文化、玛雅文化、印度文化都很古老,老美爱看吗?
“其实在中国拍片子,更加经济,我们有很好的设计师,还有本地的团队,他们的工资比较低,他们也非常善于学习…”
“成本方面,横店拍摄的场景很漂亮,也很便宜,在好莱坞肯定是不行的。”
主持人看到张俊生一直没有说话,忍不住问道:“张总,您有什么意见吗?”
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产业
“…没有,我能有什么意见,请继续!”
张俊生撇了撇嘴,懒得反驳邓文迪的话…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是天龙人,横店会便宜那么多?
这个算常态,没办法,好莱坞剧组就是牛逼的象征!
《盗梦空间》在苏*州影视城取景,不仅没有收钱,还提供了日常饮食以及住宿安排…
你换一个国内的剧组试试!
“其实我们都很佩服张总,他的眼光精准的让人害怕!”
邓文迪很欣赏的看了眼张俊生:“《盗梦空间》全球票房过了九亿、《暮光之城》被所有从业人员认为无聊透顶的烂俗小说,在顶峰手里爆发出了生命了!《低俗小说》、《杀死比尔》全都大卖了…”
“呵呵,运气好…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劳。”
虽然不知道邓女士想说什么,张俊生还是很警戒的回答…
《暮光之城》系列已经成了吸金利器,第一部 的纯利润超过1。7亿美元,第二部的利润接近两亿美元,到了第三部直接逼近3亿…
去年的第四部 ,票房大卖不说,周边卖疯了,直接创造了3。5亿美元的纯利润!
邓女士继续吹捧:“可是,据我们所知,导演和演员都是你选的!”
“…我也是按照原著作者的意思,自己没有插手…”
“这就是张总的聪明之处!其实,《雪花秘扇》,我一开始想找张总出演男主角的,可是他的身价太可怕了,估计他也不会答应…”
卧槽,又在宣传《雪花秘扇》…
至于嘛?
“我没有出演任何电影的打算。”
“…所以说嘛,我没有发邀请函是对的!”
任仲伦插话:“这几年中国电影处在开放的状态当中,我们跟国外的合作,从过去的协拍为主,到现在的真正合作,像《雪花秘扇》的影片,同时也有我们开发的选题故事,我们请国外的制片人跟我们合作。”
“中国到了关心电影资本制作,制作在不断回报资本。中国市场增长很快,我们国产电影也有好几部票房超过1亿美金,从这个角度来讲,资本投入制作是有回报的,另一方面来说,从03年到11年,八年时间,电影的利润增加了八十倍,这就是资本在向我们靠拢的最重要原因!”
“所以,您认为,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迎接资本的到来?”
“对!电影人最重要的就是开放!”
这句话,张俊生很同意…
都是成年人,开放一点怎么了?
于冬接过了话题:“资本当然是好东西,电影制作的过程是纯粹的商业模式,道具、置景、美术、灯光,每一项都要花钱,没有钱是拍不了电影的!”
黄忠军点了点头:“所以我们才要上市!我们需要有规模的公司,现在别说好电影,烂电影都有人投。中国电影和资本是一个更大的资本层面,这个阶段上市对公司帮助是划时代的。”
张俊生有点没听懂他在说什么…
该不会是磕了药上台吧?
……
轮到张俊生发言,他说道:“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不是我们追逐资本,而是资本在追我们,前两天唐宁宇跟我说有两家药厂想要投资我的电影,只要答应,就能给他300万的回扣,听的我都想笑…”
“电影产业确实是一个特别费钱的产业,它也很需要资本的进入。但是资本不能很任性的、穷凶极恶的介入。”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做好自己的事情:首先是提高制片的质量,毕竟现在跟风的、扎堆的影片特别多;其次,市场的监管方面进一步完善;最后,我们在运作方面还存在短板,这就让我们丧失了更多层面的观众。如果没有观众自发的支持,电影产业不可能健康发展的!”
想了想,顺便补充了一句:“尤其是业内的一些人,绝对不能被资本侵蚀了良心!电影是个伟大的东西,可以留存多年,希望100年后你回头再看的时候,它还是个电影。”
……
十一点半结束论坛,张俊生离开会场,跟于东一起吃了午饭,然后离开了魔城大剧院。
本来,出席这个电影高峰论坛,就是盛情难却,毕竟上影节方面给了《长城》极大的资源支持,有来有往也是最基本的礼貌。
论坛第一天露露脸就足够了,他又不是主角。
“你说的300万是真的吗?”
“当然,这件事千真万确,对了,你有兴趣做个副业吗?”
于东立刻瞪大了眼睛:“什么副业?我有兴趣!”
博纳登录纳斯达克之后,股价一直没怎么涨过,他只能不停地寻找项目,按照原有的模式继续打造博纳生态链,可怜得很…
不像东阳传媒,上市之后,虽然没拍过一部大卖的电影,可是市值翻了至少一倍,黄忠军轻而易举的就成了十亿富翁!
老外看不懂中国公司,看不懂中国做传媒的!
张俊生压低声音:“你也知道这几年资本火热,一堆圈外人向外圈内挤,但是圈外人不了解圈内啊,这就促成了一条产业!”
“…你是说中间人?”
“不止是中间人,你还可以帮着调查,万一那个信誓旦旦的导演、制片人是个骗子呢?不瞒你说,我那几个同学在京城除了拍电影,就做这个,听他们说,两个月入账七百万,他们整个团队只有十个人不到!”
于东有点心动了,这是个未开发的领域,相当于第三方担保…
好莱坞有完善的第三方担保系统,这就导致了很多骗子发挥不了实力。
“…这么赚钱?他们是怎么收费的?”
“就按照投资金额的百分之十收费…说实在的,如果不是精力不够,我都想自己做!对了,除了调查国内的情况,你也可以帮着调查海外情况,国内电影市场太火爆了,骗子很多…”
“不至于吧?”
于冬皱了皱眉头,显然他觉得张俊生在危言耸听!
“不至于?这样,我在海外注册一个公司,就说是专门帮着运作红毯,奥斯卡、戛纳一站式服务,然后来中国找一堆明星,兜售邀请函,你猜会不会有人上当?”
“不可能,哪有人这么蠢?”
“…呵呵,你把巧巧姐的电话给我!我给你好好上一课!”
第三百四十九章 现场骗人
娱乐界的“惊艳亮相奥斯卡”;
游戏界的“出展e3反响热烈”;
公关广告界的“登陆时代广场大屏幕引人驻足”;
杀毒安全界的“vb100得分傲视群雄”;
设计界的“荣膺红点大奖”;
医药界的“符合fda认证”;
音乐界的“放歌维也纳金色大厅”…
国人的“出口转内销”,大抵如此。
也不知道这帮人咋想的,蹭个奥斯卡红地毯,也能发通稿吹遍全网。
即便这个红毯是花钱买来的!
我可以自带摄影团队啊,反正有范胖做榜样。
……
“…我还就不信了!”
于冬真的把金巧巧的号码给了张俊生,后者拿到号码,然后给凯瑟琳打了个电话,跟她说想办法忽悠这个号码的主人参加奥斯卡…
大概介绍了一下金巧巧的履历,“这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中国女演员,她的丈夫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
凯瑟琳有点懵:“你让窝骗她?奥斯卡?这才六月…”
“你跟她说你有办法拿到奥斯卡的入场券。”
“我能有什么办法?奥斯卡入场券掌握在学院手里,他们每年只会对外售出…”
“…你就说你会来中国投资一部中美合拍片,男主角找的布鲁斯·威利斯,现在就差一个女主角,项目叫《大轰炸》,讲述的是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日本侵略者对重庆实施了六年零十个月的无差别轰炸期间,重庆市民向死而生、乐观坚强的抵抗精神以及年轻的中国飞行员与日本航空兵展开殊死激战,保家卫国血洒长空的英勇故事…总投资1。2亿美元…”
“真的?你要做这个项目?”
“…呵呵,你觉得可能吗?”
“呃…”凯瑟琳还是不明白:“这个跟奥斯卡有什么关系?”
“…借助奥斯卡宣传电影啊!”
“可是…我不会骗人!”
“你太谦虚了,你可是奥观海的竞选团队的负责人,你不会骗人?”
凯瑟琳噎了一下:“…好吧,我试试…”
挂断电话,张俊生看了看于冬:“最多半小时,巧巧姐肯定会打电话跟你汇报喜讯!”
于冬咽了口口水,脸色有点不太自然::“…你都说了我是上市公司老板,他们会骗我的人?你想多了!”
连项目都出来了,这玩意保不齐真能忽悠到人…
“…咱们等等呗…”
于冬点了点头:“你说的《大轰炸》,是真的吗?”
“…确实有这个项目,我那天听…听谁说的来着,众筹的方式吸收了7亿多资金,他们策划了三个项目,其中就有《大轰炸》、《大清相国》…”
“…7亿多资金?”
“那是庞氏骗局,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资金链直接就断了。”
看了眼于冬,张俊生劝诫道:“现在市场环境这么好,咱们没必要走歪路,你要是资金不够,可以找我,正规生产!”
“…放心吧,我在体制内待过,知道上峰不允许干什么!”
“博纳是不是拿下了‘湄公河事件’的改编权?”
“对,你有兴趣?”
“…嗯,我挺感兴趣的,这项目交给我吧!”
“我还以为你要拍《鬼吹灯》或者《盗墓笔记》…”
“那个不急…”
正说着话,于冬的手机响了,金巧巧的电话拨过来了,开了免提…
“老公,我接了个项目,好莱坞大制作…”
“媳妇,这是个骗局,你别相信!”
“…怎么可能是骗局?我查了她的底细,艺匠娱乐公司,北美独立制片厂,跟顶峰是合作关系,不行你问问张俊生!”
张俊生吓了一跳,没忍住开口了:“卧槽,凯瑟琳居然把艺匠拉了进来?”
艺匠是顶峰旗下的品牌,收购狮门时候顺带并入的…
他跟温子仁商量了一下,以后顶峰主打青少年市场,狮门主打恐怖片,艺匠则是冲奥片,顺带成立一家新厂牌,专门制作大投资…
“啊?”
“我刚才跟俊生聊天,他说现在市场太火热了,很多人上当受骗,所以,他想做个中间查询公司,还说,不止圈外人会上当,圈内人也会上当,我不信啊,然后他就要了你的号码…”
“中间查询?这个想法不错!”
“你想做吗?可以查查美国的第三方担保…”
于冬跟他媳妇聊了十几分钟,张俊生则无聊的翻看手机。
他想看看上影节的报道,有没有关于《长城》的部分…
“《长城》上影节开幕,观众纷纷点赞!”
这通稿水平写的不行啊!
应该往《双塔奇兵》方向靠拢,或者说中国总算有了振兴产业的大作了!
“从《大地震》到《长城》,悦华的重工业布局…”
哟,这篇宣传文案不错!
“《长城》产业意义更高于艺术意义,这部电影的出现终究电影产业更好了一点…”
“《长城》北美开画,首日票房飘红,内地,预售票房已达3000万,张一谋能否再次引领中国电影?”
有点难…
虽然已经尽量完善剧本,但是《长城》依旧不符合内地很多观众的审美:马特呆萌依然是主角…
《长城》6月24号北美上映,首日票房1300万美元,这个成绩不算太好,尤其是考虑到1亿美元的投资…
不过《长城》属于合拍片,顶峰出资6000万美元,中影1000万,悦华3000万,只要全球票房过3亿美元,基本上就能收回成本。
内地的预期是六亿人民币…
老谋子的电影,甭管好坏,上映的时候,肯定有人集结好了,一通狂批…
标题都想好了:《长城》,张一谋已死!
正在琢磨着怎么宣传,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的号码。
“…喂,你找谁?”
一般陌生号码,张俊生是不接的,这不是闲着无聊嘛…
“是张导演吗?”
一个女人的声音,听起来很耳熟…
“…你是谁?”
“…我是江熟影…”
“噢,我是张俊生,怎么了?”
是泡友啊,那就好…
“你在松江吗?”
“对呀,怎么了?”
“…真的?那我去找你!”
“找我?你也年松江?”
“嗯,我在家呆着无聊,刷微博,看到了你在上影节大发神威!”
“…你把地址发给我,我去找你吧!”
第三百五十章 话当年
于冬挂断电话:“俊生,你觉得我们现在推出完片担保可行吗?”
张俊生都准备告辞了,闻言,坐了下来:“…于总,咱们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完片担保是建立在工会、保险业务基础之上的,咱们现在连工会都没有,你跟谁担保?谁愿意给你钱?”
所谓的完片担保就是第三方凭证,顾名思义,就是指是担保人向一部电影的投资人提供的保证。
电影的完工保险,属于保险业务的一种!
投资者在投资一部影片时要面临很多风险如编剧、导演及演员能否有效发挥其创造力、电影的宣传发行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影片能否最终收回投资并获取利润等。
在这所有风险中投资人和制片人最难以承受的便是一部影片最终不能被完成。
如果一部影片不能完成,没法上映就无法实现其任何价值。
完片担保保证的就是电影的制作风险而不是投资风险。
一部影片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收回投资均不在完片担保的保障范畴之内。
要实现完片担保,最起码得有有工会提供保障。
比如制片方在制作过程中出现逾期超支等现象,按照规定保险公司是要赔钱的。
在沟通督促无效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撤换导演或制片人,这个时候工会就能出来支持保险公司,从工会里调换新的导演、制片人完成后面的戏份。
国内没有这样的工会或者行业协会,需要导演的的时候,你从哪儿去调人?
好莱坞,超过一千万美元的项目,都要走保险。
于冬小声提议:“我当然知道这些,我是想上峰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