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就是大牌-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调音师》申报电影节之后,张俊生好像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比之前更认真了…
  除了上课时候,宿舍几个人很罕见的看见他抱着分镜头脚本的创作要领窝在图书馆呆了好几天…
  《美学要领》、《名篇赏析》…
  还是要多看点书,丫有点受刺激了…
  拍了东西之后,张俊生越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最基本的,他没有一个导演的审美,或者说他太把自己当成一回事了,以至于随便瞎改的程度。
  他现在不敢碰电影了…


第二十六章 六代齐出
  以前,看过一句话:“也许你不知道读书,到底收获了什么,但读过的书就像吃饭一样,短期内看不出什么,实际上已经长成了你的血和肉…”
  这句话鸡汤效果很浓烈,但是很扯…
  就好像朋友圈有那么一群人,经常早起跑步,给自己定下计划,一年要看多少本书,也经常去参加一些讲座,分享会,时不时在朋友圈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给人感觉非常努力,而且上进,但混的就是很一般…
  甚至还是单身…
  张俊生以前就是这样的,除了不跑步…
  所以,重生之后,他很少看书,也不怎么看电影,大概真的觉得自己是天才。
  呵呵,韩少多狂妄,也要说‘导演还用学么,看够上千部片子自然就无师自通了。’
  张俊生差得远了!
  既然想做好导演,那最起码的,导演的基础知识要懂吧!
  一叶障目,很容易不见泰山…
  ……
  除了导演的基本功外,张俊生把四大名著拿了出来,苦读…
  “老大,读《水浒》有什么收获?”
  “…吊丝终有逆袭之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你看,宋江一开始就是个穷逼,但人家有能力有志向,还有一群死心跟着自己的小弟,分分钟称霸江湖!”
  张俊生总结道…
  “什么是吊丝?”
  “…”
  唉,跟这帮人聊天好费劲…
  高富帅、白富美、矮穷矬都还没有成为流行用语,张俊生说话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吐露后世的一些流行用语,他们听不懂…
  “就是平民、庶民的意思,一事无成,存在感为零…”
  大致解释了一下,张俊生继续看书,他在看‘王婆计啜西门庆,**药鸩武大郎’这一段,诗写的真好‘三寸丁儿没干才,西门驴货甚雄哉!亲夫却教奸夫害,淫毒皆成一套来。’
  所以说,男人必须要大,否则,很容易就喜当爹了…
  正要接着往后翻,电话响了,是王瑞。
  悦华视频最近发展的蛮好,买断了十几部涉案剧的独播权,点击量、会员注册数量都在飞速上涨中,按说应该没啥事。
  有点疑惑,张俊生接通电话。
  “雅虎那边搞了一个雅虎搜星!”
  “什么玩意?”
  雅虎中国,联合东阳传媒和浙省卫视搞的一次选秀。
  黄忠军请来了马小康、陈楷歌、大胡子三位大咖坐阵,分为三组比赛,互不干涉。
  选手先在网上报名,然后网络投票,各组票数最多的前十二名选手,进入电视决赛阶段。
  十二进六,六进三,三争冠,大概这么个赛程。而那三个大咖,也会各自选出一位,拍摄雅虎投资的千万广告片。
  有合适的选手直接会被东传媒签下…
  “…我也想做一个!”
  罗里吧嗦了一大堆,王瑞总算说了自己的企图!
  “那就做呗,搞得正规一点!咱有视频公司,海选部分也别浪费了,放在悦华视频专区,雅虎搜星,咱们就叫《演员的诞生》,多请几个大演员!”
  “…咱们的奖励呢?”
  “签约进入悦华传媒,公司会安排人跟进,有合适的选手,直接拿下!”
  想了想,张俊生重新说道:“这样,凡是通过海选的选手,立即签订短期合同,由专业经纪人管理,剧组有偿实习。同时,一年有三次选拔考试,表现突出者,公司可选择正式签约,成为旗下艺人!”
  “前三名直接成为悦华旗下演员!”
  “你跟老唐多商量一下,反正咱们公司缺演员!”
  “这次跟京城卫视合作,让他们多出点钱…”
  “嗯,我知道了。”
  王瑞挂断电话。
  看来这帮人都不是傻子啊,《华国梦之声》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开始瞄向综艺选秀项目…
  不仅如此,听说芒果台内部也在准备打造属于自己的选秀节目!
  ……
  十二月,贺岁档正式开启,打响第一枪的是《霍元甲》…
  《霍元甲》是一部好电影!
  很多人说剧情太平庸了…
  剧情太模式化,有点儿虎头蛇尾的感觉!
  但是老李的精彩打斗还是弥补了很多方面的不足!
  很多人说,武侠片没落了,其实没落的不是武侠,是功夫明星。侠一直存在,它根植到中国人的骨子里,但我们缺乏良好的表现形式,尤其是演员。你让李连结年轻二十岁,再正儿八经的拍部武侠片,照样有人看。
  ‘这是我最后一部功夫片’…
  老李当着所有媒体说道!
  然后,大家就信了…
  《霍元甲》算是开了个好头,可惜后续乏力,不过,李sir在北美有不弱的号召力,《霍元甲》北美报收2483万美元,名列华语电影在美第三名——房事龙的电影后期配音了,不算纯粹的华语电影!
  这部电影,张俊生有看过。
  电影中,霍元甲的经历也好比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年少轻狂,好勇斗狠,弱过,强过,痛苦过,挣扎过,世事一场大梦,洗净铅华,悟出侠的真谛,破茧重生,成为真正的侠士。
  侠者的定义,从来就不是唯实力论,止干戈者杀身成仁。
  立意很好,可惜,导演功底太烂,余仁泰,拍出《白发魔女传》还有《忠烈杨家将》的导演…
  还有一部《轰天龙虎会》,刘天王被拿着枪指着拍的电影…
  可惜,盗版保护做的不怎么样,《霍元甲》上映头一天,市面上已经有盗版…
  相比较80块的电影票,还是花五块钱买张盗版碟比较划算!
  没等张俊生盘点完贺岁档上映的作品,东阳传媒又搞事了!
  呃,应该说总局闹事,东阳传媒只是顺应总局的号召…
  按照世贸协议的规定,华国第一年进口片为十部,第二年加倍为20部,第三年为50部…
  50部!
  好莱坞这只狼真的来了,华国电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电影局打算对以前拍过地下电影的既往不咎,以后放手开干之类的利好消息,只要在新的商业电影的体系下剧本大纲通过,就可以入市。
  总局领导的意见基本上是要求招安合作大家集体进入商业电影领域。
  于是第六代导演全都被放出来了!
  东阳传媒,当机立断签下了张源、王晓帅、王朝、管唬…
  并且宣布投资他们的新片!


第二十七章 新电影立项
  第六代导演在国内基本为‘地下’或者没什么人看,为什么却能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获奖?
  全世界电影节有好几百个,大小不论摊下来,一年下来一天一个都不止。
  所以,只要片子不是很糟糕,不怕搭上路费报名费,影展报得特别勤,总会撸到奖的…
  这个是真的,帅导的《闯入者》欧洲三大全都报名了,只有威尼斯电影节接纳了他…
  第六代如果将其视为松散群体的话,整体风格还是偏艺术电影的,比较合影展口味。
  至于东西好不好,很难讲。
  即便是三大,因为是评审团制,所以也难免出些个怪胎。
  比如王全安拿了柏林最佳编剧银熊奖的《团圆》,剧本真心烂出翔…
  除了基本的艺术性,还有国际电影节的运作体系和权力机制,它们有不停发掘中国电影的内在需求。
  世界电影市场已被好莱坞统治多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欧洲电影节的意义在于,它建立起一个用来保护所谓‘艺术电影’的体制。
  这个体制的基本立足点,其实还是传统的欧洲艺术电影,但同时,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它也在尽力拉拢来自第三世界的电影新兴国家,借此保持和好莱坞的平衡!
  你可以说这个体制是在对抗好莱坞,但它也非常依赖好莱坞,双方是一种很微妙的互补。
  如果按地域来分,出现在欧洲电影节上的电影,总是以下三类:最主流的一类就是来自欧洲本土的艺术电影,其次是半好莱坞的北美独立电影,再次才是来自亚非拉的第三世界电影,亲疏一目了然。
  一般来说,小国艺术电影经常比好莱坞大片更依赖海外市场,而欧洲电影节在小国艺术电影的全球推广网络中处于枢纽地位。
  于是,来自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的电影只有让自己看上去越来越像欧洲传统艺术电影,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许它并不想这样,或者没有意识到是这样,但欧洲电影节在建造艺术电影经典殿堂时拥有的无与伦比的话语权,让这些演变成了潜移默化的事实。
  所以,后世,中国电影不再依赖海外市场之后,很多电影人再也不拍欧洲式的电影了!
  你拍了,除开那一小嘬人,也没有人夸奖你,何必呢?
  目前电影行业的变化很明显,拿奖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因素,但是否对市场流行的胃口,是否能让人花钱,这才是核心。
  拿奖的导演,如果不能为主流意识所认同,不能为市场票房所认同,再拿奖也只是供起来的份,甚至反而悄无声息…
  说到底,第六代导演面临的时代不同,观众可消费的选择更多了,对于电影娱乐性的要求更高,这与电影行业本身对艺术性的追求是有一些冲突的。
  《红高粱》那个时代,群众没啥选择,有个拿奖的片子就当个大事看。
  现在看看预告片不满意,回头看美剧韩剧去了,哪里有时间去经受精神熏陶?
  所以,拿奖的影响力肯定不如过去!
  别说艺术类电影,商业类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少林寺》那种5分钱一张票还能整出1亿票房,观影人数过10亿,现在再也没有了…
  片子当然好,但现在谁还去进影院狂刷10遍20遍啊?
  ……
  六代齐出,不止是业内震动,就连电影学院整个班级都在讨论:
  “我当时就是喜看了张源的《燕京杂种》、《东宫西宫》才决定考的电影学院,不过,我有点担心他要是被解禁了,还能拍的出好电影吗?”
  “放心吧,这帮人都很才华的!”
  “对呀,还有贾章柯的《小武》…”
  电影学院的学生,尤其是导演系的学生,对第六代特别熟悉,没办法,校考要考的…
  “老大,你好像一点也不关心?”
  陈浴注意到了张俊生在翻阅《红楼》,忍不住提问。
  “…跟我有什么关系?”
  第六代解禁,唯一的好处就是就是不用再听一帮人吹什么‘第六代’都是埋没的人才…
  事实证明,这帮玩新浪潮的真的拍不好商业片!
  不说第六代,咱们就说田庄状,这位可是很多影评人心里的大导演!
  《狼灾记》,井上靖的原著绝对是难得的顶级故事!
  台前幕后的团队是亚洲一流的队伍!
  投资充足,而且制片方对电影拍摄本身不作任何指手划脚!
  另外,这是一个在虚拟时空的古装故事,也没有审查什么事。
  可最后观众看到的是什么?
  说是风光片吧,风光不是很美;说是情色片吧,镜头还很纯洁;说是故事片吧,没有什么情节;说是文艺片吧,好吧,也只能这么说了…
  商业片不是那么好拍的!
  要是商业片那么好拍,坐拥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的倭国怎么会成为好莱坞的倾销地?法国政府每年砸2亿多欧元扶植电影和电视,好莱坞依然占据了法国票房的半壁江山!
  商业电影可没那么简单!
  “东阳传媒明年开了八部电影,你们公司怎么没动静?”
  原定的五部电影加上张源的《看上去很美》还有帅导的《青红》,王朝的《江城夏日》…
  八部作品!
  东阳传媒这是要昭告天下,他们依然是老大!
  “…我又不是开慈善的,做电影当然想赚钱…”
  “呵呵…”
  一直关注张俊生的毕大头突然笑了出来…
  “怎么了?”
  “我们张导演说拍电影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毕大头的声音很大,立刻吸引了全班的注意…
  张俊生扭过头看了他一眼,反问道:“难道是为了愉悦人类吗?”
  “电影是艺术…”
  “就是!”
  就便是张俊生,也不能侮辱电影…
  整个电影学院是看不起商业片的!
  他们看不起好莱坞,他们不屑于豆瓣和imdb的排行榜,读的是法国《电影手册》和英国《视与听》杂志,看的是《标准收藏》,心中的大师谱系包括奥森·威尔斯、伯格曼、布列松、费里尼、戈达尔、小津安二郎、侯小贤、锡兰…
  甚至张俊生他们班的导师亲口说过:美国电影看着热闹,但基本是一个路子,越看会越弱智。我更喜欢亚洲电影、喜欢欧洲电影,喜欢有个性风格的电影。
  这么说吧,整个国家的影评界和教育界都是看不起商业片的!
  所以,老谋子当年拍《英雄》,才会引发那么大的震动——几乎两个领域的反扑,都在批评他!
  即便,之后《英雄》票房大捷,他们还是觉得电影不应该这样…
  挺无语的…
  张俊生从来没有看不起艺术电影,甚至他自己也希望拍一部牛逼的文艺电影!
  可是,艺术片不应该是电影的主流,可是,在华国,至少现阶段,艺术片才是正经的电影!
  拍商业片就是自甘堕落,一个个导演包括导演系的学生们最大的目标就是拍一部拿奖的电影…
  看着一帮人激动的嘴脸,张俊生不由感到一丝悲哀。
  难怪电影学院在第六代之后出现了断层,观众们都不看文艺片了,你们还在讨论‘我可以决定自己的作品。我再穷,我也要死扛,否则人的信念会倒掉,于丹说《论语》的时候说了,信念一旦倒掉是不愉快的’!
  电影是不是应该回归电影本身、回归市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观众的选择究竟是不是对的,如果他们都选择放弃你,那么扶持所谓的艺术片,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起码的,你丫拍了一部电影,自己爽了,觉得我很厉害,有什么用呢?
  观众不买账!
  投资人不高兴,因为赚不到钱!
  搞不懂鼓吹文艺片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拿起来一看是安少阳的电话。
  “安叔,有什么事吗?”
  “《倩女幽魂》通过立项审查了!”
  “…有女鬼诶,居然也能过审?”
  “名著改编的,可以拍!”
  “行,我知道了,明天回公司,先找一个合适的制片人!”


第二十八章 剧本
  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审查制度有一项硬性指标:不得宣扬封建迷信!
  对于这项制度,张俊生觉得很扯…
  上世纪90年代还是可以的,比方说《黑楼孤魂》《聊斋》之类的神鬼电影和电视剧也是能播的…
  但后来,就变成了宣扬封建迷信,甚至说一些热血动漫都成了宣传血腥暴力,影响少年儿童。
  这个应该是同行之间的互相报复!
  你丫票房那么高,肯定是因为钻了漏洞,必须要举报你!
  于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投资人在立项的时候,干脆就不拍鬼,只拍妖!
  文镌有一次问总局系统的官员,为什么华国不允许拍鬼片?
  答曰:我国是一个人口受教育不平均的国家,很多人科学素养很低,如果国家允许拍鬼片,或者在电视上电影院里反映鬼片,相当多的老百姓,真的会相信是真的。
  有一定道理,国家管理者要从全局出发,而不是按某一个行业的角度来管理。
  拍电影的人起码都受过一定教育,他们会觉得这种类型电影是一种娱乐,但观众呢?
  看看我们身边四五十岁的父母辈对电视广告的痴迷与信任,对投资中介介绍的庞氏骗局的狂热…
  呵呵,那你说妖跟鬼有什么区别?
  既然不让拍鬼片,为毛能有仙侠剧呢?
  信鬼是迷信,信仙就不是了?满世界仙侠剧没看到什么总局有什么动作!
  到处是收香火钱的仙殿神庙就不是迷信了?
  不都是封建迷信嘛…
  所以,《倩女幽魂》申报项目的时候,标签是神怪、魔幻类型…
  张俊生准备了两个版本,如果聂小倩不能是女鬼,那就干脆改成狐妖…
  没想到总局直接就通过了,据说是因为高层有人挺欣赏张俊生…
  ……
  《俏女幽魂》当然是商业片!
  虽然对外宣称的是,剧本参考了是李翰祥导演的版本,但张俊生很清楚,他的这个版本就是照着徐老怪鼓捣出来的。
  李翰祥导演的国学水平太高了,他的电影充满了古典文人气质,一般人根本学不来!
  还有,李翰祥的年代,电影还是艺术,现在更倾向于商业作品。
  徐老怪跟李翰祥版本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时间线!
  李翰祥的版本有着名取得时间线:明末清初。
  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山河破碎、社会动乱的时代背景造成了世道险恶、人心惶惶的气氛,也为这个鬼怪故事做了很好的氛围铺垫!
  两个主要角色,宁采臣和燕赤霞也是因为同怀报国无门的愤懑才成了莫逆之交。
  家国仇恨,正是传统文人始终耿耿于怀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也很符合李翰祥的一贯风格。
  徐老怪的版本就是纯粹的娱乐性质商业片,压根没有提及时间线,主要是当时的观众已经更多地把电影当成一种娱乐需求,不愿多提对于国家,民族,责任等等宏大的话题…
  观众压根不关心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
  有老王的玉足可以看,就足够了…
  两个版本的区别,还表现在角色的人设,李翰祥的宁采臣太过靠近蒲松龄原本的《聂小倩》…
  宁采臣是寒窗苦读的书生,《聂小倩》原文,在一开头就有这样的描绘:“性慷爽,廉隅自重。”而且“生平无二色。”
  聂小倩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宁采臣凛然地答以:“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失足’的汉语翻译就是:指生殖器深入对方阴性生殖器时一种“失落”的感受。
  也就是说宁采臣不是不想体验失落,而是畏人言…
  其实,在中国古代,但凡这一类型的神怪故事,男主角都以寒窗苦读的书生形象出现,《聊斋志异》、《夜雨秋灯录》、《子不语》。
  它们既是文人创作,所以代表了这一类型文人内心的某种隐秘的欲望!
  女鬼通常是美丽的,因为根本上她们就是书生潜意识的欲望的投射出来的对象化的产物!
  对了,狐妖通常是不会魅惑书生的,她们都是跟有头有脸的人物厮混,比方说纣王…
  徐老怪的宁采臣就是个吊丝,只不过是一个长得帅的吊丝…
  虽然是书生,但是没有功名,他以收账为生!
  形象很憨厚,甚至带了些愚笨…
  燕赤霞形容宁采臣‘亭亭玉立、两袖清风、花拳绣腿、学非所用、一事无成…
  观众喜欢这样的主角,这个年代,大家对王子和公主,俊俏的书生和漂亮女鬼的故事没什么兴趣,君不见《冰雪奇缘》的男一号都是臭吊丝,反派则是王子!
  吊丝拯救世界,这是平民的胜利!
  神怪类型,反派当然很重要,反派必须要强大,否则,怎么衬托出主角的伟岸光明?
  所以,反派是千年树妖。
  为什么是树妖?
  这里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树崇拜的文化,在文化人类学上称之为植物崇拜。
  金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国人喜欢在墓地种植柏树,起源于一种民间传说。相传古代有一种恶兽,名叫魍魉,性喜盗食尸体和肝脏,每到夜间,就出来挖掘坟墓取食尸体。此兽灵活,行迹神速,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但其性畏虎怕柏,所以古人为避这种恶兽,常在墓地立石虎、植柏树。”
  其实,某种意义上,徐老怪的版本更接近武侠片…
  苦主冤大头,也就是无辜受害的路人,李翰祥版本是一个书生,到了徐老怪则是江湖侠客!
  他来古寺只是为了找燕赤霞比武,为的是天下第一剑客的名号。然后,比武洠иA,晚上又被女鬼害了…
  李翰祥版唯美严肃,家国之情清晰明了。徐老怪的版本画面和台词更有偕趣,但也不能说一点家国情怀都没有!
  但是徐老怪的诗才明显逊于李翰祥。
  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老徐明显借鉴了李翰祥的版本!
  ……
  张俊生拍电影。
  而且还是人生第一部 院线电影,投资什么的肯定不缺钱,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