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就是大牌-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七章 央妈
  张母的心态代表了这个时代做互联网的大部分人的心态!
  他们不知道用户的作用!
  后世的bat为毛能崛起成为内地互联网三大巨头?
  不就是因为数以亿计的用户嘛!
  思葱为什么要撒币,也是为了冲用户,吸引流量!
  当然,思葱是真煞笔了,撒了一堆币,留下的用户却没几个…
  当然,人家高屋建瓴,可能是想着在用户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直接把网站卖掉…
  “妈,现在做互联网不要急着赚钱,先赚用户,有了用户然后咱们再做会员、做游戏,钱不会少的!”
  张俊生简单说了一下。
  关于互联网如何盈利,他知道的也不是很多…
  “…可是,没有盈利渠道,我们很难进行下去!”
  张母叹了口气…
  啧啧,难怪小马哥刚创业那几年想把qq打包卖出去,不赚钱啊!
  “…这样,咱们可以引进国外的游戏,高丽国的《传奇》,美国的《魔兽争霸》,都可以将引进…”
  张俊生想了想,建议道。
  “游戏能赚钱?”
  “当然,我以前为了玩游戏机,花了好几万,你又不是不知道!”
  “…哥哥,给我讲故事!”
  正聊得起劲,张宝宝突然抓住了张俊生的衣领,使劲往下拽…
  “…行,你想听什么故事?”
  “我要听《忙忙队》…”
  “…是汪汪队!来,跟我念,汪汪汪汪…”
  “汪汪…”
  “你走开,这是你妹妹!”
  张母一把推开张俊生,实在看不下去了…
  把张宝宝塞回到沙发上,张俊生扭头问张父:“…爸,你觉得我的建议怎么样?”
  “…啊?”
  张父痴迷电视,压根没听见自己儿子跟他妈妈聊了什么…
  “算了,我去跟陈阿姨说吧!”
  陈阿姨,陈立螟,渣浪博客的负责人,张母的高中同学,出版社、网站都是她俩合资的,只不过张母站的比例比较大而已…
  ……
  第二天,张俊生起的很早,绕着小区跑了几圈,练一下身体,有道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很多胖子连唧唧都看不见了…
  才回来,就看到坐在自家客厅的安少阳。
  “安叔…”
  打了声招呼,张俊生准备洗个澡。
  “…俊生,咱们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你快点!”
  “干嘛?签售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张俊生奇怪的反问了一句。
  “…你是不是忘了,《对话》录制就是今天!”
  张俊生还真把这茬给忘了,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除了签售,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北美的事务上,别说《对话》了,连《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的版权,都给忘了!
  还好,安少阳比较靠谱,以五百万的买断价买到了《仙剑》还有《轩辕剑》的影视改编权,当然,这玩意是有年限的,按照华国影视改编权的相关规定,八年时间。
  代价有点大,但是,张俊生已经很满足了。
  下一阶段,安少阳的任务是拿下都梁小说的影视改编权还有摄制权!
  张俊生的策略就是先屯ip,然后再生产!
  ……
  《对话》的收视率一般稳定在百分之八左右。
  这几年,除了芒果台、浙省卫视、荔枝台有点自己的特色,能有点收视率之外,大部分的地方卫视只能吃一点央妈的剩饭——二轮播映权或者央妈不要等到电视剧才能轮到他们…
  《对话》是央视主推的室内纪实性的严肃的谈话节目。
  每次有热点人物、热点话题,都会找到相关人物对话一下。
  张俊生其实有点不太了解自己在大部分学生家长或者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他知道自己很火,有很多书迷,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在大部分成人眼中代表的是叛逆、坏学生!
  怎么说呢,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孩子取得了成功,而且还被热捧,这是对现有秩序的破坏你知道吗?
  大家都按照这条路在走,你凭什么这么优秀?
  就好像一群平庸的人里面,出了一个天才,天才要么被尊为领袖,要么就被排挤!
  张俊生的资格显然不够称为领袖,那就只能被排挤,毕竟现在的主流发言权在四十岁左右的人手里!
  而且他还拒绝了‘燕京’、‘水木’大学的免试入学!
  虽然他自己觉得自己还行,没有偷奸耍滑,热爱国家,拥护d的领导…
  甚至,为了降低影响,休学一年的情况下,他还进了另一所高中入读…
  可是架不住公众的想象!
  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新京报》的报道,张俊生俨然成了负面人物!
  安少阳大概知道一点,所以,他的建议就是“千万不要骂脏话…”
  张俊生很想拒绝,但又说不出口,人都来了…
  ……
  张俊生走进后台,才坐下,走进来一位小姐姐,负责给他介绍录制流程。
  “张…张俊生?”
  “您是?”张俊生扭头看了她一眼,六十分,算了…
  “我…我是《对话》的导演助理,负…负责…等一下,我去拿稿子…”
  话说到一半,小姐姐突然离开,张俊生一脸的莫名其妙,没到两分钟,小姐姐重新进来,嘴唇抹粉红色的口红,脸上似乎也打了腮红…
  “久等了…我是《对话》的导演助理,我叫徐麦丽…”
  “徐导,麻烦你了。”
  张俊生淡然一笑…
  “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
  徐麦丽看到张俊生的微笑,激动的想要扑过去,双腿都要夹不住了!
  太帅了!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帅的男人?
  “我们节目会先让主持人和两位专家先聊十分钟左右,然后…你再上场,对了,我们请了燕京市三好学生黄良玉,你知道她吗?”
  说到节目,徐麦丽很专业。
  “…不认识,她来干嘛?”
  张俊生突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可能,大概是想让观众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学生吧…”
  徐麦丽支支吾吾解释了一下…
  “行,谢谢徐导,我知道了!”
  突然明白了安少阳说的那句‘不要骂脏话’是什么意思,摆明了,节目组是想拿自己开刀!
  我真傻,怎么就接了这么档节目?
  安少阳就是个坑!
  徐麦丽依依不舍走出了休息室,贴着他的脑袋道:“那你自己先歇会吧,待会候场的时候,我会叫你…”


第十八章 我走自己的路,碍着谁了
  谈话类的综艺节目,在这个时代是很流行的。
  因为公众想要了解一个名人,除了八卦媒体,也就剩下电视节目了!
  网络不发达的时代,观众最爱看明星访谈!
  《背后的故事》、《文艺人生》、《静姐访谈录》之类的节目,每周播出,收视率都高达百分之十以上…
  互联网没有介入,或者说自媒体时代没有降临之前,普通大众接触明星的渠道匮乏,明星也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真实面貌的出口,而电视访谈节目是最直接的渠道!
  当然,《对话》并不是那种挖掘明星热度的综艺,人家的定位是严肃对话节目。
  ……
  “张俊生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而不是一个人,他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讨论,这是对传统价值观的一众冲破!”
  主持人:“当张俊生成为一种现象之后,很多学生崇拜他,但也有很多成年人非议他、质疑他!”
  “我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
  “但我认为张俊生想想更多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作为个体,并不会对现有教育制度造成多大的反思,因为大多数人还是会按照现有的制度去进行…”
  候场区,张俊生有点目瞪口呆,他什么时候成了一种现象了?
  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呢?
  “你不要紧张,他们不会对你做什么的,那俩专家都是专业的,我感觉他们是认可你的!”
  徐麦丽小声安抚…
  “…不是,我没有紧张,就是挺奇怪的…”
  张俊生扭头笑了一下…
  徐麦丽不说话了,霞飞双颊。
  要死、要死,太帅了,太暖了…
  “我只是想说,我们进来在这里,并不是想关注张俊生这个人,他作为独立个体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他不会对我的生活带来任何影响,我们之所以坐在这讨论他,是因为他对社会、家庭、包括教育制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位观众说到了点子上…”
  “要出场了吗?”
  这是很好的出场契机,张俊生问了下徐麦丽,后者摇头…
  这尼玛已经过了二十分钟,要录制多久?
  “我想说,所谓《三重门》,指的就是初中、高中、大学,如果你不经过这三重门,可能你永远是个毛毛虫,或者变成飞蛾…”
  “你觉得张俊生是毛毛虫还是飞蛾?”
  “我觉得他…突击变凤凰了吧!”
  现场哈哈大笑…
  “我跟他父亲以前是同事,那阵子流行下海,他去开超市,我就做了出版生意,《三重门》这本小说,张俊生一开始没有投到我们的出版社,是他妈妈打电话给我,说俊生写了一部小说,让我看看什么水准…”
  “我读了一遍,确实很震惊,因为文笔很老练,一点也不像十七岁的少年写出来的,颇有一种钱钟书的感觉,我是做图书生意的,当下就决定刊印出版,没怎么宣传,一周就卖了十万本,然后加印了二十万册,没到两星期,又很快脱销…”
  “那你觉得生活里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安少阳稍微想了一下:“很有主见,很有前瞻性,我总感觉他要是做生意的话…”
  “可是,前段时间报纸上不是说他败家嘛,三千万…”
  “瞎说,他花的是自己的钱,而且动漫技术的引进都是以百万为基数的,就比如3d渲染,就那一项技术,花费了至少一千两百万,还是因为找到了渠道,一般人想要引进根本,有钱都买不了!”
  安少阳不满的看了眼主持人,顺便补充了一句:“而且,迪士尼、环球都表示对这个动漫项目很有兴趣!”
  “好,说到这,我想大家差不多已经了解张俊生了,来,掌声有请张俊生!”
  ……
  “加油!”
  徐麦丽看到张俊生走了出去,小声鼓励了一句…
  可惜,位面之子已经踏上了征服的道路,压根没有听见…
  “张俊生,刚刚大家的讨论,你都看到了吗?”
  “嗯。”
  “有没有感觉自己像个名人?”
  “没有,我土鸡!”
  张俊生笑了笑,看了一眼刚才各种贬低他的那位妇女…
  “你之前不是长发吗?”
  “每天要洗头,长发很费事,干脆就剪了!”
  “你前两天报考了电影学院,为什么呢?”
  “我本来就对电影很感兴趣,再加上考电影学院对文化课要求不是很高,我应该能考200分…”
  现场又一阵大笑…
  “你休学,家里面知道吗?”
  “知道呀,不知道的话,怎么给我办转学手续!”
  “那他们生气吗?”
  “还好吧,他们想送我去澳大利亚或者英国读书,我没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呢?”
  “不喜欢上学的感觉吧…”
  “那你喜欢什么呢?”
  “很多,电影、音乐、篮球、足球,偶尔会跟我爷爷下几盘象棋、围棋…”
  “你有什么问题的话,会跟父母交流吗?”
  “…我暂时还没有遇到什么人生抉择的问题,反正我吃喝都在家里,我的任务就是带我妹妹…”
  “那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呢?”
  “做影视这一块吧。”
  “要是版税花完了呢?”
  “很难,我版税很高的。”
  “听说《小王子》一本书,你已经创下了内地版税最高记录,方便透露一下多少吗?”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因为我的版税是我妈给我的,她会扣一部分说是给我存着…”
  “我们打探到的消息是八千万!”
  场下一阵哗然,包括之前装逼的那位妇女…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她的版税是4亿英镑,詹姆斯·帕特森、史蒂芬·金、伊万诺维奇这些畅销书写手,他们的版税都高达4000万美金以上,我跟这些人比较起来,差的很远…”
  “你觉得自己有上的天分吗?”
  “…还行吧,至少我觉得我还可以…”
  “我们说《三重门》,初中、高中…”
  “不是,《三重门》的名字的是我看《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时候想的,当时取名就是为了如何让书名显的有文化一点,翻了《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你都读过?”
  “都看了几遍,我对能流传好几千年的都很有兴趣。”
  “有什么收获吗?”
  “呃,写东西的时候,引用起来不会出错…”
  “你最近还在写东西吗?”
  “…在写,我每天都写啊,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博客,每天固定更新一千字!”
  “我是说小说!”
  “…在构思,主角是我妹妹!”
  “名字是什么呢?”
  “这个保密吧,可能就叫《小屁孩日常》或者其他的名字…”
  ……
  “好,这边好几个观众在举手,来,请说!”
  是那位‘土鸡变凤凰’:“我看过你的书,首先觉得十八岁的小伙子,写出这样的书,我觉得非常地不容易。但是我就想说:你只有十八岁!也就是说,从你真正地接触生活,可以从你懂事开始,你才接触生活也就十年,你就真的不担心自己文思枯竭的一天吗?”
  “不是很担心。”
  “我想说,如果有一天,你写不出文字了怎么办?你没有学历…”
  “您放心,我就算文思枯竭,也饿不死!”
  “你怎么这么肯定?”
  “因为我爸有十几亿家产啊,养我一个,不成问题!”
  想了想,又说了一句:“我不是土鸡变凤凰,我家挺有钱的,我奶奶是社科院院士,我爷爷是人院士,我小姑是燕大物理系教授,我爸爸、我妈妈都是哈佛的毕业生,我说这个并不是想炫耀什么,我只是说你不了解我!”
  主持人不说话了,那女的大概被噎了一下:“那你书香门第,为什么不去读大学?”
  “…因为他们教不了我什么东西!”
  换了一位观众:“我是宏志教学的教师,人才是个综合素质的人才。张俊生很聪明,但是他现在我认为是有点畸形发展,我认为没有全面发展,我希望呢,你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这么一个人才,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怎么畸形了?”
  张俊生无语的笑了笑…
  “你七门功课不及格…”
  “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人民,坚决拥护d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没觉得自己畸形…”
  “其实华国的教育制度是根植于儒家传统的科举体系和普鲁士式义务教育体制发生了化学反应,大部分用了很多时间学了很多自己也许一生也用不到的东西,普鲁士体系在设计之初并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德意志统一不需要多少人才,为数不多的一小部分就够,这样的人才不太需要培养也不需要选拔,只要民族不灭亡,即使再困难也会出现。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需要很多能服兵役、能种田、能做工的劳动力,对这些大批量需要的“产品”首要要求是无条件的服从。”
  “德国实现统一后并没有继续延续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因为那是权宜之计,但是,苏联教育体系继承和发扬了这套体制,试图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在某种程度上奏效了,但时代的变化让十八世纪的方法无法完全适应20世纪的现实!”
  “类似的制度在被引入华国时,也许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根本不解其真意,只是作为苏联老大哥的经验盲目学习。时至今日,这个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于21世纪的现实。这也是为什么华国把自己五分之四的国民教育投入理工科,但是理工科依然没有几个能走到最前沿的人,因为这个教育体系根本不是用来培养人才的!”
  “这是一个将大多数人变成国家需要的普通工人、农民、士兵的体系,它主要确保每个人都差不多,这样的人打起仗来可以作为耗材随意替换。但对个体来说,你的天赋很大概率会被浪费。”
  “这是很适合华国目前情况,不管你们承不承认,华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大量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工人确保整个工业体系的运转!”
  “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错,但是,对我不合适!”
  “我坚持走自己的路,碍着谁了?”
  “上个月,居然有人说我花三千万败家,我花自己的钱,怎么就败家了?你知道一套3d动漫设计被我引进来之后,可以创造多大的价值吗?”
  “马上,迪士尼或者康卡斯特就会跟我的公司签约,华国自己出品的第一部 3d动漫很快就会登陆全世界的电影院,就算不尊重我,也请你们注重一下华国动漫产业,我们在努力!” 


第十九章 录制结束
  总觉得这是个阴谋,央妈整这出大概就是想批判一下张俊生。
  毕竟最主流的社会思潮就是学习!
  他们没想到张俊生对华国的教育体系研究的这么精深,源来、弊端分析得一清二楚!
  其实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更先进,有教无类,而且因材施教。
  孔子说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尊重每一个孩子,发掘他的天赋,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和引导,这才是现代教育的精髓。
  这里的核心是尊重,只有全社会都真正尊重自己的未来,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和一刀切的体系,才有希望回归到中华传统教育的正途上来…
  当然,这期节目并不是讨论教育制度,而是借节目的名义,批判一下张俊生,所以,这段很有可能被剪掉…
  主持人把话筒递给安少阳:“我也没觉得张俊生对社会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然,他不是一个可供学习或者参考的榜样,除了签售会,大部分时间,他并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他也很规避自己成为流行偶像,我知道的,有很多音乐公司想找他,签约他,开出的价码不低,但他没有同意…”
  现场导演提示主持人赶快进入下一个流程…
  “好!至少有一点,我们是达成共识的,张俊生是一个个体,有一个张俊生,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
  张俊生有点意外的看了看主持人,全场都在diss他,怎想在帮着说好话了?
  “…其实我在买《三重门》的时候,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少年写手,黄良玉,燕京市十佳青少年、三好学生,她也除了两本书,除此之外,她的钢琴是十级!来,掌声欢迎黄良玉!”
  我去,搁这等着呢!
  对比一下,然后更能体现位面之子某些观点的错误!
  何必呢?
  黄良玉上台之后,主持人现实让她弹了一段钢琴,应该是肖邦的《d小调前奏曲》…
  “张俊生,你会弹钢琴吗?”
  “会一点,但我没有考级…”
  “她刚才弹得,你会弹吗?”
  张俊生看了一眼黄良玉:“是肖邦的《d小调前奏曲》?”
  “对!”
  “可以,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妈买了架钢琴,她不会弹,就让我学,我学了三年,大部分名曲我都能弹!”
  主持人:“…那你给大家展示一下!”
  “行,那我弹一段《梁祝》吧!”
  张俊生坐在钢琴前,三分钟时间,一首《梁祝》完成…
  现场响起了掌声。
  原本央妈请张俊生录制《对话》是为了批判他,结果随着节目的录制,倒成了他展示自己的舞台!
  “钢琴、小提琴、吉他我都会一点,当然,除了吉他,其它都只是入门,没有认真学下去!”
  “为什么没有考级呢?”
  “…为什么要考?这东西没什么用,除了家里来客人,我妈让我展示一下,炫耀一下自己儿子…”
  “我喜欢的东西,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我不过那种一睁眼就能看到晚年的生活…”
  “能不能说一下?”
  张俊生歪了歪头:“考上名校,毕业后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为了房贷、车贷努力赚钱,成为社会上的大部分人,固定中产阶级!”
  “在我决定休学转校的时候,很多人坐下来,跟我说我这样做不行,说我省点儿心吧,说我静一静,汹涌的人群快要把我淹没了,人群散去的时候,我也不见了,我当初想做的事情,谁也听不见,所以,有时候抗拒一下,坚持自己,并不是坏事!”
  “千万不要成为你讨厌的人,心如死灰的人是最可怕的!”
  主持人:“那你对这个世界能不能别那么排斥?”
  “…我从来没有排斥过世界,我只是很讨厌媒体曲解我的话,干脆我就只接受一家媒体的访问!”
  “顾城说过一句话‘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