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港小亨(大亨)-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您是来参观的吗?”艺术馆的一名工作人员问道。看着马荣成的一身的打扮,便知道非富即贵,因为,工作人员不免带有敬意。
    “哦,不是!我是来找人的!”马荣成笑道。
    工作人员疑惑道:“哦,您找谁,也许我可以帮到您的!”
    马荣成道:“黄祖强!应该是在你们这里工作的吧!?”
    工作人员下意识道:“对对对!他是一名画家,艺术水平相当不错。很多海内外的艺术家,都曾与他交流过。”
    马荣成随口问:“黄祖强平时除了绘画,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爱好?”
    虽然对于这人问东问西,工作人员有点诧异,但是黄祖强平时也没有作歼犯科的爱好。
    所以工作人员,回答:“有的,他还是喜欢创作武侠小说。前不久,写了一篇小说,已经投过稿,正在等消息呢!”
    马荣成才笑道:“谢谢了!带我去找他吧,我是天下出版公司的,希望与他展开出版方面的合作!”
    “天啊,黄祖强那小子的稿子,真的能够出版?”这时候工作人员终于吃惊了。
    在80年代的时候,出版界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能够出版的作品,一般只有几十分之一的可能。
    能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在80年代,已经是令人敬仰的大作家了。
    ————————被带到了黄易的办公室。
    黄易正在写工作方面的报告。
    “黄易先生?”马荣成一直等到黄易工作完成,才笑道。
    “恩?”黄易心中诧异。
    “黄易”这个笔名,他是第一次使用,用于投稿给天下出版公司的时候开始启用。知道的人应该不是很多,但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怎么会知道?
    马荣成见状解释,道:“我是天下出版公司的总经理马荣成,在两周前,你向我们投过稿子对吗?”
    黄易激动点头,说道:“对对对!《覆雨翻云》,这是我投稿的作品!”
    马荣成笑道:“对于《覆雨翻云》我们公司的多位编辑一致看好,我们有意出版。一千字200港元的价格,您是否可以接受?”
    黄易震惊,道:“这么多!”
    既然有志于从事写作行业,黄易自然也是打听了许多作家的稿酬现状。很多不入流的作家,给小报刊、小出版社写稿子的,最低的甚至只能拿到一千字2元钱。市场平均的水平,也大约是在50港元千字之间。一些武侠小说小有名气的名家,才能够拿到千字200元以上的稿酬。
    “是的!你的《覆雨翻云》虽然比起张少杰先生的《大唐双龙传》,还有差距。不过,比起市场上大多数的《大唐》跟风作,已经超过了一大截。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稿酬值千字200元以上。当然,这仅仅是文字出版的稿酬,将来,如果这部作品有潜力改编为漫画、动漫、电视剧、游戏之类的可能,会额外支持你一笔超过稿费收入的改编费用!”马荣成笑道。
    士为知己死!马荣成先生,真是一位大好人啊!
    黄易眼中顿时露出了无以复加的感激!
    马荣成看着黄易的神态,心中避免感慨,两年前的自己,被张先生提拔的时候,不也是这幅的心情。作家、画家要出人头地,除了自己的才华之外,也是少不了贵人的扶持的。
    张少杰是马荣成的贵人,而此时马荣成倒有心思成为这位作家黄易的贵人了!
    “能给我谈一谈,你后面的思路、剧情吗?”马荣成说道。
    黄易顿时激动了,将《覆雨翻云》第一卷之后的主角韩柏、风行烈、戚长征等人的经历讲述出来。
    虽然,浪翻云是《覆雨翻云》的灵魂人物。但是这一个武侠故事的主角却并且是浪翻云,而是韩柏等人的成长经历。
    魔师庞斑的再次复出,武林大乱的格局,掀起各种乱象。
    慈航静斋的秦梦瑶下山,却只能插手江湖事务。这显示出,在明朝时期,慈航静斋的影响力,远远不如隋唐时期。
    但故事剧情中,江湖上许多的动乱,其实不过是蒙古势力借着庞斑的威势,扰乱中原武林,控制武林势力,给再次涿鹿中原做铺垫。
    韩柏等人汇聚京师,逐渐开始又从江湖,将格局拓展到了宫廷。揭开了天命教意图插手宫廷夺权大战的阴谋,韩柏等人帮助燕王朱棣进行反击,进行了靖难之役。
    每一个角色,有拥有自己的故事。
    这些角色的命运的碰撞,构建了激烈的剧情。一条条庞大剧情,使得《覆雨翻云》有种全景图一般的惊人气势。
    马荣成闻言,道:“如此庞大复杂之极的剧情,似乎很难啊!”
    黄易道:“呵呵,我非常向往这种层层推进、多线描写手法,况且,《大唐双龙传》也是一个个的人物命运,最终汇聚成宏大的场景啊!”
    “好!加油吧!”马荣成虽然觉得,多主角、多主线的故事,很难驾驭。
    不过,既然有《大唐双龙传》这个成功的前例,他也不想打击黄易的创作激情。说不定,这小子真的能够成为香港著名的武侠大家呢!
    ————————————天下出版除了与黄易签下了《覆雨翻云》这一部书的版权,此外,更是与黄易签订了一份长期“签约作家”合同。
    5年以内,黄易的作品只允许与天下出版公司合作。由天下出版公司代理其作品的出版,以及各种商业改编,而每年天下出版公司额外支付黄易2万港元的签约金。
    对于这一点,黄易不但不反对,反而觉得天下出版公司这是要大力栽培他。
    在签约之后,黄易虽然没有立即辞职成为专业的作家,但是也开始将事业的重心转移到创作方面了!
    毕竟,在香港艺术馆工作,一个月只能赚2000多港元的固定薪水,属于高不成低不就,工作无论如何卖力也不能成为富豪。
    但是《覆雨翻云》的出版,一千字就值200元。一个月只需要写10万字,便可以达到月薪2万。
    加上,签约了5年,天下出版社预付了10万元的签约金。更让黄易踌躇满志,觉得,名利双收的通道,正在向他展开。
    “黄先生,在我们公司,并不讲究什么资历。漫画、图书出版能红,就能够拥有地位,受人尊敬。不能红的,无论过去资历多高,也只能低调做人,我们从不允许倚老卖老!”天下出版公司的编辑小明,带着黄易参观公司。
    “这里是我们的《动漫少年》杂志社,属于天下出版公司的专属的一个综合动漫杂志。有20多名专业的编辑、记者、画家团队。”
    “那边的办公室是马荣成先生的画室,《中华英雄》的创作团队,大约有20多家最优秀的画家、故事剧情编剧,集中在这里!《中华英雄》现在是每期的单行本卖20万册,一年便足以买500多万册,给我们公司创造超过2000万港元的年利润。属于我们的核心拳头漫画!”
    “这边是一些人气画家的画室,这些人气画家,以周刊、双周刊、月刊的形式连载作品。人气普通的,能够卖几千本。人气好的单行本卖超过万本!”
    “最后这边,是小说出版部门。在我们天下出版来说,算是比较新的部门。毕竟,我们是以漫画出版为主。但是,随着现在热门小说改编漫画,逐渐成为了漫画家的主流模式之一。我们不得不设立小说出版部门,挖掘适合改编漫画的小说”
    随着编辑小明的一路介绍。
    黄易开始对于天下出版公司的实力大为震惊。
    “小说出版部门,似乎编辑很少啊”黄易忽然说道。
    “呵呵,我们公司主营业务是漫画!小说出版才刚刚起步,自然不能与那些老牌的出版社相比。但是,我们的小说出版业务有张少杰先生的指点,加上我们的漫画业务,带来的巨大的利润。不久的将来,小说出版业务必将崛起!”编辑小明自豪的说道,“说起来,黄先生,您现在的身家,是我们小说出版部门最高的一位呢!没有谁身家比您还高了!”
    黄易愕然,道:“张少杰先生呢?”
    “张先生是老板,而且,他也是明报的股东。现在他的小说主要的交给明报出版。我们天下出版,暂时还是挖掘新锐作家为主!”编辑小明有点尴尬。
    “原来是这样!”黄易心中默默想,原来自己在天下出版公司的小说作家中的稿酬已经是最高。
    (未完待续)


第310章 免费杂志
    1983的年关将近。
    虽然,今年香港的经济不大景气,但是,与张少杰有关系的一些企业,并没有受到冲击。
    相反,宝龙、明报、天下、龙腾、亚视等等公司,提前兑换了大量的外汇,避免了港元贬值的损失,也变相的提升了公司的实力。
    除此之外,张少杰入股大有前途的新鸿基证券公司,分享未来香港金融业发展的巨额收益。
    成立“少杰基金”,廉价抄底,购入了和记黄埔、新鸿基地产、汇丰银行等等优秀企业的股票。
    而地产行业,张少杰做了也是投资了两大项目,九龙龙腾影视城、中环龙腾大厦。
    九龙湾的龙腾影视城投资了3亿港元,正在不断的建设中。这座影视城,主要是提供古装剧所需的街道、城墙、花园等等场景。宝龙电影公司和亚视古装剧非常多,正是需要有这样的影视基地。
    中环的龙腾大厦张少杰也准备斥资15亿港元,准备建设一座双子楼建筑。按照计划,楼层高50米,总共建筑面积将会达达到25万平方米。建成之后,除了提供香港小霸王、龙腾公司、WORD科技等等公司用于办公之外。还有一半以上的办公室,可以用于出租获利。
    龙腾大厦预计需要3年时间可以竣工,平均每年预付工程款5亿。按照张少杰现在的收支能力,完全可以读力承担,而不至于打造烂尾楼。
    张少杰旗下的各大企业的骨干,也纷纷的到龙腾影视城、龙腾大厦两座建筑工地参观。
    光是看着两座庞大的建筑工地,众多的员工们,纷纷感觉到了张少杰的财力之雄厚,已经达到了香港第一流的富豪水平。
    “也不知道谁整天鄙视地产商,弄到最后,自己反而成为了地产商了!”梅艳芳看着张少杰整天的在两大工地奔波,不禁打趣道。
    张少杰笑道:“我这是迫于无奈啊,无论是经营科技、文化,都属于高风险产业。而地产,既是利润高,风险又低。只要不像佳宁置业、置地公司那样激进,适中的拿地盖楼,靠着出租获得的利润,真如涓涓细流,旱涝保收。”
    “哎,只盼望将来你还能够记住良心,少收一点租金。让许多的不富裕的人们,不会露宿街头。”梅艳芳道。
    张少杰一愣,说道:“我开发的这是商业地产,写字楼、影视城啊。至于那些住房,我可没有兴趣。”
    虽然,住房是市场,其实远比商业地产庞大。年年出售的住房,比起写字楼、门面房的面积要多几倍。但是,写字楼、门面店为代表的商业地产,能够收取的租金,显然比住房的租金要高的多。
    “不过,等到将来,有朝一曰,我的文化、传媒帝国的版图完成。我会建好多好多的住房,廉价租给穷人。也要捐资,建设很多的免费学校,帮助上不起学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还要建成廉价的医院,让人享受物廉价美的医疗”张少杰显得颇为激动的说道。
    “我会将你的话记下,将来不断提醒你!”梅艳芳咯咯笑道。
    ————————————年尾的时候,倪匡、亦舒忽然联名来访。
    “少杰啊,这个‘勤奋作家基金会’越来越不好做了!”倪匡皱眉道,“倒不是我嫌白忙和,而是有些作家实在太不争气了!”
    “怎么说?”张少杰愕然。
    “你看看,按照我们的计划,只要作家每月努力写10万字,无论稿子的质量,我们都可以给他1000元的奖励,连续半年的给他钱。半年之后,如果他还不能靠文字谋生,我们可以派编辑指导。但是,去年有100多名作家申请,随后申请的越来越少。大多数的信誓旦旦称自己能勤奋、坚持,之欠机遇的作家,最终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写两三个月。最终,一共有25人坚持到6个月”倪匡道。
    亦舒也补充说道:“是啊!可怜人自有可恨之处,连最起码的毅力都没有,凭什么成功?人家普通的上班族,也能一天工作10个小时。哪怕是写得慢,一小时仅仅能写500字,每天也只要6个小时,一个月也够10万字了。但是如果一个作家一天连工作6个小时都做不到,实在令人觉得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我觉得,这个基金会,扶持方针有一点的缺陷!毕竟,仅仅是给钱,很难技法作家的创作欲望。作家群体,除了钱之外,更多是追求认同、名气!纯粹的补贴,还不如多出版一些图书,或者是多办一些杂志,提供更多的人投稿。有用的稿件采纳,无用的稿子退稿。”倪匡非常的坚决道。
    “你的意思是停办基金会?”张少杰皱眉。
    倪匡道:“不,基金会不停办!我认为,基金会应该设立一份文学杂志。优秀的作家稿件,给予在杂志上刊登,另外给予他们比补贴更丰厚的多的稿酬。让他们的稿子,获得发表,获得稿酬才是王道!”
    “亦舒大姐,你的意思呢?”张少杰道。
    “我也同意兄长的看法!不过,我建议基金会旗下的杂志,可以采用免费发售,靠杂志广告获得收益,以及基金会补贴的方式维持。”亦舒说道。
    “免费发售?”张少杰皱眉道,“真的免费了,广告能赚回多少成本?”
    “呵呵,这不是有你张少杰吗?每年你多赞助一些,不就能够补偿资金会的财务亏损!”倪匡道。
    张少杰道:“好吧,每年我赞助500万港元。”
    获得了张少杰的同意之后,勤奋作家基金会,开始改变了方针。从过去的以为给赚不到钱的作家,提供勤奋补贴之外,更是开拓了杂志刊登的渠道。
    基金会旗下的杂志,名为《勤奋》!
    显然,这一份杂志就是鼓励作家勤奋创作。《勤奋》月刊杂志的厚度,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1000页。
    由于厚度达到了1000页,成本也高达每本7元。
    每期将会刊登160万正文,以及多达2000个杂志广告。
    每个杂志广告月租金最低50港元,最高也才1000港元。
    杂志免费赠送,也广告也走的是薄利多销。这也是希望,《勤奋》杂志尽快的取得社会反响。
    当张少杰将《勤奋》杂志的宗旨,向明报、天下等等公司讲述,获得了两大企业的大力支持。
    在《明报》、《动漫少年》等等报刊,免费的给《勤奋》打广告,众多的商家也开始获悉了《勤奋》杂志廉价广告位的消息。
    一时间,香港的小商铺、大商场、地产商、工厂主、杂志社、电影公司、报刊,也都纷纷的洽谈广告业务。
    《勤奋》杂志未创刊便收到40万港元广告订单。根据这些广告订单,《勤奋》第一期准备耗资70万港元发行10万本杂志。
    “免费发行,惠及读者!支付稿酬,鼓励作家!我们要做一份特立独行的杂志!”这是《勤奋》的广告语。
    果然,《勤奋》杂志的消息传播之后。许多底层作家,纷纷的感觉到了精神一振。事实上,作家除了要维持生计的经济基础支持之外,更是希望能够获得名气。
    之前“勤奋作家基金会”虽然能够给一些底层作家,经济上的帮助。但是,这些原本作品不能发表的作家,获得补贴之后,作品依然还是不能发表。当成名的梦想,一直不能实现之后,只能领取维持生活的补贴,不免心灰意懒。
    而在《勤奋》杂志出现之后,补贴依旧。
    而一些有资质的作家,稿件开始能够在《勤奋》上刊登,不免让一些作家感觉到,有一线出头的希望。
    香港某个作家们,经常聚会的茶楼。
    作家小李兴奋说道:“呵呵,小王哥,最近《勤奋》给我发稿费了!以前我先后6个月给勤奋作家资金,寄稿,申请补贴。原本只不过混了6000元的补贴。没有想到过作品能够被发表。但是,前几天《勤奋》给我寄了一份合同,签了之后,就给我千字20元的稿酬。60万字,怎么说,也是1。2万港元啊。更何况,还有在杂志上发表的希望!”
    小王不屑道:“《勤奋》也给我2万多港元的稿费了。千字40元,比你高多了!”
    “羡慕妒忌恨啊!”小李夸张道。
    事实上,收到《勤奋》约稿的作家,有20多人。当然,不是所有的稿子都能够被发表,《勤奋》杂志也会稍微筛选稿件的质量的。
    只不过,质量比普通的杂志稍微宽松,只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情节也比较通畅,基本就可以发表了。
    目前,《勤奋》已经选用的稿子达到300万文字,够两期的杂志用稿了。《勤奋》不过分讲究文笔、风格,而是广纳贤才,能够写出达到普通人水准的,就足以刊登,这才是培养写作人才的温床!
    (未完待续)


第311章 豪宅
    新春佳节时,大多数员工都开始回家过年了。连九龙湾、中环的两个建筑工地的工人,张少杰也发给每人500元过年红包,令人分外觉得喜气。
    不过,对于许多英国人来说,华人的新年的喜气,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悲观情绪。
    此时,张少杰就知道一位英籍富豪威廉,对于香港经济、政治前景显得悲观。将数栋半山区的豪宅以500万~3000万之间的价格出售。
    张少杰选中了最贵的那一套,别墅的占地面积有7万多平方尺,如果算上建筑面积,那么则是达到5万多平方尺。
    别墅带有游泳池、花园,建筑前后有郁郁丛林。如果放在20多年之后,这栋别墅至少值10亿港元以上。
    “先生,如果您用美元、英镑支付的话,我可以给你优惠。只要300万美元!”那名英国绅士,无所谓的说道。
    张少杰微笑,说道:“汇丰银行的美元支票,可以吗?”
    “当然可以!”威廉显得对于香港的物业,很不耐烦。他恨不得赶快逃离香港,赶回伦敦。在他看来,再迟一步的话,将来香港回到燕京政斧统治下,这样的豪宅,说不准会贬值的分文不值。
    在律师事务所人员的公证下。张少杰将支票递给那名绅士,而那名绅士,则是在别墅的转让合同上签字。
    张少杰怜悯的看着这家伙,事实上,这家伙如果知道,30年后,香港的房地产,会涨价50倍以上,会不会郁闷的发狂?
    “先生,房子已经是您的了。我今天就会搬走,去伦敦。再也不会回来了。对了,别墅中的几位佣人,如果您觉得合适,就留下。不喜欢,可以辞掉,反正我也管不着了。还有,酒窖中有十多桶法国酒庄酿制的红酒,书房中的一些藏书,都是送给你的。随意处理!”威廉说道。
    张少杰点头道:“谢谢,如何那些佣人合适的话,我还是会留用的!”
    在买下了这套别墅后。
    前任主人,交接了钥匙、房产证。之后,又向宅中的佣人,介绍了张少杰这个新主人。之后,威廉便飘然离开。
    “主人,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40多岁的管家约翰逊,仿佛似乎没有觉得换了主人很别扭一般,优雅的以伦敦腔英语问候。
    张少杰说道:“给我介绍一番这栋建筑的历史,以及每一个房间。”
    “好的,这栋建筑,最早是建于1867年,原是英国的一名船长,在香港购置的物业,后来,到了1926年,被老威廉爵士购买。老威廉原是驻扎在香港的少校军官,二战时期被曰军俘虏关押了两年时间。战后退伍,在香港经商,成为了一名亿万富豪。76年,老威廉爵士去世,继承了老威廉爵士遗产的小威廉,将事业逐步转移到了英国。现在,随着这栋房产卖给您了,威廉家族与香港也没有任何瓜葛了!”约翰逊介绍道,“不过,这栋建筑,在81年的时候,小威廉曾经耗费了1300多万港元,将之推倒重建。使得这栋别墅,更加拥有现代气息。整个别墅,有1个6000多尺的宴客大厅。此外,有两个厨房,4个卫生间,一个游泳池,15个地下停车位,9间客房,一个健身房、一间书房、还有一个面积2000多尺的大型地窖”
    约翰逊管家,接着又给张少杰介绍其他的佣人。
    三个女佣,一个是40多岁的吴妈、一名26岁的菲律宾女佣裴丽雅,还有一个22岁的柳嘉宝。
    裴丽雅颇为显得身材惹火,而柳嘉宝则明艳动人。
    张少杰不由的看了看两名女佣,道:“管家,这女佣是选美比赛选出来的?”
    约翰逊幽默道:“在我眼里,吴妈才是美人。”
    “”审美眼光差异太大了,张少杰只能无语。
    在张少杰参观了这栋别墅不久,第二天,便又带着梅邓林三女参观。
    “哇,好气派啊。没有想到,居然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三女都显得难以置信。
    “仅仅花了300万美元买下的!”张少杰得意道,“事实上,我感觉室内的这些家具、装饰之类的,至少都值百万港元了。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些藏书都有一定的年份了,以后多半还有收藏增值潜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