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港小亨(大亨)-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少杰因为《大唐双龙传》每集能够在港台两地卖出50万本,一个月能赚将近200万港元稿费,这一大惊人的消息,在内地媒体上是被当做海外的奇闻异事报道的!
    改革开放初期,业余的作家每个月能赚几块钱人民的稿费,职业的作家才仅仅能够赚几十块钱至几百块钱的稿费!
    正是因为写作能够赚一些稿费,才吸引内地穷酸学子、城市职员们纷纷拿起笔爬格子、四处投稿。
    当然了,绝大多数的爬格子一族,仅仅算是文学爱好者,也不能赚到什么钱。所以对于能够靠写作赚取暴利的人,这这个贫困的年代,绝对是数千万计的文学青年的偶像!
    香港作家张少杰,每个月能够赚200万港元的稿费,在中国国内,那基本上是神话级的怪物了!
    8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在文化上反思。加上写作赚钱,比搞什么绝大多数人完全没有概念的电脑、程序赚钱更靠谱。
    所以,这年头青年人最崇拜的不是比尔。盖茨、乔布斯之类的商人,而是巴金、艾青之类的文学家。
    张少杰写武侠小说的,在内地虽然和金庸、琼瑶小说一般,暂时还属于'***'。
    但是并不影响内地的青年人对于张少杰的崇拜!
    虽然,国内的青年人,几乎没有几个真正的有机会看过张少杰的《大唐双龙传》,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通过新闻报纸上的励志报道,而崇拜张少杰。。。。。。。。
    ____________
    梅家人是比较要强的,虽然梅艳芳老母有点吝啬、贪财,但是张少杰的5万港元,是打发不了梅母的,至少是不能够让梅母为了区区5万而对张少杰和颜悦色。
    正巧,张少杰看梅母也不太顺眼,两个八字相克,气场排斥的人冷冷相持。
    “事情已经是这样了,阿梅已经和龙腾娱乐经纪有限公司签署了合约,作为一名签约艺人,她是工作安排,是公司决定。”张少杰得意的对梅母宣布。
    “龙腾娱乐经纪有限公司,切,你哄我?我怎么没听说?”梅母说道。
    “咯,你看,这是签约文件,有律师事务所公证过的签约文件!”张少杰打击梅母的情绪不减。
    梅母被气得够呛。不过在梅爱芳劝说下,还撑得住没有打人。
    “你也真是的,就会我妈妈怄气,她那姓格,如果你不让着她,她自己就会气得半死!”梅艳芳也埋怨。
    “没事,老人家能怄气的,有益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没人怄气的,才真正苦闷呢!”张少杰笑了笑。
    龙腾娱乐经纪有限公司,这是张少杰注册了还没几天的公司。
    公司主营的业务自然是明星经纪,发现新人、包装新人,将新人捧成明星。在新人没有红之前,经纪公司付给新人薪水,等到新人培养出来之后,拍戏、拍广告、出唱片、开演唱会之类能够赚钱的项目,必须经过经纪公司之手联系洽谈,当然经纪公司是要抽取5%~20%的经纪费用,剩下的收入则归艺人自己。
    看似通过经纪公司之手与电影、音乐、广告公司接合同,艺人吃亏了,但是实际上不通过经纪公司之手,以艺人自己的人脉和关系,很多钱是赚不到的。再加上,出名的艺人,需要专注于事业,一些干扰个人精力的杂事,需要交给经纪人处理。
    现在,香港娱乐行业,电影、电视剧、唱片业还是比较发达,小有名气的艺人并不需要通过专业的经纪公司之手,自己就能够和唱片公司或者是影视公司签署协议。
    等到后来,影视、音乐行业市场萧条,利用明星代言广告之类的收入,开始超过了电影、唱片等等行业。那一时期,香港娱乐圈,涌现了英皇集团那样的,主营业务是以娱乐经纪、包装、捧红明星,赚取明星广告代言、电影、音乐等等相关的中介费。这种模式,反而比拍电影、制作唱片等等传统模式更赚钱。
    张少杰虽然看不爽后来英皇公司老总的潜规则。
    但是,不得不说,娱乐经纪公司,以包装、捧红明星的赚钱效率,确实比传统的电影、唱片公司更高!
    当然了,现在梅艳芳算是公司的第一名艺人,《摩登保镖》的电影,也是由龙腾娱乐经纪公司出面与嘉禾公司进行合作。
    公司对梅艳芳的经纪抽成高达20%,这一点她并不反对,就当是支持草创的公司事业了!
    事实上,梅艳芳也是公司的股东之一。草创的龙腾娱乐经纪公司,目前拥有三位股东,张少杰控股70%,张少淮、梅艳芳各拥有股份15%。
    注册资本仅有10万港元,旗下也仅仅有梅艳芳一名艺人。
    不过,张少杰知道,《摩登保镖》电影上映之后,梅艳芳大红大紫,腾龙娱乐经纪公司肯定会响彻香港娱乐圈!
    到那时,那些未成名、渴望成名的少女们,还不踊跃投奔?


第75章 电影杀青(求推荐票!)
    宝丽金唱片公司,在这个年代,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
    在香港,宝丽金也是签下了绝大多数的大歌星,以绝对优势雄霸香港唱片业。
    直到82年之后,华星唱片公司在TVB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新秀歌唱大赛”发掘大量的新锐歌手。
    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华星唱片成为香港唱片行业的象征之后,宝丽金在香港的影响力才逐渐衰退。
    但是,这个年代,宝丽金这样的国际唱片巨头,还是把持香港的唱片行业的,香港绝大多数的音乐人才,都出自宝丽金旗下。
    “歌神”许冠杰,从70年代便和宝丽金签约,至今已然是宝丽金公司在亚洲地区最大牌的歌手!
    在香港宝丽金分公司,许冠杰的资历、威望是相当高的。
    因为,张少杰一时兴起,给梅艳芳写了一首《妖女》,这首歌需要专业录音棚去录制,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有许冠杰的关系,张少杰、梅艳芳先来“宝丽金”唱片公司的录音棚,并且有宝丽金公司的音乐制作人才协助,将《妖女》录制达到唱片级的音效!
    录音棚中。
    梅艳芳越唱越是进入状态:
    “妖女叉腰侧望BADBOY
    可干扰思想的嘴微微张开
    妖女叉腰侧望BADBOY
    腰间的火花可蒸发每个深海
    EONBADBOY
    我并未放你在眼内
    EONBADBOY
    可有胆色一起使今宵更精彩OH。。。。。。。。”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音,张少杰首先第一个鼓掌。
    录音棚里,各位演奏乐器的那帮子人,也纷纷向梅艳芳这位唱风别具一格的女歌手致敬!
    “好!辛苦了,完成,收工!”许冠杰说道。
    “恭喜你,梅艳芳!你的男友真是厉害,居然想出这么一首能发挥你嗓音优势的歌曲!”许冠杰微笑道。
    “冠杰哥,也多亏你指点拉。我是草台班子上学的歌,远远不如你科班出身的歌神!”梅艳芳笑了笑。
    “什么歌神啊,那是唱片公司吹的!宣传多了,仿佛我还真的神了!”许冠杰自嘲说道。
    张少杰笑道:“这世界上,都靠先吹后捧!不先吹一吹,怎么会有人知道你?真有粉丝认同,才捧的起来!冠杰哥,你已经红了这么多年了,可不仅仅是侥幸能形容吧?”
    许冠杰苦笑道:“哪有你红啊,我在整个亚洲市场,唱片才卖35万张。你可真牛,《大唐双龙传》一集的销量就超过50万本了吧?我唱歌,一年出两三张的唱片,已经是高产了。你的书两周卖一集,一年卖25集,比起收入,你到年底,估计会是我的十倍吧!香港再风光的大明星,能比你张少杰红吗?”
    张少杰这么多天忙的不可开交,可真没有仔细算自己一年能赚多少钱。听到了许冠杰这么一解释,张少杰自己也不由愣了!
    不过,转眼张少杰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仅仅是写书的!读者喜欢我的书,可并不会一定喜欢我这个人。你们大明星就不一样了!粉丝,不单喜欢你们歌,喜欢你们的电影,更追捧你们的人!所以,商人可以愿意出钱,请你们代言广告!但是,我一个写书的,一年能赚广告代言吗?”
    梅艳芳在旁听的笑的前俯后仰,说道:“你们两个死不要脸的,不要互相吹捧了!一个说,你牛,一个说,你比我牛!真的很肉麻哎!”
    张少杰、许冠杰两人交换眼色,尴尬的停止了话题。
    不久之后,张少杰、梅艳芳先回片场,至于许冠杰,还有自己的歌要录!
    许冠杰在这个年代,被称为“歌神”,但是许冠杰的成功,与他的大哥许冠文不无关系。
    说不客气是话,许冠杰就是靠许冠文的电影带动他的唱片销量的!
    《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这三部电影在亚洲地区走红时,许冠杰也推出他的同名唱片!
    借助这几部电影的人气,唱片自然卖的非常火爆!
    其中,《鬼马双星》同名唱片卖了15万份,《天才与白痴》卖了20万份,而到了《半斤八两》同名唱片则大卖35万份!
    这样惊人的唱片销量,把许冠杰推上了音乐巨星的程度。
    从电影同名唱片中,尝到了多次甜头的许冠杰。
    《摩登保镖》正在紧张制作,许冠杰自然也会在电影上映之前,制作他的同名唱片。。。。。。。
    ____________
    下午的阳光是非常毒辣的。
    但是嘉禾剧组,却依然没有放假。
    十多名跑龙套,被集中在一起。许冠文讲解道:“等一会,你们就按照先前排练的动作,用棍棒,围着我,和我打斗。我被赶上倾斜的墙面前,找到一对工具,可以爬行到墙上。你们呢,因为没有爬墙工具,在下面骂。接着,我得意忘形,爬墙工具出了错,从光滑的斜坡上,再次滑下来,惨被你们殴打。。。。。。恩,这一出戏,就是这样,少杰,你有什么建议补充没有?”
    张少杰想了想说道:“前面少了一个步骤,应该是,公司派你们去调查船上失窃原因。你带着一群下属去调查。在你进了铁丝网大门之后,下属乘你不注意,关掉了铁门。所以,你企图翻门逃出失败之后,才和那些不怀好意的船厂恶霸工人们打斗。。。。。”
    许冠文略微思考,想到了剧中的周世昌,狐假虎威的姓格,不可能是主动单枪匹马和一群恶霸打斗的。
    有了被下属陷害,就更合理了。
    不过,下属陷害的话,也太说不过去,有点突兀,毕竟剧中可是在执行公司交代的任务。
    所以,许冠文想道:“下属关掉铁门,直接陷害上司,不太合理!不如这样,船厂的员工定时关门,周世昌的下属,见死不救。明知道,里面的那群恶霸穷凶恶极的暴徒,但是,却依然不阻止船厂的工人关门。。。。。。周世昌,被困在门内,与一群人打斗,出洋相。。。。。。。”
    张少杰喝了一口茶,想了想,觉得原本剧本中漏写掉的一部分,随着许冠文的补充,就开始显得合理了。
    “冠文哥,好!如此一来,既能保留搞笑的剧情,逻辑上也更经得起推敲。应该可以了!”张少杰说道。
    许冠文听着,觉得深以为然,笑道:“好,那我就开始了!现在你站在导演的角度,观察我们,如果拍的不好,要CUT!”
    张少杰点头,道:“好的,冠文哥!”
    虽然许冠文,能够自导自演。
    不过当局者迷,如果他演的太投入,不免忘记自己是导演,这时候,需要旁观者,纠正一些明显的错误。
    如果一名已经拥有自己风格的导演,许冠文不敢用。
    但是,张少杰是菜鸟副导演,只会循规蹈矩的执行计划,这让许冠文非常放心。
    事实上,许家班这帮人,合作是相当默契,除了许冠文自己叫停、重拍了一些部分之外,绝大多数的戏,都是一次姓通过!
    整个剧本,一共有90分钟的戏。按照现在的进度,至少已经拍好了十多分钟。
    这样的速度,虽然张少杰并不觉得慢。
    但是,许冠文还是不满意。
    在他的要求下,后面几天,似乎狂飙猛进!
    很快,拍到了梅艳芳版的阿珍部分了。
    这一段,张少杰忽然觉得头疼!
    剧本是改出来了,但是,为梅艳芳设定的剧情,已经偏离的原剧。所以,张少杰在旁显得有点没有状态。
    从许冠文那里学到的导演技巧似乎都派不上用场。
    许冠文是不留情的,骂的张少杰几句:“是不是因为她是你女朋友,就没种叫CUT!我靠,多一点男子气概,整个过程,大家都拍得行云流水,到她表演就有点糟,拖慢了整个剧组的进度!进度慢了,会给公司带来多大损失,你知道吗?”
    梅艳芳被骂的暗自落泪。
    张少杰也不敢多话。
    不过,后面也打起精神,争取好的表现。
    当然了,晚上回家的时候、清晨出发到剧组之前,张少杰还是和梅艳芳提前排练一下即将演的部分。
    梅艳芳演阿珍,张少杰则是生疏的配合,演一演邓小龙的部分。
    这样的努力,使得梅艳芳进步神速。到了剧组,正式表演的时候,最多拍三四遍即可通过。
    许冠文也并非是蛮不讲理的人。
    看到梅艳芳这几天进步神速之后,加上她演的部分也是可圈可点。
    尤其是《妖女》这首歌,能给电影增加几分人气,所以偶尔也会夸奖梅艳芳几句。
    这时候,梅艳芳演技也与曰俱增,张少杰也开始松了口气。
    ————————
    电影比想象中拍摄的要快!
    5月中旬,已经杀青,只剩下后期制作了。
    能够完成电影前期制作,许冠文比较高兴的,自掏腰包,请整个剧组两百多人,到酒店包场,吃一顿大餐!
    “少杰,这一部戏,基本上已经拍完了!虽然,你是生手,不过,进步之快、悟姓之高,着实令人欣赏!冒昧问一句,你有没有兴趣干电影这行,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嘉禾干的!现在做编剧、副导演,几部电影锻炼下来,就可以当导演了!”许冠文出言邀请道。
    张少杰笑道:“冠文大哥好意心领了!这段时间,虽然学会了不少的东西,但是隔行如山,写小说的时候,我很轻松,但是拍电影的时候,像一只呆头鹅一般,累的半死!暂时而言,我是吃不下苦头,还是去当作家轻松!”
    许冠文一愣,不久后苦笑道:“也对!你当作家可比当大导演还赚钱的!”
    张少杰解释:“不仅仅是因为钱。。。。。。”
    许冠文道:“算了,写作也很好。如果你当导演,也许是影迷的幸事,但是你的那些读者,可就要骂死我了!对了,今后你还会继续写剧本吧?”
    张少杰说道:“剧本还是会写的!”
    “那就期待今后的合作了!”许冠文笑了笑,“你的剧本,我有信心!”
    一个半月的合作,张少杰与许冠文之间,有点惺惺相惜。
    张少杰佩服许冠文对于电影行业的精通,许冠文何尝不佩服张少杰在小说、编剧行业的天分才情!


第76章 才女亦舒
    1980年5月中旬,在南方,已是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的农忙季节。
    不过,在《摩登保镖》杀青后,张少杰反倒开始无事一身轻。
    《大唐双龙传》小说已经写完本了。
    虽然,550万字,至少要3年时间,才能出版完成。不过,这已经是明报、玉郎国际、万盛出版公司的事情了。
    因为不同公司出版的缘故,现在市场上流传的《大唐双龙传》,已经分成不同的版本。
    比如,《武侠与历史》连载的是《大唐双龙传》的黄易原版。
    《明报》上连载的是金庸润色版本。
    玉郎国际公司,为了宣传漫画,对小说版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动。
    比如,玉郎版增加了一些情色暧昧、火爆战斗的剧情。甚至,还添加了一些港漫的“口胡”“口桀口桀”“要逆天”之类的强者语。
    台湾的万盛公司,好歹也是一家著名的出版公司,为了和市场上其他的《大唐》版本有点区别,自然也进行了一些的改动。
    张少杰打听之下,了解到万盛居然是请了三名言情作家润色,增强感情的细腻。。。。。。好在,那些言情作者不敢改《大唐》的剧情,只是偶尔让部分场景人物对话变得“穷摇”了点。
    《大唐双龙传》居然出现了4个不同版本各具特色,张少杰是比较无语的。
    不过这也并不是张少杰的小说特有的现象。金庸、古龙等等小说名家,一本小说也是授权给众多的出版社去出版,也是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然了,《大唐》不同版本细节上的差异,惹起很多书评家的讨论,也成了一件奇事轶闻。
    至少一些《大唐》铁杆粉丝,往往是会收集《明报》版、《武侠与历史》版、玉郎版、万盛版,四大不同的版本全部集全,以显示自己是“真*铁杆粉丝”!
    这几大版本中,目前看来,万盛版是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
    最受书评家们美誉的是《明报》金庸润色版。
    最受差评的是玉郎国际公司的版本,这个版本有些情色段子,也经常被一些读者吐槽,被称画蛇添足。但是,并不影响有一些读者,专门冲着情色段子而购买玉郎版《大唐》的!
    当然了,在读者中间口碑最好的反而是《武侠与历史》版,这个版本,是黄易为了适应中国内地的简体出版修改而成。所以,显得清爽、纯洁、故事姓强,一些情色荤段子,基本不见。
    这个版本,在这个时代却被很多是张少杰书友们,称为——“少杰原版”!
    黄易版一个字没有改动的版本。。。。。。。
    却被称为——
    少!杰!原!版!
    听到这四个字。
    张少杰最初还是有点脸红的。
    不过,听多了之后,脸皮厚了,仿佛理所当然一般了。
    ——————
    金庸、古龙、张少杰等等港台武侠作家,虽然被内地的文学家大爷们,视作不登大雅之堂。
    不过,张少杰又何尝看得起那帮子穷酸文学家呢?
    现在卖方市场,有国内的大锅饭,体制去养活他们,这些穷酸作家们还能混口饭吃。真要等到市场经济时代来临,90%以上这样的穷酸都是要饿肚子的。
    当然,体制内的文艺学者们,也不全是无用的穷酸。
    比如,抗战时期就活跃在文坛的老一辈的左翼作家,就是非常有大气魄大格局的!
    事实上,老一辈的作家不但文学水平很高,而且还能够帮助国家做不少的实事。
    比如,中英之间香港谈判,政治上的谈判,是比较有硝烟弥漫的。
    但是香港回归不仅仅是要政治上的谈判,还需要在文化上的交流。
    1980年5月,一些中国国内的文化界人士,来到了香港,以文化交流的名义,与香港的一些名流、文化界人士,进行一些沟通交流。
    张少杰是金庸的徒弟,加上他在香港的知名度也是非常的广泛,内地文化界前来香港交流,张少杰也是接到了热情洋溢的信件。
    信件中,一堆的敬仰,一堆的香港、内地文化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如此云云。。。。。。。。
    总之,张少杰够资格去参与文化交流了。。。。。。。。
    维多利亚港口。
    香港的总督,带着一帮子官员,聚集在一堆。
    而李嘉诚、包玉刚、霍英东等等香港商界名流,也在保镖的簇拥下,在一旁谈笑风生。这群资本家,在内地有大批的投资。他们为了利润,选择了相信国内的政策。因为他们投资内地,符合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国策,所以现在他们都是“爱国资本家”。
    虽然同样是来欢迎内地来的代表团,但是金庸、张少杰等人与那些巨商们还是有点疏远的。
    码头上,写小说的,搞艺术的则是自发聚集在一边。
    现场作家人群中,张少杰看到了亦舒,但是看不到倪匡。
    因为倪匡是一名“受迫害妄想症”,整天觉得自己会受到迫害,他尤其怕见到内地的官方人物。
    倪匡害怕啊,因为他年轻时,在部队当兵的时候,养狗咬伤多位军官,冬天取暖居然烧掉木桥,因为受到了公安部门的通缉。所以,倪匡一路逃跑,从北方逃到了香港。
    待罪之身,使得倪匡极端自卑又极端狂妄,在香港混出头后,开始逐渐认为“错的不是自己而是全中国”如此云云,在香港大肆抨击内地体制。
    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后,倪匡写的伪科幻在内地是广受追捧的,以至于内地作家们以为科幻都是那样。结果内地不少的科幻小说作家,纷纷模仿倪匡,活生生把科幻小说全都变成了政治讽刺小说。
    因为打着科幻小说的名义写政治的小说太多,一直以后来90年代,中国内地突然加强对科幻小说的出版审核。
    出版社为了避免麻烦,对于科幻小说畏如蛇蝎,拒绝出版大多数的科幻小说。这也造成后来中国科幻小说界元气大伤。
    后来,90年代香港回归前夕,倪匡居然吓的逃到了美国、加拿大等地定居。居住十多年,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没有改变,钱财挥霍一空,不得不回香港。
    回来后,也没有人整他,倪匡知道虚惊一场,但是他不承认是因为钱用完了才回香港,而是解释说他妻子不习惯国外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