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仙门混北欧-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擦,鬼啊。”陈松顿时精神了。
不过他随即反应过来,这不是老爹吗?
陈大仁阴沉着脸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冷飕飕的问道:“你醒了?”
陈松试探的看着他问道:“我犯什么错了?”
陈大仁低头示意,陈松爬到床头看了看,四条小狗崽正围着他老爹的脚在转悠,转来转去,小尾巴摇摆的很快活。
“这是哪来的?你昨天喝了酒就带了这四个狗回来,这怎么回事?”陈大仁严肃的问道。
陈松懒洋洋的躺了起来,道:“嗨,我以为多大的事,四条狗崽么,我买回来的,不是偷的。”
陈大仁问道:“你买四个板凳狗干什么?”
陈松说道:“工作需要。”
说到这里,他猛的灵机一动:“爸,其实我有事一直瞒着你跟妈。”
陈大仁摆手道:“先不说这个,你先说说昨晚你带了这四个狗崽回来塞给我跟你妈,说我们不是想抱孙子吗这就是我们的孙子,这又是怎么回事?”
陈松一愣:“我说过这话?”
陈大仁怒道:“我还能编瞎话糊弄你?我可是你爹。”
陈松道:“少来,从小到大你没少编瞎话糊弄我,小学的时候你跟我妈带我去县海鲜市场却跟我说是去海洋馆,初中给我买了一双阿迪王却跟我说是阿迪达斯的精品版……”
“行了行了,大小伙子你翻旧账,不嫌丢脸。”陈大仁又连连摆手,“昨晚估计是你喝醉了瞎说,咱们还是聊聊你刚才的话吧,你说你骗了我和你妈,骗什么了?”
陈松说道:“是这样的,其实我在国外谈了个对象,不过她是冰岛姑娘,我怕你们俩不同意,所以就一直骗你们说我没有对象。”
一听这话,陈大仁激动了:“真的?”
“当然是假的。”陈松哈哈大笑,“瞧把你高兴的,脸上褶子都撑开了。”
见他敢戏弄自己,陈大仁气坏了,脱下鞋想抽他。
结果他的脚刚从拖鞋里抽出来,鞋子没了,一只狗崽叼起来就跑,跑的还挺快,一溜烟没了。
陈大仁这次是真生气了:“你说你弄这四个小狗回来干什么?你就是气我和你妈的是不是?”
陈松笑道:“不是不是,爸你别生气,你也别去打这小狗,我跟你说实话吧,我骗了你的是其实我现在工作换了,我在北欧当宠物猎头!”
“宠物猎头?这又是什么玩意儿?”
陈松道:“是这样的,我以前不是一直在野生动物保育中心工作吗?然后认识了北欧一个同行,帮他们专门寻找各种血统古老的动物。”
“这是个新兴行业,也是个朝阳行业,欧洲人有钱,他们的钱也好赚,这么一条狗我送过去,你知道能赚多少吗?”
说着,他伸出了一根食指做提醒。
陈大仁问道:“一百?”
陈松:“你往大里猜。”
“一千?”
“再猜,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一亿?!”
陈松无话可说,有这么聊天的吗?
“是一万,欧元!”他索性把想好的答案说了出来。
陈大仁哈哈大笑:“你逗你爹呢。”
陈松掏出提前准备好的银行卡道:“不信你跟我去查,我去了冰岛三个月已经赚了十几万美元了,折合下来就是一百万人民币!”
看着银行卡和他那煞有其事的样子,陈大仁迟疑了:“不能吧?外国人的钱那么好赚?”
“北欧人一根筋,人傻钱多,真的好赚,这四条狗带回去就是四万欧元!”陈松信誓旦旦的说道。
陈大仁没多想,他信了儿子的话:“那要不你多带几条?这是板凳狗嘛,我知道,不值钱,一千块钱我能给你收上来好几窝。”
陈松急忙摆手:“不用了,人家就要四条。还有这张银行卡给你们留下,里面有一百多万呢,你跟我妈以后别再干活了,享享福得了。”
陈大仁不要,陈松说道:“儿子的不就你们的?收下吧,存着以后给我娶媳妇,放我手里估计就乱花了,昨晚我请同学吃饭就花了小一万。”
这话有用,陈大仁打听了他们昨晚的花销疼的心里哆嗦,痛痛快快的把银行卡给扣下了:“你个王八犊子乱花钱啊!”
“爸你怎么老喜欢骂我的时候把你自己也陷进去?”陈松穿上衣服起床,问道:“我妈去哪里了?”
陈大仁道:“去村口湖里捞鱼藻了,你不是喜欢吃鱼藻饭吗?”
陈松道:“那我去帮她。”
鱼藻是本地对一种水藻的俗称,这水藻属于绿藻,学名叫狐尾藻,或者说它属于狐尾藻中的一类。
当地人之所以称呼它为鱼藻跟一段历史故事有关,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流传,事情发生后有人写了一曲童谣,说是‘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这首民谣的意思是说鱼在何处?在水藻之中,它们长得肥头大耳,摇摆尾巴快活无比。王在何处?在镐京之中,天天饮酒为乐。
毫无疑问,这民谣是用来讽刺周幽王无德失政,因为流传广泛后来被收入了《诗经…小雅》,名字便叫做《鱼藻》。
民谣中的鱼藻指的就是狐尾藻,它们也有着历史悠久的血统,遍布中华大地各处,凡有池塘水泊处都能见它们踪影。
在清澈湖水中长大的鱼藻是可以做食物的,做法跟槐花类似,用清水煮熟去腥后洒上面粉继续蒸食即可,蘸点酱料、蒜泥之类味道很不错。
陈松从小喜欢吃野食,对诸如野菜、野花、野水藻之类的东西充满兴趣,其中在这些野食中,他又格外喜欢鱼藻饭。
洗涮后他向村外走去,四条小狗你追我赶的跟在后面,好像四条小尾巴。
清明节过后,春光已经遍洒浙西南,起伏的山峦上长出了绿草红花,村口的池塘里也长出了娇嫩的鱼藻。
有好几个妇女正在池塘边上掐鱼藻,罗秋莲便在其中,陈松找到她后便挽起裤腿下水跟着捞了起来。
第140章 一家三口(回忆盟+2)
一年之中,要吃鱼藻得趁春天,最好的时节就是清明节到端午节之间的个把月。
此时鱼藻很嫩,等到天气转热它们生长很快,那时候便老了,而且吃起来有股水腥气,除了灾年即使是贫困人家也不会吃了。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即使是春天采摘鱼藻也只摘取嫩藻心,延展开来的藻叶是没人要的。
看到陈松下水,四只板凳狗也跳了下去:噗通!噗通!噗通!噗通!
见此陈松又赶紧出水把它们抱上去,池塘水还是挺冷的,成年狗倒是无所谓,狗崽下去泡水容易感冒。
作为兽医,他很清楚犬科动物感冒会多麻烦。
看着他一只只捞小狗,同在采鱼藻的二婶抬起腰笑道:“小松呀,这是哪里来这么些狗崽?”
陈松道:“我买的,准备带出国去卖给欧洲人。”
本来皱着眉头的罗秋莲听了这番话后纳闷了,她本想问上几句,但看到村里人都在问儿子关于欧洲的见闻,便没有插嘴,弯下腰又干了起来。
陈松一边应付好奇的村里人一边再度下水,母子两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摘了一篓子鱼藻,这就足够了。
看两人要走,正在垂钓的陆家大爷从渔网里拎出一条鲫鱼递给他们:“大仁媳妇,这鱼拿回去给松子炖炖,这孩子天天吃外国鱼,今儿个回来了让他尝尝村里的鱼。”
春天鲫鱼不够肥,它们在池塘底下蛰伏了一个冬季,脂肪消耗的厉害。不过正因为冬季缺少食物,它们长期不怎么进食,所以土腥味很淡。
罗秋莲客气了两句喜滋滋的拎着鲫鱼往家里走,这就是好些人即使有条件也不愿意搬到城里的原因,浙西南讲究宗族亲戚,乡亲之间关系多数处的很好。
两人回家摘起了鱼藻,陈松干着活问道:“妈,明天镇上的集是吧?”
罗秋莲道:“嗯,怎么了,你想赶集?”
陈松说道:“我去集上看看,好几年没正儿八经赶个集了。”
罗秋莲白了他一眼:“少在你娘面前装,搞得好像你是归国华侨似的,你不就去年出国的吗?上个中秋节你回来还去赶集了。”
陈松哈哈大笑。
鲫鱼还活着,正在水盆里缓缓游荡,四条狗崽围着水盆好奇的盯着看,四个毛茸茸的小脑袋聚集在一起,鲫鱼猛的用尾巴扫起个水花,吓得它们嗷嗷的叫唤。
这就是板凳狗的勇猛之处,它们害怕了也是先咆哮,道哥呢?道哥害怕了会先夹着尾巴逃跑。
罗秋莲不愿意养狗,翻了个白眼道:“你从哪里弄了四条狗回来?”
陈松把自己应付陈大仁的那一番说辞又给重复一遍,他正说着呢,大门砰的一下子被推开,陈大仁推着摩托车急匆匆赶了进来。
狗崽们又被吓一跳,又嗷嗷的叫了起来。
罗秋莲也吓到了,她回头怒道:“你看你慌里慌张的样,怎么了?见鬼了?”
陈大仁不理她,关上门后第一时间掏出陈松给他的银行卡瞪眼问道:“这里面真有一百二十万块钱呀?”
陈松道:“是啊,不信你去银行查查。”
陈大仁道:“我就是去镇上信用社查了,里面真有一百二十万块钱!”
“什么一百二十万?”罗秋莲满头雾水。
陈松把自己编的故事说完,罗秋莲本能的不信,可银行卡就在自己男人手里,而且里面确实有一百二十万,事实胜于雄辩。
愣神了足足一分钟,罗秋莲才问道:“松啊,欧洲人的钱真这么好赚?你可不能干违法的事呀,你不能为了挣钱乱来呀!”
对于在乡间生活了半辈子的农民来说,短短几个月时间能赚到一百二十万,要么是做梦,要么就是干了违法的事。
违法的活来钱快,这点谁都知道。
陈松失笑道:“我违法什么呀?你儿子什么胆量你们俩不知道?欧洲人花欧元,一欧元顶接近十块人民币,其实这也就是十几万欧元。”
陈大仁点点头道:“这倒是,儿子胆量咱俩清楚,他不能有胆子去犯罪。”
陈松道:“肯定了,你们初中跟我说了一声不准谈恋爱,吓得我到现在都没处对象。”
说到这个话题,夫妻俩尴尬起来。
不过手里有钱腰杆硬,陈大仁说道:“嗨,你现在仨月能挣一百多万,还愁找不到媳妇?回头我就给你安排相亲。”
这点陈松受不了,他赶紧说道:“用不着,其实我现在正跟一个姑娘聊着呢,有点戏。”
顿时,夫妻的劲头起来了。
罗秋莲甩甩手问道:“姑娘人怎么样?是哪里人?多大了?家里什么情况?有没有照片,让妈看看?”
陈松不耐道:“你们别管太多,我自己有数,我跟人家还八字没一撇,你们俩着什么急?”
陈大仁道:“那你快点把八字那一撇给画上,积极点、主动点,别放过她,这姑娘遇到你说明她命里注定有此一劫!”
陈松:⊙▃⊙
罗秋莲生气:“你瞎说什么呢?幸亏儿子没随你,嘴笨的跟块猪头肉似的。”
陈大仁讪讪道:“我刚才是激动了,激动的乱说了。”
陈松觉得他老爹刚才确实很激动,然后说出了心里话。
陈大仁又说道:“行了这钱我给你存起来,加上家里的存款,能给你去城里买一套房子了,全款都能买。”
陈松摇头道:“别存,你们平时自己花就行,我那边赚钱容易。妈你别去厂子里干活了,爸也别跟人去贴瓷砖了,多累呢。”
陈大仁打了个哈哈,道:“等你娶了媳妇我俩就不干了。”
陈松知道自己劝说没用,老两口的脾气他清楚。
儿子赚了大钱,罗秋莲顿时来了精神,她对四个小狗说道:“今天你们跟着沾光,给你们做好吃的。”
鲫鱼也想沾光,结果罗秋莲捞起它来就给开膛破肚。
炖了个糖醋鲫鱼,鱼藻心用鸡蛋和面放入锅里蒸了个鱼藻饭,陈大仁又把前天晚上剩下的菜给热了热。
陈松看剩菜全是肉了,他本来在冰岛就老是吃肉,回来还吃肉有点腻味,便说道:“爸你给我弄点蔬菜吧,我不吃肉了。”
陈大仁道:“刚过完节,别乱说话,说话也得讨个吉利,不要说蔬、输这种话,要说赢啊胜啊。”
陈松苦笑道:“可也没有赢菜胜菜呀。”
陈大仁指了指全是肉的菜道:“这不是剩菜吗?你看这些肉,这在东北正儿八经就是硬菜!喏,硬菜、剩菜都有了,你就吃吧!”
陈松郁闷,他这辈子走过最难走的路,就是他爹的套路。
第141章 菰米(回忆盟+3)
陈松没怎么吃剩菜,一是不想再吃肉,二是新鲜的鱼藻饭很好吃。
娇嫩的鱼藻上蘸着混有鸡蛋的面粉,白绿相见,煞是好看。
鱼藻娇嫩面粉香,陈松吃一口鱼藻饭喝一口酸酸甜甜的鲫鱼汤,很是对味,吃的不亦乐乎。
吃完午饭,晚上跟陆大鹏还有一场。
陈松直接把陆大鹏叫到了镇上,找了个小饭馆两人喝着酒对付了一顿,陈松聊冰岛的见闻,陆大鹏聊村里村外的变化,倒也是投机。
陆大鹏高中毕业就没有再读书,而是考了驾照跟着老爹跑起了厢货车,他们自家有车,所以虽然累点苦点却也挺赚钱的。
不过陆大鹏有点跑够了,他喝着酒说道:“我主要是不想跟我老子在一起,他管我管的太严,我准备买个面包车干乡镇快递,你觉得这活怎么样?”
陈松道:“我觉得不行,你有没有兴趣跟我去冰岛?我那边缺人呢。”
陆大鹏顿时警惕起来:“我靠松哥,你回来拉人头啊?不会在冰岛干传销吧?”
陈松头疼:“你怎么就跟传销干上了呢?老怀疑我干传销,我是那样的人吗?!”
陆大鹏叹着气道:“松哥你不知道,现在咱们这边不少人被传销骗去了,我高中同学最少有二十个陷入传销了,所以我必须警惕。”
陈松震惊了:“你们高中同学都缺心眼吗?”
陆大鹏吐了口唾沫道:“狗屁,一个个猴精猴精的,他们是组队跟人学传销,然后在北海搞了个项目骗人呢。”
听他这么说,陈松便理解了。
其实他挺想把陆大鹏带去冰岛帮自己搞大棚的,两人关系好,互相信得过。
但陆大鹏不肯出国,原因很简单,他的理想不是什么出人头地赚大钱,就是平平淡淡过一辈子,老婆孩子热炕头,舒舒服服的活到棺材里就行。
人各有志,陈松也没法强迫他,只好灌他酒。
第二天是镇上集市,他吃过早饭后叫上了陆大鹏一起去赶集。
这次赶集他有任务,一是大量购买调料和冰岛稀缺的国内生活用品,二是他要放出觅灵螽,看看自己家乡有没有什么很有灵气的果蔬品种,要是有他就引进到温室中去。
鱼山镇不是什么大镇,集市规模也不大,就是沿着街道呈L型分布的一小块区域,其中卖果蔬农产品的就在集市口位置。
陈松列了一个单子,让陆大鹏去帮他购买东西,而自己放出了觅灵螽。
灵气在小虫头顶点了一下,小虫醒来,他的灵气源源不断的灌入了小虫体内,小虫毫不犹豫的冲着一个摊子跳去,然后跳了几下后在一些黑米上蹲了下来。
自然,这就是它能感控区域中最富含灵气的物种。
陈松迅速切断了灵气,觅灵螽活动需要灵气支撑,而筑基期的丹田只藏有气种,并不能储存灵气,气种运行所汲取的灵气都用来壮大自己、改造陈松身体了。
这样,觅灵螽行动所需的灵气只能由气种运行供应,等于是在消耗陈松的修为,所以不能像使用韫椟蛛那样肆意让它醒来。
站在米摊前他看向这些黑米,袋子里的米粒长的修长纤细,比普通米粒更瘦更长,聚集在一起闪烁着黑色的光泽。
他没见过这东西,便问摊主道:“老板,这是什么?也是米吗?”
摊主点点头道:“对,这叫菰米,咱们古代不是有六谷吗?稻、黍、稷、粱、麦、菰,这个就是菰。”
刚给一个客人收拾完的老板娘顺势说道:“对,菰米,你年轻人没见过吧?好吃,这个纯天然、绿色食品,特别健康,要不要买点回去试试?”
陈松问道:“是吗?真是纯天然的?”
摊主说道:“这个不作假,它们跟其他粮食不一样,是长在河边湖边还有沼泽地的,你想河里湖里怎么用农药和化肥,是不是?你用了也都让水给冲走了。”
陈松点点头又问道:“那怎么卖?”
摊主道:“这个东西它营养价值很高,也好吃,所以你要是家里有老人孩子你可以买点回去给他们吃,做个菰米炒饭什么的,家里人绝对爱吃……”
“那多少钱呢?”
“七十一斤,平时我们在县里摆摊都是卖八十的,咱们这边乡里乡亲,收七十就行。”
一斤米七十块,陈松顿时明白了摊主刚才为什么顾左右而言他的原因,要是直接出价格,估计好些人会被吓跑。
米摊前还有其他人在选米,听到老板的话好几个人纷纷咧嘴,有人问道:“这个米七十一斤?抢钱啊。”
老板无奈道:“这是公道价,你去网上看看,都说网上东西便宜,这个米在网上绝对价格比我报价还高。”
陈松不在乎价钱,他伸手抓了一把米捻了捻,道:“你这里一共有多少菰米?”
老板道:“就这半袋子。”
“这么少?”陈松皱眉,“全给我称了吧。”
老板一愣,惊奇的问道:“全给你称了?你全要?全要呀?”
陈松道:“对。”
老板立马上称:“四十五斤半,你看这称绝对给够了,算你四十五斤,好不好?”
陈松痛快给钱,老板说道:“帅哥我给你留个电话吧?你要是觉得这东西好吃,回头再要你给我电话,我专门给你进。说实话吧,一般人不敢进这个米,不好卖啊!”
七十块一斤的米,在乡镇地区肯定不好卖,当地老百姓感觉七块钱一公斤的米都太贵了。
陈松跟陆大鹏说了一声,自己先带上菰米回了家。
正好家里没人,他便打开光门去了阴阳峰。
陈松拎着半袋子菰米直接去找桐峦子,小郎看他手里提着袋子,以为是好吃的就悄摸的跟了上来。
桐峦子正在炼丹房打坐,看见陈松后他挪了挪屁股有些痛苦的咧开嘴道:“先生,您来了?”
看他表情不对,陈松问道:“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桐峦子讪笑道:“没什么,先生有什么事吗?”
陈松把菰米展示给他看,问道:“你看看这种粮食,它里面含有的灵气是否充沛?”
第142章 修炼突破(回忆盟+4)
桐峦子感受一番,惊奇道:“着实充沛,这米是先生从何处得来的?这可真是些宝贝。”
陈松问道:“它里面含有的灵气比之前带来的果蔬多还是少?”
桐峦子忖度了一下道:“多少不好直接比较,但这米比那些果蔬可要珍贵许多,因为它们可以用来炼取大灵丹!”
菰米中的灵气竟然丰沛到这地步,陈松颇为吃惊,这可真是个意外发现。
陈松把半袋菰米递给他问道:“那这些米能炼出多少大灵丹?”
桐峦子道:“若弟子火候掌控的好,那么应该能炼出一枚丹来,火候掌控差些许,恐怕会浪费掉。”
四十二斤菰米中蕴含的灵气才能炼出一枚大灵丹,由此可知它的珍贵性,难怪以前送来的果蔬虽多,桐峦子却不能用来炼制大灵丹。
陈松道:“好,那你拿来炼取大灵丹吧。”
桐峦子大喜,挪着屁股伸手去拎袋子,结果屁股一动弹又疼的嘴角抽搐一下。
这样陈松就不能不问了:“老铜你到底怎么了?”
桐峦子面露尴尬,他含糊的说道:“弟子无妨,弟子无妨,先生不必挂记。”
小郎好奇的问道:“师叔,你是不是股间长了个痔瘻?以前我师傅长过就是这个样子,屁股动一动就疼。”
桐峦子更是尴尬,一挥长袖道:“孺子滚去也。”
听着两人对话,陈松大约猜到了怎么回事:“痔瘻?就是痔疮是吧?你为什么不炼制一枚净体丹把它给除掉?”
说着他笑了起来,曾经他以为九洲修道者们通天彻地、无所不能,那应该不会生病更不会长痔疮这毛病。
可是仔细想想,修道也得讲基本法,这修道者们天天盘腿坐着,吃饭是盘腿坐着,炼气是盘腿坐着,睡觉也是盘腿坐着,而且还不怎么进食粗纤维来活跃菊花血管,这样能不容易长痔疮?
桐峦子摇头道:“修道之人长痔瘻还不是常见之事?何必用它浪费一粒净体丹?这灵气还是要珍惜点才好。”
陈松道:“咱们不缺灵气,你放心的用就是。”
桐峦子却还是摇头,他过去缺灵气缺怕了,现在炼出了灵气后不敢浪费丝毫,就像经历过饥荒的人后来虽然粮食满仓,可还是绝不肯浪费粮食一样。
小郎积极的说道:“师叔你若是舍不得用净体丹,那师侄可以为你解忧。实不相瞒,弟子跟随师傅修道之前曾是一名药铺学童,是学过治疗痔瘻的。”
桐峦子一喜,问道:“是吗?”
“是的!”
“那你们凡俗中是怎么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