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豪的悠闲人生-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始自《天龙》。
  “星宿派”是在隐喻什么组织,明眼人一看便知,知了之后,还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同样性质的隐喻,在《笑傲》中又出现了一次,如果将创作的年代,和当时在大陆上发生的事结合起来
  看,更加有趣。
  《天龙》中出现的武功,有丁春秋的“化功大法”,和段玉的“朱蛤神功”,都是能吸取他人功力以为己用。
  在《笑傲》中,这种形式的武功得到发挥,在武功的想象力方面,也是一种突破。
  到这里为止,一直很少提到金大师小说中的各种武功描写,而且在以后的篇幅中,也不准备详细提及。
  虽然武功是武侠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武侠小说中最容易写的一部分。
  金大师小说中的武功描述部分,当然精妙绝伦,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来,似乎不必专门提出来详细讨论了。
  看《天龙》,到乔风率领燕云十八骑,马蹄翻金,直驱少林寺,视天下英雄为无物之际,当呼啸而狂吞烈酒。
  看《天龙》到嘘竹在冰窖之中,经不起天地间第一诱惑,而与梦姑共赴欢乐之际,宜遥思情人而饮蜜酒。
  看《天龙》到小康将段正淳肩头上的肉咬下一块来之际,宜会心微笑而饮醇酒。
  看《天龙》到梅、兰、竹、菊四少女大闹少林寺之际,宜开怀而呷香酒。
  看《天龙》到段誉终于蒙王语嫣青睐之际,宜手舞足蹈而浮甜酒。
  看《天龙》到少林寺老僧说佛,众皆拜服,慕容博和萧远山双手相握,互望而笑之际,宜心平气和而饮淡酒。
  看《天龙》到一阵风风波恶种种行径之际,宜饮劣酒。
  看《天龙》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至死搏斗,宜饮酸酒。
  看《天龙》到乔峰大闹聚贤庄,为阿朱与群雄舍命相拼之际,可饮辣酒。
  看《天龙》至虚竹误打误撞,解了珍珑棋局之际,可饮喜酒。
  看《天龙》到嘘竹、段玉、乔风三人结义兄弟,联手抗敌之际,可饮陈酒。
  看《天龙》到王夫人设计擒情郎之际,宜饮新酒。
  看《天龙》,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废寝忘食,甚至床头人相对如同陌路,宜掩卷沉思,以书作酒,可以大醉。
  《天龙》中的冰蚕,是天下最可爱的虫。
  《天龙》中的游坦之,是天下最可怜的人。
  阿朱最柔情万种。
  别怪阿紫,她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赵钱孙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慕容复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乔峰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叶二娘、玄慈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天山童姥、李秋水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那么多人有说不出的苦,可是偏偏全书不苦,苦化为激情,洋溢在全书之中。
  而《天龙》中最快乐的人,是李傀儡,已经知道了人生如戏,应该快乐,不知道的,才会悲苦。
  《天龙》的超绝成就,在于整部书包罗万有,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武功,有各种各样的情节,简直就象是包罗万有的汪洋大海。
  《天龙》中的悲剧人物是乔风。
  《天龙》中的喜剧人物是段玉。
  《天龙》中奇遇最多的人是嘘竹。
  《天龙》中失望最多的人是慕容负。
  《天龙》中最幸运的人是鸠摩智。
  《天龙》中最不幸的人是风波恶、包不同、邓百川。
  《天龙》中最痴情的人是游坦之。
  《天龙》中最无情的人是玄慈。
  《天龙》中最滥情的人是段正淳。
  《天龙》中最专情的人是叶二娘。
  《天龙》中最诚实的人是南海鳄神。
  《天龙》中最虚伪的人是耶律洪基。
  《天龙》是金大师作品极其特出的一部小说,在武侠小说中的地位,堪称第一,在金大师的作品之中,也是前排的存在。
  就是这样的一部小说,一部能令人魂牵梦绕的剧情。
  “北乔风,南慕容”,
  花了大笔墨着力渲染烘托的大人物慕容公子还没有出场,乔风却没有半点征兆,倏然而至,开门即现一座重峦叠嶂的奇峰。
  此又是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写法。此书文笔跌宕变幻,奇彩多姿,极深极博。
  乔峰一出场就确立了无人可以比拟的高大雄伟形象。
  更为新鲜的色彩,更为迅速和强有力的英雄意志扑面而来,辽阔而苍茫的激情进入更高更无限的精神
  空间,更为悲壮的命运交响乐迸发出更原始和狂野的呼喊。
  在乔风的面前,既往的一切陈述都变得苍白和空洞,无可阻挡地进行价值的消解和缺失。
  乔风的出现是空谷来风,是平地的一声春雷,是我们所有凡人琐屑生活中梦寐以求渴望的高贵气息,是英雄有力、骄傲、坚定的自白。
  看到他,段玉喝彩道:“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
  仅此一句话,就足可表现出乔风天人般大气磅礴、神威凛凛之气势。
  真正的大英雄不需要渲染,不需要造势,不需要烘托。
  他只要就在那里随随便便地一站,就足可压倒周围的一切,让其他任何人也不能逼视。
  这种大英雄,千万人中,你一眼就可看出。
  段玉书生意气,与乔风斗酒一段,读之豪迈之情顿生。
  想世间何处可寻此等人物?
  可与之论杯,可与之畅怀,可与之忘忧,同消万古之闲愁。
  段玉好福气,虽然情场失意,但却有幸与乔风这般绝顶人物结为兄弟。
  乔风也好眼力,能赏识段玉百无一用书生意气中与生俱来的高贵。
  就让他乔风的话语:“你这人十分真爽,我生平从所未遇。”
  真即是善,即是美,即是英雄本色。
  在人性的本质上,两人却是对等。
  日后还有一个嘘竹,也惟其一
  派本性的纯真,使他们能声气相求,许为知音。
  就像那包不同自诩为“英气勃勃”,其实比乔风差了几许,就是比段玉也不用提。
  观其仆而知其主,包不同如此托大嚣张,目空一切,慕容公子又怎能有大胸襟容纳天下英雄?
  乔风胆大心细,行方智圆,一举手一投足,不怒自威,确为绝品人物。
  境界自高,当然不屑于包不同这样的寻常人物,微微一笑中,就可使寻常人物羞愧得无地自容。
  当然,包不同不碰钉子是不知道进退的。
  再加上风波恶一来,两人更是忘乎所以,大打出手。
  风波恶中五色蝎毒之后,乔风便欲上前为之吸毒,除大勇猛,大智慧之外,还有大慈悲,真处处让人心服!
  段玉抢上前,争去此功,他服食过万毒之王莽牯朱蛤,此事自是小菜一碟。
  乔风要救人,是恻隐之心;段玉要救人,却是天性纯良。
  两者一般大仁大义的,但细微处又有所区别。
  风波恶和包不同,其实并非那样糟糕,只不过是遇上了乔风,当然米粒之珠不能争光,只好比将下去。
  看风波恶只求有架打便心满意足,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境界亦是不俗。
  包不同吃了大亏,高吟“技不
  如人兮,脸上无光……”而去,输得也很潇洒,另有一种觉悟。
  丐帮倏然起了叛乱,乔风倏然又消大祸于无形,胆识超人,谁人可比?
  杏子林叛乱,最能见出乔风的英雄气概和英雄的无奈。


第371章 ╭(╯ε╰)╮

  让平庸之人终生望其项背,只是因为太多执念,而不能看向更远的世界,那些开创者的目光,从时间的角落穿越灵魂。
  ——轩辕敬城
  他是文中第一个儒圣,他有着满腹的经纶。
  他有国士无双的气节,也有读书人不亢不卑的勇气,只因守着徽山上的那个人,终日于一山一室。
  他知道,她并不爱他,这么多年,他的守候,是希望她能感受到他的温暖,然而以武力决定一切的乱世江湖却不允许这个迂腐的读书人。
  家族的畸形制度让他的女儿心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也让她后来的所为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个丈夫,他不可谓不失败,他没有为妻儿挺身而出,只是默默守候,数十年如一日。
  作为一个父亲,他却是尽了全力。
  然而世事多变,并不是什么事都能跟随者他的想法来运转,最后与其祖父在天雷中陨灭也正符合了他的气节。
  孤身赴北莽,仗剑不义行。
  ——洛阳
  她有的时候是温婉不能言黄宝妆,有的时候是冷血无情的洛阳。
  当世的单纯少女,在一段痛苦的挣扎中还是化为虚无。黄宝妆,她就像邻家少女般纯净,对于恶有太多的惧怕与无奈,却没有力量去反抗。
  而洛阳,她有着不下于拓跋菩萨的武力,踏足天下间,偶有不顺便仗剑杀人,这是一种力量加于身上的强势,也是在掩饰其内心悲凉的无奈。
  无奈之人,心无所念,便能成无人所想之事。
  想必最后的身死,那解脱的笑容,更像是那被压制的黄宝妆吧。”
  “确实,这部小说的故事背景很宏大,情节波澜起伏,高潮迭起。
  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像李淳罡,徐骁,红薯,赵铸,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不是为了烘托主角的存在而存在,在那大好山河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起起落落,偏偏又能和故事主线连接起来,丰富又不累赘。
  就如同作者的另一部小说责天一样。
  作者大大对剧情的把握也是极好的,每隔一段看完以后就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主角徐凤年的感情线不够细腻,关于爱情的产生感觉交代的不够清楚。
  这也不是我第一次看李导的书了,但每一次看到的李导的书,都觉得哇塞,又是一部巅峰之作,所以这必须好评啊!”
  “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不是武侠,不是仙,不是无敌。
  而是众生百态,群像群执。
  最近的某一章里,坦坦翁感叹道:“但愿这世道不只是有我们聪明人。”
  什么叫聪明人?
  一句话反复琢磨,为了利益反复算计,庙堂谋算不过于此。
  然则,聪明人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难以为百姓谋福利,为百姓守国门。
  文臣以浮名标榜,以金银为追求者居多。
  冯道,五代十国有名的奸臣,曾侍奉四帝。
  然而他“奸”在何处呢?
  在与皇帝奏对中,能说出“谷贵饿农,谷贱伤农”这种大实话,能提出让科举出身的人多有机会担任官吏,这样的人能奸诈到哪里去?
  如果仅仅是因为侍奉皇帝众多,就被视为不忠,那不忠就不忠吧,无愧百姓就行。在“聪明人”看来,自
  这样的一个盖世大英雄无端被害,自是能深深打动读者,让人心意难平。
  一对英雄父子,一般的悲惨命运,致命的危机更加突出其伟大的英雄气概,挑战着人类生活中悲剧所能达到的极限。
  冥冥中的天意,无端而起的阴谋,大者是命运的无奈,小者是像康敏这样琐屑的怨毒,因缘凑巧,阴差阳错,乔风踏上了不归路。
  乔风是金大师所有小说中近乎完美的大英雄。
  他有着钢铁般坚定的意志,任是天大的挫折,也绝不灰心和低头,心中既有悬疑,就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然而,无中生有的冤屈和罪名,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加诸在他的身上。
  乔风回去探望养父母,却见到养父母横死在家中,少林僧人力证他即是凶手;去少林见他的受业恩师
  玄苦大师,又见到玄苦大师惨死,又被小沙弥言之凿凿,硬说他就是凶手。
  愈是要查真相,真相愈是扑朔
  迷离。
  乔风对阿朱讲他七岁杀人一段,骇人之极。
  大英雄行事不可以常理测度,乔风少年时即有奇气,自非常人。
  聚贤庄一战,读之可让人热血沸腾,是金大侠小说中经典难忘的场面。
  论《天龙》,不谈到此段,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何为真正英雄?
  不在其极端的场面、极端的情感冲突,不在其芸芸众生俗不可耐的琐屑的喧哗中,这些都难以将英雄
  的本色浮雕般塑为永恒。
  愈是那种孤立无援,那种辽阔的苦寂,那种让人恐惧的既没有回声又没有适当布景的空洞舞台上的绝
  对孤独,愈是悲剧性地表达出生命最为深刻和本质的绝望。
  英雄在寒冷的天空无奈和痛苦地飞翔,翅膀上毁灭的火焰燃烧出神圣的火光。
  苍白的背景,漠然的世俗,平庸的盲目,揭示着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和愚昧所能达到的极限。
  而英雄的意志却在嗜血的自虐中达到其内在道德上的完满。
  愈多的流血,愈多的疼痛和愈多的野蛮,自虐般的激情就愈是快意地享受着与命运搏杀的血腥盛宴,英雄精神的航行愈高扬风帆。
  明知是死地,明知实力悬殊有去无回,但乔风慨然而行,挺身赴难。
  叹众人百般猜疑,怎么也不敢相信为了一个娇怯的少女,乔风就这么沉着安详地送上门来。
  愈写众人的机心,愈见乔风的坦荡;愈写众人的畏缩,愈见乔风的豪情。
  乔风以君子之心度人,众人却以小人之心看他。
  天才和群众之间的悲剧,千古同之。
  忽然极紧迫之时,乔风要讨几碗酒喝。
  愈是从容,愈见局势之紧张。
  英雄近酒远色,萧峰俨然有水泊梁山好汉之古意。
  就像《水浒》中论武松为天人,乔风何尝不是天人。
  看他有阔处,有毒处,有正处,有良处,有快处,有真处,有捷处,有雅处,有大处,有警处,实是金大侠小说中之第一人。
  大气磅礴,勇猛刚健,是为阔;七岁杀人,不受冤屈,是为毒;誓不杀一汉人,是为正;义释背叛他的丐帮长老,是为良;出手即重创云中鹤,是为快;英雄有泪亦尽弹,是为真;杏子林快刀斩乱麻平息叛乱,是为捷;激赏段誉书呆子之爽气,是为雅;单刀于聚贤庄应战群雄,是为大;于客店中探得薛神医大撒英雄帖,是为警。
  乔风的一身集有郭静之阔,杨锅之毒,张无寄之正,石破天之良,令狐聪之快,周啵通之真,黄药师之捷,陈家洛之雅,洪七公之大,胡斐之警,不作第一人,可乎?
  看乔风有十分酒就有十分精神,大喝一声:“哪一个先来决一死战?”
  气魄宏大,凛然天神。
  英雄亦有作困兽之斗的时候,不亦悲乎?
  看大宋官兵残杀契丹妇孺,汉人狼子歹心耶?
  胡人狼子歹心耶?
  胡汉之分,是否有终极的道德意义?
  汉人是否就代表着善良和正义?
  胡人是否就代表罪恶和邪恶?
  乔风一定要作泾渭分明的选择吗?
  一定要站在汉人的一边,或是站在胡人的一边?
  忽然间乔风发现了自己正是不折不扣、血统纯粹的契丹人,他一时无法正视这种残酷的现实。
  外在的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强大惯性力量,折磨和捉弄着萧峰纯朴的内心。
  教育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
  以毁灭一个人。
  换了别人,比如郭静、张无寄,肯定很难转过这个弯。
  但萧峰是天人,他的身上聚集了英雄一切美好的优点和弱点。
  乔风并不钻牛角尖,他很快就解开了这致命的郁结。
  他豁然开朗,“从今以后,不再以契丹人为耻,也不以大宋为荣”。
  英雄只是半神,他毕竟还有人性的弱点。
  英雄的弱点是强大的意志必须有所寄托。
  仇恨之执着,亦如世间诸般执着,既有化不开时,就有看不透处。急于寻找真相,真相却更遥远。
  执念既生,心智就有所壅塞,洞察就会缺少清明,由此铸成滔天大祸,追悔莫及。
  乔风的致命弱点,即在此死结上。
  致命的弱点在适宜的温度和土壤中发芽开花,结出异彩和有毒的悲剧果实。
  乔风一定要救活和治好阿紫,他不能让阿朱的悲剧在阿紫身上重演。
  萧峰日夜操劳照顾着阿紫的病势,他劳累之极,其实也是充实之极,有寄托之极。
  极度的劳作可以带给人慰藉,有了事情做,就有了逃避的法门,就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萧峰是天人般人物。
  看他为阿紫买人参,后来金银用完了,不客气地闯进药店伸手就拿,使人想到《水浒》中铁牛李大哥,“一若天地间之物,任凭天地间之人公用之”,此即是真处。
  乔风的身上,确有诸般水浒好汉的古意,令人回味无穷。
  乔风在长白山中打虎一段,又让人想起武松打虎。
  人是神人,虎是怒虎,乔风忽然又有武二之凛然威风,此亦是金大侠异样过人之笔墨。
  乔风豪杰,倾服女真英雄。
  乔风和女真朋友打猎时遇到一队契丹人,交战起来乔风自是所向披靡,擒得其首脑。
  后来乔风见其人颇有英雄豪杰慷慨大气的风度,遂起惺惺相惜之意,平白就要放了那人。
  那人感激之余,对乔风甚为佩服,两人就此结为兄弟。
  乔风此一善意侠义之举,带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大际遇。
  此真所谓好人有好报,行善必有余庆。
  乔风义释和结拜的兄弟竟是大辽国契丹皇帝耶律洪基。
  乔风这次落叶归根,真正做了契丹人,而且还是官位很大的契丹人,这是命运的讽刺,亦是命运的恩赐。
  乔风结交耶律洪基,反倒是耶律洪基的福气。
  乔风本不想做官,要带阿紫不辞而去,却见耶律洪基变生肘腋,面临危险,这才留下来为耶律洪基助一臂之力。
  乔风自有大丈夫大英雄的豪气,段玉这等书生可与之论交,耶律洪基这等皇帝也一般看待。
  只认兄弟,不管其他。
  同甘共苦,而非趋炎附势。
  这才是正义之所在。
  挽危澜于既倒,乔风再次成为耶律洪基的救命恩人。
  在极危险紧急的情况下,乔风为大局着想,接受了耶律洪基南院大王的封号。
  造化弄人,使萧峰从一个誓与契丹为敌保家卫国的汉民英雄,变成了契丹大辽国之中流砥柱。
  然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只是表象,真正不变的还是乔风大英雄的那一颗大仁大义、侠骨柔肠的本心。
  英雄亦是人,谁能不怕死?
  乔风坦言自己也有怕死的时候。
  但英雄的不同,在于能将这怕死之心收起,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是因怕死而逃避,而是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临危不惧,由此生长出浩然磅礴、如长虹贯日般的正气。
  就如他所言道:“我和人斗大都是被迫而为,不得不斗。”
  说来轻描淡写,其中却有多少的惊心动魄,万千危机。
  命运的轻易和无理继续在震动着读者和乔风。
  在中原乔风万般忍耐和克己,处处想要有所作为,却偏偏成为众人的死敌,视之为大奸大恶之徒。
  而在北国,萧峰避世无为,随遇而安,反无意间立了大功,消弭一场大乱,避免多少人头落地,生灵涂炭,为百姓做了大好事。
  种瓜得豆,种豆却得瓜,因果颠倒,是非倒置,天意难违。
  英雄在任何场景中都必然地成为主角,这是英雄的幸运,也是英雄的悲剧。
  越是逃避,萧峰却越是被更快更猛地推向了前台。
  旧的矛盾尚未消解,新的冲突却更激烈和致命地冲刺而来。
  耶律洪基不仅封以乔风高官,还指望他领兵南下,进攻中原,乔风的难题更大了!


第372章 要看就看新书,各位╭(╯ε╰)╮

  从表象的道德来说,乔风既是契丹人,就应是耶敢向主公请命,愿意带兵出城迎战
  两军交战,尘烟四起,刀光剑影。虽说是第一次领兵,但他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杀的眼睛都红了,也不知砍了多少人,只是一身血污,士兵因此也极受鼓舞。终于,这场本没有结果的仗分出了胜负,敌军溃败而逃。
  如果你赢了,你就是我手下的头员猛将,如果输了,就别来见我了。
  主公是这样对他承诺的。
  ”恭喜将军!”
  振聋发聩的呼声响在烟尘散去的战场,本应该高兴的他,却在此时愣住了。
  看着身旁倒下的一具具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尸体,他深深地沉默。
  是否他们也有一个家,有白发苍苍的爹娘。
  亦或是,有一个心上人在等待自己。
  他深深地思考着,但思绪很乱、很乱……
  他穿上了将军的铠甲,从此征战南北。
  看惯了儿女情长,爱恨情仇,阴险恶毒;听到的总是谎言,战马
  以及人的悲号;闻到的总是硝烟和血腥;嘴里只有苦。他也想过回去,但却总是被承诺驳回。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摸出那块玉佩,那是块普通的情侣玉佩,但从她手里接过它时,这块玉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
  ……
  今天,这一仗打完,他就可以回家乡实现承诺了。
  刀剑重重碰撞产生的火花,被时间带走了它的光明,跌落泥土,消失的无影无踪。
  终于定格了,当他钝锋的刀刃划过对方的喉头时,一杆铁矛直刺他的左胸,刺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