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豪的悠闲人生-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大英雄真本色,萧施主当之无愧。”
但又不止如此,为国为民,也要为爱人。
《天龙》中的女人,都是向来痴。
而男人,唯独乔风向来痴。
小说中第十九章这样写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为了替阿朱治伤,乔风独自前去聚贤庄,与中原英雄断交厮杀,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的男人,谁不想嫁?
雁门关外,双眸灿灿如星。
阿朱,以后我们就在塞外草原上驰马放鹰,纵犬逐兔,从此无牵无挂。
为报父仇,却亲手打死自己最爱的人。
塞上牛羊空许约,从此天地之间就只剩他一个人了。
纵使阿紫爱他惜他,但她也不是阿朱了。
他还是记得“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
故事的最后,乔风立于雁门关外,逼迫耶律洪基退兵,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宋辽数十年的和平。
我想,在他跌落雁门山崖时,他应该是笑了吧。
阿朱,塞上牛羊空许约,那我就死了去陪你。
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唯大英雄之本色,唯乔风也。”
“6666……”
“确实是一本看着很有感触的书籍,这本书人物极多,情节变化极其巨大的一部大书,洋洋百余万言。
表示出版后看了很多遍了。得出来一点结论。
“倘若以一句话来显出《天龙》的题旨,则必是:凡人物莫不有关,凡事体自成因果。
《天龙》一书正是一部爱情的‘忏悔录’,话说回来,我怎么觉得作者挺会写爱情这玩意儿啊?”
当然,这一点在书中几个反派女性角色身上尤其得到更加独特和深刻的体现。
接下来我就详细展开赘述一下三个深入我心的角色。
马夫人康敏。
这个女人可谓是阴险毒辣到了极点,也是变态到了极点,这些从她的孩童时代就已经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我至今还记得她和段正淳在房中亲密之时和他说的故事:“小时候家里穷,过年没有新衣裳穿,而隔壁的小姐姐却穿了一件特别漂亮的新棉袄,我看着好生羡慕啊……晚上,趁着夜色我潜入了小姐姐的家,用剪刀把那件花棉袄剪了个粉碎,再也没办法修补好。哈哈……”
说到这里,她得意而开心地笑了,说自己从来没有那么痛快过,简直比自己穿了新衣服要痛快百倍。看到这里,我清楚地记得看到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感到背脊发凉,浑身一阵战栗,止不住地冒冷汗。
此时沉醉于温柔乡的段正淳并没有感受到危险的气息,还软言相哄,可是康敏后来的话语和行为让段正淳不得不彻底而痛苦地清醒了过来:“你现在,就是那件花棉袄。得不到,我就毁了它!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
说着就从他身上狠狠地咬下了一块肉!
我相信几乎所有的读者看到这里都会一致认为马夫人已经变态了。
这个女人该是有多邪恶!
她甚至能像毒蛇一样在将猎物一击致命之前把自己的邪恶掩饰得天衣无缝。
她很坏,骨子里坏得很真,但表面上却隐藏得极深,一点也不显得扭捏造作。
例如面对段正淳,她一开始并没有像其他情人(如修罗刀秦红棉和俏药叉甘宝宝)一样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一直十分体贴乖巧听话懂事,因而段正淳也更乐于亲近她;同样对待萧峰她也没有当面撕破脸皮蛮不讲理,而是暗地里布下陷阱置萧峰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你将这种坏剖开表层抽丝剥茧以后,其实追溯到的根源就是她对自己空有美貌却无法掌握命运的深切自卑和无力心理,只不过她以一种歇斯底里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而这种方式势必无法得到常人的认同。
马夫人剪掉的不仅仅是一件小棉袄,更是她所觊觎却苦苦无法得到的别人的一份满足与幸福感;她从段正淳身上咬下来的也不仅仅是一块肉,更是她由于得不到心爱之人而产生的浓浓的恨意。
她从来都是这样,因爱生恨!
如火焰般炽热而又充满危险气息能够烧毁一切的爱情,不带任何商量和回旋的余地,不管对方接不接受,她要给,对方就必须无条件地臣服和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段正淳是如此,白世镜不例外,萧峰更是亦然。
最后的结局无非是不仅毁了周围的所有人,更毁了她自己。
爱上这样的女人和被这样的女人爱上,又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马夫人小康的姿色必然也是有的,这一点在小说里写得极好:承恩不在貌。
“说话腻中带涩,软绵绵的,说不尽的缠绵婉转,令人神为之夺,魂为之销。”
连乔风那样不近女色坐怀不乱的奇男子,隔窗窥听她与段正淳说话,“脸上却也不由自主地红了”。
乔帮主此时心中的评语是:“真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媚艳入骨的女子……柔到了极点,腻到了极处,又是另一种风流。”
也因此马夫人染上了一种浸入骨髓的心理疾病:自恋症。
她如水仙花神般沉迷于自身的美貌,且偏执地认为全世界的男人都应该死心塌地爱着她。
说到底,其实她真正最爱的还是自己。
“马夫人为爱而死,所为的爱乃是对自己美艳的爱。她竟会为这样的奢侈去死,她有超乎寻常的自恋狂,临死前还要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美貌是否稍有减失。”
最后揽镜自照一命呜呼的马夫人康敏,可谓是作者小说中独树一帜的典型伪君子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再说阿紫,这是一个连马夫人都自叹不如望尘莫及的小魔星。
阿紫,看到她的人物描写后,我其实一直对她抱有一份复杂而矛盾的情感。
相较阿朱,阿紫自是跌到尘埃里的,她没有那份温柔可人,体贴入微,她的坏全部都狡猾而完整地展现在她一切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上。
从种种迹象看来,阿紫自是极为聪明的,否则也不可能哄得老奸巨猾的星宿老仙对她如此喜爱。
(从她可以偷到神木王鼎看来,她应该是相当受倚重的,老仙对她的诸多小动作不是毫无察觉,更多的应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从大师兄潇湘子的话语里可以略知一二。)
但是作为一个善良的读者来说,阿紫无疑是一个最不讨喜的角色。
她任性刁蛮,爱耍小聪明,有时甚至完全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她的可厌之处不仅仅是残忍,而是一种典型而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除了自己以外心目中永远不会有别人,也不会为他人着想。
对于她而言,别说是帮助别人,不去主动祸害别人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可是退一步讲,我们又不能完全责备她。
因为她从小在星宿海那样鱼龙混杂的地方长大,试问一个小女孩,从小无父无母无依无靠,身边的一切向她描述的法则就是不择手段,力求自保。
她所学会的所做的一切也许出发点仅仅只是为了生存。
这种情况下再要求她坚持人性本善,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否也未免太矫情了?
我认为金庸之所以描写了段家这对同胞姐妹,并不是简单地互相衬托,突出阿朱的可爱和阿紫的可恨,更可能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真理: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试想倘若两姐妹的身世对调,阿朱去了星宿派,阿紫留在了慕容山庄,那么是否就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局面?
在阿紫所做的所有事中至少有一件我们不能认为是错事,那就是阿紫深爱着乔风。
她想留住他,所以才用毒针射他,希望他永远留在她身边,尽管这种方式常人难以接受,但是那是她表达情感的方式,因为她不知道用什么别的办法。
所以之后她才会傻傻的相信了耶律宏基的谎言,把所谓的圣水给乔风喝。
当初读到这一段我就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试问一个如此聪明的女子,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傻,这么低级的谎言也会相信?
只是因为她爱了,所以再傻的方法,她都情愿去试。
爱情让人盲目,让人失去思考的能力。
这句话在阿紫身上可谓是最好的注解。
“最是阿紫自私凶残而又个性鲜明,笔下第一等深刻人物——难忘也。虽瞎眼,眼中却有乔风——唯一优点。”
在我眼里,阿紫是一个矛盾体,介于伪君子和真小人之间。
还有天山童姥,此人一出场就非常神奇且充满戏剧化。
首先她碰到了卑鄙无耻下流阴险的部下乌老大,在他的劫持下被迫装作哑巴小姑娘,差点丧命;后来又莫名其妙地遇上了傻乎乎天然呆不知变通的虚竹,小和尚心肠虽好但是脾气死犟死犟,而且关键是脑子还死笨死笨,惹得恨铁不成钢的姥姥经常破口大骂。
从天山童姥和以上两个角色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她性格极其率真的一面。
很显然童姥绝对不是什么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圣母,作为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的师姐,缥缈峰灵鹫宫的主人,她的心狠手辣程度绝对远远高于前面提到的马夫人和阿紫,那两人对于她可谓小巫见大巫。
但是童姥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一个字:真。
她敢爱敢恨,赏罚分明,而且说话算数,言出必行。
她从不否认爱上自己的师弟无崖子,甚至一度因为和师妹李秋水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
用她的话说:“姥姥做事从来不顾忌别人的想法。”
耍狠也是永远坦荡荡,没啥好藏着掖着的。
当她看到虚竹拇指上的七宝指环时,一瞬间激动的不能自已,甚至伸手去夺,完全不顾之前威严的前辈形象,只因为那是无崖子的遗物;当她最后得知无崖子深爱的女人既不是她也不是李秋水,而是最小的小师妹时,她悲痛欲绝,一边大笑一边流着泪说“不是她”。
童姥的一生可以说是悲苦的,纵然拥有一身的上乘功力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甚至连无量山的左子穆也隶属于她的灵鹫宫)但是却得不到自己最心爱的人,于是她不会快乐。
但是可贵的是她的性情纯粹而真挚,也就是典型的真小人也。
情之根——这就是作者这本书武侠世界。
任何小说皆是用来表达情感——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情感,然而《天龙》这部武侠小说的表现形式却是独特的。
在一般的武侠小说之中,人和人之间的争斗是极其直接的生死较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生命的价值被提出来放在最原始的地位,没有各种各样的修辞去美化它。
刀光一闪,武功不如,立时就命丧当场。
而这部小说所要表现的却是真实的人的感情,剥去了文明外衣的一种暴露,不仅仅停留在古代,很多可以代入现代。
尤其是它所表现的同情弱者这一方面,采取的手段最突出的就是绝不歧视女性和低估女性力量,这点从上面的赘述中都可以窥见一斑。
女性能够得到其平等的地位恐怕也只有在武侠小说之中了,由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金庸的武侠世界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约束和规范是采取一种积极的反抗态度的。
人物的善与恶是用人的本性来衡量的,而不是由他所遵循的社会规则来决定。
情为万缘之根,也许这也正是武侠小说一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太棒了!”
“我去,看来书评才知道,原来我看的小说,而你们看的是生活。”
“跪了,各位大佬。”
“看来我还要多加阅读啊,要不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看过这本书了!”
第380章 可弃之
“虽然如今有关武侠小说的话题仍然是褒贬皆有,但我们应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分析评价武侠小说。
而李导的武侠小说,在目前看来,已经算是华夏武侠小说的顶峰,确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李导的一系列作品为华夏文学长廊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而这部《天龙》中的乔风这一人物形象尤其令人瞩目,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武侠小说中塑造最成功最令人震撼的英雄。
本人对乔帮主好生敬佩。
唯大英雄本色,乔风当之无愧。孔庆东:我最敬仰的人是萧峰,顶天立地,担当天下,为民族和平可以气壮山河的一死。
“乔风是个“完美的英雄”,他“重视责任和社会规范”,“以天下为己任”。
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但若论意气之豪迈,行笔之光明,胸襟之开阔,唯有乔风。
可以说作者笔下几乎没有缺点的英雄,乔风是唯一一个。
且乔风是儒家之侠的典范。
纵观乔风一生的所作所为,其无一处不体现着儒家的道义和精神。
而乔风最后因仁而死,其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
再说说乔风的武功与智谋。
乔风自幼拜师玄苦大师,修炼少林武功。
少林武功乃天下武学正宗,少林七十二绝技威震天下。
以此雄厚资本,配以乔风天生异禀,后又拜中原第一大帮丐帮帮主汪剑通为师,加入丐帮,既得“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等绝顶武功,又得以常年奔波劳碌实战历练。
武功高深是意料中事。
但他的武功究竞高到什么境界呢?
《天龙》中乔风一出场,第十四回“剧饮千杯男儿事”中。
乔风使出“龙爪手”,一招便将“打架大王”风波恶夺刀点穴,又一招将包不同拿下。
“北乔峰,南慕容”。
慕容负的两大干将在他的手下都走不了一招。
接下来又以“擒龙功”神功令缠斗不休的风波恶大开眼界,心服口服。
杏子林中,面对叛乱,他处变不惊,于微笑言语中辨明主谋,突然袭击,以倒退两步,行程两丈余,瞬间反手制住叛首。他不会“凌波微步”,自然发挥,却胜似“凌波微步”。
又于众人不觉察中,暗地用内功令叛首下跪且哑口无言。
叛首外号“十方秀才”,为人足智多谋,武功高强,面对乔风,武功与智谋毫无用处。
将乔风这位英雄人物的惊人武功与智谋表现的淋漓尽致。
聚贤庄一战,少林寺玄难等天下英豪俱是身怀绝技之辈,可是乔风如疯虎、如鬼魅、忽东忽西的乱砍乱杀、狂冲猛击。
不少高手上前接战,都被他以更快、更猛、更狠、更精的招数杀了。
他孤身一人连毙数十名好手,当真是威震天下。
战后,中原群雄恨之切齿,却也是闻之落胆,回思其时庄中大厅上血肉横飞的惨状,兀自心有余悸,不寒而栗。
浚河边,船舱中,地方狭窄,施展不开手脚,乔风却能大有大斗,小有小打,擒拿手和短打近攻的功夫,在不到一丈见方的船舱中使得灵动之极。
斗到第七回合,赵钱孙腰间中指倒地,谭婆一惊,出手稍慢,背心立即中掌,委顿在地。
两位武林老前辈,如此轻易便被乔风活捉。
小镜湖畔,乔风在千钧一发生死一线的瞬息之间,从“恶贯满盈”段延庆棒下救下段正淳。
段延庆不等乔风放下段正淳,右手铁棒便如狂风暴雨般递出,尽是点向段正淳的要害。
乔风提着段正淳在棒影的夹缝中一一避过。
段延庆连出二十七棒,始终没带到段正淳的一片衣角。
后在地下青石板上用铁棒写字问话,深入石中,乔风一言不发,走上前去,伸脚在地下擦了几擦,登时将石板上十六个字擦得干干净净。真不知这又是什么神功。
段延庆为四恶之首,心毒手狠,武功卓绝,超越许多一流高手,面对萧峰这个杀徒之人,又是愤怒,又是疑惧,只能表示“一笔勾销”飘然而去。
塞外长白山,茫茫雪原,乔风已接连三天没有吃饭。忽见雪地中两头斑斓猛虎咆哮而来,心中大喜。于是斜刺里冲将过去,拦住了两头猛虎的去路,空手搏虎,以一拍一斩一拉一击,打死猛虎。
令刺虎好汉完颜阿骨打等女真人敬畏不已。
大辽苍茫山下,面对五十余万叛军,乔风突施袭击,在奔马腹下,双足钩住马背,拉开强弓,二百步之遥,射杀楚王。
又一鼓作气,冲入万马军中,活捉皇太叔。
“萧峰气运丹田,叫道:“皇太叔有令,众三军放下兵刃,听宣圣旨。皇帝宽宏大量,赦免全体官兵,谁都不加追究。”
这几句话盖过了十余万人的喧哗纷扰,声闻数里,令得山前山后十余万官兵至少有半数人听得清清楚楚”。
(二十七回)神威凛凛,智谋决断,有若天人,于瞬间定乾坤。
少室山下,他仅以一招“亢龙有悔”,便将那不可一世的星宿老怪打得落荒而逃。
两掌一过,轻轻松松救出阿紫。
又于三招之间,逼退了当世的三大高手丁春秋、慕容负、游坦之。当真神威凛凛,无人能敌。
接下来“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中,乔风一出手轻易便击倒练过少林“易筋经”的当世奇才游坦之。
为了救段玉,一伸手便擒住了慕容负,提在手中,又掷倒在地。
令慕容负羞辱难当,而横剑自刎。
如此英雄,令人心折神往。
乔风的武功几乎没有痕迹可见,似乎完全是乔风自己的威力,什么招数到了他手中都变得厉害无比。
作者描写乔风出招情况,也往往不提招式名称,总之这个人一举手、一投足,皆是无不如意、无不别具威力,能人所不能。
“他天生异禀,实是学武的奇才,受业师父玄苦大师和汪帮主武功已然甚高,乔风却青出于蓝,更远远胜过了两位师父,任何一招平平无奇的招数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发出巨大无比的威力。熟识他的人都说这等武学天赋实是与生俱来,非靠传授与苦学所能获致。乔风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觉什么招数一学即会,一会即精,临敌之际,自然而然有诸般巧妙变化。
……他生平罕逢敌手,许多强敌内力比他深厚,招数比他巧妙,但一到交手,总是在最要紧的关头,以一招半式之差而败了下来,而且输得心服口服,自知终究无可匹敌,从来没人再去找他寻仇雪耻。”
乔风武功超凡入圣,英勇无敌,才略盖世,见识非凡,源于他的天才,命运在“勇”“智”这两方面对他格外眷顾。
他是天生的英雄。
还有就是乔风的人格魅力?
“王霸雄图血海深仇尽归尘土”中有一段话,最能表现乔风的人格魅力。
那就是,慕容博要与乔风父子谈一笔“交易”,用他的命,换乔风侵宋,说得萧远山都有些动心了,然而乔风却不答应。
他说,“杀母之仇,岂可当做买卖交易?此仇能报便报,如不能报,则我父子毕命于此便了。这等肮脏之事,岂是我萧氏父子所屑为?”
接下来一段,“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立功业。”
上面这两段话,是乔风的高尚精神境界的体现,少林寺无名老僧夸他“宅心仁善,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剧饮千杯男儿事”中,慕容负是杀丐帮马副帮主疑凶,但乔风仍道;“咱们尚未跟正主儿朝过相,先伤他的下属,未免有恃强凌弱之嫌。咱们还是先站定了脚跟,占住了理数。”
为了救慕容负下属风波恶,乔风不让手下冒送命之险,去救治敌人,他亲自冒险要去吸毒。
可见他是非分明,讲道理,爱护部属。
杏子林中的叛乱,宋奚陈吴四长老都参与了,每人都罪当一刀处死。
但乔风宽宏大量,不记叛乱重罪。
一面叙述他们以往的功绩,一面一刀刀插在自身,代他们流血洗罪。
不是大仁大义的英雄,怎能有此英勇悲壮的行为。
读之令人感佩拜服。
当乔风身世揭开,乔风在丐帮中的势力仍占优势,奚宋吴三大长老,大仁分舵、大信分舵、大义分舵的三个舵主都仍旧支持他。
但为了不引起丐帮分裂,仍自愿辞去天下第一大帮帮主之位。
以大局为重,而以个人权位得失为轻。
为了救治一个非亲非故,无恩无义,低三下四的小丫头阿朱,乔风明知天下英豪群聚聚贤庄,正商议如何杀他,却仍单刀赴会。
他和阿朱相识以来,只知道她叫“阿朱”,到底是否姓朱,却说不上来,便问阿朱道:“你可是姓朱?”
阿朱微笑道:“我姓阮。”
乔风点了点头,道:“薛神医,她原来姓阮,我也是此刻才知。”
薛神医更是奇怪,问道:“如此说来,你跟这位姑娘并无深交?”
乔风道:“她是我一位朋友的丫鬟。”
薛神医道:“阁下那位朋友是谁?想必与阁下情如骨肉,否则怎能如此推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