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明星-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僧人也连忙双手合十。


第721章 上上签
  石阶上,李青原本想上前拦下韩菡,但看到周边许多人也尽皆效仿,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原本是一名无神论者,但当穿越这种离奇古怪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的信仰其实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动摇,所以在听说香港比较流行这方面的风俗后,他就抽空去黄大仙祠为韩菡求上一张平安符。
  只是他心底对这些终究还是有些抵抗的。
  在不相信大于相信的情况下,李青对这些神啊佛啊之类的肯定不大在意。
  因此当他看到韩菡这三步一拜的举动时,虽然心底感动,但他内心其实更担心韩菡的身体。
  只是他的身份反而让他的行为有些顾忌。
  青莲剑仙的人气在香港无与伦比,在年轻人群体当中具有极大人气,如果没有脸上的面具做遮挡,李青肯定会被接二连三的粉丝强势围观。
  而在人潮汹涌的台阶上,一旦发生踩踏事件,那就太危险了。
  所以他只能随大流,一步一步的走上台阶,不时的回头看向韩菡,目光充满担忧。
  很快,二百多级的台阶便走完。
  站在韩菡面前的,是一名年轻的小和尚。
  在看到韩菡的一刹那,小和尚眼里有着一抹惊艳,他心中连忙念叨非礼勿视,然后邀请韩菡进入宝莲寺。
  在宝莲寺内,有许多蒲团和一座香火坛,很多许愿的人正跪坐在蒲团上拿着转经筒要签,也有一些求子嗣的人正手捧香火插在香火坛内。
  古代香火有很多种引申义,其中一个意思,就是子孙、后裔、继承人,所以说断了香火,就是断了子嗣和后代,古代新婚男女若想求男求女,来到佛面前进行一番香火祭祀就是最传统的做法。
  看着一幕,韩菡似乎非常喜悦,连忙拉着李青的手,准备跪在蒲团前许愿。
  然而这时候,旁边的一位白眉和尚却是拦住了李青,微笑道:“施主,佛前不得无礼。”
  李青和韩菡都有些不解,白眉和尚双手合十,然后指了指李青脸上的面具。
  韩菡顿时有些为难,但李青却仿佛没有什么顾忌一样,从容的摘下了自己脸上遮阳的面具。
  接待进香人的那名小和尚,还没从韩菡那张清纯动人的脸蛋当中回过神来,此时抬头,一看到李青那俊逸非凡的模样,浑身便是一震再震,心中扑通扑通直跳,瞬间开始怀疑人生……
  白眉和尚惊异的看了李青几眼,然后便坐了一个“请”的手势。
  此时庙宇里很多人都在诚心许愿,没有注意到李青的模样,所以想象当中的骚乱并没有发生,倒是让李青轻松了口气。
  他当即便和韩菡对视一眼,两人便排着队,跪在蒲团前,与其他人一起拿起蒲团前的转经筒,轻轻摇晃……
  “主持,你可认得此人?”
  另一边,白眉和尚来到正在解签台旁坐着的主持南嘉和尚面前,指了指正在求签的李青,轻声问道。
  南嘉和尚含笑点头,一字一顿道:“青莲剑仙。”
  “是的,他原名李青,是可以与查良镛先生比拟的当代文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久前您提到的那首《见或不见》就是此人所写。”白眉和尚道。
  李青在香港具有极高人气,特别是在《寻秦记》电视剧播放会,收视率一路青云直上,影响力遍布海内外,不仅虏获了大批的书迷,就连那些目不识丁的老人幼童都成为了《寻秦记》的忠实粉丝。
  因此李青的过往履历便也被香港媒体扒了出来,《相信自己》成为了许多中学生在面临考试时的必读口号,而《见或不见》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许多诗人大加赞赏之后,名气也是越来越大,渐渐就成为了家喻户晓、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
  南嘉和尚看了白眉和尚一眼,淡淡的说:“世俗之事与我佛何干,师弟,你可是动了贪念。”
  “此人非同小可,年仅二十就有如此成就,未来雏鹰展翅,一飞不知几万里。师兄,你难道就不想让宝莲寺的名气更进一筹?”白眉和尚低声说。
  南嘉和尚蹙眉道:“何意?”
  “东亚佛教交流大会即将展开,若让这李青为我们宝莲寺著诗一首,那凭借青莲剑仙这四字在东南亚的名气,肯定会为我佛增添几分光彩。”白眉和尚说到这里,看起来就有些眉飞色舞了,之前那一份沉稳的模样已全然消失不见。
  南嘉和尚闭目养神,半晌才说道:“万发缘生,皆系缘分。若有缘,我不说,他也说。若无缘,我说了,他也不说。”
  白眉和尚愣了半晌,才唉声叹气的离去。
  宝莲寺的主持什么都好,就是佛性太深,经过多年佛理修炼,内心的贪嗔痴三毒早已净化,这样的人,一切都讲究随缘。
  签筒分为事业签、命运签、婚姻签、财运签等等。
  而李青求的则是命运签,他看着从转经筒抽出来的一支竹签,眨了眨眼睛。
  只见上面写着“蛰龙已出世,头角首生成,云兴雨泽,得济苍生。”
  李青一脸纳闷。
  就算不用解签人解释,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李青也能看出这句话的意思。
  因为这句话太吊了,蛰龙是什么?
  潜伏的龙,沉睡的龙。
  蛰龙出世,头角生成,云兴雨泽,得济苍生……
  得济苍生……
  这尼玛,绝对是上上签啊!
  李青问的是自己这一生,结果一摇就摇出来一支这么生猛的,他不禁有些怀疑这转经筒里的竹签是不是都是上上签,因为他发现,周边几人摇出来的竹签,似乎就没有下下签,每个人都是喜形于色,估计连中签都没有。
  他也不找人去解签了,把手中的那支竹签重新塞进转经筒,然后就看向韩菡:“抽到了什么签?”
  韩菡求的是婚姻签,此时她拿着竹签,正愣愣出神。
  闻言便是脸上一红,把竹签递给李青,李青大眼一瞧,就见上面写着“蓝田种田是前缘,海誓山盟铁石坚。早听冰人奏晋事,管教夫妇福绵绵。”
  李青见状,眼一翻,得,这宝莲寺的签真就没有上上签以下的。


第722章 请求
  韩菡看着这篇诗文,甜甜一笑,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锦囊,来到旁边伫立的白眉和尚面前,说:“大师,麻烦帮我加持佛力。”
  白眉和尚正在旁边思考怎么与李青搭话,此时见李青旁边的女眷跑来寻自己为饰物加持佛力,顿时心中一喜,连忙双手合十,接过锦囊,含笑道:“施主请稍等。”
  所谓加持,也就是祈祷,被祈祷过的物件,就会被佛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力,保护携带物件之人一生平安。
  当白眉和尚把锦囊打开,顿时便看到一块极其圆润,通体冒着绿意的戒指出现在眼前,在寺内灯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一阵柔和的光芒。
  “好大的一块宝石。”
  白眉和尚打量着手中的这枚戒指,心中一阵惊讶:“色彩鲜艳,质地非凡,这应该是绿宝石之王吧!”
  原本只把目光停留在李青身上的白眉和尚,此时也不禁多看了韩菡两眼,能拿得出“祖母绿”的女子,又这般年轻,家世估摸着也非同一般。
  当下,他也不敢怠慢,邀请韩菡与李青来到角落,他则亲自把手中的这枚戒指摆放在桌台上,然后盘膝而坐,并把随身携带的念珠放在手中,双手虚拢,口中念念有词,每当他念一个咒语真言,便会过一个念珠。
  李青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说:“丫头,你说送我一件礼物,不会就是这枚戒指吧!”
  韩菡点点头:“这是我父亲送给我的成人礼,我想把它送给你。”
  李青闻言,也没有拒绝,他对宝石之类的东西不太清楚,如果知道这枚足足有将近40克拉的戒指价值上千万港币,恐怕能吓出一身冷汗。
  即便他现在身家亿万,他也不敢佩戴这种惊人的饰物,毕竟万一有个闪失,那就是上千万的损失……
  正在白眉和尚神情肃穆的为这枚祖母绿戒指祈祷时,一直注视着这边动态的宝莲寺主持南嘉和尚站起身来,缓缓来到李青和韩菡身边,淡淡道:“济嘉师弟为施主的饰物祈祷的是加持念珠咒,这种咒语一共有四种,分别是《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以及《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寻常饰物诵其一法即可,但青莲剑仙大驾光临,济嘉师弟自然不敢怠慢,他将会为施主的饰物送完五段加持念珠咒,时间上花费较多,二位施主切勿着急。”
  李青对自己的身份被认出来,没有丝毫的惊讶,他笑着对南嘉和尚说:“麻烦大师了。”
  “阿弥陀佛,贫僧法号南嘉,添作宝莲寺主持。”南嘉和尚说道。
  李青连忙又是一阵客气。
  韩菡看了看李青,又看了看南嘉主持,脸上若有所思。
  场面一时间冷静下来。
  寺内到处都是忙着求签拜佛之人,却没有人注意到这边的动态,而白眉和尚念经还要有一段时间,南嘉和尚最终还是心中一叹,说道:“施主,贫僧有一事相求。”
  李青总觉得这庄严肃穆的气氛不适合自己,但他还是客气道:“大师但说无妨。”
  “年后,东亚佛教交流大会就将展开,我们宝莲寺将会代表香港佛教前往,素闻施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那首《见与不见》也深得我心欢喜,不知道施主可愿意挥墨一二,在我宝莲寺留下一个美好的传说。”南嘉和尚说这话时,声音虽然不卑不亢,但老脸却已然涨红。
  宝莲寺这几年因为天坛大佛的存在而名声渐起,在东南亚确实受人看重,但对比其它寺庙,比如泰国的法身寺和白龙寺,以及不丹虎穴寺,还有缅甸、印度等寺庙,不管是在名气上,还是历史厚度上,显然都是稍逊一筹。
  要想挤进世界级寺庙,宝莲寺可谓任重而道远。
  而青莲剑仙作为华人,在东南亚的人气不比华德安、崔志野等人差,最重要的是,青莲剑仙李青本人在香港的文名,几乎能跟武侠宗师查良镛比肩,虽不能称之为一代文豪,但起码也有这个势头。
  再者,此人这般年纪就能有如此成就,未来必然会达到一个非同凡响的地步,不仅在东南亚,即便在全世界,凭借他这般的潜力,也未必不能有一番成就。
  如今有机会交好,自然要牢牢抓紧。
  为了宝莲寺的发展,南嘉和尚就算再觉得难看,也得舍下脸皮去请求。
  李青则是微微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苦笑道:“大师太看得起我了!”
  东亚佛教交流大会,这一听就特别高大上,半个地球的和尚聚在一起讨论自己的作品?想想这个画面,李青都感觉到头皮发麻。
  韩菡似乎察觉到了李青的想法,也是摇摇头,她宁愿自己的戒指不受加持,也不愿李青为难。
  南嘉和尚见状,摇头一叹,也不再开口,凭借他的自尊,能开口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难得了,再让他像是市井之人一样死皮烂脸的恳求,他也委实做不到。
  正在这时,钟声响起,午夜十二点钟到来。
  寺庙内忽然涌进一大批人,各个手中捧着几根香火,争先恐后的把它们插在香火坛上。
  1999年新年第一天到来,传说新年第一个在佛教把香火插进香火坛的人,可保来年风调雨顺,全年平安。
  白眉和尚也终于为宝石戒指加持完毕,他起身把那枚戒指重新归还到韩菡手中,正当韩菡准备付钱时,白眉和尚却是双手合十,含笑道:“此次加持完全免费,只是我师兄的话,还请李施主多做考虑。”
  免费?
  李青微微皱眉,他素来秉持的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毁我一斗,我毁他一生”的道理,此时见到这个画面,反而有些过意不去。
  他看了看白眉和尚,又看了看站在旁边,默然无语的南嘉主持,忽然叹道:“得,我写还不行吗!”
  南嘉主持脸上瞬时便露出笑意,一边让身旁的小沙弥去准备纸墨,一边双手合十,一连串的拍马之词脱口而出说:“施主胸有大海,仁慈仁义,功德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第723章 《那一世》
  韩菡在一旁有些担忧的看着李青,她总觉得李青此时的状态不适合创作。
  而李青却总觉得自己被下套了,但既然已经开口,那一切顾虑就先抛诸脑后,他仔细的在脑海里搜刮那些蕴含佛理的诗词,却发现所有能记起来的诗词,几乎都在这个世界出现过。
  建国之后,就真的没有闻名国内外的佛家高僧吗?
  南嘉和尚和白眉和尚,以及周边一些关注这一事态的寺庙僧人,此时都是满脸期待的看着李青。
  等小沙弥把纸墨铺在了书台上后,这一刻,寺庙内的游人终于注意到了这边的动态。
  一时间,不少人都好奇的朝这边张望开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吓了一大跳。
  所有人瞪大眼睛,看着在晕黄的灯光下,笔直站立在书桌前,那拥有逆天容颜的美男子……
  “卧槽,我眼花了吗?这是谁?”
  “这不是李青吗?”
  “他什么时候来宝莲寺的?我晕,他难道就是刚刚那个戴小丑面具的人?”
  “旁边小和尚在磨墨吗?李青站在书桌钱干什么?他要干什么?即兴创作?”
  “他旁边站着的那个小美女真好看!”
  “话说明天晚上……不对,是今天晚上,不是有李青的演唱会吗?我都买了票了!李青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都这么晚了,他晚上举办演唱会,身体吃得消吗?”
  “李青难道也是来宝莲寺许愿的?”
  很快,在看清了美男子的真容后,原本寂静的寺庙顿时便掀起一阵喧闹声。
  所有人都是一脸懵逼,紧接便都是兴奋的哗啦一下从蒲团前站起来,朝着难得一遇的大明星移步而去。
  一些正在等待拜佛茶香的人在反应过来后,也连忙把手中的想香火囫囵插进香火坛,随后便急忙朝李青所在方向靠近。
  南嘉主持对这一幕早已预测。
  但他却并不排斥这一现象,因为越多的人见证这一幕,那宝莲寺的名气就打的越远。
  不过,周边一些身强体壮的僧人在收到指示后,还是迅速的在周边围成了一个圈子,以防不测。
  越来越大的喧闹声,让正在思考的李青微微皱眉,他抬头看了看周围一个个惊喜的打量自己的游客,一语不发。
  韩菡一脸关切的说:“不行就别勉强自己了,青仔,咱们现在就离开吧!”
  不行?
  男人怎么能说自己不行?
  李青瞪了韩菡一眼,轻轻一哼。
  韩菡莫名其妙,但却连忙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她知道青仔此时已经有些生气了。
  南嘉主持与白眉和尚对视一眼,都是苦笑一声。
  两人这才想起来,文人在创作时,一般都是忌讳旁人打扰的,那样会扰乱思绪,正当他们准备让李青移步偏房时,忽然就见李青拿起毛笔,在砚台上沾了沾墨水,脸上露出一阵快意之色。
  李青想到了什么?
  他忽然想起前世那一首风闻网络的一篇小诗来,对比如今的场景,竟然意外的贴合!
  不过,这首小诗有多个版本。
  李青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把自己最喜欢的版本写了出来。
  只见他抬手挥墨,毛笔在宣纸上肆意挥洒,留下一个个漆黑工整的字体。
  每一个字体,都像是翩翩起舞的小精灵,当它们印入人们的眼帘,那一眨眼之间,人们只看到一朵朵莲花在惬意的绽放!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李青的毛笔字说不上精致,但却别有一番韵味,特别是这些字连在一起,竟给人一种圣洁的感觉,看的韩菡惊讶之余,又满心的欢喜,一股与有荣焉的感觉油然而生。
  一旁,南家主持手持念珠,紧紧的盯着那张宣纸。
  每当李青写下一个字,他手里的念珠就下拨一颗,看起来非常有节奏。
  而白眉和尚看着这一连串的诗语,眼中光彩四溢,每当李青写下一行字,他就情不自禁的低声念出。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随着白眉和尚的念诵,旁边不少年轻女孩眼中都满是惊喜和憧憬,这首看起来掺杂着种种经文的小诗,竟然蕴藏着如此美好的感情!
  这是一首爱情诗?
  白眉和尚念着念着,忽然醒悟过来,当即便是住口不言,脸色稍变,心中也有些别扭起来。
  出家人对情欲方面向来讳莫如深,即时来到了开放的现代社会,也一贯如此。
  不过,观这首小诗,其中蕴含的虔诚、佛性,却又让他颇为欣赏、惊艳,以至于白眉和尚心中万分的纠结。
  而李青则不顾旁人异样的目光,只是专心的低头挥洒笔墨。
  他想起之前韩菡在石阶前三步一拜的虔诚模样,内心升起一片感慨——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当最后一个字写下,一张宣纸堪堪用完。
  李青把毛笔放在砚台上,看着这一首小诗,越看越是惊奇。
  他刚刚只顾着写,什么字句工整全然没有在意,此时一看,却发现这首小诗,不管是规格还是字体排练,整齐划一不说,还透露出一股完美的诗意。
  诗意这种意境,说不清道不明,但你偏偏就是觉得它就是很诗意!
  而在晕黄的灯光之下,这首诗就仿佛被开光,添加了一丝佛性,让人一看就移不开目光。
  周围不少人都争先恐后的探头观望,有拿着相机的群众更是迫不及待的亮起闪光灯,咔擦咔擦的记录下这一幕。
  纠结至极的白眉和尚尚未言语,南嘉主持却已经双手合十,率先向李青感谢道:“这首小诗中蕴含着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宝莲寺将立即着人安排装裱,时刻供后人观赏,南嘉在这里多谢施主……”


第724章 绯闻
  拒绝了宝莲寺众僧人的热情挽留后,李青与韩菡重新登上轮船,离开了大屿山岛。
  第二天一早,《那一世》这篇小诗便不胫而走。
  香港各大媒体后知后觉,得到消息后才争先恐后的前往宝莲寺探寻消息。
  而在当天,宝莲寺就履行了承诺,特地请匠人雕刻了一块青石板,把《那一世》整篇小诗全部撰写在上面,然后放在了宝莲寺展示厅旁边,供游人观瞻。
  消息一出,全港众多青粉俱都蜂拥着来到宝莲寺瞻仰李青的新作,一时间,宝莲寺名声大噪。
  而一张张印满《那一世》内容的照片,也在随后登陆在各大媒体报社中。
  《香港中文日报》评论员第一时间公布了对这首诗歌的高度评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青莲剑仙又一诗作传世,比《见或不见》的意境更加深远,比更集结了《错误》这首诗歌的优美,《那一世》出世的一刹那,试问人世间还有几人能够写出如此清丽华美的辞藻?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从那一刻,那一天,那一年,那一世开始,他相信爱情,守望爱情,珍惜爱情!我想,这大概就是青莲剑仙在《那一世》这首诗作当中所表达的情感,这是一位有情有义的情郎对爱情的远景与期待!”
  相比较《香港中文日报》的严谨与追捧,其它小报则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小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发布调查后的信息,并对当晚所发生的的情形做出了一系列的评论和猜测。
  “这很明显是一首爱情诗嘛,虽然乍一看满是佛理,但它的的确确是一首爱情诗!”
  “从过往的蛛丝马迹来看,李青明显正在热恋当中,这可是大新闻!”
  “昨晚有知情人爆料在宝莲寺亲眼目睹李青与一名靓女结伴礼佛,可惜的是现场没有照片留档存证,不过根据路人描述,此女极有可能是李青出道时的好友——鲍芸芸!”
  “有没有搞错?鲍芸芸英姿飒爽,长得的确不错,但她却是短发!昨晚很多人都说与李青结伴而来的靓妹是一位长发美女,很显然不是鲍芸芸!”
  “难道是翁志玲!李青与翁志玲似乎传过绯闻,《魅力》杂志也曾刊登过两人合照的封面!”
  “呵呵,翁志玲一米七八,那么显眼的身高,怎么可能是这昨晚那位靓妹!”
  “那应该是谁?哎呀可恨没有照片证实,不然的话这绝对是大料!”
  “查一查在香港与李青接触过的女子就能知道大概了!”
  在一阵调查当中,很快,便有小道传闻说李青与花容交往密切。
  于是当天风向便是大转,不管是正规报业还是街头三流小报,一个个都煞有其事的开始炒作香港第一花瓶演员花容与青莲剑仙李青的恋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