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美人生_刀一耕-第6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周,十一天?居然两亿六千万了?
  爱情电影这种小众电影,居然也能那么好卖吗?
  是现在的观众跟以前的观众不一样了,已经开始追捧爱情电影这个小分类了?还是说李谦加秦晶晶加鹿灵犀的号召力,已经大到了这种程度?
  不应该呀!
  从《花好月圆小晴天》的票房上,其实能反映出一部分情况的,那就是有号召力的巨星,在成功的商业电影上,往往这种号召力会对电影的票房呈现出一种“加成”,甚至是放大的效果。但是在文艺电影上,因为失去了电影题材本身对观众的号召力,电影明星单纯靠自己的号召力来硬生生的拉票房,这个票房的加成,一般都会是很有限的。
  《秋天的童话》是爱情电影,而且还没有其他的任何东西掺杂进去,就是纯粹的讲述一对男女的爱情的电影,清汤寡水的。除了“柏林影帝影后再度合作”这个噱头,和李谦、秦晶晶两个人的颜值之外,几乎没什么可卖的。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居然能连续两周票房破亿!
  看着手里的这份票房报表,秦渭忽然觉得自己有点看不太懂当下的这个市场了——《异形》啊,这么大名气的好莱坞大片,北美首周都破一亿美元票房的,来到中国,居然还干不过《秋天的童话》的第二周?
  于是接下来,秦渭就开始留心了。
  然而,事情并不以他是否留心而改变什么,当又一周的票房排行榜出炉,《秋天的童话》虽然还是扛不住新上映的大片们的挤压,一下子掉到了排行榜的第三名,却居然再次拿到了高达7956万的周票房!
  前三周相加,累计票房居然已经高达3。4亿!
  再转过天来,《长城》已经要上了。


第123章 疼!
  赶在七月的第二个周四,7月9日,华飞影视耗资上千万,为电影《长城》在顺天府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首映典礼。
  宾客云集,大咖络绎。
  人的思维,是有着极大的惯性的。
  在几年之前,秦渭几乎是无可置疑的中国电影第一人,到现在,虽说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李谦连续出手,又是拿奖又是票房大卖的,一时间也称煊赫,甚至在很多年轻一代的观众心里,他早已超越秦渭,成为当下无可争议的中国电影第一人了——而且业界内外,在《黑客帝国》取得了那样的全球大卖之后,也基本上都承认了在中国电影界,无论是权势、地位、才华、成就,李谦都已经是第一。
  但承认李谦归承认李谦,秦渭或许在很多人心里已经不是第一了,却依然是除李谦之外,整个中国电影的另外一面大旗。
  甚至在为数不少的人心里,尽管无法否认过去几年李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他们内心仍然坚持认为,李谦比秦渭,“还是要差了一些的”!
  思维的惯性也罢,还是下意识地对新兴起的商业电影唯票房论的反感与排斥也罢,在中国电影界持这种论调和观感的人,还真的是不少。
  当然,换个角度来想,尽管李谦这几年拳打脚踢,很是开创出了一番局面,也拿奖了,也封帝了,票房更是已经做到了中国绝无仅有的第一人,甚至全世界称雄,而且更牛逼的是,在明湖文化完成了对哥伦比亚的收购之后,已经使得明湖文化成为了当今世界电影市场上唯一一个脚踩中国和北美两大市场的影业联合体,绝对是牛逼之极的大BOSS级别的存在了。
  但是,他崛起的太快了,快到让很多人还没适应他上一部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就很快又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渐渐到后来,他的成就已经是其他人奋斗一生都无法达到的,于是,最初看待后辈这“初生牛犊”时的欣慰、赞赏、振奋,开始渐渐变成不悦、审视与怀疑,再到后来,李谦这样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大鳄、大师,已经让业界很多人为之反感,几乎提到他,不管是什么,就会下意识地先皱眉头。
  说白了,资历太浅,人心不服。
  当然,李谦也不在乎那个。
  他不在乎业界的一些老前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不在乎那些奖项在近两年一而再再而三的故意冷落自己。
  因为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在整个世界电影发展方向的滚滚大潮面前,如果反而去计较那些关起门来的自娱自乐,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像另外那个时空一样,从特效,到动作捕捉,再到3D,等等,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潮流,都被中国电影完美错过。
  于是只能在此后跟在好莱坞的屁股后头,一点点的蹒跚学步,却怎么都追不上,只能放着那么大的国内市场,却一直被各种吊打——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死掉之后没过太久,那么多年始终半红不红的吴京,拍出了一部《战狼2》。
  可事实上,即便是他知道了,仔细去衡量的话,在他看来,也只是中国电影人通过各种试验,终于开始摸到一些国产商业电影的做法和套路了而已,却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已经追上去甚至超越了。
  因为,你的电影只能在自己家里卖,外国人不买账,而好莱坞的大片,却可以跑到你的家里来轻轻松松的圈钱。
  扯远了。
  李谦心里始终坚信自己所走的这种“先技术、再艺术”的道路,是正确的,甚至他无法理解那些前辈们在见到自己的时候,纷纷劝自己,既然在商业上已经有了成就,钱也赚了不少了,不缺钱,就该进行艺术上的尝试,到底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或许他们是在为李谦这么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却居然一门心思扑到商业电影和赚钱上,而为之惋惜吧。
  也或许在他们看来,只有艺术电影才算是真的电影吧。
  但偏偏在李谦看来,只有让广大的观众喜欢看的,才叫好电影。
  而且,他虽然不缺钱了,但他深深地知道,一个电影市场,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要想发展起来,票房大卖的刺激,也即利润的刺激,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他很乐意于使自己成为那块引得所有斗牛们眼睛充血的红布!
  看,李谦赚钱了,看,明湖文化赚钱了。
  看,李谦又赚钱了,看,明湖文化又赚钱了。
  看……
  大家眼睛一红,纷纷地杀进来拍电影,当然有的是人会下意识地去进行一些低劣的模仿,还有一些极端商业化的纯粹炒作,但时间久了,次数多了,总有人会耐心地去琢磨和分析,李谦是怎么让自己的电影赚到钱的,一来二去,慢慢的总会有人去尝试着走出自己的新路。
  到那个时候,中国电影的杰出电影人越来越多,各种大卖的电影层出不穷,各种电影门类争奇斗艳,整个国内市场都变成一片红海,大家杀得性起,不知不觉就开始走出去,到全球市场上去大声吆喝……
  当然,暂时的,这一切还都只是幻想,只存在在李谦的脑子里。
  又扯远了。
  事实上,从最近几部电影的路子来看,秦渭或许还没彻底闹明白这个年代大家喜闻乐见的好电影是什么样子的,但作为上一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而且还是文艺电影的一面大旗,他却早就已经明白,卖座,是衡量电影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一个标准。从这一点上来看,其实秦渭真的是那一拨电影人里见识最深、也见机极早的一个了,不愧他身上大师的名头。
  甚至于,在赔了一部之后,暂时想不到克敌制胜的法子,找不准当下拍电影的思路,他居然能想起来要在这个时候就玩一把“中外合作”的方式,也的确是开中国电影之先河了——别管怎么说,丹尼尔·杰克曼是货真价实的好莱坞一线明星,一般人别说请不起,就算请得起,如果没有秦渭这样的国际大导演的名头,人家也未必愿意跑到中国来、陪你一个中国导演玩这么一把。
  好莱坞的一线明星,已经是从不缺片约和邀请的了。
  事实上,早在一年多之前,李谦刚听说秦渭正在筹备的项目要邀请好莱坞的一线明星来主演,并且电影会围绕长城这个主题进行的时候,是吓了一跳的。
  但仔细想想,他又释然了。
  世人提到中国,提到中华民族,无论中外,都肯定会提到长城与黄河——这几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一部中国电影,要拍古装大片,要有大量的动作戏,长城,几乎是必然会被首先想到的一个大题目。
  只是在当时,李谦无从得知秦渭会从什么角度着手、去围绕着长城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跟张国师的《长城》是不是异曲同工罢了。
  ……
  首映典礼上,《长城》的一众主创各个都是红光满面。
  胡斐固然是与各路来宾谈笑风生,秦渭那张瘦削的脸上,也少见地满是笑容,而站在两人身边、一身盛装长裙的刘燕,则似乎正在褪去“小燕子”时期的那种稚嫩感觉,正在真的成为中国电影界新生代的中坚力量——一个成功的演员,一个跟大导演秦渭合作过的演员,一个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自己的电影投资、且一上手就是秦渭这个级别的大导演的投资人、制片人。
  与他们相比,反倒是身边站着翻译的丹尼尔·杰克曼脸上的笑容多少显得有些敷衍——首映典礼他见得多了,但身边的人全部都不说英文的,却不多见。
  当然,胡斐为这场首映典礼花费了多少心思,秦渭又通过这场首映典礼展现了自己在中国电影界怎样的超拔地位,就是他所不知道的了。
  或许,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这次到中国来参加《长城》的首映典礼,和随后十天的各种宣传,是早在当初签约的时候就已经定下的条款——包括随后回到北美地区还有十天的宣传日程,这些也都是包含在他的片酬里的。
  但电影已经拍完,他也很难对一部中国电影抱以过高的票房期待和声誉期待,尤其是,哪怕是这部电影在中国大卖,要想在北美地区大卖,仍是无比困难的一件事,而只要电影无法在北美地区大卖,那么这部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无论成或败,都对他接下来的职业生涯几乎毫无影响。
  所以,身为演员,既然签了合同拿了钱,就一定要遵守合同履行合约,这是一个好莱坞演员的底线,而他,也当然要如约地拿出二十天的日程,来参与《长城》在中国、日本和北美地区的宣传。
  但这件事却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好了,并不需要费什么心思。
  他现在在考虑的,是今天晚上的那一顿晚餐。
  因为此前就在许多个场合有所交集,彼此也有好几位共同的朋友,所以丹尼尔·杰克曼此前跟廖辽就是比较熟悉的,甚至勉强可以被称为朋友——一个女歌手和一个男演员,彼此之间没有丝毫的利益之争,且对方的情人又是一位蜚声国际的大导演,后来更是收购了哥伦比亚这样的好莱坞大公司,成为整个世界屈指可数的电影界大亨之一,那么哪怕不去刻意讨好,至少以丹尼尔·杰克曼那个能混到好莱坞一线的脑袋,也已经绝对不会去交恶了。
  所以,大家交情不差。
  正好这段时间廖辽结束了这一次在北美地区的盛大的巡回演唱会之后,累了,回中国来休息,就在顺天府,于是在来中国之前,丹尼尔·杰克曼就提前打电话跟廖辽沟通了一下,廖辽当时就很爽快地表示要作为主人,招待他。而几句话之后,廖辽听懂了她的潜台词,更是笑着表示,到时候李谦也会在场。
  丹尼尔·杰克曼心满意足,再三感谢。
  这样的一顿晚宴,当然不足以将彼此的关系拉近多少,但美国社会也同样是有着极大的人情成分在的。能有机会跟《黑客帝国》的导演兼哥伦比亚的幕后大老板一起吃顿饭、近距离的交流一下,沟通一下感情,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当然是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的。
  尽管丹尼尔·杰克曼本来就已经是好莱坞的一线巨星,在外行和影迷们看来,他已经是不需要去向任何人赔笑脸,反过来应该是电影公司和制片人们主动登门邀请他出演某个角色了,但其实在好莱坞打拼多年,现在也身处一线的丹尼尔·杰克曼心里却无比清楚,在真正的大佬面前,自己还不够格。
  什么叫真正的大佬?
  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的总裁,连续推出过若干部成本过亿,北美票房过三亿美元的作品的大制片人,以及好莱坞圈子里屈指可数的那几位大导演。
  这些人,才是真的大佬。
  别说一线明星,就算是上到了超一线巨星,在这些人面前,也充其量保持表面上的平起平坐罢了。
  而上述的这三种身份,李谦几乎可以算是全都占了。
  可以说,整个中国电影圈,有且只有他一个人,在丹尼尔·杰克曼看来,是必须慎重对待,甚至是值得献一献殷勤的。
  电影开始了,尽管有中英字幕,但丹尼尔·杰克曼却对整个故事的剧情看得似懂非懂,不过倒是电影的很多特效场面,看得他也是称赞不已,忍不住心想:果然不愧是花费巨资送到美国去做出来的特效!
  而以他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十几年的经验,当看到某些镜头的时候,也忍不住会扭头看一眼坐在身边不远处的中国秦,心想:这个中国大导演的镜头还是挺讲究的,果然不愧是在欧洲拿过大奖的导演。
  然后,放映结束,在全场的掌声中登台,和其他的主创人员坐在一起,像动物园里的大猩猩一样被围观和集中提问,并且借助着翻译的帮助,从容的应付这一切——自始至终,丹尼尔·杰克曼脸上都带着一抹很敬业的笑容。
  首映结束了,丹尼尔·杰克曼跟自己的经纪人打了声招呼,就要坐车离开,这个时候,中国胡听到这边的声音,却快步跑过来,热情地用英语发出了邀请,“丹尼尔,晚上我安排了晚宴,到时候大家都会过来,一起吃饭,请一定要来!”
  尽管此前在中国拍戏的时候,丹尼尔·杰克曼就已经见惯了中国人这种动辄就要一起吃饭来交流感情的做法,正常情况下他也不会拒绝,但今天显然不行。
  他先是笑着表示了感谢,然后一脸惋惜地道:“但今天恐怕不行,我来之前就已经约好了的,我要和我的中国朋友廖一起吃饭。你知道的,我跟廖是好朋友,而他的情人李,是我一直都特别想要去拜访的一位大导演。所以,抱歉……”
  胡斐英语不错,不用翻译,直接就听懂了。
  然后,他的脸一下子黑得像锅底。
  而正在走过来的秦渭和刘燕,一是听漏了一大半,二是英语也达不到可以直接听懂的程度,就只好等着旁边的翻译给完整的翻译过来了。
  而听完了翻译的话,秦渭脸上的笑容也一下子收起来了。
  刘燕则低了头,似乎是既觉得尴尬,又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当然,低头的那一刹那,她下意识地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胡斐和秦渭。
  跟她自己为了出演秦渭的电影,不惜只拿了两百万华元的片酬不同,为了请丹尼尔·杰克曼来出演《长城》,胡斐可是真金白银的砸出了一千万美元——据说在好莱坞,现在的丹尼尔·杰克曼的片酬,只是在七百万到八百万美元左右。
  就这,据说还是胡斐和秦渭带着翻译好的剧本,亲自赶到美国去登门拜访,然后一边苦口婆心的劝说和邀请,一边给出高额的片酬,这才终于说动了丹尼尔·杰克曼,使他同意了跑到中国来参演《长城》这样一部据说也会在北美地区大规模发行的中国电影。
  结果咧,自己花了大价钱砸过来的好莱坞巨星,不管是在拍戏期间,还是在现在,从胡斐到秦渭,再到整个剧组,都把他高高地捧着,唯恐一个招呼不周,显得自己慢待了好莱坞的大明星,但这一次来到中国之后,只是稍微觑到一点空子,人家就顺着廖辽这根线赶紧往上爬,要去“拜见”李谦了。
  为此,他毫不犹豫地就推掉了这边为他精心安排的晚宴!
  这一刻,胡斐黑着脸,一副强忍着不满,不好发泄出来的样子,而秦渭虽说略好一些,只是收起了笑容,但眼角的青筋都显出来了。
  刘燕心想,他们心里现在不知道该是怎样的一番滋味。
  当然,不管他们怎么想,至少在刘燕看来,这事儿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挺打脸的——虽然明知道丹尼尔·杰克曼肯定是因为不了解李谦和秦渭之间的那一段恩怨,才会这么大大方方的把安排说出来,但正因如此,这个脸才打得如此真切!
  如此生生的疼!


第124章 更疼!
  放之于整个大时代而言,2005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份,对于中国电影,乃至全球电影来说,这也称不上是一个丰年。
  有人扑街,有人赚钱,有新人露头,也有老手摔倒。
  如此而已。
  但对于某些人来说,2005年,或者说具体点,2005年的7月份,却是会让他们和她们铭记好多年的一个时间段。
  被华飞影视和《长城》剧组奉为上宾的好莱坞巨星丹尼尔·杰克曼推掉了胡斐为他准备的晚宴,而巴巴地跑过去捧李谦的臭脚,固然是让胡斐、秦渭等人,心里颇有些气氛,同时还有些无奈。
  但相比起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这种小事似乎又有若鸿毛之轻了。
  制作费两亿,宣发经费高达一亿五千万的《长城》,毫无疑问是整个中国电影界迄今为止最大的手笔,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还可以代表当下国内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虽然它的特效是美国做的,冲洗是在日本做的,就连男主角都是个美国人,但既然能拿钱砸过来,就勉强意味着这是其他中国电影人也可以去效仿的,自然也就算是可以代表中国的电影工业的水准了。
  上映之前,各种宣传铺天盖地。
  在电影公司眼里,好莱坞巨星那是极为值钱、极为金贵的,所以在宣传的时候、做文案的时候,丹尼尔·杰克曼的优先级甚至排在大导演秦渭的前面,其中的一些引导性宣传,甚至隐晦地提出了“让好莱坞巨星跑到中国来拍电影,说明中国电影真的是崛起了”之类的论调。
  至于郑中原、刘燕等,虽然在中国也算巨星了,但是在好莱坞巨星和中国大导演面前一比,在宣传上的待遇,就只好等而下之了。
  可即便如此,他们两个也都不是普通人,宣传点也都相当多。
  而高达一亿五千万的宣发经费,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基本上每一个会多少对电影有一点兴趣的人,在《长城》上映之前,就已经纷纷从新闻通稿、纸媒采访、街头硬广、地铁广告、综艺节目、影院海报等等各种各样的渠道,知道大导演秦渭携手好莱坞巨星丹尼尔·杰克曼的国际巨制《长城》要上映了。
  在中国电影史而言,这样的宣发规模,真的是第一遭。
  效果很强大。
  虽然事实上的调查反馈显示,广大观众对于丹尼尔·杰克曼跑来演男主角的兴趣,并不如胡斐和秦渭他们事先设想的那样大,反倒是秦渭这个招牌,尽管经历了一次失败,却依然强大,让他们都欣慰不已。
  但别管怎么说,摊子已经铺开了,架势也已经拉到了十足。
  然后,《长城》上映了!
  它一上映,立刻在全国拿下41%的排片量——就连明湖文化旗下现在的三条院线,本着不会跟钱过不去的信条,都给出了高达32%的排片量。
  受此挤压,目前仍在上映的电影,别管是进口大片,还是国产电影,哪怕是仍在非常卖座的《秋天的童话》等,排片量也是顿时锐减。
  这是谁都无法控制的正常规律。
  明湖文化再偏向自己的电影,在旗下的所有院线里,也仅仅只是继续给《秋天的童话》保留了17%的排片量而已。
  《长城》携如此强大的投资、阵容和宣发而来,来势汹汹,排片肯定要多给,同期的一大波好莱坞大片,也都仍在热卖,也要给。
  上映首周,《长城》卖了三天加一个午夜场,票房劲收1。93亿,差一点点就要破两亿大关,在周票房排行榜上,更是高居榜首——华飞影视的后续第二波上映宣传,在电影的午夜提前场票房出炉之后,就已经大规模开动了,到这个时候首周票房一出,更是疯狂地一拥而上。
  然而事实上,不要提口碑,单纯只是这个票房,业界就已经开始纷纷质疑了,这种质疑的声音之大,甚至是华飞影视卖了老命的砸钱都封不住的。
  两亿的投资啊,那么大的卡司啊,那样铺天盖地的宣传啊,首周三天,居然连两亿都没过……
  要知道,就在刚刚过去的前几周里,《秋天的童话》这样一部小情调的爱情电影,都一举拿下了首周1。46亿的票房的,而去年的《黑客帝国》一天过亿,首周3。4亿多,《龙门客栈》首周也有2。3亿!
  更不要提,这部电影在网络上的口碑相当之差,尽管有华飞影视方面事先做出的各种口碑引导方案的引导,但大量看过电影的观众回到网络上去吐槽,可不是你雇一帮水军就能干的过的。
  于是,这部电影在首周过后,口碑飞快地掉落下来。
  当然,商业电影,口碑略差一些,也未必就会影响到票房。
  但显然,《长城》不在其列。
  要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