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仙_4-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错万错,人家对工作的态度,这是没错的。

至于说那个玩忽职守的监理,被关了两天,就老老实实交待了,他确实收受了一些好处,但也只是限于一般的礼尚往来。

此人也是干了多年的老交通,他认为施工的时候稍微随意一点,并不是多大问题——不过木条什么的都进了混凝土里,随意到这种程度,也是他事先没想到的。

反正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说再多都没用了,纪检委甚至都想将此人送检的,后来考虑到可能会影响到祝杰华,才没下狠手。

接到被开除的通知,他怒不可遏地去找祝杰华,据说祝局长只是冷笑着问了一句,“这是你自己的错,是不是想跟我玩横的?”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祝杰华只是得了一个口头批评,不过这个意义是深远的——他在电视上做检查,吓坏了太多人,同时,北崇的老百姓也发现,现在区里处理事情,透明了很多。

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老百姓,比中国更具备关心朝政的意愿了,大家纷纷觉得,以后遇到什么不顺眼的事情,也可以考虑向区里反应一下——民心,从来都未曾冷,只是看你愿意不愿意激励它。

靳毓宁也敏感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就有兴趣大展一下拳脚,不过非常遗憾的是,接下来,就到了出国考察的时间了。

二月初,他们在欧洲考察时装周期间,北崇传来了好消息:高支纱的苎麻,在生产实践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第4406章 纪检出动

苎麻产品发展的瓶颈,一直就在高支纱的纺织上,因为麻纤维过粗,就只能做那些傻大黑粗的产品,高端市场从来都是亚麻产品的。

北崇也开发出了不少高端的产品,像苎麻蚊帐、帐篷什么的,但是不能成为衣料,这个量就上不去——没有量,谈何盈利?

想让高支纱的生产能力上去,一个是改良苎麻品种,一个就是改良工艺,北崇目前是双管齐下,不过,品种的改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那么,现在区里的功夫,就是下在工艺的改良上了,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终于有了结果,虽然还不能无限量地生产,但是批量生产已经不是问题。

这个消息一传出,在欧洲的那帮人都是捶胸顿足,其中以畅玉玲为最,畅区长很遗憾地表示,早知道这么快就能出来,大家来的时候,就该做好充足的宣传准备工作。

无所谓,陈太忠倒不是很在意这个,只要能生产出来,销售那就好说了。

事实上,他正在张罗元宵焰火,这是他来北崇之后,第三次放焰火了。

第一次的时候,他曾经跟李强说过,要让北崇每个乡镇,都自己放得起焰火,只过了短短的两年,今年的北崇,每个乡镇就都放得起焰火了。

其中不少的乡镇放焰火,还是那种纸墩子,但是像小赵、浊水、西王庄、东岔子、闪金、三轮和小岭等地,那都是实打实用炮打的焰火,基本上占到了北崇一半的乡镇。

韩世华不得不挨个地暗示:你们正月十四放吧,正月十五区里要放焰火——当然,你要是纸墩子,那么哪天放都无所谓。

正月十四那天晚上,整个北崇陷入了焰火的海洋,陈太忠坐在临云乡,俯瞰着整个北崇,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种盛况,是北崇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他的身边,是前乡党委副书记王鸿,王书记的心情,真的太激动了,“千古未有的太平盛世。”

这话说得不够含蓄,但是在场的乡长李彛偷澄榧强镂疵鞫疾荒芩凳裁矗率瞪先肥等绱耍背缍嗌倌甓济患饷慈饶值囊雇怼

而王鸿虽然退了,但这是临云的前辈,而且陈区长初次来临云,最先接触的就是王鸿,晚上还住在了王书记家——只冲着这一层渊源,他俩就不好说什么。

“以前没有的,以后可以常有,”陈书记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大家要把握住发展的机会,这两年里,尽快发展新项目,多给老百姓找致富的路子。”

“这两年里?”王鸿很敏锐地把握住了这四个字,“陈书记你要走?”

“我总不能在北崇待一辈子,”陈太忠很随意地回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他只是心有所触,才这么说的,但是李乡长和匡书记一听,登时交换个眼神,然后匡书记就发话了,“陈书记……这是有什么消息?”

这乡镇干部,就是村俗得厉害,陈太忠散一圈烟,也没计较是谁帮自己点着的,他吸一口烟,淡淡地发话,“没什么消息,你们不要胡思乱想,我只劝你们抓住发展的时机。”

“那这个油页岩电厂的原料……”匡未明抓紧时机发问。

“自然是北崇优先,”陈太忠站起身来,“好了,我要走了……石门村尽快搬下来,区里正在拟定合并自然村的方案。”

目送着他驱车离开,几个领导面面相觑,好半天之后,匡书记才看着王鸿发话,“陈书记现在说话,真的高深莫测,老书记您听出什么来了吗?”

“听不懂,”王书记摇摇头,又叹口气,“现在领导们说话,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是啊,陈书记这说话,怪怪的,”李乡长也叹口气。

陈太忠若是能听到他们的品论,必然会不以为然地笑笑:哥们儿就是依着本心说话,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上意莫测?

正月十四之后便是十五,陈书记原本有心邀请李强来看焰火,不过阳州市刚完工的广场也是大放特放焰火,李书记操作了三年的广场,终于完工了,肯定是要留在阳州观礼的。

有意思的是,除了北崇,敬德、北郭和五山,也在元宵节放了焰火,要知道,在陈太忠来北崇之前,阳州市都不怎么放焰火的,这三家今年也是头一次。

这种现象,给大多数人看来,只是巧合,但是搁给会解读的人,心里就有数——看来这四县区联手的传闻,不一定是假的。

考察团是正月二十才回来的,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尤其是畅玉玲和罗雅平,带回了很多的服饰和化妆品——这二位不但年轻,而且都是不缺钱的。

畅区长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就扑进了苎麻厂,在时装周参观了一趟,她深刻地感觉到,若是北崇开发出足够好面料,那意味着什么。

不过,卢天祥没有跟着他们回来,据说在凤凰驻欧办的介绍下,他游走于欧洲的一些相对低端的市场——比如说西班牙,还有荷兰、比利时之类的地方。

他卖金属制品卖得很嗨皮,他的产品价格,要高于国内类似产品,毕竟北崇没有完整的工业链,但是同时,他的产品相当地厚重,样式不落伍,同时材质考究。

最新消息就是,掮客埃布尔先生看上了他的几款产品,打算销售到非洲去,当然,非洲也分穷人和富人——掮客先生打算把这种好东西,卖给高尚人群。

考察的人回来之后,北崇发展的劲头更足了,不过随着靳毓宁逐渐找准了定位,接二连三地,纪检委在某些方面主动出击。

纪检委最辉煌的战果,就是拿下了卫生局副局长丁萍,丁局长是管设备采购的,跟谭区长关系不错,但是区里购买的CT机,比别家贵了百分之二十,那就直接拿下了——事实证明,她收受了三万的好处费。

陈书记对这种事情表示支持,以他的精力,实在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打谭胜利那个异端的脸,是他早就想做,但是又没可能专门去做的事。

事实上,他能接受靳毓宁这个外人来北崇做纪检委书记,原因也在此了——你想折腾人,就去折腾,给大家头上上个紧箍咒……有点眼色就行。

靳书记也懂得分寸,查到丁萍为止,就不肯再查了,他不会尝试把谭胜利拉下马——好歹那是区领导,他胡来的话,很容易遭致陈太忠的不满。

而且谭区长这个异端,虽然在北崇的存在感不是特别强,但人家是民主党派的,这是天生的护身符,想整下去这个人,是很不容易的。

整个二三月份,靳毓宁发威了,把北崇弄得乱七八糟的,而北崇的实际掌控者陈太忠,对此持默认的态度。

一时间,北崇的干部有点无所适从,殊不知,这也是出于陈太忠的纵容。

他限制纪检委的职能,但是同时,还要利用这个机构,给区里干部施加点压力——人在做天在看,别以为没人监管你了。

三月底,纪检委又瞄准了新的目标,三轮镇的镇长助理张秀琴,据他们了解,在三轮饲料厂征地期间,张秀琴侵吞了大约三十万的征地费用。

靳毓宁选择此人下手,也有说法,张助理是前常务副区长赵海峰的侄媳妇,是前三轮镇党委书记褚宝玉提拔起来的——须知赵海峰就是三轮人。

赵海峰被陈太忠整下去了,但是张秀琴娘家在三轮镇,也有不小的势力,并没有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要说靳书记选择此人下手,也真的还算合适,但是三轮镇的林继龙不答应了,直接找到陈书记这里告状,“张秀琴,这能有什么事情?他就是冲着我来的。”

“你就金贵,不能查你?”陈太忠很不满意地反问。

“我是有点不听区里的话,自己关上门,搞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合着林继龙还是很明白事理的,他目前是镇上的一肩挑,就是小一号的陈太忠。

尤其难得的是,这家伙搞经济也有一套,镇上搞的饲料厂,硬生生地不让区里插手——当然,这也是陈太忠没兴趣插手,还帮丫找了不少资金。

林书记知道,自己在北崇有点扎眼,就像北崇在阳州有点扎眼一样,所以他很坚决地表态,“我不同意查张秀琴,那孩子没什么问题。”

“你敢担保?”陈太忠似笑非笑地问一句。

“小张是我看着长大的,”林继龙的态度很明确。

“那行,有问题找你,”陈太忠做出了决定,他实在想不通,老林为什么会帮褚宝玉的侄儿媳妇说话,张秀琴他也见过,除了一头的乌发,就没别的可说了,肥肥胖胖皮肤黝黑,一双小短腿,“我跟靳毓宁说一声。”

“他来北崇,老老实实的就行了,他娘的得瑟什么啊?”林继龙对靳毓宁,不是一般的不满意,事实上乡镇干部,对空降下来的干部,本来就是意见爆棚,“真要想查,查葛宝玲去啊。”

“你胡说八道什么呢?”陈太忠不满意地哼一声——得,哥们儿又发现一个,其实你也挺像我啊。

第4407章 把握分寸

靳毓宁的纪检监察工作,在查到张秀琴的时候,终于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张助理坚决不承认自己私吞了钱款,而查账证实,各个款项的去向也明确,所谓的征地款不见了,是镇子上虚增成本的手段——镇里打算对区里哭穷。

这个事儿有点犯忌讳,不过征地和饲料厂都是镇子上的事,相当于是左手倒到右手,而且人家的资金也是自筹的,这么搞不是想多要钱,只是想少往区里交钱。

相对于那些巧立名目要拨款的,三轮镇这么搞,只是属于小集体主义比较浓,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基本上跟国营企业想办法合理避税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事情不大,捅出来就是事,靳毓宁就要把人带走继续调查,林继龙代表镇党委表示,事情已经说明白了,我不同意你双规我的助理。

于是此事开始扯皮,最后官司打到了陈书记那里,陈太忠表示:小金库里的三十万,区里没收了,继续查也没意思——如果纪检委掌握了张秀琴的其他证据,可以查,没有的话,就不要捕风捉影了。

靳毓宁的气焰,因此就下去不少,因为大家看出来了,只要自家没有大问题,一个镇党委书记,就能顶住区纪检委。

甚至张秀琴还放出风声去,老娘没招你惹你,你就打算双规我,镇子上也少了三十万,这个事儿不算完——北崇彪悍的民风,那不是吹出来的。

靳书记气得直咬牙,但是他还真没办法,一个外地来的纪检委书记,在本地没有强援的情况下,工作确实不好展开。

他甚至把状告到了古伯凯那里,可是古书记那里敢沾染北崇的事?于是就正告他,你最好是跟陈太忠合计一下。

陈书记接到靳书记的投诉之后,把张秀琴叫到自家的小院,当着靳毓宁的面,狠狠地骂了她一顿,当然,他也指出,纪检委在工作中没有注意方式方法,这也是不对的。

陈太忠站出来和稀泥,威力是巨大的,当天晚上,张秀琴和靳毓宁拼酒拼得两败俱伤——张助理说了,你想让我原谅你,就是你一杯我一杯。

这顿酒过后,第二天陈太忠通知靳毓宁:查处了一个小金库,我给你百分之二十的提成,六万块钱,纪检委该怎么用,自己琢磨吧。

这一下,靳书记仅有的那些怒火,也不知去向了,通过这件事,他彻底地看清了北崇的格局——靳某人可以折腾,但要在陈书记的容许范围内,否则的话,别说官方力量,就是民间的力量,很可能都会让他下不来台。

事实上,这也是陈太忠的真正目的,纪检委可以查人,但是过分的事情不要做,北崇在大发展期间,干部头上需要有把刀,可那刀乱砍人,也是不合适的。

至于说小金库,他是非常不待见的,给纪检委点提成,也是让靳毓宁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

接下来的日子里,纪检委不查干部,开始查小金库了,纪检监察干部也是人,谁会嫌钱多?不过靳书记也是吃一堑长一智,说咱们要查小金库,也不能随便乱查,要瞅准了,一查一个准。

陈太忠对这种变化,表示乐见其成,小金库这个东西,看起来不大要紧,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习惯了这种便利,不能很好克制自己欲望的话,小金库的钱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人滑向深渊。

以前的北崇没钱,小金库再大也没多少,现在的北崇,可是不一样了,小金库的事情,还是要关注的——靳毓宁来关注,那是正好。

四月三日,北崇自备电厂的一号机经过七十二小时测试,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北崇前所未有的盛况,省里市里不少领导来观礼,连海角地电都派人过来。

北崇电厂甚至为此搭建了戏台,决定连唱十五天戏,这是北崇人自己的庆祝方式,对北崇老百姓来说,即将到来的夏天里,大家再也不用担心缺电了。

不用缺电是一喜,电压能上去,这是第二喜,缺电高峰期间,就算有电的地方,电压都上不去,别说二百二,两百都上不了。

这种时候别说空调,看电视都能看得电视自动关机,更有甚者,家里的荧光灯都启动不了,只能点白炽灯,没在乡镇待过的,真不知道老百姓有多苦。

老百姓的欢呼暂且不去说,事实上,海角地电的老总权为民前来,还肩负着一个使命——北崇发出的电,能否匀给海角一点?

康晓安毫不犹豫地表示,不行!我们恒北地电的电还不够用呢。

权总就有点不满意了,说你们的输电线路还没有架好,北崇的电发出来,你们也用不了,何必拦着我们用呢?

我阳州现在就缺电缺得厉害,这时候李强跳出来了,过一阵夏天到了,全给我阳州,我都怕不够用,哪里有电给你?

事实上,争论的双方都清楚,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将来北崇的电,都必须要保质保量供应海角——否则这输变电的投资,就算打水漂了,惹人太狠。

总算还好,权为民也没有必得之心,他并不指望恒北这边全是傻瓜,他只是想着,问一问也不会掉一块肉,不问的话,对方也不会领情。

不过康晓安虽然咬得紧,地电的电网建设还是要差一些,一时半会儿消化不了这么多电,想卖给国电,国电就说那行,上网价两毛。

这个价钱纯粹是打脸价,国电的销售价不用说了,只说其他火电厂的上网电价,也是铁铁地过了三毛钱,而北崇发电厂用的是新能源,还考虑了环保等综合效益,发电成本还要高于一般的火电。

在如此缺电的情况下,电业局给出这么个收购价钱,那就是摆明了一山不容二虎,愿意卖就卖,不愿意卖拉倒,反正没我们的允许,你是没资格使用公网的。

康晓安气得咬牙切齿,陈太忠却是无所谓,他在建电厂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后果了——他甚至怀疑,康总那气急败坏的样子,没准是装出来的。

反正目前的北崇电厂,是地电控股,电厂盈利不盈利,最着急的是地电,对北崇来说,强调的是有电可用。

所以他甩一甩手,很干脆去首都了,他目前最操心的,就是油页岩项目,想要跑下来这个项目,以他的人面儿,起码也得跑上二十趟。

阴京华甚至建议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最好能在首都待上一百五十天。

事实上,这话一点不假,部委里的人虽说相对靠谱一点,但也有人就是要无事生非,他不需要反对你的工作,闷嘴葫芦不表态,就足够让人郁闷的。

陈太忠就亲身经历了这种事。

此次来京,他带上了王媛媛,最想跟他来的是畅玉玲,不过陈书记说了,这是涉及到能源安全的大事,不仅仅是工业口的事,关键还是跟计划有关。

陈书记带着王主任去了两次科技部,熟悉了一下环境之后,第三次,他让王媛媛自己去,主要是了解最新情况。

不成想,王媛媛就在那里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从下午一上班,人家一直把王媛媛晾到下班,至于陶司长和安部长的情况,对方一个字都没提,只说不知道。

第二天上午,又是这样,眼瞅着又快下班了,王主任急了,给陈书记打个电话,头儿,他们这边,根本没人理我。

那你报我的名字嘛,陈太忠觉得小王的心态有点问题:你是替北崇、替我了解情况去了,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我说了啊,”王媛媛有点委屈,在电话那边解释,“人家说,你又不是陈太忠。”

陈太忠一听就火了,径自驱车赶往科技部,终于在下班前赶到,成功地堵住了那个叫蓝天云的综合处处长,“姓蓝的,你给我站住。”

“陈书记你好,”蓝处长先是眉头一扬,稳稳地站在那里,也不往近前走,“有事?”

“你说呢?”陈太忠眼睛一眯,前两天,这姓蓝的对自己还算客气,今天却是直接换了口气,真是翻脸快过翻书。

陈某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毫无征兆的翻脸,要知道,他虽然是下面来跑部的小官员,但是这条线他已经走得相当熟了。

综合处以前的处长是张煜峰,再往上的陶主任和安国超,那就更不是外人了,就是这个蓝天云,前两次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的,现在却不知道为什么连着晾小王两天。

“陈书记,你来了解情况,最好还是自己来,部里领导都忙得很,”蓝处长满不在乎地回答,而且声音极大,“让下面一些工作人员来,不太容易说得清问题,也是对领导的不尊重,你说是不是?”

这个话是没错的,但是这么大声说就不对了,更别说陈太忠心里清楚,这两天的沟通,只是了解事态的进展,哪里有什么尊重不尊重的说法?

正经是,他打个电话就能做到,能派人过来,已经算是尊重了。

若不是正是下班时间,部里的人三三两两地往外走,他就恨不得一脚踹过去了,大家听到蓝处长这么说,纷纷地将头扭过来。

“认为我不够尊重,是你的意思,还是陶主任的意思?”陈太忠也大着嗓门嚷嚷了起来。

第4408章 京城混混

科技部的众人原本就好奇得很了,听到这个年轻人如此大声嚷嚷,有的人索性直接停下了脚步,要看发生什么事了。

“真是莫名其妙,”蓝天云原本是要威吓对方一下,不成想人家也敢大声说话,他反倒是不敢再说下去了,于是转身就走。

“别走,说清楚了再走,”陈太忠身子一蹿,就拦到了对方前面,他不敢动手打人,拦人却是没有问题——很多人将跑部视作畏途,其实看一看恒北省科委,就知道现在科技部的尴尬位置,真有几分办法的人,谁还怕个小处长的刁难?

只要别自己把自己吓倒,跑部也未必有那么可怕……须知人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你是要干什么?”蓝天云铁青着脸发问。

“我不干什么,我是想问,你想干什么?”陈太忠的声音越发地大了,一边说,他一边摸出了手机,“你说吧,晾我的人整整一天,是你个人的意思,还是陶司长的意思,你要说是他的意思……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

“我哪里有晾她?”蓝天云见诸多同事看过来,只能硬着头皮强撑,“麻烦你说话注意点。”

“没有晾她?昨天整整一下午,今天整整一上午,”陈太忠冷笑一声,继续大声发话,“啊哈,我知道了,你是看我这个助手长得漂亮,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对吧?禽兽!”

“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蓝天云的脸登时就红了。

他当然是有意刁难,但是这个刁难,也只是刷一下存在感,表示我也算一号人物——没多有少,你意思一下。

要说陈太忠的势力,他当然知道,甚至他都知道,这个项目谈成的可能性不小。

可越是这种情况,他越敢有意无意地刁难,好几十个亿的项目,我随随便便卡一下,姓陈的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坏了全局。

所以他赌对方不敢叫真,或者说不愿意叫真——为这么一点点小事坏了大局,实在划不来,反正爷这个环节,你们不要视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