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仙_4-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焦煤放在煤场里,也是要有损耗的。

从张州或者凤凰调煤,还是从北崇的煤场里直接提呢?年轻的一肩挑有点纠结。

就在这个时候,邵国立打来的电话,“太忠,听说北崇的物流中心大获好评啊。”

“不会搞,瞎搞,”陈太忠干笑一声,心说这邵总每天也不知道做什么,看着无所事事的样子,消息比一般人灵通得太多。

“你再这么虚伪,可是不帮你卖娃娃红了,”邵国立轻笑一声。

邵总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主儿,陈太忠有点看不惯他的势利样儿,但是不可否认,他也能帮人办点事,以前涂阳的红彤彤香烟,他就帮着打市场了,近期北崇卷烟厂除了卖联营品牌红彤彤,也卖自有品牌娃娃红。

“我说,你也没少挣吧,”陈太忠哼一声,“哥们儿我事儿多呢,老邵你有话直说。”

“咱俩的友情,啥时候就变成这利益交换了?”邵国立似乎有点心寒,他很不满意地发话,“太忠,你这也忒俗了一点……好吧,能给弄点煤炭吗?”

“煤炭……你还想啥呢?”陈太忠听得笑了起来,“这个水太深,你别瞎掺乎,我手上总共也才百十万吨煤,盯着的人可多了。”

“那你给我五十万吨吧,”邵国立大喇喇地发话,“水太深”之类的词,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价钱别太高啊,给我留点利润空间……一吨有个五六十就行。”

“你做过煤炭没有?”陈太忠听得就笑,“一吨十块的差价,都能让人打破头,这玩意儿是玩量的,十块的差价,五十万吨就是五百万,我给你让五六十块的利,第二天省纪检委就要找我谈话……我说,你没玩过就别折腾了。”

邵国立是真没玩过这个,他虽然是习惯了倒卖物资的,但都是倒批文倒设备,赚的是痛快钱,很少沉下心做细活儿。

就是这次的倒卖煤炭,他想的也是左手进右手出,甚至货未必需要运出北崇,他就能卖掉——我就是吃这饭的,挣的就是快钱。

听陈太忠这么一说,他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可是他也听得出来,对方说的并不假,于是他笑一笑,“太忠,有首长夸你那儿物流有规模,你就没想一想为啥?”

“为啥呢?”陈太忠沉声发问,心说那种级别的首长,想要我北崇的煤炭,还不就是一个电话事儿?何必跟我绕那么大圈子?

“物流物流,你有物,还挺多,就得流起来,这你还不懂?”邵国立没好气地发话。

“有点听黄色有声小说的感觉,”陈太忠轻咳一声,“你的意思就是说……我有巨物?”

“你的家伙没我大,”邵国立听这种隐晦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不屑地哼一声,“我是说,你还指望首长跟你说……你该卖煤了?”

这话说得也是,堂堂的首长为这点事张嘴,真的跌份儿——所以人家只可能暗示。

合着你小子是因为这样的解读,才来找我买煤啊,陈太忠总算明白,邵国立为什么不找丁小宁、刘大堂之类的买煤,非要找自己来了,说来说去,你丫还是想借这个东风。

“行了老邵,这个行业你不要掺乎,你做不了这买卖,”陈太忠果断地压了电话。

想一想之后,他又给徐瑞麟拨个电话,“老徐……有哪些副书记在?你通知一下,一小时以后,碰个头。”

一小时以后,三个副书记到场,分别是分管党群的徐书记,纪检委靳书记,以及政法委祁书记,北崇现在的书记会,就是这一正三副四个书记。

按道理来说,北崇是一正四副的书记会,不过大书记兼了二书记,也就是这样了。

陈书记解读一下首长的指示,就是说首长指示了,咱北崇做为物流中心,得动起来才行,所以我近期呢,打算卖点煤出去。

这个是应该的,大家纷纷附和,不过该卖给谁,是什么价钱,咱们得细细商量。

卖给碧空吧,碧空负责运输,关键时候,陈太忠还是拿出了一把手的架势。

卖给碧空?靳书记愕然,没听说他们需要啊。

只卖给碧空,好不好呢?祁书记也表示出了异议,他知道陈书记跟蒙艺的关系,倒是不敢说什么过分的话,所以他指出——有需求的人很多。

“咱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那样咱北崇的存货都不够,”陈太忠如此表示,“先选个试点吧,我觉得碧空就不错……关键是,咱必须要选个试点,不能辜负了首长的信任。”

“地北负责入咱恒北的电力供应,”靳毓宁着急了,有不少人托他关说呢,不过下一刻,他也觉得自己的反应有点过头,于是讪讪地笑一笑,“海角跟咱的联系和合作也不少。”

陈太忠看他一眼,摸起一根烟来点燃,淡淡地问一句,“那俩省有政、治局委员吗?”

我艹,原来是因为这个!靳毓宁一时间恍然大悟,但是下一刻,他心里又生出了浓浓的不满,蒙艺也不过是局候补吧?再说了,这种小事,能惊动蒙艺吗?

他本来想反唇相讥的,但是想到陈书记的强势,就决定忍一忍,细细考虑一下。

这细细考虑,果然是没有错的,要不官场里强调个祸从口出,那蒙艺,可不就是前天南的省委书记?而陈书记,又是从天南出来的。

话到嘴边绕两绕,真是至理名言。

“还有不同意见吗?”陈太忠环顾一下四周——其实就是三个人,沉声发问。

“给了碧空,要考虑其他人的反应,”徐瑞麟面无表情地发话,“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点要考虑……咱北崇这点煤炭,说多,真的不多。”

“那么,大家就是没有异议啦?”陈太忠不理徐书记的话,老徐这人,活得太矫情,人是好人,就是有点死板,“那表决一下……”

表决的结果不用说,但是书记碰头会召开的下午,各种小道消息就不胫而走——区里要卖煤了……我艹,这是要赚大钱了。

下午五点半,巨中华打来了电话,“太忠书记,能再卖点煤给我吗?”

“自用可以,”陈太忠很明确地回答,然后问一句,“不会转卖吧?”

“嗯……不会转卖,”巨书记想一想,做出了保证。

第二天下午,松钢的人就到了,带队的是松峰钢铁集团的常务副总,这人也算是企业的正厅领导,对陈书记热情到一塌糊涂。

陈太忠也投桃报李,动用自己的特权,弄了一条娃娃鱼招待对方,酒桌上三言两语就把合同敲定了,车板价每吨四百五——这个价钱有点低于北崇的计划,不过煤炭行情各地不一,碧空就是这行情,毕竟人家省里就产煤的。

陈书记表示说,其实我卖给地北和海角,出场价四百六七绝对没问题。

松钢的副总也很直接地说,我们给的价钱不算低了,我不可能坑你,至于说原因——你懂的。

然后大家其乐融融地觥筹交错,焦煤那些就要细谈了,不着急。

第二天上午,王媛媛主持签约,陈书记到场观礼,他才说下午要带着松钢的人四处走一走,结果中午的时候,省电业局副局长张丽琴冒雨赶到阳州。

第4421章 利益交换

盯着北崇煤炭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存煤虽然不少,但终究是有限的。

本来大家还在磨磨蹭蹭地谈,猛地听说,煤炭一下被碧空人买走五十万吨,这真是坐不住了——再不动手就没了啊。

省电业局的压力陡增,紧张磋商之后,张局长再赴阳州,这一次,她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居然拉上了市委书记李强。

陈太忠接到领导指示,下午两点半赶到市党委,见到这二位笑吟吟地坐在一起,也有点不摸头脑,“李书记有什么指示?”

“北崇开始卖囤煤了,就各个地方都卖点吧,”李强笑着指示,“该赚钱就赚钱嘛,其他地方也等米下锅呢。”

哪里……似乎有什么不对?陈太忠斜睥一眼张丽琴,沉吟一下之后,直接发问,“那北崇到阳州的线路租用,谈好了吗?”

这不该是他问的,陈书记一直也避免插手这种事,但是眼下情况比较奇怪,他就直接发问了——有些时候,事情就要敞开来谈。

“月租金一百万嘛,”李强喜眉笑眼地回答,“省局很支持咱们的工作,这个租金里还包括了部分城区电网。”

“嗯?”陈太忠越发地搞不懂了,借用电网是好事,但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利阳电厂急需用煤,你发十万吨煤到利阳吧,”张丽琴笑着回答,“运输的事情,我们省局帮你办了,你不用出钱。”

明白了,陈太忠在瞬间就明白过来了,原来还是利益交换。

省电业局因为怕被人追究责任,一个月一百万的租金,是绝对不肯减免的——北崇的电网能谈到三十万,是因为五个月大停电,不具备可比性。

但是这一百万租金,又是阳州不能接受的,所以省电业局索性拿出一块资金,来补贴阳州,电网我们不减租金,但是其他的能照顾你一些。

这就是所谓的堤内损失堤外补,想必省局做出如此决定,也是迫于局面,不得不为之。

但是换一种角度看,省局帮北崇出运费,也不是没有名目可套,全国缺电,恒北更是缺电大户,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省内的发电量,省局居中撮合,甚至不惜出点费用,帮助电厂买煤,这是非常正常的。

如此一来,省局坚持了原则,花钱也有出处,正经的皆大欢喜——说白了,对一个省的电业局来说,几百万真的不算什么,关键是不要犯错误。

当然,恒北电业局能做出如此决定,也是下了狠心的,若没有其他压力,若没有碧空买走五十万吨煤,他们不会这么好说话。

想通这些,陈太忠就彻底明白了那句话,官场考校的,果然是妥协的艺术。

反正靠着李书记的面子,北崇多挣了不少钱,不过这些钱,肯定还是要返给市里的。

那么,能多挣多少呢?陈太忠开始盘算,十万吨煤炭的话,吨公里按两毛五计算——过路费什么的,电业局能免,那是人家的本事,利阳到北崇,一百二三十公里,一吨货物的运费就是三十元。

十万吨煤炭运过去,北崇能多挣三百万,差不离就是这个数字,不会有太大失误。

这么算的话,租用五个月的线路是五百万,减去这三百万是两百万,平均一个月四十万,这个数字就是可以接受的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不甘心,于是他开口发问,“才十万吨,能不能多一点?”

“你得跟利阳的电厂谈,我们无所谓的,”张丽琴笑着回答,她根本不在乎那点运费,“不过我想,他们应该是需要的。”

“运煤的车,是你们自己找,还是我们介绍?”陈太忠想到了自己的物流中心,有肥水,何必流了外人田?

“我们找可以,你们找也有先天的便利条件,”张丽琴表示,这根本不是问题,不过,“你们找车的话,不能超过我们的预算。”

“我没有问题了,”陈太忠点点头,一桩纠结已久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

这个消息传出,两天之内,地北、海角和利阳的人就蜂拥而至,签订了八十万吨的合同,再加上卖给天南的五十万吨,北崇的存煤瞬间就少了一多半。

就算这样,很多人还是嫌北崇卖的太少,其中利阳要了十五万吨煤,他们其实是想要二十万吨,甚至更多,不过省电业局不干了——你给我差不多点,再买就没补贴了。

一吨煤补贴三十块,十五万吨就是四百五十万出去了,若不是利阳的电全部留在恒北了,电业局也不会下这么大的狠心。

地北和海角也是如此,三家电厂分了六十五万吨,看起来数量不少,分到电厂里,也就是三个月的存煤,所以他们还想多买一点。

过一段时间,电煤的供应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到那时候会涨成什么样,那可就难说了……而且因为电煤紧张,导致供电缺口越发地大,他们现在买煤,地方政府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补贴,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当然,补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海角的补贴,就只有过路费全免,而地北那里,则是除了高速之外的过路费全免,每吨煤还补贴厂里二十块钱——这是鼓励他们到市场上去抢煤。

北崇卖煤,折腾了差不多十来天,大会小会开得不断,到最后一盘算,北崇除了卖出去一百三十万吨动力煤,还卖给松峰二十万吨焦煤,共计一百五十万吨煤,合同虽然没有执行完,但是利润已经出来了,大约是在三亿一千万左右。

北崇现存的煤,就连一百万吨都不到了,其中电力煤和焦煤各半,康晓安看得都有点不安,特意找到陈太忠,“太忠,这个煤……可不能再随便卖了。”

“还有四十来万吨,你怕啥?”陈太忠不以为然地回答,就算二号机也上马,四十来万吨也够北崇用两三百天。

“我的海洲电厂还指望你……这儿有个煤仓呢,”康晓安笑着发话。

“想得真美,”陈太忠哼一声,海洲不出产煤炭,但是周围也有几个煤矿,而且阳州到海洲,比到朝田还远,没道理从北崇找煤,“自己出钱买煤,我可以借给你场地堆放,保管费啥的,你看着给就行了。”

“你这也太小气抠门了,”康总很夸张地叹口气,“这次你北崇赚大发了,我本来还想跟你北崇借钱呢。”

这话真是不假,北崇这一笔买卖,赚得盘满钵满,不光区里赚钱,很多帮忙关说的人,赚钱都不少。

北崇的物流中心,也因此再度火爆——电厂不但自己组织拉煤车,也去物流中心找返程车,能省一点,为什么不省一点?

甚至物流中心有个别大车,都不在中心待着,直接跑到煤场门口趴活儿——交五块钱的停车费而已。

有意思的是,那些电厂的人更认物流中心的配送,不过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一车煤三五十吨的,怎么都上万块钱了,没人跟车的话,野路子就不太保险,别说拉着煤跑了这种大事,就算是把三五吨煤换成矸石,电厂也亏大了。

就在煤炭卖得差不多的时候,王媛媛又找到陈书记,悄悄地汇报,“头儿,海角有两个焦厂,想跟咱买点焦煤。”

“那就卖嘛,”陈太忠最近早就卖得麻木了,而且北崇也消化不了焦煤,“只要价钱合适就行……嗯?海角买咱的焦煤?”

“是啊,”王媛媛苦笑一声,“我都不想谈的,但是他们给的价钱确实不错。”

最近煤炭的销售,是王主任一手经办的,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首先是金额大,一百多万吨煤,七八个亿……就是一个年轻的小科长做主了。

其次是人情压力大,这也就不用多说了,陈太忠都有点扛不住,何况是她?

所以最近官场,关于她的传闻特别多,有人说她是高级失足妇女,只冲某一个年轻领导岔开腿,就如此地官场得意,也有人说她在此次销售中上下其手,很捞了些好处。

小王主任在北崇人眼里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这番传言主要是来自于外面,不过这传言多了,北崇人心里难免也要猜测一下。

王媛媛的委屈挺大,她收了好处没有?肯定是收了,不收的话,比现在更惨。

但是她收了谁的,收了多少,都要原原本本向陈书记汇报——他要是觉得不妥,她不惜撕破脸皮,都不会伸手。

饶是如此,她依旧觉得很累。

“海角焦厂,能给出不错的价钱?”陈太忠觉得这个说法,很有点匪夷所思,海角的焦厂,一般都有固定的货源,尤其是北崇距离那些焦厂比较远,成本上就不经济。

“我也问了,他们说最近焦煤也不好保证,”王媛媛想一想,又低声怯怯地说,“他们还悄悄告诉我说……可以走电煤绿色通道。”

乱成这样了?陈太忠有点恍惚,一时间,他似乎能明白老蒙的感觉了——这根本是乱套了,蒙老大出身能源部,做为计划时期管过煤炭的人,目睹这样的现象,肯定别有一番心情。

老蒙找我买煤,那也是给我面子呢,陈书记又反应过来一件事,人家是不缺上家的。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他挺疑惑,“绿色通道那么好走吗?”

第4422章 越来越肥

所谓绿色通道,那就是看到“电煤运输”的标记,就要放行,不过遇到查得比较严的地方,要看货运的提货单和目的地。

而且海角从北崇进煤的,只有两个电厂,目的地明确,超过这地方,你再说自己是电煤,收费站也得信不是?

“他们直接跟着车队到电厂附近,然后重新启程,后面那点路,该怎么算就怎么算,”王媛媛叹口气,“反正就是钻政策的漏洞。”

“明白了,”陈太忠点点头,运焦煤的车队,混进运电煤的车队里,等单独上路的时候,已经省下了好大一块过路费——这样一来,从北崇运煤的费用,就减少了不少。

接下来的路程,该怎么交费就怎么交费,你不冒充电煤,别人也不会看你的提货单——就算看提货单也无所谓,他们不会看你前面是否交足了过路费。

当然,这样从北崇运煤,也未必能占多少便宜,不过既然他们自己的原材料都难保了,而且煤炭的继续涨价也是必然的,那么有余钱的话,就愿意扫货储存。

陈书记思索半天之后,点点头,“价钱合适,那就可以考虑卖。”

他对北崇的煤场有别的规划,而焦煤是他消化不动的,就算继续捂着还能赚钱,现在卖也不亏——眼下市场的惶恐,引发了对升值空间的透支,起码半年之内不可能暴涨了。

他是这么想的,但是王媛媛有别的考虑,她皱着眉头表示,“他们这是钻漏洞,一旦出什么事情……头儿,现在区里关于我的风言风语,很有一些。”

“卖这个焦煤,你有私心吗?”陈太忠看她一眼,点起一根烟来。

“没有,绝对没有,我的事情,你都知道的,”王媛媛坚决地摇摇头,“我不怕别人误会,但是影响了你……那我不能原谅自己。”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陈太忠缓缓点头,心里有点淡淡的满足,他是不会吃窝边草的,但是窝边草的依赖,他还是很享受的,“没有私心,那就上个会嘛……你汇报的时候,说价钱合理就行了,不要说什么绿色通道。”

计委的决定,只要上了会,就不仅仅是计委的意愿了,那是组织决定,陈书记如此表示,王主任就再无后顾之忧。

至于说这么做可能影响了海角交通局的收入,陈太忠当然不会在意,别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的——绿色通道的漏洞,又不是我强加给你的。

这几家焦厂,又消化了北崇差不多二十万吨存煤,北崇的焦煤存量,也只剩下二十多万吨了,不过利润又多了一点,毛利润几达三亿六千万……

因为煤炭的销售,北崇近期小日子过得委实红火,别说康晓安眼红,李强看得也是口水直流,看看人家赚的,想一想自己能从利阳电厂得到的补贴,不过是区区的几百万,这简直太不能让人平衡了,“小陈挺厉害的,近期赚了不少啊。”

“这不是我厉害,是李书记您领导有方,下面同志们的干劲儿也很足,”陈太忠自然要客套,“北崇的发展,跟大家的支持分不开,而且这点成绩,还差得很远,不能就此满足……”

“唔,你既然认为是我领导有方,”李强干笑一声,又咳嗽两下,“建国六十五周年马上就要到了,市里手头很紧张啊。”

“才给您弄到一个来亿,您就花完了?”陈太忠听得叫了起来。

“去年就花完了,广场早就盖起来了,”李强脸不红心不跳地表示。

广场盖起来之后,你能卖门面房和写字楼收钱的吧?陈太忠真是有点无语,老李你实在有点无耻,不过化缘和被化缘,他也经历得多了,所以他先摆委屈,“我们北崇该交的税费,也没拖欠啊……这您得跟陈正奎张嘴。”

“阳州的财政是啥气象,你又不是不知道,”李强无奈地咂巴一下嘴巴,“而且陈正奎那货,难打交道得很,不想跟他张嘴。”

李书记和陈市长,那不是一般的不对路,若不是有陈太忠这手牌,李书记的日子绝对难熬。

“那您说个数儿吧,”陈太忠也没辙了,堂堂的市委书记张嘴化缘,一点不给也不行,他要做的,就是砍价了。

“利阳那边应该是四百来万,”李强沉吟一下,很坦率地表示,“你凑个整……给上三千万算了。”

“这叫凑整?”陈太忠实在有点悲愤莫名,哥们儿的毛利才三个来亿,你就要拿走三千万?“煤款也是一批一批算的,没那么多钱,给您凑个整……五百万吧。”

“李书记我领导有方,又支持你这么久,就值几十万?”这一下,轮到李强悲愤了,“太忠,这是国庆六十五周年,要是其他的事儿,我都不跟你张嘴。”

“北崇的城市建设,马上要上马了,”陈太忠立刻找出一个理由来,心说老李你平常也没少跟我化缘,说什么不张嘴,你还真好意思说,咱不带这么玩儿赖的。

在他的计划中,城镇建设应该在今年底明年初开始,可现在看来,不得不马上动了,要不然手里的钱不好保得住——仓促启动,资金难免有点不足,不过……努力克服吧。

“现在就上马?”李强沉吟一下,其实北崇城区的重建,报告在年初就打上来了,因为北崇强调自筹资金,常委会也过了,阳州市的领导,都知道北崇有这么个建设规划。

八个亿的城镇翻新建设规划,这是好大的一块肥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