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仙_4-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凭八一礼堂是阳州办事处,”李强也打算不讲理了,开始胡搅蛮缠,“你北崇得利了,把这个钱放到其他县区,算借款……还不行吗?”

“其实北崇目前真没这笔钱,”陈太忠听得就笑,想一想之后,他点点头,“那行,既然是借款,这笔钱我上个会,尽量争取支持阳州旅游事业。”

“说上会啥的没意思,”李强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就说你支持不支持。”

“我……当然支持,”陈太忠沉吟一下,微微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孙淑英这笔赞助,对北崇来说,还是相当及时的,此刻的北崇,真的是一点都不嫌钱多,不过她的投资,确实让区里的资金链,多出了一些选择。

她投的是一亿五千万,区里准备的是一亿两千万,但就算是一亿二,拿来投资周边的几个景点,那是足够了,还有很大的富裕。

关键是陈太忠就不是矫情的性格,他本来不想答应,但是李强说的也没错,京潮能给北崇钱,跟那个阳州办事处还是有点关系。

更别说北崇争2005年的百强县,也要指望市里的支持——陈某人不弄虚作假,但是别人弄虚作假帮忙,他也乐见其成。

“这就对了,小巨听说北崇着火了,亲自跑过去看,”李强笑着点点头,“他们没你那折腾劲儿,对你也很尊重,这个旅游圈搞起来,对北崇的发展是有大好处的。”

“好不容易有些余钱,”陈太忠充了好汉之后,心里也难免一点悻悻,“你堂堂的市委老大,也要惦记这点……我先声明,他们几个县区,自己也要筹些钱。”

“云中、北郭那好说,敬德你自己跟他们商量去,”李强一摊双手,敬德跟北崇的关系好,而且那地方也穷,这几年发展得算是不错,可底子太差,目前比云中和北郭强一点,但是基础设施这些投资,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敬德……嗯,”陈太忠点点头,下一刻他眉毛一扬,“要不这样,李书记你组织大家,下午碰一碰?”

“下午碰?”李强眉头一皱,想一想摇摇头,“算了,不要在我这里碰了,太显眼,我帮你通知一下他们,都去北崇吧……你让吕姗也参与一下。”

“她是区长,当然要参与了,”陈太忠笑着站起身来,“那我在干部培训中心等他们。”

“去你的小院吧,明天才上班,不要搞得这么正式,”李强笑着摆一下手。

陈太忠一边开车,一边拨通了吕姗的电话,不成想吕区长去朝田探亲,目前正在回来的路上,说再有三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北崇。

放了电话之后,陈书记想一想,此事关系到旅游,那分管旅游的刘海芳,最好也能与会。

陈太忠回了小院,坐了没多久,赵根正最先赶了过来,接着就是白凤鸣,他俩家都在北崇,分分钟的事儿。

然后就是连晓,没过多久,云中方县长、刘海芳和巨中华也陆续来了,最后才是吕姗和刘新革——刘县长跟吕区长一样,也是在回来的路上接到的通知,一路猛赶,两人下高速的时候,还居然赶了个前后车。

“都到齐了,就说一说正事吧,”陈太忠笑着发话,“我先表个态,借钱给大家发展旅游,这是市委的意思,不过光借钱不行,要强调自有资金的投入……其他细节,就要看吕区长和刘区长的意思了。”

2006年正月初六的下午,陈书记的房间里,坐满了县区一把手,其中北崇、敬德和北郭的党政一把手都来了,云中和五山来的是政府一把手——发展旅游业,本来也就是政府事务。

在场的人里,最差的也是刘海芳这个副区长,然而北崇的副区长,去其他县区当个区长都不换——北崇最有发展前景的物流中心,可就是归刘区长管。

而这其中的两个北崇本地人,已经成为了外县区的一把手。

总之,五个县区的头头脑脑齐聚一堂,真是难得一见的盛景,而其中隐隐做为老大的陈厅,其实还不是厅级干部,仅仅是一个区委书记而已。

因为不是正式的会议,大家谈得也很随意,不过巨中华多少有点自矜身份,北郭的事情,大多都是赵根正出面发言。

这五个县区里,四个县区的旅游资源都已经明确,五山县却没有什么太像样的资源,有个小湖,面积不大,跟北崇的清阳河水库还重复,有座关帝庙,香火也不旺盛。

白凤鸣就说,我们有个酒窖,四百多年历史了,吕姗听得就笑,说那酒窖早没有了,你们现在弄出来,也就是仿制品。

仿制总比没有强,白县长不跟她计较,而是笑眯眯地解释,北崇现在造城,也不是古城墙,所谓旅游景点,重在开发……这开发,可不就是人为的?

其他四个县区都是来借钱的,无非是多少的问题,而这钱是要还的,债主又是陈太忠,没人会狮子大张口地借。

所以聊了差不多俩小时,大致的份额就说得差不多了,敬德借的最多,三千五百万,最少的是云中和五山,都是一千万,北郭借了两千万。

总共是七千五百万,大家就这么团团坐着商量妥当了,亏得是吕姗和刘海芳在,这俩一个是善财难舍,一个是看着自己的钱被借出去心疼,都是大砍特砍,要不然起码得借出去一个亿。

不过终究是跨县区的合作,北崇做为牵头者,心里是有点自豪感的,最后是方县长提议,咱们搞个五县区旅游联合会,解决一票通的问题。

这是个好点子,众人纷纷表示支持,并且说选日子不如撞日子,当下就推出了联合会的主席——这当然非陈太忠莫属。

巨中华并不因此而沮丧,面对陈太忠,他想嫉妒都嫉妒不起来,而且北崇也就是这么一个强势领导,陈书记一旦离开,下一个主席,未必就是北崇的了。

现在就圈定五县区的框框,其他的县区再想介入,那就不容易了,事实上要说文化古迹,花城、文峰和固城都不少。

反正这种排他性的意向,是很容易通过的,当天晚上,为了庆祝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众人在陈书记的小院里摆酒庆祝。

宴席不算太丰盛,素菜比较多,这一个春节里,众人肚子里的油水都实在太多了,吃点清淡的挺好,五县区九个领导,临时又抓来廖大宝服侍大家,这就凑足了十个人。

酒席上,大家也不再说旅游这个口,而是谈起了其他方面的合作,若是陈正奎看到这一幕,肯定会觉得这是下面人搞派系,有架空市里的嫌疑。

不过在场的人都无所谓,连晓刘新革不会在乎,巨中华白凤鸣也不会在乎——大家都看到了,北崇人少钱多,这时候不争取,什么时候争取。

酒至半酣处,白凤鸣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合作想法,“太忠书记,这娃娃鱼养殖,也该放开了吧?咱几个县区都养一点,行吗?”

“嗯?”陈太忠看他一眼,眨巴眨巴眼睛,笑了起来,“凤鸣县长……这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不是听到了,是有人已经在做了,”白凤鸣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他敢这么建议,肯定有他的道理,“磐石有个县,已经开始养了……许可证估计很快也会下来。”

“磐石哪个县区?”陈太忠眼睛一眯,他估计到会有人跟风,今年才出来,已经算晚的了,但是先斩后奏……这怎么可以?

第4555章 顺风车

下面地方做项目,先斩后奏的主儿,真的不要太多,不过正是因为如此,陈太忠反倒不能接受。

娃娃鱼养殖,是需要许可证的,若是别人办了证下来,陈某人没说的,而且他号称是不怕别人追赶,可若是没办证,他少不得要想办法阻挠一下了。

不怕人追赶是真的,但是能拉远追赶者的脚步,他不介意顺手做点什么。

“这个消息保密,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县区,”白凤鸣一摊双手,“但是我能保证消息不假。”

“那我回头了解一下,”陈太忠点点头,对他来说,不知道这个消息也就算了,知道了,怎么也问得出来,“凤鸣县长,不是北崇不答应你们养殖娃娃鱼,这玩意儿我做不了主,你得往总局打报告才行。”

“那个报告可是太难批了,”白凤鸣笑着摇头,“还得指望老区长帮忙。”

赵根正听到这话,愕然地张大了嘴巴,心说白凤鸣你这是傻掉了?撬北崇的业务,还指望陈书记帮忙?

就算你俩关系有这么好,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说啊,陈书记答应了你,好意思不答应别人吗?

殊不知白凤鸣这么做,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自打他去了五山,跟陈书记走动得就少了,虽然他很注意维系这层关系,但总是在渐渐地疏离——他若刻意巴结的话,倒不是不行,可那又容易耽误了五山的事,陈太忠也看不起只会钻营和拍马的人。

所以这个事儿,私下说和公开说,没什么区别,私下说的话,没准还会让巨中华或者连晓截胡,成全了他人,正经是公开说,大家就都能知道,这是五山白县长的点子。

陈太忠听到这个要求,也有点愕然,不过他对白凤鸣的认识极深,知道这货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主儿,于是只是淡淡地一笑,“老白,你可是咱北崇人,不怕乡亲说你?”

白凤鸣胸有成竹地笑一笑,“其实是个奢侈品市场和日用品市场的区别,北崇做高端,保证利润,五山做低端……娃娃鱼养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不可能永远保密。”

唉,老白你要还在北崇,那该有多好,陈太忠轻叹一声,事实上他知道,白凤鸣说得一点都没错,北崇娃娃鱼的养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拥有一大批掌握该技术的人。

与此同时,北崇娃娃鱼的产量上来了,在各种特供的支持下,单价目前还没下滑,但这也是早晚的事儿,奢侈品市场,终究是有限的。

而最糟糕的是,从去年夏天开始,有人上门找到养殖户,推销“助长灵”之类的添加剂,说往饲料里拌一点,娃娃鱼噌噌地长,而且不得病。

北崇娃娃鱼的饵料,去年起有了新突破,浊水乡的赵印盒搞出了娃娃鱼饲料,对于这个饲料公司,区里的态度是不支持、不取缔,但是养殖中心为此开会正告养殖户——娃娃鱼为啥卖得这么贵?就是因为它纯天然。

不过这年头,总是有人图便宜,有养殖户买来饲料试一试,发现效果也不差,还省心,于是就长期购买,消息传出去之后,陈太忠直接命令:这个饲料厂,要坚持天天检查。

他不能阻拦赵印盒开厂子,也不能阻拦养殖户去购买,那么就只能加强监管,防止饲料公司以次充好,强调动物蛋白的比例。

就算是这样,去年底收鱼的时候,常吃饲料的鱼,尤其是有的养殖户还自己配饲料,不舍得多喂肉食,这些鱼的品质,明显要差一点。

于是养殖中心表示,从06年2月起,娃娃鱼的收购,要引入分级制度,不是随便什么鱼,都能按顶级鱼来收的。

这引起了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大家了解之后,对饵料的选择,可能导致收购价的差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样的时刻,有人上门推销添加剂,北崇的养殖户还是比较相信政府的,就有养殖户拿着别人奉送的样品,到养殖中心去鉴定。

鉴定结果自是不消说,添加剂以激素类药物为主,含有少量抗生素,养殖中心特意拿适龄鱼做了实验,发现吃了掺加了添加剂的饲料,长得确实是快,但是成鱼臃肿颟顸。

简单一点形容,就是人工饲养的王八,和野生王八的区别——野生的王八,你把它掀得肚皮朝天,人家随便一伸脖子一蹬腿就翻过身来,人工饲养的,就只能躺着。

北崇娃娃鱼正是创牌子的时候,当然要严厉打击此事,甚至还抓了几个推销员,狠狠罚了一笔,不过不管怎么说,陈太忠也不得不承认,娃娃鱼有被做烂的趋势。

而白凤鸣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想说的就是,既然娃娃鱼早晚要走向市场,与其让别人做烂,何若让我们来操作?

我北崇就缺少这种高瞻远瞩的干部啊,陈书记心里轻喟,区政府那一干女人,各有各的长处,基本能胜任了本职工作,但是跟白凤鸣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可饶是如此,陈太忠也不会轻易答应他,只是微微一笑,“北崇肯定是做精品的,但是去总局活动,超出我的能力了,老白你还是让市里出面吧。”

“除了做精品,区里也可以做鱼苗,”白凤鸣又提示一句——孵化出来鱼苗就能卖钱,这也是一大笔收入啊。

“明年换届,我去竞选一下阳州市长好了,”陈太忠不满意地白他一眼——这是没完了?

众人听得哄堂大笑,接着就说起了别的,方县长猛地想起一件事来,“陈老大,你在拍的那个电视剧,能不能选些竹海的场景?”

刚才这个旅游联合会就宣传的问题,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各家自己拍宣传片,有宣传渠道的话,同心协力去争取,并且资源共享。

敬德的刘新革甚至敲定了宣传片人选——他觉得上次给北崇拍宣传的英国女人就不错,陈太忠自然也乐得帮葛瑞丝再拉一笔买卖。

不过眼下方县长这个要求,就有点高了,宣传片和电视剧,那是不能比的,陈书记不好直接回绝,就笑眯眯地表示,“这是宣传北崇的片子,我们出了两千万,你要想拍类似的片子,我可以给你介绍人。”

“云中哪里出得起这个钱?”方县长只能苦笑了,“我还以为能收钱呢。”

“正常情况下,是咱们收钱,”赵根正笑眯眯地接话,“不过小叶子的剧本我看了,写得真是不错,演出阵容也很强大。”

“剧本定下来了?”吕姗愕然发话,她还没审核过关呢,“不可能吧?”

“或许有小改动,但是流行元素真的不少,”赵县长终是北崇人,而叶晓慧近期筹备拍电视剧,在北崇也是个不小的事儿,甚至有地北电影学院的人找过来,打听可以出演的角色。

“赵县长赞助上五十万,我给你活动一下,让你客串个市长,”陈太忠笑眯眯地发话,“你这仪表堂堂的,一看就是市长的派头。”

“仪表堂堂,我哪里比得上徐书记?”赵根正笑着回答,紧接着,他就倒吸一口气,猛地咳嗽了起来,还不住地拿眼偷看吕区长。

“徐书记也就合适演个书呆子,”吕姗不以为意地回答一句,然后就坐在那里,一声不吭了。

这个小集团的会议结束之后,不约而同地,巨中华和连晓都对小叶子的剧本很感兴趣。

有鉴于连书记那个糟糕的绰号,陈太忠怀疑,这货更可能是想玩两个女演员,不过巨书记却是表示,如果剧本好的话,北郭也可以考虑赞助一部分。

事实上,在时下的阳州官场,有一个公认的共识:如果能和陈太忠搭伙做事,那一定不能放过——保证赚得盘满钵满。

如果不能搭伙,那么,跟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巨中华就是这么认为的,而李强更是强调过:陈太忠想要做的事,就没有成不了的。

要是换个人拍电视剧,别说区委书记,哪怕是市委书记,也不会让巨书记动心:电视剧花钱就能拍出来,但是不说审核之类的,只说能不能卖出去,能卖到多少有影响的媒体,这就不是一般人能玩得了的。

可他相信,陈太忠玩得了,而且还能玩得好——只冲人家在首都的那么多人脉,想玩不好都难。

不过这个话,他只能对陈太忠说,那个什么小叶子之类的,他兴趣不大——陈书记你要是有信心,我就压你的宝,别人我不认。

“过一阵吧,”陈太忠沉吟一下发话,剧情主要是发生在北崇,但是周边风景好的地方,确实也可以拍一拍——这是电视剧,不是电影,三两个小时结束不了。

北郭愿意出资,他就愿意让他们搭车,至于那些不想出钱只想搭车的,这毛病不能惯。

“那先给我剧本看一看吧,”巨中华对此事很是认真。

“吕区长在审核,我暂时顾不上,”陈太忠说完之后,似乎觉得这话对吕区长有点不敬,于是又表示,“明天上班,要抓乡镇股份制企业收益和分红。”

第4556章 满地鸡毛

2006年初的春节,北崇没有全民分红,因为05年的城区改造投资太大,又搞了中小学生午餐补助,区里的钱就不多了。

这个原因,在电视上说过,公示栏也公示了,广大干部群众表示理解,没有投资,哪来的收益呢?

事实上,区里真要发钱,还是能发下去的,但是那样的话,区财政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不符合经济规律。

而且别的县区听说了,影响也不好——北崇太有钱了吧?那么大张旗鼓地搞建设,还能有钱发补贴?

更关键的是,陈太忠不想让每年发分红成为必然现象——发有发的理由,不发有不发的原因,大家想要搞明白,就要学会观察和思考,他培养的,是一种全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但是就算不发钱,去年截留了款的乡镇,他也要关注一下情况,尤其是在年前的时候,他就要各乡镇做上来了报表,并且指示——年前分红必须发到老百姓手里,大家都等钱过年呢。

十八个乡镇报上来的报表,无一例外地是盈利了,不过赚钱多的没有几个,对投资的农民来说,平均的投资回报率是百分之二十左右。

其中有高的,三轮镇的回报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临云的回报率也有百分之三十——奶牛场赚得不多,百分之十五左右,油页岩统一批零赚得才多,超过百分之三十五的回报率。

要不说垄断的业务,真的好赚钱。

赚的少的也有,东岔子镇搞红灯区没搞成,就搞了个大型养鸡场——反正他们就认准鸡了,又搞一个养猪场。

悲催的是,去年全年,全国的禽流感此起彼伏,又有手口足病肆虐,前文说过,恒北一度是没有疫情的,陈太忠还做了证,后来也有了感染案例。

东岔子镇去年的GDP涨得也不错,但是偏偏地,镇子里集资的这俩厂,鸡蛋卖不出去,猪肉价格低得令人发指——勉强有百分之五的回报率,总算是强过存定期。

一共十六个乡镇,有些情况陈太忠清楚,有些他不清楚,年前只是要了个报表,年后他自然要细细地了解一下情况。

事实证明,发展中的北崇,真的是遍地商机,很多乡镇在地方上找点活儿,就赚得盘满钵满了,像靠着物流中心发家的小赵派系,撇开折旧,利润率也高达百分之五十。

不过郑大龙这货挺狡猾,年前突击买了不少车,硬生生把回报率拉低到百分之二十五——枪打出头鸟,大家闷声发大财就行了。

当然,陈书记想了解细节,他就不敢再瞒着了。

“你扩大再生产,用的也是村民的利润,”陈太忠也懒得跟这货叫真,只是淡淡地指示,“增加你的借款额吧,借条重新打。”

“这不能全算增资吧?”郑书记着急了,“实业的规模大了,存在风险,增加投资也是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总得有点风险抵押金。”

“那超出的固定资产,算在谁的名下?”陈太忠看他一眼,冷冷地发问,“有胆子你就告诉我,算在小赵乡的党委名下。”

“我哪儿敢?”郑大龙干笑一声,事实上陈书记真没冤枉人,他就是这么打算的。

但是现在陈书记都这么说了,他自然是不敢再惦记了,“抵御风险,那就要有专门的保险金账户,账户下面有部分固定资产……我是这么打算的,到底对不对,请陈书记指示。”

“对不对的,我不指示,你去跟你的股东谈,”陈太忠一摆手,“我不是你的股东,只是你的领导,对这个事情我一向不干涉……反正你坑了村民,就别怪我坑你。”

托北崇大发展的福,大部分的乡镇,收益都还不错,小岭乡也是如此,配套加工的利润,也超过了百分之五十,皇甫一尘也选择了扩大再生产,不过他是用拖欠原材料供应商的钱款,完成了机器的增容。

至于说拖欠村民的分红,他坚决不说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而是变成了库存——这个账我认,但目前是库存,周转总是需要资金的,对吧?

要不说人老成精,皇甫书记的手段,比郑大龙高出去不止一点半点,陈太忠都没什么好招,就说行,我盯着你这个库存。

不过逆市而行的主儿总是有的,像东岔子镇,就是典型的例子,点儿背不能怨社会,还有更点儿背的,是三葫芦乡。

三葫芦乡是个小乡,人口只有五千多,毗邻双寨,高地平原夹杂,平地的形状像个葫芦,不过这葫芦是糖葫芦,三个小平地串在一起,自古就交通不便。

三葫芦人少,能收集到的钱也少,二百万买了台挖机,又买了五辆卡车。

这台挖机,不但要接区里的活儿,还负责乡里的土地平整,可悲催的是,自打买来之后,就命运多舛,最后在给乡里挖地的时候,莫名其妙遇到地陷,直接掉进大坑里了。

挖机的命运不好,车队的命运也不好,三葫芦乡做的是外活,乡长在通达有亲戚,乡里的产品直接运往通达,有闲暇的时候,车队也接一接物流中心配送的活儿。

车队运行一年,不顺的事儿也太多了,最惨的就是拉了一车价值五十万的霓虹灯管,路上直接被横冲出来的泥头车撞翻了,所幸的是没死人。

三葫芦乡报上来的资金回报率,是百分之十,比东岔子还要高一点,但是乡长席坐标前脚汇报完工作,后脚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