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大师_维果-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李逸记得很清楚,因为何首乌水对于植物的生长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而且因为这也是何首乌,所以当时他的用量要远远的大于那些曾经用在兰花之上的。

    兰花明显能够看出来,要比同品种的长的更茁壮,可是这家伙呢?就算是长了一厘米,他没看出来,那也是它该长的啊?

    想了一会儿,李逸直接开启了鉴灵牌,然后,他就猛地一下瞪大了眼睛!

    鉴灵牌的结论上,这株何首乌的生长年限竟然变成了60年!

    这实在是太诡异了,他记得很清楚,他买这株何首乌的时候,它的生长年限只有30年!

    怎么会是这样?

    他的眼神中略过一丝惊骇,如果纯度比较高的何首乌水能够让植物生长一年相当于30年,那么,他喝了那么多的高浓度何首乌水,岂不是已经快要玩完了?

    他强忍着心中的惊惧,飞快的摸着旁边的一株兰花,开启了鉴灵牌,然后大大的松了口气,还好,兰花的生长年限是正常的。

    可是,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逸琢磨了半天,猜测这有可能是因为同种的缘故,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怪异的现象。而且,这个60年很可能指的也不是何首乌的实际生长年限,而是说它体内蕴藏的药性相当于60年生的何首乌。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那么,就真的有意思了。”

    他想了想,回到客厅挨个的将那些金皇后过了一遍,果然,这些植物和兰花一样,生长年限都是正常的。

    “胖象,你帮我把这株何首乌还种回去,然后,谷枫,你跟我出去一趟。”李逸将何首乌和一瓶他储存的高浓度何首乌水交给胖象,让他种好之后浇上,然后就带上谷枫出门去了。

    他准备再去买两株何首乌试验一下,而且,这次他不但要买何首乌,还会另外的买一些珍贵的药材,他要试试,究竟是不是他猜测的这样,究竟是不是只有何首乌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李逸还记得上次师父带他去赌兰的地方,这次直接开车就赶了过去,到了之后什么也没看,就挑了五株不同年份的何首乌买了回来。

    回到别墅,他让谷枫将何首乌都种到园子里,然后浇上不同分量,不同浓度的何首乌水并做好记录,一切,就等一个月后的结果了!

    做完这一切,他又上网买了几株人参苗,他准备一起种着试试看,如果何首乌水对人参也有这种恐怖的加成作用,那可就不仅仅是发财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两天之后,人参苗就寄到了,李逸上网查了盆栽人参的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就将人参栽种了下去。

    转眼间就又是两天过去,李逸正在书房练字,谷枫忽然走了进来,“逸哥,您那幅雪舟等杨的画,有人上钩了。”

    “哦?什么人?”

    之前李逸从胡瑾泉那里拿到那幅做旧的仿作之后,就让谷枫找了一名比较伶俐又有点年纪的战友,然后让他战友拿着这幅画在潘家园那些经营字画的店里转了三天,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终于有消息了!

    “是潘家园齐轩斋潘老板介绍的,只说叫中田,其他什么来历身份这些的都没介绍。”

    “那接触的怎么样?”

    “刚验完画,也没说真假,问了一下我们这边的开价之后就离开了。”

    “我们这边怎么开价的?”李逸当时为这种情况准备了好几个方案,有要钱的,也有要文物交换的,甚至还有指定了交换哪种文物的。

    “老孔他直接狮子大开口,要一件换5件,还必须全部都是国宝级的。”

    “哦?对方什么反应?”这个价格并不是李逸之前告诉对方的价格,不过李逸见过他这名叫做孔刚的战友,这个人很稳重,而且观察力很强,他敢这么开价,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对方没什么反应,不过孔刚说,他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极度的惊喜和贪婪,所以他直接加价了。”谷枫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他看到这种表情之后,怕画放在他那里不安全,这次打电话想让我把画拿回来,等有需要再给他送去。”

    “嗯,没问题,另外你告诉他注意安全。”

    谷枫走了之后,李逸想了想,翻出来让人帮他买的雪舟等杨的作品的印刷件,仔细的研究了一番,然后拿出一张宣纸,随便找了一幅,试着临摹了起来。

    一幅画画到一半,莫瑾萱的电话打了进来,日本人来了。

    “日本人来了?”

    “对,这次过来的是大阪藤田美术馆,带队的是一名副馆长,藤田宏树,是为了那两件志野茶碗来的。”

    “藤田美术馆,就是收藏有一件建窑窑变茶盏的那个藤田美术馆?”

    目前,除了李逸从台湾带回来的那件,国内所收藏的宋代建窑茶盏中没有一件完整的油滴盏,可是这样的瓷器在日本却有十几件之多,其中藤田美术馆就有一件。

    日本所收藏的建窑茶盏中,应该是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所藏那件品质最为突出。但藤田美术馆所藏那件,无论是造型、胎质还是制作工艺均于静嘉堂那件大致相同,只是曜变效果稍逊,在日本所藏建盏中也属于不可多得的珍品,并早在1953年就被日本人指定为了国宝。

    “是他们,不过那件建盏你就不要想了,你要是真想换,不如琢磨琢磨他们其他的东西。”

    “哦?为什么?”

    莫瑾萱苦笑了一声,说道:“知道他们要来之后我就查过了,他们那件茶盏是德川家康曾经收藏过的,所以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用那件来交换。而且,国宝级的文物流出日本还相对容易一些,像这种早就被公开指定为国宝的,即便是他们想换,日本政府也不会同意的。”

    “好吧,那你查过资料吗?他们都还有哪些宝贝?”对于两件志野茶碗的价值,李逸回国后曾经咨询了几名对日本文物比较有研究的专家,只是,对于这件茶碗的价值,这些专家的说法也都不太一致。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茶碗如果流传有序,那么放到日本绝对是国宝级的,像李逸这种情况,那就不太好说了,多半要看对方的认定。

    所以李逸对这两件茶碗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但现在既然有人主动送上门来了,那么,不妨先好好的试探一下,就算是建窑茶盏不可能,那也一定要提出一个让他们肉疼无比的交易方案。

鉴灵牌 第八百零七章 里奈夫人的小屋

    里奈夫人的小屋真的就是一个小屋,面积大约只有10平方米左右,站在店面外边,就能一眼将整个店面的情况看个通透。而且这家店的位置十分偏僻,如果没有爱田美沙的带领,李逸觉得,他就算是有详细的地图,多半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地方。

    “里奈夫人的丈夫是一名著名的古董收藏家,他去世之后,里奈夫人就开了这家小店,早些时候经营的都是她丈夫的收藏,近几年,里奈夫人也会到一些大型的展销会上进货,她的眼光很厉害,很少有看走眼的时候。”

    看到李逸对她的介绍似乎有些不太信服,爱田美沙小声的解释了几句。

    “没事,进去看看吧。”李逸笑着点了点头,既来之则安之,这么大一家店,就算是全部都看一遍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好的李逸先生。”爱田美沙微笑着率先走进了小屋,“里奈夫人,我又看您来了,这次,我给您带来了一位来自华夏的朋友,您可要用您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呦。”

    里奈夫人是一名头发花白,身材枯瘦的老人,李逸估计她的年纪应该有七十多了,他们进来的时候,这位老人正坐在一张藤椅上打盹。

    “哎呦,是爱田家的小丫头啊,你可是好久都没来我这里了,这次又想找些什么东西?”

    “里奈夫人,我这次需要一些华夏的古董,要求嘛,年代要久,品相要好,我记得你这里应该还有几件。”

    “没错,符合你要求的确实是有几件,不过你也知道它们的价格。。。。。。”

    爱田美沙看了李逸一眼,东西她是找到了,价格她可就没办法了。

    “没事,先看看东西吧。”

    交易嘛,当然是要靠东西说话,如果东西真的很好的话,价格又是个什么东西?他虽然更喜欢捡漏那种占便宜的感觉,但如果真能碰到喜欢的东西,他也会丝毫不吝啬的就扔出去大把的金钱,他有这个实力。

    “先生,我说的那几件东西就在这里,您请看吧。”

    里奈夫人上下打量了李逸一眼,然后拉开了身边一个小木柜的柜门,那里边,一共也就只放了五件东西,其中有三件瓷器,剩下的两件中有一件是卷轴,还有一件则是一个唐三彩的女坐俑。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因此这里的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唐三彩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史籍中关于唐三彩的记载甚少,因此被人们遗忘了一千多年。

    一直到20世纪初期,修建陇海铁路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在其中发现了大量的唐三彩陪葬品,唐三彩才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及至目前,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已经有了差不多一百年的历史,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另外,唐三彩大马、骆驼等还曾被当做国礼,赠送给了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

    可是,李逸偏偏还就没有收藏到一件唐三彩的真品。

    所以,他在看到这件一看就感觉有些年头的唐三彩女坐俑后,毫不犹豫的就先将它拿了起来。

    这件女坐俑,高度大约在35厘米左右,在唐三彩中算不得什么太大的作品。只是,这件坐俑的工艺却非常精湛,不但人物表情恬淡,栩栩如生,而且,衣服的纹饰线条刻画的也相当的自然飘逸。

    这件女坐俑,穿着一件翠绿色带有黄花的袒胸窄袖衫,下着褐色长裙,衣饰华丽,坐于一细腰圆凳上,手指上落有一只黄绿色的小鸟,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衣饰都具有很明显的唐代特征,一看就是一件大开门的东西。

    “这件怎么卖?”

    “先生,这件调鸟女坐俑要9600万日元。”

    9600万日元相当于差不多600万软妹币,按照这个女坐俑的品相,这个价格并不算很贵,如果上拍的话,李逸估计价格有可能要超过800万。

    他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将女坐俑放到一边,然后拿起那件画轴,慢慢的打了开来。

    这是一件写意花卉的手卷,落款是甲申秋月既望,天池山人渭,另外还钤有一枚徐渭私印。

    这幅画,画的是一池荷花,其中花卉线条流畅挺拔,荷杆纷披错落挺拔,墨色变化非常丰富。而且,水墨淋漓酣畅,气势纵横奔放,残菊败荷,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正是典型的徐渭作品的特征。

    “没想到第一家就遇到了这么多极品,nnd,小日本当年到底抢走了多少好东西?”李逸一边心中默念,一边开启了鉴灵牌。

    一阵凉气流过,他没看错,这幅作品也是一幅真迹,不过这次他却没先问价格,他打算等所有东西都全部看完再说。

    只是,相比起这两件精品,剩下的三件瓷器就有点差强人意了,李逸仔细琢磨了一下,才勉强从其中挑了一件青花釉里红瑞果纹梅瓶出来。

    这件梅瓶的落款是大清乾隆年制,可是,李逸却看出来是一件老仿,鉴灵牌验证了他的想法,更是给出了具体的年代,这是一件道光帝时期仿制的瓷器。

    看完这五件,李逸仍然没有问价,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店里其他的物品上。只不过这次他的速度快了很多,很多东西,甚至是刚一上手就放下了。

    看到李逸专心致志的淘弄古董,店里的其他人也都没有说话。爱田美沙关注了李逸一阵,发现根本看不懂他现在在干什么,就扭头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他挑出来的那几件东西上边。

    这几件东西,她之前也曾经领人来看过,也询过价格,因此她很是怀疑李逸到底有没有实力都吃下来。在她看来,李逸最后多半是随便买一件便宜的东西就离开,否则,为什么问了唐三彩的价格之后就不再问了?

    正琢磨着,忽然看到李逸又自一边的货架上挑了一件东西出来,她不由来了兴趣,拿起来仔细的打量起来。

    这是一件木雕的小坛子一样一样的东西,大肚小口,一左一右两根树枝从敞开的小口里伸出来,被雕刻成了奇形怪状的松枝模样,看枝叶的雕工,好像并不是很形象。

    不过这应该是一件老东西,她能看到那黑中带黄的外表面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包浆。

    拿着这件木雕上下找了一阵,没看到落款,爱田美沙耸了耸肩膀,将木雕放了回去,这件,或许就是李逸找出来的借口?

    又等了一会儿,李逸拿着一块长约13厘米,宽约5厘米的令箭状朱砂红墨回到了他之前挑出来的那几件东西旁边,然后开始一件一件的问价。

    “这幅手卷多少钱?”

    “一亿六千万。”

    李逸挑了挑眉头,徐渭的作品,在早几年的拍卖市场上并不少见,但大多成交价都在几百万软妹币上下,要是按照这个价格,这幅手卷要价千万,是有点贵了。

    可是,徐渭的作品真的就只值几百万吗?他缓缓的摇了摇头,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很清楚为什么会出现那种现象,那是因为,那些作品几乎件件都是真伪难辨!

    不信的话,从故宫里边拿出来一幅真迹上拍试试,估计那个价格会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所以这件一千万一点都不贵,反而是太便宜了,李逸在心底默默的感激了一番那些真伪难辨的作品,然后指着那件青花釉里红瑞果纹梅瓶问道:“那这件呢?”

    “这件要3500万。”

    3500万差不多是220万软妹币,这位里奈夫人很显然是将这件梅瓶当成是乾隆年间的真品了。不过没关系,不合适不买也就是了。

    紧接着,他又指着那件爱田美沙眼里的小坛子问了一句,“这件黄杨木雕笔洗多少钱?”

    里奈夫人眨了眨眼睛,“这件是清代的,所以要120万。”

    李逸面不改色的点了点头,心里却终于松了口气,看来,真不是没漏可捡,而是捡漏的难度比较高罢了。

    这件笔洗,确实是一件黄杨木雕,年代也确实是清代的没错,可是,里奈夫人却没有认出来它的制作者。

    雕刻这件笔洗的人叫做尚勋,是活跃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竹刻名家,他的作品甚至得到过嘉庆的赞许,虽然木雕并不是他的强项,但恰恰是物以稀为贵,因此,这件作品的价格又怎么可能还不到10万?

    在李逸看来,这件作品如果上拍的话,80万是起拍价,最高拍到300万他都不会感到奇怪!

    接下来的那块朱砂墨倒是没什么古怪,只是李逸没有收藏过红色的墨块,所以才打算填补一下空白。而且,这块墨的价格也很正常,只要28万日元,这个价格,和国内的价格相比,不算低,但也绝对不能说高。

    考虑到回流的因素,很显然,是应该把它买下来的。

鉴灵牌 第八百零六章 去日本

    和私人收藏不一样,那种人家如果不愿意拿出来,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究竟有哪些珍贵藏品。而藤田美术馆作为一个博物馆,它所收藏的华夏文物的资料是公开的,至少一大部分或者是比较珍贵的都应该是公开的。

    所以莫瑾萱很容易就找到了几件比较中意的藏品,

    “晚商时期的青铜方尊,北魏时的佛造像,还有张大千的《黄山自画像》。。。。。。馆长,其实我是比较倾向于和他们交易的,因为藤田美术馆也是一个私人博物馆,在文物交流方面相对要更加容易一些。”

    莫瑾萱是知道李逸的打算的,他之所以成立这个博物馆,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为了和国外的一些博物馆进行交流。但是,如果目标是那些国立博物馆里珍藏的藏品,先不说能不能拿出来交易,就算是可以交易,那手续也是相当的麻烦,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会受到某些势力的干预。

    因此,像是藤田美术馆这样的私立博物馆就非常的值得重视了,而且,她也有必要提醒一下李逸,“馆长,你要注意的一点是,现在我们能够拿来进行交易的东西,真的是已经不多了,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出去转转了。。。。。。”

    莫瑾萱在了解了李逸那些藏品的来历之后,对这家伙捡漏的水平佩服的那叫一个五体投地。那么,既然现在矿山都已经步入了正轨,博物馆这边,绝大部分的工作也都被她和谭默轩分担了,这家伙,是不是也应该去干点正事了?

    李逸无语的摇了摇头,他才刚刚安生下来没多久呢!不过,莫瑾萱确实是没有说错,就算不是为了交换,他的西洋馆也需要大量的国外文物来填充,而这事,除了他亲自出马之外,还真没谁能够替代。

    “莫姐你先别急,我早就安排好了,过几天就去日本。”

    因为历史的原因,日本拥有华夏文物的数量在世界各国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可是,因为日本方面对华夏文物的重视程度也远远的超过欧洲诸国,因此,多,并不代表着就好捡漏,这也是李逸一直没有急着过去的原因。

    而且,在尝到了交换的甜头之后,他去国外捡漏的目标早就已经转移到对方自己的文物上去了。很简单,两件差不多相同价值的文物,如果是华夏的,他收到一件就只能当一件,可是,如果很幸运的收到了一件对方的,那就代表着,他最少也可以换回两件或者是更多件同级别甚至是更高级别的华夏文物!

    李逸这几天,就是在突击学习一些有关日本文物的基础知识,他不去则罢,去,就必须准备好了,一定要将主要的目标对准日本人自己的珍贵文物。

    接下来,他又和藤田宏树见了一面,简单的表达了自己愿意交易的意向之后,就将后期的谈判交给了莫瑾萱和谭默轩,他自己则带着谷枫和胖象,直飞东京。

    日本的古董市场和华夏差不多,基本上都是个体经营,而且大都是小铺面,小门脸儿。所不同的是,它不像华夏,古董店大都集中在一条街或一座楼里,他们的古董店分布的都比较分散,像东京,几乎就找不到一处古董店集中的地方,而且,有的门脸之小,所处位置之偏辟在华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日本的古董经营范围也和华夏大同小异,也大致分为瓷器、古书画、家具、钟表以及杂项等等。而且其经营的古董,其年份也和华夏大致相仿,华夏古董中,清三代的精品已很少见,明代及其以前的东西,更是几乎在市场上绝迹;本国古董的情况也差不多,江户时期的精品已近绝迹,且价位极高。

    和华夏相比,日本古董的销售方式要更加的丰富一些,除了正常的古董店,古董集市,古董展销会,他们还有几种相当特别的销售形式。

    一种就是搭配销售,就好像是缅甸公盘上的玉料一样,他们会将几种甚至十几种古董杂凑成一份,然后按份报价,但这个方式主要是针对一些进货的古董商的。

    第二种,就是面对所有大众的了,而且,这种方式也和翡翠公盘有些渊源。

    就好像是翡翠公盘上的暗标一样,所有参加展销会的古董均只有一个底价,然后旁边会放置一投标箱,看中者可以将自己的投标价格投入箱中,并注明姓名,地址与联系方法。展销结束后,开箱验明,该古董归开价最高者。

    另外还有一种,其形式则更为别样,那就是,参加展销的顾客必须都是参展的古董商的朋友或者他们介绍来的!而且,这里的东西不允许还价,也不能由顾客直接购买,但凡有中意之物,必须经相识的古董商与所有者接洽,货款也须经相识古董商向所有者支付,而这个古董商则居间收取规定比例的收益。

    “居然还有这种销售方式?”

    这次,负责接待李逸他们的是罗果夫事先联系好的一位日本古董经销商,而在这名经销商介绍了一些日本独有的经销模式之后,李逸也终于明白了罗果夫之所以这么安排的含义。敢情,在这个地方,没个古董商当介绍人,有时候,拿着钱还都买不到东西!

    罗果夫介绍的这名古董商名叫清武弘嗣,年龄差不多40多岁,是一名日俄混血,不但个子要比普通的日本人高出不少,而且高鼻深眼,俄罗斯人的特征非常明显。

    看到李逸等人的反应之后,清武弘嗣笑了笑,接着说道:

    “这不算什么,我们这里还有一种华夏没有的经销方式,就是在一些大型百货卖场中临时辟出一块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