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大师_维果-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香港这边主要负责设计和销售,主要加工基地在州扬那边,大陆的人工要比这边低不少,所以这个解石的场所也比较简陋。”
看到李逸似乎有点疑惑,钟猛拍了拍他的肩膀,自从研究了那两块毛料,他就对李逸充满了好奇,这小子的赌石究竟是跟谁学的?这么年轻就这么厉害? '^*'
插上电源,他们准备先解李逸那块疑似高冰,这个谜底不尽快揭开,几个人的心底始终痒痒的不踏实。
征询的了李逸的意见,解石师傅按照钟欢指出的那条线将毛料一刀两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钟猛三人互看一眼,缓缓的吐了口长气,还好,没有那么妖孽,否则,他们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钟欢先捡起表现好那半块毛料看了一眼切面,又拿起另外半块表现比较差的用手指搓了搓,然后将毛料扔到地上,起身安慰李逸。
“没关系,垮了就垮了,其实这块料子确实是有一定的可赌性,而且还那么便宜……”
李逸松了口气,还以为您老能看出这半块里边有玄虚呢,要真是那样就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笑了笑,看到没人再关注地上的毛料,就走过去将那半块料子捡到了袋子里。现在这种程度刚刚好,他已经证明了他有一定水平但又不是太过分,所以这块玻璃种还是留着闷声发大财吧!
第二百零一章 荷李活道
钟欢看到李逸捡了半块废料,也没在意。他拍拍手上的浮灰,指着那块包头绿的料子,问钟猛道:
“你们自己解还是让小刘帮你们解?”
钟猛三人交流了眼神,徐子陵走上前,笑道:
“我来吧,还没解过包头绿的料子呢!”
几分钟后,砂轮声停歇了,徐子陵的脸色很不好看,因为料子居然擦垮了!
“不可能,包头绿的料子怎么会连翡翠都没有?钟猛,你过来看看,这块料子没做假吧?”
三个人围着料子一阵低声商量,钟欢则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片刻之后,他走到钟猛身后,
“料子给我看看。”
钟猛将毛料递给师父,然后三个人默默的站在一边,损失那点钱是小事,这人丢的可是有点大,尤其是钟欢之前已经做过提醒,而且这次还是他们三个人一起出的手。
“包头绿这边不要再动,以后当个样品也好,从这里来一刀看看吧,垮了的话就当是买了个教训。”
在小院折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终于将所有的毛料都解了出来,钟猛三人除了包头绿栽了之外,另外所选的三块毛料清一色的都是冰种,也让李逸见识到了职业赌石师的强大,不由暗暗为即将到来的公盘之旅担心起来,到时候,千万可别一无所获啊!
认识到李逸的水平够资格和他们交朋友,钟猛等人和他的关系迅速升温,午带着他在公司转了一圈,又讨论了半天公盘上的配合问题。晚上,银通拍卖派出来观摩春拍的人被从机场直接接到了酒店,一顿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欢宴过后。李逸回到了万丽海景的房间。
预展参加过了,欧阳春的问题解决了,赌石水平也得到了认可。拍卖会还有一天才举行,李逸往床上一躺。明天干什么?
想了一会儿,他决定去荷李活道转转,因为除了那件白玉合卺杯之外,其他的他都没准备出手。可即便是参与白玉合卺杯的竞争,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也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那干嘛不先去捡个小漏,提前安慰自己即将受伤的心灵?
香港一共有三条古董街,其中最著名的荷李活道。曾被一家外国杂志列为全球十个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荷李活道是香港开埠以来最早辟建的街道,这条古老的街道,弯曲绵长,时至今日,两边大大小小竟开了上百间古董店!基本上能够叫出名字来的古董品类在这里都能见到,其中,尤以陶瓷和雕刻品为最多。
沿着荷李活道上文武庙前的楼梯行,就能到达另一个著名的古玩集散地,摩罗街。
摩罗街位于皇后大道西与荷李活道之间,自上世纪20年代起。便已经是一个旧货买卖市场,现在更是一个拥有三十多家古董店铺的著名古玩街,古董的品类以玉器铜器和金石书画为主。
位于荷李活道与皇后大道中之间的乐古道。开辟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差不多有60余家古董古玩店铺,也是一条著名的古董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苏富比春拍预展的刺激,还是本来人就这么多,李逸站在荷李活道街口,看着那似乎比潘家园旧货市场还要拥挤的人潮,摇了摇头,能把一条古董街当成著名旅游景点来经营,确实是不一样!
荷李活道的街道并不宽。再加上很多商家都在店门口铺设了摊点,所以在其中移动起来比较困难。
接连被碰过两次瓷的李逸走起来格外小心。没多久,他就失去了耐心。决定随便找一家店看看,不行的话就转战摩罗街。
这时他身边正好是一家主营陶瓷的店铺,看看规模还可以,李逸直接转身走了进去。
街上游人如织,店内顾客却并不多,除了李逸,仅有三五个人,一看他们胸前挂着的相机,就知道是观光客。
李逸先是习惯性的打量了一番店铺内的布局,这是一个进深比较深,左右却比较窄的长方形空间,所以只是在一边摆有货架。另一边的墙上则挂着一些看上去很老旧,但仔细看就能看出是印刷品的字画。
货柜上,摆放的瓷器以盆碗盘碟为主,都是一个摞一个,一看就是些现代的制品,李逸随手摸了两,发现确实如此之后,直接走到了店内较深处。
从这个地方开始,店内的布局开始发生了变化,整个房间比起刚进店的那段宽了一倍不止,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的空间。货架也变成了博古架,各种瓷器造型开始出现,有几样一眼看上去还颇为古意盎然。
李逸先是大概的浏览了瓷器的造型,发现这几个博古架上摆放的东西还算是有规律,不管真假,最少从造型来看,明清时期,清早期和清晚期的东西都分开了,这样,确实是给真心想要购买古瓷的客户营造了不少便利。
他先看的是一件直接放在地上的元青花龙纹象耳瓶,这是一件大器,高差不多就有九十厘米,上口径一致,都是二十多厘米。
这件象耳瓶瓶体主要花纹是青花龙纹,主题纹饰是一条游龙,反应的是神龙出水驭云而行的壮美景象。
李逸蹲仔细观察了龙纹,眼神中不由流露出一丝出乎意料的惊异,这件瓷器,至少从龙纹上来看,还真的具有元代龙纹的典型特征!
像这种店铺,摆放在这种位置的古董,几乎就不可能有真品,而现在这件象耳瓶,至少从青花发色和龙纹两项上都很像是那么回事,这李逸的兴趣来了。
他先是用手轻轻的摸了摸瓷器的表面,然后又凑近去闻了闻,最后还用指关节轻轻敲了敲,然后摇摇头,胎质太好了,这应该是一件现代的精制仿品。
有了结果之后,他又用左手轻轻的碰触了,果然,是现代景德镇的出品。
这件象耳瓶旁边还有几件大器,李逸一一的耐心看完,摇摇头,背着手开始看博古架上的小件瓷器。
因为店内没什么顾客,所以一开始老板都没招呼他们,等注意到李逸的动作还比较有那么一点意思之后,老板坐不住了。
“先生,不知道您想要什么样的瓷器?是做装饰还是收藏?”
“收藏。”
老板点点头,笑道:
“这里摆的都是一些现代的仿制品,主要做装饰用,如果想要收藏的话,请跟我来。
老板领着李逸来到了一个带着玻璃门的货柜前面,一边开锁一边介绍道:
“我这里主要是一些清代的瓷器,这几件青花和粉彩都不错,您慢慢看,有什么需要喊我一声就行。”
这个货柜里,瓷器并不算多,大概只有十来件的样子,不过其中那几件青花和粉彩确实比较显眼,李逸看了两眼,拿起了一件造型比较少见的青花如意耳扁瓶。
这件扁瓶不仅造型和历代扁瓶稍有差异,瓶身上的纹饰更是和华夏传统的纹饰完全不同。它的纹饰竟是一组组不断变化的几何图案!
先看了青花的发色,发现青色幽静而匀润,整体比较淡雅,但仍有少许的晕散,这特征很像是雍正朝的制品。
再看胎质,虽不如刚才那几件现代精品的胎质细腻,但也是上品。
再看了一眼瓶底“大明永乐年制”那双排六字楷书青花款,李逸笑了笑,这应该是一件雍正年间的外销瓷,也叫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欧洲人对华夏出口青花瓷的代称,这里边还有一段往事。
郑和西洋100年后,葡萄牙崛起并在澳门建立了殖民地,垄断了当时明王朝和欧洲的贸易运输。后来,荷兰人崛起后,和葡萄牙展开了对东印度的控制权,双方经常在海上击沉或者俘获对方的船只。 百度嫂索 —鉴宝大师
十五世纪初,荷兰俘获了两艘葡萄牙的大型帆船并带到了荷兰,这两艘帆船被荷兰人称为克拉克,而这两艘船上又恰好装载着数万件明帝国外销的青花瓷,这是西欧第一次见到数量如此惊人的华夏青花,于是克拉克瓷由此得名。
明末清初,因为战乱的原因,外销瓷出现了断档,康熙朝经济复兴后,外销瓷才重新繁荣起来,欧洲各国的商人先后入住羊城港,通过政府渠道订制了大批瓷器。这些瓷器多是由外国人提出要求或者直接提供货样,再由景德镇或是德化窑厂批量烧制。
这件青花如意扁壶应该就是雍正时期德化窑的出品。
用鉴灵牌验证了,发现果然没错后,李逸又拿起了一件粉彩的朝珠盒。
朝珠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放朝珠的盒子。因为清代只有达到一定品级以上的文武官员才有资格佩戴朝珠,所以朝珠盒在当时也属于贵重物品。
朝珠盒的材质有很多种,有木锡竹漆器瓷等。盒子的造型有一整块方形的,也有呈环形的。官员必须到专门的店面购置,普通人根本无缘获得。
由于朝珠盒只能由官家使用,所以流传来的非常少,如果是易碎的瓷质就更加罕见,其珍惜程度远超文房用品。
第二百零二章 失之交臂(600票加更)
李逸在潘家园混了几个月,又在通瑞宝鉴定了不少存货,朝珠盒还是他第一次见到。
这件粉彩朝珠盒是圆形的,分为盒体和盒盖两部分,盒身上的纹饰名为百子闹龙灯图,这种图案在清朝中后期乃至民国时期都比较流行,甚至曾经出现在多款“同治年制”的钱物上。
这件朝珠盒所施粉彩色彩艳丽但稍显流俗,内壁还施有豆瓣绿釉,很像是乾隆朝粉彩的风格。但李逸记得嘉庆早期的一些粉彩瓷多仿乾隆,似乎也是这种表现,不由有点拿捏不定起来。
既然不能凭借这些特征断代,那就看款识吧。
他将盒子了翻过来,一看器底,不由一愣,这件朝珠盒竟没有款识!
没有款识没关系,那就用没有款识的看法。
李逸仔细的观察了器底处露出的胎质,感觉似乎更像是嘉庆朝后期的制品,但似乎也不能就此排除乾隆朝制品的嫌疑。
将盒子又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他摇摇头,还是学的不到家啊,上鉴灵牌吧。
结果,鉴灵牌的鉴定结论直让他无语了半天,这竟是一件道光年间的民窑制品!
乾隆,道光,这瓷器的价值差距不可以道里计啊!
货柜中,除了这两件造型比较少见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常见的青花、粉彩瓷,李逸一一看过后将老板喊了过来。
“老板,这件百子闹龙灯纹朝珠盒怎么卖?”
老板刚才一直在注意李逸的动作,这刻听到他不但认出了这是朝珠盒,还一口就叫出了纹饰的名称,就知道遇到懂行的了。
“先生,这是一件嘉庆年间的朝珠盒,瓷质的还能够保存的这么完整的非常罕见,这样吧,我看你也是行家,就不开虚价了。78万!”
78万!李逸摇摇头,乾隆年间的或者嘉庆年带款的或许值这个价,道光年又无款的,十几万还差不多!
既然和预期的价格差距比较大。李逸也不准备还价,先问一下那件如意扁壶再说。
“这件是我从一个法国朋友手里收来的,绝对的大明永乐年间的外销瓷真品,我也直接说实价,360万!”
一共两件瓷器。两件都断错了代不说,这价格还高的简直没法侃价,李逸摇摇头,
“这件我给你120万,那件朝珠盒8万。”
“哦天哪,先生,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我没有跟你开玩笑,相反,道光年间的朝珠盒按嘉庆年间的报价,雍正朝的仿品你按大明永乐的报价。我能给你还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很照顾你的了。”
那老板见李逸只不过看了一会儿,就将两件瓷器说的明明白白,心下暗惊,可嘴上却哪里肯认?
“先生,您要买货咱们就好好讲价,如果不想买也请不要乱说,这两件我都请专家看过,一点问题都没有!还好这会儿没什么客人,否则……”
李逸失笑摇头,否则?否则你还敢跟我打官司不成?
“既然老板这么说。那就是不想卖了?不卖就算了,我再去别家看看吧。”
看到李逸要走,老板沉吟了一下,说道:
“两件一共220万。实在是不能再低了。”
“220万不可能,这样吧,我再加5万,一共133万,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结果始终无法谈拢。最后那老板只能摇摇头,满脸的遗憾之色,李逸则苦笑着将手一摊,转身出了店门。
看了这么多件古瓷,结果最后却因为价格和两件稀罕物件擦肩而过,再看看街上还是人来人往,李逸也没了再逛的心思,一边琢磨着一边朝街口走去。
从那老板的表现来看,倒真未必是想宰他。不过古董这种东西,本身就比较麻烦,真假先不说,只是这个无法按照一定规则准确界定价值就很让人头疼。
同一件东西,不同的专家估价差不多都会有一定差别,有些少见的物件,估价甚至还有可能会差上数倍!这种摆在店里卖还算好的,基本上有钱就能搞定,可有些东西就未必尽然了。正因为如此,行里的老人很多都有过为了一件心爱的物件低声下气、委曲求全的经历。
正琢磨着,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轻声叫喊,似乎是在喊他,一转身,就看到了两个年轻的女孩正追在他身后。
李逸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两个女孩他不认识,但是记得刚才在店里,他和老板讲价的时候她们似乎就站在他身后,现在居然离老远就叫他,是老板改主意了?她们不是顾客?
“先生,我朋友有家店,也有和这家差不多的东西,不过要便宜很多,不知道先生有没有兴趣?”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逸想都没想就摇了摇头,开玩笑,人生地不熟的,有兴趣也不敢跟着去啊!更何况,这种手段在潘家园都属于被玩烂了的把戏,还敢有兴趣的不是警察就是财迷心窍的傻子!
看到李逸的态度,那两个女孩并没有气馁,一个继续鼓动李逸,一个则从包包里掏出了几张照片,
“这是我们店铺的照片,先生,我们绝对是做正经生意的,也只是想请您去看看……”
李逸并没有伸手去接,但仅是匆匆一瞥,就看到了照片上居然也有一个朝珠盒,只不过是比起刚才那个要扁平的多,而且还是青花的。
他迟疑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忽然发现有一样东西似乎很眼熟,但是那张照片被压在了下边,只能看到一小部分。
犹豫一下,他接过了照片,一张张错开,果然看到了那张想看的东西,珐琅彩缠枝莲纹双连瓶,只不过,这件瓶子是有盖的!
仔细的看了两眼,照片上双连瓶的颜色搭配和他那件差不多,但图纹不大一样,最关键的是没办法通过照片界定大小。他摇摇头,将照片还给了那个女孩。
“这样吧,你们有名片吗?我确实是还有点事,以后有时间的话会去店里看看的。”
那女孩无奈的将照片收起,递给李逸一张名片,李逸看了一下地址,摇摇头,从门牌号上看,这家店似乎是开在居民区里,这样,就算是真的没什么,像你们这样当街拉人,又有谁敢跟你过去?
离开荷李活道,看看时间还早,李逸准备去摩罗街看看,说不定那边的人会少些。
刚刚转过一条小巷,电话忽然响了,拿起来一看,是老妈。
“你在香港的事情办的怎么样?记得没事的时候去那边的水族市场看看,帮我调查一下价格,咱家这鱼长得太快了,我估摸着秋天就能当成鱼卖了。”
挂了电话,老妈给李逸发过来几张照片,照片上,一条红龙正贴着缸边游动,而鱼缸上则被老妈贴了一条皮尺,正好能量出红龙的尺寸,李逸一看,竟然差不多有30厘米!
算了一下时间,果真是一个月长3厘米,实在是太快了!
他拿出手机,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最大的水族市场在旺角太子地铁站附近,距离著名的购物区通菜街不远,随后又查了一下路线,直接喊了一辆出租朝那边赶去。
到了才知道,这个水族市场并不算大,一条短短的街道,直接走的话估计十分钟就能从这头走到那头。不过街道两边确实都是水族店,站在街口,老远都能看到挂在店门外边的那些成袋的水草。
“红头绿松尾15元,椒草25元,扭叶皇冠48元……”
李逸从第一家开始逛,他先是看了看店外的水草,发现除了个别品种较贵之外,其他的价格倒是和汉武差不多。 '妙''笔i''…阁'。
随后,他走进店里,直接找到养有名品金鱼的鱼缸,看着那一条条悠闲游动着的胖乎乎金鱼,心里忽然咯噔一下,想起一个严重的问题来。
李逸忽然想起的问题是金鱼的体型,和他家养的那些金鱼相比,这些金鱼无疑都要胖上一圈,而且,游动速度也要慢的多。
虽然燕瘦环肥,各有所爱,但目前的金鱼市场无疑是以胖为美,以前老妈养的鱼少,出于新鲜,可能会很好卖,可是现在数量一下增加了十倍,人们还会接受他们那种体型的金鱼吗?
盯着缸中的金鱼看了一会儿,李逸忽然发现,金鱼那种慢悠悠的游动速度配上其稍显臃肿的体型,竟似乎给了他一种雍容的感觉,难道,金鱼真的是必须要胖一点才好?
想到这儿,他直接一个电话给老妈打了过去,说了自己担心的问题后,就听到老妈在电话里笑了起来,
“每个人的审美虽然不太一样,但大致来说,对于一件真正漂亮的东西人们的观感是趋于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们养的金鱼虽然在体型上和其他同种金鱼会有一些差异,但其实这个差异是朝着更加符合大多数人审美的方向在发展……对了,刚才忘了说了,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就帮我了解一下那边商家的实力,我准备在香港找一家代理……”
李逸完全听傻了,这还是自己平时那个爱念叨的老妈吗?这一连串的专业术语,这种自信的语气,这分明就是一个职场的女强人啊!
第二百零三章 鱼乐水族
李逸又看了几家,发现这边的店铺确实是不怎么样,不要说和汉武的大店比了,甚至连十里河市场那些稍微大点的店铺都没法比。他不由怀疑起来,难道就没有什么有实力的商家吗?还是说,他没找对地方?
拿出手机上网登录百度地图,输入水族两个字,果然,地图上出现了一些零星的红点,随手点开一个,看到那边根本就不是什么市场,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水族店。
又看了几个地方,忽然发现有一家店的地址居然是附近的二楼,赶快跑到街上朝左右张望了一番,果然,在街道一边,几乎所有的二楼窗户上都挂着一些大大的宣传牌匾!
妈蛋,真笨,还以为这是一楼的宣传牌呢!
李逸找人问了一下,找到了楼梯口,直接走上二楼。
果然,二楼和一楼完全是两回事,这里全都是大店,守着楼梯口这家鱼乐水族,面积甚至超过了200平米!
李逸还没进店,一眼就看到了被摆放在店面正中间的一个柜子上的大水族缸,四米多长的缸体,里边却只有一条半米左右的红龙摇头摆尾,悠闲的游来游去。
“这条红龙怎么卖?”
他趴在水族缸上看了一会儿,挥手喊过来一名小妹。
“先生,这条已经卖出去了,您想要红龙的话,那边还有不少,绝对能选到您满意的。”
李逸朝她手指的地方看了一眼,发现那边果然还有几个大缸,不过每个缸里最少都有四五条红龙,哪里像这条这么霸道?不但被放在店中央,而且还单独霸占了一个大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