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4年的钱塘,看到奔驰车,谁还管你车里是什么人呢。哪怕是原本要收门票的地方,也不会拦你要门票的。
顾骜先带着堂兄妹们去了圆明新园,小妹看着那些皇家园林式样的建筑山水,惊叹不已,更让她惊讶的是,园区里居然也在拍电影——来之前,她只是知道三哥要带她看拍武侠剧的片场,并不知道还有古装电影。
“三哥,这是什么电影呀?”她忍不住崇拜地问。
顾骜也不知道,或者是前段时间在国外太忙,听过也忘了,于是喊来一个工作人员。
“老板,有什么吩咐?”园区经理毕恭毕敬地过来问候。
顾骜:“这里租给谁了?”
园区经理:“老板您忘了么,这里是在拍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啊,为今年收回香江谈判胜利献礼的。”
顾骜点点头,有点回忆起来了,前俩月在美国的时候,好像是有汇报过。
又是戴着帽子下来的任务。虽然估计赚不到多少片场租金,但也算是给文化有关部门又卖了个大人情。
当然这片子的投资、发行都跟顾骜毫无关系了,人家就是来租场地的。
顾骜来都来了,只是出于礼数,跟老谢导演喝了杯茶,聊了几句,就转身走了。
离开圆明新园,车队转到更加古色古香的宋城街,这里的景致就更让顾玫好奇心爆棚了。
一行人到场的时候,正好看到无线台的香江导演在带着人供猪头拈香、拜关公。后面一群已经化了妆换了衣服的演员,衣袂飘飘地根在那儿,依次等候上香,然后还要全部按照定妆照合个影,以后可以留作幕后花絮。
“三哥他们在拜什么神仙啊?不是应该唯物注意的吗,都说香江人比我们科学有钱,怎么还……”
“唉,别多嘴,移风易俗,看就行了。”顾骜出于团结的心理,关照小妹少说两句。
一旁的萧穗温柔地解释:“文艺创作火不火,看运气的,看久了人都这样。连踢球打球的,庆祝的时候都有幸运动作呢,调整心态用的。”
顾玫本来也只是好奇,就不多说了。
场内摆完仪式后,就正式开镜了第一场戏,场景是在“陆家庄”,当然也是在宋城街里一处预设作为大型府邸的地方拍摄的。
具体的戏份,无非是李莫愁在追杀陆无双程英。所以是章敏扮演的女魔头,在追逐俞绯鸿扮演的程英,以及另一个不知名小姑娘扮演的幼年陆无双。
章敏还吊了两下威亚,展示了一下轻功动作,看上去并不是很熟练,但好在这些空中的镜头一闪而过很快,也不至于露出破绽。
“哇,好厉害,这些轻功原来是这么拍出来的,我也好想飞啊。”堂妹顾玫看着章敏在那儿飞,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不过她也知道自己不够漂亮,肯定是没法演戏的,也就羡慕羡慕。琢磨了一会儿,叹息地问:“三歌,香江那边的小演员,都是那么有本事的吗?她们好专业啊,看年纪还没我大吧。”
顾骜笑道:“她们不是香江演员——那个吊绳子飞的,是沪江人,剩下的小姑娘都是我们钱塘本地人。都是当年我投资《沪江滩》的时候就跟着我干的童星。”
“就咱内地的、本地人,都能被你捧成角儿?”顾玫的眼珠子瞪得大大的。
她虽然才17岁,但是也隐约懂那些谈男女对象是怎么回事儿了。一下子,她脑海里就脑补出了她三哥在做什么邪恶的养成计划的可能性。当然只是一闪而逝,理智很快告诉她不可能。
第564章 高风亮节
因为今天有开机仪式,所以上午并没有几场戏可以拍。
场内两场镜头刚拍完,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王导演看了看时间,饭前估计是来不及拍完李莫愁追杀陆无双姐妹的第三场戏了。
不过好在今天是开机日,所有主要演员都化了妆换了衣服,所以可以临时机动一下,挪两个其他演员参与的简单镜头提上来先拍。
同时,他也喝了口水,吩咐工作人员准备便当,争取两点准时收工放饭——在剧组里,两点吃饭是绝对是属于“准点吃饭”的。
《神雕》这部戏,历史上本来是另一个导演拍的,不过如今因为档期问题,就由无线的王天霖导演顺着《射雕》一鼓作气拍完。这个老王导演,就是后来同样挺有名的堵球导演王京的老爹。
章敏和俞绯鸿听说后面俩镜头不用她们出场,都松了口气,走到场边跟李弱彤一起,伸手在炭盆边烤火,顺便喝了一杯驱寒的热姜茶。
钱塘的2月份还是很寒冷的,偏偏镜头里并不是冬天的戏码,要穿比较飘逸的戏服,里面也不能塞得太鼓鼓囊囊,就有些受罪了。
这时,一个场务走了过来,招了招手:“俞绯鸿,章敏,过来一下,顾老板想见你们。”
“顾老板?是顾骜吗?他也来了啊。”俞绯鸿歪着脑袋想了想。
“怎么没礼貌!不要直呼顾董的名字!到底是小孩子。”场务吓了一跳,教训了一句,不过也没说更多的话。
“没我的事儿吗?”一旁一起休息的李弱彤弱弱地问了一句,没什么信心。
难道是顾老板刚才旁观了上午有出镜的演员的表现,所以要嘉奖吗?
而她的角色小龙女出场比较晚,而且一开始大部分戏码都是在“古墓”里,着实好几天都没表现机会。
李弱彤内心升起一分焦急,下意识也挨挨蹭蹭的跟了上去。
这倒并不是她想要在富豪面前露脸,完全是出于孤独的恐惧——
因为场内其他香江演员,都是跟TVB签了长约的。只有她这个异类,是当初顾骜为了应付查先生的点头,而单独挑的。
80年代,香江演员看不起内地演员、合拍的时候颐指气使觉得内地人不专业不敬业,那都是常态。有大老板在场压着的时候或许不会明着来,但没有老板看见的场合,就不好说了。
所以,李弱彤也就习惯了一收工就跟章敏、俞绯鸿这两个内地女生一起抱团厮混,因为她知道内地演员都是顾骜找来的,跟TVB没关系,大家可以同病相怜互相帮助。
三个女生里,章敏年纪最大,又知道点男女那啥,加上就是妖女的人设,习惯了之后最放得开,一到老板面前,就嘘寒问暖示好:
“顾董,您真是体恤下属,那么忙还来看我们演戏。是不是怕香江人欺负我们呢,放心,王导演人可好了,从其他师兄师姐那儿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就算对我们严格一点也是为了我们好,我会照顾两位学妹不会让她们吃亏的~”
相比之下,俞绯鸿年纪还小,李弱彤则是与世无争,也就在旁边看看,不知所措。
顾骜眉头一皱,不过这个表情也就一闪而逝。
章敏这家伙,果然是会做人会来事,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但顾骜听了却不是很舒服,有种红楼梦里、遇到一个王熙凤型下属的感觉。
老板都不太喜欢过于揣摩上意的下属。
他平淡地解释:“你们误会了,我也不是体恤下属,今天纯属是私人身份来玩玩。我有外地的亲戚来,想看看电视剧是怎么拍的,就喊你们几个过来让大家见识见识。”
顾骜说着,把顾玫推了出来,稍微介绍了一下她的身份。
顾玫在旁已经听说这三个年轻女演员都是堂兄签下的艺人,而且最大的一个年纪也不如她大,也就没什么拘束的,想到啥就随便逮住问,还拉着李弱彤和俞绯鸿的衣袖翻看,对古装很是好奇。
俞绯鸿才初二下学期,对男女的常识懵懂无知,也就并不觉得顾骜有多高尚。李弱彤已经16了,女高中生到了这个年纪都懂点儿常识,原本微微的担心也放了下来。
“原来顾生并不是有意找旗下女艺人如何如何……倒是个正人君子。”李弱彤如是想。
顾玫翻看了一会儿衣服后,心里痒痒的不过瘾,一边抓住衣袖,一边扭头问顾骜:“三哥,我也想穿这样的漂亮衣服,能不能弄到啊,这一身白的绿的,看上去都好仙啊,羡慕死了。”
这时代,内地是很少拍古装戏的,此前仅有的几部也都是清宫戏。所以女生看到真正精致漂亮的汉服,简直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稍微有点文艺心的,谁不想穿呢。
顾骜正想开口,让她一会儿去仓库里随便找几件。
不过李弱彤和俞绯鸿却不敢托大,她们一听顾玫是顾骜的妹妹,哪里敢得罪。顾骜还没来得及开口,李弱彤先连忙挺身而出主动谦让:
“顾小姐,你要穿的话,要不我这套现在换给你,我下午没戏。绯鸿妹妹下午可能还要演程英呢,如果你非要试她的,要不抓紧先试了,回头放午饭的时候再换回来,你穿我的,别耽误了王导演的拍摄计划。”
顾骜连忙制止:“不用麻烦,小玫这身材也穿不下你们的衣服,而且绯鸿下午还有戏呢。我一会儿让人给她找两套,或者回头定做。”
李弱彤和俞绯鸿感激地看了顾骜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顾骜立刻吩咐了工作人员带着顾玫去仓库挑没穿过的新戏服,记好账,缺了的一会儿追加到订货单里。
等候的间歇,顾骜以领导视察工作的姿态,顺便问了一下大家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困难。
顾骜首先发现几个小姑娘都冻得瑟瑟发抖,就抬手摸了一下她们的袖子,试了试厚度,顺便摸摸她们里面穿的是什么:“你们穿这么少?里面都没有保暖内衣的吗?这个劳动条件太差了,我回头明天就让人从日本发过来。嗯,再让人进一批暖贴。”
80年代内地当然没有保暖内衣的概念,大约要90年代中期才有。而香江人虽然生活条件优渥,但因为地处热带,所以香江人也都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保暖内衣,人家哪怕是冬天拍戏至少也是20几度的气温。
就像香江人虽然科技发达,但空调一直只有单冷空调。冷暖式空调出现的历史,还不如内地呢,一个道理。
所以80年代在亚洲,有保暖内衣概念的也就是日本了。日本人比较重视又保持身材、穿着不臃肿,还暖和的技术。
至于“暖贴”,也就是后世女生比较熟悉的“暖宝宝”,每个月那几天容易痛的妹子基本上都贴过。但事实上这种东西也是70年代末、日本人发明出来的,如今亚洲其他国家都还没有使用的习惯。
“顾生真是迪森特啊,生意做到那么大,还那么关心下属。”妹子们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还没贴上,就死心塌地了。
“想起来了,我姐随身都有带,我去问一声。”顾骜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扭头呼喊了一声在旁边观摩剧组后台的顾敏,“姐,你今天带暖贴了么?”
顾敏闻声走来:“带了,怎么了?”
顾骜:“江湖救急,给她们贴几个。回头让姐夫从日本再给你寄几箱。”
顾敏也不多问,回头就去车里拿来好几张,还演示给小姑娘们怎么贴。妹子们肚子上、背上各自贴了一两张,顿时觉得浑身舒服多了。
顾骜注意到旁边还有香江来的工作人员,人多嘴杂难免嚼舌头,他怕厚此薄彼影响不好,就跟顾敏说:
“姐,要是还有多的,让人给王导送去,给体虚的女演员优先用。都是来拍戏的,咱一碗水端平。另外,让老罗去外面饭店知会一声,今天中午临时多加十几个火锅,给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加菜,天气冷,他们香江人都不习惯的。”
顾敏以及顾骜的保镖,也就立刻分头行动。火锅准备起来很方便,耽误不了剧组放饭。
……
半小时后,王天霖导演宣布收工放饭,十几口额外的火锅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些惊喜。
邵氏苛待手下员工那是有目共睹的,后世刘得华红了之后,还养成了能蹲路边吃铝皮饭盒便当的习惯,恐怕就是这时候养成的。
顾骜的仁德,也就高下立判了。
一群演员和工作人员胡吃海塞地涮着肉,一边窃窃私语:
“顾董来探班就是好,有加火锅,体虚的女演员还有暖贴能贴,听说是日本高科技呢。”
“听说顾生一来探班,就把那几个小姑娘演员喊去了,没想到……”
那人显然本来是想说“没想到好这一口”,不过他显然是意识到万一被人嚼舌头告密就完了,所以没说下去。只在这儿止住的话,别人倒也不好传他的闲话。
不过听得懂的人自然也听懂了。
怀着同样恶意揣测的人自然是一声不吭,赶紧涮肉。
而那些对顾骜的高风亮节非常崇敬的演员,则忿不平地为顾骜正名:“你瞎说啥呢,我刚才就在旁边,前因后果见得一清二楚,是顾生有个远房的妹妹来钱塘探亲,顾生宠妹带出来玩,是他妹妹对同龄女演员好奇。你这种人,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根本不是顾生自己想喊那几个小姑娘去的!刚才他全程都没对那些小姑娘怎么样!”
被斥责的嚼舌头演员,只能满面羞惭而退。
第565章 大绅士
顾骜根本不知道他好意请客、关心提升员工福利和劳动保障,这么正能量的事情,都被人背后嚼舌头了。
不过他也不在乎,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地跟着李弱彤俞绯鸿她们三人吃过火锅,等妹子们暖和了一点后,小妹顾玫提出说想带着几个小姑娘一起游园。
顾骜让她收敛一点,然后先是很尊重王导演地、让工作人员去打听下午的拍摄计划。
得知饭后这场李莫愁、洪凌波两个角色的演员要出场,而其他人暂时没事儿后,顾骜才答应了小妹的请求。姐姐和堂兄堂嫂们当然也一起跟着游园。
至于保镖们,那就开着车缓缓跟在后面,万一老板身边有什么亲戚走不动了,随时可以坐车。
没办法,有钱人的待遇就是这样。顾骜这算是与民同乐的了,要是跟后世王思聪那样带妹游园,那就是动辄把一个乐园彻底封园了。
宋城街和圆明新园的景区都很大,每个都有几百亩占地。
而拍电影电视剧时,每一场戏都不可能占用所有场地,因此并不是整个园区都封锁起来的,只是用到哪儿封哪儿。未来要是局面打开,来拍的剧组多了,还能错时取景,好几个剧组一起开工。
好莱坞乃至后世的横店,都是这么干的。
后世一个横店影城,每天起码同时有20个抗日神剧剧组开工,真要是排他性占场子,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顾骜这样玉树临风的造型,配上至少比范思哲还高档考究的衣着,那是一看气派就超过许文强的。再加上他妹妹左右各带了一个仙气逼人衣袂飘飘的小姑娘跟着,一白一青,就更惹人注目了。
没走出几步,就被无数游客远远地驻足观察,回头率100%。
而顾骜自己,看着这闲适的仿古街景,也有些出乎意料。
他平时并不关心园区的经营,因为他知道这个园区至少五六年内是赚不到什么大钱的,只是把一个文化品牌占坑占住,将来打造成无可置疑的东方好莱坞。
所以,他也不知道这个园区什么时候开始有那么多游客了、而且似乎还是卖票的。
顾骜下意识问:“小俞,你上次来试妆的时候,这里有对外卖票营业吗?游客多吗?”
俞绯鸿亦步亦趋跟着顾骜游园,今天接触下来,她也不怕这个威严俊朗的大哥哥了,很是流利随意地回答:“没有呢,我上次来还不卖票,但人也不多。”
她来试妆是上学期的事儿,如今也才过了三四个月,如此说来,兰亭影城这里的变化,就是最近发生的。
顾骜便让旁边的工作人员,把园区的经理再喊来一次,问明情况。
园区经理听明白问题后,毕恭毕敬地回答:“老板,我们就是上个月才开始收费的——当时《射雕》刚刚在央视播出,央视也拿不出太多钱买版权,不是给了您几个广告位么,您就连这个影城的宣传也一起放到广告上做了。后来,来本市的游客都想来观瞻一下,人越来越多,我们拒绝管理也不方便,就打了申请改卖票了,这事儿萧董应该是知道的,我们不是自作主张。”
一旁的萧穗显然是也忘了这事儿,此刻听园区经理提起,才想到附和:“卖票的事儿好像是和我说过,他们说是为了限流,维持园区秩序。”
顾骜想了想:“不过我们打的电视广告上,好像就只是宣传了这里能拍电影吧?居然还真有这么多人来玩,中国人的消费潜力还挺让我意外的。”
顾骜已经记起来了,当时央视抵版权费的广告位,当然不止两个,所以除了红牛、伊力特曲,顾骜也加塞了点别的东西的广告,其中就包括兰亭影城。
不过顾骜记得那广告词里只是宣传这里有完备的古装戏取景、配套条件,欢迎国内各大制片厂来谋求项目合作。并没有说这里是主题公园,欢迎旅客来玩。
难道是《射雕》的播出太火爆了,以至于大家自发想过来看看,拍出这样的戏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他便继续追问园区经理:“那这园区目前生意怎么样?一个月收了多少票?”
经理毕恭毕敬地回答:“目前还挺火爆的,人少的时候,一天也有几千游客,高峰多的时候一两万。圆明新园和宋城街,门票都是1块钱外汇券。两个园子加起来,一天门票收入一万多还是有的,多的日子三万。”
顾骜心算了一下,84年的物价已经涨了一波了,眼下1块钱外汇券大约等于3块半普通人民币、或者两斤半猪肉。
本地人应该是不会舍得掏钱出来玩的,不过那些千里迢迢因为公务难得来一次钱塘的外地人,咬咬牙也就掏了。至于来旅游的外国人,就更不把这点钱当回事儿。
两个园区加起来,也有相当于后世一座比较大的大学面积了,每天接待几千上万人确实没有障碍——后世西湖边黄金周,哪一天不得接待几十万人。
几千人的游客,不过是每天十几列火车的载客量,以一座省城的人流,基本上算是“好几成来钱塘的外地人,都要掏钱来看一看”。
只能说《射雕》这部剧如今大火,带动的古装和仿古游热也炽烈起来。
这个园区,至今为止修建下来,花了1000多万美元,还有从地方银行贷款了两三个亿的人民币。目前算下来,一年光门票就能回收两三百万美元,大概相当于建设本金的6%~7%,不过还要扣掉日常维护成本能剩5%就不错了。估计光靠这点门票,要20年才能回本,着实不算一门好生意。
幸好园区本来就有场租给各大影视公司拍片的收益,未来还能跟迪士尼那样收租经营餐饮和纪念品。等中国人有钱了,游客数量和门票价格也能提升,这账才算得过来。
不管怎么说,顾骜原本都没打算这么早收门票,这也算是意外之财了。人家迪士尼也没指望靠乐园的财务收益来为公司赢得多少盈利,人家注重的是品牌积淀。
而且,顾骜收的外汇券,虽然只有两三成是外国人付的,其他七八成都是中国人自己弄到的外汇券,按说理论上不算创汇。
但换个角度思考,中国人只要弄到外汇券,原本也是应该到各地友谊商店、涉外宾馆花掉的。拿来买法国、意大利进口的衣服包包化妆品,或者美国日本进口的电器。而友谊商店进口这些外国商品时,本来也是要花掉国家的美元配额的。
顾骜让那些中国人同样花外汇券用于装逼消费,但具体形式却从给法国人意大利人赚化妆品衣服包包钱,变成来宋城街、圆明新园拍个照回去分享朋友圈,那也是为国家省外汇了,算是一件功德。
(这里的“朋友圈”当然是肉体的、物理的朋友圈。就是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把相册拿出来显摆一下自己去哪些新潮的地方旅游体验过,跟买进口衣服实际起到的装逼价值是一样的。)
“确实不能光盯着那些拿奖的文化任务电影拍,以后还得多接几部火剧、然后宣传一下拍摄地,过几年,这方面的收入大有可为,还能文化宣传。”顾骜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如是吩咐身边的女友萧穗。
萧穗频频点头,作醍醐灌顶状,表示一定执行。随后也不忘附耳低语一句:“今天是带亲戚们来旅游的,你就别扫兴了,想到什么生意上的主意,回头慢慢再整理嘛。”
顾骜也意识到自己煞风景了,尴尬一笑,回头招呼众人:“不好意思,职业病犯了,玩的时候就该好好玩嘛,我自罚,今天这里纪念品商店卖的所有东西,大家随便挑,我请客。”
小妹顾玫第一个冲了出去,把各种小饰品和丝巾、丝绸衣服抢了一堆。大嫂也扭扭捏捏拿了一些。
所有女性同伴当中,只有萧穗见惯了大世面,一点都不为所动,再说她如今本来就是兰亭影城的法定代表人了,怎么会稀罕这些。
李弱彤和俞绯鸿也有些眼热,却不好意思下手,还是萧穗注意到了,走过去款款地安慰:“绯鸿,你们也别客气,值不了几个钱,就是图个开心么。”
她们也就各自稍微拿了几件,女中学生的面子抵抗力终究是不够强大的。
一个下午很快过去,小妹游园尽兴之后,顾骜也把李弱彤、俞绯鸿送回片场。
临了还又关照了一句,吩咐工作人员过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