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骜便盘算着说:“我下学期可能要去外事局实习,明天跟秦伯伯聊聊,看看以后能不能帮厂里做点什么贡献,这样你也好开口要条件。”
老爹再一次被顾骜跳跃式的进步轨迹给震住了,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你毕业后会不会继续去外交部”这个大问题。
……
第二天一大早,顾镛带着顾骜,父子俩都骑着自行车来到厂里。
一到就直奔秦副厂长的办公室,也不知道聊些什么。
不过,顾镛手上提着不少精美的特产,所以动静闹得挺大。
这引来隔壁办公室的杜副厂长,和正向他汇报工作的柴峻岭不爽。
“上了个外交学院,看把他家猖得!录取的时候来厂里显摆过一回了,如今又来!”
柴峻岭的儿子柴胡,半年多前又参加了一次高考,也就是78届的,毫无疑问又没考上。除了政治课得高分,语文课勉强及格以外,其他统统不及格,数学才10几分。
“厂子里这种作风不行!怎么能攀比子女读书呢,上班时间就该有上班时间的样子,一心抓生产!”杜厂长打了一句非常政治正确的官腔。
不过,他也无可奈何,咬不到顾家人。
秦辉的办公室里,除了秦辉和顾家父子之外,还有厂办的秘书和其他几个秦辉的心腹工作人员。
他丝毫没有让大家回避的意思,就毫无架子地跟顾家父子贺喜起来。
“哎呀,嗷嗷啊,你可太给你爸争气了。我去年年前酒桌上怎么说的?等你进了外交部,说不定下次就是你陪西哈努克亲王来厂里考察了——一语成谶了吧!”
“都是借秦伯伯你吉言。”顾骜低调地谦虚了一下,然后拎着两只金陵特供的桂花鸭,摆在秦辉桌边。
这是正常的礼尚往来,算不上腐蚀。
秦辉拍着他的肩膀,爽朗地大笑:“怎么是我吉言呢!我当初也就是胡咧咧的——也不叫胡咧咧,我是知道你小子肯定有出息,但愣没想到出息得这么快!按说总要十年二十年的,才能走到那一步吧,没想到你这是坐火箭呐,至少是一年走完十年路!不但能接见外宾,还能《人人日报》上发这么牛的社论。”
秦辉这话可不是客套,毕竟就算进了外交部,还得工作个十年,能捞到顾骜的任务就算不错了。这还没考虑在校念书的几年呢。
只能说是赶趟了时势,机遇到了,马太效应的雪球就滚起来了。
显摆完之后,顾骜像是很急的样子,立刻进入了正题。
一个是跟秦辉通报了他下学期会去一机部外事局,让厂里这边有什么需要外事配合的工作,可以提前把项目往上报备。
这是顾骜在自抬身价,彰显个人价值。
第二个么,就是借此问秦辉要福利了。
当初秦辉可是答应过,顾家如果把膜法制氦机的项目攻关出来,就推荐他上大学。不过后来推荐制取消了,顾骜自己考上外交学院,相当于秦辉欠了顾家一个奖励。
经过昨晚墙门里那些龃龉,顾骜也想明白了:他跟那些穷街坊已经拉开了阶级差距,再住一块儿太碍眼。
所以给家里分新房,是他目前最重视的改善。
顾家虽然有好几千块的积蓄,但钱在解决居住环境这个问题上,却是毫无帮助。
如今不但没有商品房市场,连自主租房的市场都没有。
农村好歹还可以在自家宅基地上随便建,而城市里只要单位不分房,就绝对没地方住。
秦辉听完来意,解释道:“你们的情况我也了解,按你们的贡献,早该排到分洋房了。不过,杜海那边一直卡着,说你家已经有地方住了,不交还原房,不能分新房——厂里目前还有好多愿意交还旧房的干部,都在排队呢。”
当时的分房制度,分了新房之后,是要把旧房收回来的。
老爹顾镛叫屈道:“可我家现在的房不是厂里发的,解放前就一直住在那儿,怎么能跟他们一样呢……”
厂里很多员工,都是解放后厂子建起来、从各地调集来的技术人手,所以住处都是厂里发的。
但顾家却是土生土长的。他们住的那个四合院,本来是一个开店小商人的产业,解放前夕那小商人怕打仗,低价抛售产业套现、逃去湾湾了。顾镛从他手上典了两间厢房,那都是有私房房契的,自然不肯交给厂里换新楼房。
就因为解放前他家有点钱自己买了房,就活该解放后轮不到分房?这不是平均主义欺负人么?
本来老爹也不敢这么想问题。但是,如今不是开放了么,解放思想什么的都在提,他觉得可以争一争。
秦辉点了根大重九,吐个圈子,用商量的口吻说:“小顾啊,你不要急嘛。这样,你刚才也说了,嗷嗷下学期能去一机部外事局实习。我去找老陈,看看厂子里目前的几个困境,有没有能借助外事局帮忙解决的。如果嗷嗷能帮得上忙,那我赔上这张老脸,今天就说服老陈亲自拍板、提前给你们分房,你看怎么样!到时候杜海肯定不敢拦着的。”
顾镛马上恢复了一副“一切听领导安排”的姿态。
不一会儿,秦辉就把正厂长陈思聪请来了,条件显然都已经说过。
陈思聪欣慰地看看顾骜,跟他亲切地握手,脑子里却想的都是怎么为本单位争取利益。
他打着官腔:“嗷嗷啊,你们家的困难,秦辉同志都跟我说了。不过呢,厂子里最近确实也困难,比前几年还困难,所以有些计划很难兑现呐——
不瞒你们说,制氦机这个东西虽然造出来了,但是国家只给了一套订单,还不许我们摊销研发费用,这就是个亏本的买卖,纯政治任务。
而且去年年底开完会之后,国家要搞建设,军方订单大减。二炮本来预定未来三年,要问厂里再订两套六万方级别的大制氧。现在国家不造新的核弹井了,这些配套订单都黄了啊。
我们维持大制氧和制氦机的技术建设力量不断档,又没有订单,只能是吃老本了,所有日子都得精打细算呐!你去了外事局,要是有本事帮厂里在这两块业务上打开海外市场突破,你要啥我给啥,分房子算什么!”
秦辉和老爹在这个问题上没什么发言权,所以听了陈厂长的诉苦,都一言不发,就看戏一样看顾骜如何应对。
如果真拿不出什么解决方案来,他们也是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的。
毕竟外交部出来的人又不懂经济和技术,怎么可能万能嘛。
然而,顾骜显然已经想了很久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从他知道自己会挂靠到一机部外事局实习那天起,就开始琢磨了。
此刻他侃侃而谈:“制氦机的问题,我上次跟包处长聊过,我觉得问题不大。目前我们的技术还没有公开,外国人至今不知道我们的原理,哪怕现在去外国申请专利,还是有机会的。
目前全球八大气体公司,原先有4家会造制氦机,现在我们是第5家。剩下有资金和规模实力、缺技术短板的,比如日本酸素株式会社,咱一旦在外国把专利申请下来,就可以直接卖技术出口,收授权费。
如果非要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工人团队,全部自己造,有了专利保护之后,也是有可能跟外国一战的。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厂里先跟部里打申请,这样部里才好给外事局下任务,让我们去海外注册专利。”
顾骜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他今天只是来要分房的,没必要把详细操作一次性说完。
所以他很快转向了第二个问题:“至于您说的六万方大制氧,这个我们目前的拳头产品,也因为国家军工订单的减少,出现了滞销。这个问题我也是现在才听说,没有深入想过。不过我有些临时的不成熟想法:既然这种设备,所有造核弹发射井的国家都需要,那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向其他核国家出口呢?”
陈思聪一愣,随即大笑:“嗷嗷,你这就太不了解业务了,大制氧才多大技术难度,起码比原子弹简单一百倍!这世上造得出原子弹的五大国,都有自己的本事生产六万方大制氧,怎么可能要我们的货来配套!”
“那那些新兴的核国家、或者目前暗中偷偷想搞核武器的国家呢?”
第060章 物质激励
顾骜前世虽然跟钱塘制氧机厂没关系,但他毕竟是土生土长的钱塘本地人,家里亲朋好友免不了有混国企圈子的,也有混工商管理部门的。
所以,哪怕是茶余饭后,听长辈们的谈资,他也对本市几家著名国企的发展史略有耳闻。
世纪末与21世纪初那阵子,全国都是下岗潮。
就顾骜所知的那一星半点坊间传闻,也知道那几年的钱塘制氧机厂,跟其他僵硬的大国企一样,面临严重的订单缺乏、大批裁人问题——
这家国企,自从80年代国家不造/少造核弹井之后,大批二炮军工订单就没了,只能靠民用制氧机订单撑着。
90年代末开始,虽然国家重新开始加大军工投入,但因为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三位一体核威慑系统,开始重点向弹道导弹核潜艇倾斜,不再需要效费比低下的新核弹井基地。所以厂子的军工订单依然没有恢复。
不过,就在最困难的时候,这家国企却因为几个重要的海外订单,奇迹般的缓了过来。
坊间传闻,说都要感谢北棒的金二胖和伊朗的哈梅内伊:上世纪末开始,伊朗和北棒开始搞核计划。而且这两国科技不足以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必须使用陆基发射井,所以大制氧订单就必须外购。
当时,全球的大制氧系统,已经普遍发展到了十五万方级别,世界上一共有4家厂子可以生产这一级的设备。(书里80年代的时候,有5家,但是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在这方面订单不足,一家厂子自废武功灭了,所以钱氧从全球第5升到了第4。)
本来要想争夺这两国政府订单,钱氧实力还不怎么够。然而因为另外三家竞争对手法液空、林德(德)、普莱克斯(美)全部都受到北约的科技装备禁运令管辖,不能卖给伊朗和北棒等核扩散倾向国家,于是订单就被国人白白捡到了,让这家国企熬过了最苦的十年。
前世的顾骜,听到这一段坊间故事时,只当是轶闻奇谈说笑而已。但如今亲自面对陈厂长的困局时,他却第一时间由此想到了解决对策。
……
“出口这种装备,会不会犯忌讳?”陈厂长反复思量了一番顾骜天马行空的提议后,内心也有些后怕。
当时的国企领导者还是比较谨慎的。
对此,顾骜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先知先觉,开导道:“咱们又不是卖核弹!只是六万方级大制氧卖出去后、有可能被外国政府用于‘地下战略基地的建设’而已。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个假想客户最后造不出核弹,他们也能弄个‘能扛过核打击的战时指挥中心’,这总不犯忌讳吧?”
“就算没有核弹头,但这种能扛过核打击的战略指挥中心,也可能配套常规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发射井了吧。美国人跟苏联人72年可是追加签订了反导条约的,后面好多国际条约也以此为基础。”
陈厂长进一步担心,没想到他区区一个副厅级别的国企一把手,竟然对国际法还挺了解。
一直旁听不说话的秦辉,倒是胆子更大一些,他本着务实的精神居中说合分析:
“老陈,这种可能性就不关我们事儿了吧?且不说弹道导弹不是我们卖的,我们只是卖‘可能被用于这种配套用途的通用民用工业设备’。单说这世上有几个国家花得起这种钱,明明没有核生化弹头,还要部署远程弹道导弹的?你拿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就为了装个几吨的高爆弹头听个响?你当是花几百万美元买个二踢脚呢!”
秦辉的这番话,让陈思聪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多虑。
既然咱卖的不是直接的军事装备,只是人家买走后有可能挪用,咱也不算违规。
不过,一旁的顾骜却是知道,历史上真有这种钱多得烧包的国家的。
比如沙特这种狗大户,明明没有核生化弹头,但哪怕是搭载常规弹头,都想买点儿远程弹道导弹回来玩玩。
不过,如今才79年,沙特人还没买冬风快递呢。
所以国内不管是一机部还是兵器工业部的外事局同志,都还不知道那些石油大户们的土豪程度。
考虑到这种例子说出来,不利于自己的说服,所以顾骜当然不会多话捅穿这一点。
他可不是卖弄欲旺盛的话痨。(但某些写手是)
他乐得装糊涂,让陈厂长继续在错误但有益的基础上脑补。
“被你们这么一说,这条出路有点门道。回头我就给部里打报告,让外事局的同志帮忙找海外销路。”
陈思聪说完这话,再看顾骜的表情,顿时和蔼了好多倍。
为了给部里的报告更有的放矢一些,陈思聪不耻下问:“那你觉得,这方面具体有哪些国家,比较适合作为假想客户联络呢?目前跟我们关系最好的,应该是巴基斯坦,他们也要搞核武器,但巴基斯坦恐怕没那么多闲钱提前几年就预先部署导弹井。”
顾骜也没多想:“我觉得,伊拉克比较合适吧。虽然他们从来没承认,但国际上关于伊拉克人想搞核弹的风声,是绝对不少的。以色列人控诉他们都不止一次了。”
历史上,两伊战争打起来后,以色列背后捅刀,于81年成功炸掉了伊拉克人的核反应堆,让研发工作停止了。
“伊拉克人能有那么多闲钱?不应该是先集中国力搞核弹头、搞出来了才轮到载具么?这些中东落后国家,都很穷的吧。”陈思聪有些不相信。
听到这句论断时,顾骜差点儿没喷出一口老血。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他就意识到,这确实是国内如今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要知道,仅仅一年之前,国内的英语课本,还在拿150年前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场景,描绘今日英国工人阶级儿童的悲惨生活呢。
现在虽然国门开放了,渐渐知道洋人有钱,但怎么也没轮到刷新对“亚非拉穷逼兄弟”的认识。
而且,中东国家本来也确实不算有钱——在1973年、因中东战争导致的石油危机之前,几十年来国际原油价格都普遍在3美元一桶左右徘徊。而73年危机之后,陡然涨到了20美元以上。
伊拉克、沙特这些的增产,则要到75年左右。
所以,如今伊拉克和沙特也才刚刚暴富四五年,以国内的信息闭塞,没注意到这个机遇很正常。
只能由顾骜来帮陈思聪刷新一下认知了:“陈厂长,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如今伊拉克人多有钱,你根本无法想像。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拿下这个客户不是问题。国际上,法液空、普莱克斯和林德,因为政治原因和技术封锁,都是不会来抢这个单子的。你只管按这个思路给部里打报告,拿下订单是我们外事部门的任务。”
陈思聪终于再无疑问。
他激动得有些抓耳挠腮,当场宣布:“咱也不能白使唤人,非得等结果出来。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就凭今天这见识和思路,我看厂里就该给小顾同志提前分房,什么政策、排队、原则,都不用管了,就说是我说的!”
顾镛一直如坠五里雾中,完全不知道儿子在跟厂长副厂长聊些什么。只是最后听说厂长亲自拍板,给他家提前分房,然后又许了一些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好处,已然是喜出望外。
他们立刻由陈厂长的秘书带着,去分管行政口的杜海那儿要落实。
顾镛顾骜父子离开厂办后,陈思聪点了根烟,示意秦辉别走:“辉子,你留一下,咱有几句私房话说说。”
秦辉连忙站住:“厂长您说。”
陈思聪一摆手:“你也别生分了。我的心思,你是知道的——你们都是钱塘本地人,我是外地外放来的。当初要不是国家搞两弹一星,把我空降过来,我也不会在钱塘待这么多年。
如今开放了,政策局势我也了解。军工的订单肯定是只会少不会多了,以后在这个厂长的位置上,政绩可不好出啊。
我这些年来,年限资历也熬得差不多了,如果直接谋调回京城,在部里当个副局长是少不了的,只能算平调。制氦机的任务,算是一功,但还不够升半级的。
如果我的任期最后,生产和技术口再来两把大的功绩,你把我拱进随便某个局的局长位置,那还瞅我走之后,厂长的位置不是你的么?
便是小顾,如果他们父子功劳实打实说得过去,他接你空出来的位置,也是顺理成章——这样,小邵平反回来,也不用跟小顾争一个技术口的领导了,咱也不能亏待了功臣,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陈厂长是北方人,这一点跟厂里其他高层领导都不一样,所以他虽然工作也算负责,但归属感肯定不如秦辉这些本地人,要想谋求因功调回京城,也是顺理成章的想法。
秦辉思忖着这里面的门道,觉得自己和厂长竟然可以站在同一战线上。
就看自己这边能不能真抓实干出功劳了。如果功劳够大,厂长成了局长,那空出来的厂长位置肯定是他的。
如果最后什么功劳都没有,那说不定陈思聪心灰意冷平调回京,这儿的摊子塞给杜海也不是没可能。
“看来要给小顾再加点激励了。”秦辉如是暗忖。
……
秦辉跟陈思聪密谋交易的同时,顾镛毫无心理障碍地直奔分管行政后勤的办公室。
“不行!顾镛,你这个情况不符合目前的排队分房文件!你家原先的私房又不交还!”杜海正在气头上,拿文件堵顾镛。
反正两家早就撕破脸了,杜海知道顾镛是站队秦辉那边的人。
不过,陈思聪的秘书却开口了:“杜厂长,这是陈厂长亲笔批的条子,他说了,让顾师傅随便选,一切有他负责。”
杜海顿时有些焉巴:“厂长真要破这个例……这要是被群众议论,可不好办呐。”
“我只是负责带话,里面可能有很深刻的考虑吧。如果杜厂长有疑问,不如亲自去确认?”陈思聪的秘书不软不硬地顶了一下。
杜海只能闭嘴了。
然后看着顾镛把他手头最好的房源挑走。
陈思聪的秘书一点都不觉得顾镛贪心,还在旁边参谋:“顾师傅好眼光——中山路上这套,3楼,采光防潮都是最好,又不怎么爬楼梯。两室一厅,朝南阳台。应该是厂里目前剩下的分配房指标里最好的了。”
顾家父子挑完房子,离开行政办之后,没多久秦辉又派了他的秘书来:
“顾科长,秦厂长说了,让你们好好干。不要有后顾之忧,这两张券,就当是庆祝你们乔迁之喜了。”
顾镛展开一看,原来是一张金陵电子厂的“熊猫牌”彩色电视机工业券,还有一台沪江的国产洗衣机券。
第061章 又到白色下雪的季节了
严家姐弟确认了请托的事儿后,就回徽省过年了。
萧穗给顾骜留了具体的联系方式,包括她们蜀都军区文工团的办公室电话,让顾骜有结果后随时可以通知她。
顾骜满口答应,然后送严家姐弟上了火车。
转眼就是春节,在除夕前夜,顾家父子姐弟三口,顺利拿到了钥匙,也搬进了新居。
那是一幢年前才完工和草草装修过的房子,按后世的标准并不适合这么快住人。不过如今并没有任何甲醛化工涂料,所谓的装修,只是刷一下石灰而已,也就无所谓了。
没有乳胶饰面漆,没有墙纸,没有木地板,连瓷砖都没有。墙就是石灰墙,地就是水泥地。
不过习惯了后世防甲醛思维的顾骜,还是在搬进来之前,花了几块钱,去花鸟市场买了一大包竹炭(当时还没有活性炭概念,只有用竹子烧的炭),以及七八盆文竹、藤蔓盆栽。
整个乔迁的过程中,姐姐顾敏是最一脸懵逼的。因为她并没有亲历那天弟弟跟陈厂长谈笑风生讨价还价的场面。
所以完全无法想像弟弟究竟是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吹牛逼画大饼,就把房子给要来了,还是厂里目前掌握的最好房源。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开开心心地打扫。前前后后接了几十桶水,把里外都反复擦洗个遍。
以顾骜的眼光,新家的卫生条件依然是不怎么样的:厕所只有一个蹲坑,而且是水泥坑,将来也难以改造抽水马桶。
全家只有两个水龙头,厕所里那个还没水池,是直接埋在墙上的,冲凉冲厕所都得用这个(冲凉的时候还得自己接橡胶皮软管)。
厨房里那个水龙头好歹是配了水泥水池的,也是全家唯一贴了瓷砖的地方,可惜厨房本身就不是独立的,而是放在了客厅门口。在没有抽油烟机的时代,要靠开窗换气,顾骜估计烧菜的时候肯定会弄得屋里乌烟瘴气。
然而,这些困难落在姐姐眼里,完全就不叫个事儿:“谁让你炒蔬菜都起大油锅了!煮煮不就好了,想要油水吃红烧肉啊,也是煮的,怎么能让油白白蒸发掉!”
顾骜一想也对。
如今谁舍得油被蒸发掉呢,真要是让油烟机这种装备穿越个15年提前出现,估计底层工人会把积在澄净罐里的废油重新倒出来做菜吧。
这些“从大院里搬进筒子楼”带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