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医官道(上树)-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刘羽才好厚着脸皮去了电话,果然如齐建华猜测那般,得知是刘羽来的电话,柳老就亲自接了,乐呵呵的聊了一阵,很热切的攀谈,好像两人是多年老朋友似的,搞得刘羽颇为不自在。

最后,刘羽硬着头皮说了:“柳老,我的情况你了解了,在一县里蹲着呢,眼望着天上能掉几个钱给我县里用用,奈何天上没人,就认识柳老,能烦请柳老托个话么?把我手里的项目发给我花罗。”

柳老在聊天中听刘羽谈扬子鳄项目时,人老成精的他其实已经明白刘羽的用意,沉吟半晌道:“嗯,我知道了,你等消息。”

挂了电话,刘羽觉得浑身不自在,到底是脸皮太薄,求人都求得很不舒坦,总觉得欠了柳老什么。

陈倩倩好笑的给刘羽揉揉肩,扑哧笑道:“你呀,平时太逞强了,什么都靠自己,现在求人办事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了……哎,谁都跟你一样就好了。”

刘羽没好气拍打她手一下:“你懂什么,有时候恩情这个东西,往往是一种负担,甚至是伤害,必须尽快还,不然,要么伤感情,要么上自尊。”

“嗯,这倒是,俗话说大恩如仇,说的就是这么个理,恩情太大,或者太多,反而成仇恨了……人情就是这么个奇怪的东西。”陈倩倩撇撇嘴。

接下来两天,刘羽就陪着陈倩倩到处玩耍了,京里稍微有名点的地方都玩了一趟,当然,晚上也没少疯狂,大半年没开荤的陈倩倩,格外疯狂。

都说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地能吸土,陈倩倩憋的这半年,直接把他憋成五十的老大娘,那疯狂劲,刘羽看得都咂舌,好在刘羽枪杆子够硬,把她就地枪决,打趴下了。

而两天后,刘羽终于等到了消息,农业部那边电话他,让他过去一趟。

柳老果然是能人,真给他把话说到了!负责审批的副司长,赵全宇相当热情的接待了他,比较含蓄的做出了回答:“一些相关政策问题,我还要请教上面,这样,你先回去等消息,不管上面怎么回答,我都给你一个交代,成不?”

有这句话,说明事情差不多定下来了,刘羽塞了他一张百万的银行卡,赵全宇推辞:“别别别,组织有规定呢。”

“赵司长,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你收下!”刘羽硬塞。

赵全宇推辞几下,只得象征性的收了,至此刘羽才真的放下心,既然肯收,那么事情是铁板钉钉了。

待刘羽离开,赵全宇笑意渐渐化为一丝苦笑,无力的往沙发上一靠,叹了口气:“哎,有靠山就是好啊,一张嘴就能省一个亿!”原来,赵全宇已经跟一个地级市在谈了,对方暗示过会给一个亿,不曾想的是,前两天却被上级叫去谈话,要优先照顾贫困县,多从政策上支持,就这一句话,他一个亿泡汤了。

“算了,这小子还识趣。”赵全宇随手将卡揣进了口袋,很快就看开了,类似的事又不是头一回了,没什么可耿耿于怀的,反正值钱的项目又不只有扬子鳄一个,再慢慢等呗。

有了此番收获,刘羽算是不虚此行,第二日一早就赶回县里。

他前脚回县里,后脚就被万龙找上来汇报紧急工作。

“什么事,你说。”刘羽一边收拾下积累几天的文件,一边道。

万龙脸色是有点急:“县长,廖书记也在搞招商啦。”

刘羽一愣:“他?他不是在忙精神文明建设么?怎么操起招商的心来了?”不过,廖宝根如果能为花罗的发展半点正经事,刘羽自然只有高兴的份。

“这很好啊,有什么需要配合的,你尽量配合他就行,都是发展花罗经济嘛。”

万龙脸庞一苦:“可问题是,他要搞的是重污染型项目,而且好死不死,就在天台山脚下,那里是风景区,在那搞重污染项目,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县长,你能想办法,让他挪一挪地不?哪都好,就是别在风景区这么搞啊。”

嗯?刘羽眉毛一皱:“他成心的吧?哪有在风景区搞重污染项目?这是逼着风景区项目,以及漂流河项目流产?”

怪不得万龙急吼吼的跑过来,这么一看,还真出了点事。

廖宝根脑子残了还是怎的,纵然是拖后腿,也拖得太没水平了。

随后,刘羽了解到,他有点冤枉廖宝根了,招进来的是一个小型纸厂,需要大量水资源,要沿河建立,当时的纸厂考察,觉得天台山脚下比较合适,水资源丰富,山上还有林场,原料资源也非常丰富,适才选择在这里投厂。

而廖宝根显然没意识到纸厂的污染性质,只听有项目,便不考虑环境的牺牲,以及对已有项目的影响,决定答应人家,让招商局跟对方谈一谈商业合作计划,这才有万龙找刘羽求救的事。

刘羽又好笑又好气,这个廖宝根,不让他乱动吧,他不甘心,非要蹦跶,刷存在感,刷就刷吧,偏偏急功近利,不懂行乱指挥,搞得局面一片乱。

“得想办法狠狠杀一杀他的威风呐,不然,想发展花罗,还得防着他这位书记,那不是闹笑话么?”刘羽颇有些头疼的思索起来。

第六百九十二章撕破脸皮

对于造纸厂的引进,刘羽是坚决不同意的,即便没有影响到天台山的风景区环境,他也不会同意,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短期来看,无疑是有利的,对声望,对政绩都有提升,但是后期对环境的恢复,成本却高昂得吓人,这还是建立在有恢复的可能性上,多少重污染型的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了颠覆性的破坏,连人类也不适合居住了?

比如某些重铅污染地区,地下的水不能喝,土里中出的食物不能吃,养出的鸡鸭牛羊不能吃,因为都含有铅,长期呆下去对生命健康简直是毁灭性打击,个别污染严重的,不得不举村迁移,使得故乡成为鬼地。

如今的花罗,工业污染几乎没有,要说环境污染,十有**都是生活污染,相比工业污染好处理得多。

既然花罗有这样一个好的自然生活环境,刘羽当然要保持下去,绝不环境牺牲为代价,追求短期的眼前利益、

因此,太明造纸厂找到工商部门时,被拒绝注册了,这当然是刘羽授意的,他很明确的对工商部门下达了文件,对污染型企业严格把关,既要经济发展,也要青山绿水。所以,工商对太明造纸厂的拒绝态度,异常明确,对不起,造纸厂不予批准建厂。

造纸厂是廖宝根牵头的,出了事太明当然要找廖宝根。

廖宝根得知情况,气得一佛升天二佛跳墙,他觉得自己很冤枉。为了花罗经济发展。他主动寻找项目有错了?刘羽呢。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只让他自己一人出风头,就把他好不容易找来的项目压下去,这是什么大局观?他眼里就只有自己,没有花罗?

自从得知刘羽是陈善学的未来女婿,廖宝根这小半年是相当克制了,以前卡得严的地方,基本都松了手。任由刘羽折腾,好多时候都想伸手管一管,但硬是憋住了,作为一个县委书记,在县里各种招商项目上马的时候,他却低调得一次面没露,不能不说,他这个县委书记当得有些窝囊了。

甚至,人大主任陈寅招,为了堂弟陈寅学的事求到他头上时。他也没露头。据陈寅招的说法是,刘羽不仅打了自己堂弟陈寅学一顿。还让公安去查锦江饭店卖。淫嫖。娼的事,借机把锦江饭店目前的法定人给抓了,那法定人,是陈寅学安排的,陈寅学是陈寅招堂弟,不太合适露面经商,所以就在幕后操控。

这人一抓,就等于是打了陈寅招的脸,其中警告的意味很浓。

其实说心里话,锦江饭店有卖。淫嫖。娼的消息,廖宝根也有所耳闻,作为县里接待宾客的地方,搞那种玩意儿,廖宝根也是有意见的,只是碍于陈寅招,怕他有想法,一直没吭声而已,刘羽把那卖。淫嫖。娼的玩意儿打了,他是打心眼里赞同的,唯一不舒服的是,自己的人被刘羽警告了一顿。

那时,廖宝根完全能敲打一下目前跟刘羽走得极尽的几位副县长,以及招商局长,以牙还牙,可为了尽量跟刘羽融洽,他忍了,只对陈寅招道:“情况我了解,回头我让公安再查一查,争取还他们一个清白”,以此搪塞过去。

他记得很清楚,当时陈寅招那不可思议的眼神,令他脸上火辣辣的。

可以说,为了不跟刘羽起冲突,廖宝根觉得自己就差当龟孙子了,可如今,刘羽简直欺人太甚!他引进的项目,刘羽让人捣乱,让外人怎么看?他这个书记还有没有存在感?花罗到底是谁说了算?

带着气愤,廖宝根觉得有必要跟刘羽摊牌了,再这样下去,花罗要完了。

所以,廖宝根是自己给刘羽打了电话,尽管说话很克制,却难掩一丝怒火:“刘县长,最近一个造纸厂来县里投资建厂,这是好事,有利于花罗经济的发展,政策上,政府方面要多给优惠。”

刘羽就知道廖宝根会来电话,笑道:“恩恩,符合政策要求的,政府当然会大力给予支持,书记放心。”

见他装疯卖傻,廖宝根额头青筋直跳,道:“造纸厂的项目就很符合政策要求,能带动当地木材产业,创造岗位,要予以重视。”

刘羽不带犹豫的回答:“好,我明白,会让下面的人把把关,如果造纸厂符合相关政策规定,那就予以批准。”

一个公司的成立,只有走政府的审批,党委没有半点审批权,政府说不同意,找谁都没用。

见刘羽油盐不进,死活不同意造纸厂的项目,廖宝根索性撕破了脸皮:“刘羽!你别太过分,凡事要有个度,过犹不及,撕破脸皮,你我脸上都不好看!”

嘿!你还有道理了你?刘羽甭提多有火,眼见廖宝根撕破了脸皮,索性也把话说明白:“廖书记,再强调一次,政府事务,党委少管,分工不同,让专业人才管理专业领域,外行领导内行,从来没有好结果!”

“你知道造纸厂定在天台山有什么后果吗?你知道造纸厂属于几级污染型企业吗?你知道会对天台山的生态旅游造成多大破坏吗?这些你了解过吗?”刘羽语速飞快说道:“再问你,太明什么来历,你清楚吗?调查过吗?如果没有,我告诉你,我让人专门查过太明的底子,它的老板在福省一个县开过厂子,开了十年,对当地河流段破坏很大,政府花了6千万整理那一条河段,同时对太明罚款500万,你知道后来怎么了吗?太明跑了!申请破产了!卷着银行贷款、基金贷款、民间高利贷的资金,拍屁股走人了!”

“这种企业,放进来会是什么后果?只有短期的效益,后期就是破坏,再来一次破产,吃亏的是我们花罗金融系统。”

廖宝根在气头上,没想到刘羽比他火气更大,把他说懵了,而且他所说的话,如一柄重锤砸在他心上,让廖宝根一腔怒火瞬间熄灭大半。

那个,造纸厂的具体选址,他没关心过,是在天台山那边么?这影响到待开发的生态旅游,肯定不好。

还有,太明有过这种黑历史?廖宝根有点心虚,太明是他拖市里的朋友介绍的,当时觉得太明是个大造纸厂,是大项目,就没深入调查,只了解了对方资质的确可以,哪能想到,对方还有这种事?

说真的,廖宝根心底是觉得自己大意了,早知道这个项目是这么回事,多半也会慎重考虑,但话说到这份上,他怎么可能退缩?只能怪他有些冲动,把话说得太死,现在想下台都没机会,只能硬着头皮跟刘羽绝强起来:“只要控制好,一切风险都可以提前防范!这个项目,我认可!”

刘羽给气到了,都跟你说得明明白白,你还胡搅蛮缠,不由加大了音量:“抱歉得很!我不认可!”

“你!好!你狠!”廖宝根想甩一句如“咱们走着瞧”之类更狠的话,但话到了嘴边就缩回去了,打一打口水仗是一回事,可真的动刀动枪,用党委的权力,对刘羽的人从纪委、官帽子两方面清洗的话,难保刘羽不会从市里拉陈善学来清洗他,所以他很理智的改变了话头,避免最糟糕的局面。

只是,廖宝根不甘心呐,这个项目不成,他脸面往哪搁?

也恰好在这时,秘书向他汇报工作,后天正式在县委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他要出席讲话的。

“嗯,稿子放桌上,我过会再看。”廖宝根在气头上,没心情再看。

秘书稍微顿了下,道:“刚才太明的人来找过,知道我们后天开大会,愿意无偿赞助他们厂里生产的纸张。”

廖宝根想也没想就同意了:“那就用他们的纸吧。”他明白,这是太明希望县委能帮着做一做广告,以后太明成立,在机关单位跑路子会容易一些,既然决定坚决把太明定下来,适当帮助也没什么。

秘书颔首,着手去安排,这次会议县里搞得比较浓重,不仅县宣传口径齐放大炮,县委还特别从市里请过来一些市级媒体,做一做报刊媒体的宣传,争取把形象竖起来。

廖宝根无论如何没想到,自己一心想帮太明一把,却被太明坑得惨不忍睹!

两天后,全县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大会,县媒体,以及市里一家晚报记者参加了会议,听取会议精神。

县电视、报刊媒体做了不小篇幅的宣传,而市里这家晚报也做了宣传。

但是,两天后,一篇奇怪的文章混进来了。

而且,还是南方报系搞出来的。

第六百九十三章双赢

图片还是市里那家晚报的图片,但南方报系却从别的方面作了报道。

《县委书记拿高级宣纸讲话:杜绝浪费》

江丽省国家级贫困县花罗县委书记,向全县各机关单位倡议,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手中却拿着一块钱一张的宣纸,会议上所用纸也都是高级宣纸。

这是南方报系的大概意思,但他们只截取了一个片段。

廖宝根并不是在提倡节约,而是在开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时,就各机关单位干部精神文明建设,节约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分支,几句话就带过去了。但是却被南方报系逮住了,别有用心的放大,给外界的误判就是,花罗的县委书记开展倡廉活动,结果会议上却人人拿着高级宣纸,嗯,真高级呢,一块钱一张!

高级宣纸的主要作用是书画用品,属于贵族纸张,平常人几乎不用,但花罗居然别出心裁,用了这种高级宣纸当演讲稿,如此铺张浪费,与县委书记强调的厉行节约呈强烈的反差,相当引人眼球。

当刘羽看到这篇报道时,嘴角抽搐,他一直再想,南方报系得罪到他头上,他可不会人人拿捏,没想到,南方报系还真把目光移到了花罗的地头,不过这次瞄准的不是他,而是廖宝根!

刘羽也参加了会议,作为当事人,这篇报道怎么断章取义,他是明白的,廖宝根有多委屈,他也是清楚的。用宣纸做演讲稿。当时刘羽也注意到了。只当是廖宝根要力挺那造纸厂。才用了这种不伦不类的纸张,没有太关注。

没想到,小小一张纸却引来了轩然大波。

南方报系作为国内主要报刊,在海外也有不错的销量,上了这个,跟上了全国头条区别不大,刘羽几乎能想到廖宝根现在的处境,怕是悔得肠子都青了。当然,对南方报系恨得咬牙也是自然而然的。

且不提这事的轰动效应,单就响应省里号召,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上,廖宝根闹出了这种幺蛾子,怕是就够他喝一壶。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形容现在的廖宝根太合适不过了,怪只怪,他倒霉,被人盯上了。

摆明了这事有人在黑他。要么是谁嫌他碍事,想把他扫地出门。要么是谁在转移活力,须知,省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查得那么严,总有那么一两个心虚的,他们制造一点戏码,转移转移注意力,也并无不可能。

至于会不会是刘羽搞鬼,显然不可能,这一点廖宝根也清楚,脚趾头都能想到的事,别看这针对的是廖宝根,事情稍微闹大一点,没准最后背黑锅的是县长刘羽,所以刘羽再笨也不会在自己的兔子窝边放火,一定是外人指示的。

事情闹大了,廖宝根心急如焚,连带把太明造纸厂也恨上了,你说你们闹什么幺蛾子?好好的县级会议,严肃的场合,怎么用宣纸这种东西?我帮你宣传,现在好了,把你们宣传到全国了,我自己被坑了。他是真的后悔,太明这厂子,纯粹是招灾的货,祸害了别地跑来花罗继续祸害,要是那天和和气气的听了刘羽建议,怎么也不会闹出这种事啊?

现在好了,廖宝根手忙脚乱往市里跑,一边向他的靠山拿意见,一边展开自我营救,也不知道他花了多少钱,做通了市里最大的晚报,霞水晚报的工作,弄了一篇洗地……哦,是澄清的文章。

霞水晚报就花罗县委书记拿宣纸当演讲稿的事,做了一个续采访,得出了另一个结果。

宣纸并非县委购置的,是当地的造纸厂赞助的,只有两刀,价值才60元,县委接受,是起到宣传本地企业的作用,平时办公用纸都是普通稿纸,绝无铺张浪费。

这篇文章算是澄清得相当不错了,很大程度上给廖宝根洗白,奈何,霞水晚报的出口仅限于本市,根本没法与南方报系相比,而且现在百姓对政府公信力缺乏信心,宁愿相信政府负面,也绝不相信其辟谣的一面。

甚至常常会出现这样偏激的人,政府越是辟谣就越是真相。

所以,廖宝根虽然使劲了,效果却很不好,这就是媒体的泼脏水的威力啊。

不管是不是真的,先给你泼一脸脏水,然后你自己去洗,这样的结果就是,往往洗干净,也会损失许多。

就像前一阵子,金龙鱼被媒体曝光,使用地沟油,这消息绝对轰动啊,食品关系到日常生活,关系到民生民计,每个人都离不开食用油,并且还是许多人经常在食用的食用油。这条消息,对金龙鱼的负面影响该有多大?一经报道,全国网民骂声一片,其中有多少人对金龙鱼产生抵触,不得而知。

紧接着,神转折,金龙鱼立刻联系当地工商等部门,对金龙鱼该分厂的油进行检测鉴定,并无任何地沟油,同时对原报道进行指责和纠正,购进地沟油的厂子是隔壁一个企业,用于进行非食用油的提炼加工。

但负面影响已经造成了,金龙鱼受到实质性的销售重创,尽管他一再解释那是误导,但依旧被抹黑了,依旧受到损失。

廖宝根也是一样,就算他解释清楚了,舆论未必肯相信他,况且,他还没解释清楚呢。

处在风口浪尖的廖宝根,有苦说不出,一周以来,几乎都在市里和县里的两点一线之间,凭借敏锐的嗅觉,他知道,自己很可能要栽跟头了,没人及时伸手,他妥妥要到大霉。可现在的廖宝根,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太臭了,谁碰谁倒霉,在市委没表态之前,他们哪敢贸然接?

所以,廖宝根一连吃了好几次闭门羹。他的靠山。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王青山,找着理由避开他了,这段时间不太想跟他见面。

这算是让廖宝根浑身通凉,一辈子都没这么被动过。

更糟糕的是,市纪委打电话他了,询问他那两刀宣纸的情况,虽然只是电话里,以口头方式的询问。实际意义并不大,但被市纪委惦记上了,这绝对不是好兆头!

一股不妙的预感袭上心头,廖宝根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局面,想有个搭把手忙帮的都没有。

就在廖宝根最危急的时候,跟他很是不对眼的刘羽,却约他在锦江吃饭。

廖宝根哪有心情跟刘羽吃饭?但转念一想,莫非是刘羽怕把自己也卷进去,现在来找他商量出路?刘羽可是“有背景”的人,如果能借他的背景。是不是能躲过一劫?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太大,他廖宝根下台了。县里最大的就是刘羽,他这位老书记都镇不住他,何况是新来的书记?以后刘羽怕是要掌控县里的大局,怎么可能帮他化解掉这一劫?

带着忐忑,带着侥幸,廖宝根赴约。

两人都没带助手,自己开车来的,显得很隐秘。

“廖书记来啦,坐。”刘羽笑了笑。

廖宝根也笑着坐下:“我们还是头一回私下吃饭吧,呵呵……”

两人都在笑,好像头几天电话里撕破脸皮的事没发生过似的。

“廖书记,我就敞开天窗说亮话了,南方报系的报道,我也看到了,影响很坏,我打算找媒体做一做宣传工作,希望能纠正花罗的负面形象。”刘羽直接说道,跟廖宝根,实在没啥好绕的。

廖宝根先是一怔,随即迟疑道:“是,花罗的负面影响必须尽快消除,市里的媒体,我找过,宣传上有些成效,只是还不足。”

不足?是完全没啥用吧?

刘羽递了他一根烟,自己也点了一根,吸了一口,摇着头道:“市里我没认识的。”

廖宝根微微意外的接过了刘羽散的烟,听刘羽说市里没认识的,有点不信,你不认识,陈善学还会不认识?等等,难不成,你的意思是,你不认识市里的,但却认识省里的?

“哦,那省里的宣传会好点。”廖宝根试探道。

刘羽摇着头:“省里也没认识的……”在廖宝根傻眼,不明白刘羽到底搞什么飞机时,他接着道:“不过,我认识京里的媒体,《京华》的记者我认识,可以让他想办法写写正面文章。”

京华?廖宝根眉毛猛地一挑,《京华》这种臭名昭著的报道,他怎么会不清楚?断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