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倾天下-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更好。”一旁的武三思道:“明堂即将完工,诏令一下,他们要想彼此联络恐怕也不易了,仓促起兵,难成什么气候。”

婉儿和武三思的建议的确为武后解决了最后,也是最难逾越的障碍,因此武后没有拒绝,道:“这事就交给你们去办吧。”

“是。”婉儿和武三思对视了一眼,这是二人结成联盟后最为得意的一次合作。

对于武三思而言,这样的结果让他在追求权势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而对于婉儿来说,却只是复仇路上的一小步而已。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婉儿的猜测没有错,各路王爷在接到诏令不久后,便竖起了反旗,这其中,韩王李元嘉,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的势力最不容小视,但却因为是仓促而起,也很快便被武三思派出的军队镇压了。

其实,这三股势力本有机会联合的,只是事前消息泄露,才被武后掌握到了行踪,一击即破。

这样的结果本应让婉儿高兴的,只是她不曾想到,在那份被捕入狱的名单中,赫然有薛绍的名字。

武三思解释说,薛绍是和他哥哥薛顗一起参与了琅邪王李冲的造反,因此才被捕入狱的。

“娘娘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武三思道:“现在二人都被关在了狱中,至于具体怎么处置,娘娘尚未言明。”

婉儿再不多说,匆匆往贞观殿赶了去,薛绍是太平的驸马,婉儿没想到他也会被牵扯进来,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武后能念及太平的感受,免薛绍一死。

贞观殿内,太平正陪着武后喝着茶,二人似乎在聊着什么。

从离开长安起,婉儿就没有再见过太平了,整整五年的时光,婉儿发现,太平的脸上已少了当日的稚嫩,就连当日的那抹忧郁也消失不见了,只是一份成熟的淡定。

太平在变,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唯一不变的是,当她见到婉儿时,眼中的那抹欣喜。

“奴婢参见太后娘娘,参见公主殿下。”婉儿跪下行了礼。

“什么事?”

“那些叛乱的人…………”

武后看了眼太平,对婉儿说道:“谋反一事,其罪当诛。”

“可是…………”

“婉儿。”婉儿想要替薛绍求情,却被太平打断了,太平道:“就按母后说的去做吧,谋反一事,关系着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可忽视了,任何人都一样。”

婉儿不可置信的看着太平,后者只是一脸的平静,婉儿也只好道了声“是。”

站在池塘边,看着摇摇曳曳的荷花,婉儿百感交集。

“你在想什么?”太平走近了婉儿,在她身边停下,如她一般看着前方。

“太液池。”婉儿道:“那时在长安,在那个威严无比的大明宫,那时的我们比现在快乐得多。”

太平蹲下身,拾起了一块石子,如很多年前一样,将它投进了湖心,涟漪依旧,只是她们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为什么不救薛绍?”

太平的眼中划过了一抹悲伤,道:“因为那个向母后高密,揭发琅邪王他们叛乱的人,是我派去的,我无意间偷听到了李冲和薛绍的谈话,知道母后要他们来洛阳,是想将他们铲除,他们便意欲谋反,试问,既然是我出卖的他,我又怎会救他呢?”

“为什么?”婉儿依稀记得当年长安灯火下的太平和薛绍,也记得皇城前,薛绍对太平许下的一生不离不弃的誓言。

太平沉吟了许久,终于幽幽叙说道:“当年,父皇赐婚,我真的很开心,本以为嫁给了薛绍,那便是最大的幸福。可是,我错了,身为公主,是一种荣耀,'www。fsktxt。com'却也有很多的无奈,即便连婚姻也是如此。

薛家人对我客客气气的,他们不敢和我大声的说话,甚至不敢和我同桌吃饭,我知道,他们怕我,更怕母后,只有薛绍对我还是如往常一般,够了,我要的只是他对我好,其他人,就由着他们吧。

可是后来,母后赐了那个卑贱出生的冯小宝姓薛,这对高贵的薛家而言,是一种侮辱,他们将对母后的不满转移到了我的身上,渐渐的,连薛绍也开始对我避忌了起来。”

第一百零一章 让位

“薛家人对我百般刁难,这些我都可以忍,可是薛绍的冷漠却是我不能接受的,如此下去,总有一方要付出代价,走到今天,都是他们逼我的。”太平的眼神渐渐变得坚毅了起来。

此时的太平让婉儿想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走出太子宫的时候,她也有这样的眼神,然后太子宫便遭到了覆灭。

这便是婉儿能和太平成为朋友最根本的原因,她们的骨子里不但流着一样的高贵、且不安分的血液,还嫉恶如仇,凡是伤害过自己的人,不管曾经是否爱过,尊敬过,她们都不会妥协。

二人都不再说话了,静静感受着风的温度。

一个宫女走了过来,对太平说道:“公主,娘娘说,驸马要见您,想问问您的意思。”

太平沉吟了片刻,淡淡的说道:“既然见了也无话可说,倒不如不见。”

宫女点了点头,回贞观殿复命去了。

那个晚上,太平将婉儿留在了自己的寝殿中,她说:“婉儿,留下来,陪我一起等那个结果,我好怕,好怕。”

婉儿怜惜的点了点头,用手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但太平的身子还是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

终于,一个小宫女颤颤巍巍的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个托盘,跪下道:“公主,这是驸马让奴婢交给您的。”

太平走了过去,缓缓揭开了上面的绸缎,托盘上放着的是一支普通的珠钗,却打磨得很精致,婉儿也曾经见过,在她随着贤出宫的那个晚上。太平一直将它视作珍宝,只是后来,她和薛绍的关系恶化,便在一次争吵之后,将它还给了他,却不想他却一直留到了现在。

太平颤抖着拿起了珠钗,问道:“驸马他,怎么样了?”

“已经死了。”宫女俯首说道。

太平像突然从梦中惊醒般,匆匆跑了出去,婉儿也跟了去。

婉儿和太平刚到大牢,便看到两个太监抬着薛绍走了出来,他的身上罩着白布,连脸也被盖住了。

看到太平,太监停了下来,太平缓缓揭开了布帛,薛绍的脸苍白如纸,神态很平静,只是嘴角有尚未干涸的血迹,这是因为毒酒所致。

太平没有哭,显得异常的平静,就这样看着薛绍,许久许久,方才回过神来,将手中的珠钗放在了薛绍的手里,重新为他遮住了面颊,道:“去吧。”

太监们抬着薛绍离开了,太平一直目送他们走到了拐弯处,方才举步往另一个方向走了去。

婉儿没有再跟着太平了,她知道,此时的太平只是想要一个人静一静,悲伤到底是一个人的事。

婉儿漫无目的的在洛阳宫中行走着,停下脚步的时候,已到了另一座宫殿前,抬起头,上书“长生殿”三个鎏金大字,顿了顿,还是走了进去。

这是皇上李旦的寝殿。

婉儿到了殿外,却被执事的太监拦住了,他道:“皇上有命,任何人不得打扰。”

婉儿没有坚持,想要离开,殿内却传来了旦的声音,“让她进来吧。”

婉儿进去的时候,旦正坐在案前研究着一盘残棋,他的手中拿着一本棋谱,看两眼,又对照着在棋盘上走两步,婉儿还来不及行礼,他便已开口道:“婉儿,你来得正好,你帮朕看看这盘棋,黑子到底还有没有活路?”

婉儿看了一眼棋盘,其中大部分地区已被白子侵占,只在中间偏右的一块地方,黑子还在牢牢的死守着,婉儿颇含深意的说道:“皇上如此聪明,黑子又怎会没有活路呢?”

旦收起了脸上佯装的笑意,将棋谱顺势扔在了棋盘上,道:“你明白朕在说什么?”

婉儿浅浅的一笑道:“黑子让出了大部分区域,白子又岂会再苦苦相逼呢,只是,黑子让的地方却错了。”

“何以见得?”

婉儿道:“如果黑子能再让远一些,比如这里。”婉儿用手指了指棋盘的左下角,道:“那么白子就会真的安心了。”

“黑子已经让出了中心,这难道还不够吗?”旦略带怒意的说道。

婉儿坚定的说道:“不够。离中心太近,白子如何能够放心?”

旦颓然的点了点头,道:“朕明白了,朕会奏请母后,君临朝堂。”

旦能看得如此透彻,所以他比他三个哥哥要幸运得多,婉儿暗自想着。

就在婉儿说服旦让位的时候,武三思和薛怀义也没有闲着,他们一方面肃清着李姓的残余反抗力量,一方面命人向武后献上了一块白色的玉石,上书“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

当武三思在朝堂上献上这块玉石的时候,群臣一片哗然,他们都将目光转向了坐在上方的太后和皇上。

武后佯装怒意的呵斥道:“大胆,竟敢在朝堂之上献上这等东西,你到底居心何在?来人,将他压下去。”

武三思尚未说话,传话的太监却已上殿禀道:“启禀皇上,白马寺主持大师求见。”

其实,薛怀义和武后之间的事情,在宫中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随着武氏一族势力的扩大,再加上安插在宫中的一群酷吏的存在,大家都采取了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而已。

李旦看了武后一眼,心中虽不是滋味,但到底还是将薛怀义宣了进来。

薛怀义在殿中站定,双手合什,便算作行礼了。

“你来做什么?”旦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问道。

薛怀义答道:“回皇上,贫僧是为了这块白玉石而来。”说完,从袖中取出了一本微微泛黄的经书,呈递给了皇上。

李旦翻看着,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了,薛怀义似乎并未察觉,只是兀自说道:“经书上说,皇室衰微,必有弥勒转世,化身女主临朝,永昌帝业。这本经书在民间早已广为流传,依老衲所见,恐怕是有一些玄机在内。”

如此明目张胆的说话,自然是受了武后的默许,而随着他地位的提高,很多大臣也开始依附起了他,所以他的性命自是无虞的。

朝堂在一瞬间静止了下来,旦却没有让他们等待多久,缓缓的从帝位上走了下来,在殿中跪下,行了一礼,俯首道:“母后登基,既顺应了天意,又顺应了民心,所以,儿臣恳请母后承继大统,君临朝堂。”

武后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满意的微笑,她没有过多的拒绝,既然一切已水到渠成了,又何须在遮遮掩掩的呢?

第一百零二章 拒婚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元天授,改国号为周,废李旦为皇嗣,移居东宫。

在这整个过程中,婉儿无疑是居功至伟的,所以,当武后走上帝位的时候,把婉儿也带进了朝堂,以女官的身份随侍左右。

婉儿依然尽心竭力的辅佐着武后,至于武三思,她则采取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姿态,她鄙视武三思面对薛怀义时的卑微姿态,却也不愿得罪于他,这主要来自于武后方面的压力。

武后登基后,首先便提拔了一众武姓子孙,这其中武三思和武承嗣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后者主要参与了为武后登基造势的那块白玉石的构造。

照目前的形势看来,二人未来的权势能达到何种高度,恐怕还是个未知数,况且婉儿看到的还不止于此,如果女皇百年之后不肯还政于李氏,那么武三思便是最可能的皇位继承人。

婉儿始终要为自己的未来留一条活路。

女皇登基,除了那些助他扫清障碍的功臣之外,首先想到的便是她的女儿太平。

此时,距离薛绍死去已经数月了,太平表面上并没什么不妥,但武后又岂能不明白她心中的苦楚。

武后此时已经六十七岁了,身边尚有薛怀义这样的男宠尽心侍奉着,而太平今年只有二十五岁,却经历着一个女人最如花似玉的寂寞,这样的结果是太平,却也是武后造成的。

对于太平,武后是愧疚的,所以,她很快就为太平选定了另外一门亲事,那便是最近正大红大紫的武承嗣。

当婉儿将这个消息带给太平的时候,太平的脸上却一点笑意也无。

“公主不想嫁?”婉儿问道。

太平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道:“婉儿,你不觉得,武承嗣和薛绍很像吗?”

婉儿没有接话。

太平推开了窗户,望着碧蓝的天空,无奈的一笑,道:“算了,这是母后的意思,就照做吧。”

婉儿明白,太平之所以不愿嫁给武承嗣,是因为她和薛绍的爱情输在了政治上,所以她怕了,她渴望这一次的亲事能远离朝堂,不要再和这繁复的政治扯上关系,但是武承嗣却就生活在政治的中心。

想到此,婉儿说道:“既然公主不愿嫁,又何必委屈自己呢?”

“你有办法?”太平转过头,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婉儿肯定的点了点头,太平的心瞬间便放下了,只要婉儿说有办法,就一定会处理好的。

这日,武承嗣去见了女皇,商讨关于大唐和吐蕃在西域争夺的事宜,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女皇却未表态,因此当他走出贞观殿的时候,心情很是低落,但念及自己即将迎娶太平,心情又好了一些。

婉儿在身后叫住了他,道:“武大人,有没有兴趣听我说两句。”因为武后的宠信,婉儿得到了特许,除了武后之外,她可以不必再向任何人以奴婢自称。

武承嗣点了点头,跟着婉儿走了去。

远离了贞观殿,婉儿终于停了下来。

“什么事?说吧。”武承嗣道。

婉儿转过了身道:“因为公主。”

武承嗣笑道:“皇上有意赐婚,公主又贤淑善良,微臣真是感激不尽。”

婉儿冷笑道:“是吗?武大人心里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武承嗣不答了,婉儿走近了两步,道:“武大人不会不知道当日薛绍为什么而死吧?太平公主是皇上的掌上明珠,自是受不得半点委屈,而且公主一旦进了府,以后大人府上再有什么风吹草动,恐怕就不会再是什么秘密了。”

“你是说,公主其实是皇上派来看着我的人 ?'富士康小说网'”武承嗣旋即又摇了摇头,道:“不会的,皇上对我信任有加,又怎会派人来看着我呢?”

婉儿笑道:“大人要自欺欺人,我也没有办法。只是,我要提醒大人,皇上的做事手段,大人是明白的,况且大人似乎忘了,当日你父亲和皇上的关系了。”

婉儿指的自然是女皇未进宫以前,武三思和武承嗣的父亲曾对其母子百般刁难,才迫使武后不得不进宫当了婢女之事。

“谁也说不准,皇上有一天不会旧事重提,就像谁也说不准,薛绍会死去一样。”婉儿说道。

'TXT小说下载:www。fsktxt。com'武承嗣的心有些松动了,再加上刚才武后对于自己出兵西域一事的提议不置可否,让他也拿捏不住女皇的心思,万一真被婉儿说准了,那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可就都完了。

“皇上赐婚,我不得不从。”武承嗣的语气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大人怎么会没有办法呢?”婉儿道:“皇上如此宠爱公主,自然希望他嫁一个无灾无病的驸马,如果大人突然病了,那恐怕皇上就要另外考虑了。”

武承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的确,留着太平在身边太过危险,万一出了岔子,谁都担待不起,而且关于太平派人密告了薛绍参与谋反一事,他也略有耳闻,这样的公主,不要也罢。

婉儿见目的已经达到了,便想要离开,武承嗣却突然拦住了她,问道:“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婉儿笑道:“因为我和另一位武大人是朋友,又岂能看着你去送死了。”

婉儿和武三思的关系,虽未言明,但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女皇也知道,只是却无心去管。

婉儿的理由合情合理,武承嗣放下了拦着婉儿的手,婉儿微笑着点了点头,先行离开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武承嗣都未上朝,只推脱是身体不适,女皇也派了太医去诊断,但婉儿早已在太医处做了安排,所以他们带回的消息也是,武承嗣固疾发作,虽不会伤及性命,但也要休养一段时日。

看着太医离开了,太平方才说道:“母后,儿臣不想嫁给武承嗣,刚才太医的话您也听到了,他身子不适,儿臣不想终日面对一个生病的驸马。”

女皇刚开始也怀疑武承嗣是在装病,毕竟都十几年了,也没听过他身体有什么不适的,但现在既然太医们都如是说了,她也该好好考虑考虑太平和他的亲事了。

女皇笑道:“母后也只是想想而已,既然太平不喜欢,那此事自当别论了。”

“多谢母后。”

既然武承嗣做不了驸马,武后又开始思索起了另外的人选,只是这些名字无一例外都是姓武的。

第一百零三章 部署

女皇为太平选的第二位驸马是武攸暨,他是女皇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官拜右卫中郎将,不过却已有妻女,但却是目前武家论年龄,唯一适合与太平婚配的男子。

婉儿坐在案前,默默的为女皇草拟了那份赐死武攸暨妻女的诏书,写毕,又反复检查了一遍,确定无任何问题了,方才将它呈给了女皇。

女皇接过,草草的看了一遍,便命令如月拿下去了。

“婉儿,你知道朕为什么坚持要让太平嫁给武攸暨吗?”女皇问道。

“因为皇上要保护公主。”婉儿道。

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女皇和婉儿之间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她们了解彼此的心思,朝堂上,她们是君臣,回到了贞观殿,则更像是忘年之交,只要婉儿自己还明白自己的身份,那么她说什么,做什么,女皇都不会过多的介意。

“说下去。”女皇颇感兴趣的说道。

婉儿略微思索了片刻,道:“现在皇上刚刚登基,对于李氏子孙,皇上要做的还有很多,也包括公主,皇上您不想公主有事,最好的方法便是将她婚配给高贵的武氏子孙,所以,皇上明知武攸暨已有妻女,也要将公主嫁过去。”

女皇看着婉儿的眼神渐渐凌厉了起来,婉儿忙跪了下去,道:“奴婢妄自猜测圣意,还请皇上恕罪。”

许久,女皇方才说道:“起来吧。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倒让朕少了很多麻烦,朕又怎会怪你呢?”

“是。”

“下去吧,好好的为太平准备庆典。”

“奴婢领命。”

走出了贞观殿,婉儿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自己的猜测没有错,那么接下来,李氏子孙就会一个个的走向死亡,她的心突然的动了动,犹豫着自己是否该就此收手,但到底还是打消了这样的想法,因为,她已经不可能再回头了。

婉儿细心的为太平勾画着喜服上图案,太平只是静静得看着,用手抚摸了一下鸳鸯的图案,看似无意的说道:“婉儿,听说武攸暨有妻女,是吗?”

婉儿的笔顿了顿,随即便笑着说道:“是啊,不过因为公主要嫁过去,将军不敢委屈了您,便想让您做正室,而她的妻子不同意,便和将军大吵大闹了几天,之后便要了一封休书,带着女儿回乡下去了。”

太平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了。

婉儿想要给太平一个喜庆的婚礼,薛绍的死自己也难逃干系,为了和太平十多年的友情也好,为了弥补薛绍的死也好,她都必须这么做。所以她隐瞒了女皇赐死武攸暨妻女的事实。

但婉儿也知道,太平很聪明,也很了解她的母亲,所以或许她也是知道的,只是不言明而已。

于是,就在天下尚未从女皇登基的喜悦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太平的婚礼也如期举行了,女皇给武攸暨赐了新的宅子,又封他做了驸马都尉,极力将太平的这次婚姻做到了极致的华美。

太平大婚之后的很长时间,婉儿都没有和武三思单独见过面了,武三思在忙着帮女皇处理大唐和吐蕃在西域争夺上的问题,而婉儿则要低调得多,无数的算计,无数的死亡,终于将武后推上了帝位,她累了,所以她选择淡出了朝堂。

这日天气很是炎热,婉儿用秋天采摘的菊花泡了茶,亲自端着往贞观殿走了去,刚到殿门口,却遇到了太平,她正从里面出来,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意,婉儿向她行了礼。

太平道:“婉儿,母后现在不方便见你,你稍后再过来吧。”

婉儿往殿内望了望,料想或许是薛怀义进了宫,便将手中的茶水递给了看守的宫女,道:“一会儿帮我呈给皇上。”

宫女点头接过了,太平道:“婉儿,我们一起去看看旦哥哥吧。”

自从旦移居东宫之后,婉儿就再未见过她了,此时听太平提起,方才想起,自己也应该去看看他了。

东宫内,旦依然一身白衣,坐在案前,平和的写着字。

太平和旦寒暄了几句,相互问了好,又聊了一些家常,话题便不由自主的扯到了女皇的男宠薛怀义的身上。

太平道:“他帮母后修建了明堂、天堂,又为母后登基做了那么多事,现在,他的风头可比那些个老臣要盛得多。”

旦只是听着,却不说话,只是眼中却有不易察觉的寒意,李唐江山从自己的手里易主,尽管那个人是自己的母亲,但到底还是难以就此接受,而这个取悦了自己母亲的男人便是最大的祸首。

婉儿也只是听着,现在太平已是自己琢磨不透的了。

太平恨恨的说道:“他姓了薛家的姓,却到底改变不了骨子里的卑贱。”

太平之所以对薛怀义如此恨之入骨,是因为女皇赐了他姓薛,薛绍才会因此而和自己越走越远,她早已将薛绍的死归结到了薛怀义的身上。

“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