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陈子迩一看屏幕,发现是宁雅,真的狗血了,不过这会儿她打电话干什么?拜年电话早在年前就打过了啊。
他接起来,就听见宁雅带着气喘的声音,她应该正在走路,“陈先生,你在中海吧?”
之前有说过返回时间,只是陈子迩没想到她正好掐着这一天,“对,刚到,怎么了?”
宁雅说:“我刚下飞机,陈先生,有些事想要和您汇报,当面汇报,中华网有情况。”
第230章 事儿大了
宁雅的语气有问题,很严肃。
这一笔投资关乎他能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把他的资产气球吹大,如果就没有这个机会,那么他做实业一点一点的积累也行,但有了这个机会,那个欲望一起来,结果却出问题?他接受不了。
所以他很重视,听了她这样讲立马认真了起来,“等着别动,我去接你。”
放下电话他收拾了一下自己便出门,但还没上电梯又折返回来,因为他想到一件事,宁雅毕竟不是他公司的正式员工,这人为自己工作说接‘私活’都是好的,更多的其实是出售公司信息的性质。
这活儿上不得台面,两人又没有特殊交情,一切不过是为了钱,差点忽略了。
于是又开门去卧室拿了一张卡,卡里有一万块钱,见机行事吧,这次不能两手空空了,宁雅亲自到中海来,一方面说明这件事情有可能是非一般的,另一方面,也许她就是过来拿钱的,毕竟也汇报了几次了,年底结算工资嘛。
有许多事,人家不好说,但你不能看不懂。
他进进出出的声音惊了史央清,她本是想控制自己的,但到底还是有了感觉。她以为盛浅予来了,透过猫眼一看,只见到他出门了。
也不知道干什么去……春节假还没结束,外头能有啥?
宁雅在一个小时候之后坐上了陈子迩的车,见到了人他也并未急切,急也没用,所以先寒暄了几句,“大过年的往这里跑,辛苦吧?”
“不辛苦怎么挣钱呢?”宁雅故意叹气,“连陈先生这样的大老板都在节日结束前回来了,我这样的小人物要生存就更得努力了。”
呵,哪有这么严重,陈子迩问道:“好吧,那就说说特意来中海面谈,是出了什么事了?”
宁雅说:“公司是要上市的。”
这是什么开头,而且也是废话,陈子迩说:“这是肯定的,但ipo这种行动在宣布之前,你能知道?”
她不应该知道,这种事只有最高层的几位知道。
果然,宁雅说:“猜的。”
陈子迩眉头一皱,猜的?也就是说这女人刚刚套了他的话。
宁雅赶紧补救,“陈先生你不要多想,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其实说起来,这也不难猜,我想陈先生肯定也是等着公司ipo的。”
陈子迩没说话,静静地看着她。
宁雅说:“没有人会在交易的时候,选择拒绝现金全要股权,再有钱的人也不会这么做,除非……”宁雅在那次事后很快就想通了,“除非陈先生看中了中华网的股票。”
唯利是图,商人共性。
宁雅接着说:“但是我始终想不通,陈先生对中华网股票的信心为什么这么足,毕竟捷信网也不差,而您在那儿占有25的股权。”
陈子迩面无表情的说:“讲重点,不要打听多余的事儿。”
“对不起。”宁雅笑着说,“有点多嘴,但其实是和我要说的事相关的……正是我多了个心眼,想了想陈先生的目的,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公司好像要换承销商了。”
陈子迩问:“换谁了?”
“公司里都传言,我们与雷曼兄弟的合作出了事,转而投向美林。”宁雅观察着他的表情,“美林其实也还好,但还有一家。”
陈子迩没什么感觉,他对此知之甚少,换个承销商算什么‘严重性’?
两人换了个地方,陈子迩看到一家商务会所,便进去了。
坐下后,他问:“还有一家是谁?”
宁雅说:“还只是传言,但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另外一家是瑞士联合银行。”
宁雅的表情看着挺凝重的,她说:“如果我所料不差,陈先生是看中了中华网的股票,那么解禁期一过您肯定是要套现的,这样的话,如果公司的承销商换成是瑞士联合银行这样的二流投行,对您的打击是很大的。”
陈子迩翘上二郎腿想了一会儿,他不太明白为什么换个承销商对他的打击会大,但也不愿意暴露给宁雅他是个金融小白的事实,关于科技公司上市的弯弯道道,包括华尔街的投行,他的确不懂,如果这一点给宁雅知道,这个心细如发的女儿不知道又要琢磨出什么东西来。
他没做出什么表情,只是倚在软沙发上问她:“从你的感觉出发,给我一个概率,多大的可能性?”
宁雅说:“六到七成。”
陈子迩站起身离开,说:“这件事我知道了,这张卡你拿着,里头有一万块钱。”
“啊?”
他这么一起身宁雅倒是糊涂了,这会儿不是该两人讨论一下应对办法嘛?怎么忽然就走了?
而且说走就走了,宁雅迷惑了,难道是她哪里的话出问题了,还是说……有什么其他的理由?
她拿着卡,心里头却在打鼓,她每一句话都是精心设计,本来的剧情是陈子迩脸色大变,意识到问题的棘手。
可陈子迩什么表情也没有,让她觉得这人有其他的底牌,心里满满的不祥预感。
她哪里知道,陈子迩是没听懂!尼玛换个承销商有啥影响,谁知道啊!
出来之后,陈子迩打电话给蔡照溪,这事还得问他,可他人不在中海,好像还在参加什么喜事儿,电话那头乱糟糟的,他一气挂了电话直接开回了帝景蓝湾。
站在家门口,他本想是去翻翻书,或者上网查查,可想到宁雅那个凝重的表情,以及她亲自跑到中海来……
这件事最好听懂的人的意见。
他转过身,敲了史央清的门。
过了一小会儿她开门,“怎么了?”
“问你点事儿。”
史央清点点头,让开身子,“进来吧。”
坐下后,他就直奔主题,“中华网你知道么?”
“听说过。”
陈子迩说:“我之前在捷信的股权卖给了中华网,交易方式是换股,现在那个网站,我有百分之六的股权,从去年到今年,你也知道纳斯达克的这类的公司有多受欢迎,所以中华网肯定也不甘寂寞,想要募集资金,这么说吧,他们基本上是ipo在即,但我刚收到消息,中华网上市的承销商可能会是美林和瑞士联合银行,这有什么影响嘛?”
史央清眉头一皱,问道:“你是长期持有还是解禁期一过就套现?”
陈子迩说:“解禁期一过就套现,我觉得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有泡沫,市盈率偏高,股价不正常,不可能长期持有的。”
她把茶杯放在桌上插着腰来回转着,陈子迩催了一句,“你倒是说啊。”
“你这笔投资可能会黄。”
what?这么严重,老子的两三亿美金要飞了?!
第231章 惊心动魄
陈子迩没有乱,他得先把事情搞清楚。
“说说,说仔细点儿。”
史央清讲:“二流承销商的客户多是散户,而散户们只要稍微有利可图就可能卖掉股票,这也就意味着中华网的股价会很不稳定。其实看多了就已经习惯了,这是一种经验:一旦公司内部的股票解禁,股价都会暴跌,这种事情只要发生,投资者信心会接连遭受打击,对于你来说尴尬的就是人家都没信心了,那会儿你可以卖了……”
陈子迩听懂了,“那个时候不论之前的半年涨多少都会在几天内跌回去的。”
“可能用不了几天。”史央清又打击他一下,“所以我才说可能会黄,其实本来可以选择长期持有,如果经营得当,股价自会会慢慢浮上来。但是你刚刚也说了…”
陈子迩知道,“我没有时间等它浮上来。”
明年3月份就是纳斯达克大盘倾泻的时候,封禁期又长达180天,这还浮上来,怕是要溺死在水里了。
不对啊。
陈子迩说:“那所有上市公司不都得面临这个损失吗?解禁期一过必然有很多人卖啊。”
史央清摇摇头,解释道:“也不能这么说,凡事都有例外,如果公司在ipo时选择一流的承销商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那个特殊时间点的股价下跌。像摩根斯坦利,高盛,苏黎世信贷,这些投行实力强,他们的客户多是些大的机构、基金以及富有家庭。”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基金的资金多,专业性强,倾向于长期持有,几乎不会短线持股套利,比如高盛,他们的客户连小的机构都没有,也就是说公司上市后,市面上几乎不会有股票流通,这就是和二流承销商的区别:那半年之内是不会有散户买得到公司的股票的。这种情况下,没有卖单,公司不出大问题,纳斯达克的这个环境,中华网股价肯定看涨,而散户们必然揪着头发挠着心想要获得你手里的股票,这样一来,其实是他们比你更希望解禁期过去,然后好从投资者、员工手里购入股票。”
“而这时候交易价钱就根本不是问题了,市场就是这样,你占了优势,自然就能卖得好价。”
“原来是这样……”可陈子迩又想到一个问题,“那既然好处那么多,为什么还要选择二流承销商呢?”
“各种理由都有可能。一般来说摩根斯坦利、高盛要求的佣金更高,我说的这个高可不是多一块两块,几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佣金都是有的,就看你舍得不舍得,同时,他们作出的股价更低。这种合同一般都是包销,可他们无法百分之百保证你的股票就是受资本市场认可的,所以更低的股价自然就降低了承销商的销售难度,二流投行受限于实力则可能会迎合上市公司给出相对高一点的股价以获得这个项目。”
“比如上市时高盛给中华网定30美元一股,瑞士联合银行可能就会给40美元一股,但在市场没有验证出结果之前,谁也不能说哪个是更好的,中华网最怕的是选了高盛,最后结果可能40美元依旧是低了,这样高盛就走大运赚了钱……这么说吧,国外承销商的职责在‘销’,就跟东方集团的日用产品借助布丁便利店销售一样,谈合同的时候,肯定是他们想要提价,我们想要压价,如果价格过低,市场反响不错,那我们就赚了大钱,放在ipo这个行动中,中华网就是东方集团,高盛就是布丁,产品换成了公司股票,而公司市值究竟是多少,资本市场会给出答案,所以定价过低了,股价容易涨太狠,这可不是个好事,因为总量一定,涨的太多,高盛就赚的多了,那么理所当然的,中华网就损失了这部分财富,但高盛是一流投行,就像我们将来做的大了,也可以要求供货商降价,而这个过程中谈不拢很正常。”
史央清喝了口茶继续说:“当然因为有佣金这个部分在里头,作价太低,佣金也低,所以像高盛、摩根斯坦利也不会压价太低,还有,除了我上头说的原因以外,到底选择哪一家投行也涉及到公司与资本的关系。其实我看报道,中华网的叶克勇一直与雷曼兄弟的关系不错,他们的承销商应该会是雷曼才对…雷曼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行,也很不错的,而且这事发生的没道理啊,负责中华网上市雷曼是可以赚到钱的,这基本就是无本生意…美林也就算了,为什么会有瑞士联合银行的面孔?真的差他们几家太多了。”
鬼知道怎么回事,陈子迩前世对这个互联网的破落户了解的本就不多,而且承销商这种信息也太细节了,他根本没注意过,至于中间到底有什么波折,呵呵,那可能得让他穿回去百度一下才行。
不过现在也不是去埋怨的时候,坐以待毙不是他的风格,陈子迩马上问:“有什么办法嘛?”
“其实办法就是让中华网选择与实力强的投行合作,虽然这样付出的佣金更高,但股价会相对稳定,不然天神下凡也控制不住成千上万的散户的选择。”说到这里,史央清自己都摇头,“但这不是你我能影响到的。”
中华网这种公司与资本的关系绝对是超级复杂的,这里头的线头除了叶克勇别人你根本理不清,如果最后的结果就是二流承销商,这肯定也是多方角力的产物,以他们两个现在的实力,又哪里来的话语权怎么去重新协调呢?
事关两三亿美元,这也太惊心动魄了。
“但我觉得中华网与雷曼分道扬镳的可能性不大。”史央清给出自己的判断,“叶克勇是资本运作的行家里手,孰优孰劣他心里门儿清,他需要雷曼,而雷曼也会从这次ipo中赚取利润,这明明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互相都有好处。”
“就算他们有猫腻,但在华尔街那种地方,利润当前,杀父之仇都不是问题,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雷曼的董事会会让负责此事的基金经理万劫不复。”
她坐下来问陈子迩,“你这消息哪里来的?可靠吗?”
“可……”陈子迩刚说了一个字就顿住了,宁雅可不可靠?
史央清‘呵’了一声,“下面的人报告往往是不带脑子的,是真是假得我们判断。”
“如果这件事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假的也要当成真的。”
史央清点点头,“这么想也对。”
两人正聊着,陈子迩的手机又响了,是之前打去杭城的那一通电话,这个回复迟到了两个多小时。
那会儿他是抱着一半正经一半戏谑的态度去打这个电话的,现在出了这事,他兴致也不高了,所以接起来的时候,语气也有点平淡的干,“喂?你好。”
马师傅自己都忘了那封邮件了,这两天他带领愿意跟着自己的十八铜人收拾了湖畔花园的一栋房子,筹集了五十万元,阿里巴巴就此成立,那一天他大模大样的讲了两个多小时。
海博翻译社黄了,中国黄页也黄了,但他又上路了。
这个电话就是因为太忙而错过了,回电话也只是抱着平常心态,通了之后,他一边指挥合伙人把弄来的电脑装好,一边说:“你好,我是马云,您是哪位?”
陈子迩心想阿里巴巴还不如谷歌有盼头呢,再牛逼那也是好几年后的事,主要还是现在他有心思要琢磨,所以只是简单的说:“我陈子迩,你发邮件给我的,记得吗?”
马云是兴奋的那一个,他愣住想了一会儿,自己啥时候发过邮件,这事其实他没想起来,但陈子迩这个名字他记住了,随后立马说:“嗳,陈先生是吧,你好你好,我是给贵公司发过邮件。”
那个声音的音色,陈子迩还是熟悉的,他重生回来其实没遇上多少名人,这算是比较熟悉的一个了,要不是有中华网的破事在,他肯定会是个好心情。
马老师非常积极主动,没等陈子迩反应就开始了自我介绍,他说:“我前些年在美国接触到了互联网,是搞电子商务的,中国黄页您听说过嘛?我们在96年的时候做到了700万的营业额。”
陈子迩是希望与人好好相处的,肯定不会打人脸,所以他说:“我知道,这样吧,马先生,我这边有点事,你说要到中海来见我这没问题,这是我的电话,你要是到中海了,给我打电话就成,ok嘛?”
马老师嘴巴刚刚热起来,被这么一说却也没办法,只得点头,“好,我一定去拜访您!”
电话挂掉,他旁边的同事看他在沉思,关心了一句,“什么电话?出事儿?”
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不止是夫妻,什么团队贫贱了都很脆弱,马老师这么认真的表情让他们很揪心,可别又倒什么霉。
不过马老师给了他们一个巨丑的笑容,“不是坏事,好事,我之前在网上碰运气给盛世投资的发了封邮件,没想到他们老总给我打电话了。”
“喔,这事我知道,就是成功投资捷信网的那个吧?”那人正高兴着,转念一想,“不对吧,那是千万富翁,给你打电话?该不会是骗子吧?”
马老师不在意的笑道:“有可能,不过也无所谓,咱有什么让人骗的?”
至于要说那样的人怎么会给自己打电话……
马老师讲:“95年我们去拜访瀛海威的张树新,人家是行业泰斗不还是见了我们了?互联网这个东西讲究思想,与这些人多多交流肯定是有好处的。”
“那你要去中海?”
他嘴里叼着笔想了一下,“过几天吧,他电话里说很忙,估计过段时间会好点。”
一听电话里说了‘很忙’这俩字,那同事顿时没了希望了,“都是这个说辞,其实就是不想见,我看还是算了吧。”
马老师不为所动,“他几乎算是国内第一批认识到门户网站的价值的投资者了,而且他第一笔投资尝了甜头……除去与他交流关于互联网的想法,他更是一名既有投资意愿又有投资实力的投资者,说什么也是要见的。”
……
……
另一边,陈子迩与史央清仔细讨论之后又给宁雅去了一个电话,询问这件事的细节部分。
按照史央清的话讲,这件事有点失真,双方都有利益,互相需要,一般情况下不会闹掰,而且即使闹掰了,现在这个节骨眼,资本市场极其吹捧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叶克勇手里拿着好货,上等货,怎么会找美林和瑞士联合银行这种二流投行?
不合逻辑。
但宁雅的电话处于通话中。
这个时候,她正在下榻的酒店里,刚刚坐下就开始打电话,她对着电话讲:“我之前的猜测大体是正确的,我说出他看中中华网股票,陈先生并未否认,我们是有机会的,不过我不是很明白更换二流承销商这种事,他似乎不是很在意。”
电话里头说:“不在意?是不是有点过于冒险了,你跟有钱人人玩手段会不会出事?咱们别太贪了。”
宁雅手里拿着陈子迩给她的那一张卡,语气坚定的说:“中华网这次上市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能不能野鸡变凤凰全看这一次了,拼了这么多年,也穷了这么多年……我穷够了,而且这本也不算什么冒险,应该算是共赢。”
“可你说出实情他一定会恼怒。”
宁雅笑了一声,“那是你太不了解这些人了,商人的心情看利润多少。”
随后又添一句,“其实我们也是的,上司不论怎么骂你,真的给你加薪了,什么都变成好的了。”
陈子迩打了第三次,电话始终都在通话中。
这一副要出事的样子让史央清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她说:“你应该想想有没有可能是这个人骗你的,其实中华网与雷曼兄弟并未出事。”
第232章 往外拐的胳膊肘
史央清的屋里,陈子迩沉思着,他不知道历史上的中华网最后到底选择了谁做承销商,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身处其中不能光靠记忆去做判断。现在的重点是,在了解了一流投行和二流投行的巨大差别之后,他与史央清一样,倾向于不相信叶克勇这种擅长资本运作的领导者会选择二流投行。
眼下互联网公司是纳斯达克的人气明星,手里明明一把好牌,还在自己的擅长领域玩不转,这实在是不合情理。
而且就像史央清说的,就算真的发生了什么特殊的事情导致中华网与雷曼兄弟掰了,那么叶克勇也只会寻找高盛或者摩根斯坦利。
但宁雅为什么那么说呢?
他花了几分钟厘清了一下,随后竟然笑了起来,一拍大腿站起来说:“你在家休息吧,我先走了。”
史央清觉得奇怪,“那这事……你怎么处理?”
“不着急,等等看吧。”
“等等看?”
陈子迩问她:“如果这事是真的,咱们有办法嘛?”
史央清摇头,有个屁的办法,谁能在投行那个层面说上话?她其实没有回答这个无意义的问题,而是说:“这件事假的可能性很高。”
“那假如这件事是假的,一种可能是宁雅也被谣言迷惑,这样最好;第二个可能是她故意骗我……如果是这样,她肯定还会再找我的。所以假的也好,真的也好,我只要静观其变即可。”
“也有道理,现在你也只能等着……”史央清轻点下巴,她比陈子迩更放松,这会儿想到另一个问题。
“你估计中华网的市值会有多少?”
陈子迩说的收了点儿,“还没有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没有先例无法参照,不过我估摸着应该会有个2、30亿美元吧。”
史总自己算起了账,“那百分之六的股权套现后大约有1。2到1。8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0亿到14亿之间……”
“账不是这么算的,股份到时候应该会被稀释,能有多少我自己也拿不准。”
他虽然这么说,但史央清知道,基本上也是上亿美元的级别,再想想上个财年,布丁的利润只是百万级别的,这么一比的话,算了吧,其实不能比。
多么大的财富啊……史央清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心情。
这个时候再看眼前的陈子迩,手臂上挂着羽绒服,上身穿着平整的紧身黑色毛衣,留着简单的清爽发型,站在那里身形挺拔,嘴巴上也终于看到了些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