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样的江湖(孔二狗)-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岁的孩子这么干,那叫童真。三十岁的男人还这么干,那就叫幼稚。

不过似乎任何一个公司都有潘东子这样低情商的人,肖开元虽然心里有点厌烦,但也是见怪不怪了。

“啊,这样,以后你们多多沟通,多多互相学习,咱们继续开会。”骆三郎很礼貌地打断了潘东子的“谦虚”和肖开元的“客套”。骆三郎好像也不太喜欢潘东子,但是人家骆三郎深沉,不表现出来。

骆三郎继续说:“昨天我跟肖开元他们开会时说了,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招聘,现在我们部门这几个人就算是再能干,也没法形成气候,人的数量必须要补充上。我已经跟咱们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打过了招呼,让她把合适的简历优先发到我这里,我会及时把意见反馈给她,让她安排面试,面试的第一轮,你俩负责。不知道肖开元你以往是否有面试的经验,如果经验不是很足,那么袁海也帮肖开元把把关。”

潘东子有些得意,把脖子上的“红领巾”紧了紧。

“虽然你俩各带领一个团队,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但是毕竟我们是在同一个利润中心,要多多协作,尤其是袁海你,对于我们公司的一些传统的优势啊、固有的模型啊什么的都很熟悉,要多多向肖开元介绍一下,要是肖开元向你请教,你可要多多指点啊!”

潘东子脖子上的“红领巾”更紧了。

“后天,肖开元把项目的标书发给我的同时也抄送袁海一份,袁海你要对肖开元写的标书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啊!你有那么多项目经验和写标书的经验,一定能给肖开元很多中肯的意见。”

潘东子脖子上的“红领巾”紧得不行了,勒脖子了,控制不住了,勒得脖子生疼:“我肯定会帮助肖开元完成这标书,一定好好给他润色……”

肖开元唯唯诺诺地答应着,汗都快滴答下来了:怎么这世界上有这么不识数的人。东北话叫“欠蹬”,上海话得说他“鲜咯咯”。

“好了!反正你们多多协作吧!”骆三郎看样子汗也快滴答下来了,遇见这么个不识数的人,愁死。

要是这人在国企里,就凭他这“欠蹬”样,可能一辈子也当不上项目总监,但外企那套特殊的晋升机制,就能让他做到项目总监的位置。

第十一章 脱了缰的疯狗

二狗一向挺佩服肖开元,因为他始终能在枯燥的工作中始终保持激情,这太不容易了。刚参加工作时,二狗也挺有激情,有活儿抢着干,没活儿也要找活儿干,那时候觉得拿着公司几千块钱的工资,一定要创造出相应的价值。但这样的激情只持续了三四年,到了现在,尽管二狗的工资翻了几倍,但对工作是避之不及,能少干就少干,能混就混。而且二狗发现,不仅仅二狗是这样,很多人的工作热情都会在工作第三四年开始退却。而这个时间,却又恰恰是职场生涯中最重要的分水岭,很多人都是因为慵懒,在这个“分水岭”被“分”了下来。肖开元不一样,他始终对工作保持着绝对的热情。曾经有同事这样评价肖开元:“只要咱们公司来了活儿,肖开元肯定像脱了缰的疯狗一样冲上去干。”请注意,不是“脱了缰的野马”,是“脱了缰的疯狗”。尽管这个玩笑有点过分,但不是“疯狗”一词绝不足以形容肖开元对待工作的疯狂。

因为肖开元是“脱了缰的疯狗”,所以他的职场越发展越顺。因为孔二狗是“晒太阳的懒狗”,所以二狗已经开始裹足不前。二狗不承认自己的天资比肖开元差,职业发展跟天资无关,只跟肖开元的“疯狗”精神有关。

整整一下午,肖开元都在认真做标书。尽管进入公司两天遇到的人是“欠蹬”潘东子、“闷骚男”冯然、“鬼混女”张青、“藏传佛教俗家弟子”何华华这么几个要么有性格缺陷要么不认真工作的人,但根本不影响肖开元的“疯狗”斗志。毕竟他是领导,不但这事儿是他负责,而且他必须要在这标书上表现出一定的水平。有水平,才能服众。

其实,在没正式做这个ABAB软件的行业研究之前,肖开元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没办法,他只能在标书的表现形式和美观程度上多下功夫,多做文章。只能把标书做得像张艺谋、张纪中等人拍的武侠片儿似的,用形式的华丽掩盖内容的贫乏。

张艺谋、张纪中拍的武侠片儿,要是除去剧中的人物只看风景和布景,那实在是太美轮美奂了,让人不得不发自肺腑地赞叹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一旦加上剧中的人物和对白……那就没法看了,没有超乎寻常的忍受能力根本看不下去,除非是想去那景点旅游。二狗甚至认为,当地旅游局和政府部门应当为此给两个大导演颁发“软宣传”荣誉奖。

肖开元的标书就得这样,内容不咋地,但是“风景”得好,必须好。因为要用几天的时间迅速了解这个市场,让内容充实起来绝对不可能。

记得几年前央视的《笑傲江湖》播出前,二狗看见留着一把象征着艺术家派头的大花白胡子的张纪中对着摄像机镜头激动地说:“就我这片儿里的风景,就这山、这小溪、这雾气,哪个观众看见能不喜欢?!”按这个逻辑,标准小白领装扮的肖开元也应该对着摄像机镜头激动地说:“就我这标书的PPT制作水平,就这用图表说话的能力,这些专业术语,这颜色搭配,哪个客户能不喜欢?!”肖开元应该还有后半句:“虽然说里面内容有些空洞吧。”当然二狗认为张纪中可能也有后半句:“尽管演员和演员的演技差了点儿吧。”

不过,肖开元标书内容空洞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软件的确太新了。互联网上只能搜到十条相关信息,使用该软件时间最长的客户也不超过一年。就连资深的IT人士听到软件的名字都会愣神,然后追问这软件是干什么的——他们听都没听过。正因为这样,肖开元也有这自信:竞争对手的内容肯定同样空洞。所以,肖开元又打磨了整整一下午的“风景”。

下班前五分钟,冯然发来了翻译稿,何华华也发来了一些公司以往的模型。这俩人跟约好了似的,一前一后相隔不到一分钟。

“都是些老油条。”肖开元暗骂一声。冯然和何华华的确是老油条,知道在截止时间之前那一刻给肖开元发文件。如果文件发得早,说不定肖开元还会安排新工作,而且,会找出漏洞让他们改。

“Eric,收到了吗?”

“收到了。”

“有什么问题吗?”

“……快下班了,你收拾一下回家吧。”

反正人家早就算计好了,那干脆肖开元就这么说吧,有点上火也实在没辙。看着冯然那张有些得意的脸,肖开元真想冲上去挠他两把,但脸上还得流露出颇为真诚的微笑。

“Eric,我……也走了。”张青虽然是进了办公室,但是有一半时间趴在桌子上不动,看得出来,酒劲儿还没过呢。

“身体还是不舒服吧,早点回家吧,要是明天还不舒服,也请假吧。”肖开元知道张青明天肯定活蹦乱跳了,但是他还得假惺惺地这么说,毕竟自己是空降领导,要是一来就把下属得罪了,那以后的工作也没法开展了,必须要装出善解人意甚至姑息纵容的态度来。

“明天估计就好得差不多了,你还加班啊?”一天没干活的张青看着加班的肖开元有点不好意思。

“嗯,加班写点东西。”

肖开元加班是常态,习惯性地每天工作十二小时。

“你加班写什么呢?”出现在肖开元面前的是“潘东子”那张热情洋溢的脸。

“就是今天骆总说的那个标书啊。”

“怎么?很难写吗?需要我帮忙吗?”“潘东子”胸前的“红领巾”又在迎风飘扬了。他这句话是有递进关系的,虽然省略了几句,但是大家都能听得懂他的意思:“怎么?很难写吗?写不好吗?那找我帮忙嘛,你写不好没关系,有我呢。”

“暂时不用,等我写完了再发给你看吧。”肖开元只是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偶尔虚情假意一下,不大可能说出“你多多指教”这样肉麻的话,尽管他知道“潘东子”想听到这句。

“反正,有什么为难的跟我说吧,骆总不都说了吗……”

“嗯……嗯。”

终于,办公室的人都走光了,肖开元长舒了一口气。这些宝贝,终于都走了,这世界终于清净了点。

肖开元先看了看冯然翻译的东西,不由得又感慨了一下:这厮的英文水平跟中文水平一样高。肖开元的英文就够好了,但是他觉得冯然肯定要比他更高一个层级,用词更准确,读起来更顺口。

肖开元又翻了翻何华华整理的东西,选出了一两个成功案例中适合本项目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等的数学估算模型。其实肖开元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些模型问题多多,算出来的结果总是和实际相差甚远,但是这东西还必须得有,用《疯狂的赛车》里那俩杀手的话来说就是:“不这样不专业。”而且,这些花里胡哨的模型,也的确能糊弄住一部分客户。

以前肖开元和二狗所在的公司做法更过分。尽管客户百分之九十都是中国人,但是总是找些老外去讲标书、讲模型。本来模型就够复杂的了,再让一个口齿不怎么清晰、带着奇怪语调的老外去讲(比如印度人),肯定能把在场的中国人都听迷糊了,剩下那几个以英文为母语的客户虽然能听得懂讲的是啥,但是老外的数学普遍差,绝大多数也会被忽悠住。

这其实是抓住了客户的心理弱点:你听不懂我们讲的是什么,那说明你英文差,在上海,有哪个白领好意思承认自己英文差?你听得懂我们在说什么但你不明白我的模型,那说明你没文化,没文化你好意思发问和质疑?就这样,别说这些模型在理论上通常没什么大问题,就算是真有问题,也没几个人会当众质疑。

当然偶尔也能遇到几个明白人,看出了一些破绽或者追着问不明白的地方,而且是追着跟老外一起去的中国人问,句句直指要害。二狗就遇到过,被追问得满头是汗,但是这样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在咨询业干了这么多年,二狗就遇上了两三个。

肖开元自然深谙这一套路,弄个花里胡哨的模型再把“TM”标识往右上方一贴,的确能唬住一大批人。

把这些东西都做完,肖开元也该回家了,当然还是地铁一号线的末班车。

下电梯时,肖开元看了一眼手机,十七个未接来电。工作太投入了,静音的手机一直没看。

肖开元不用看也知道,这些电话,应该全是催债的。他已经快半年没接到过朋友们找他喝酒或者找他玩儿的电话了。

果然十七个电话分别是五个人打来的,一个是他赌博时的庄家,一个是借他高利贷的,还有三个,是曾经借给他钱的朋友。

从人民广场一上车,肖开元就开始挨个回拨,他知道,该面对的总归要面对,不通电话肯定是最差最差的选择。

肖开元第一个电话拨给了他赌球时的庄家。

“你怎么不接我电话?!”还没等肖开元说话,电话那边庄家就急了。

“我刚才在开会。”

“那怎么才回电话?”显然庄家对肖开元不接电话很不满。

“我现在上班了,要是在办公室里接你的电话,我还有法工作吗?呵呵。”

“这几天我这边出了点情况,你能不能先还我一部分钱?”

“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我的确是没钱,我现在兜里一百块都没有。”

“我这实在是苦啊,咱们虽然说好了,但是你欠我的钱太多……”

“实在不好意思了,我近期的确是拿不出来,还得按咱们说好的方式还。”

“那……”

“对了,以后上班时间最好别打我的电话了,打了我也没法接,如果我以后不接你电话你也别担心,我晚上会打给你。”

“……好吧!”

“那改天咱们再联系吧!”

以前的肖开元不但不爱说话,而且总是唯唯诺诺,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现在的肖开元,学会了谈条件。

肖开元第二个电话打给了借他高利贷的人。

“不好意思,最近刚刚上班,现在才回你电话。”吃一堑长一智,一接通电话肖开元就先说话,堵上了对方的嘴。

“没事儿,没事儿,现在上班了?”这一招儿果然奏效。

“嗯,才第二天。”

“我跟我老婆也说,像你这样的人就应该好好工作,你和我们不一样。你还年轻,这点账不算什么。”放高利贷的听说肖开元上班了,估计心里肯定踏实了不少。上次他看见肖开元那亡命徒似的架势,真怕肖开元成了赖账的滚刀肉。

“嗯,现在挺忙的。”肖开元也知道放高利贷的下一步想说啥。

“不过兄弟,到月底,这利息你肯定是要付,我们从来都没做过这么低的利息,你不要再……”

“这不还没到日子呢么,呵呵。”肖开元打断了他的话。

“那到了日子可不要……”

“没事,等着吧。”

以往的“杵窝子”肖开元在两个人的对话中总是处于下风,无论跟谁沟通都是。但今天,肖开元面对这个曾经叫嚣着要跟他一起跳楼的债主,居然也占据了上风。

肖开元的第三、四、五个电话都是打给曾经借给他钱的朋友的,有同学,有过去的同事。能借给他钱的人,自然是基于对肖开元的认可,他们应该都不知道肖开元现在的处境有多糟糕。可能给肖开元打电话的这三个人中,也不一定是想逼债的,没准只是想关心一下肖开元。

已经在江湖中滚了一圈的肖开元现在很能把握别人的心理,他知道他的朋友肯定不能因为这点儿钱跟他翻脸,也不能因为这点儿钱上门来索要,无非就是想知道他还钱的大致时间,但他肖开元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这钱还上,咋办?捣糨糊呗。

这三个电话打的过程和内容都雷同。

“不好意思啊,刚才我一直在开会,我这不新换了家公司上班么,挺忙。”

“哎呀,换公司了,现在在哪儿上班呢?”

“MIF,人民广场这里。”

“肯定还不错吧!”

“嗯,有点忙。对了,上次跟你拿那两万块钱,我本来上个月就想还你了。但是我这不刚换工作么,再说我的家人现在身体有点儿不好……”

肖开元太了解他的这些朋友了,只要他先说出钱这事儿,他的朋友肯定都会说:“钱不急,你先用着吧。”而且“家人身体不好”这一法宝再一祭出,肯定没人好意思跟他催债了。

果然对方的回答和肖开元想的都一样:“钱不急,你急的话先用着吧,以后再说吧。你家里谁身体不好?”

“我哥。”肖开元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他哥弱智这毛病,这辈子应该是都治不好了。他说他哥“身体”不好似乎也有理可依。

“哎呀,不严重吧。”

“嗯,没什么大事儿。但是你那钱……”

“我说了,我那钱不急,你总提这个干嘛!”对方彻底被肖开元弄得不好意思了。

“唉,你现在工作怎么样?忙吗?”肖开元岔开了话题,他知道,火候已经到了,再烧就过了。

“还行……”

三个电话基本都以肖开元解释为什么不还钱开始,以聊家常结束,结果都是其乐融融。肖开元估计,这三个人在一个月内,肯定不好意思再给他打电话催债了。

肖开元这五个电话打了一路,从人民广场一直打到了锦江乐园。坐在他旁边的两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也一直没下车,一直把肖开元的五个电话从头听到了尾。这俩女人不停地打量肖开元:“这人穿得挺体面,看着像个人似的。他究竟是干什么的,欠了多少钱?这电话还打不完了?”这俩女人的眼神中,有好奇,有鄙夷,还有……

当肖开元把电话放进口袋以后,这俩女人赶紧目视前方,假装若有所思。肖开元额头上有了点汗,毕竟在这公众场合被催债的确是挺没面子的,但他还是正了正自己的领带。

“看我做什么!”肖开元心里暗骂了一句,下车了。肖开元很开心,以前很多自己搞不定而且不愿意去面对的事情,现在都已经能够搞定而且敢于坦然面对了。

在以往的二十多年里,肖开元绝对是父母和所有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不爱说话、学习成绩好,勤奋、诚实老实,从不惹是生非。但是这样的“好孩子”到了社会上缺陷就暴露出来了:没主见,做事不懂得圆滑,缺乏领导气质不能服众……

肖开元现在变得有点坏,或者说,肖开元变得成熟了,甚至成熟得都有些世故了。过去的那段日子所经历的事,让肖开元不得不“坏”,不得不“成熟”,不得不“世故”。

出了地铁到家的这段路上,肖开元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这次接电话的不是妈妈,而是爸爸。肖开元拨这个电话时心里很踏实,也只有拨这个电话时他心里才踏实。

“又是才下班?”

“是啊,马上就要到家了。”

“你妈妈不是说让你注意身体吗?你不能总这样熬啊!”男人老了,有时候比女人还爱唠叨。

“工作忙,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上次我在报纸上看见说,有的白领工作压力太大,然后……”

“我肯定不会,你放心吧。”

“这我倒是放心,那你现在生活怎么样?”

“我一切都好,很好!”

如果爸爸知道了现在肖开元的生活状态,恐怕得急出心脏病来。肖开元可能没注意到,他现在好像已经撒谎成性了,有善意的,有故意的,反正习惯性的不说真话,那个以诚实著称的肖开元已离他越来越远。就今天晚上回家这一路,肖开元说了多少假话,恐怕他自己也数不清了。

“不说真话”成了肖开元的“成熟后遗症”。

“你什么时候回家?自从过了年,你还没回家呢。”

“我这周末肯定没空,要么下周末吧。”

“那你下周一定回来。”

“没事儿我应该回去。”

肖开元也想家,但他现在有点不太敢回,他怕看到父母慈爱且寄托着希望的眼睛,他真怕。

第十二章 我想放弃做梦的权利

说了一晚上假话,肖开元自己也觉得有点不舒服。从前两年的单纯诚实走到今天的谎话连篇,虽然是生活所迫,但肖开元在心理上还不能完全接受自己变成这样。所以,他一早起床就给二狗打电话,无关痛痒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说几句真话,发自肺腑的,中和一下他昨天说的假话。“二狗,你还睡呢吧?今天你肯定又迟到了。”

“别烦我,我睡的好好的。我不跟你说了么,我在我们公司有特权,可以比别人晚敲卡。”

“你别吹了,你那所谓的特权还不是用你昨天晚上加班换的。你们公司晚上九点以后回家的,第二天早上可以晚去一小时,我知道。”

“你知道我是用晚上加班换的,还吵我?你烦吗你?我是昨天加班到了十二点,我今天一上午都可以不去上班!你有事吗?没事我挂了。”

“行啊,挺认干啊,二狗你什么时候升职做总监啊!就你这么干,快了吧!”

“你到底有事没事儿,没事儿我挂了。我不升!没你那么官迷,现在这点活儿已经够我烦的了。”

“我昨天也加班了,乘地铁回的家,到家的时间不比你早多少。”

上海的外资公司一般都有这样的规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或九点以后,打车回家可以报销。但是肖开元从来就不占这便宜,无论加班到多晚,只要有公共交通,就一定会乘公共交通回去,宁可自己花几块钱,也不去占公司那几十块钱的便宜。尽管肖开元已经落魄到了现在这种田地而且变得没几句真话,但是这是他的本性。本性中的挺多东西还是挺难改变的。而且,外资的咨询公司多数都是弹性工作制,假如前一天晚上加班到很晚,那么第二天肯定可以有一到三个小时晚去的权利,但是,肖开元从来没行使过这个权利。二狗不一样,二狗有时候是故意加班,就为了第二天早上能多睡一会儿。

“你现在工作怎么样?”二狗彻底被肖开元吵醒了,干脆就电话聊吧。

“还不错,骆三郎么,你知道的。”

“那你现在生活怎么样?”

“兜里还一百块钱,交通卡上还有一百块钱,每天中午十二块钱的盒饭,晚上有时候吃有时候不吃,两天一包烟……”

“靠,都到吃不上饭的地步了?我说给你拿几千块钱你先花着你不要,你那一百块钱能撑几天……”二狗万万没料到肖开元已经潦倒到这地步了。

“饭还是吃得上的,我也有张信用卡可以取现,这你别担心。我晚上不吃饭的原因不是为了省钱,我是吃不下。”

“……”二狗也清楚肖开元为什么吃不下饭。肖开元的事儿,如果放在二狗身上,二狗也同样会吃不下饭。

“二狗啊,我昨天晚上做了个梦。”

“梦见谁了?”

“谁也没梦见,就梦见了我自己。梦见我大冬天的一丝不挂,跟耶稣似的被绑在一个大铁环上。人家耶稣那是十字架,我这是铁环。那铁环特别高,起码有二三十米,我就被绑在铁环顶上。我梦里好像是黑天,根本看不见底,也不知道绳子绑得是松还是紧,我两只手抱着那铁环,一动都不敢动,我腿上的大动脉好像是被割开了,血不停地往下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叫也叫不出,想哭也哭不出。最后,我就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