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工_沙包-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主任也跟着他看向同样的方向,过了一会儿,他从桌下拿起一本杂志,问道:“石家这大师傅是想全力争夺马王堆汉墓的项目了?”

    钱校长突然发现盘子角落里还有一个虾仁,顿时眼睛一亮,化忧为喜,高高兴兴地把它夹起来吃了下去。直到那抹鲜甜在嘴里消失,他这才轻哼一声,道:“这么大个饼摆在面前,他怎么可能不争?”

    江主任翻开那杂志的一页,犹豫着问道:“那这件事,不用提前跟他说吗?”

    “说什么说?”钱校长瞥了他一眼,道,“身为文物修复师,连业内最顶级的期刊也不关注,这种情况,吃了亏也是白吃!”他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站起来道,“就让他们慢慢做准备吧……”

    然后到时候竞标的时候撞上天工社团,再撞个头破血流?

    江主任在心里腹诽了两句,突然有点期待那时候的情景了。

    石家睚眦必报,文修专业嚣张跋扈,搞得京师大学校园乌烟瘴气,哪个学校领导和老师没点怨气?更何况,江主任负责的就是学校和文修专业的联络工作,受的气只有更多。

    不过想了想,他又忍不住问道:“到时候石家恼羞成怒撕破脸,天工社团那边会不会有问题?”

    钱校长摇摇头道:“大型古墓开掘,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天工社团成立三个月不到,就把文修专业逼到了这份儿上。到那个时候,鹿死谁手……嘿嘿,谁知道呢?”

    他抄着手,施施然地走出包厢门,向石家人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喃喃道:“真期待啊……”

    他的身后,江主任又随手翻了翻那本杂志,把它收了起来。

    那是2016年10月刊的《考古》期刊,上面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

    只要石永年仔细看过、又了解过天工社团就会知道,苏进他们早就跟这个项目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这上面早就走在了他们前面。

    而刚才,钱校长提到马王堆的时候,江主任仔细观察过了,石永年也好,石志祥也好,石家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一脸茫然,显然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了解。

    这就有趣了。

    他们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知道呢?会不会直到竞标前的那一刻,才发现这一点?

    钱校长说得没错,这真是……让人期待啊。

    …………

    钱校长等人跟石家人吃饭的时候,承恩公府正迎来了一支全新的队伍。

    把这支队伍带过来的是骆恒,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全力争取,成为了改建组派驻承恩公府的固定联系人。

    这支队伍正是承恩公府改建计划的正规施工队,仍然来自于文安组,是文安组的一支劲旅。

    首先引起苏进注意的是这支施工队的带头人,也就是工头。

    之前,苏进也见识过一支这样的传统施工队,也就是马王堆董春带队的那个。他对董春的印象很深。他皮肤粗糙,脸上满是皱纹,看上去像个老农民一样。他手下的工人,也大半都是这种感觉。

    而这支施工队却完全不同。

    他们身穿深灰色的制服,头上戴着红色的安全帽,帽子上和胸前都有着红色的LOGO,雅致又鲜明,非常好看。

    施工队的领头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笑容和气,头发胡须都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看着很引人好感。

    骆恒把苏进拉到一边,得意地表功道:“我可得跟你说,国公府这事,我可是尽全力了。第一施工队可是文安组的王牌,我把他们请过来,可是花了大力气的!有了他们,你的那些计划肯定没有问题!”

    他的话里流露着对这支施工队极强的信心,苏进转头看了一眼,骆恒说话的时候,那个工头只是在旁边微微而笑,表情平静而从容。

    骆恒拉着苏进到了这个中年工头面前,笑着说道:“我来介绍介绍一下吧,这位是赵梁赵师傅,文安组第一施工队的工长,也是文安组的王牌。这位是苏进,承恩公府改建计划是他一手主导完成的,未来董师傅主要是配合他进行工作。”

    介绍的时候,骆恒又说了一遍王牌,对这个施工组以及这个叫赵梁的工长显然不是一般两般的看重。而赵梁也明显有些惊讶,似乎没想到苏进会这么年轻。

    苏进想起了当初在马王堆的时候。他还记得那支施工队的工长叫董春,技艺非常精湛,摸把土就能判断墓穴还有多深。但是他保守固执,坚决不愿意用机械替代人工,还是在跟谈修之赌斗一场之后才有了些改变。

    现在这个叫赵梁的,好像有些不太一样?

    苏进笑着伸出手,跟赵梁相握,道:“赵师傅您好,之前递交上去的改建方案只是初版,我们才又做好了一个最终版,您看一下吧?”

    赵梁很客气友好地点头:“好啊,我就拜读一下。”

    苏进把赵梁领到一个大厅里,才一进去,赵梁就吃了一惊。

    这哪里还是那个破破烂烂的古老国公府,完全就是一个现代化的机房!

    这里到处都拉着电缆,大量电脑和电子设备被联系在了一起,密密麻麻的像个大型巢穴。

    赵梁以前也曾经在一些施工现场看见过、并且使用过现代化设备,但规模这么大的,还是第一次。

    他的目光从房间的一些角落上掠过,探究地看着苏进。苏进留意到了,问道:“怎么?”

    赵梁摇头道:“没什么……”

    他注意到了,这个房间虽然被改造过了,但并没有被破坏。一些关键地方,譬如梁柱、隔窗等地方,全部都柔软的防震泡沫包裹隔离了起来。那些地方由于时日良久,腐朽很厉害,苏进这架势明摆着就是先保护起来,留待后期修复的。

    看来很有决心啊……

    苏进走到一台电脑旁边,招手让赵梁过去。在赵梁看来,这个年轻人目光澄澈,举止从容, 一举一动颇有大将之风,不可小觑。他点点头,小心绕开地上的各种电缆,走了过去。

    先前被设备和电脑挡住了,赵梁到那边才发现,这台电脑后面有一个平台,大概两平方米大小,通体淡绿色,上面空无一物,四周用塑料绳围了起来。

    苏进走到平台旁边,向电脑后面那人点了点头,道:“打开吧。”

    赵梁好奇地看着这一切,走到苏进身边。

    他刚刚到位,只见平台上方闪过两道电弧,有轻微的电流声。很快,电弧就稳定了下来,渐渐形成一幅立体的图像——竟然是3D投影!

    赵梁很是吃了一惊。他不是那种不闻世事的老古板,当然很清楚,近年来,电子科技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3D投影技术已经渐渐开始民用了。

    但不管怎么说,它依然是高端技术的一种,赵梁完全没想到,它会出现在这里。

    高科技的现代投影闪亮在破旧的古老国公府里,两者搭配,带来了一种不辨古今的奇妙感受。

    赵梁微微有些恍惚,片刻后才回过神来,目光定在平台的投影上。

    接着,他轻轻“咦”了一声,问道:“这是……这座承恩公府?”

    苏进点头道:“正是。不久前,我们把国公府各方面的数据全部统计了一遍,把它进行三维立体建模,就是您现在看到的这个了。同学们做得很细致,各项数据比较准确,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他说话间,在平台旁边的屏幕上操作了两下,国公府的某个局部立刻被放大,各种亭台廊柱清晰地出现在了赵梁面前。

    赵梁完全看呆了,片刻后才问道:“能继续放大吗?”

    苏进一边操作,一边正在打量着他,这时点头道:“当然可以。”

    他继续放大,这是院子外面的一条走廊,随着苏进的动作,它从整体变成了局部, 最后变成了独立的一根柱子。直到这时候,它仍然显得无比清晰,柱子上的一块伤痕、一块剥落的漆皮,全部都看得清清楚楚。

   

 0277 开始

    赵梁下意识地伸手摸了过去,直到手指透过空气,摸了个空,他才意识到,这只是投影,并不是实物。

    他吃惊地问道:“这也是你们测量出来的?”

    “这怎么可能?”苏进笑了,“纯靠测量的话,那工作量也大了。”

    他向另一边点了点头,道:“这多亏了平天机械的设计老师们,他们及时设计出了扫描仪,这些部分,全部都是立体扫描成像的。”

    他大致介绍了一下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的工作,以及这套投影可以达成的效果。

    他介绍得全面而详细,显然是真心把赵梁当成合作伙伴在看待的,并没有特别隐瞒保留什么。同时,介绍的时候,他也不忘提及每个部分的主要负责人,绝对不会漏掉其他人的功绩。

    骆恒一直跟在两人的身后,同样在听着苏进介绍。

    这时候不光是赵梁,连他也听呆了。

    现在的这套方案,跟他上次拿走的那个,完全不可同一日而语。

    上次那个,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更多的体现的是国公府改建的整体思路。而现在这个,更细致、更全面、更实际,是一份实打实的,拿到就可以用的改建方案!

    骆恒抬起头来,看向房间里各个人。

    之前打过不短一段时间的交道,他几乎清楚地知道了这里每一个人的身份。

    这里的人里,有京师大学天工社团的学生,有计算机社团的学生,有平天机械的设计师……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年龄与身份,考虑问题的方式也各自不同,管理协调起来相当困难。

    而现在,这些人的脸上却挂着同样的表情。兴奋的、专注的、疲倦的、放松中仍然带着一丝紧绷的……

    骆恒之前从来没有这么清晰地感受到过,这些人,都是一个整体,一个被苏进连接着的,向着同样一个目标前进的整体!

    一星期接连不断的工作下来,他们都已经很疲倦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重重的黑眼圈,眼睛里有些血丝,屏幕青白的光芒照在他们脸上,显得他人的脸色也有些苍白。

    而尽管如此,他们的眼神依旧专注,他们紧盯着屏幕,不时转头,小声交流几句。交流时,他们的语言简洁,手势果断有力,俨然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

    这样的改变,不过是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完成的。骆恒知道是什么带来了这样的转变——是清晰的目标,是正确的路线,是坚决有力的前进动力!

    他深深吸了口气,目光重新投注在面前的投影上。

    苏进还在给赵梁讲解。 赵梁脸上还残留着少许惊讶,明显比之前更认真了。

    他不时点着头,偶尔还会提高声音,问几个问题,苏进耐心地一一给予解答。

    从这些问答中,骆恒听出来了,之前他离开时,正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已经被解决了。

    譬如,平天机械的设计师到这里来,是在为一些新设计出来的设备收集数据资料。就这么短短几天功夫,设备的样机已经被带到了现场,尝试着投入使用——赵梁看到的柱子上的伤痕,就是探伤X光机和立体扫描仪组合使用的成果。

    这种使用是双方面的,一方面, 它为具体改建方案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里,样机收集到了更多的数据,不断进行调试,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骆恒的目光投向另一边,那里站着一个中年人,他知道那是平天机械的总设计师,名叫徐启明的。现在,徐启明正站在离苏进不远的地方,跟手下两个工程师说话。

    他手上拿着两卷图纸,一边说,一边不时看向苏进。

    骆恒知道这是什么样的表情。显然,他又有了新的收获,正准备跟苏进讨论,投入实施。

    而另一方面,这个3D投影本身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京师大学计算机社团的学生们现在到达了什么样的水平。

    同时,苏进的示范充分展示,这个投影不仅仅只是一个立体化展示品。它另外还加载了大量数据,可调整、可还原。

    这样一来,所有的施工过程可以先在这里模拟出来,再复制进实际工程中。

    这样做,能很大程度上预见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前模拟出解决办法。有了这个,承恩公府的改建工作势必会推进得更顺畅。

    这种做法,骆恒以前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所有人都在不断有新的收获。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骆恒打量过这里的每一个人,嘴角一翘,微微笑了起来。他表情里的疏懒完全消失,眼神也变得专注起来了。

    他喜欢这种氛围,他也愿意为此做更多的事情!

    …………

    赵梁带着施工队到达,跟苏进进行沟通之后,很快投入了工作中。

    苏进跟他一番交流,发现了他跟董春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明白了为什么他明明比董春年轻十来岁,却能领先一步,担任文安组“首席”工长的职位。

    在传统建筑施工方面,赵梁的想法比董春先进多了。

    他丝毫不排斥使用现代机械与现代设备,甚至还会主动去询问与学习一些相关问题。甚至,他本身的管理思路,都是相当先进的。

    他要求施工队的工人规范化操作,强调安全,强调事前准备与流程的正确性。

    而他施工队的这些工人,却又是跟董春那个有些类似,个个都有一套自己的拿手绝活。现代化管理与传统技艺相结合,让这支队伍先天就拥有了跟别人不同的水准。

    赵梁他们对新东西接受得非常快,没一会儿,他就又叫来了三个老工人,分别是施工队下面小组的组长。他开门见山地道:“小苏,以后我们就听你的,你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他从一开始态度就很和气,但这时候,似乎又有了更多的不同。

    骆恒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很明显这是因为赵梁对苏进认同与看重的程度加深了。先前他可能还有点应付差事的心态,而现在,他已经打算全力配合了。

    承恩公府这样的大型古建筑,要修复起来非常复杂。

    苏进一开始就打定了“修旧如旧”的主意,想要尽可能地保留这幢建筑原有的风貌。那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材料。

    当年国公府改建的时候,是按照后邸的标准。所以,里面有一些材料、制式都是按皇后的标准来的。譬如紫檀木,在清朝后期普通人家不能使用,但皇家显然不在限制的范围内。

    而在那时候,紫檀木就因为砍伐过甚,非常稀有了。类似这种地方的修复,想要找到同样的材料,不是件容易事。

    但在另一些地方,这样的事情还可以做到的。

    木料也好,石材也好,生漆也好,理想的古建筑修复,这些地方都要尽可能地还原,使用同种材料。

    所以,古建筑修复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准备材料。

    这些工作苏进在施工队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事实上,对于清朝末年这种规格的宅邸,苏进还是很熟的,里面会用到什么材料,他一早就有预计,也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得到。

    但是一方面为了保密,另一方面也为了锻炼团队,苏进没有直接把结果拿出来,而是带着学生们利用平天机械的设备,进行勘查。同时,还引导他们去图书馆翻查资料,寻找这些材料的来历——这些工作,本来就是文物修复师应该做的。

    骆恒带来的不止是一支施工队,还有国家调配过来的资金以及一些相关的许可证。

    苏进把材料单交给他,骆恒立刻着手去办了。

    在苏进的方案里,国公府被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损坏比较严重,但对整体而言又很重要,需要补配材料、按规制重新制作的。

    第二个部分,是损坏相对较弱,需要按文物修复的方式进行修复的。

    第三个部分,是保存比较完好,需要维护加固的。

    第四个部分,则是损坏比较严重,材料补配比较困难,但对整体不那么重要的部分。苏进打算直接把它们进行一些改造,使之不失整体风格。

    现在对于第一部分,材料的调配还在进行中,需要延后完成。

    苏进指挥施工队,首先开始进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里,他当然也没忘记天工社团。

    这种大型改建工程,天工社团的六个人在里面其实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工作。但即使如此,中间留下来的一些边边角角,也足够他们吃饱了。

    于是,周六那天一早,苏进就把天工社团的全体成员召集到面前,道:“大家已经准备好了吧?”

    这一个星期,这些学生们也没闲着。他们相当忙碌,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成为了苏进的一大臂助。

    这一点,是连苏进事前也没有想到过的。

    虽然展现了令苏进也感到意外的能力,但天工社团的这些学生们却一点骄傲的情绪也没有。他们打从心底认为,他们会的这些,只不过是毛毛雨。他们未来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事实也是的确是这样没错,但学生们能展现出这样的心态,苏进还是很高兴的。

    此时,学生们一个个精神奕奕,脸上毫无倦意,目光灼灼地看着苏进,大声道:“准备好了!”

    看他们的状态也知道,前一晚的准备工作里,也包括了“好好睡一觉”这一项——这正是苏进之前曾经嘱咐过的。

    苏进看着这样的他们,一些叮嘱的话突然不打算再说了。

    他微微一笑,道,“嗯,既然准备好了,那就开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天把3D投影写成了全息投影,现在已经改过来了……哎,有生之年能玩到全息游戏就好了!

    感谢罗晓07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YetAlpha、Fou4v天天或者不那么天天的支持!

   

 0278 老二

    之前这一个星期,吉光榜上很多社团和文修专业都感到了无比的焦灼。

    上周末,一共有二十多个地榜社团的分数猛烈增加;其中五个社团从地榜直升天榜。

    经过打听,很多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对苏进咬牙切齿的同时,也有些悚然而惊。

    以一人之力,就能把吉光榜搅成这样,这个人的本事也太大了!

    这种人说的目标,真的会是信口开河随便乱说的吗?难不成,他真的能完成?

    于是,明明是榜单上其他社团获得的成绩,目前相比起其他文修专业来说也未见得有多出众,却让其他人对苏进的质疑声小了很多。

    不少人都开始提心吊胆,不太敢提前发表言论了……

    而且,跟天工社团不同的是,这些社团不是周末才集中发力。自从上周末他们一次性大量增分之后,这星期的平时五天,他们的分数也在缓慢增长着。

    每天五分,每天十分,幅度不算太大,但非常稳定。

    这样的分数,积累起来就很厉害了。一周下来,上星期增长数量最多的枯藤社团,这星期的五天内,又增长了47分,排名一下子又向前冲了三位!

    地榜上,也有同样的情况。于是,这星期,又有两个社团爬了上天榜,把两位“前辈”一脚蹬了下去。

    看上去只是微小的变化, 但是综合起来,就很可怕了……

    照这样下去,这些社团最后会走到什么样的地步?学生社团超过文修专业这种事情,难道还会再一次发生吗?

    那些没有抓住机会、跟苏进联系的学生社团,以及更上面的那些文修专业忍不住开始焦灼了。他们感觉有一条河流正在自己身边奔腾不息,不少后进者抓住了这个机会,正在不断向前。而在这种趋势与潮流中,他们很有些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最为焦灼的当然是清夏大学文修专业了。

    不久前,他们才被天工社团超了。难道,这样的事情不久后又要来一次吗?

    不,不行,这样实在也太丢脸了。被超一次还可以说是偶然,再来第二次第三次,这不就是在说他们实力不济?

    当然,他们的实力也不是很济,但也不能这样照脸直抽啊!

    很快,清夏大学文修专业的老师学生们就一起发动了起来。他们要打起精神来,多拿点分数,好让自己的位置再保险一点!

    结果,还没等他们真正开始行动,这所谓的“第二次”就来到了。

    原天榜第三十名,全国社团排名第二的盘木社团,也开始涨分了。

    他们的底子比枯藤社团厚得多,涨分的幅度也比他们大得多。

    周五下午,他们一次性增加了286分,总积分772分,刚好超过清夏大学文修专业一分。

    这一分,就是一大步。一瞬间,他们在吉光榜上超过了清夏大学文修专业,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二个超过正规专业的学生社团。

    清夏文修,以及其他一些更靠前的文修专业全部都呆住了。

    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