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工_沙包-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又是老刘问道:“杜组长今天早上给你打电话,究竟说什么了?”

    “嘿嘿。”龚来顺没有直接回答,却卖起了关子,“说了这么多,我口好渴啊。”

    “你这老东西!”老刘瞪了他一眼,真的转身去找水了。茶壶旁边的人更是殷勤,先一步倒了茶,一个个地传到了老刘手中。

    老刘亲手把它捧到龚来顺面前,瞪着他说:“快喝,喝完快说!”

    龚来顺端起茶杯,一口喝了一半,然后笑着说:“杜组长问我们,方案已经做完了,什么时候开始修复石窟。他说,上面有些变动,资金人力暂时可能调不出来,问我们能不能先支援一下。”

    这话让老刘等所有人的表情有些古怪。

    他们把龙门石窟当成自己的事情,的确是打算出钱出人出力进行维修的,但是听见文安组大组长这样说,还是觉得心情有些微妙。

    最关键的是,这算什么好消息,值得龚来顺这么郑重其事地说出来?

    “杜组长说,他会派一个管理人员过来协助我们的修复工作,出了多少钱多少工,全部记好帐,到时候向国家申请拨款给我们。”

    “然后,他说,现在国家刚刚得到一批文物,其中包括大量龙门石窟的佛像。他问我们愿不愿意接收,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在石窟附近兴建一个博物馆,把这些文物进行陈列。”

    有钱,还有文物!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然后,龚来顺的话到此还没有说完。他又喝了一口水,道:“还有一件事,是关于于正传的——”

    说到这里,龚来顺的表情突然变得微微有些沉重。

    他说:“于正传的事情,估计各位已经知道了。其中还有有些内情,可能连你们也不是太清楚。”

    于正传突然失足在龙门石窟跌死,很多人知道的情况只到这里为止。

    但是于琢在卢舍那大佛前那么一闹,苏进还跟他说了不少话,这事一传开,大部分人也知道里面好像另外有内情了。

    现在听说龚来顺说,内情里面其中还有内情?

    龚来顺看着大家说:“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的。从十二年前开始,正传他就被李文夫引进了一个大型文物走私盗卖集团里。李文夫是这个集团的一员,正传却是进行当卧底的。因为李文夫,大量文物从咱们石窟流失了出去,咱们守得那么严,石窟的情况却一天比一天更坏。”

    “但是因为正传,其中相当一批文物于不久之前,完好无损地被抢了回来!他的功劳不可磨灭,所以如果博物馆要成立的话,应该会在馆里给正传建个分馆,就叫于正传纪念馆。这也算是我们给他的一个纪念吧……”

    “什么?”一个声音突然从龚来顺身后传过来。

    龚来顺这段话里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大,除了连逸略微知道内情之外,其他人大部分都在发愣。听见这个声音,他们呆呆地转头,看见于琢更加呆滞的表情,“要,要给我爸建馆?”

 0701 方案完成

    于琢是来给管委会送方案的。

    昨天走完于正传的葬礼,他立刻就回到石窟加入了工作。

    就像龚来顺说的那样,苏进和石梅铁离开的这两天里,田十六一直在带着年轻人们继续工作。

    年轻人们跟着苏进学的是框架,是大局,田十六精通的是细节、是实操,两边在这时候达到了完美的互补。

    田十六对苏进本来就非常的服,实际看到他的方案之后更服了。

    苏进在惊龙会上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并非没带来什么影响。包括田十六在内,很多文物修复师经历过这件事情,心里的某个迷障都被打破了。

    固守传统,恪守从古代传承下来的那些东西,不闻外事,真的是对的吗?

    就像苏进所说,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还被局限在自己小小的一方天地里,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苏进不过十八岁,就已经会了这么多东西,还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带出了这么多优秀的学生。

    他在惊龙会上展示的超声波清洗仪和其他一系列的工具,比他们长年锻炼的技艺更加有用更加好用。

    对于一个文物修复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手上的技艺?

    不,不对,技术是为结果而服务的,最重要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结果是什么?就是看你能不能尽善尽美地修好一件文物,把它挽留在时光中!

    对落后的技艺沾沾自喜,长年沉浸在一些连机器都可以完成的修炼之中,不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的他们,迟早会被苏进这样的新时代修复师抛弃。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想的。惊龙会之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修复师愤愤不平,觉得苏进这是歪门邪道,根本不符合文物修复的正道。

    不过惊龙会上,苏进打倒了全部的长老,背后还有文安组撑腰。这些修复师再不满,也只敢私下里嘀咕几句,敢怒而不敢言。

    田十六绝对不是其中一员。

    他是散人修复师,并没有家族或者门派的传承,靠自己的能力修炼到今天这一步。

    他很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样的瓶颈,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也并不陌生。

    别的不说,他早就开始用手机这样便捷的工具了,对电脑操作也不算陌生。这在传统文物修复师里,可是很难得的。

    所以,他比谁都清楚苏进这一套东西的威力,从一开始就抱着尊敬学习的目的前来的。

    而在看到石梅铁对苏进的态度之后,他心里更加凛然。

    就连海外修复师也很佩服苏进的方案,对他全新的思路心服口服哪!

    海外修复师带走的可是最正统的传承,实力也的确强大。连他们都有这样的表现,大错特错的只可能是文物协会的那帮老东西!

    所以,苏进不在的时候,田十六的架子仍然放得特别低,甚至可以说是谦虚的。

    他不仅自己研究苏进留下来的方案,遇到问题还对年轻人们不耻下问。

    花花轿子人抬人,田十六是七段,还这么谦虚温和,年轻人们当然有问必答,很快就帮他彻底搞清楚了这套方案其中的脉络。

    当然,与此同时,田十六也教他们如何完善自己的方案,可以说是倾囊相授了。

    两边一拍即合,合作得非常愉快,短短两天时间,就把慈香窟的修复方案大致完善了一遍。

    昨天晚上苏进回来,察看了一下这份修复方案,表示做得非常好,没什么大问题,只修改了两个细节。

    苏进的肯定让年轻人们非常兴奋,他们连夜改完,一早就催着于琢把它送过来管委会,其实也是一个催促——“方案推进得很快,你们那边的准备工作也要抓紧了!”

    结果于琢刚刚进门,就听见了龚来顺的这句话,让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在乎的,不光是博物馆分馆的事情——当然这个也很重要。

    最关键的是,文安组这相当于是给于正传的行为定了性,彻底洗刷了他的污名了!

    从此,于正传就不再是一个犯罪份子,而是一个身负重任,为保护文物牺牲自己生命的好人!

    对于于琢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盯着龚来顺,嘴唇动了几下,眼圈马上就红了。

    “哎,小琢来了啊,快过来。”

    龚来顺亲自走过去,把于琢拉到面前,拍拍他的肩膀。

    “前段时间你也辛苦了,到时候那批文物过来,你就负责接收吧。到时候你爸的馆……”

    “不,不用了。”于琢突然开口。

    他的眼圈还红着,却并没有掉眼泪,眼神也清明而坚定。

    “我不擅长跟人打交道,做事也不过细,接收文物什么的还是管委会的大家来吧。我……”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纸盒,走过去把它放在桌子上,打了开来,“我还是想帮忙修复龙门石窟!”

    “这是龙门石窟奉先寺和慈香窟两处的修复方案,已经通过苏老师和石大师的一致认可,确认没有问题。整个工程的预算大约为……修复用时大约是……将会分阶段进行……”

    于琢拿出里面的文件,侃侃而谈。他的眼睛里闪动着强烈的光芒,阳光从外面射进来,照在他的头发上,让他的黑发微微有些发金。

    这发色让管委会一部分人想起了于琢先前的样子,但无论是表情还是姿态还是谈吐,这孩子都跟以前有了彻底的不同。

    “目前大致是这样,后续的方案还在陆续制作中。苏老师建议,可以先开始推进奉先寺的修复了。龙门石窟修复是个大工程,耗时非常久,修复完成之后也必须要一直维护。像这样分区分块修复,边修复边开放参观,是比较有利于今后的。”

    “现在已经完成的方案我都带过来了,各位叔叔伯伯可以先看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说着,于琢指了指桌上的文件,往旁边退了一步,整个动作从容自然,极为流畅。

    旁边的“叔叔伯伯们”发了会儿呆,老刘首先动了起来。

    他走到桌边,翻开其中一份方案。

    他随便翻了两页,没一会儿就看了进去。

    虽然这方案从开始制作到完成到验证,龚来顺全程都知道,但老实说,方案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他还从来没有见过。

    这时,他也走到老刘身边,凑着他的手一起看。

    “……对奉先寺危岩的体量大小、分布形态、破坏特征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了稳定性系数,各区域趋势的绘力学计算剖面图如下……”

    刚看到一句话,龚来顺就觉得有点眩晕了。

    他强忍着移开目光的冲动继续往下看。下方果然是剖面图形,旁边写着很多数据,接连好几页都是。

    老刘显然也看不懂这些,连续把它翻了过去。

    剖面图之后是总结与分析,于是他又停下了手。

    “根据分析,对奉先寺危岩进行四种不同方式的处理。a、规模较小且无保存价值的,直接去除。b、局部锚固法。c、黏结法。d、灌浆法……”

    这部分比较容易看懂,老刘和龚来顺的表情一起变得认真起来。

    现在做出来的方案是奉先寺和慈香窟的,类似这样大型工作的修复方案都不是一两张纸能够解决的,两个区域每个的方案都有厚厚的好几大册。

    不久,周围其他人也三五成群的凑到了一起,几人一份文件地看了起来。

    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虽然请来了专业的文物修复师,但他们也不想真的只当个甩手掌柜,该知道的事情还是想要搞清楚。

    而苏进亲手或者牵头做出的方案,最大的优势就是科学系统。

    系统代表着全面,代表着逻辑性。虽然其中还是有一部分,类似龚来顺他们之前看到的“力学计算剖面图”那样的东西让人看不太懂,但是跳过这部分专业内容之后,其中的脉络与结构仍然是清晰的。

    原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据此而来的修复计划是什么样的,各方面都整整齐齐清清楚楚,一看就很分明。

    苏进所带的这批年轻人们的确很熟悉龙门石窟,但是再熟悉,能比得过在石窟干了几十年的管委会这些前辈老人吗?

    其中好些人对龙门石窟之熟悉,简直比自己手上的掌纹更甚。很少有人能画出自己的掌纹是什么样的,但是这里至少一半人都能画出奉先寺每一块石头的所在。

    越过最初的障碍之后,他们发现这份方案真的一点也不难看懂。

    如果是这份方案的话,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去请专业修复师来进行评定,他们自己就能判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室内一片安静,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前台小姐竖起耳朵,听了听里面的动静,有些疑惑。

    她想了想,从前台走进来,透过竹枝的缝隙往里看。

    偌大的茶室里,阳光从落地窗往里照进来,照得竹影摇晃。

    竹影之间,十余名管委会委员全部低着头,看着手里的文件,表情严肃,目光专注。

    她早上过来上班的时候,一直觉得今天的气氛有点不对,感觉有些压抑,这让她有些紧张。

    但现在,无声的专注之中,那种压抑却全然消失了。

    仿佛有某些不知名的东西在安静里萌发,正在迅速地成长起来!

 0702 启动

    大家是差不多时候开始的,看完的顺序却有先有后。

    龚来顺和老刘最先从方案里抬起头来,想接着往下看,但他们发现,所有的方案都被人拿在了手里,全部被占住了。

    老刘小声埋怨于琢:“怎么不多打印几份过来!”

    于琢看着他们的样子,早就已经松了口气,他跟这些人都是很熟的,笑着挠了挠头:“来得太急了,不过我把原文件也带过来了。”说着拿出了一个u盘。

    “赶紧的,多打印几份!”老刘转头一看,正好看见前台小姐,立刻向她招手,“来来来,去把这些打印……打印个十份吧!”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龚来顺按住了。龚来顺说:“把打印机搬进来,就在这里打吧!”

    说着,他对老刘摇了摇头,“现在情况特殊,该保密的还是保下密比较好。”

    老刘想起李文夫的事情,黯然叹了口气,又抬头招呼道:“对,还是把打印机搬到这里来吧!”

    这一天,龙门石窟管委会成员本来全部都是为了李文夫的事情而来的。

    在此之前他们听到了一些风声,具体是什么事不清楚,只知道不是什么好事,都有些忧心忡忡的感觉。

    现在事实已经被证实了的确不是好事,比他们先前想象的还要坏得多,但却没一个人再在意这些了。

    他们全身心地沉浸在了于琢带来的方案里,时而惊喜,时而恍然,精神非常振奋。

    他们全天都没有离开这里,中午饭都是用前台小姐叫的外卖随便敷衍了下。下午三点以后,安静的环境渐渐被打破,开始有了一些人讨论。

    于琢一直留在这里没有离开,这时总算有人想起他来了,开始抓着他各种各样提问。

    于琢是最早跟着苏进的,对苏进的各种思路,他都理解得非常深入,这时回答起来有条有理,一点困难也没有。

    下午五点半,前台小姐要下班了。她又往里面看了一眼,听见里面不断传来对话声与争论的声音,热闹得不行。管委会的那些大佬,似乎一点离开的意思也没有。

    她犹豫了一下,把刚刚拿起的包又放了回去。

    果然半小时后,里面就有人叫她:“小秦,小秦!”

    姓秦的前台小姐连忙走进去,只见龚会长走出来,对着她比了个手势:“再订十五份外卖过来!”

    十五份!小秦惊讶地张开了嘴,下意识地往里看了一眼。

    这意思是,里面的人一个也没打算走?

    这一夜,凤来大厦十七楼灯火通明,直到第二天天亮还亮着灯。

    太阳升起时,管委会每个人眼圈发青,脸色疲倦,眼神却是非常兴奋的。

    “这样的话,一星期后就可以动工了!”老刘声音有些嘶哑,但嗓门仍然非常大。

    “人员召集和调度全部交给你了,你可不能掉链子啊!”龚来顺对他说。

    “放心,天亮我就去打电话……咦,天已经亮了啊。”老刘拍了拍额头。

    “老龚,钱的事情就归你总管了,回头我就把钱打过来。唔,得等两天,有些钱还得周转一下。”另一人道,“三天,三天内一定到齐!”

    其他人也纷纷保证,积极性极高。

    “废什么话,时间安排都已经写在上面了,谁的环节出问题,我就找谁的麻烦!”龚来顺瞪着他们。

    “放心吧老龚,咱们盼了几十年的事情,好不容易要开始了,怎么可能出问题?保管一切顺顺利利的,让咱石窟光鲜亮丽,震惊全华夏!”又一个人感慨道。

    “哎,我就说了,咱们什么都好,就一件事不好。”老刘突然说。

    “什么不好?”其他人迅速警惕起来了。

    “老龚的名字不好。老龚老龚的,我叫着可别扭!”老刘埋怨道。

    “妈的滚你的蛋!”龚来顺本来还有点紧张的,结果一听这话,立刻就跳起来了,一巴掌拍上了老刘的后脑勺。

    骂声中,会议室里哄堂大笑,气氛跟昨天上午已经完全不同。

    以这一天为起点,龙门石窟修复工程正式开始启动。

    那一天一夜的时间里,管委会的成员可不仅仅只是在研究学习苏进他们做出来的方案,还像之前约定的一样,把自己这边的事情全部安排好了。

    之前他们就说了,文安组只要做出了方案,他们这边有钱有人,根本不需要上面太操心。

    现在虽然杜维保证过段时间会申请专项资金拨下来,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种表示态度的安抚,他们并没有真正指望这个。

    三天后,工人们一批批聚集到石窟下方的临时房子里,进行工作前的培训。

    第一批过来的工人以附近的石匠、建筑工人为主,虽然没做过石窟维护这样的大工程,但对于手上的活计并不陌生。

    他们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又三天后,到达奉先寺开始干活。

    “石大师,拜托了。”

    于琢捧着一杆毛笔,恭恭敬敬地递给石梅铁。

    这杆毛笔跟常见的那种很不一样,它的笔杆上接着一根很粗的金属杆,还是伸缩的那种。

    石梅铁盯着前方那片陡崖,目光缓缓移动,非常专注。苏进站在他身后不远处,旁边围着几个人,龚来顺、连逸等都在。

    石梅铁接过毛笔,在旁边的墨水瓶里蘸了墨汁,向前走了一步。

    按照他以前的习惯,墨水瓶这种低级的东西是不会用的,凡动笔必上墨砚,还要上好的那种。但短短一段时间,他的心态和做法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这种事情也不是很在意了。

    石梅铁微微弯腰,在旁边的石壁上连点三下,三个墨点并排列在了一起。

    接着,他卡卡两声拉开金属杆,把毛笔加长,又在另一个地方点了同样的三点。

    毛笔的金属杆不断拉长或者减短,石梅铁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一个又一个的墨点出现在陡崖上。

    苏进全神贯注地看着,目光不断扫过墨点所在的位置。

    大约半个小时后,石梅铁停笔,再次看了一遍这些墨点,转身走了回来。

    他收起金属杆,随手把那支毛笔搁在侄儿的手上,道:“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在这些地方定锚,这一片就没问题了。”

    所谓定锚,是指石窟遗迹修复中的“锚固技术”。早在公元三到四世纪的时候,它就已经了出现了。

    在石壁或者石崖上打下锚孔,用木杆或者金属杆进行固定,再用石灰或者米浆等往锚孔里进行灌注,将其彻底封闭。

    这样做了以后,锚杆固定住脆弱的部分,提高岩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将力传给处于完好状态并且能够安全地承受岩体拉剪应力的区域,使整个区域重新成为岩体安全区,更充分发挥被加固岩体的自身强度,有效防止岩体的变形和松动破坏。

    这种修复技术虽然古老,但是安全高效,一直延用并且普及了开来,世界各地很多行业都有采用。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锚杆的材料和加固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古老的锚杆基本上都是木质的,现在则以金属为主,有时候还会用金属制成悬臂梁,效果更强。

    锚固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结构设计,锚固结构和强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所在的位置。

    古老的工匠们基本上是凭经验行事,对岩体进行观察之后,确定锚杆的类型、参数与位置,接着下钎定孔,选杆灌浆。

    在苏进以前的世界里,则加入了很多现代科技方面的手段。这样做安全可靠,步骤比较多,用时比较久。

    现在,他们时间有限,需要加快进度,石梅铁主动请缨,申请由自己来定锚。

    接着,他展现出了极其强大的能力,定锚的准确性跟苏进已经计算出来的一部分极为相似,这让苏进也非常吃惊。

    这样的技术,他曾经听说过,但是就连他自己也无法精准地做到。

    这些海外修复师,所谓的正古十族,果然还是有自己独到的本事的……

    “石大师定了锚,我来打孔吧。”

    苏进看了一遍墨点的位置,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微笑着说道。

    石梅铁扬了扬眉。

    苏进的方案做得很厉害,连他也很佩服,但到现在为止,他都还没见过他亲自动手。

    手上功夫不比其他,需要天赋,更需要长年累月不断的基本功累积。

    文物修复师靠自身的底蕴知识,但手头功夫也同样关键。一个不会动手的修复师,那能叫修复师吗?

    “那好,就看你的了。”

    石梅铁本来想让自己的侄子石青乔来下第一钎的,听见苏进这样说,示意石青乔把铁钎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