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在好莱坞(白色)-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证明瑞恩的担心不是多余,就在联邦调查局还在调查中的时候,网络上面再次有了新的动向,那个应该是黑客的人或者组织,又一次曝光了米拉麦克斯的绝密资料,这次倒霉的人轮到了昆汀?塔斯蒂诺。
这是与米拉麦克斯合作最为愉快的导演,黑客曝光的不是昆汀?塔斯蒂诺的丑闻。而是他和米拉麦克斯合作的新项目,他们直接将昆汀的新剧本——一个关于二战和希特勒的故事——上传到了网络上。
剧本曝光,很可能会导致这个项目被强行砍掉。
幸运的是,昆汀写出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剧本框架,连初稿都算不上,否则米拉麦克斯真的要哭了。
但就算是这样,修改剧本以及前期投入的数百万美元资金,也必然会打水漂。
整个好莱坞哗然,许多公司不再是用看热闹的心态来关注了。这已经触及到了整个好莱坞的底线,每个制片公司见不得光的事情太多了,今天米拉麦克斯的剧本泄露,谁知道明天会不会轮到他们头上?
伴随剧本泄露而来的。还有黑客的身份,一个自称‘雅利安国家’的白人至上组织,宣称对理查德?纳努拉和剧本泄露事件负责,同时阐述了发动这次黑客袭击的主要原因——理查德?纳努拉是非洲裔高管。米拉麦克斯是标准的好莱坞犹太势力公司。
他们自称掌握了米拉麦克斯众多隐秘的资料,警告米拉麦克斯最好取消近期内的电影上映计划,否则会披露更多见不得光的内容。
“取消近期内的电影上映计划?”
轻轻敲着办公桌。瑞恩按下通话器,对秘书台说道,“简,给我送一份米拉麦克斯今年的上映计划。”
过了没几分钟,女秘书推门进来,将米拉麦克斯的上映计划表放在了办公桌上,瑞恩取过来先大致浏览了一边,然后仔细的看了起来。
米拉麦克斯出品,华纳兄弟发行的《忍者神龟》早就上映了,这只是简单无脑的商业片,也不存在多少争议。
杰西卡?阿尔巴出演的《夺命手术》是这个月上映的,好像反响非常一般。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和昆汀?塔伦蒂诺的《刑房》是传统b级片,虽然没有上映,但影片前世看过,想来今世也不可能有太多区别,应该不会触及白人至上者敏感的神经。
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这部影片由派来蒙发行,制片方却是米拉麦克斯。
然后……是两部迪士尼影业出品,米拉麦克斯发行,直冲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奖项而去的电影。
也是当初瑞恩和好莱坞以及联邦政府对伊朗又一次抗议的强烈回击。
伊朗女漫画家和插图画家玛嘉?莎塔碧执导的《我在伊朗长大》和被伊朗政府驱逐出境的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一次别离》。
前者会在十月份上映;后者将会从十一月初开始点映,新年过后在北美乃至世界范围内大规模上映……
相比于前者充满商业味道的动画电影,阿斯哈?法哈蒂的《一次别离》就是冲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小金人而去,以如今的国际政治形势,拿下最佳外语片也不是难事。
这两部影片集合了华纳兄弟、迪士尼影业和派拉蒙影业的投资,以及联邦政府的部分赞助,交给米拉麦克斯发行运作也是瑞恩的主意,毕竟迪士尼的主要目标是《黑天鹅》,不可能过多分散旗下的资源,也不可能兼顾太多。
只是以白人至上为宗旨的黑客组织,会关心这两部影片?
想到这里,瑞恩摇了摇头,将目光投放在了万圣节期间上映的《刑房》上,对方曝光了昆汀?塔伦蒂诺未来的电影剧本,会不会与他的这部电影有关系?
拨通哈维?韦恩斯坦的电话。瑞恩与犹太大胖子简单的说了几句,又皱起了眉头。
从哈维?韦恩斯坦的话中和联邦调查局的初步调查来看,对方肯定掌握了米拉麦克斯不少资料,甚至能给米拉麦克斯造成更多的麻烦,但电影上映计划推迟或者取消,米拉麦克斯同样损失巨大。
不说院线方面的违约金,单是投入的数以千万计的宣传营销费用就会全部泡汤。
最重要的是,对他们妥协了第一次,必然就会有第二次。
反犹、白人至上、种族歧视和阶级矛盾,看似强大的美利坚内部充斥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又直接反馈在了好莱坞这个全美最大的宣传窗口上面。
接着,乔治走了进来,罗德里格兹那边也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黑客们使用的‘肉鸡’来自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短期内很难追到他们的真实位置。
南美……美利坚的后花园问题也不少。
叮嘱乔治几句,瑞恩离开迪士尼大楼,乘车直奔北好莱坞,娜塔莉在家中举办了一个派对,参加的几乎都是好莱坞的知名犹太裔。
娜塔莉很聪明。并不单纯依靠迪士尼的公关,充分发挥了自己族裔和血脉的优势。
“有线索了吗?”
花园的露天派对中,等瑞恩简单的应酬后,娜塔莉走了过来。低声问道,“他们的真正目是什么?”
“应该是针对我们。”
虽然瑞恩没有明说,娜塔莉也清楚‘我们’指的是犹太势力,“需要联合更多的人吗?”
“暂时不需要。”瑞恩摇了摇头。
现在连对方的真实身份和真正目的都没有弄清。反制手段只能停留在预想阶段。
“妈妈。”
听到娜塔莉的话,瑞恩赶紧转身,礼貌的向走来的中年妇人问好。“你好,谢莉夫人。”
“瑞恩,我们有好多年没见了吧?”赫许勒太太的话一点都不客气,她管不了性格独立倔强的女儿,但对某些人总有怨气,“你也好久没去长岛拜访了。”
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瑞恩聪明的选择了沉默,任凭赫许勒太太夹枪带棒的发泄着不满。
“妈妈。”娜塔莉拉了下母亲,“有人过来了。”
走过来的人是斯嘉丽?约翰逊,她礼貌的向娜塔莉的母亲问候,然后直接问瑞恩,“需要我们做什么吗?”
除了彼此间多年建立的交情,他们还是利益共同体,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形容也不算夸张。
“我们需要钱……”瑞恩故意开玩笑,“所以,斯嘉,把你所有的身家都捐出来吧。”
“只要你需要。”斯嘉丽对他翻了翻眼睛。
赫许勒太太忽然开口了,“娜特,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和你爸爸没有多少人脉,但你的祖父和祖母当年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虽然她面对的是娜塔莉,瑞恩却知道这话是对自己说的,“谢谢。”
看了这边一眼,赫许勒太太再也没有了当初对他的友善,转身离开了这里。
瑞恩相信,如果不是黑客组织将矛头对准了犹太人势力,赫许勒太太根本就不会说这种话。
“米拉麦克斯会推迟电影上映吗?”娜塔莉和斯嘉丽关心的问道。
“不会,我们不会在这种事上妥协。”瑞恩也不允许这种事发生,“我与韦恩斯坦兄弟沟通过了,米拉麦克斯的电影会按时上映。”
哪怕是在开放的西方,族裔和血脉也能带来很多便利,但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这个群体的责任。
第七百八十章我们必须做出反击
有着“仇恨之音”色彩的白人至上极端主义仇恨文化在美国有大批拥趸,白人至上运动不仅存在,其蔓延方式也超乎人们想象,这些白人至上的信奉者更多地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互相联络并传播仇恨情绪,而在更为复杂的现实中,他们并不公开表露其极端分子的身份。
在迪士尼施加的压力下,联邦调查局突袭了几个臭名昭著的白人极端组织,却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的线索,似乎这件事与白人极端组织并没有联系。
另一方面,米拉麦克斯没有公开回应黑客的要求,各部影片的宣传营销依然在进行中,特别是十月份即将上映的《我在伊朗长大》,在全美众多利益团体的推动下,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占据了显著位置,甚至被许多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列为了十月份必看的电影。
美国在中东有着重大利益,伊朗则是中东的一根刺,丑化抵制伊朗,是众多利益集团乐见其成的事情。
米拉麦克斯已经表明了态度,不会轻易妥协。
包括瑞恩和联邦调查局在内,都在静等事件的最新变化,而对方也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同样的一个八卦网站,同样来自南美后花园的‘肉鸡’,黑客曝光了万圣节档期上映的《刑房》的详实剧本,这部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和昆汀?塔斯蒂诺联合制作的电影,还没有上映,就暴漏了全部的剧情。
尽管网站在瑞恩的强势干预下,很快删除了与剧本有关的内容,但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这份电子剧本已经落入了很多影迷的眼中,《刑房》未来的票房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黑客还公布了两名米拉麦克斯高管往来的电子邮件,其中充满了对黑人影星克里斯?塔克的嘲讽——就像是来自非洲的一只肮脏廉价的沸沸……
不用说。这种带着种族歧视的言论,肯定会引来众多人的不满和抗议。
其实,针对黑人明星的言论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好莱坞非常正常,各大公司的高管经常私下里拿他们开玩笑,但私下里怎么说都无所谓,如果被人抓住证据捅出去,那是相当麻烦的事情。
除了发表道歉声明,米拉麦克斯也没有别的选择。
用瑞恩的话来说,现在的米拉麦克斯处处被动,股价更是一泻千里。甚至还有投资商想要撤资,就连韦恩斯坦兄弟都产生了动摇,认为现今这个时刻应该考虑作出适当的退让和妥协,否则米拉麦克斯有可能会成为全美最大的笑话。
“退让才会是笑话。”
在哈维?韦恩斯坦的会所里,瑞恩严肃的向这对兄弟说道,“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妥协,但在这件事上,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我们……”
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韦恩斯坦兄弟,“我们不是遇到威胁就会主动退让的软蛋。”
“哈维。”瑞恩郑重的看着大胖子,“我让你统计的事情怎么样了?”
“没有更加过火的言论或者图片。”哈维?韦恩斯坦信誓旦旦的说道。“再糟糕也不会比理查德的性。丑闻和种族歧视更糟糕了。”
“那好,我们坚持下去。”
“可是,很多投资商考虑撤资……”
鲍勃?韦恩斯坦的商人本性发作了,瑞恩直接伸手打断了他的话。“我和妮可在这次事件上的损失预计最少在两亿美元,我不在乎损失更多的钱,我想要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目的。还有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眼睛从韦恩斯坦兄弟身上扫过,瑞恩缓缓说道,“如果有人想撤资,想跳出这局游戏,我不反对,但……我不会。”
“我们也不会。”哈维?韦恩斯坦是个聪明人。
“我的基金会为韦恩斯坦影业提供低息贷款。”
看到韦恩斯坦兄弟表态,瑞恩点了点头,“如果有人想撤资,随时欢迎他们离开。”
撤资的只是几个无关紧要的小投资商,如同韦恩斯坦兄弟的身份一样,米拉麦克斯大部分股东身上,带着鲜明的犹太痕迹,在某些人的鼓励和簇拥下,这些人短期内还会坚持下去。
当然,瑞恩的表态也是他们的信心所在。
虽然被黑客爆出了种族歧视的言论,但主流媒体和网站上面,并没有在这方面过多着墨,以迪士尼为代表的众多媒体,纷纷将米拉麦克斯包装成了黑客事件的严重受害者,也鼓吹不能对来自极端主义组织的威胁低头。
舆论无法控制,却可以进行引导,这也是媒体最擅长做的事情。
黑客组织没有下一步的行动,似乎沉默了,时间慢慢迈入了十月份,当《我在伊朗长大》还有十天上映的时候,他们终于发出了米拉麦克斯事件以来最响亮的声音。
“我们此前已警告过米拉麦克斯影业,要求得不到回应,我们就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已经握有米拉麦克斯全部的网络数据,包括雇员的秘密以及各类高层机密,如果不遵从要求,我们就将全部数据公之于众。”
“立即放弃上映破坏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我在伊朗长大》和《一次别离》!这是犹太人针对伊斯兰世界发起的攻击,所有的伊斯兰兄弟应该团结起来,致力于消灭犹太人,将犹太势力彻底赶出好莱坞!”
“米拉麦克斯和联邦调查局,你们找不到我们的。我们是完美的,坚不可摧的。只有明智的决定和行动才能拯救米拉麦克斯影业!”
这些人还警告了院线——如果有院线放映《我在伊朗长大》和《一次别离》,请想想2001年的911事件!
米拉麦克斯的部分员工和高管接到了一份电子邮件——迄今为止我们所做的都只是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你不想遭受更多损失,请在下方的邮件地址中签名反对米拉麦克斯影业的所作所为。否则,你和你的家人都将身处危险之中。
事件出现了惊人但瑞恩隐隐有些猜测的转变,这个将‘雅利安国家’迅速改名为‘维护中东和平’的黑客组织,威胁米拉麦克斯取消影片《我在伊朗长大》和《一次别离》的发行计划,否则将在美国发起类似“9。11”的恐怖袭击。
至此,黑客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他们就是冲着这两部影片来的。
刚刚经历了911事件的美国是敏感的,几乎所有北美院线都对可能招致的恐怖袭击表示担忧,包括amg在内的几家院线公司,还宣布暂时中止即将上映的《我在伊朗长大》的放映计划。
接着,又有几家院线公司宣布放弃放映计划,似乎《我在伊朗长大》就要完蛋了。
米拉麦克斯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放弃《我在伊朗长大》和《一次别离》几乎是最好的选择。
“该不会与伊朗政府有关系吧?”
也不怪妮可会如此想,这几年好莱坞与伊朗之间摩擦不断,甚至让伊朗政府在全世界都丢足了颜面。
明亮的灯光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将花园中照射的分毫毕现。所有的佣人都被瑞恩打发去了前庭,连临时服务员都是妮可在充当,今晚他们与韦恩斯坦兄弟等人的谈话,绝对不能流传出去。
“很难说。”
一直很少说话的鲍勃?韦恩斯坦从长条餐桌上拿了一根香肠,坐在瑞恩旁边,边切边说道,“即使不是伊朗政府,也是倾向于他们的组织。”
“他们很会伪装。”
《我在伊朗长大》的制片人凯瑟琳?肯尼迪放下了刀叉,“开始时我也以为是那些白人至上组织针对理查德和我们犹太裔发起的攻击。”
端着自己的咖啡杯。瑞恩一直没有开口,等餐桌上的议论渐渐停歇,这才放下了杯子。
“不管这件事伊朗人有没有参与。”他缓缓说道,“这个黑锅都要让伊朗政府来背。”
“他们确实是最适合的对象。”哈维?韦恩斯坦附和的点头。
“事情到了现在……”瑞恩双手交叉。放在了桌子上,给这件事定下了基调,“这是伊朗人对犹太人,对整个好莱坞发动的攻击。他们挑衅的是我们的自由,是好莱坞制片的自由,我会向联邦政府、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局施压。黑客交给他们追查。”
所有人都看着瑞恩,完完全全以他为中心。
“我们必须做出反击,挽回米拉麦克斯的形象,以及我们在资金方面的损失。”
“我会联络院线。”鲍勃?韦恩斯坦吃掉最后一块香肠,“尽可能按照原计划上映。”
“哈维,鲍勃,凯特。”瑞恩的语速不快,却异常清晰,“好莱坞电影所拥有的言论自由的主体地位,是好莱坞一次次在最高法院的官司打出来的,来之不易。”
“这是一片自由观念深入人心的土地,当自由遭受恐怖主义威胁时,公众会爆发最大的热情,别忘了,这两部影片还得到了联邦政府的全力支持……”
将大致的计划说了一遍,众人没有异议,不管这件事与伊朗有没有关系,伊朗政府的黑锅都背定了。
即使他们不做,联邦政府和联邦调查局也绝对会将这件事扔在伊朗人头上。
过去、现在和将来,全美都不会放弃向敌对国家泼脏水。
这样还有其他好处,易怒的伊朗政府肯定又会对好莱坞,特别是好莱坞的犹太裔发起抨击,而一向政治正确的奥斯卡很可能在重要奖项上面选择犹太裔作为回击。
第七百八十一章高举自由的灯火
尽管‘维护中东和平’组织的言论大多是针对犹太人,但在众多媒体的渲染下,这是他们对好莱坞发动的攻击,威胁的是全美的自由。
瑞恩说的并没有错,好莱坞为了自己的创作自由,过去数十年间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肯定不会放弃这一点;联邦政府也需要进一步激发全美对伊朗的敌视,与好莱坞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何况,那两部影片还是华盛顿当局力主推动制作的。
除了与全美犹太人协会和好莱坞的名流保持联系外,瑞恩还亲自往白宫挂了一通电话,双方几乎没怎么交流,就在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白宫需要进一步丑化伊朗,瑞恩需要利用伊朗为米拉麦克斯和犹太裔洗地,挽回先前的巨额损失,乃至从奥斯卡上获利。
“此次袭击事件与以往我们所遇到的网络攻击都不相同,其目的不仅仅是形成大规模的破坏,还试图干涉美国的言论自由。”
网络安全公司fireeye接受米拉麦克斯的聘请进行了调查,负责此次调查的专家团队负责人凯文?曼地亚接受采访时说道,“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次经过精心准备和策划的犯罪行为,而策划者应该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他们趁米拉麦克斯影业不备而发起了此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袭击。”
联邦调查局则更是直接,正式介入‘米拉麦克斯事件’开始,就显著提升了案件的侦破速度,瑞恩与白宫通过电话后,他们每每出场表态,都毫不犹豫地指认伊朗就是幕后推手,还罗列出了一系列证据。
“攻击米拉麦克斯影业中使用的黑客软件与伊朗人员开发的其他恶意软件有关;此次攻击中使用的工具与去年伊朗对以色列银行和媒体的网络攻击中使用的工具相类似……”
伊朗是米拉麦克斯事件的幕后主使者合情合理,也合乎白宫和好莱坞乃至全美公众预期的情节设定。
“我们没有屈服。我们没有让步,我们一直在坚持!自由创作是好莱坞的传统和权力,自由世界不会向恐怖主义妥协!”
召集的新闻发布会上,哈维?韦恩斯坦也适时表达了米拉麦克斯的态度,将声望严重受损的米拉麦克斯包装成了自由斗士,“哪怕只有一家院线放映《我在伊朗长大》,米拉麦克斯也会执行原定的上映计划!”
诺基亚剧院也宣布,会与米拉麦克斯合作,为影片举办首映式。
随后,‘维护中东和平’组织又一次对米拉麦克斯发动了黑客袭击。但在早有准备的网络安全公司的反制下无功而返,这些家伙只好在网络上发表了针对可能出现的首映式的言论。
“警告!
参加电影《我在伊朗长大》首次公演活动和去电影院观看此电影的人们,我们会让你知道拿恐怖事件开玩笑将会有怎样的结局。
很快,全世界都将知道米拉麦克斯发行的这个电影有多么的不堪。
很快,全世界都会感到恐惧。
想想2001年的9月日。
我们建议你在电影放映期间远离那些电影院。
如果你住在电影院附近,最好选择搬家。
接下来几天内会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因米拉麦克斯影业的无知无度而起。
米拉麦克斯影业会受到全世界的谴责。”
米拉麦克斯事件发生之初,美国公众如同看待其他八卦绯闻一样,旁观事态发展,一副看戏的姿态。切身之痛的只有米拉麦克斯的股东们,所以瑞恩决定将全美公众都拉下水,让他们掏腰包来为米拉麦克斯的部分损失买单,而‘维护中东和平’组织的恐怖威胁言论。也激怒了全美公众。
在美国人眼中,在电影里丑化伊朗人乃至恶搞一国的领袖都是合法的言论自由,好莱坞乃至全美所拥有言论自由来之不易,所以不论是外国还是本国的政治领袖和宗教圣人。都可以成为讽刺的对象。
尽管遭受了恐怖威胁,但在瑞恩的力挺下,米拉麦克斯还是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坚持影片按期上映,米拉麦克斯的强硬态度,重新唤起了公众的好感,甚至还有很多支持自由主义的团体,自发组织人员聚集在了米拉麦克斯影业门前,以示支持。
自由或许不是普世价值观,绝对是北美奉行的价值观,当自由受到威胁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站了出来。
恐怖威胁似乎吓住了不少准备去参加首映式的人,瑞恩则在自己的脸书和博客上面,发表了支持首映式的声明。
“如果《我在伊朗长大》发行受挫,那么我们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言论自由就输给了恐怖主义的威胁,面对威胁妥协就范不是美国人该有的作为,美国社会的自由不应受其他国家的审查,好莱坞和美国文化不应受到其他外来势力的审查。”
“我会参加首映式,我会告诉韦恩斯坦兄弟,告诉我的朋友们,我们不会屈服于任何形式的非法攻击!我们始终高举自由的灯火!”
似乎是在响应号召,数以十万计的人或转发或回帖。
“支持瑞恩,我要参加首映式。”
“以自由的名义,我们从来都不会妥协!”
“热爱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