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走未来路-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佃户挤入了世族圈子,他就开始以世族心态欺压其余佃户。
    以个人宿命而论,佃户有概率升格为世族;以阶层宿命而论,佃户永远都是佃户,世族永远都是世族。环顾今日司马晋国,如果家里没有长生者坐镇,你就别想评为上品,也别想依赖资本增值奢望兼并千百亩良田。但凡县令以上的官员,但凡县乡有名的大地主,即使他们本人不是长生者,背后也全部都有长生者为他们撑腰。
    长生种子体系的力量归于一身特性,骇然成为长生者称霸地方的利器。
    晋室高等级长生者只有司马懿、司马炎、司马睿、司马师、司马昭等五人,其余的王导、庾亮、王敦、祖逖、陶侃、桓温、殷浩、谢安、王羲之、桓冲等辈都是世族代表,以周瑜、鲁肃为代表的5级长生者世族名门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世族有人脉又有实力,司马懿为了笼络他们效力晋室,不得不过渡部分权力,最终形成九品中正制。
    天命喜新厌旧,龙气也喜新厌旧。
    司马懿、司马炎、司马睿、司马师、司马昭等过气帝王,无缘再一次享受龙拳庇护。司马聃等后辈又不成器,他们得到紫色龙气眷顾,也只能发挥堪比9级长生者的防御。如果江南世族与冉闵等新兴真龙勾结,8级修为匹配绯色龙气,他们绝对有希望俘虏司马家族,复制绝圣门统治北方沃土的奇迹。司马懿默许九品中正制削弱皇权,并非因为司马懿蠢笨眼瞎,而是以王导、庾亮、周瑜、鲁肃等为代表的世族已经拥有令司马懿不得不低头的力量。
    可惜,长生种子体系的溢出效果止于长生者群体。
    超自然能力放大了长生者的伟力,“水可载船,亦可覆船”比喻中的“水”,范围渐渐缩小到长生者群体。5级长生者就可利用机动作战能力击退一千名重甲战兵,非长生者群体的反抗能力越来越微不足道。没有长生种子体系的正常世界,十万流民起义的威慑力如果是10000;在有了长生种子体系的新世界,同样十万非长生者流民的威慑力最多为100,十余名5级武职长生者或许就能轻松镇压。
    权利来源于阶层博弈。
    非长生者的博弈能力越来越弱,他们的政治地位自然越来越低。
    两汉时期的地方豪强,他们需要平民的力量。没有一群又一群平民为他们冲锋陷阵,豪强凭什么影响时局?彼时为了凝聚宗族人心,地方豪强习惯性做表面文章,修路修桥、主持公道、救济灾民,努力维持自家的声誉或者说威望。只有把乡镇经营成铁板一块,地方豪强遇到三国乱世机会时,才能振臂一呼,轻松唤来上千名青壮助力,而后凭之得到曹操、刘备、孙权等诸侯的尊敬和依赖。
    而有了长生种子体系,力量归于一身,世族豪强何必再拉拢战斗力孱弱的非长生者百姓呢?
    3级长生者能够瓦解一千名青壮村民的松散联合,4级长生者能够铁拳镇压一千名青壮村民叛乱,每名长生者都可以折算为“五百精锐步骑”“两千精锐步骑”等强悍战斗力。以军事意义而言,每名高等级长生者,特别是那些具备战术思维的武职长生者,一人就是一军。
    面对一个高等级武职长生者,你绝不能以“一人”视之,必须参考其战斗力把他想象成正常世界的千军万马。因为,他们的的确确能够完成千军万马才能完成的军事任务。
    在高等级武职长生者面前,非长生者青壮的人数规模渐渐失去意义。既然非长生者青壮村民已经失去他们仅有的价值,地方豪强何必费尽心思施恩他们呢?等级修为,才是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可靠依赖。
    于是,许多性格吝啬的世族豪强开始居高临下蔑视非长生者,渐渐的连慰问孤寡等表面文章都懒得去做。
    这些世族豪强,把家乡百姓视作为他们创造财富的智慧劳动工具,冷漠无情地残酷剥削。百姓如果无奈造反,世族豪强也浑然不惧,甚至无须请求官府调派官兵围剿,只凭自己的超自然能力就能粗暴镇压。
    在长生者面前,非长生者的反抗是如此的无力。
    非长生者百姓无法反抗长生者的武力优势,越来越多的自由平民破产成为佃户,政治地位滑落为没有私产没有尊严的奴隶。站在非长生者百姓视角,司马晋国境内的日子越来越苦,孙吴时代的地主佃户关系都成了大家不敢相信的美梦。
    总而言之,九品中正制已经异化成长生者群体凶残压榨非长生者群体劳动价值的社会关系。
    刘备讨厌九品中正制。
    诸葛亮、赵云、马谡等旧时代臣属也都讨厌九品中正制,他们以朴素两汉价值观谴责九品中正制的残暴无情。
    但是,刘备、诸葛亮、赵云、马谡等旧时代名人都对九品中正制有心无力。原因很简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使为奴为婢的贱民,他们也渴望进阶长生者,成为统治阶级一员。非长生者的心思极似现实世界里明清王朝的百姓,就像明清百姓并不憎恨科举制度本身,仅仅怨恨自己没有能力中举鲤鱼跃龙门,本世界里许多非长生者百姓也并不憎恨九品中正制,他们仅仅怨恨为何自己无缘进阶长生者而已。
    恨的不是剥削,而是自己被剥削。
    一旦有幸进阶长生者,无论此前为奴为婢受了多少苦,他们立刻以长生者自居肆意欺压非长生者群体。即使某些新晋长生者自诩有些良心,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仅仅是小幅度降低了欺压程度,绝不会孜孜不倦推翻九品中正制。
    新晋长生者都坦荡地以长生者阶层自居,要求爵禄、田地、珠宝、美女、特权等恩赏,司马晋国长生者拥有的福利,刘备也得给。如果刘备执意恪守本心,想以两汉世族豪强道德约束他们,这些新晋长生者绝对偷偷跑路,一边骂着刘备吝啬小气,一边向司马晋国献上忠诚。
    刘备能怎么办呢?
    刘备只能叹气:“人心不古啊!”
    北方的绝圣门,却走出了第二条路,即魏东生一边实践一边改良的监学制度。
    监学制度与九品中正制截然不同,它不仅比汉初察举制更加抑制世族豪强独走,更全面废除了长生者的独享特权。
    绝圣门颁布的律法,明文规定长生者和非长生者拥有共同的基本权利,长生者不得歧视非长生者,非长生者也不得歧视长生者。无论长生者,还是非长生者,除了部分烈士或功勋遗孤可以无偿享受津贴,其余所有人都得尊重按劳分配铁则。类似文官的品阶,绝圣门为兵卒设置了军衔,为长生者设置了士衔,长生者先努力积累功绩,才有资格享受爵禄、田地等赏赐。
    监学制度又全面废除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把官员解释为管理职业,与世族名望、长生者等级毫不相干。长生者等级高,绝圣门固然优先考虑录取,却也绝不会像司马晋国那样把长生者等级和品级与官职高低严格联系起来。绝圣门监学制度,官员的升职路线,和长生者的士衔升降,完全是两回事儿。
    刘备非常好奇绝圣门推出的监学制度。
    当然,刘备并不欣赏监学制度。
    归根结底,刘备更加相信汉初察举制那一套价值观,他认为东汉末年的察举制弊端完全是小人奸诈。只要杜绝奸诈小人作恶,只要杜绝外戚和宦官独揽朝政,察举制依然是极好的制度,稍稍改良就能运行万世。
    至于绝圣门的监学制度,想法是极好的,却没有可执行性。瞧瞧仇池的新晋长生者,刘备仅仅拒绝恩赐他们有限杀害非长生者的特权,许多新晋长生者就纷纷辞别:“既然章武皇帝整日怜悯一群佃户,那便依靠佃户与司马懿、绝圣门争雄吧!”
    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监学制度非常苛刻。
    新晋长生者连刘备的怜悯都弃之不顾,可有器量接受绝圣门的苛刻约束?
    当然,不相信归不相信,刘备还是非常好奇监学制度,希望从中悟到一些经验教训或者灵感想法。如果这些新想法行之有效,刘备未来再创帝国时,或许就能轻松抚平长生者群体和非长生者群体之间的裂痕。
    第549 各寻出路(四)
    第549各寻出路(四)
    抵达长安郡,刘备携诸葛亮优先调研绝圣门正在筹建的长安监学。
    长安监学外貌平淡无奇,甚至有些简陋。这是因为长安监学筹办时间尚短,后续拨款和校区建设工程队都还没有正式到位。雍州州盟和雍州刺史前段时间征收官民房屋,才勉强挂起长安监学的匾额。但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寒酸简陋的长安监学却令刘备大吃一惊。
    教育之贵,不在教育本身,而在教育内容或者说教育目的。
    读四书五经是教育,学骑马射箭也是教育;坑蒙拐骗偷是教育,仁义礼智信也是教育。有体系有目的地批量培养自家需要的人才,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目的,惯来看破不说破。
    例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你若以字面意义为标准,学的再透彻,也别想晋身儒家典范。仔细瞧瞧那些知名的儒家典范,无论孔丘、孟轲、荀况、公羊高、谷梁俶、左丘明,还是董仲舒、刘歆、杨雄、王充、郑玄,如果以仁义礼智信字面意义苛刻细究,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真正令他们成名的,真正令儒学独尊九州的,还是藏在字面意义之下那些大家看破却不说破的真意。
    参悟教育目的,绝不要迷信字面宣传口号。
    精研教育内容,很多东西才能缓缓浮出水面。
    长安监学假借儒家六艺名义设置六课,曰礼,曰乐,曰射,曰御,曰书,曰数。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君子六艺,乍听起来,长安监学仿佛非常传统。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儿,就内容而言,乐课区别较小,都是在讲音乐情操;射课区别也小,都是在讲强身健体,无非如今有了长生种子体系罢了。
    书课和数课,区别就大了,书课貌似在讲读传统经典,其实致力于句读之学,绝不深究儒学名言名句的内在逻辑链;数课貌似在讲解术数,深度却能诸葛亮无奈感慨自己原来是文盲。
    礼课和御课,差距大到已经不能说区别了,它和儒家所谓的礼、御,根本是毫不相关的两回事儿。礼课被魏东生扭曲成了思想政治课,传播绝圣门的价值观;御课也被魏东生扭曲成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传播绝圣门的科学成就。
    长安监学五年制,前两年综合学习补全基础,后三年精研专业。前两年到后三年的升学考试,乐课占比20分,射课占比80分,礼课占比100分,书课占比100分,数课占比200分,御课占比300分。各科的分数比例,明确表示了绝圣门的主观倾向。当然,音乐天赋者和搏斗天赋者也不必沮丧。监学升学考试只是类似现实世界高考的学生大分流,擅长音乐者和精通长生种子体系超自然力量者,以及其它特长者,都会送往与之对应的专业监学深造。
    简单翻了翻长安监学的教学内容,刘备和诸葛亮不禁面面相觑:与三十年前相比,绝圣门更加激进了!
    刘备叹气,随手丢掉手中的课本。
    这些课本,刘备都看不下去。归根结底,刘备相信的还是少年美好记忆中的察举制,即使改良也只接受有限改良。刘备无法接受司马晋国越来越完善的九品中正制,更无法接受绝圣门大力推行的监学制度。
    这是价值观念的冲突。
    旧思想越根深蒂固,刘备等长生者就越难接受新思想。
    岂止刘备呢!
    哪怕聪明绝世如诸葛亮,他也下意识地厌恶监学制度。事实上,绝大多数长生者都困在根深蒂固的幼年,他们习惯性地居高临下俯视社会变革。即使四肢比青年时期更加健康有力,他们对新思想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仿佛眼瞎耳聋的耄耋老翁。
    非长生者的遗憾在于寿命短暂,常常出身未捷身先死,无奈奢望再活五百年。
    可真的有机会再活五百年了,长生者却往往自我囚禁在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囚笼,总是下意识地想以五百年前的思维解决五百年后的问题。历史一直在螺旋向前发展,你若停滞不前,无论当年如何聪明绝世,也将慢慢成为急需移除的旧势力。
    魏东生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
    甚至,绝圣门复现现实世界科技树的速度之所以比较慢,便是因为除了需要融合长生种子体系的因素,魏东生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思考如何破除绝圣门长生者门徒脑海中的根深蒂固的旧思想。
    回到诸葛亮例子。
    新旧思想,向来是复杂问题。
    新和旧是相对的,绝不能由时间早晚简单裁定。譬如司马晋国发展的长生者九品中正制,它比魏东生在大别山山脉试运行监学制度时间晚,也比曹操、刘备的人才制度时间晚。但是,我们能够因为长生者九品中正制出现最晚,就说它是最先进的制度吗?
    谈起新旧思想,就是短时间内无法厘清谁对谁错的意识形态斗争。
    反倒是不涉及或者说涉及较少的自然科学发展,只要刻意控制其辐射范围,比较容易被长生者接受。好似长安监学的课本,礼课、书课、御课等科目的课本,诸葛亮下意识地便以批判态度阅读,一边读一边抨击说这不对那不对;而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诸葛亮才能平心静气地从容阅览。
    离开长安监学时,诸葛亮带走御课、数课的数册课本回家研究。数学方面的线性数学、空间数学、分析数学,自然科学方面的流体力学、光学、电学、声学、血液循环理论、大气压理论、天文望远镜、月球表面地形图,等等,这些新发现顿时令诸葛亮大开眼界。
    特别是天文望远镜的宇宙观测,甚至激烈动摇了诸葛亮的世界观。
    原来月球是这样的。
    原来星空是这样的。
    原来世界是这样的。
    但是,这些都是真的吗?
    诸葛亮夜里仰望星空,喃喃自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明日就去买一台天文望远镜,亲自实验验证。”
    魏东生躲在庐江郡大别山山脉时,精力耗费在培养第一批学生种子。受限于大别山山脉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许多科技树复现工作,当时都处于绝密状态。孙权、刘备、司马懿等枭雄,一则目光聚焦于更加简单粗暴的长生种子体系,二则他们没有科技加速发展的概念,哪怕魏东生一度祭出了鸟嘴铳利器,他们也想当然地把它视作某名能工巧匠的杰出作品。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懂科技树的力量,又受限于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囚牢,他们躲在仇池这些年,根本不愿意耗费心思搜集那些与长生种子体系无关的情报。于是,刘备和诸葛亮逆水行舟,渐渐开始落伍。如今,天文望远镜问世都快十年了,诸葛亮才迟迟感受到它的力量。
    越是诸葛亮这样的杰出豪杰,世界观越顽固。
    何谓仁,何谓义,何谓德……
    这些泛而泛之的讨论,根本无法动摇诸葛亮的世界观。哪怕魏东生骤然祭出现实世界知名的传世著作,诸葛亮也大概率不以为然。例如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方面的著作,诸葛亮没有相关的时代印象,如何深入了解这种形式那种形式的斗争呢?工业时代的仁义概念,无法空口说服封建时代的诸葛亮。
    想粉碎诸葛亮的世界观,必须在关键点重拳出击,才有机会说服他积极重构世界观。
    天文望远镜的星空画面,此时恰好起到了这关键作用。天文望远镜衍生的宇宙星空新形象,无情粉碎了诸葛亮对宇宙星空的旧印象,逼迫诸葛亮谦卑地仰望宇宙星空,努力学习新知识体系。
    不知不觉间,刘备和诸葛亮被迫改变最初的目标。
    为了验证月面轮廓,刘备和诸葛亮不得不耗费巨资购买一台天文望远镜;为了确认天文望远镜并非骗术幻术,刘备和诸葛亮又从零开始补习光学基础,仿佛回到少年求学时代。
    研究光学和天文望远镜时,又少不了涉及数学和相关制造工艺。如此一点一滴地延伸,刘备和诸葛亮了解的越多,越震撼绝圣门的积累。回头再欣赏绝圣门的成就,刘备和诸葛亮下意识地少了居高临下的俯视心态,多了许多先前没有的敬畏。
    雍州到豫州,再到冀州。
    穿过魏郡抵达襄国郡,骤然繁华起来,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再穿过常山郡抵达保幽郡,繁华更胜襄国郡数倍,且居民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与衣食住行都窘迫不堪的关中郡县简直处于两个世界。作为一名旧时代帝王,刘备很快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力量:“区区四十余年经营,冀北竟成了比两汉京畿还要奢华的福地。据说,监学制度已在北方推行多年,冀北这些年竟然富而不乱如此,莫非监学也有可取之处?”
    可惜,刘备已经没有时间仔细调研保幽郡详情。
    此时已是251年底,绝圣门渐渐在关中站稳脚步,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魏东生准备携数名高等级长生者亲自走访雍州,顺便利用其10级长生者的超自然力量野蛮砸开一些顽固世族的坞堡。魏东生行至保幽郡,索性就地接见刘备,展开关于仇池献土归降的会谈。
    第550 各寻出路(五)
    第550各寻出路(五)
    刘备傀儡匈奴汉赵时,宽容地把并州北部、冀州北部、幽州、平州等地割肉给绝圣门。无论刘备当时怎样想的,无论刘备当时目的为何,此事确切无疑地为魏东生节省了许多发展时间。
    试想,如果刘备当时借势匈奴汉赵国运敌视绝圣门,时势将会怎样发展呢?魏东生即使仍能在北方落下脚,付出的代价也必定十倍上翻。
    彼投我以桃,我报之以李。
    如果不涉及根本,魏东生愿意偿还刘备的感情投资。
    可惜不巧,仇池归属恰是根本原则问题。魏东生感激刘备的昨日余情,魏东生欣慰刘备的今日抉择,却又理智站在绝圣门立场小小压价:“绝圣门以一隅之地吞并羯胡赵国数州,目前官员欠缺,长生者也欠缺,并没有余力治理仇池。”
    仇池位于层峦山脉之间,在没有长生种子体系的常规世界里,它的军事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但有了长生种子体系,少数长生者携带少数粮草,便能穿山越岭突击,一切传统险关峻岭都失去军事价值。
    再者,仇池国运仅为“遇敌减二级”的绿色,除非本任仇池公杨初进阶8级长生者,否则魏东生一人就能轻松完成单杀。如果魏东生执意吞并仇池,7级长生者刘备和6级长生者诸葛亮根本无力阻挡。所以,仇池献土归降价值有限,如果刘备开价太高,那就没有意义了。
    诸葛亮很快觉察到魏东生的小心思。
    诸葛亮示意刘备暂停既定策略,突然诉起苦来:“俗话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如果有可能,我们更愿意待到仇池国运消散之时。可惜,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守护仇池。”
    魏东生讶然:“此话怎讲?”
    诸葛亮凄苦声音叙述:“门主也知道,天地灵气前些年加速扩张,辽东乐浪郡到海西,到处都有妖物肆虐。仇池西南的大雪山,近些年也快速繁衍出强横妖物,我们去年甚至遇到一头8级棕熊熊妖。仇池浴血奋战多日,牺牲十余名长生者把熊妖引到陷阱,才艰难诛杀此僚。”
    “而后,我入山巡视,发现广袤大雪山竟已悄然无息滋生无数妖物,甚至还远远看到了一只8级白唇鹿鹿妖。一只8级熊妖就差点儿把仇池掀的天翻地覆,如果这只8级鹿妖或者更强的9级妖物来袭呢?我与玄德、子龙已经无法守护仇池百姓。唯有门主派遣冉闵等精锐巡视大雪山,才有希望守护凉州百姓不受妖物欺压。”
    魏东生恍然大悟。
    难怪刘备乖乖献土归降,原来青藏高原也像昔日彭蠡泽那样诞生了一群妖物。
    直至今日,人类或者说人类长生者依然牢牢站在地球食物链顶端。例如海洋妖族,尽管它们不缺高等级长生者,却始终依赖海洋湖泊环境苟活,仅能截断人类的海洋贸易和侵略近海地区。人类无法征服海洋,才由得海洋妖族肆意垄断海洋。而在陆地上,非人类长生者妖物更加弱势,人口密集地区,非人类长生者刚刚诞生数日或数月时间,就会被人类长生者捕捉炼化;唯有彭蠡泽、外东北、青藏高原大雪山等人类无法涉足或者人口稀疏地区,非人类长生者才有机会慢慢坐大。
    青藏高原得益于它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渐渐有向昔日彭蠡泽转化的趋势。
    如果当真如此,事情就简单了。
    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魏东生不会坐视石勒肆无忌惮屠戮郡县百姓,亦不会坐视海洋妖族和高原妖族侵略九州。哪怕短时间内兼并仇池有害无利,魏东生也要尽己所能地保护九州百姓。
    魏东生与刘备沟通说:“绝圣门有绝圣门的规矩,我若入驻仇池,仇池必须尾随慕容燕国、段齐、冉魏、氐符秦国等推行郡盟、郡太守双重领导制度。玄德公、孔明公,你们而后如何打算?”
    刘备兆基益州之前,就已不愿意乖乖效力刘表父子。有了数十年季汉皇帝资历,有了傀儡匈奴汉赵和氐杨仇池的经验,刘备肯定更加不甘心位居人下。刘备这样的豪杰不会投靠绝圣门,魏东生也无意做收留刘备的刘表。
    刘备沉吟十余秒,缓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