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燃情年代-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亿的亏空,需要政府出面协调。
给了一方政策,另外几方肯定要会要,给了一家照顾,另外几家就不干了,钱就那么多,资产在那摆着,又变不出花儿来,哪里有那么多政策给?
何况这几方,往往有有利益冲突的,比如房子卖了,这个钱,给了银行,受骗的买家和企业就要少拿,给了集资企业,银行又不干,所以‘政策’给出去容易,可实际执行中,往往会自相矛盾。
政府能做,只有尽量协调。
按照法律和道理来讲,梁一飞买了天天花园,那天天花园就是梁一飞的,之前蔡老板落下的亏空,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也不需要什么政策。
可是实际操作中必须考虑到实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之前袁欣然担心的一样,上了当的购房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这些人又不可能天天去包围区政府,那他们唯一能抓到的一根救命稻草,就是放在那里不会跑的天天花园。
哪怕十个当中有一个闹事,天天花园门口就能从早到晚有一大批维权的人,谁还敢买这里的房子?
或者说,这里的房子不管用来做什么,都做不了。
这就是需要政府协调。
还比如,由于欠着银行钱,天天花园的一大批地产证还压在银行,银行可不管你谁买了天天花园,是不是按照市价,反正这个项目欠我的钱没还,那证就不能还给你。
诸如此类,里面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都需要政府出面协调,而且,政府必须是真的有诚心诚意,去努力协调,才能解决,嘴上答应,手头敷衍也是不行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还是那个问题,卖了天天花园就这么点钱,也不够解决所有,政府出面,总是要让某一方或者己方的利益受到损失。
所以在售价上,刘副区长多少也听到了风声,接下来房地产市场要放一放政策,可是她宁可少买一点,按照一年多之前最低价卖,也不太愿意专门给梁一飞政策。
给了梁一飞这个外来户政策,本地就有方方面面要叫唤,很难安排的妥当。
“刘区长,现在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全国那么多老板,有钱的房地产企业也不在少数,之所以没人出手,还不是因为天天花园现在这个情况太复杂。我说一句可能不合适的话,就算法律上产权是我的,我花钱买了,可是几百号购房者和企业要是围着你们区政府闹事,最后恐怕我拿到手的房子还是卖不出去吧。”梁一飞说。
“这个嘛……”刘副区长呵呵一笑,说:“你买的,那就是你的,这肯定没问题。”
梁一飞脸色微微一沉,说:“刘区长,要是这么讲,天天花园这里是我不敢买的。四五个亿,我去哪都能买到清清白白的房子。”
说着,冲袁欣然微微点头,起身就准备走。
刘副区长眉头微微一皱,脸色也沉了下来。
沪市不同于一般城市,经济领头羊,政治地位高,官员级别很高,而且往往是通着天的,一个区长,论级别,和一般城市的副市长持平,像刘副区长这种实权副区长,见过的有钱老板数不胜数,但是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两句话不和,好不给面子起身就走的。
有些不爽,下意识想要挽留,话却憋在了嘴边。
“你先别着急。”
袁欣然起身拽住了梁一飞,冲刘副区长甜甜一笑,说:“刘区长,我们梁总是带着诚意来的,我想委员会这边也是希望能尽快处理好天天花园,双方还是应该谈一谈,各自做一些让步,终归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嘛。”
“就是就是,领导,梁总可是专门飞过来,亲自进行过考察的,对天天花园的情况已经很熟悉了,这种情况下还愿意买,并且是一次性全部购买,这份诚意那可是明明白白的。”邓志广也在一边说:“咱们处理了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愿意全盘接手,机会难得啊。”
梁一飞没说话,看了刘副区长一眼。
这两人讲得都是在理的大实话,有这两个人铺台阶,刘副区长也愿意下这个台。
“梁总,年纪不大,脾气可是不小啊。”刘副区长皮笑肉不笑的说:“我和企业家谈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上百亿规模的企业也接触过,可是企业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折冲樽俎,是有耐心。哪有像你这样,三言两语就沉不住气的。天天花园这个项目交给你,就算我们愿意给政策,你这个性格,你说说,让我怎么放心?”
这话不好听,语气也冷,但是却是做出了暗示和让步。
哪知道梁一飞好像完全没听出来似的,人是重新坐下了,却呵呵一笑,说:“刘区长,企业家重要的品质有很多,我年轻,路还很长,还有很多要学,不过这么多年来,生意场里摸爬滚打的,我倒是也明白了点事,做生意,不是奔着亏本和找麻烦去的。没有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生意绝对做不好。”
男领导城府深,女领导脾气烈,不软不硬的被梁一飞顶了一句,换成个男领导,心里哪怕决定要整这个人,脸上也未必会露出来,刘副区长却是直接把脸一板,说:“做生意我是不懂,但是干什么都要合法,合法的事,不需要我们给政策,不合法的,我也不会给你政策!”
稍微缓和点的气氛顿时又闹僵了。
难怪之前邓志广说‘宁可收钱办事,也不愿一板一眼’,看起来,他对这位女副区长的脾气是早有领教。
女区长脾气烈,梁一飞也不会在此时让步,天天花园顺利的话,的确是个好项目,但是前提是‘顺利’,今天让了一步,将来麻烦不断。
甚至可以这么讲,今天在话语谈判上,占不到上风,那未来,处处都要自己让步。
这样的话,这个项目不如不拿。
“刘区长,刚才说到党的领导,咱们市党校孙校长还好吧,这次来的太急,我还没来得及上门探望他。”袁欣然忽然笑呵呵的说。
刘副区长脸色微微一变,正色的打量起袁欣然来。
党校校长,级别不高,但是一般都是由市高官或者副书记兼任,沪市是副书记。
第545章 态度转变
“我父亲和孙叔叔是老战友,小时候就在隔壁大院。”袁欣然有些矜持的笑了笑,说:“不过我也很多年没见到孙叔叔了,小时候他经常偷偷给我从副食品店买糖吃。”
“您父亲是?”刘副区长的身体稍稍朝前倾了一些,语气也和之前有所不同,很客气。
袁欣然微笑着说了一个名字。
在场的人都是有眼力劲的,只见刘副区长接下来的表情,就知道接下来的事情恐怕会好办的多。
梁一飞倒是没想到,袁欣然还有这层关系。
他之前最大的‘宝’,其实是四点五个亿的真金白银,现在区里为了天天花园十分头疼,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可以为区里解决燃眉之急,所以他才会和刘区长争锋相对寸步不让。
讲到底,他要赚钱,这位刘副区长要解决天天花园的遗留麻烦,有四五个亿的人不少,但是这年头,现在地产大环境,从哪去能找到这笔钱投进来?
到了他和刘副区长这个层次,达到目的才是第一,其他得,比如个人性格什么的,可以朝后排,不是说赌一口气就会放弃机会的,他并没有准备真走,他也有把握,刘副区长会留他。
实际上,刘副区长最后那句话,已经是在挽留,并且在政策问题上松口了。
只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袁欣然。
她路子到还是真挺野。
“袁小姐,您和梁总是?”刘副区长试探着问。
袁欣然笑眯眯的看了梁一飞一眼,用一种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的暧昧语气,说:“我和他一起做生意,是朋友。”
“哦哦,那这次天天花园项目,有你的投资吗?”刘副区长问。
“谈不上是我的,刘区长,我的意思是,我和他合伙做生意,他是大股东大老板,我呢,多少是有一些股份的,不过总的来说我就是打工的。”袁欣然呵呵一笑。
“袁小姐开玩笑了。”刘副区长笑了笑,重新看向梁一飞,这一次的语气,要客气了三分,说:“梁总,你们来投资,我们当然欢迎,但是天天花园这个项目,也的确有它错综复杂的症结,要不然你看这样行不行,价格上,还可以让一些。”
梁一飞左手飞源饮料已经大赚特赚,右手的飞科小灵通目前虽然还谈不上现金奶牛,却也盈利颇丰,其实并不在乎便宜那点。
当然,能便宜一些肯定最好。
“刘区长,我们做生意,讲究一个和气生财,天天花园现在这个样子,各方人马三天两头的闹事,戾气、怨气、怒气、悲气,所有负面情绪都集中在一块,唯独没有和气,这个项目我们拿到手里,后面根本没法运作。”
梁一飞顿了顿,把刚才的话又丢了回去,说:“如果区里能把遗留问题尽快解决了,我倒是宁可多花几千万。”
刘副区长嘴角一翘,摇了摇头,说:“梁老板,话说到这个份上,你也是有诚意的,那我不妨跟你交个底,天天花园得问题,就是钱的问题,但是4、5个亿绝对不够。”
“那是多少钱?”梁一飞问。
“整个项目,之前开发商银行贷款、非法集资、一房多售,一共是11个亿出头,除掉追回的,还有9个亿的亏空。直说了吧,想要解决,花钱可以,但是要9个亿。”刘副区长呵呵一笑,说:“我想,你也不愿意来出这个头吧?”
这是自然,梁一飞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钱,去填别人的亏空,何况这也不是一笔小钱,四五个亿,按照大陆的消费水平,如果用来做科研,完全可以把小灵通的档次朝上拔高一大截,解决一些很关键的工艺问题,或者让飞源建立起一个大型的分厂。
地产毕竟不是当务之急,一招暗棋,一个长期布局,用点闲钱可以,犯不着去动用大笔资金。
刘副区长说:“要是放在平时,别的项目,你们带着几个亿过来,那肯定不是现在这样交流,不光是我,甚至我们区长、书记,说不定都会专门和你们聊,好政策也会尽量为你们争取,可是这个项目毕竟太复杂,我们也十分为难。”
要不说人还是得学会‘好好说话’呢,之前两人呛着来,什么都谈不了,现在心平气和得各自讲出想法和缘由,双方也都可以理解对方。
当然了,像梁一飞、刘副区长这样身份的人,想让他们好好说话,这必须是有一定底牌底气的。
“你不是点子大王嘛,既然来了,有没有什么好点子给区里?”袁欣然在边上问梁一飞。
“点子大王?”刘副区长一愣,一脸不解的看着梁一飞。
梁一飞说道:“以前创业的时候,没有资本,靠着给其他企业和有些地方政府出一些主意赚钱,见笑了。”
“那挺好啊,现在我们就是需要好点子嘛。”刘副区长是知道‘点子大王’这个职业的,90年代初期,社会上有一批人专门靠这个扬名赚钱,有的成功,也有的失败,但是顶尖的几个人,的确都赫赫有名。
只是没想到梁一飞也是一个‘点子大王’,她就有些诧异了,毕竟梁一飞太年轻。
难道说从18、9岁,就能给企业出点子?
多少有些不太相信,但是反过来看,这位梁老板如此年轻,就有今天的成就,那想必也不是浪得虚名。
为了天天花园的后续,刘副区长也算是搞得焦头烂额,抱着一丝儿希望,把目前的一些关键点、相互纠缠关系等等和梁一飞大致说了一下。
“嗯……”
梁一飞听完之后,微微沉吟了片刻,脑子里飞快的理顺这些。
“有什么想法?”刘副区长问。
“我从旁观的角度来看,现在天天花园的几方是不太一样的。先说银行,银行的钱恐怕是必须要还的,因为房子的产权压在银行,这笔钱不换掉,天天花园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梁一飞说。
“是啊,我们也考虑,如果有人愿意接手天天花园,银行优先还。4。5个亿,也就够还银行,还剩下不到八千万。”刘副区长说。
“领导,不是说欠多少就还多少。”梁一飞笑道:“咱们担心,银行那头也头大,他也不希望这么大一笔钱成了烂账,现在的局面这么复杂,有限还他的钱,他应该很知足了,还想要全款?”
“这个我们当然也考虑到了,企业、老百姓,无论哪一头都同样很重要,我们可以拖着银行,以此为条件,要求银行把债务折掉一部分。但是这就导致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银行和我们耗下去,天天花园一年半载之内拿不到证件,谁又愿意接手?”
刘副区长顿了顿,苦笑说:“银行领导的脾气,比我可大多了,你要他打折,他真能跟你拖。”
“那就拖嘛。”梁一飞冷笑一下,说:“天天花园目前唯一能换钱的,就这277户房子,我钱到位,区里先拿出一部分先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钱越来越少,银行迟答应一天,它的烂账就多一部分,银行再牛,毕竟不傻。说到底,欠他钱的已经进去了,一毛钱没有,区里和我都不欠银行钱,如果不接受损失,他们就一毛钱拿不到。”
这个情况是很复杂,按理说,天天花园抵押在银行,那么梁一飞买房子,就是和银行交易,不涉及其他;但是呢,要考虑到社会稳定,所以由委员会出面来做,和银行又隔着一层。
4。5个亿全部给银行,银行当然愿意,可善后委员会必然不答应;给善后委员会呢,银行又不认可,证件还是抵押在那里,无法顺利过户。
所以梁一飞要的第一个政策,也就是政府方面答应用市价出售天天花园,并且出面和银行去谈,让银行答应承受一定损失。
“那企业方面呢?”刘副区长心里默算了一下,如果区里认真去谈,又拿出了真金白金,银行方面应该是会愿意承受一部分的,一半恐怕不行,三成问题不大。
可即便如此,企业、买了房子的受骗老百姓,剩下的钱,这两头依旧是有巨大亏空,根本填不满。
“企业好说。”梁一飞道:“说到底,企业是投资失败,或者说受骗了。那么政府在这件事当中的责任,是处理骗子,而不是为企业负担它投资失败的恶果,要是企业每次被骗,投资失败,都找政府负责,那成什么了?”
刘副区长笑笑,话是这么讲,可是这么多企业叫唤起来也很麻烦。
“领导,这些企业并不像他们讲的这么惨,第一,投资这一年,他们大多数是拿回了一部分利息的,这部分利息很高;第二呢,我做企业我太清楚了,如今做点什么不赚钱?企业家怎么可能把所有钱都投到这个集资里面呢,放进去的钱,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都是闲钱,讲句狠话,就算没了,企业照样运作,所以对于这部分人,还钱是次要的,安抚是主要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公事公办嘛。”
顿了顿,补充说:“至于极少数真的是投入巨大,影响到企业生存的,可以有限还他们一部分,当然,也仅仅是一部分。还是那句话,政府不负责企业投资失败,只能讲尽量去帮助他们追回赃款弥补损失,那有多少,谁都不敢保证。”
“嗯。”刘副区长心里也清楚,企业方面,是最好处理的一方面,几百家企业,大中小都有,大企业这点钱未必在乎,也就是跟着叫一叫而已,中小企业呢仰仗政府的地方很多,相对比较好谈。
现在关键是那一房多卖,受了骗的700多户老百姓!
这方面如果不处理好,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主要因素,也是这次事件的主要难点!
第546章 分而治之
老百姓,是最基层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单独拿出来,基本都是没有任何力量,如果要进行选择,一定是被忽视被放弃的一方;
但如果这群人抱成团,成为一个集体,并且这个集体为了某个共同的利益去斗争,那么立刻又会变成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
尤其是在这个利益诉求是有道理,站得住脚的情况下。
理论上来讲,和企业一样,老百姓买房子受骗,政府能负责的只有惩罚骗子,至于已经被骗子挥霍掉的钱,国家不可能去进行补贴。
可是关系到民生,就没小事,也不可能这么一板一眼扣条文法律去办,对老百姓,还是要以安抚为主。
“区长,这些人,要说他们是老百姓,似乎也不对。”
梁一飞笑得有些古怪,说完后看向邓志广,说:“邓总,你也是有自己公司的老板了,让你现在花一百多万买一套房子,你愿意不?”
邓志广一愣。
从梁一飞和刘副区长正面开始‘交锋’之后,他就一直是一个看客的身份,没他插嘴的份,也没人把注意力再放到他的身上。
没想到梁一飞把话茬毫无预兆得转向了他。
听明白这个问题之后,他下意识的就想说‘愿意啊’。
其实不愿意,因为现在他这个生意实在没啥起色,手头紧,一百多万即便拿得出来,也不想去买房子。
男人嘛,住哪不行?事业未成,谈何享受?
但是呢,作为老板,面子要撑住。
所以下意识想说‘愿意’。
话到嘴边,忽然明白梁一飞这么问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这时候他绝对不能打肿脸充胖子要这个‘脸面’。
于是愣了愣,然后苦笑说:“这个房子是贵了点,一百多万,一般老百姓怕是干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我做生意条件要好一些,可是也犯不着买这么贵的房子。”
“这就是了。”梁一飞先是对邓志广满意的微微点头,然后才对刘副区长说:“领导,连邓总这样的在普通人眼里算是成功人士的人都买不起,又遑论他人?能买天天花园房子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有钱人。要说这些人没了这套房就要饿死冻死,全家倾家荡产,恐怕没人会相信吧?”
刘副区长嘴角翘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她当初也想过在这里买一套房子,不过即便以她目前的能力,正常来说买天天花园的房子,还是力有不逮。
“话是这么讲没错,可是人数太多,这些人,反而是最团结的一批人,聚在一块闹起来,很不好处理。”刘副区长说。
虽然都不是穷人,可在天天花园事件中,买房者的身份,都是‘普通老百姓’,这个身份想要维权,就只能抱团,而且由于相互之间大致属于同一个层次、有一模一样的利益诉求,又没有矛盾,所以这批人反而是最团结,抱团起来维权。
区里是对这批人是最头疼的。
梁一飞想了想,正色说:“刘区长,天天花园项目最后就压根不可能有一个各方面都完全满意的解决方案,您说了,它市场价就4、5个亿,但是落下了9个亿的亏空,其中至少还有小三个亿要还给银行,剩下来的钱谁都变不出来。不光是我,任何一个企业家,怕是都不会来认这个冤大头,一把拿出九个亿。”
“是啊,我理解,也没有人要求你拿这么多钱嘛。”刘副区长道。
“我的意思是说,区里要想解决,必须把话和各方面都都说清楚了,任何一方面,想要拿回全部的钱都不现实。”梁一飞说。
其实这个话,之前善后委员会就已经和各方面有所表示的,但是之前不仅是‘拿不回全部的钱’,而是由于天天花园卖不掉,基本‘一毛钱都拿不回’,所以讲这个话的时候,委员会没底气。
如果和梁一飞这次谈成了,手里握着4个多亿,那么再去聊,刘副区长的腰杆子就硬了。
“那总是要想办法给这些人安抚下来。”刘副区长下意识的问:“该怎么跟他们聊?”
和梁一飞讲到现在,梁一飞说的虽然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神奇点子’,但是却条理分明,切实可行,也都能抓住要害,刘副区长对他的信任程度,也跟着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不少。
“这批人还是要分别对待的。”梁一飞说:“一房多卖,卖了700多户,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付了全款,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只给了定金,这批人的苏损失是最小,也是最容易安抚的,之所以他们也跟着闹,说白了,未必是为了这点钱,而是想弄一套房子,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他们心里也清楚,前面还有服了全款的,他们要是不闹,最后一毛钱都拿不到。所以要搞定他们,首先要搞定给钱更多的人,人家给了全款的,或者给了更多钱的,都拿不回补偿,何况他们?给了全款都拿不到房子,拿不到全部补偿,这些人一看,气也就顺了,只能捏着鼻子认账。”
“那给了全款的呢?这也有两百多户啊,加一块不是一笔小钱。”刘副区长皱眉道:“而且这批人,是闹得最凶的,也是最有道理的。”
“这就要区里细致的区分调查了。”梁一飞沉吟了片刻,说:“这两百多户,有多少是本地的,多少是外地的,多少是对房子有诉求,多少是对钱有诉求?外地的耽误不起这个功夫,要求没那么高能补偿一部分也就差不多了,本地的能耗得下去要钱多,或者要房子,这是比较麻烦的一批人。”
“你说的这些我们之前考虑过,就算房子卖掉,银行和企业肯让步,最后能给买房人的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