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体育人-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日本军方也很清楚,全面侵华的时机还不到,张少帅那里还有几十万东北军,日本想要打进关内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会要求满铁调查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情况。
  这些青少年现在还都年轻,还只是学生,可是在未来战争爆发的时候,他们就成年了,他们会成为军人,拿起枪和侵略者战斗。特别是这些上过学的青少年,他们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军官,成为抗击侵略者的主力。
  谷三三五是曾经的亚洲短跑第一人,还参加过奥运会,这个身份是一种很好的掩护,对于体育运动还处于蛮荒时代的中国来说,谷三三五的到访,大有一种“欢迎某大牛莅临指导工作”的感觉。谷三三五的调查工作也很顺利,他搜集到了很多有关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信息。
  其实谷三三五个资料搜集工作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山崎正男在复旦附中的挑衅并不在谷三三五的意料之内,他没想到自己的弟子竟然这么得意忘形,赢了比赛还得主动来场加戏。他更没想到会冒出来个陈强,碾压般的战胜了山崎正男。
  ……
  第二天一大早,陈强便来到了复旦附中门口,他打算将背心短裤和胶鞋还给王长寿。
  等了一会,便看到王长寿坐在包车从远处而来,陈强马上迎了上去。
  陈强故意摆出一副为他人着想的表情,开口说道:“少爷,昨天实在是抱歉,我没有来得及参加拔河比赛就走了,我也是没有办法,赢了那个日本人,学校要是追查起来,知道我不是学校的学生,说不定也会连累少爷你啊!”
  “我明白,你提前溜了,我也省事的,你要被抓住了,我才伤脑筋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老师解释。不过你昨天可真够厉害的,能跑赢那个日本人,你是怎么做到的?”王长寿一脸好奇的问。
  “就是跑呗,我就想着前面有人要买我报纸,能跑多快就跑多快。我是个卖报的,天天就是靠到处跑才能挣口饭吃,要是跑不快的话,怕是连饭前都赚不出来。”陈强开口答道。
  他当然得故意这么说,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他只能藏拙,若是扯什么短跑技术,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小胖子王长寿也是好糊弄,反正他也不懂短跑,倒是觉得陈强说的很有道理。
  “少爷,我把这衣服还有胶鞋还给你。”陈强说着掏出了那背心短裤和胶鞋。
  “送你了吧,本来就是旧的,你穿过了我也没法再用了,你就留着自己穿吧。”王长寿摆了摆手,接着说道:“我该去上课了,先走了。”
  陈强却不想欠王长寿的人情,这背心短裤值不了几个钱,可胶鞋并不便宜,这时候的中国毕竟没有橡胶工业,自己是没法生产胶鞋的,胶鞋都是进口货。物以稀为贵,即便是二手的旧胶鞋,也能去估衣铺里卖上几个钱。
  陈强一手拦住了王长寿,另一手掏出了几张风月小报,递给了王长寿:“这是我早晨新进的报纸,送给你,就算是我谢谢你送我衣服和鞋子。”
  王长寿一听白送,立刻接过了报纸,美滋滋的放进了自己的书包当中。
  此时在学校门口,一双眼睛正盯着这里,那是复旦附中一位老师。
  “那个报童,不是昨天跑赢日本人的那个同学么?他怎么是个卖报的报童啊!怪不得全校的老师都不认识他呢,原来他压根就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这位老师眼珠一转,想起了昨日全校寻人的场景。
  “听说昨天李校长要找他,可是全校都找不到,当时李校长可是很不高兴,弄得几位主任都挨了训,我是不是该把这个消息告诉几位主任?”
  这位老师又看了看王长寿:“那个胖子我也有印象,好像叫王长寿,平日里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看样子王长寿是认识那个报童啊。”
  ……
  注1:我说的是现在也能找到居酒屋,想歪了的同学是不是该把推荐票拿出来啊!


第二十八章 团伙作案
  孙老师阴沉着脸走进班内,看到王长寿,用一副严厉的语气说道:“王长寿,你出来!”
  王长寿吓得一缩脖子,然后老老实实的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这位姓孙的老师是负责这个学级的正教员,可以看做是年级主任兼班主任。
  实际上班主任是根据苏联的教育经验所学习来的,所以民国的时候还没有班主任这个职务。
  根据清朝1904年所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学校的各学级设置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通俗的讲就是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这被称之为学级担任制。
  这套制度一直持续到1938年,之后民国采取了导师制,由专人负责一个班级的组织教育工作,而这位老师被称为导师。一个导师可以负责一个班,也可以负责多个班。
  二十年代能上学读书的毕竟是少数人,有的学校规模小,一个年纪也就是一个班。复旦附中名气大,教学水平高,是当时上海一流的私立中学,每个年级有数百人,自然要分成多个班级教学,由于没有班主任这一职务,所以这位姓孙的老师担任年级主任的同时,还兼职了班主任的工作。
  孙老师念过私塾,也念过西学,虽然没有出国留学的背景,但无论是品德还是学问,都是很不错的,算得上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王长寿这种学渣,天生是怕老师的,被孙老师一叫,顿时就变成了怂货。
  只听孙老师开口问道:“昨天那个跑赢日本人的学生,你认识?”
  “先生,我不认识。”王长寿连忙摇头。
  “不认识?那你今天早晨怎么还和他见过一面!”孙老师冷哼一声。
  王长寿顿时明白,今天造成和陈强见面的事情应该是被孙老师知道了,陈强报童的身份已经被曝光了,这事情是瞒不住了。
  于是王长寿只好说的:“先生,其实是这样的,我们班参加拔河少一个人,所以我就找了个报童来充个人数,仅此而已,他和日本人比赛的事情可与我无关啊!”
  “他真是个报童?报童能跑那么快。”孙老师皱着眉头问。
  王长寿很认真的点了点头:“真的,他真的是个报童。先生您想啊,这报童整天走街串巷的卖报,天天就是靠到处跑才能挣口饭吃,要是跑不快的话,怕是连饭前都赚不出来。”
  王长寿直接把陈强的原话重复了一遍。
  “是这样么?”孙老师不像王长寿那么好忽悠。山崎正男在日本同龄人中绝对是佼佼者,如果随便一个报童都能跑赢山崎正男,那中国人也就不会被成为是“东亚病夫”了。
  “你是怎么认识那个报童的?”孙老师接着问。
  “买报纸认识的。”王长寿下意识地答道。
  “买报纸?你还会看报纸?你还挺关心国家大事的!”孙老师不屑的撇了撇嘴。
  王长寿是个学渣,平日看课本都没兴趣,在孙老师看来,这种学生怎么可能会去看报纸?要是没古怪,那才奇怪呢!
  王长寿尴尬的一笑,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去把你买的报纸拿来!”孙老师冷哼一声。
  王长寿吓了一跳,那些可都是风月小报啊,要是被老师知道自己看的是那样的报纸,岂不是要凉凉?
  于是王长寿下意识的反抗说道:“先生,那就是一些普通的报纸,没啥可看的。”
  解释等于掩饰,王长寿说这话反倒是欲盖弥彰,等于告诉孙老师,这报纸是有古怪的。
  “我跟你一起去拿!”孙老师拉着王长寿就进了教室,来到了王长寿的书桌前。
  王长寿很不情愿的把手伸进了书包,然后抽出了一张报纸,一脸心虚的递给了孙老师。
  孙老师拿过这份报纸,低头一看,顿时“咦”了一声。
  “晨报诗刊!”
  孙老师脸上露出一副见鬼般的表情,一个学渣竟然会看这种文刊报纸,而且不是散文或者小说,而是诗刊!
  诗刊啊,这东西可比散文或者小说难读多了,一般的文化水平根本看不懂。
  再看看上面的内容,撰稿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著名的诗人。
  “怎么可能,打死我都不信!平日里连课本都不怎么翻的学渣王长寿,竟然会看徐志摩的诗?搞笑的吧!他看得懂么?他要是真的对文学这么有兴趣,成绩怎么还会那么的差?”孙老师一脸不可思的看着王长寿。
  王长寿则是长出一口气,这张《晨报诗刊》是包在风月小报最外面的,就是为了掩护那些风月小报,王长寿伸手抽出的最外面一张报纸,恰好就是这张打掩护的《晨报诗刊》。
  此时王长寿心中不住的感激陈强,多亏了他想了这个瞒天过海的好方法。
  “你还会看这种文刊?你还会读诗?”孙老师忍不住发问道。
  “我也是想多学习,将来成为栋梁之才。”王长寿开口说道。
  孙老师依旧是满心的疑惑,他低头看起了报纸上的内容,认真的阅读了其中一篇徐志摩的诗。
  “还真是徐志摩先生的诗,不对啊,这诗我读过啊,这是徐志摩先生几年前的诗作吧?怎么现在的报纸还会放徐先生以前的诗作?”孙老师看了看报纸的日期,发现这是一张1926年的报纸。
  “三年前的报纸,谁会买三年前的报纸看?又有哪个卖报的会卖三年前的报纸!《左传》有云: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王长寿平日里不好学习,却会看一份三年前的文刊报纸,这事有反常则必为妖啊!”
  孙老师还是很有文化的,张口就能来一段《左传》
  孙老师察觉到事情不对劲,他直接将手伸进了王长寿的书包,然后一把拽出了好几张报纸。
  这些可都是正经的风月小报,新鲜热乎很刺激,看了以后美滋滋。
  这一刻,王长寿的脸瞬间变得煞白,他是一点儿都美不起来了。
  下一秒,孙老师看到了报纸的内容,他的脸顿时涨的通红,手也忍不住的颤抖起来。
  很显然,孙老师的血压瞬间升高了四五十,好在他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否则的话肯定得背过气去。
  “这!这!你竟然看这种肮脏污秽的东西!还把这种东西带到学校里来!有辱斯文啊!大逆不道啊!你!你!”
  孙老师直接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完了,完了,我完蛋了!”王长寿真的吓傻了。
  ……
  过了好几分钟,孙老师的情绪才逐渐的稳定下来,他用一种痛心疾首的眼神望着王长寿,厉声问道:“说,这些污秽之物是从哪里来的!”
  “我买的。”王长寿老实答道,此时他只想坦白从宽,以便处分轻一些。
  “从哪里买的?”孙老师接着问。
  “报童那里买的。”王长寿继续回答道。
  “就是那个报童?”孙老师又问。
  王长寿点了点头。
  “他卖的都是这样的东西?”孙老师再问。
  王长寿又点了点头。
  孙老师顿时有一种兴高采烈跑出去却一脚踩到狗屎的感觉。
  孙老师原本的思维当中,那个报童战胜了日本人,那就应该是民族英雄般的人物,像是陈真一脚把东亚病夫的招牌踢成两半,何等振奋,何等气势!
  然而真相却是,这个报童在卖风月小报!卖那种孙老师眼中有辱斯文的东西。
  这心理落差实在是太大了,陈强在孙老师心中建立起来的高大形象瞬间崩塌。
  紧接着孙老师突然想到,报童都跑到学校门口卖报了,会不会也有其他同学买了这风月小报。
  “还有人也买了这污秽不堪的东西?”孙老师厉声问道。
  没有人答话,或者说没有人出来送死!
  孙老师早就想到了会有这种情况,他用一种严厉的目光扫视众学子,最终眼神停留在了其中一位同学的身上。
  这人也是个学渣,而且是平日里经常调皮捣蛋的那种,早就上了孙老师的黑名单,是孙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如今发生了这种事情,孙老师当然会首先想到这种调皮捣蛋的学渣有没有参与。
  “你说!”孙老师指了指学渣。
  “我没买啊!”学渣一脸的无辜,然而孙老师的表情显然是不信。
  “先生,我真的没买!”学渣可委屈坏了,他为了洗脱嫌疑,只好开口说道:“我之前看到庄永刚在那个报童那里买过报纸。”
  “庄永刚?”孙老师眼神中的厉色一闪而过。
  被学渣出卖的庄永刚吓得一哆嗦,这时候他也顾不得许多了,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庄永刚开口说道:“先生,刘健也买了,还有胡志文也买了……”
  庄永刚一下子咬出了四五个人。
  听到这一个个名字,孙老师的连都青了,他没想到会牵扯出这么多的学生!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班,换成是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那得有多少人!
  “想不到啊,竟然是团伙作案!”


第二十九章 学校重地不准卖报
  复旦附中来了一次校内严查,学生们互相举报,抓出了几十个看风月小报的同学。其中还有一些平日里品学兼优的学生。
  老师们万万没想到,那些自己眼中的乖乖优等生,竟然也会去看风月小报这种东西。甚至那种平时老实巴交的学生,风月小报却是买的最多,当真是应了“越闷越骚”这个词。
  这个时代的老师都比较的传统,很多人是在私塾读四书五经过来的,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事情,所以对于复旦附中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丑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别的学校。
  ……
  上海市立敬业中学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此时敬业中学的老师们也知道了复旦附中风月小报的事情。
  教师办公室里,几位老师正在讨论这件事情。
  “复旦附中那事,你们听说了么?”
  “听说了,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有辱斯文啊!”
  “要我说啊,就应该把那些小报社全都取缔,免得刊登一些污秽的内容,污染年轻人的思想。”
  “谁说不是呢!买那种东西看的人,肯定是一些龌龊下贱之辈!还好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比较正直,没有人看那些东西。”
  “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了,上个星期五的时候,我还在学校门口看到一个报童在卖报纸呢!会不会也是在卖那种东西?”
  这人话音落下,办公室内顿时鸦雀无声!
  食色性也,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是荷尔蒙最躁动的年龄,谁敢保证敬业中学的学生不会和复旦附中的学生一样,去买风月小报看?在座的老师都是十几岁过来的人,指不定就有人在十几岁时偷看隔壁小媳妇洗澡呢!
  “我们的学生,应该不会吧?”一名老师开口说道,但话语中充满了不自信。
  “要不,咱们也查查?”
  ……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敬业中学还真的有学生买了风月小报,而且也是从学校门口的报童那里买的。
  紧接着,其他中学也闻风而动,民立中学、三才中学、南洋中学等上海名校,也都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有学生私下里购买并且传播风月小报!
  ……
  复旦附中。
  作为最早发现风月小报的学校,复旦附中自然是要最早的做出应对,只不过如何应对却让学校的老师感到头痛。
  对学生进行处罚是肯定的,但这事情牵扯的人数有点多了,所谓法不责众,参与的人一多,处罚就变成了麻烦事。处罚的轻了,不足名典型;处罚重了,又会影响到的整个学校。
  更何况此时的复旦附中还是私立中学,学校的日常花销,老师每个月的工资,都靠学生交的学费,要是把学生都开除了,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会议室里,孙老师开口检讨道:“我觉得这件事情,我作为老师也有责任,报童都把风月小报卖到学校门口来了,我竟然提前丝毫的察觉!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为人师表只教学问而不育人品德,让弟子沾染上这种污秽之物,是我之过。”
  “孙老师,你的德行和能力,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此事只怪那卖报的太狡猾,故意来诱惑我们的同学……”旁边有人劝道。
  “是啊,孙老师,你无需自责,我听说其他学校也发现了类似的事情。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杜绝此类时间的发生。”另一人开口说。
  孙老师点了点头,一脸严肃地说道:“我觉得关键是要从源头杜绝这件事!”
  “孙老师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们大家参考参考。”
  孙老师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商人趋利,只要是有无良报社刊印,只要是有人卖报,就无法避免会贩卖此等有辱斯文之物。所以我建议,以后禁止报童在学校门口卖报,出现一个,我们就赶走一个!没有人卖报,自然也没有人买报,日此才能从源头上还学校一个朗朗晴空!”
  “孙老师说的有道理。所谓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古有孟母三迁,我们虽然没有办法把学校迁走,但是我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要我说啊,以后就应该把那些闲杂人等都赶得远远的,免得来带坏我们的学生!”立刻有老师点头称是。
  “好,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学校附近就不许有人卖报,以后看到有在学校附近卖报的,有一个赶一个!”孙老师咬牙切齿的说。
  ……
  陈强背着报纸,一路小跑着向着复旦附中的方向前行,心中还在琢磨着当运动员的事情。
  “我有一个训练空间,训练方面是不用担心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加强身体,我的这副身体还是太弱了,有些营养不良,这样可当不了运动员。”
  陈强的这个身体基础还是很不错的,小时候也是富裕人家的孩子,自然不会少了吃穿,只不过家里糟了灾之后,逃难来到上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再好的身体也得被拖垮了,营养不良再正常不过。
  当然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营养不良的,能够吃顿饱饭就不错了,哪还管什么营养。若是遇到了灾祸,无论是天灾还是兵灾,能活下去就谢天谢地了,啃树皮、吃观音土,哪怕多活一天也行。
  “旧上海的物资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有钱的话,鸡鱼肉蛋肯定是都能买到。我现在最需要的倒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是蛋白质,当运动员的话,没有蛋白质的补充可不行。”
  “后世的运动员都是吃牛肉和鸡肉的,这牛肉我现在可吃不起,鸡肉的话,攒攒钱一个月说不定能吃上两顿烧鸡。还有就是一天一个鸡蛋是必须的,这是最基本的营养保障。虽说没有奶制品,但可以多吃豆制品,早晨吃碗豆脑,晚上吃块豆腐,也能给身体提供蛋白质。”
  “再有就是鱼类了,鱼肉不仅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叶酸、维生素、各种矿物质,是重要的营养来源。这上海临江又靠海,别的不敢说,鱼可有的是,而且这个时代的鱼可比后世的鱼个头大多了,价格还不贵。以后要多买鱼来补充营养。”
  陈强正琢磨着,只看到前面一个报童慌慌张张的跑来,这人陈强还认识,虽然不知道他大名是什么,但是人人都他叫三狗子。
  三狗子也看到了陈强,立刻赢了过来。
  “陈哥,绕个道吧,别去复旦附中那边了。”三狗子开口说道。
  “怎么回事?封路了么?或者警察又抓人了?”陈强开口问道。
  “复旦附中那个看门的正赶人呢!只要是卖报的经过,统统赶走,不许在那里卖报!”三狗子开口答道。
  “不许卖报?咱们卖报的招他惹他了?”陈强一些不忿的说。
  “我打听过了,说是有人在那学校门口卖了脏的报纸。你说咱们冤枉不冤枉,报纸弄脏了就给换一份干净的呗,干嘛不让咱们去卖报啊!”三狗子开口说道。
  “脏的报纸?报纸都脏了还怎么卖!”陈强眉头皱起,下一秒他突然意识到,这所谓“脏的报纸”,或许就是指风月小报!
  在那些文人眼中,风月小报这一类的东西,可不就是肮脏之物么?
  “该不会是我卖风月小报的事情东窗事发了吧!”陈强心中一虚,他决定暂且先不去复旦附中,免得触到了霉头。
  第二天,陈强来到了敬业中学。
  他刚打算在学校门口停留,便看到敬业中学看门的大爷走了出来。
  “走走走,这里不能卖报,走远点卖!”
  那个看门的大爷对陈强是没有半点的客气,一个报童嘛,在上海人眼中就是个瘪三,没必要跟他客气。
  “复旦附中门口不让卖报,敬业中学门口也不让卖报,哪有这么巧的事情,难道真的是因为我卖的那些风月小报被发现了?所以学校才会驱赶报童?”陈强心中暗自计较道。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强发现,那些自己曾经卖报的学校,全都在驱赶报童。
  学校重地,不准卖报!
  如此一来陈强已经百分之百确定,他卖风月小报的事情已经东窗事发了!
  不能蹲在学校门口卖风月小报,陈强等于是失去了所有的客户,这风月小报的生意,眼看着是做不下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