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体育人-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陈强用新技术战胜了杰西·欧文斯,仿佛是印证了技术制胜才是田径发展正确道路的观念,或许这一届奥运会结束后,美国的黑人运动员又会遭受到新一轮的打压。
美国队主教练甚至在心中暗道,回去以后要尽快的写一份报告,阐述一下发展田径技术,才是美国田径未来发展的道路,至于那些靠身体素质吃饭的黑人运动员,还是靠边站吧!
美国运动员的死活,不属于陈强能够控制的范围。
对于陈强来说,把跳远的世界纪录重新夺回来,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8米17的世界纪录,应该能够保持25年,直到1960年,才会被美国运动员拉尔夫·波士顿给打破。现在还只是1936年,拉尔夫·波士顿还没有出生吧!呵呵,我现在真的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一句,打破我世界纪录的人,还没出生呢!”
陈强脸上浮现出浓厚的笑意,他第三次的站上了柏林奥运会颁奖台的最高峰。
颁奖仪式结束后,陈强本来打算离开运动场,尽早会奥运村休息,但是赛会干事却告诉他,他还不能走,因为德国元首又要接见他。
陈强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受德国元首接见了,这回连陈强都觉得,跟这位德国元首熟络了很多,不过德国元首只是象征性的说了几句祝贺的话语,随后便将时间留给了铜牌获得者卢斯·朗。卢斯·朗毕竟是德国运动员,在德国元首的眼中,卢斯·朗的铜牌,肯定要比陈强的金牌更加耀眼。
至于银牌获得者杰西·欧文斯,德国元首压根就不愿意见他。
……
8月5日,是陈强比赛任务最繁重的一摊。
上午的时候,陈强要参加200米的半决赛,以及铁饼的预赛。而到了下午,陈强除了要参加200米的决赛和铁饼的决赛之外,还要参加110米栏的初赛。
首先开始的是铁饼运动的预赛,中国队除了陈强参赛以外,还派出了另外两位运动员,分别是郭洁和冷培根。
郭洁被誉为是中国的“奥运活化石”,活了一百多岁才去世,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还当过火炬手。未来的陈强还拜访过郭洁本人,所以对于这位“郭老”,陈强心中也是有一种特殊的尊敬。而由于郭洁和陈强的年纪差不多大,所以每当见到郭洁时,陈强都忍不住感慨,要是自己也能像郭老那样活到一百多岁,到北京奥运会时当一个火炬手,那该是多么荣幸的事情!
冷培根则是南京人,而且也算是出身自名门望族。冷培根的大哥冷培元是“鹰犬将军”宋希濂的副官,参加过抗日战争,最后成为了国府的高官。冷培根的三弟和四弟都是飞行员,其中三弟冷培基在抗战当中为国捐躯,而四弟冷培澍在抗战中多次击毁日军的飞机和船舶,屡立战功最终成为了空军的中将。而冷培根本人,最终成为了一个物理学家。
言归正传,柏林奥运会的铁饼比赛,一共有32位选手参赛,所以要举行初赛。
而这个时代的铁饼运动员,也正如陈强所预料的那样,胖子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那种标准身材的肌肉男,放在未来的健身房里,大概会被当成是经常锻炼身体的阳光小鲜肉,各种被撩。
由于苏联不参加奥运会,所以没有东欧地区的运动员参赛,所以选手当中也鲜有那种高大强壮的壮汉,陈强目测了一下,超过200斤的人也就是五六个,除了两位美国壮汉之外,也就是来自北欧地区的运动员能有200斤的体重。
如果放在后世的话,男子铁饼运动员,体重不到200斤,那还参加什么奥运会啊!
就比如未来的北京奥运会,男子铁饼运动员的体重基本上都是在250斤左右,体重最轻的是一个伊拉克选手,只有190斤,不过考虑到当时的伊拉克还在打仗,运动员饿瘦了也是正常。而除了这位伊拉克选手之外,体重最轻的菲律宾选手也有200斤整。
而在柏林奥运会上,男子铁饼运动员能有200斤,那绝对是重量级选手了。大多数运动员的体重都在一百六七十斤的范围。
铁饼初赛,只要能够投过44米,便可以晋级到下午的决赛。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成绩。32名参赛选手当中,或许只能有一半人投出44米的成绩。
选手们接连上场,他们使用的也都是那种很原始的投掷技术。
去年访问苏联的时候,陈强虽然展示过自己的背向旋转投掷技术,但是当时的苏联跟西欧并不来往,运动员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流,所以背向旋转投掷技术,并没有传到西欧。
而在国内的全运会上,陈强也使用过背向旋转投掷技术,不过当时的中国更是与世界脱节,所以背向旋转投掷技术更不可能从中国传出。
奥运会之前,中国队曾经举行过集训,当时陈强将背向旋转投掷技术,传授给了中国队的另外两位选手,也就是郭洁和冷培根,所以这两人也会使用背向投掷技术。不过由于练习的时间太短,所以两人即便是学会了背向旋转投掷技术,成绩上的提升也不足以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
运动员们依次上场挑战44米的距离,结果是成功的人少,失败的人多。这毕竟是第一次试投,所以选手们的成绩也不会很高。
终于轮到陈强登场了,他也是第一个登场的中国选手。
“下个登场的是中国选手啊!哎呀,我真是分不清楚中国人的长相,他们好像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你看那个人,跟昨天那个空翻跳的陈强一个样。”
“是啊,的确是一个样,其实我也觉得,中国人长的都一个样。”
有人议论的时候,现场的喇叭里响起了运动员的介绍:“下一位登场的选手,来自中国的陈强!”
“你听,连名字都差不多呀!”
“是啊,中国人的名字都好奇怪,叫起来都一样,昨天那个人叫陈强,今天这个人也叫陈强!”
“长的一样,名字也一样,该不会是双胞胎吧?”
“双胞胎?那他是哥哥还是弟弟呢?”
“不对吧,我怎么觉得,他就是昨天那个陈强啊!”
“你说的对,什么双胞胎!这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你说昨天跳远的那个陈强,还参加了铁饼的比赛?他是跳远兼铁饼的选手么?”
“他好像还参加了短跑吧,而且100米跑到了10秒。这么说,跑、跳和投掷类的项目,他都参加了!”
“又能跑,又能跳,又能扔,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全能的运动员!”
“这个陈强,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跳的最高和最远的人,该不会扔铁饼,他也要打破世界纪录吧!”
人们的议论声中,陈强走上赛场。他右手抓住铁饼,分开五指,拇指和手掌平靠铁饼,其余四指的最末指节扣住铁饼边沿。手腕微屈,铁饼的上沿靠在前臂上,整个右手的手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紧接着,他双腿岔开,站在投掷圈内靠后的边缘处,双眼平视,然后背对着投掷方向。
“陈强方向站反了吧?”
“他在干什么?怎么背对着投掷方向?”
“他是没参加过铁饼的比赛么?连方向都找不准?这要把铁饼扔到观众席上么?这要砸过来,可是会砸死人的!”
“这是奥运会吧?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吧!”
现场所有人全都惊讶的望着陈强,他们还没见过背对着投掷方向进行投掷的人。
裁判甚至都打算上前提醒陈强,告诉他方向站反了。
然而没等裁判提醒,陈强就开始动了起来。
先是一个左上右后的预摆动作,紧接着右腿蹬地,上身向左转动,同时左膝外展,体重由右脚向边屈边转的左腿移动,他的整个身体,也和因为这种重心的移动,开始转动起来。
转动之后,他开始了最后的发力。当体重移向左腿时,右腿继续蹬伸用力,以爆发式的快速用力向前挺胸挥饼。与此同时,左腿迅速用力蹬伸,左肩制动,使身体右侧迅速向前转动,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铁饼上,下一刻,他的手指用力拨饼出手,整个铁饼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向前飞行。
“他还真扔出去了!”
“我的上帝,铁饼还能这样扔的?”
“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样扔铁饼的!”
“难道这又是一种新技术么?他怎么总有新技术!”
人们疑惑的同时,那控制旋转着的铁饼,已经轻松的越过了44米的标线。
陈强使用背向旋转投掷技术,只是第一次试投,便能成功晋级决赛。
第一八六章 怎么哪里都有他!
陈强的背向旋转投掷技术,又引起众多的议论,而之后另外两位中国选手,郭洁和冷培根也相继登场,他们所使用的也是背向旋转投掷技术。
郭洁第一次试投便投出了42米的成绩,距离44米的达标线仅差2米,这个成绩放在第一次试跳中,也是很不错的。
而随后登场的冷培根也投出了一个39米的成绩,差一点就超过了40米大关,在所有选手中能够排在中游。
总体来说,郭洁和冷培根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虽然没有在众多参赛选手当中多赢而出,但是能够跟欧美国家的运动员不相上下,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两位中国运动员相继使用出背向旋转投掷技术后,此时就是再傻的人也已经意识到,背向投掷是一种新开发出来铁饼投掷技术。
“这真的是一种新技术,陈强又开发出一种新技术!”
“背对着投掷方向,身体先转一圈,然后再把铁饼扔出去,这样的话真的会扔的更远一些么?”
“不太清楚,只有中国运动员使用这套技术,而其中扔的最远的陈强,也只是过了44米,这样的成绩,还不足以证明这种背对着投掷方向的技术,比现有的铁饼投掷技术更好。”
“有道理啊,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印证这种新技术的效果。”
“你们难道忘了跳高的比赛么?陈强在预赛中也是使用了一种高新技术,当时我们也在议论,那种新技术的效果如何,结果他却连续刷新了五个世界纪录!”
“难道说铁饼项目上,陈强又要打破世界纪录了?”
柏林体育场的观众又开始讨论陈强的背向旋转投掷技术。
然而其他参加铁饼比赛的运动员脸上,却纷纷流露出忌惮的表情。
人们对于未知总是会感到恐惧的,陈强使用出一种新的投掷铁饼技术,其他运动员本能的会觉得,这种新技术会很厉害。
更何况陈强还有过“前科”,在前日的跳高比赛中,陈强同样是用出了背越式的新技术,然后连续五次打破世界纪录。而在昨日的跳远比赛中,陈强的前空翻式腾空,同样也打破了跳远的世界纪录。这都是新技术做出的突破。
所以在铁饼比赛里,当陈强使用出背向旋转投掷技术时,很多参加铁饼比赛的运动员本能的觉得,陈强又要打破世界纪录了,而他们也是夺冠无望。
那些实力比较强的运动员,却并不在意陈强所展现出的新技术,这些运动员都有着世界顶级的实力,所以他们有自信能应对任何对手。
陈强第一次试投便晋级到了下午的决赛,后面两次试投,他也没有必要参加了,干脆就开始观察其他运动员的情况。
首先要留意的当然是美国运动员。美国是当时世界第一的田径大国,选手的实力自然非同小可。
除了美国人之外,瑞典的哈拉尔德·安德森和德国选手威利·施罗德,也是陈强重点关注的对象。
瑞典选手哈拉尔德·安德森曾经于1934年8月,以52米42的成绩打破了铁饼的世界纪录,这个世界纪录在1935年被打破。但作为曾经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哈拉尔德·安德森自然有争冠的实力。
而德国选手威利·施罗德,就是打破哈拉尔德·安德森世界纪录的人,也是现任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他于1935年4月创下了53米10的世界纪录。世界记录保持者的身份再加上本土作战,威利·施罗德也是对铁饼的金牌志在必得。
……
接下来的比赛里,中国的两位选手当中,郭洁成功的投出了一个44米出头的成绩,晋级到了下午的决赛,而冷培根的三次试投,却始终没有超过44米,最终很遗憾的被淘汰出局。
成功晋级决赛的郭洁显得很兴奋,毕竟以他的实力而言,能够晋级到奥运会的决赛,就已经是很成功了。
然而观众们却并不在意郭洁是否晋级,人们的眼光都落在了瑞典选手哈拉尔德·安德森的身上,因为哈拉尔德·安德森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他竟然没有晋级到决赛当中。
作为前世界纪录保持者,哈拉尔德·安德森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他在1935年的4月份丢掉了世界纪录,但是在同年的10月份,却创下了53米02的世界第二好成绩,距离新的世界纪录也只差8厘米。对于一个能够投出53米的运动员来说,44米的晋级线,简直不要太容易!
然而在铁饼的预赛当中,哈拉尔德·安德森的状态却极差,最好一次也只投出了38秒5,距离44米的晋级线差的很远,而且即便是在被淘汰的运动员当中,也是排在倒数。
除了哈拉尔德·安德森之外,瑞典的另外两位选手却都成功的晋级到了决赛当中。“带头大哥”被淘汰了,而小弟却晋级了,这着实有些尴尬。
对于德国人来说,哈拉尔德·安德森被淘汰却是一个好消息,在德国人看来,哈拉尔德·安德森是唯一能够威胁到威利·施罗德的选手,如今哈拉尔德·安德森被淘汰,那么威利·施罗德岂不是提前锁定了冠军!
……
铁饼的预赛之后,举行的是200米短跑的半决赛。半决赛分为两个小组,小组前三晋级到下午的决赛当中。
200米半决赛上,德国运动员只剩下一个人,名叫卡尔·内克曼,他是德国的200米冠军,不过跟美国选手比起来,卡尔·内克曼的实力还是要差了许多,即便是在欧洲范围内,卡尔·内克曼都不算是最顶尖的。
而在半决赛中,卡尔·内克曼恰好与陈强分在了同一组,除了这两人之外,这组还有美国选手迈克·罗宾逊、瑞士选手保罗·恩尼以及两位加拿大运动员。
两个加拿大选手的实力是偏弱的,陈强和美国选手迈克·罗宾逊的实力则较强,所以基本上是德国人与瑞士人争夺第三个晋级决赛的名额。
陈强所在的这一组,晋级压力还是相对小一些的。另一组有美国选手杰西·欧文斯和鲍勃·帕卡德,加拿大选手李·奥尔,以及“世界上最快的白人”提努斯·奥森达普。美国选手的实力自然是强劲的,世界上最快白人也是世界顶尖,而那个加拿大人则是全英运动会的冠军。如果将德国选手放在这一组当中,连晋级的机会都没有。
陈强在第一组登场,由于有德国选手的缘故,现场观众显得无比的热情。
陈强倒是没有在意那位德国选手,毕竟对方的实力,根本对自己造不成威胁。
起跑的枪声响起后,陈强立刻冲了出去,然后施展出了弯道跑的技术。对于陈强来说,这只是半决赛,所以没有必要拼尽全力。
但是陈强很快发现,跟自己同组的那位美国选手,速度好像有些快。
陈强对这个美国选手是有印象的,记得他叫迈克·罗宾逊,而迈克·罗宾逊的弟弟就是那个第一个进入到美国职棒大联盟的黑人运动员杰基·罗宾逊。
迈克·罗宾逊的速度有些超出陈强的预料,好在这是半决赛,陈强也是留有余力,所以他稍微分了一点心神,观察了迈克·罗宾逊的弯道跑。
“这弯道跑的技术,已经非常不错了,比四年前的埃迪·托兰,可要强了一个档次。这四年来,美国田径的技术水平,也是进步了不少。”陈强心中给出了评价。
四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上,陈强以21秒成绩打破了200米的世界纪录,而如今的柏林奥运会,想要凭借21秒的成绩夺冠,肯定是不可能的。先不说有个身体变态的杰西·欧文斯,单说这个迈克·罗宾逊,他也应该有跑出21秒水平。
好在现在的陈强,也不是四年前的陈强了。四年前的陈强只有18岁,身体还没有长成,而如今的陈强已经22岁了,正是处于一名田径运动员的巅峰年龄,而且经过了四年的练习,陈强的短跑技术也愈加纯熟。
面对来势汹汹的迈克·罗宾逊,陈强并没有跟他争一时之长短,即便是进入到直道之后,迈克·罗宾逊领先于陈强,陈强也没有去用力追赶,而是以第二名的成绩跑完了全程。
最终迈克·罗宾逊跑出了21秒1的成绩,距离陈强所保持的200米世界纪录只差0。1秒。陈强则以21秒2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名。第三名被瑞士选手保罗·尼恩摘走,他的成绩是21秒6,德国选手卡尔·内克曼只跑了一个21秒8,无缘决赛。
接下来,轮到高手如云的第二组登场了。
比赛一开始,杰西·欧文斯便取得了领先的优势。在陈强看来,杰西·欧文斯的弯道技巧,或许还不如迈克·罗宾逊,但是杰西·欧文斯的速度却比迈克·罗宾逊更快。
“杰西·欧文斯的身体天赋实在是太好了!”陈强忍不住是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处于第二名的是加拿大选手李·奥尔,他展现出了非常棒的弯道技巧和身体爆发力。
李·奥尔虽然是加拿大人,但从小是在华盛顿州长大,接受的也是美国的教育,所以他的技术特点更像是美国运动员,而不是欧洲运动员。
第三名则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白人”荷兰选手提努斯·奥森达普。
“同样是白人,李·奥尔的弯道技术明显要比提努斯·奥森达普好的多,看来欧洲的短跑运动,已经开始落后于美国了。而四年前可不是这样,我记得当时的欧洲白人运动员,只是身体素质上不如美国的黑人,但技术层面还是差不多的。”陈强心中暗道。
根据陈强所知,未来欧洲和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二战爆发以后,美国的田径运动虽然是停滞不前,而欧洲的田径运动却是直接倒退了十年,此消彼长之下,使得欧洲田径再难追的上美国。直到苏联重新回到奥运会,才使得美国运动员不再是一家独大。
陈强正琢磨着,赛道上的选手已经进入到了直道。
杰西·欧文斯依旧是一马当先。
“杰西·欧文斯的领先优势有些大!”陈强眉头微皱,他预感到杰西·欧文斯可能会跑出一个很逆天的成绩。
只见杰西·欧文斯带着巨大的优势,冲过了终点线,他停下之后,马上望向裁判,仿佛在询问自己的成绩。
片刻后,裁判终于宣布了杰西·欧文斯的成绩:
“20秒9!”
陈强顿时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之前的200米世界纪录,是陈强所保持的21秒整,而在这场半决赛中,杰西·欧文斯跑了一个20秒9,打破了陈强的200米世界纪录。
听到这个成绩以后,杰西·欧文斯也意识到自己打破了谁纪录,他兴奋的攥了攥双拳,然后转头望向陈强。杰西·欧文斯很想看一看,陈强在得知自己的世界纪录被打破之后,会是一个怎样的表情。
“陈强,你一定很惊讶吧?又或者会感到慌张?”杰西·欧文斯心中暗道。
然而当他在人群中找到陈强的身影时,看到的却是一张相当淡定的脸。
陈强当然很淡定,因为他记得,杰西·欧文斯在柏林奥运会的200米决赛中,跑出了一个20秒7的成绩,与之相比的话,这个20秒9的世界纪录,也就无需感到惊讶了。
……
8月5日下午,陈强要参加铁饼的决赛和200米短跑的决赛,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参加110米栏的初赛。
柏林奥运会的110米栏,一共有32位选手参加,由于人数远不如100米短跑,所以比赛只设立初赛、半决赛和决赛,一共三场。
初赛分为六组,小组前两名晋级,这等于是32晋12,还是比较残酷的。
中国队除了派出了陈强之外,还派上了黄英杰和林绍洲两位选手。这两人都是民国时期的跨栏王。
黄英杰是广东人,参加过1930年和1934年的远东运动会,以及多届的全国运动会,民国时期110米栏的全国纪录,就是黄英杰所保持的。未来黄英杰先是移居香港,而后又举家移民加拿大,最后病逝在温哥华。
林绍洲则是出生在台湾省,他的父亲曾经是晚晴时期清政府驻台湾的武官,所以林绍洲也是出身豪门。不过在《马关条约》之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林绍洲虽是官宦子弟,但仍然被视为“二等公民”。林绍洲上中学的时候,因为一个日本学生欺负中国学生,林绍洲挺身而出,痛打了日本学生,结果被学校开除,于是林绍洲偷渡到福建厦门,完成了学业。
林绍洲作为一个台湾籍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柏林奥运会也是有特殊意义的。抗战胜利后,林绍洲并没有返回台湾,而是留在了大陆。后来林绍洲进入到了西南军区体工队,成为新中国第一位110米栏的教练,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事业做出了贡献。
……
陈强的运气不错,恰好被分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