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体育人-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陈强所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虽然他在前几轮的比赛中已经表现的很出色了,但是在大多数的观众眼中,陈强或许只是个凑巧进入到决赛的“幸运儿”。
……
比赛正式开始,首先是唐·布吉的发球局,而他马上给了陈强一个下马威。
“唐·布吉的发球,速度真的好快!”
陈强感受到了唐·布吉发球所带来的威胁,以球速而言,唐·布吉的发球已经能够达到未来职业选手的水平了,所以陈强的接球难度非常的大,很多时候即便是能接住球,可接发球也没有什么质量。
更让陈强感到吃惊的是,唐·布吉的反手,竟然能打出轻微的上旋球!当然这种上旋球的旋转非常的轻微,连陈强都需要仔细的观察才能够发觉。而且陈强能够发现唐·布吉的上旋球,也是因为陈强自己就会打上旋球,如果换成一个对上旋球一无了解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发现,唐·布吉的击球当中带着轻微的上旋。
“现在才是1938年,唐·布吉就会打上旋球了,按理说这个时代的球员应该还不会使用上旋球才对。怪不得唐·布吉被称为公开赛时代以前最伟大的球员,单单这个上旋球,就说明他对网球的了解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
陈强依然意识到,唐·布吉能够在那个年代获得如此多的荣誉,绝对不是偶然,唐·布吉不仅有身体有技术,就连对网球的理解,也是这个时代绝无仅有的。
“我本来以为,这个年代的球员根本还意识不到上旋球这种技术,看来我是错了,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天才运动员诞生,而唐·布吉显然就是这个时代的天才运动员!可惜啊,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网球运动的发展至少会比历史上快十年!”陈强暗自想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确是耽误了很多体育运动的发展,就以网球为例,二战期间大量的优秀球员参军入伍,从1940年算起,到1945年,耽误了他们五年的时间,五年里没有打球,水平下降不说,很多人更是已经离开了身体巅峰的时刻。
而这也使得整个网球运动倒退了十年,到了1955年左右的时候,网球运动员的实力才恢复到了二战以前的水平,而后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运动员的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网球运动也进入到了公开赛时代。
假如没有二战的话,依照当时的网球发展趋势,或许在五十年代初,网球运动员就会拥有未来六十年代中期的实力。
陈强心中评价了二战对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随后摒除杂念,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比赛当中。他面对的可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网球运动员唐·布吉,所以在比赛当中,分心去想别的事情,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唐·布吉的发球局里,陈强虽然没有成功获得破发,但是在之后陈强自己的发球局了,唐·布吉也对陈强的发球没有什么太好的应对方法,所以陈强保住自己的发球局还是很轻松的。
两局的较量过后,唐·布吉的表情也显得凝重起来。
“陈强也会打旋转的球!而且他打出来的球,比我的球旋转的更加厉害!”
唐·布吉对于网球的理解,远远达不到后世的那种程度,所以他称呼上旋球为“旋转的球”,而对于唐·布吉来说,上旋球更是他的独门绝技,他从来没有将这种技术泄露给其他球员,也是凭借着这种最初级的上旋球,唐·布吉在比赛中所向披靡,一年多的时间里横扫了四大满贯的赛事。
如今唐·布吉见到陈强也在使用上旋球,而且陈强的上旋球,旋转力度还要更大。自己独一无二的绝技突然出现在别人的身上,而且对方用的还要更好,唐·布吉怎么可能不吃惊。
唐·布吉可以确定,自己并没有泄露上旋球的技巧,而陈强远在中国,也不可能从唐·布吉身上偷学到上旋球,所以在一瞬间,唐·布吉马上就明白过来,陈强和他一样,也研发出了上旋球的技术,而且陈强的研发脚步还要更快。
“人们称呼陈强为世界第一运动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竟然能够研发出更好的旋转球,看来想要赢下这一场比赛,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唐·布吉不由得感叹起来。
……
1比1,2比2,3比3,4比4……第一盘比赛的比分一直相持着,陈强和唐·布吉一直都是互保发球局,谁也没有能够完成破发,最终比分来到了6比6平。
如果放在后世的比赛里,接下来要打抢七局,谁选拿下第7分,谁会获得这一盘比赛的胜利。然而在三十年代,美网比赛打的是长盘决胜,也就是说想要赢下这一盘,必须得领先两分才行。
之前的比赛中,陈强甚至都不用打到第10局就可以赢下一盘比赛,而今天他和唐·布吉的第一盘较量,至少要打到底14局才会分出胜负。
此时此刻,经过前面十几局的较量,陈强已经逐渐的熟悉的唐·布吉的打法,同样的唐·布吉也逐渐的熟悉了陈强的打法,正因为如此,两人之间每一球的回合数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长。
7比7的比分后,双方同时坐到了场边稍微休息一下,而比赛也暂时进入到了暂停的状态。
陈强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而脑海中却一直在思考对策。
“该怎么办呢?唐·布吉的发球已经能够达到未来职业运动员的水平了,在这方面我没有优势,而且他还懂得使用上旋球,目前的态势就是我拿他没有办法,他也拿我没有办法,继续这么打下路去的话,比赛会变成一场体力消耗战,或许要等到某个人体能消耗过大,出现失误的时候,这一盘比赛才会迎来第一次的破发。”
“不对,应该还有别的办法,让我想一下,如果是未来的那些顶级球员,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会怎么做呢?”
突然间,陈强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了费德勒和纳达尔的那几十次交手经过,终于有了主意。
“我知道了,比赛已经进入到了相持阶段,我和唐·布吉之间也逐渐的开始熟悉对方的打法。所以现在我们比拼的不是如何进攻对方的弱点,而是要比拼谁会犯更少的错误!最终犯错误更少的一方,回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陈强看过很多大满贯的决赛,他亲眼见证过费德勒和纳达尔几十次巅峰之战,也亲眼见证过德约科维奇的崛起。以陈强对于网球运动的理解,他当然能够看出来,到了那种级别的球员,实际上已经是没有任何缺点了。
而那种级别的比赛,也不是在进攻对手的弱点,因为像是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那种球员已经没有弱点了,所以他们真正比拼的,是谁犯的错误更少,犯错误更少的那一方,最终会赢得胜利,而犯错误更多的那一方,便会输掉比赛。
陈强和唐·布吉自然是远远达不到费德勒、纳达尔那种水平,与费天王相比,无论是陈强还是唐·布吉,都是弱鸡一只,但是在这个时代,他们两个人已经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球员了。
陈强和唐·布吉都有很多的弱点,但是两人的实力半斤八两,都不足以抓住对方的弱点,因此去对着对手的弱点进攻,反而起不到什么效果。
这就像是两个人下棋,如果是两个顶尖高手,那必然是厮杀的有来有回,看起来更是步步惊心;而如果是两个臭棋篓子下棋,虽然是漏洞百出,但由于两个人都抓不住对方的漏洞,结果也是厮杀的有来有回。
现在的陈强和唐·布吉就像是两个臭棋篓子,两个人都是能力有限,反而是打的难解难分。
在这个时候,谁犯错误更少,谁就能获得胜利的定律,却同样适用于陈强和唐·布吉的身上。
……
第一盘,最终的比分是10比8,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大比分了。
唐·布吉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都已经坚持到这种地步了,最终却输掉了这一盘,这让他觉得非常的可惜。
但是唐·布吉并没有气馁,这只是第一盘的比赛,唐·布吉后面还有的是机会。
而且唐·布吉也找到了自己输掉第一盘的原因,他在最后一个发球局里出现了几个小失误,结果被陈强抓住,而那一个发球局也因此被陈强所破发。
唐·布吉觉得,这只是个意外,或者说是他运气不好,如果他稍微注意一下,不要有那几个小失误的话,或者陈强没有抓住那几个小失误的话,第一盘比赛,他也不会输球。
是人都难免会出现失误,失误也是比赛的一部分,没有那个球员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会出现失误,所以唐·布吉也没有将失误的事情放在心上,他迅速的调整了心态,准备第二盘的比赛。
唐·布吉还没有意识到,陈强已经做出了调整,他在可以的减少犯错误。
第二盘比赛,唐·布吉又输了,而且这一盘的比分是7比5,看起来远不如第一盘那样的胶着。
“怎么回事?怎么就输了!”唐·布吉有些没反应过来。
唐·布吉觉得,第二盘打的还算是挺不错的,而且期间他还做出了好几个漂亮的发球和击球,按说这样的发挥不比第一盘差,但最终却比第一盘输的更加轻松。
而且陈强的打法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一盘是怎么打的,第二盘也是怎么打的,陈强所使用的技术,也全都是第一盘所展现的那些,并没有新花样。
陈强没有做出改变,唐·布吉也是一如既往的发挥,比赛结果就应该像第一盘那样,变成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再来一个大比分的长盘决胜,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7比5算是大满贯决赛里的一个比较正常的比分。
唐·布吉始终没有想明白,明明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自己第二盘怎么就输了!
唐·布吉毕竟还是没有跳脱出这个时代对于网球运动的理解,他采用的战术,还是在寻找陈强的弱点,加以进攻。
而陈强则是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错误,通过少犯错误来获得领先,这种战术,是这个时代运动员所想不到的。
与其说一种战术的胜利,不如说这是一种体育理念的胜利。
技术层面上,陈强无法战胜唐·布吉。天赋上面,陈强更是远不如唐·布吉。
唐·布吉能够别称之为公开赛时代前最伟大的网球运动员,其天赋也绝对是无与伦比的。而陈强的在网球项目上的天赋,还真的不如唐·布吉。
不夸张的说,如果唐·布吉拥有未来那种训练,他会成为费德勒那种级别的球员。而以陈强的网球天赋,就算是练100年也达不到费德勒那种水平。
然而陈强并没有跟唐·布吉拼技术、拼天赋,他选择了最正确的一条道路,利用未来的体育理念,来战胜唐·布吉!
第二一六章 美网夺冠
唐·布吉望着场边的记分牌,一脸迷茫的表情。
前两盘比赛,他都输了,如今的第三盘比赛他以5比3落后,如果再输一局的话,他就会输掉整场比赛。
三十年代的美网,全程都是五局三胜的,所以现在的唐·布吉已经被推到了悬崖的边缘。
直到现在唐·布吉仍然想不通,自己怎么会输成这个样子。
唐·布吉觉得,从始至终双方都是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然而比分上陈强却总是能够慢慢的取得了领先。
唐·布吉并不知道,有句话叫零割肉不疼,就像很多人刷信用卡买东西,每天只是买一点点,花不了多少,但是到了每月该还卡债的时候才发现上个月零打碎敲的竟然花了这么多钱。
现在的唐·布吉就是如此,在这场比赛中,他比陈强犯下了更多的错误,也丢掉了更多的分数,这些丢掉的分数放在整盘的比赛中并不起眼,但是累计起来,却使得陈强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此时唐·布吉仿佛意识到,这场比赛早已是大势已去,但是唐·布吉并不想输,从去年的温网开始,他就已经保持着不败金身,他已经习惯了胜利,他甚至已经忘记了输掉比赛是什么感觉。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网球运动员,唐·布吉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求胜欲望,这种自尊心和求胜欲望,激发他越战越勇。
然而体育比赛并不是指靠勇气或者意志力就可以取得胜利的,特别是网球这种强调技术和战术的运动,技术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战术层面上博弈失败,注定会输掉比赛。
眼看着唐·布吉马上就要输了,现场的观众们也渐渐的安静下来,之前每一球结束后那种热烈的掌声也已经消失不见,球迷们望着唐·布吉的眼神,由狂热变成焦急,再由焦急变成了失望。
在赛前没有人想到,网坛一哥唐·布吉竟然会输给陈强这个第一次参加网球比赛的菜鸟。这就像是某支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的队伍战胜了超级豪强!
现场的观众席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胜利者会是陈强。
虽然陈强在田径运动上表现出色,但是这并不能帮助他在网球运动上加分,因为田径和网球是不同的项目。中国的乒乓球还称霸全世界几十年呢,但是没有人会因为中国队乒乓球打得好,就认为中国队打篮球可以战胜美国梦之队。
最重要的是,唐·布吉是主场作战,周围有太多的观众是唐·布吉的球迷,而几乎每一个来到现场看球的人,都期望着唐·布吉可以在主场加冕。然而最终的冠军却落在了陈强的头上,一时之间观众们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现场的这14000多名观众的表情,大概就像是2016年NBA总决赛最后一场时勇士队的球迷,当时勇士在总决赛里3比1领先骑士,而且勇士队还手握两个主场,结果骑士却是连扳三场,在1比3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以4比3翻盘。而其中最后一场的比赛,正是在勇士的主场进行的。主场球迷亲眼目睹了勇士队在领先,而且拥有主场优势的情况下被翻盘,这也是一件挺残酷的事情。
而如今,纽约的球迷也感受到了这种残酷,他们的期望,随着陈强比分的领先,逐渐的化为泡影……
……
裁判宣布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唐·布吉用双手捂住了脸,来掩饰自己心中的痛苦。
观众席上也响起了掌声,这些美国的观众的观赛素质还是挺不错的,虽然他们更希望唐·布吉可以获胜,但是当陈强战胜唐·布吉时,他们还是给予陈强掌声。
在那个时代,网球是一种贵族运动,有钱人总是会尽量的保持涵养。在这种场合,即便是天生粗鲁的人,也得装成很有教养的样子,心里面虽然在骂娘,可脸上还得是一副被比赛陶醉的表情。所以虽然比赛结果不是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但掌声还是少不了的。
事实上对于在场的许多美国人来说,陈强也不算是陌生人,过去两次奥运会,陈强在田径运动上所取得的成绩,使得他在美国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至少这些能够来看网球的人,多多少少是听过陈强的名字的。
接下来就是颁奖仪式,陈强拿到了那个象征美网冠军的奖杯。
四大网球公开赛中,美网的奖杯是比较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像是温网奖杯叫做“挑战者杯”,法网奖杯叫做“火枪手杯”,而美网的奖杯却没有名字。
美网奖杯是每年制作一套,冠军可以拿回家留作纪念。在每年的美网比赛进行的同时,官方的纪念品商店里也有一比一大小美网奖杯的复刻品,而且质量非常好,当然价格也挺贵。所以只要有钱,你可以将美网的奖杯的复刻品摆在家里。
站在领奖台上,陈强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奖杯,还挺沉的。这个时代对于合金的研究还比较肤浅,所以奖杯也是用常见的金属制成,用料十足。这奖杯也得好好保养,否则的话会生锈。
随后是例行的现场采访时间。
支持人将陈强请到话筒前,开口问道:“陈先生,你应该是第一次参加网球的比赛吧?”。
陈强点了点头:“我虽然已经练了很多年的网球了,但是参加正式的网球比赛,这还是第一次。”
“第一次参加正式的网球比赛,就获得了冠军,你现在有什么感想呢?”主持人开口问道。
“我跟激动,也很荣幸,但更多的是庆幸!”陈强开口说道。
“庆幸?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获胜者会感觉到庆幸,为什么你会觉得庆幸呢?”主持人接着问。
“事实上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差点死掉了,当时我受了很严重的伤。而一年后的今天,我却站在美网的赛场上,捧起了冠军奖杯,所以我很庆幸!”陈强开口说。
“哦,那可真糟糕,是训练受伤的么?”主持人开口问。
“不,是一枚航空炸弹在我头顶上爆炸。”陈强回答道。
“噢噢噢噢……”观众席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呼声。
就连主持人也开口问道:“陈先生,我没听错吧,您说的是航空炸弹?”
“是的,和我一起的同伴,有十几人都死于那枚航空炸弹,当时医生也认为我死定了,但我却侥幸的活了下去,我真的很幸运。”陈强开口答道。
“真的很难以置信,你竟然会有这么曲折的经历!”主持人开口说道。
“我想各位也都知道,我是个中国人,我的国家正处于战争当中,在战争当中,挨几颗强枪子,或者头顶撞上几枚炮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陈强开口答道。
主持人点了点头:“对此我非常遗憾,希望和平可以早日到来。”
陈强则开口说道:“也正是因为那次奇迹般的死里逃生,我打算出版一本书,现在这本书已经在刊印当中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跟大家见面!”
“真的么?陈先生要出书?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主持人好奇的问。
“当然是英文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送你一本。”陈强笑着说道。
“多谢您的好意,如果能够加上您的亲笔签名,那就更好了。”主持人笑着答道。
此时的陈强,已经开始为《拉贝日记》的出版预热了。
事实上在去年的这个时候,陈强还没有挨炸,不过为了能够宣传《拉贝日记》,陈强也就来了一波虚假宣传。
与颁奖仪式相比,陈强最关心的还是那2000美金的奖金什么时候能颁发,他现在还欠着出版社一笔钱呢!
好在主办方并没有让陈强等太久,在颁奖典礼结束以后,2000美金的支票就送到了陈强的手中。
……
美网夺冠让陈强火了起来,无数媒体的专访接踵而至,而一些售卖体育用品的商店,也找到陈强来做代言。
所以这个美网冠军给陈强带来的不止是2000美金的奖金,还有其他额外的收入。当然如果陈强是一个美国白人的话,他的收入会更多。而中国人的身份,也限制了陈强获得更多的收入。
与此同时,在出版社那边,《拉贝日记》也终于刊印完成,不过出版社给这本书加了一个前缀,叫“美网冠军死里逃生记·拉贝日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个叫拉贝的人,纪录了陈强死里逃生的过程,而且书的封面也变成了陈强的照片。
之所以这样修改,也是为了可以有更好的销量。
美国人又不认识拉贝,这个时候拉贝的事迹也还没有流传开来,人们不知道拉贝这位“东方辛德勒”,如果用《拉贝日记》这名字,估计没有多少美国人会看这本书。
而且美国远离欧洲大陆,此时是一片的歌舞升平,根本就没有感受到战争的味道。此时有很多美国人抱着一种孤立主义的想法,认为美国只要管理好美洲大陆的事情就够了,至于美洲之外怎么样,与美国无关。大部分的美国人甚至连欧洲的战局都不关心,又怎么会去关注中国的抗战事业!
为了能够把书卖出去,也只能去蹭一蹭陈强的热度。
不过加一个“美网冠军死里逃生记”的前缀,也不算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拉贝收留陈强以后,也将陈强的事情写入到了他的日记当中,所以这个时代拉贝的日记,也记载了陈强死里逃生的事情。
陈强并没有打算靠着出版《拉贝日记》赚钱,他只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南京所发生的事情。
所以这本《拉贝日记》的定价很低,几乎是以成本价售卖,陈强也是一分钱的版税都不赚。不仅如此,陈强还搭上时间四处去宣传,在很多书店搞一些签名售书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这本书。
如果是几个月前,陈强刚刚被带到美国的时候,即便是他去搞这种签名售书,估计也不会有很多人来购买。
但是现如今的陈强刚刚获得了美网的冠军,正是舆论的焦点,报纸上围绕着陈强的话题有很多,再加上《拉贝日记》确实是卖的挺便宜的,所以有不少人愿意来给陈强捧场。这大概就像是后世某某上了热搜,他干什么事情都有人关注,有人去凑热闹。
同时陈强也不忘记,送了几本《拉贝日记》去白宫,给那个名义上的“好朋友”,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
……
华盛顿,白宫。
总统秘书向罗斯福总统回报完正经事,而后才开口说道:“总统先生,那个中国的陈强托人送来了一本书,据说是他刚出的新书,送来给您作为礼物。他在书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