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体育人-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奥斯卡的个人奖项,一般情况下是所饰演的角色越惨,越容易获奖。
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曾经调侃,如果拿不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那么你就试着去演一个傻子吧!
这里大概是在调侃《雨人》的达斯丁·霍夫曼以及《阿甘正传》的汤姆·汉克斯。特别是汤姆·汉克斯,那一年有太多优秀的电影,也有过太多演技爆炸的男明星,结果汤姆·汉克斯凭借着两个多小时面摊呆滞的表情,拿下了一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小金人,这肯定会让很多人觉得不服气。
后来人们渐渐发现,想要在奥斯卡里获得个人提名,不仅仅是要演傻子,更需要卖惨,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傻子也是卖惨的一种,人都傻了,还不够惨么?
《当幸福来敲门》里的威尔·史密斯惨到睡厕所,于是他获得了一个奥斯卡提名;《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的马修·麦康纳惨到得艾滋病还买不起药,所以他拿到了奥斯卡影帝;还有就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演了那么多年的帅哥都没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结果在《荒野猎人》里又是被印第安人揍,又是死儿子,又是钻马肚子,自虐似得卖了一波惨,活生生的将自己整成了一个废老头子,终于拿到了期待了二十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要论惨的话,哪有比死掉的角色更惨的,埃丝特所饰演的那个角色,最终就是死在德国人的枪口之下。如果是主角的话,结局时候死掉这种设定或许不是一个加分项,但作为配角的话,吹灯拔蜡绝对是获奖的加分项目。
“正如埃丝特所说,她最大的劣势就是资历太浅,但是她也有优势,那就是《米尼弗夫人》是一部政治正确的电影,从获奖这方面来看,政治正确比什么都重要。”想到这里,陈强打算帮埃丝特添一把火。
……
几日后,美国一些著名的影评杂质,或者是一些大报纸的电影娱乐板块,出现了很多歌颂《米尼弗夫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夸赞电影本身,有的是夸赞导演,有的是夸赞编剧,有的是夸赞主演,每个文章的切入点不同,但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有称赞电影的女二号埃丝特。其中更是有一些媒体明里暗里表示,埃丝特的表演应该入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提名。
明眼人能够看出来,这就是在为埃丝特提名奥斯卡在造势。而这种规模的造势,很明显是有资本在驱动的。
一些知情人士都已经猜出来,这肯定是陈强给这些媒体花钱了!
美国毕竟是一个资本为王的世界,大家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有资本的支持,获奖肯定是要更容易一些。更何况那些好莱坞的电影人,也不愿意去得罪资本家。
就比如肯尼迪家族,之所以能够在好莱坞呼风唤雨,就是因为资本的威力,肯尼迪家族在电影产业上有大笔的投资,所以才会在好莱坞有话语权,再加上肯尼迪家族的政治地位,使得米高梅这样的顶级电影公司,对于肯尼迪家族都会忌惮三分。老肯尼迪的一句警告,米高梅的高层都不敢拨款拍摄《米尼弗夫人》了。
……
奥斯卡金像奖终于公布了提名。
政治正确的《米尼弗夫人》果然是大赢家,他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两个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编剧、最佳音响效果、最佳电影剪裁、最佳视觉效果等12个提名。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能够拿到的奥斯卡提名,《米尼弗夫人》几乎是拿全了。
根据影评人的预测,最佳影片、组价导演、最佳女主和最佳编剧这四个奖项,《米尼弗夫人》是拿定了,至于还能不能摘走其他的奖项,就看运气如何了。
埃丝特也顺利的获得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与她竞争的分别是《断肠云雨》里的苏珊·皮丝,《孤鹃归巢》里的格拉迪丝·库帕,《伟大的安迪逊大族》里的艾格尼丝·摩赫,以及同样在《米尼弗夫人》里有过出演的美·惠提。其中美·惠提曾经在1937年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她在《米尼弗夫人》里饰演埃丝特的祖母。
不过陈强却觉得,美·惠提肯定不是埃丝特的对手,毕竟埃丝特所饰演的角色,最后死掉了。得奖这种事情,活人很难争的过死人的。
作为《米尼弗夫人》的主要投资人,陈强也被邀请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
于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来临之际,陈强放下了球队和新联盟的事情,和埃丝特一起,前往了洛杉矶,参加第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第二九一章 花花公子官二代
洛杉矶,椰子林使馆酒店,第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这座酒店也曾经是第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举办地。
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都是有固定地点的,之前的十四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大多是在洛杉矶的比尔特摩碗酒店举行,后来随着奥斯卡越来越重要,举办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一般的大酒店已经无法承办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于是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便移师雷电华潘太及斯剧院,到了第33届又改为圣莫妮卡公民大礼堂举办,第41届开始干脆去了更大的洛杉矶音乐中心。如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则是来到了有3400个座位的杜比剧院,而且根据签订的合同,一直到2033年,奥斯卡颁奖典礼都会在杜比剧院举行。
四十年代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是在酒店的大礼堂举行,整个颁奖典礼也更像是一场盛大的酒会,来宾们穿着礼服,捧着香槟,在席间穿梭,互相交谈和吹捧着,待到颁奖仪式开始的时候,大家才会正式就坐,等待奖项揭晓的那一幕。
影视圈的人,陈强认识的没有几个,他干脆找个地方坐下,品味着手中的香槟。而埃丝特这位大美女,却是众星捧月一般,被人们围拢着。
来到现场的人都已经猜测到,埃丝特有很大的可能性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作为一个年轻演员,第一次出演女二号就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埃丝特成为好莱坞女演员中的新贵。更何况埃丝特背后还有陈强这个大金主撑腰,这种有后台的女演员,理所当然会让很多人去刻意的讨好。这些电影人未来指望埃丝特提携呢!
陈强本想安静的等到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却没想到他根本就安静不下来,他才坐下没有三十秒钟,便有人笑盈盈的走了过来。
来的是一个好莱坞的制片人,他跟陈强寒暄了半天,很显然是在找机会跟陈强拉近关系。
随后,好莱坞的导演、编剧乃至演员也都接踵而至,纷纷接着这个机会接近陈强,有两个编剧甚至跟陈强聊起了自己接下来些的剧本,言外之意是希望陈强可以投资,而几个好莱坞的女演员也是不停的在朝陈强抛媚眼,如果陈强今天没有带女伴来的话,估计会有女明星会直接给陈强塞一张酒店的房卡。
陈强好歹也是千万富翁,这种有钱人出现在好莱坞,自然会有很多人跪舔。这个时代的千万富翁,相当于后世那种身价十几亿的亿万富翁。
陈强不停的应付着那些想要跟他结交的人,慢慢的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刚刚见过谁了。
“陈先生!”又一个声音响起,只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中年男子背后还有一个25岁左右的青年,这青年让陈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陈强象征性的举了举酒杯,然后开口说道:“这位先生,你好,请问?”
“我叫约瑟夫·肯尼迪。”对方开口说道。
“原来您就是肯尼迪先生,久仰大名!”陈强立刻说道。
陈强说这句“久仰大名”,到不是客气话,他是真的听过约瑟夫·肯尼迪的名字。
之前路易斯·梅耶向陈强要投资时,就曾经提起过老约瑟夫·肯尼迪并不希望米高梅投资《米尼弗夫人》,那个时候陈强便对约瑟夫·肯尼迪有所了解。
老约瑟夫·肯尼迪曾经担任过美国驻英大使,这在美国的外交体系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职位,地位差不多仅次于外交部长了。然而由于老约瑟夫·肯尼迪对德投降的政策,跟罗斯福总统的政见不合,所以老约瑟夫·肯尼迪被撸掉了官职,并且再也没有受到罗斯福总统的任用。
然而老约瑟夫·肯尼迪并不甘心离开政治舞台,他一面经营家族产业,一面培养自己的儿子进入政坛,最终建立了著名的“肯尼迪家族”。
在得知老约瑟夫·肯尼迪的身份以后,陈强便马上猜出来,老肯尼迪身后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身份,这人正是第35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
其实肯尼迪几兄弟的长相多少还是有些相似的,不过老二约翰·肯尼迪作为未来的美国总统,他的照片流传的最多,辨识度也最高,所以陈强还是认出来这个小伙子就是年轻时候的约翰·肯尼迪。
果不其然,老约瑟夫·肯尼迪开口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儿子约翰,他现在在美国海军中服役,担任一艘鱼雷舰的舰长,下个月就要开赴所罗门群岛,跟日本人交战了。”
“肯尼迪先生真是年轻有为。”陈强一脸由衷的说。
陈强知道,这个年轻人可是未来的美国总统,虽然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但能成为美国总统,肯定不是等闲之辈,所遇陈强是真心的在称赞肯尼迪。
然而这位未来的美国总统却有些意外,因为他能够感觉到,陈强的这句“年轻有为”,完全不是那种口头上的恭维,反倒是一种很真诚的赞美。
“什么个情况?这个中国人是真的在夸我么?好稀奇啊!看来他是真的不知道,我是怎么当上舰长的。”肯尼迪心中暗道。
此时的肯尼迪家族,重点的培养对象并不是老二约翰·肯尼迪,而是大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小约瑟夫·肯尼迪作为美国空军的一员,已经前往了英国,而老约瑟夫·肯尼迪也为这位大儿子铺好了未来的道路,等到战争结束,小约瑟夫·肯尼迪从英国回来之后,便会借着老肯尼迪的影响力,参加美国众议院的选举,正式进入政坛,而国会议员的起点,在政坛中绝对是非常高的。
然而事与愿违,小约瑟夫·肯尼迪在1944年是战死在欧洲,当时他去执行的任务,正是去轰炸德国V1导弹发射基地。
小约瑟夫·肯尼迪战死以后,老二约翰·肯尼迪成为了家族的希望。也就是在那时起,老肯尼迪才开始正式的培养约翰·肯尼迪,整个肯尼迪家族的重任也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最终约翰·肯尼迪也不负众望,成功选上了美国总统。
年轻时候的约翰·肯尼迪并不是那么的优秀,而且还体弱多病,三岁的时候就患上了恶性猩红热,后来又被确诊为爱迪生氏症。18岁时他曾经申请普林斯顿大学,结果却被普林斯顿大学拒绝,还是靠着老肯尼迪的人脉关系,最终才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后来肯尼迪去哈弗大学就读,也得益于老肯尼迪的努力,毕竟那个时候老肯尼迪已经是美国驻英大使了,手中权力巨大,哈佛大学给肯尼迪开后门也是正常的事情。
1940年时肯尼迪被征召入伍,然而体检没有能够通过,当时征召肯尼迪是美国的陆军,与海军或者空军相比,美国陆军对身体要求是比较低的,可即便这样,肯尼迪依旧没有被通过,足见他的身体素质真的不咋地。
好在肯尼迪有个好爸爸,个人能力虽然不行,但是他可以拼爹啊!老肯尼迪在担任美国驻英大使的时候,手下一个海军武官叫艾伦·柯克,艾伦·柯克回国后担任华盛顿特权海军情报局的局长,在艾伦·柯克的帮助下,肯尼迪进入了海军军官预备役学校,在学校里镀金几个月后,毕业后直接成为了海军少尉,不久后成为了一艘鱼雷舰的舰长。
当时美军跟日军正在南太平洋打的火热,所罗门群岛附近的几场战役,双方连航母都有被击沉,其他小型船舰的损失就更不计其数,而这个时候肯尼迪接到的任务是,前往弗罗里达州,在巴拿马运河执行巡逻任务,这绝对是美国海军最安全的任务了。等到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结束之后,肯尼迪才被派往南太平洋。
在南太平洋战场上,肯尼迪的鱼雷艇被一艘日本驱逐舰撞成了两截,然后肯尼迪游到了一个孤岛上,后来被附近的岛民救起,保住了性命。之后他便以养伤为由回到了美国,并且就此退役。而这位船被撞沉的舰长,却因为带领他的船员们最终保住了性命,被美国媒体称之为“勇敢”,肯尼迪也成为了各大报纸头条的新闻人物,并先后获颁二战紫心勋章、亚洲·太平洋战役奖章、二战胜利纪念章、海军勋章以及海军陆战队勋章等诸多奖章。船沉了还能拿奖章,这背后要是没有老肯尼迪的运作,鬼都不相信!
从这段人生经历来看,约翰·肯尼迪真的不如他的哥哥小约瑟夫·肯尼迪。可以说年轻时候的肯尼迪,就像是个没啥本事的官二代,靠着老爹的权势,四处镀了一身金。与之相比他的哥哥是真的厉害,不仅能加入空军,还能去执行轰炸V1导弹这种级别的任务,要知道这样的任务,只有美军最优秀的飞行员才有资格去完成。
如果小约瑟夫·肯尼迪没有战死的话,也根本轮不到约翰·肯尼迪这个备胎登场,不用承担家族重任的约翰·肯尼迪肯定会成为一个花花公子,四处撩妹。毕竟生前的肯尼迪也的确是生活糜烂,桃色绯闻甚多。他的情人当中不仅仅有那位著名的性感明星,还有白宫实习生、黑手党交际花,第一夫人的新闻秘书,摩根大通等等。
话说回来美国总统和白宫实习生,好像真的比较容易搞在一起。
此时的约翰·肯尼迪,已经结束了在巴拿马运河上巡逻的任务,即将前往南太平洋。然而了解肯尼迪家族的人都知道,这位二公子是去镀金的,没有人会认为,约翰·肯尼迪能当上这个舰长的位置,是真的年轻有为。
约翰·肯尼迪也知道自己是靠拼爹才能有如今的这番地位和成绩,平日里那些恭维他的,也都是无比的虚伪。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了陈强这么一个不懂行的,瞬间让约翰·肯尼迪自信心大增。
老肯尼迪仿佛也看出来儿子对陈强颇有好感,于是便开口说道:“你们两个人年纪差不多,肯定有共同话题,你们慢慢聊,我这个老头子就不掺合了。”
……
陈强和这位未来美国总统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女人方面的事情,这话题还是肯尼迪带起来的,这家伙还真是风流成性,估计在洛杉矶这段时间里,没少去祸害那些好莱坞女明星。
然后两人又聊到了其他的话题。
“陈,你对艺术品有没有兴趣?”肯尼迪开口问道。
“你指的是那些艺术品?油画、雕塑、还是建筑一类的东西?”陈强开口问。
“你说的这些都有。”肯尼迪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三天后,在洛杉矶有个艺术品展览,是英国人主办的。其中有很多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搜刮来的艺术品。”
“英国人在全世界搜刮来的艺术品,那应该有不少珍品吧,确实值得一看。”陈强随后说道。
肯尼迪却是神秘兮兮的一笑,接着说道:“这次虽然是一场艺术品展览,但是其中还有售卖和拍卖的活动。我知道你是千万富翁,如果对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有兴趣的话,不妨去看一看!我认识这次艺术品展览的主办方,如果你有看重的话,我可以让他们给你一个折扣价。”
肯尼迪那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让陈强敏感的察觉到,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于是他拿起酒杯,跟肯尼迪干了一杯酒,接着问道:“这个艺术品展览,应该没有那么简单吧,难道说要展出的不是一般的艺术品,而是珍贵的文物?”
“哈哈,你明白就好!”肯尼迪微笑着说道。
“这等于是贩卖文物啊,会不会有麻烦?”陈强一脸谨慎的问道。
“你放心好了,绝对不会有麻烦。”肯尼迪看了看左右,发觉没有人关注这一边,这才用一个极低的声音接着道:“这次艺术展背后的卖家,实际上是英国政府。战争进行到现在,英国那边的财政已经有些吃紧了,他们打算卖掉一些东西来维持战争!”
第二九二章 戌狗
肯尼迪虽然没有说的很详细,但是陈强仍然猜出了事情的大概。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英国人快没钱了!
大英帝国百余年来在全球的殖民,为英国积攒了太多的财富,然而二十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大量的消耗了英国靠着殖民积累来的财富,随着英国殖民地一个个的开始闹独立,大英帝国的力量已然衰弱了很多,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英国人的财政也终于开始吃紧了。
在殖民时代,全世界的各种资源会源源不断的运到英国本土,为英国输血,使得英国的物资供应空前的丰富,英国人也是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奢侈生活,这点从二战期间英国的物资配给制度就能够看出来,即便是处于困难时期,英国给予民众的物资配给额度依旧是很高的,肉类、黄油、糖,一样不缺,当时的很多富裕国家,国民日常生活的消耗都不如英国战时物资配给给的多。
再比如《米尼弗夫人》在英国获得了上百万英镑的票房,要知道当时的德国时不时的会来轰炸一波英国,然而这并没有阻挡英国人在闲暇时间走进电影院,这体现了英国人活的还是很滋润的。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虽然战争来临了,但只要德国人没有攻上英国本土,他们的生活就没有什么改变。
欧洲战争爆发以后,在欧洲各国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英国人仍然在大手大脚的花钱,不仅仅是民生的保障,从美国人手里购买各种武器,更是毫不手软。比如在敦克尔特大撤退之后,为了保卫英伦三岛的天空,美国的战斗机库存都被英国人给买空了,甚至美国人不得不将一些现役飞机卖给英国。
英国人是很有钱,但也经不住这种花法,特别是德国海军采取了“群狼战术”之后,物资运到英国变得更加困难,每一美元的物资运到英国,可能得会有两美元的物资被德国人击沉在大西洋里。
战争掏空了英国人百年殖民积攒的家底,英国的财政终于吃不消了。也正是因为打仗清空了国库,所以在二战结束后,英国才会选择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最大受益国,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33亿美元的援助。
此时英国人已经快没钱了,为了筹钱继续打仗,只能去变卖祖宗留下来的家产,像是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不用卖就可以直接当钱花,而那些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肯定是不能卖的,就算英国想卖,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愿意买,于是英国人便打起了艺术品的主意。
所谓的艺术品,指的当然都是那些古董文物。这些年来英国人在殖民的过程当中,可没少搜刮文物古董,这些文物古董可都是能够卖不少钱的。
但是文物毕竟是一种特殊的物品,即便是在四十年代,大部分独立的国家也都制定了保护文物相关的法律法规,文物这种东西是不能随便贩卖的,弄不好会惹起外交问题,而且英国的这些文物全都是从世界各地抢来的,本就是来路不正,卖起来要说不心虚,那是假的。
在普世价值中,文物本来就是全人类的瑰宝,贩卖珍贵文物这种事情,就牵涉到道德问题了,所以即便是英国政府,也不敢很随意的大肆贩卖文物。偶尔买一件两件还可以,可要说搞批发,必然会引起很大的争议,英国做不出来那样的事情,毕竟这个时代的大英帝国还是要脸的。
而且英国人也不希望把卖文物的事情弄得世人皆知。试想一下如果消息传出去的话,世人皆知那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竟然要沦落到贩卖文物了,那岂不是在告诉全世界,英国快要坚持不下去了,马上就要山穷水尽了,得靠卖文物才能筹到钱。这对于同盟国来说也是一次打击,而对于轴心国来说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所以基于对战局的考量,英国政府也不能公开的去贩卖文物。
最终英国政府决定以艺术品展览的形式,挂羊头卖狗肉的将手中的文物给卖出去。
早在纽约世博会的时候,英国人就以参加世博会展览为借口,将大量的珍贵艺术品和文物运到了美国,这也算是担心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会毁在战火当中。而随着欧洲战争的彻底爆发,更多的艺术品和古董文物被运到了美国和加拿大,不仅仅是英国官方,那些英国的贵族和富豪们,也把很多艺术品运到了美国。
若是普通人的话,肯定不知道这次艺术品展览的内幕,但肯尼迪家族可不是普通人。老肯尼迪做了多年的美国驻英大使,在英国颇有人脉关系,当年英国人向美国运输这些文物的时候,老肯尼迪就是经手人之一,所以肯尼迪家族的人知道这次艺术品展览的实质,其实就是英国人在售卖从各国搜刮来的古董文物。
按说这种事情是应该保密的,肯尼迪家族自己知道就够了,毕竟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