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体育人-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也正是因为谢伟思有着“迪克西使团”的背景,所以他才会被联邦调查局视为潜在的“苏联间谍”,日后谢伟思虽然平冤昭雪,但因为《美亚》案的事情,他受到了麦卡锡主义的严重迫害,从此以后只能远离美国外交工作的核心,成为了一个闲散人员。
现如今《亚美》杂志案刚刚爆发,并且成为了美国媒体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因为这个案件,联邦调查局将反间谍工作变成了首要任务。不仅仅要查苏联间谍,还在跟美国交战的日本间谍也是在受到严查。于是乎魏大使便想出了这么一个阴招,朝陈强身上泼脏水,自己再在后面推波助澜一番,就算联邦调查局最终什么都查不到,也会让陈强惹得一身骚,坏了陈强的好名声。
……
1945年的联邦调查局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临时机构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由于反间谍工作的需要,罗斯福总统给了联邦调查局很多的权力,联邦调查局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联邦调查局的掌舵人依旧是那位胡佛局长,这位任职长达48年的局长熬死了好几届总统,而且每一届总统也都对他信任有加。而在联邦调查局中,胡佛局长也拥有者绝对的权力。
此时的胡佛局长手中拿着一份报告,脸色显得有些阴沉。
在胡佛局长对面,一个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处长正在做着汇报:“局长,我们接到一封匿名信,信上说那个中国运动员陈强,是日本派来的间谍,我打算对他进行调查了。考虑到陈强毕竟是个知名人士,所以我希望得到您的授权。”
胡佛局长看了看年轻的调查处长,随后开口问道:“你打算怎么查?说说你的思路。”
“先从陈强来美国查起,我会调查他是在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来到的美国,期间接触过那些人……”调查处长开始介绍起来。
胡佛局长却是干咳一声,打断了调查处长的话:“陈强是怎么来美国的,就不用查了。”
调查处长微微一愣,他还以为是自己出错了,可自己一琢磨,自己刚才说的都是常规的调查手段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局长,为什么?”调查处长不解的问。
“陈强来美国这件事,没有问题。”胡佛局长轻叹一口气,接着道:“他是被我们联邦调查局抓来美国的,至于原因,你不用问。”
年轻的调查处长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闹了半天陈强是被自己人给抓来的,听起来好像还是胡佛局长亲自安排的,胡佛局长最后一句“你不用问”,也是在告诉他,这件事情还涉及联邦调查局的机密。
此时调查处长也是手心里忍不住的冒了几滴冷汗,他心中暗道,还好自己走程序先做了汇报,要是先调查再汇报的话,那这案子可就查到上司头上了!到时候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而胡佛局长则是另外一个打算,当年他把陈强抓到美国,是为了那个所谓的“超级士兵”计划,想要用陈强做人体试验,最终因为陈强的血液检查不达标,才放弃了陈强,把陈强扔给中国大使馆的人自生自灭去了。这个“超级士兵”计划肯定不能曝光,抓陈强来做人体试验的事情更不能传出去,所以胡佛局长第一时间阻止了手下去调查陈强是如何来美国的。
那个年轻的调查处长则接着说道:“根据我搜集到的情报,陈强在美国有一家公司,生产体育用品,我可以试着从这方面搜集一些资料,另外我还打算去一趟中国大使馆,陈强毕竟是中国人,中国大使馆方面或许会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胡佛点了点头,想了几秒钟后,便开口说道:“先去纽约查一查陈强的公司,看看有没有可疑的地方,至于中国大使馆嘛,最后再去。陈强毕竟是个中国人,而且还那么有名,中国大使馆肯定会护着陈强的,我们未必能够在大使馆里搜集到有用的资料。关键是如果我们去中国大使馆调查的话,事情很有可能上升到外交层面,事情也就复杂了。”
胡佛局长觉得,保护本国的公民是驻外大使馆的天职,所以中国大使馆肯定会跟陈强穿一条裤子。胡佛局长万万也想不到,那封匿名信就是魏大使写的,此时的魏大使正巴不得联邦调查局的人快些过去。
第三五一章 调查终止
陈强并不知道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他,此时的他正忙于新款运动鞋的研发。
陈强打算研发一款真正的篮球鞋,球鞋的创意及就来自于未来阿迪达斯最为著名的Superstar篮球鞋,作为篮球鞋的鼻祖,陈强并不担心这款鞋没有市场。
阿迪达斯Superstar的鞋面是纯皮的,但是不是商务皮鞋的那种硬皮,而是很软的皮,这就需要对于皮质材料进行染色和加工,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技术,十几年前陈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曾经在国内专门定制了几双钉子鞋,当时的钉子跑鞋使用的就是柔软的纯皮鞋面了。
鞋头部分则由橡胶构成,就是现在很多运动鞋经常见到的所谓“贝壳头”,这可以给予鞋子更大的承载力,只不过在四十年代,运动鞋还没有“贝壳头”的设计。
为了给予脚踝更多的保护,鞋帮的部位塞进去了一些海绵,这样鞋帮就会变得柔软而且有弹性。
橡胶鞋头、纯皮的鞋面、还与填充了海绵的鞋帮要缝合在一起,虽然并不困难,这大大的增加了制作工艺的步骤,所以制作一双Superstar篮球鞋,远比制造一双耐克一号的帆布鞋要复杂的多,这需要更多的人力。所以陈强已经预料到,一旦Superstar正式上市以后,制鞋厂肯定需要更多的工人。
鞋舌的里面也填充了一块柔软的海绵垫,这样即便是鞋带系的比较紧,也不至于勒住脚面,有了这一层海绵垫,便可以给双脚带来更多的舒适感。
另外陈强还要求,将鞋底的纹路加深,给球鞋带来更多的抓地力,篮球运动员便可以进行更多急停急起的动作而不用担心被滑倒。穿着这双鞋踩在木地板的球场上跑跑跳跳,更是会发出“吱吱”的摩擦声,就像是后世篮球比赛那样。
以上这些都不算是技术难点,以当时的技术很容易就能够做出来,而真正有些难度的,是那个鞋跟的内置稳定器。
阿迪达斯Superstar之所以被成为第一款真正的篮球鞋,主要就是因为鞋跟的位置有一个内置的尼龙材料稳定器,这样可以让球鞋包裹住鞋跟,使得球员在落地的时候更加安全,不会轻易的扭伤。
以未来的眼光看,这是一种落伍的球鞋技术,未来的篮球鞋主要是通过鞋垫来实现安全和减震,而不是一个塑料填充物。自从耐克将气垫技术用于篮球鞋之后,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shox技术、充气技术、TPU支撑、缓震科技、Boost材料等等,这些都让球鞋越来越舒服,减震效果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
不过在1969年,阿迪达斯推出这个内置稳定器的时候,却被当成是一种黑科技般的东西,这个设计也直接使得阿迪达斯干掉的匡威,一举成为美国运动鞋的老大。
如今还只是1945年,陈强如果弄出了球鞋的内置稳定器,那就不仅仅是黑科技那么简单了,估计会被人们用“科幻产品”这个词来形容。
小贝克兰的实验室在研发尼龙绳的时候,有过尼龙材料的技术积累,所以内置尼龙稳定器的制作工艺完全不是问题,关键就是这个尼龙稳定器该制成什么样的形状。
稳定器肯定是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对运动员起到帮助,如果设计不好的话,非但保护不了运动员,还会伤到运动员。而且设计不当的话,让运动员感觉不舒服,还会影响到运动员在比赛当中的发挥。
对此陈强只能一次次的进行试验,设计出一种形状的稳定器,然后制作几双样品鞋,找运动员亲自来试一试,感受一下效果。陈强也会亲自上阵,穿上样品鞋跑跑跳跳,然后提出改进方面。
于是乎陈强便在不停的实验和改进球鞋当中,渡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
联邦调查局的那位年轻处长带着一组人来到了纽约。
以联邦调查局的权力,想要调查一家国模不大的企业还不是轻而易举,几天的时间,耐克公司的生产、销售情况就被联邦调查局摸的一清二楚。
“处长,我这边查过了,耐克公司的销售没有问题。”
“处长,耐克公司的生产也没有问题,我悄悄的去了耐克公司的厂房,没有发现违法的情况。”
“处长,耐克公司的财务状况很健康,资金流很清晰,债务都很明确。”
“处长,我调查过耐克公司的雇员,虽然有几百个人,其中也有很多欧洲来的难民,但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合法的,没有发现可疑人物,我们是不是要挨个进行甄别?”
“处长,我调查了耐克公司总经理贾里德的情况,他是波兰裔犹太人,早在1935年便来到了美国,这是他的工作履历,并没有问题。我觉得作为一个犹太人,他们在欧洲一直受到迫害,不太可能成为敌人的间谍。”
“处长,这就是耐克公司的产品,呼啦圈、网球拍、篮球、还有运动鞋,我都已经买过来了,而且我还亲自试过,都是普通的体育用品。”
一份份报告汇总到了调查处长的面前,结果无非就是四个:一无所获。
调查处长有些郁闷,目前看来调查没有丝毫的进展,百无聊赖之下,拿起了网球拍,试着挥舞了几下,然后又抓起来运动鞋,放在手里揉了揉,的确挺软的。
“处长,这双鞋做的很不错,帆布的鞋面穿起来很舒服,橡胶的鞋底也很耐磨,而且价格也不贵,我都忍不住想要买上一双呢!”旁边的手下开口说道。
听了手下的话,调查处长突然警觉,他猛的抬起头来:“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我也想买一双……”
“不是这句,是上一句!”
“帆布鞋面很舒服,橡胶鞋底很耐磨……”
“对,就是这一句!”调查处长仔细的看了看鞋底,确认是橡胶材料,随后开口问道:“这种鞋的销量是多少?”
手下翻看了手中的资料,找到了相关数字,而后开口说道:“根据我们的调查,这款鞋已经卖出了四十万双。”
“四十万双鞋子,这得用多少橡胶原料!橡胶原料可是受管制的战略物资,这个耐克公司从哪里弄来了这么多橡胶的!”调查处长仿佛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报告处长,我查过耐克公司的进货途径,全都是合法的。他们生产运动鞋所需要的橡胶,也是通过正规途径购入的。”手下开口答道。
“正规途径是什么?”调查处长接着问。
“是物资分配委员会,耐克公司有物资分配委员会给出的正式文件和橡胶原料配额,让他们可以购买到橡胶原料。”
“但是这个耐克公司应该没有军方背景吧?”调查处长觉得自己找到了突破口,只听他接着说道:“既然没有军方背景,却能够从物资分配委员会那里拿到配额,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们可以顺着这条线继续查下去,说不定能有所发现。”
……
调查处长返回了华盛顿,去物资分配委员会调查耐克公司的橡胶原料来源。
“耐克公司的批文的确是我们给的,他们购买橡胶原料也是合法的。我可以给你看相关的文件,不过你得多等一会,文件有些多,找起来很麻烦。”物资分配委员会的官员开口答道。
“那能不能帮我查一下,耐克公司是怎么拿到橡胶配额的,据我所知,橡胶原料这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一般企业可是拿不到配额的,想要获得橡胶原料,得有军方的许可才行,你们那里应该有记录吧?”调查处长开口说道。
“好的,你先等一会吧,我去一趟档案室,帮你找资料。”对方开口说道。
等了许久,这位物资分配委员会的官员面色古怪的回来了,手中还拿着一个文件袋。
“你要的资料全在里面。”官员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里面的东西,我还没有打开看过,你需要什么,自己找吧!”
“多谢。”调查处长结果了文件夹,然而那个官员把文件夹交给调查处长以后,慌忙的一溜烟跑了。
“怎么跑的这么快,跟见了鬼似得。”调查处长心中吐槽了一句,然后打开了文件袋,拿出了里面的文件,迅速的查阅起来。
很快的,调查处长便找到了那份耐克公司橡胶原料的批文,他望向了批文最后的签名,表情猛地一愣。
这签名正是哈里·S·杜鲁门!
“竟然是总统先生!”调查处长心中一惊,此时他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那名官员会特别说一句没有打开文件袋,而且将文件袋交给自己后,见鬼般的迅速跑开。
很显然,那名官员是打开了文件袋,看到了里面的东西,也知道耐克公司的批文就是杜鲁门总统批复的。这名官员又不是傻子,涉及到总统的事情,那肯定要赶紧撇清关系,免得受到牵连,要不然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刻,调查处长脸色也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这个案子,刚开始调查的时候,差点查到了顶头上司胡佛局长的头上,谁知道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这案子已经查到了总统的头上,这可比查到胡佛局长要严重多!
“我招谁惹谁了,怎么摊上这种倒霉事情啊!”调查处长此时无比后悔碰了陈强的案子。
当初陈强想要生产运动鞋,但是却找不到橡胶原料,于是便去拜托了杜鲁门,而那时候杜鲁门还只是参议员。后来杜鲁门当上了副总统之后,恰好负责管理物资分配委员会,就给了陈强一批橡胶原料的配额。
……
华盛顿,联邦调查局,调查处长又一次来到了胡佛局长面前。
“局长,调查陈强是不是日本间谍的案子,出现了一些问题。”调查处长开口说道。
“是陈强有问题,还是我们调查的时候遇到了问题。”胡佛局长开口问。
“陈强的体育用品公司生产了一款运动鞋,卖出了几十万双,生产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橡胶原料,而橡胶又是受管制物资,所以我就顺着这条线查了下去,最终查到了物资分配委员会,然后看到橡胶配额,是由总统先生亲自批复的。”调查处长开口说道。
“罗斯福总统很早就认识那个陈强了,这点我也知道。可惜啊,罗斯福总统已经去世,这条线索也无法继续查下去了。”胡佛局长点了点头。
胡佛局长想到陈强认识罗斯福,下意识的把调查处长口中的“总统先生”当成了罗斯福总统。
“不是已故的罗斯福总统,而是现在的杜鲁门总统。”调查处长开口说道。
“什么?是总统先生?陈强什么时候搭上了总统先生。”胡佛局长也是一惊。
“我查看了文件的时间,总统先生签批那份橡胶配额文件时,应该还是副总统。”调查处长话音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说道:“后来我去查了一下总统先生的竞选资金来源,发现其中有来自耐克公司的资助,这个耐克公司就是陈强的体育用品公司。”
“你疯了么!”胡佛局长猛地一拍桌子:“你竟然去调查总统先生!”
这一刻,胡佛局长是又惊又怒。
胡佛能够成为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而且还任职了整整48年,深受每一位美国总统信任,他的政治嗅觉肯定不会低,要不然早就被换掉了。他当然知道,调查谁也不能去调查现任的总统,这简直是龙之逆鳞,触之必死。
“局长,您放心,我是通过私人关系,旁敲侧击的去调查了总统先生的竞选资金来源,不会引起别人注意的。”调查处长赶紧说道。
“不用解释了,陈强的案子不必查下去了,将相关所有案卷列为机密封存起来!还有你,立刻给我去休假,等过一段时间,真的没有风声再回来。”胡佛局长开口说道。
事情已经查到了总统的头上,这案子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查下去,先不说完全没有找到陈强是日本间谍的证据,就算是真有证据,这案子也没法公开,万一牵连到总统的话,整个联邦调查局都得跟着一起倒霉。
……
中国大使馆,魏大使望着窗外的草地,眼神中透出一缕焦急和不耐烦。
“我这匿名信都发出去这么久了,联邦调查局那边怎么没有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来大使馆调查。这些美国人啊,工作效率可真低,要是换成‘军统’的那些人,早就查完了吧!”
此时的魏大使,就像铁憨憨一般傻等着联邦调查局的上门,脑子里则在幻想着,怎么朝陈强身上泼脏水。
第三五二章 潘多拉魔盒
魏大使不知道,调查陈强的案卷已经被联邦调查局封存,也不会有人来大使馆调查陈强。
魏大使等了许多天也不见人来,未免觉得心中焦急。按照常理判断,联邦调查局就算是效率再低下,现在也应该来大使馆调查了,然而魏大使却没有收到半点风声,别说是没有见到联邦调查局的人亲自到来,就连联邦调查局的一封信都没有收到。
魏大使意识到,应该是联邦调查局那边出了问题,他很想去联邦调查局打听打听,为什么那封举报信会石沉大海,不过魏大使并不是傻子,他要真去打听的话,岂不是告诉所有人,匿名举报信就是他写的。
针对陈强的阴谋没有得逞,让魏大使的心情有些糟糕。不过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比如继续争取美国的援助。
如今欧洲的战事已经结束,美国不用向之前那样大举支援欧洲,而原本那些用来支援欧洲的武器和物资,自然成了重庆方面需要极力争取的目标,重庆方面希望美国可以把剩下的物资运到中国,争取欧洲战场用不着的“狗剩”,也成了魏大使目前最主要的工作任务。
其实魏大使早已经得到了消息,等到战争结束以后,他的这个驻美大使就算是做到头了。魏大使是靠着自己的夫人才能够官运亨通的,以魏夫人的人脉,魏大使回国以后必然可以得到高升,至于升到多高,这也取决于他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的工作成果,此时的魏大使为了升官,必然是尽力的做好手头上的每一项工作。之前魏大使那么热衷于卖战争债券,除了可以雁过拔毛之外,也是为了将自己的政绩做的好看一些,回国以后可以一路高升。
这日,魏大使又拜访了几位议员,寻求更多的美国援助,然而结果却是一无所获,空口白牙跟别人要东西,性质跟乞讨差不多,很显然美国的议员们并不慷慨,他们不愿意进行施舍。
拜访议员没有收获,魏大使又前往了美国的物资分配委员会,希望可以从那里捣腾一些物资。
物资分配委员会中,负责接待魏大使的那个官员,恰好就是数日前接待联邦调查局处长的那个人。
“魏大使,我们这里的物资配额,早在年初的就是就已经完成了分配,目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年初制定的配额,从中协调物资的配给……”官员缓缓解释道。
“我明白,不过我还是想问一下,有没有人获得了物资配额,但却没有使用?如果有的话,能不能把别人不要的物资,分给我们?”魏大使开口问。
官员笑了笑,随后开口说道:“魏大使,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这里配给的战略物资全都是紧俏货,抛到市场上的话根本就是供不应求,怎么可能会有人放弃这来之不易的配额。”
“那真是太可惜了。”魏大使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一次来物资分配委员会,又要无功而返了。
物资分配委员会的官员则接着说道:“能从我们这里获得物资配额的,可都不是一般的商人,要么有军方的背景,要么就是跟华盛顿的高层熟识。所以魏大使如果需要这些重要战略物资的话,还是得去找军方,或者去找那些议员们。”
“这还用你说!要是那些国会议员肯帮我的话,我还用来你这里。”魏大使心中暗道。
那官员则接着道:“当然,如果能找到总统先生帮忙的话,那就更好了。”
“您说笑了,贵国的总统先生日理万机,我哪能为了这种事情去找他。”魏大使嘴上这么说,实际上是搭不上杜鲁门这条线。
“魏大使,我可不是说笑,贵国的那位陈先生,就是拿着总统先生的批文,从我这里拿走了不少的橡胶配额。”官员开口说道。
“陈先生?哪位陈先生?”魏大使下意识的问道。
“就是那个奥运会的冠军,知名的运动员陈先生。”官员回答道。
“你是说陈强?”魏大使表情变得无比的震惊。
“对,就是他,我压根就不认识几个中国人,他正好是其中的一个。”官员点了点头。
“你是说,陈强拿到了杜鲁门总统的批文?从你这里弄到了橡胶配额?”魏大使急切的问。
官员再次点了点头:“是的,总统先生的亲笔签名,我亲眼所见,这个是不会有错的。”
魏大使顿时愣在了当场。
“陈强竟然能拿到杜鲁门总统的批文?他什么时候勾搭上杜鲁门总统了?杜鲁门继任总统以后,我都没跟他说上过几句话,陈强凭什么从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