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文科立刻就从包里拿出一袋桔子,在众人面前晃了一圈儿,递给肖美娜。
“哈哈哈……,老七,这回你掉链子了吧?叫你挑拨离间,活该”。
赵平安乐得直拍手。
“对,林驹的阴谋彻底破产”。
叶彩衣也跟着凑热闹。
“叶彩衣,你不能这么没良心,去年报到的时候,我还救了你一命呢”。
“林驹,你那天还吃我面包了呢?我还没跟你要呢”。
“对对对,老七,你占人家便宜,应该再给叶彩衣一个苹果才对”。
方春和也跟着凑热闹。
“那我救她一命就白出力啦”?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再说了,系里不是表扬你了么?我们大伙儿还向你学习了”。
“对,应该再给个苹果”。
“怎么样?林驹,连你们一个寝室的都说应该给,你还说什么”?
叶彩衣伸出小手等着,就是不拿回去。
林驹无奈,只好又给了一个苹果。
给了叶彩衣,肖美娜又不干了,林驹只好又给了肖美娜一个。
“对了,老七,开学了,今年第一期的《诗和远方》要出了啊,印刷的事儿,可就全靠你啦”。
朱文科又来了节目。
“没问题,我今天到印刷厂去了,都说好了,你们什么时候把稿子拿去,他们就给你印刷”。
今天回来的时候,林驹确实去了印刷厂。给排版班和印刷班班长一人一条烟。算是过年的一个表示。
加一起不到九块钱,把两人打发的高高兴兴,最起码半年的印刷事宜,没有什么问题。
“林驹办事儿就是厉害”。
肖美娜夸奖道。
“那当然,你以为我象朱文科一样,只会写诗,不会干别的啊”。
“老七,你嫉妒也没用。咱们都是成年人,就你才十七岁,想谈恋爱都没资格。不过你也不用着急,耐心的等上一年就行了”。
众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林驹很想说,昨天晚上我还跟你们的梦中情人米安娜一起喝酒吃饭,她还给我做饭,我跟她寒假的时候坐一个车,在一起将近四十个小时,她还叫我到她家去呢。
这份荣耀,你们谁有啊?
不过,他怕这帮梦想破灭的家伙杀了他,终于忍住没说。
一想起这帮家伙要是听说这些事儿,要死要活的样子,林驹从心里就想笑出来。
没有大把的钱,没有什么名牌儿,没有什么鄙视链,一个个年轻人,就是这么单纯,在一起说说笑笑,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梦想。
林驹很喜欢这样的气氛。
第326章 不能放任
函授办公室里,米安娜正在给林驹、朱文科、方春合三个人开会。
会议由米安娜主持,具体讲话的是林驹。
“这次函授班,是由《诗人》杂志社主办的,由于他们人手较少,忙不过来,所以就把一些具体的后勤工作,交给我们来做”。
“去年我跟米老师到杂志社的时候,他们提出来,叫我们找几个学生来帮忙,米老师就答应了”。
“米老师为什么要答应呢?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给咱们班级里筹措一点经费,也好开展一些活动。二是给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创造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
“第三个目的,就是给咱们班的文学爱好着提供一个接近杂志社编辑的机会,为发表自己的作品,创造一定的条件”。
“根据这几个目的,所以选择你们两人来承担这项任务。至于选择我,也有两个原因。一是我曾经在《诗人》上发表过作品,对于杂志社比较熟悉,二是对于这些业务流程,也比较熟悉”。
“你们两个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我的领导下,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收发信件,汇款,跟杂志社交往等等,具体都干些什么,到时候我教你们。很简单,就是一些事务性工作”。
其实就是出大力,要是连这个都干不了,你们两个家伙也就白活了。
“这是个勤工俭学项目,米老师跟杂志社说好了,到时候会给咱们三个人一定的报酬,估计每人每个月五十元左右”。
“五十元”?
“这么多”?
两个家伙立刻就精神了。
前面的话听得稀里糊涂的,这句话可是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随后在心里就开始算账,
一个月五十元,一年就是六百元,念书不仅不用花钱,还赚钱啦。以后就再也不用跟家里要钱了。
两人自动脑补了有钱之后的无数情形。
“正是因为赚钱,所以这件事情不宜让别人知道。目前乃至于今后,就只限于我们三个人和米老师知道。若是叫系里或者学院知道了,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有什么不良后果呢?一是杂志社就不会再跟我们合作,二是咱们勤工俭学的钱赚不到了,三是系里和院里就可能把钱收去,这也是对杂志社不负责任……”。
林驹讲了一系列后果,吓唬两个家伙。
米安娜在一旁听着,也是暗暗心惊。
此前她最为担心的,就是此事暴露出去,跟人没法解释。
若是只有她和林驹两人还好,但是有了朱文科和方春和,怎么保密就是个问题。
还有这个函授班到底以什么名义存在,怎么让朱文科和方春和两人相信,她都束手无策。
想不到,林驹以勤工俭学的名义,说是给杂志社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掩盖了她和林驹两人在这里赚钱的真实目的。
说穿了,林驹这就是两头哄骗,自己从中渔利。
见林驹说的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米安娜都感到迷惑。
他真的只有十七岁么?即使他在家的时候做过生意,做事如此老练,也实在有些过了。
自己比他大了好几岁,做起事情来,比他差多了。
“米老师放心,为了班级,为了我们自己,我俩一定珍惜这个大好机会,服从林驹的领导,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
米安娜也不适合在这里多待,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走了。
一边往回走,一边还合计着,自己做这件事儿是不是太冒险了?是不是太相信林驹了?
事情真的能像他说的那样么?真的能赚到钱还不出什么事儿?
“哇擦,老七,你可真有本事,又鼓捣出这么大事儿出来”。
朱文科说道。
“老二,这不是我鼓捣的,是人家杂志社鼓捣的,咱们只是帮人家忙。人家挣大钱,咱们只是挣点出力钱”。
“出力钱也行啊,一个月五十块呢,买酒都用不了啊”。
“是啊,一个月五十块钱,我还能给家里寄回去一些钱呢”。
方春合也把钱安排好了去处。
唉,一个月五十块钱,就把你俩高兴成这样。你们要是知道我赚了多少钱,还不得吓死你们?
你们还都年轻,人生才刚刚开始。为了保住你们的小命,就只好暂时跟你们隐瞒真相啦。
真是两个廉价劳动力啊。
林驹看着两人,越发觉得顺眼。
从今天开始,三个人下午没课的时候,就在办公室里守候。不过今天邮递员没来,也就没有信件和汇款。
第二天照样没有。
第三天,林驹出去买了一些纸笔回来,就听得屋里有好几个人说话的声音。
为了不被打扰,防止一些狂热的文学爱好者到这里来,进而要到杂志社去,在广告中特意写明了谢绝来访的字样。
意思就是只函授,你们自己在家里学,别到这里来瞎搅合,没人有时间陪着你们探讨什么文学创作的事儿。
这怎么还有人来了呢?
进屋一看,原来是附近钢铁学院的两个所谓校园诗人。
林驹一下子就不高兴,脸拉了下来。
“老七,这两位你认识吧,钢铁学院的”。
“不认识”。
林驹冷冷道。,
“他们在报上看见广告,想要报名参加学习。一看地址就在附近,所以就来看看,没想到还是熟人”。
“想要报名可以,没必要前来。你们也看见了,这里就这么大地方,若是学员都到这里来,我们还怎么办公”?
“他们想认识一下杂志社的编辑”。
果然如此。
“二位,我说话可能难听了一些,不过还是要说。如果都像你们这样,涌到这里来,又到杂志社去,杂志社还怎么办公?谁有时间总是接待你们?更没有人当面指导你们”。
“对于学员的指导和作业批改,各个老师都有分工。再说了,想跟编辑接近,就要拿出好作品来。没有好作品,你拿什么跟编辑说话?即使编辑觉得你行,它上面还有主编呢,也不是他想给你发就发”。
“唯一的正确道路,就是拿出好作品来,即使你不认识任何编辑,他也会主动给你发表”。
林驹一向为人比较宽容,也比较温和,但是他今天说话确实很不客气。
他觉得这些话,朱文科之前就应该跟两人说清楚,尽快把两人赶走,而不是在这里跟他们闲聊,等他回来发现。
他知道这会让朱文科没有面子,但是必须这样做。
有些时候,就必须拉下脸来。
如果自己心软,放任这种情况延续下去,今后就后患无穷。
第327章 这么多钱啊
林驹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以前又发表过作品,说话自然就有权威性。
两人和朱文科虽然觉得没有面子,但也无法反驳。说了两句抱歉话,就告辞离去。
朱文科送完两人回来,脸色就不太好看。
“老二,你是不是觉得我今天的话说的太重,没给你留面子”?
林驹觉得,必须尽快解开他心里的疙瘩。
“可不就是嘛,人家怎么说也是客,抱着满腔热情来的。也是想报名学习,就先来打听一下,正好看我在这里,就聊了一会儿,至于像你说的那么严重么”?
唉,还是学生式思维。
“老二,我也不想这样,,但是这种情况必须杜绝”。
“首先,咱们现在是勤工俭学,是在工作。既然是工作,就要有工作纪律,按照规矩来。如果你们在外面,不管说什么,我都不会干涉”。
“其次,你们现在应该多学些别人的写作技巧,多读一些别人的作品。而不是在你们这个小圈子里无病呻吟。他们两个的诗,你也给我看过,那叫什么诗?要灵感没灵感,要技巧没技巧,就跟几岁小孩子的作品差不多”。
“他们现在需要的不是探讨什么创作体会,他们还没有那个资格说这些。应该扎扎实实的多学习,打好基础。诗歌也不是谁都能写的”。
其实现在的许多文学青年,都犯这个毛病。
既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笔力,也没有生活阅历和深刻的思想,只是凭着爱好,就想一夜成名。
在许多时候,朱文科都犯这个毛病。
“另外,我们是给杂志社工作,就要为人家负责。不扰乱人家正常的在工作秩序……”。
林驹给讲了一通道理,朱文科不吱声了。
“你好好想想,我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你要是想通了,今后就注意,不再发生此事。也不要给人家承诺什么介绍编辑,发表作品的事情”。
“你要是不能接受我的做法,可以向米老师提出来,。从这里退出去,我叫米老师安排别人来”。
“老七,我说了不听你的么?我不退出,今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还不行吗”?
小样儿,我要的就是你这就话。
等到五点,邮递员也没来。
“老七,是不是没有人报名学习啊”?
方春合心里没底了。
“不用着急,看到广告之后,人们可能要思考两天再做决定。汇款在路上还要走几天。外地路远的,会更晚一些。明后天开始,京城的学校就会有反应了”。
“你说的头头是道,这个函授班,不知道底细的,还以为你办的呢”。
朱文科冒出了一句。
你个傻瓜,算你蒙对了,可不就是我办的么。
只是你知道底细也没用,天天在这里,你也不知道真正的底细,你还是好好地喝你的小死酒,胡诌一些狗屁不通的诗吧。
第二天上午,林驹偷偷逃课到了邮局,找到这一片儿的邮递员小宋。
给了小宋一条烟,跟他商量好,不用往办公室送信。
有了各种信件,就先放在小宋那里,等着林驹自己去取。
这样安排下来,下午就不用去人在办公室等候。这个时候即使有文学爱好者到这里,一看这里没人锁着门,也就自己回去了。
至于外地的人,路途遥远,来回吃住行,费时费力,几乎很少会来这里。
从小宋那里取了信件之后,就晚上到这里处理。
如果少,林驹就自己处理。如果多了,再找朱文科和方春合来帮忙。这样安排,就稳妥多了。
第二天,林驹故意没去小宋那里。
他卖技术资料已经有了经验,知道开始的时候不会有多少。
况且学校都刚刚开学,有些学生现在可能忙于开学的事儿,还没见到广告。
第三天,林驹没去找小宋,小宋自己到学校找林驹来了。
“宋哥,不是说我去找你吗,你怎么自己来了”?
“嘿嘿,我没什么事儿,就来找你,省得你再跑一趟。再说了,你的烟不能白抽,总得给你卖点儿力,我心里才踏实”。
唉,现在的人真实在,得了别人好处,就想着回报。比前世的人淳朴多了。
“有我的信件啦”?
“有,昨天八份,今天二十四份,都是汇款单”。
三十二份?势头不是太猛啊。不过外地还没有反应,不会这么快。但京城和周边地区,很快要进入高峰了。
小宋带着印泥,林驹在汇款单上一一盖章,办完了手续,就到了办公室,开始登记。
现在还不着急给学员邮寄教材,他打算凑够一百份儿的时候,再叫朱文科和方春合两人写信封,邮寄教材。
既然给他们钱,就不能便宜了这俩小子。该干的活儿,还是要干的。
因为怕小宋总是到学校来,把事情暴露出去,第二天林居自己到邮局去找小宋,这一回,汇款单突然暴涨,今天一共八十一份。
行,高峰开始了。
晚上吃完饭,林驹就来到办公室,开始登记汇款单。
没一会儿门响,林驹以为是朱文科和方春合来了。
“你俩来的正好,一个写信封,一个装教材,这里是地址”。
“我一来你就叫我干活,我还是不是你老师啊”。
原来是米安娜来了。
“米老师,你来干什么”?
“我来看看有没有动静,哟,这么多汇款单啊”?
“唉,也不算多,才一百一十三份”。
“一百一十三份,那就四千多块钱啊,我算算,四千四百零七元啊”。
每份39元,可不就四千四百零七元嘛。
“米老师,你的数学真好,你的外语是不是跟数学老师学的”?
米安娜一愣,随即在林驹肩膀上拍了一巴掌。
“油嘴滑舌的,人家数学本来就好嘛”。
竟然有些撒娇了。
“林驹,咱们发财了”。
“这才刚刚开始,大头在后面呢”。
我投了好几万,这才回来四千多,早着呢。
“我来帮你干吧”。
“不用你干,登记完了,明天叫那两个傻小子干”。
“反正我也没事儿,咱俩今晚上就把这些弄完。这是咱俩的第一次,有纪念意义”。
咱俩的第一次?
这话听着怎么有些别扭呢。
不过,寂静的夜晚,跟一个大美女一起赚钱,也是一种乐趣啊。
第328章 开足马力
半个月之后,学员报名达到了高潮。
每天的汇款单,都在一百几十份,最高的一天达到了三百多份儿,收入超过万元。
米安娜几乎每天晚上都来这里,登记汇款单和取汇款的事情,基本上都由林驹和米安娜来做,写信封和给学员邮寄教材的事情,则由朱文科和方春合两人来做。
至于烧炕取暖的事情,就由方春合主动承担了。
中午的时候,林驹到杂志社找何叶,交上了给杂志社的第一笔钱,一共两万元。
见到这么多钱,何叶也非常吃惊,立刻带着林驹去找主编和社长,这两个家伙也不敢相信,但又觉得林驹没有理由会自己掏腰包给他们钱,所以选择了相信林驹的话。
高高兴兴地收下了钱,并邀请林驹吃饭。
林驹实在没有时间陪着他们,叫他们准备好批改学员作业,办理学员刊物《新苗》。
离开杂志社,林驹就到了火车站。
赵平已经把四台电视机发来了。
林驹提了货,雇了一台人力三轮车拉上,先去交警队找归不见。
这个家伙正好在办公室里面,跟别人聊天。
“林驹,你小子怎么来了,我家老爷子昨天还起提起你呢,埋怨我不关心你。说你家在外地,叫我多照顾你一下”。
“二哥,就你这两下子,还能照顾我?我要是等你照顾,早就饿死了,我照顾你还差不多”。
“喂喂喂,你说什么呢?我还用你照顾?最起码我是挣工资的人,你能挣钱吗”?
我的天啊,就你那两个工资还好意思在我面前显摆。我干的事儿,说出来吓死你。
“二哥,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啊。既然你不用我照顾你,我就把电视机拉走,给别人啦啊”。
“走走走,我忙着呢,回去好好学习,周末到我家去吃饭。咦,不对,刚才你说什么来着?电视机对不对”?
“是啊,我把电视机拿来了,你不要嘛,我就只好拉走了”。
“别别别,兄弟,我什么时候说不要了,在哪里?我看看”。
林驹带着归不见到了车旁。
“随便拿一台,都是一样的,拿哪个都行”。
“林驹,真的假的,你可别蒙我,叫我白高兴一回”。
“这也不是给你的,你家里不是有了么。给老爷子和大哥的”。
“多少钱?我身上没那么多钱”。
“不要钱,我孝敬老爷子的”。
我还差你这一百来块钱?送个人情,将来你们一看电视就想起来我,比这合算对了。
“那怎么行,你家又不是开电视机厂的”。
嘿嘿,我家还真就是开电视机厂的。
“要不要,不要我拿走了”。
“要要要,谁说不要了。过两天给你钱”。
“说好了不要钱,多到你家蹭几顿饭就有了”。
“也好,经常去吃饭,不过以后去不准买吃的”。
“行啦,你别啰嗦了,搬走吧。我还有事儿呢”。
林驹每次到归家,都不空手去。
不是带些水果,就是带一些米、面、肉、鱼之类的东西。弄的归不遇的妻子和女儿归莫愁非常高兴,时间长林驹不去,就催着归不遇去找林驹。
在归家人类看来,林驹每次带东西去,他们感到过意不去。
但对林驹来说,只要从归老爷子的圈子里淘弄一件正经宝贝,将来就赚大了。
离开交警队,林驹先到了函授办公室,把电视机卸下来。然后回学校把米安娜找来。
“电视机来了,拿回去吧”。
“林驹,你真的把电视机弄来了”?
米安娜瞪大了美目,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怎么啦?我不是答应过你吗?系里一台,你一台,我这里留一台”。
“一下子弄来三台”?
唉,大惊小怪的。刚才还送走一台呢。
“三台很多么”?
你要三十台我也能给你弄回来啊。
“你说多不多”?
“你从哪里弄的?花了多少钱”?
“没花钱”。
“又吹牛,你家里开电视机厂啊,还不花钱”。
这个时代的人怎么都这样啊,就不相信实话呢。
“回去告诉系里,这个是外国货,显像管是巴西的,比国产的质量好,看电视的时候就知道了。没有发票。他们要是实在不愿意给钱,我也不要了。你这台免费赠送”。
“那怎么行,多少钱,我给你钱”?
“一万块钱一台,给钱吧”。
“你抢银行啊,哪有那么贵”?
“行啦,你拿去看吧,实在要给钱,将来就从给你的分成里面扣”。
“行啊。不过我这台先不拿,晚上悄悄地在拿回去,叫人看见了不好”。
害怕有暴发户嫌疑?随你便吧。
林驹跟米安娜两人抬着电视机,送到了小白楼前面,林驹就要走。
“林驹别走,等一会儿”。
“米老师,还有什么事儿”?
“你弄回来了电视机,等他们出来,你威风一把,让系里人看看你的本事”。
“米老师,就说是你买回来的。我还要去邮局取汇款呢,我走了”。
弄回来一台电视机,我还显摆一把,我得有多无聊啊。
我的层次什么时候低到这样啦?
函授班学员的作业陆续交了上来。
这些归类、登记、分组之类的琐事,就交给了朱文科和方春合两人去做,然后由林驹交到何叶手里,由何叶再分发给辅导老师,进行批改和辅导,从中选择一些相对优秀的作品,在学员刊物《新苗》上发表。
《新苗》虽然只是内部刊物,不公开发行,但毕竟是铅印的,又有《诗人》杂志社的牌子,对于学员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