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校长说道。
  林驹本来打算把人送到了就走,但是陈二成没下车,他也就只好等一会儿。
  现在曾校长说了,只好下车,跟左副县长客套几句。
  陈二成下车了。
  一脸严肃。
  “左胖子,正好你在这里,我就不找别人了,有点事儿跟你核计一下”。
  陈二成说完,就向里面走去。
  “你们看看?就这脾气,我都是副县长了,他也不给我留点面子,一会儿开会见,我去看看他有什么事儿”。
  左副县长去撵陈二成了。
  跟曾校长约好下午一点来接他们,林驹就离开了教育局。
  本来想到绿江去看看罗雅,但是时间太紧,也就只好作罢,就开着车在县城转悠。
  现在已经有了农贸市场,个体户们可以在市场里大大方方做生意了。到了市场门口就看见一家店面,上面的招牌是“马二豆腐”。
  林驹就在店前停车。
  刚下车,就见马达从里面出来。
  “林老师,你怎么来啦”?
  “我送人来开会,这会儿没事儿,出来转转。你什么时候到这里的”?
  “昨天来的,进屋吧,我妈在屋里呢”。
  没等进屋,马二媳妇就出来了。
  “老四来啦,快进屋里坐”。
  这家店面不算太大,也就三十来平米。
  不过这里是县城中心,有这样一家店面,也不算小了。
  “二嫂,生意怎么样”?
  “还不错,豆腐挺好销的,八点钟之前就卖完了。还是你说得对,到大地方生意更好做。这里比铜羊镇那里强”。
  “将来你们的生意会越做越大的,说不定能做到绿江去呢”。
  “生意倒是还行,就是人手紧张点儿。你二哥这回又出不来了。算了,等过了年,不行就再雇一个人吧”。
  “村里的事儿,也要有人管的。我这回来,就是给学校办桌椅的事儿”。
  “办的怎么样”?
  “差不多能成”。
  “唉,学校的事儿,马达也跟我说了,就叫你二哥在家吧。他既然但当这个村长,不管点儿事儿也说不过去。中午就在这里吃饭吧”。
  “不在这里吃,跟曾校长他们约好了,一会儿去教育局那里吃”。
  “哦,到那里去我就不留你了,下回来到这里吃饭”。
  从市场出来,林驹找了一家饭店,自己吃了饭。
  磨蹭到一点钟,去接了曾校长和陈二成。
  市外招生的事情,曾校长跟局长和左副县长说了,两人原则上支持。但需要研究并请示上级之后再决定。
  桌椅的事情,局里已经同意,马家堡子建校的事情,村里自己拿钱,局里自然乐见其成。
  回到马家堡子,陈二成就直接到马二家,叫他找人到三道河中学去搬桌椅。
  这回马二没敢怠慢,立刻就找老高等三个村民组长找人,很快凑够了五六十人,到了三道河中学。
  车拉人扛的,当晚就把三百套桌椅弄回了马家堡子学校。


第389章 晕头转向

  接下来的日子,林驹就成了专职的司机。
  先是赵平要回家过年,林甲寅有意显摆一下,就蛊惑赵杰英去看看二哥。
  于是林驹就拉着父母,连同老六、老七、赵平,到了二舅家。
  当天晚上就在二舅家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再拉着一家人回来。
  然后是送林甲寅到他以前烤烟的地方显摆了一圈儿,又送林驰到奉天去看莫十轮。
  莫十轮过年要回老家去,就又给他买了不少东西,姐弟俩才回来。
  到了腊月二十七,才开始送丛丽和陈辅材回家,顺便把韩蝶带上。
  把丛丽和陈辅材送到家后,林驹就拉着韩蝶走了。
  “林老师,这个方向不对啊”。
  韩蝶说道。
  “我知道,过去买点儿东西”。
  要过年了,到别人家,总不能空着手去。
  “我家什么都不缺,你不用带什么东西”?
  “总得带点儿,这样一来,你哥不好意思了,就能多给我弄点儿海货回来”。
  格格格……,韩蝶笑了起来。
  “怪不得罗雅那么喜欢你,你这张嘴,就招女孩子喜欢。在学校的时候,没少骗女同学吧”?
  “韩蝶,我是那样的人吗?”
  “那可没准儿,你这人,一看就是花心的人”。
  “去去去,胡说八道,我可是对爱情专一的人”。
  “反正我觉得你这个人,在爱情上不太靠谱”。
  “韩蝶,你凭什么这么说”?
  “根据多了,一是长得比较帅,二是能说会道的,三是有本事有钱,这样的人,最招女孩子喜欢”。
  “可我是正经人啊”。
  “谁知道你将来是什么样的人”。
  两人随便说着,林驹去买了一箱酒、一箱罐头,就向同港方向驶去。
  十点多钟,到了小炮台韩蝶家。
  “林驹,真没想到你会来啊?连车都开上啦”?
  韩奎一把拉住了林驹的手,十分亲热。
  “开个车算什么,现在有钱人有的是。听韩蝶说,你这两年养虾,效益不错,今年怎么样”?
  “哈哈哈,还不错,挣了十来万块钱,超过万元户了”。
  现在已经有了万元户之说,政府也鼓励农民发家致富。
  对于农民做生意,开展养殖业,也在贷款上进行扶持。
  只是这时候,很多人还比较胆儿小,不敢贷款。以至于银行和信用社还要动员农民,主动给贷款。
  养虾也是一个需要资金比较大的项目,风险高,利润也高,技术又是刚刚开发出来。
  许多人不敢干,但是韩奎瞅准了这个机会,成了第一批养虾的人,这两年算是赚到了。
  一年就赚十来万,虽然不能跟林驹相比,但在这个时代,也足以傲视很多人。
  没多一会儿,就开始喝酒。菜以海货为主。
  原本跟韩奎就是朋友,加上韩蝶在技术学校的关系,都是自己人,韩家人对林驹也十分热情。
  林驹也就不客气,大快朵颐,吃的不亦乐乎。
  这边喝的正欢,就又有韩奎的亲戚朋友过来,加入酒局。
  一场酒喝了三个来小时,林驹又喝多了,车也开不了,就决定今晚在韩家住下来,等明天再走。
  酒喝得兴奋,韩奎一帮人就带着林驹去看他的养虾池子。
  池子在海边,用推土机推成,周围是堤坝,把海水引进来,就在池子里养虾,需要人工投喂饲料,并且用增氧机给池水中增氧。
  不过,冬天不是养虾的季节,收虾的时候,水已经放了出去,现在池字也就是个大坑,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
  “兄弟,你想养虾么?我帮你。我给你弄两个虾池,没钱我借给你,帮你贷款,教你技术”。
  韩奎来了大方劲儿。
  “哥,人家林驹还用你帮?你知道光是技术学校,一年就挣多少钱吗?二十多万呢”。
  “人家在南头特区那里还有买卖,在京城还有买卖,一台车就好几十万,还用你帮”?
  韩蝶在技术学校,以前是打字兼出纳,后来又当主任,对于技术学校的内幕很清楚,对于林家的生意,虽然不了解详情,也能猜出个大概来。
  韩奎说借给林驹钱,虽然是出于真心,但确实是找错人了。
  “嘿嘿,我就是这点儿心意,只要是林驹兄弟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
  “谢谢韩哥,你这个生意我做不来”。
  养虾的生意虽然不错,但是风险也比较大。
  首先是自然风险,风灾、潮灾都可能对虾池造成毁灭性打击。不可抗力因素较多。
  其次是病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还有就是市场的不可控性。
  事实上,在后来的几年当中,确实就出现了大面积滞销的局面。很多养虾老板,赔光了血本,甚至还欠下了多债务。
  此外,还有被偷盗的风险等等。
  林驹比较喜欢出售技术资料、搞培训这样的项目。
  这一类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管理也比较简单,流程也不复杂,风险可控。
  在南头出卖技术资料的生意,现在还在做,每个月只是顺便打理一下,都有三四万的进帐。
  相对于林驹的赚钱方式,韩奎的养虾项目,效益虽然还不错,但赚的纯粹是辛苦钱。
  林驹可不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这样的项目当中。
  “你那位米老师,还在经贸学院吗”?
  韩蝶突然问道。
  “米老师?哪个米老师”?
  林驹心里不禁一愣,她问这干什么?
  “还有哪个米老师,就是到三道河找你的米老师啊”?
  “哦,她啊。在,还在经贸学院”。
  “米老师很漂亮啊,尤其是那气质,简直盖了”。
  “哦,还行吧,她倒是挺漂亮的”。
  “米老师对你挺好啊”。
  韩蝶又敲打道。
  “老师嘛,对学生好点儿是应该的”。
  “可是我怎么觉得她对你好得有点儿特别呢?你对她也好得有点儿特别。她从京城来一找你,你就颠儿颠儿跟她走了。连技术学校的事儿,都没见到你这么上心过”。
  林驹的酒,一下子就醒了大半。
  这个小丫头不简单啊,观察得这么仔细。
  “韩蝶,技术学校的事儿,我哪样没上心?从选项到课程设计,管理制度,流程,用人,哪一样不是我确定下来的基本模式”?
  林驹装腔作势,掩盖自己的心虚。
  “哼,自己做事儿,自己心里明白,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
  韩蝶扭身走了。
  嘿,你个小丫头,还不服天朝管了呢。


第390章 海货

  腊月二十八,就要过年了,林驹必须回家了。
  后备箱已经被塞满了。鲜的、咸的、干货,全都是海货。
  “这一来,就像土匪似的,是来抢东西的。”
  林驹笑道。
  “别客气,也没什么好东西,都是自己家产的,也不用花钱”。
  韩父说道。
  “是啊,我闺女在你们学校那里转正了,我们也没好好感谢你们,就是一点儿心意”。
  韩母说道。
  “下回早点儿来,在这里好好玩儿几天。马上就要过年,就不留你了”。
  韩奎说道。
  “那个包里,都给分好了,是给罗雅家的,要过年了,你总得给老丈人家送点儿东西去吧”。
  韩蝶很细心,把给罗雅家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客气的话,我就不说了,我走了”。
  “慢点开”。
  林驹从韩家出来,就直奔绿江。
  从同港回家,有两条路。一条路比价近,但是路况差一些。
  走绿江虽然稍远一些,但是路况比较好,都是柏油路。
  很快就到了罗家。
  罗叔和罗婶已经放假,两人都在家。
  “罗浩,去把罗雅找回来,告诉他林驹来了”。
  罗浩出去找罗雅,林驹就把那些海货从车上拿了出来。
  “林驹,你到这里不用带什么东西,过年的东西家里都有”。
  罗叔客气道。
  “同港的朋友给的,也没花什么钱。车上还有不少。家里面够吃了”。
  “你就收起来吧,林驹送来的,又不是别人,林驹,谢谢你啊”。
  罗婶客气道。
  没一会儿,罗雅回来。
  有些意外的是,索薇跟冯舞蝶也一块儿来了。
  “林驹,你这些天跑哪里去了,也不来看看我”。
  罗雅撒娇道。
  “别提了,这两天净是事儿,就没闲着,实在没时间”。
  “放假了,还有什么事儿”?
  罗叔问道。
  林驹就把马家堡子学校的事儿,大致上说了一遍。
  “这都是正经事儿,该帮着忙活,就要帮着忙活一下,做得对”。
  “林驹就是个热心人”。
  罗叔、罗婶儿纷纷说道。
  “过了年儿,什么时候回学校?还跟雅雅一块儿走么”?
  罗婶问道。
  “就看罗雅的了,我还是开车回去”。
  “我就跟你一车回去”。
  “黄天大不开车回去么”?
  “他在南头那里还有一台车,这台车留下来给我用”。
  “哦,原来是这样啊”。
  索薇和冯舞蝶在一旁听着,相互看了一眼。
  “回去车上还有别人吗”?
  索薇问道。
  林驹一下子就明白了索薇的意思,可能是想搭车回去。
  “有,小黑山农场的几个人要回去,正好一车走。我也该回家了,走了”。
  这里人多,也不方便跟罗雅说话,林驹就要告辞。
  “中午吃了饭再走,上回来就没吃饭”。
  罗婶挽留道。
  “学校那边还有事儿,都等着我呢,下回来再吃,我走了”。
  “也好,早点回家啊,大过年的,就不留你了。好好在家过年,别再出去跑了。有什么事儿,等过了年再办”。
  “罗叔,我知道了”。
  “我们初四过去”。
  罗婶儿说道。
  “好,初四那天我来接你们”。
  一群人把林驹送出门外,林驹开上车走了。
  到了铜羊镇,已经中午了,林驹就到了大姐的帝旺饭店。
  林驹抱着一个纸箱子进屋。
  “老四来啦,你这拿着什么”?
  “我到同港送人去了,朋友给的海货,给你拿点儿来”。
  “我这里什么都不缺,你拿回家里去吧。过年家里人多”。
  “车上还有不少呢,家里够了”。
  “正好你来了,我给家里准备了两箱猪蹄子,你带回去,还有一箱罐头,是卢大娘给的,你也拿回去”。
  说着服务员就抱着纸箱子装车。
  “大姐,你这还开业呢”?
  “开到今天,这两天各个单位都会餐,晚上还有八桌,明天就关门儿了。你没吃饭吧”?
  “没吃呢,这不到你这里来吃了么”。
  “你吃什么”?
  “也不想吃什么,昨天喝酒喝多了,有点儿难受,给我做个酸辣汤吧,来碗米饭就行”。
  “别喝那么多酒,对身体不好。胡师傅,给我弟弟做个酸辣汤。你真不要别的了”?
  “不要了”。
  “对了,你大哥说今天要回家过年,你一会儿去把他们拉回去。他那个饭店你还没去过吧”?
  “没有,他的生意这么样”?
  “虽然没有我这里好,也还不错”。
  大哥林骏和大嫂胡巧现在也在铜羊镇开了一家饭店,跟往年一样,照例要到林家堡去过年。
  “小娟,你到林骏那里去告诉胡巧一声,就说林驹一会儿就去接他们回家,叫他们收拾好东西,林驹在这里吃完饭就过去”。
  林驹胡乱吃了饭,就到了火车站附近大哥的饭店。
  饭店从今天开始关门,林骏和胡巧正准备坐车到林家堡去过年。
  一见林驹车到了,胡巧就热情地迎了出来。
  “老四来了,都收拾差不多了,就等着你来呢”。
  “大嫂,饭店买卖怎么样”?
  “倒是还行,比照相挣的多点儿,你大哥不用东跑西颠的,能安稳点儿。正愁着过年车上挤,你就来了。这回咱们也坐一会轿车”。
  “小龙呢”?
  小龙就是林驹的侄子。
  “在屋里玩儿呢”。
  正好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儿出来,看着轿车和林驹发楞。
  “小龙,这是你二叔,快叫二叔。时间长不见,认生了”。
  林驹过去抱起小龙。
  “小龙,二叔拉你回家过年,就能看见爷爷奶奶了”。
  “二叔”。
  小龙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老四,你回来了,怎么也不到我这里来”?
  林骏从屋里出来,抱着一个纸箱子。
  “大哥,回来就没得闲,哪有工夫啊,这不今天才从同港回来嘛。你这是什么东西”?
  “哦,一些吃的用的,给家里拿回去”。
  “行啊,大哥,回家过年自己还带着吃的。不用拿什么东西,家里都有”。
  “家里有是家里的,一家三口人回去吃,空着手不好意思”。
  胡巧说道。
  行啊,懂事儿了。
  “都是一家人,哪里有那么多讲究”。
  “家里人是不说什么,叫外人看着不好看,省得人家说三道四的。现在买卖还行,这几个钱还拿得起。总回去吃家里的,也不好意思”。
  林骏和胡巧搬了五六个纸箱子,然后拿上两个包,一家三人上车,就奔林家堡去了。
  到了三道河,给二姨家留下一些海货,然后到了马家堡子,林驹先到学校,给陈二成送了一些海货,这才回家。
  见大孙子来了,赵杰英和林甲寅稀罕得不得了,对于林驹倒是不管不顾了。


第391章 年年相似

  腊月二十九,黄天大跟老五林骥开车出去,买了鞭炮,又买了过年上坟的烧纸等东西。年货算是置办齐全了。
  林驹则跟着林嘉胜、林嘉强等几个堂兄弟,到长汀去破冰抓鱼,一共抓了三十斤河鱼,跟二大娘和老叔三家分了。
  过年的日子,不过照旧是吃吃喝喝,穿新衣,放鞭炮、拜年之类的例行节目。
  正月初二,黄天大开车到铜羊镇,接来大姐一家。
  正月初四,林驹开车到绿江,接来罗雅一家。
  林家房子多,人虽然不少,住着倒也宽敞。
  初五,马二召集六个村民组长到学校给陈二成拜年,把林驹也叫去了。
  过年期间,村民们筹集建校款的事情已经结束,加上林驹的三万,一共筹集到了六万一千块钱。
  大伙儿在一块儿核计就好了建设校舍的事儿,就等开春儿天暖和的时候动工。
  因为初七要上班,初六林驹把罗叔、罗婶儿和罗浩送回家。罗雅则继续留在林家。
  回来的时候,顺便把丛丽和陈辅材接回技术学校。
  林骓和林骏的饭店,初十开业,初七的时候,林驹把两家人送了回去。
  到了初八,罗雅、林嘉玲、马达、周冰要去绿江玩儿,还要到索薇家里去。
  林驹不愿意跟索薇见面,把他们送到罗家后,在罗家吃了一顿饭,借口明天要送黄天大走,就先回到家里。
  正月初九,黄天大坐火车走了。
  送走了黄天大,闲了下来,林驹一时之间,有些茫然了。
  每天忙忙碌碌的,一下子闲了下来,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想开车到绿江去看罗雅,但是人多,也不能跟罗雅单独相处。
  跟林嘉玲和马达他们这些人,年龄虽然相仿,但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林驹现在已经习惯于跟年纪比较大的人交往,跟这些还没有踏入社会的人,他觉得没什么好说的。
  回到了三道河自己的房子,林驹进了屋子。
  这两座房子,林驹早已经买下来。
  罗雅和马达几人走了之后,现在是老五林骥领着两个同学住在这里。
  老五在这里住,到技术学校去跟林驰一起吃饭。
  看着这个房子,林驹不禁想起在京城的房子。
  隐约就有一种幻觉,似乎米安娜正在那座房子里做饭。
  安娜此刻在哪里呢?是在家里还是回到了京城?
  如果是在家里,是否在等着我去呢?
  唉,怎么想起来这些了?似乎有些对不起罗雅啊。
  从屋子里出来,就到了技术学校。
  技术学校还没有开门,林驰也不在这里。
  其他人员,除了司炉工,就只有丛丽和陈辅材一家人在这里。
  见林驹的车进来,陈辅材出来。
  “天大送走了”?
  陈辅材问道。
  “送走了”。
  “唉,一走好几年,天大也怪不容易的,晚上在这里喝点儿”?
  “不喝了,晚上回家吃饭,你们看着点儿,我回家了”。
  林驹也没进屋,就回到家里。
  家里锁着门,估计家人都到别人家串门去了。
  正月没什么事儿的时候,邻居们就经常互相走动。
  林驹就到了二大娘家,果然自己一家人都在这里。
  老五、老六、老七、林嘉胜、林嘉强正在桌上打扑克,二大娘、赵杰英、林甲寅、老叔、老婶儿正坐在炕上闲聊。
  “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寻思你又到谁家喝上了呢”。
  赵杰英说道。
  “没喝,直接回来了”。
  “天大送走了”?
  “上车走了”。
  “老四,今晚上都在这里吃饭,别走了啊”。
  二大娘说道。
  “好,不走”。
  林嘉胜扔下了扑克。
  “你们几个玩儿吧,我跟驹子到牛圈沟去看看”。
  说着林驹就跟林嘉胜出去。
  “早点回来吃饭”。
  二大娘在后面喊了一声。
  先到西大甸子,先看了一下大棚和花窖。
  大棚里已经没有蔬菜了,花窖里的花,每天林嘉胜和林甲寅过来看一下,也不用什么管理,烧点儿火,保持一下温度就行。
  然后就到了牛圈沟。
  赵平已经回来,正跟牛倌儿两人在闲聊。
  “大过年的,还来干什么?这里也没有什么事儿,我在这里就行了”。
  “我们也没什么事儿,过来溜达一下。今晚三叔家不开伙,都在我家一起吃饭,你一会儿早点儿过去”。
  “行,我一会儿过去。对了,今天上午到技术学校去,林场周场长过去拜年,问咱们还要不要树苗了。他那里有一些落叶松要卖”。
  赵平说道。
  小黑山农场去年买的树苗,都是从这边运过去的。其中就有不少是从林场那里买的。
  “要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