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谢谢孙老师”。
  “跟我还客气什么。我八年级的外语,现在也提高了一大截。照这么下去,高考的时候,我就能把一中那帮废物给毙了。哈哈哈,到时候,郭存刚可就彻底瘪茄子啦”。
  林驹来到教导处,曾校长、钱主任和各科的组长都在。
  “哟吼,林老师来了,我们可都等着你呢,怎么样”?
  “曾校长,钱主任,你们俩今天捡着钱啦”?
  “捡钱?没有啊”。
  “没捡着钱,怎么这么高兴,满脸笑容的”?
  “哈哈哈,能不高兴吗?各科成绩都有明显提高,形势一片大好,快点儿,现在就看你的啦。你的外语怎么样”?
  “唉,不太理想”。
  “怎么啦,落后了?哪怕持平也好啊”。
  “你们自己看吧”。
  林驹把成绩统计单递给了曾校长。
  “哈哈哈,平均提高21。75分,林驹,好好好,巨大的进步啊。你小子,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没有明显提高呢”。
  “来,给我看看”。
  钱主任抢过了成绩单。
  “呵,林老师,了不起,了不起啊。所有学科,就你的成绩提高最快”。
  “不是提高最快,是原来的基础太差,所以现在提高的明显一些。以后要想提高,会越来越难”。
  “这就很不错了,我估计,一中也就这个成绩。现在咱们已经超过二中、铜羊中学和石门中学啦”。
  “哈哈哈,要是刘小鬼儿知道了,不知道他会不会气死。我现在倒是真的想叫他看看。哼,以为没有了郭存刚,我三道河就没人啦?他想的倒美”。
  “校长,注意保密,我们现在还不能高兴的太早”。
  “对,保密。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了。等高考的时候,再放卫星,通知财务,发钱,发钱,大伙儿辛苦了一个月,现在要兑现承诺,告诉大伙,注意保密”。
  “大伙儿都挺辛苦的,你们……,哎哎哎,怎么都走了?钱早晚都是你们的,急什么啊”。
  一听说发钱,人就都走了,只剩下了曾校长和林驹两个人。
  “林驹,你也去领钱吧”。
  “还有我的”?
  “工资没法给你,但是,加班费我还有权决定给你。我知道你不缺钱,但该给你钱,也要给你”。
  “好啊,我这就去领钱”。
  林驹走到门口,曾校长又叫住了林驹。
  “林老师,谢谢你。我现在越来越有信心”。
  “曾校长,这是我应该做的,这也是我的事儿”。
  财务室里,已经被老师们挤满了。
  有的在领钱,有的再看墙上的加班费明细表。
  表上列着每个人的加班时间,加班费标准和数额。
  最少的二十四来块,最多的三十六块。
  林驹拿到了三十二块钱。
  林驹走出财务室,小心地把钱揣进兜里。
  三十二块钱,对于他来说,现在已经是很小一笔钱。
  但是,这笔钱非常有意义。
  想起在学生身上付出的心血,林驹不禁有些感慨。
  这可真是血汗钱啊。
  把这几个月坚持下来,送走这批复课生,以后再也不干这傻事儿啦。


第146章 卖蚬子的朋友

  林驹走到第二排教室的房头,就见到一大群学生在那里,正在看榜单。
  这就是这次月考的成绩排行榜。
  自己的复课班外语成绩,孙老师已经给填上了。
  林驹正要走,突然被人拉住。
  原来是复课一班的肖春生,上次被林驹揍的那个家伙。
  “肖春生,你的成绩都看见了吗”?
  “林老师,看见了,总榜第三,班级里第二,英语第三。林老师,我现在越来越有信心”。
  “好,肖春生,考的不错,再加把劲儿,你今年很有希望”。
  林驹拍拍肖春生的肩膀。
  肖春生长得人高马大,比林驹高出半个头。林驹拍他的肩膀,都有费力。
  “林老师,你站好”。
  哦,这是要干什么?
  肖春生立正站好,规规矩矩地给林驹鞠了一躬。
  “林老师,谢谢你”。
  说完走了。
  这个傻大个儿,人还不错么。
  林驹刚想走,就见到马达和林嘉玲两个人正跟文科班的几个女生在那叽叽喳喳,比比划划的。
  这两个死丫头,这段时间没怎么盯着她们,也不知道最近的成绩怎么样。
  林驹悄悄过去,就听得马达正跟人眉飞色舞地讲着。
  “我就说林狠黑损教你们,你们肯定行嘛。你们看看,现在成绩提高了吧”?
  “提高倒是提高了,可是真遭罪啊。这个林狠黑损,可真是名副其实啊。又狠,又黑,又损。我现在一上课,就怕他又来什么损招”。
  复课班的女生说着,还警惕地四下看看。林驹急忙转头,才没让她发现。
  “我当初就跟你们说过,可你们还不相信,现在知道他的厉害了吧?我告诉你们,我给他起这个东洋名字,可不是白起的”。
  说这话的是林嘉玲。
  好啊,林嘉玲你个臭丫头。原来是你给我起的外号啊。我找你很久了。
  “林嘉玲同学”。
  林驹突然出现在几个人面前。
  “唉呀妈呀,林老四来啦,快跑”。
  嗖,林嘉玲和马达没影儿了。
  现在墙上的这个成绩榜,排名是真实的,但是成绩是假的。
  榜上的成绩,是用学生们的真实成绩,扣除20%后得出的数字。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用来对付教育局和别的学校,不让他们知道自己学生的真实成绩。
  这也是曾校长和钱主任的保密措施之一。
  相应地,保存的成绩单也是两份,一份是真实成绩,一份是榜单上的成绩。
  将来如果有外人来看,就给看榜单上的成绩。
  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对手。
  这个曾校长和钱主任,保密工作也做到家了,简直是当间谍的料。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散去,林驹往办公室走的时候,就见一个人从大门进来。
  正是走了一个来月的黄天大。
  “林驹,我回来啦”。
  两人紧走几步。
  “天大,你终于回来啦。这一回时间可够长的”。
  “没办法,就在那里等着资料呢”。
  “资料买到了吗”?
  “买到了,我见到那个黄瑶军啦。这个家伙挺狡猾。不过事儿终于办成了”。
  “走,回去去慢慢说”。
  “先找曾校长,叫他派人把资料取回来。托运回来的,不少呢。你在京城弄回来多少”?
  “哈哈,不少,拉回来一车,一吨多货吧”?
  “我还以为我弄回来的就够多了,没想到你弄得比我还多。不过,我的也不少”。
  两人到了曾校长那里。黄天大说了经过,钱主任立刻就招呼老师们,推着板车到车站去。
  林驹和黄天大则跟曾校长在这里,由黄天大介绍资料的情况。
  原来黄天大到了浙省昌北县,黄瑶军正好不在家,出去推销教辅资料了。
  此时黄瑶军的生意,规模还不算大,出去推销的事儿,还得他自己跑腿儿。
  现在通讯也不方便,黄天大也联系不上他,就只好在昌北等着。
  直到六天后,才把黄瑶军等回来。
  此时黄瑶军的主要教辅资料,还没有现货。正在印刷厂里面排版。
  因为黄瑶军手里的钱不够,印刷厂不给他开印。
  黄天大见此情况,就先交了钱。黄瑶军拿着黄天大的这笔钱,交给印刷厂,印刷厂才给印刷。
  等到印刷出来之后,黄天大才带着资料回来。
  就这样,从上回两人从家里走开始,到现在回来,持续了二十八天时间,不过终于把资料弄回来了。
  没多久,就见一台板车装着满满的纸包,进了院子,旁边的十来个老师,每人也扛着一个纸包回来。
  “呵,天大,你这也是大场面啊”。
  “出去走一趟,总不能空手回来不是?曾校长,一共六十包,你们清点好了,这是账单”。
  黄天大把一张表格递给了曾校长。
  “好,天大,谢谢你。,明天就给你报销,今晚上请你吃饭,给你接风”。
  “不用了,很长时间没回家,我要回家去看看。林驹,咱们一块儿回家”。
  “好,就一块儿回家”。
  资料交给学校,两人也就不管了,于是就骑上自行车回家。
  走到三道河街里,就见一群人,正围着一台手扶拖拉机。
  从那里离开的人,端着盆,盆里都是黄蚬子。
  “天大,你的命真好,正好有卖黄蚬子的,我去买点儿,晚上喝酒”。
  “驹子,这玩意儿怎么吃”?
  黄天大还没吃过蚬子。
  这里距离同港虽然不是太远,但是以前一直是集体经济,那里的海产品捕捞上来之后,都是直接交给水产公司,统一供应市里。农村地区享受不到这个供应,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蚬子怎么吃,甚至不认识蚬子是什么东西。
  “我知道怎么吃,回去你就知道了,到时候你就吃吧,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林驹算计了一下家里的人,心里有了数,就凑上去。
  “给我来一百斤”。
  蚬子一斤卖一毛五,一百斤就是十五块钱,一下子花十五块钱买蚬子,一下子就引起了旁边人的注意。
  等到人们看清是林驹的时候,就不奇怪了。
  这不是林驹吗?最能花钱的那个,于是纠纷让开。
  “你要多少”?
  买蚬子的人声音也有些兴奋。
  他卖了这么长时间蚬子,还从来没有一个人一下子买一百斤的。
  抬起头来,看见林驹的时候,两人不禁同时喊了出来。
  “林驹”。
  “韩奎”。
  卖蚬子的人,正是林驹去年冬天到同港大炮台去买大米和鱼的时候,见到的朋友,小炮台的韩奎。


第147章 四友相聚

  原来韩奎还真就承包了生产队的渔船,又承包了队里的手扶拖拉机。出来卖蚬子。
  此时,韩奎车斗里的蚬子还有一大半,看来卖出去的并不多。
  周围围观的人不少,但是买的人并不多。
  林驹一下子就知道了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吃过,对于蚬子了解不多。
  “韩哥,你这个卖法不对路,这样下去,你今天注定卖不完”。
  “是啊,兄弟。我也着急呢。到城里卖倒是能快一些,可是不敢去啊,叫人给没收,我这两天可就白干了”。
  “韩哥不用着急,我帮着你卖,今天晚上就在我家里住下,咱们好好喝一杯。我介绍一下,这是我兄弟黄天大”。
  黄天大和韩奎打过招呼,林驹就找来几块砖头,在路边临时搭了一个简单的锅灶,黄天大到林驹那里,拿来一个铝盆,到旁边的人家接了水,就放在锅灶上。
  然后就装了一盆蚬子,开始蒸上了。
  没多久,盆里冒出了热气儿,等了六七分钟,打开锅盖,就见里面的蚬子壳已经张开。
  这个时候就可以吃了。
  “来,大伙儿都尝一下。这个黄蚬子就这么吃,把蚬子肉扒下来,在汤里面涮一下,把里面的沙子涮掉,就可以吃,什么调料也不用家,就吃这鲜劲儿。”。
  “来来来,都吃,这个不要钱,吃了觉得好,就买点儿,一个人买多少合适呢?就照一个人二斤买,就够吃一顿的”。
  在林驹的演示下,众人就纷纷上来。
  “哇,还真不错,好吃。行,我买十斤”。
  这个黄蚬子,味道确实鲜美,只要吃上了,就令人难以忘怀。
  就这样,原来围观的人,就开始纷纷购买。
  现在各家的人口都比较多,每家三四个五六个孩子的,非常普遍,多数家庭,都至少五六口人。
  只要一买,就都是十多斤。
  学校的老师们下班了,林驹也见一个招呼一个。
  他们今天正好领了加班费,手里有钱,尝了蚬子之后,见确实不错,也就纷纷购买。
  爱凑热闹,是很多人的天性,见买的人多了,其他人也就着急,也上来购买。
  很快,车上的蚬子就只剩下了三袋。
  “走,跟我马家堡子卖去,剩下这些,到了那里一会儿就卖光了。正好今晚上就在那里住”。
  到了这里,韩奎自然听从林驹的。
  于是韩奎开着手扶拖拉机,林驹和黄天大骑着自行车,就到了马家堡子。
  林驹和黄天大到堡子里一吆喝,人们就纷纷出来。
  有林驹和黄天大给站台撑场面,林驹自己又买了一百斤,韩奎很快就把剩下的蚬子卖光。
  林驹把蚬子送回家里,叫二姐给罗家和二大娘、老叔家送一点儿去,把韩奎的手扶拖拉机留在家里。他就跟黄天大、韩奎推着自行车,带上韩奎留下的三十多斤蚬子去北大沟。
  水桂还在北大沟,加上二姨夫和二姨,今晚就吃蚬子喝酒。
  到了二姨家,三个人刚刚开始吃饭,把韩奎介绍给大家,二姨那边就生火蒸蚬子。
  “二姨,我来告诉你怎么蒸”。
  林驹担心二姨不会蒸,如果加了一大锅水,吃起来味道可就差得多。
  “去去去,上炕等着,我吃蚬子的时候,还没有你呢”。
  林驹这才知道,自己的担心多余了。
  没多久,二姨就用大盆端上来满满一盆。又用小碗儿装了蒸蚬子的汤水。一共三碗,两人一碗。六个人就一边喝酒,一边吃蚬子。
  水桂有南方口音,林驹给韩奎介绍的时候,只说是自己南方的朋友,到这里来住上一段时间。
  韩奎也是机灵人,也不刨根问底,只是跟水桂说些闲话。
  水桂也是见过世面之人,自然也能应付自如。
  不过,双方也都知道,林驹既然能够给他们引荐,也都是可靠之人。所以相处倒也融洽。
  “来,韩哥,今天也没有外人,咱们喝一杯,欢迎你到马家堡子来”。
  “谢谢林老弟。去年你说叫我到这里来,我这回就寻思着,一边到这里来卖蚬子,顺便到你这里认认门儿。没成想这么巧,在大街上都能碰上”。
  “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是缘分,来,干”。
  “干”。
  几个人共同喝了一杯。
  “没想到,韩哥竟然真的就把渔船给包下,有胆量,有气魄”。
  对于韩奎的胆量,林驹也确实感到挺佩服。
  “去年你从我家里走之后,我就一直琢磨,你说的有道理。所以今年一过年,我就包了下来,现在看来,还不错。我看了,这年头要想赚钱,就得胆子大一些”。
  边喝边聊,一个多小时候,林驹,黄天大、韩奎告辞离去,回到了林家堡。
  三人到了黄天大家,黄老道不在家,林驹就决定今晚和韩奎在住在黄家。
  三人正在屋里聊着,赵杰英教林驰把林驹找到了家里。
  “妈,有事儿么”?
  “有点事儿,老胡家的事儿”。
  “是不是为了他家那些树码子的事儿”?
  “可不就是这事儿么?胡巧他爸和她妈,来了两回,求我和你爸跟你说说,他们那些树码子,你就收了吧,再不栽上,就过了节气,全都废了”。
  “要我收也行,只给别人一半儿的价钱。必须是好的,枯死的不要。想按他们的价钱收,不可能”。
  “这件事儿他们做的虽然不地道,但毕竟是亲戚。你就按别人的价钱收了,他们也没赚着钱”。
  “妈,这个事儿不能这么看。他们要是一开始就跟别人的价钱一样送给我,我就收了。别人的能收,亲戚的还不能收”?
  “问题在于,老胡家觉得是亲戚,就要从我身上占便宜。我这边儿收,他也收。既占着我的便宜,那边他还要赚差价。现在看卖不出去了,就来利用你们”。
  “老胡家固然可恨,但往他家送树码子那些人,也怪可怜的”。
  “我这边敞开来收,他们不往我这里送,偏偏愿意听老胡家人哄骗,往他家送,还不是觉得老胡家能卖上高价,他们也多挣点?算计来,算计去,最后都是算计我手里的钱”。
  “这一回,就是要给他们一个教训,叫他们明白,跟着老胡家算计我,占不到什么便宜,也是叫老胡家丢脸,叫他们长点儿记性,以后别老是想算计咱家”。
  “你说的倒也是这个理儿,好吧。等你大哥回来,我就叫他去跟老胡家这么说”。
  对于有些总想算计你的人,只有坑他一把,他才会收敛。
  这件事儿,林驹早就下定了决心,即使自己的父母出面,也不能让胡家人得逞,


第148章 出现竞争者

  树码子的事儿,就这样定下来。但是,照相的事儿,又出了问题。
  原来是沙山寨那里,也出了一家照相的。是沙山寨原来的一个大队长老刘干的买卖。
  老刘的经营方式,跟林家的方式一模一样。
  只是他合作的对象不一样,是县里的红光照相馆。
  而且老刘一出手,就很到位,直接把暗房建立起来。
  这样就形成了跟林骏竞争的局面,因为有了暗房,在成本上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这个老刘是什么时候开始干的”?
  “也就是去年腊月才张罗的”。
  “老四,我告诉你实话。这件事儿我已经打听明白了,妈。你拉着我干什么”?
  赵杰英不想让林驰说出真相来。
  “这件事儿是这么回事儿。老胡家藏着心眼儿,就留了一手。怕大哥结婚之前照相,赚钱交给家里,去年冬天不就停了么,想今年再开张,赚钱就不用往咱家交”。
  “那个老刘本来没打算干,但是看咱家停了,以为咱家不干了,他就干上了,这一回,大哥傻眼了,这两天就在老胡家琢磨着怎么应付呢”。
  林驹明白了,这就是大哥和老胡家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人家乘虚而入。
  不过,就老胡家那些鼠目寸光的人,又能琢磨出什么道来?
  他们除了昏招,什么正经招数也想不出来。
  “妈,二姐,这件事儿咱就别管了。他们自己把买卖搞砸了,又能怪谁?反正三天之后就给大哥办婚事,他们的事儿,以后跟咱们也没关系。何必还去操那份儿心”。
  “照相的买卖要是不行,你大哥以后怎么办”?
  “多一家照相的,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该干也照样干,农村这么多地方,以后照相的人越来越多,也不至于赚不着钱”。
  “再说了,大哥就是赚着钱了,不也是给老胡家赚的?大哥他自己愿意,别人还能说什么?咱们总是在里面说三道四的,也叫大哥为难”。
  林驹是真的不愿意管这件事儿。
  再说了,即使他愿意管,这事儿也不好管。
  人家老刘照相,自己还能去告诉人家,你别干了?
  人家给不给面子且不说,这样的事儿,林驹也干不出来。况且还没有理由不让人家干呢。
  再说了,现在的农村照相市场,仍然很大,即使两家干,也能赚钱。不过是有了竞争,多跑一些路,利润可能比以前低一些而已。
  对于林骏来说,照相仍然不失为为一个好生意。一年赚个千儿八百的,也不成什么问题。
  “还有一件事儿,冯刚的这笔飞碟钱,头几天就应该给了,到现在也没给送来”。
  “你没去追一下吗”?
  “前天我去了,他说明天给,不过,我看他那口气,是有些不愿意给的意思”。
  “多少钱”?
  “九千八”。
  “没事儿,他不是说明天给么?就等到明天。明天不给送来,后天我和天大上门去要”。
  “另外,下回谁来拿货,就告诉他们一声,以后再来拿货,就先交钱,后拿货,不交钱就不给货”。
  “以前都是先货后款,一下子改了,好么?要是他们都不来拿货了,怎么办”?
  “二姐,早晚要走这一步,不如就早点儿走。所有的人,包括马家堡子的人,都是这个规矩。他们爱来不来。没有他们,咱们找别人卖”。
  “也是,咱们这边儿,除了咱们有飞碟,别人还都没有”。
  以前之所以采取先货后款的方式,是因为这些人手里都没有什么本钱,加上林驹没有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才采取这种方式。
  随着业务的正常展开,这种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按照林驹的估计,冯刚很可能是错估形势,以为林驹离不开他们销货,所以才敢拖欠货款。
  如果他有了别的生意,今后不想做飞碟生意,以后不跟林驹合作,就有可能吞了这笔货款。
  上次沈家兄弟,假称钱被小偷给偷去了,玩儿的也是这个套路。
  以前大伙儿都穷,也没做过生意,没有机会接触这么多钱。
  现在接触到了钱,就难免起了贪心,想在里面做一些手脚,也是正常的。
  经过这段时间之后,这些人手里已经有了一些钱,已经有能力先交货款。此时就要改弦易辙,及时作出调整。
  否则,今后拖欠和赖账的现象,可能越来越多。
  至于先交钱再拿货,是不是会赶走一些人,不再跟自己合作,林驹其实并不担心。
  现在马上就要种地,马家堡子那些卖飞碟的人,还在各地跑着,就证明他们还想做这个生意。
  只要卖飞碟还有足够的利润,他们就会继续干下去。不会因为先交钱,就放弃这条财路。
  林驹到了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