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帮看热闹的老娘们儿,不免就议论纷纷的。
  胡巧的肚子已经明显大了起来,不过此事人们事先早就知道了,这样的事儿,也不是头一家,人们议论两句,也就罢了。
  按照规矩,新娘子下车,就要给婆婆戴头花,然后改口。
  胡巧给赵杰英带上头花,还是林驰从南方带回来的,不过倒也确实挺好看。
  然后改口,叫了林甲寅和赵杰英爸妈,最主要的一道程序就算完事儿,随后娘家人就进了屋里,自有罗婶和二大娘在里面陪同招待。


第152章 经济制裁管用

  当地婚礼的风俗,其实比较简单。不象别的地方那样,有一些繁琐复杂的程序。
  外地一些地方,在婚床上撒上大枣、花生和栗子,寓意早生贵子这样的程序,在这里都没有。
  倒不是没有这些东西,只是这里没有这个习俗。
  娘家客到了,宴席开始。
  酒菜怎么样,业务是前来的宾客最为关心的事情。
  菜好了,不仅吃的好,解馋。也能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平衡一些。在想起随出去的礼钱的时候,不至于过于心疼。
  酒菜的好坏,就是衡量招待水平的硬指标。
  其中又以菜的档次最为关键。
  菜上来了,一共十六个菜。八碟八碗,十热六凉。
  所谓的八碟,其实是八盘,里面是炒菜和凉菜。
  所谓的八碗,是用大碗装的,里面是炖菜。
  鸡、鱼、肉、蛋、肠、冻、木耳、黄花等,都全了。
  酒,是一色的绿江大曲。比一般的散酒宴席,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饭是大米饭加红小豆。更是一般人家的玉米碴子饭,没法比的。
  “你看看人家这酒席,都是硬货,老林家不仅有钱,出手还大方啊”。
  赞叹之余,不免就有人心里嘀咕。
  老林家这么弄,自己家今后要是办事儿,可怎么办好呢?
  有他们这么一比,可就要多花不少钱啊。
  收的几个礼钱,怕是连酒席钱都赚不回来。
  按照习惯,娘家客的宴席上,要比其他酒席多四道菜。
  昨天韩奎就到了,这四道菜,就是韩奎带来的。
  分别是螃蟹、虾爬子、蚬子肉和大黄花鱼。
  这四种菜,前面三种,在林驹的前世还有。大黄花鱼,那个时候几乎已经绝迹。
  接下来的程序,就是新郎和新娘出来,给各位宾客敬酒。
  林骏和胡巧在各桌间行走,不断地敬酒。
  老刘则拿着相机,不断地照相。
  这个老刘,就是沙山寨照相的老刘。
  这回来照相,是老刘自己提出来的,免费给林家照。
  老刘显然知道林家的情形,没有直接找林甲寅和林骏,而是先到学校找了林驹。
  老刘还主动提出,林骏以后可以到他那里洗相,他只收跟绿江照相馆一样的钱。
  林驹自然明白老刘的心理,这是想跟林家和解,不想结下什么仇怨。
  按说老刘能有这个姿态,已经很有诚意了。
  别的不说,单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到老刘那里洗相,就比到绿江洗相合算。
  不仅节省了路费,还可以节省时间。
  老刘干这一行,已经是既成事实。能有这个结果,林驹已经满意,所以林驹就爽快都答应了老刘。
  跟家里说了之后,家人也赞同林驹的观点。
  老刘照了几张相,就回到桌上等着。
  他计划等林骏和胡巧来敬酒的时候,当众说上几句道歉的话。
  按照常理,林骏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也不会说出别的话。说几句客气话,这事儿就算过去,以后各干各的生意。
  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岔子。
  到了老刘一桌的时候,林骏和胡巧给另外七个人都敬酒了,等到老刘端着酒杯站起来,两人瞅了老刘一样,没搭理老刘,把老刘晾在一边儿,到别的桌去敬酒了。
  老刘就端着酒杯,尴尬地站着,看着众人都瞅着自己,很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唉,大哥怎么能这么做呢,大庭广众之下,这不是叫人家老刘下不来台吗?再说了,这是丢自己的人啊”。
  连黄天大都看不下去。
  “这个林骏,怎么能这么不讲礼数呢,这哪里是待客之道”。
  二姨夫叹了口气。
  “唉,叫外人看着,是老林家没有家教,这一回甲寅可要丢脸了”。
  老裴也只能叹息一声。
  这两个蠢货,就会耍小聪明。今天这种场合,玩儿这种伎俩有意思么?
  林驹到了老刘的桌上。
  “刘叔,今天事儿多,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你原谅,我代表老林家,向你道歉”。
  “驹子,没事儿,没事儿”。
  老刘和林驹碰了下杯,喝了下去。
  “我大哥和大嫂刚才忙,等一会儿他们再来给你敬酒”。
  “不用了,不用了”。
  林骏和胡巧在院子里敬酒完毕,刚进屋里,林驹就追了进去
  “大哥,刚才你俩为什么不给老刘敬酒”?
  “他……”。
  胡巧没等说完,就被林驹打断。
  “大嫂,我没跟你说话,我在跟大哥说话。林骏,你们耍这些小把戏,有意思么?你们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叫老刘出丑,你想没想过,别人看了会怎么想”?
  “别人不觉得老刘丢丑,丢丑的是你们两个。人家会说,咱们老林家不懂礼数”。
  “人家老刘毕竟是客人,不仅白给照相,也随礼了。咱们老林家就是这样对待客人的么?都像你们这样,咱家今后再办事儿,谁还敢来”?
  “老二,你怎么能这么干?这要是传了出去,我和你爸以后还怎么见人”?
  赵杰英也埋怨道。
  “你们要是有本事,今后就好好照相,能把老刘的买卖给挤黄了,也算你们能耐。何必非要在今天做这种没有礼貌的事儿?现在,你们俩就出去,给老刘敬酒,给老刘道歉”。
  “落下就落下了,就别道歉了。咱们也是要脸面的”。
  胡大婶过来,又跟着瞎搀和。
  “胡大婶,你是说不去给老刘敬酒”。
  林驹盯着胡大婶。
  “对,是我说的”。
  “好,你们那些树码子,我一个我也不要了,留着烧火吧”。
  林驹转身就走,却被胡大婶一把拉住。
  “老四,你这孩子,脾气咋这么爆呢。胡巧,这事儿你做的不对,大喜的日子,哪能这样对待客人呢”。
  “妈,不是你叫我俩这么干的嘛”?
  “死丫头,我什么时候叫你们这么干了?快去,给老刘敬酒,向他道歉。嘿嘿,亲家,这俩孩子不懂事儿,你们别见怪”。
  “不是孩子不懂事儿,是我们大人没管教好林骏。老二,去给老刘敬酒”。
  赵杰英推了林骏一把。
  胡大婶显然听出赵杰英话里的意思,也推了胡巧一把。
  “快点去敬酒,嘿嘿,老四,你别跟他们一样的”。
  林驹也懒得跟她说话,只是在心里骂了一句。
  还是经济制裁管用。
  一说不收她家的货,她就老实了。
  接下来的程序,就是打赏贽宾和厨子。
  按照惯例,应该先由娘家客打赏,主家人也可以打赏,但是,为了给娘家人面子,打赏的钱数一般都要少于娘家客,免得让娘家人难堪。
  胡家打赏贽宾和厨子每人十块钱,这个出手也不算少。
  当贽宾当众宣布了打赏数目的时候,胡大叔和胡大婶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老林家林驹打赏厨师50元,打赏贽宾50元”。
  贽宾又高声宣布。
  院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胡大叔和胡大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叫你们也尝尝被人打脸的滋味儿。
  林驹端起酒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


第153章 没必要较真

  林驹其实很不愿意玩儿这种游戏,这种游戏很无聊。
  一没有技术含量,二显得很低俗,有的时候甚至缺乏逻辑性。让他有智商被人拉低的感觉。
  但是,面对着胡家人,跟他们讲道理没有用。他们听不进去。
  其实他们也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他们讲的是他们的道理。他们做事,有自己的行为逻辑和价值观。
  要想叫他们接受自己的道理,林驹不知道自己要花费多少口舌。
  他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跟他们慢慢讲道理。
  只有采取这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事实上,对于这种人,往往就是这种方法才起作用。
  果然,胡大叔和胡大婶回到屋里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
  吃过饭之后,绝大多数宾客就走了。
  下午两点,大客车把娘家客送回去,婚礼就算正式结束。
  宾客们散去,剩下帮忙的人,开始把剩饭剩菜集中到一起,随着给各家送桌椅等餐具,把剩饭剩菜也给各家各户送去一些。
  这里历来的传统就是这样。
  新房刚刚盖好,房子还没干,不能住人。林骏和胡巧目前暂时住在西屋。
  林驰和老五、老六、老七就暂时住在小厢房里面,等到林骏和胡巧搬进新房之后,再搬回西屋住。
  林驹则打算跟韩奎到三道河,在自己的屋子里住,明天韩奎将从三道河回家。
  从家里走的时候,林驹看看自家的房子。
  有点儿小了,该考虑盖个大点儿的房子了。
  林驹和韩奎正要走,老五追了上来。
  “二哥,妈叫你先回,说有事儿商量”。
  “韩哥,你到天大家呆着,我回去一下,走的时候我叫你”。
  “也好”。
  韩奎到黄天大家里去,林驹就回家。
  进了院子,赵杰英在小厢房门口,把林驹叫了进去。
  进去一看,林甲寅和林骓、林驰也在。
  “妈,还有什么事儿”?
  “今天收礼的事儿,看看怎么办好”?
  “收礼怎么了”?
  “是不是给你大哥点儿”?
  “你们的意思呢”?
  “我和你爸的意思,是给你大哥一半儿,你二姐和大姐不同意”。
  这种礼钱的处理,没有一定之规。各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他们跟你们要了么”?
  “那倒是没有”。
  “一共多少钱”?
  “四百二十块钱,倒是不少,这些年还没有谁家收这么多礼钱的”。
  收多少也没用,也就在你们手里热乎几年而已,用不了几年,都得连本儿带利给人还回去。
  “大姐,二姐,咱家也不差这几个钱。既然爸妈想给,就给了吧”。
  “给也行,给多少钱,把礼账也给他们”。
  林驰有条件地做出了妥协。
  给钱的同时,也给礼账,意思就是将来这份人情,要林骏和胡巧还。
  “既然都大方了,就彻底一点儿。把礼账给他们,又有什么用?人家随礼,是看着咱家的面子,将来人家有事儿,咱家还能不去随礼”?
  “算了,你们爱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不管了”。
  林驰起身走了。
  “大姐,你的意思呢”?
  “我也不管了”。
  “你看,这两个丫头,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林驹明白父母的心意。
  大姐已经出嫁,目前日子过得还不错。
  林驰和林驹都能赚钱,将来也不愁。
  剩下几个小的,年纪还小,有他们自己和林驹,将来也不用太担心。
  只有林骏能力比较差,胡家那边又总是去搜刮他们,所以就想尽量多给林骏一点,免得林骏将来受苦。
  林驰和林驹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好恶,但是,在林甲寅和赵杰英的眼里,林骏和其他孩子一样,都是自己的孩子。
  将来哪个过得不好,他们都着急。
  二百来块钱而已,林驹觉得没必要那么较真。如果大哥觉得高兴,他给了胡家又能怎么样?他自己愿意的,因此受苦也是他自找的。
  或许因为如此,大哥还能有成就感呢。
  对于母亲赵杰英的性格,林驹还是比较了解的。
  她既然有了把钱给林骏的想法,就一定会给。
  即使现在不给,将来也会偷偷地给。
  现在说是征求几个子女的意见,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没等林驹过去,黄天大和韩奎过来了。
  “驹子,反正你今天也没课,白天没喝透,不如晚上好好喝一顿怎么样”?
  林嘉胜和林嘉强正在收拾东西,听见黄天大这么说,也跟着起哄。
  “白天忙忙活活的,也没喝好,正好晚上没事儿,现成的酒菜,就好好喝一顿儿”。
  “也好,家里这边儿事儿多,就到天大家去,黄大爷不在家,那里清静”。
  “你们先过去,我和嘉强把这边儿收拾差不多了,就把酒菜拿过去”。
  林嘉胜手一挥,像个将军似的。
  到了黄天大家,林驹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儿。
  “天大,是不是给水桂送点儿酒菜去”?
  水桂不方便现身,所以今天就没叫他来家里。
  “驹子,等你想起来,黄瓜菜都凉了。我弄了些酒菜,叫二姨夫带回去了”。
  “这就好,可不能把水桂给忘了。我估计,他那边风头也快过去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去”。
  “嗯,应该是。现在市面上又有不少电子表和麦克镜出来,估计南边也松劲儿了。不过价钱降了不少。要想像咱们那样赚钱,怕是没有那个时候了”。
  “没事儿,这样不行,将来还可以干别的。现在不用着急,把花卉苗木先弄好就行”。
  四点钟,一帮人开始喝上了。
  喝了没多一会儿,罗雅来找林驹,黄天大叫罗雅上来一起吃,罗雅也不客气,就坐到了林驹身边儿。
  “罗雅,你跟林驹这么好,将来就嫁给林驹吧”?
  “不着急,我俩还小呢”。
  “这么说,你是愿意嫁给林驹啦”。
  “都跟你说了,我俩还小,不着急”。
  罗雅就是不顺着黄天大的话去说。
  “天大,你糊涂了,罗雅不是都说明白了么,等长大了再嫁给林驹”。
  林嘉胜都听明白了。
  “嘉胜哥,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没那么说”。
  “好好好,我说的。照我说,也就罗雅才能配得上林驹,来,驹子,喝一杯”。
  “你们别老是灌林驹,他比你们小,能喝过你们吗”?
  “罗雅,你这么护着林驹,要不你替他喝一杯”?
  “喝就喝,谁怕谁?不过,我是女的,我喝一杯,你们要喝两杯”。
  “对对对,罗雅说得对,她喝一杯,你们喝两杯”。
  林驹觉得罗雅这一招很高明。
  “看看,到底还是人家小两口亲。好,罗雅发话了,咱就喝,谁不喝,谁是王八犊子”。
  黄天大率先喝了下去。


第154章 并非一帆风顺

  三道河中学的强项突破计划,进行的并不是一帆风顺。
  经过两个来月的运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有一些学生受不了这种高强度,快节奏,严格管理的环境,有六个复课班的学生,转到了别的学校去。
  其中的五个人,都去了铜羊中学。
  铜羊中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县仅次于一中。这六个人,都是比较有前途,在老师们眼里,今年比较有希望考上。
  这六个人走了,对于三道河中学是一个打击。
  比较奇怪的是,这六个人几乎是同时转学的,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是铜羊中学的挖墙脚行为。
  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升学率,各个学校其实都在想方设法招揽一些比较有希望的学苗。
  必较好的学苗,基础比较好,经过强化训练之后,考上的希望更大一些。
  这六个学生的转学,让曾校长和钱主任非常恼火。
  自己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希望苗子,就这么被人摘了桃子,去帮助别人提高升学率。
  临走的时候,曾校长亲自带着人,仔细地搜查了几个人的行李,把他们抄写下来的《新概念英语》课文和教辅资料,全都扣留下来。
  尽管如此,记在脑子里东西,毕竟留不下来。
  这就可能把三道河中学的秘密带出去。
  一旦铜羊中学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三道河中学的优势,就将荡然无存。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顺其自然,徒唤奈何。
  二是陆续有七个学生退学了。
  这些学生,成绩比较差,即使经过强化训练,也几乎没有考上的希望。
  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几乎无心向学。之所以来复课,不过是不想在家里干活,到学校里来混日子。
  以前管理不严的时候,还好混,现在管理严格,想混日子就难。
  家长那里,也算明白了帐。
  以前在集体的时候,孩子可以不用到队里干活。
  现在分了土地,再干活就是给自己家里干。既然没有升学希望,走不出农村,倒不如早些弃学,回到家里帮着干活,也当个劳动力用。
  继续念书,不仅浪费时间,家里还要搭钱,何必还念书呢?
  对于这样的家长,学校也只能劝说一阵后,让人家退学。
  学校收获的唯一好处,就是总人数减少了,将来在升学比例上或许能多少占点便宜。
  关于让家长出钱,补充学生营养的事情,第一个月进行还顺利一些。
  第二个月,就有家长不交钱。即使把伙食账目印成了表格,寄给家长,也没能感动所有的家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长,不再交钱。
  没办法,学校只好取消了大多数的伙食改善,愿意交钱的,也不收了。
  只能隔三差五地,学校投钱,给学生们买一头猪,改善一下。
  学生们的伙食问题,校方也很头疼。
  学生们没有粮食指标,也没有伙食经费。伙食的问题,只能靠学生自己带上粮食来解决。
  学校偶尔花点钱,改善一顿还行,全靠学校解决,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看到学生们一个个吃饭时候的狼狈相,林驹也感到挺可怜。
  有的时候甚至有些冲动,想自己花钱买点东西,给学生改善一下。
  但是,随即心就狠了起来。
  他们自己家的孩子,他们都不可怜,一个月舍不得几块钱,我又何必当滥好人?
  再说了,好几百个学生,我又哪里供得起?
  其实,叫一个学生家里一个月拿出八块钱来改善生活的事情,还是林驹显得比较简单。
  此时多数家庭还都很穷,一个月八块钱的支出,确实是个很大的负担。拿不出这笔钱的家庭,其实大有人在。
  教师队伍方面,也有些变化。
  宋银山和孙同回城的事儿,已经有了消息。
  宋银山是奉天人,回城之后也在学校。因为他带着美术班,县里跟奉天那里协商,等宋银山把这届学生送走了,再回去。
  宋银山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孙同跟宋银山相似,他家里已经决定回去。
  至于他自己的去留,目前还在犹豫当中。
  “林驹,你说我到底是回去还是留下”?
  办公室里,就林驹和孙同两个人。这个问题,这两天以来,孙同问了林驹不下十回。
  “孙老师,我还是那句话,这个问题,别人不可能替你做决定,只能你自己决定”。
  “如果我替你决定,万一你后悔了,还不得恨我一辈子”?
  “不能,咱俩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曾经一致对外,共同对付郭存刚,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会怪你”。
  孙同你个王八蛋,我跟你是战友不假,但我什么时候跟你共同对付郭存刚啦?
  当初我给你出主意,可是你也没按照我的套路来啊?自己擅自把斗争扩大化,最后逼走了人家,现在你还拉我帮你垫背,你缺德不缺德?
  “孙老师,我只是个小孩儿,这种事情,你要找有经验的人帮你参谋一下”。
  “你虽然是小孩儿?但是斗争经验比很多几十岁的人都丰富,你能干出来的事儿,他们有几个人能干出来?十来岁的狐狸,就是老狐狸了,你都十五岁了,也是当之无愧的老狐狸,你就帮我参谋一下”。
  王八蛋孙同,你才是老狐狸呢。
  “孙老师,这就看你想要什么了?也就是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要是想回城过舒服日子,那就回城”。
  “你要是觉得留在这里能实现你的理想,能实现你的价值,你就留下来”。
  “是啊,我的价值是什么呢?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这一辈子,活了四十来年,从来没干成一件像样的事儿,总是碌碌无为,平平庸庸地混吃等死”。
  “现在有了你的《新概念英语》,我的八年级英语成绩,蹭蹭往上涨。要是一直带到十年级高考,我相信,至少有七八十个能上外语学院的,那个时候,我可真就能横着走,还有谁敢瞧不起我”?
  “其实,你回城里用现在这一套教学方法,也能创造奇迹”。
  “林驹,你什么意思?瞧不起我咋地”?
  孙老师把书摔在桌子上。
  这是怎么了?我没说什么啊?怎么跟冯刚一个调子?
  “林驹,我拿你当朋友,我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吗?这套《新概念英语》是你的,又在三道河中学实验,便是我回城了,也绝不会用在城里。况且,回城之后我还不一定当老师呢”。
  原来如此啊。
  这个孙老师,还是个很有原则的人。
  我不怀疑你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